白話醫道還元
卷二症候源流總論-32【症脈一合】
歸旨當究,一合何疑?妙手隨施,十全罔缺。
【原解】
呂真人曰:何謂旨歸當究?蓋人之病,發于何宮,流于何所,無不有症可憑,有脈可按。
或虛或實,或由內生,或由外襲,或虛中夾實,無不有其旨歸之一定,但須互相印對,詳究其實。
固不得徒憑乎症,而不究其脈,亦不得但依乎脈,而不察乎症。必症與脈兩相符合,乃得其病之根源,方無慮其有差也,故曰一合何疑。
一合者,症與脈相符合之謂也。果得症與脈合,則病之源源本本,自可瞭然于心,豁然于目,何疑之有。
但醫治之法,尤在乎人運巧于心。其中調治之妙,固非蒙昧者所能圖度,亦非膠執者所能變通。
所以世間業醫者,往往看病不差而投藥屢屢不效,皆由治法未得其宜,未達其妙耳。如果症與脈合,又加以醫治克制其宜,不可隨施其妙手,而十無一失乎。
謂之十全罔缺者,百發百中之謂也。天地間惟人最靈,亦惟人最多病。以人之靈,究人之病。得其旨歸,又須酌其妙用,惟願後之學者,靜細以參求焉。
【白話解】
何謂旨歸當究?蓋人之病,發于何宮,流于何所,無不有症可憑,有脈可按。
什麼是旨歸當究?人的病,發於何宮,流向何處,都有症狀可以憑據,有脈象可以考察。
或虛或實,或由內生,或由外襲,或虛中夾實,無不有其旨歸之一定,但須互相印對,詳究其實。
或虛症或實症,或由內而生,或由外侵襲,或虛中夾實,所顯露的症狀都一定有它的根源,但必需脈、症互相印証,詳細研究才能找出病的真相。
固不得徒憑乎症,而不究其脈,亦不得但依乎脈,而不察乎症。必症與脈兩相符合,乃得其病之根源,方無慮其有差也,故曰一合何疑。
當然不能只憑靠症狀,而不研究脈象,也不能只依靠脈象,而不審察症狀。一定要症狀與脈象兩相符合,才能找出病的根源,才不會擔心診斷會有差錯,所以稱為「一合何疑」。
一合者,症與脈相符合之謂也。果得症與脈合,則病之源源本本,自可瞭然于心,豁然于目,何疑之有。
一合就是症狀與脈象相符合的意思,如果症狀與脈象符合,那病的源頭與根本,自然心裡非常明白,看的很清楚,還有什麼好懷疑的。
但醫治之法,尤在乎人運巧于心。其中調治之妙,固非蒙昧者所能圖度,亦非膠執者所能變通。
但是醫治的方法,尤其在人運用巧妙的心思。這裡面調治的妙用,當然不是愚昧的人可以揣測,也不是固執的人所能變通。
所以世間業醫者,往往看病不差而投藥屢屢不效,皆由治法未得其宜,未達其妙耳。如果症與脈合,又加以醫治克制其宜,不可隨施其妙手,而十無一失乎。
所以世上執業的醫生,往往看病診斷正確沒有差錯,但給予藥物卻常常無效,都是由於治法不適當,不明白醫治之法當中的奧妙而已。如果症狀與脈象符合,又加上醫治的藥方五行對症克制合宜,不就可以隨時施展他高明的醫術,而絕對不會發生差錯嗎?(不但能隨時施展他高明的醫術,而沒有一點差錯。)
謂之十全罔缺者,百發百中之謂也。天地間惟人最靈,亦惟人最多病。以人之靈,究人之病。得其旨歸,又須酌其妙用,惟願後之學者,靜細以參求焉。
所謂的十全罔缺,就是百發百中的意思。天地間只有人最靈(聰慧),也只有人最多病。用人的聰靈,來研究人的病症。找到病的根源,還需要考慮醫治方法的妙用,希望以後的學者,用平靜、仔細的心態來研究探討。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