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1-19 19:54:58| 人氣84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智能障礙系統服務的原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資料整理分享:http://www.mhmr.luzerne.pa.us/pdf/MR%20Guidebook.pdf
http://www.mentors4sd.org/Everyday%20Lives%20Booklet.pdf
 
   從1991年提的概念"每日生活Everyday Lives"到現今的"每日生活:做得到Everyday Lives: Making It Happen," (2001)為智障者服務系統提出一個方向及原則性的價值觀;並提供政策發展、服務設定等方向及建議。

  再次強調以服務對象為主,從身障者生活的環境中給予協助,重視服務對象容易達到、行動參與的原則由服務對象自我去選擇、決定並執行每日的生活,包括計畫及使用自己的收入等。同時我們也需要支持及教育在身障對象周遭接觸的家人及朋友,如此一來,藉著他們的協助,才能一步步協助身障者達到自我倡議及自我決定的目標

   以下就是"每日生活:做得到Everyday Lives: Making It Happen," (2001)為智障者服務系統的遵循原則,共有14項:

 原則 #1:選擇性Choice- 
     智能障礙者希望在人、事、物(軟硬體環境)的支持服
     務,能有所選擇及參與,包括:跟誰生活、何處工作、
     休閒及娛樂、生活作息安排等。 

 原則 #2:掌控性Control-
     涵蓋智能障礙者的整體生活,包括關係的維持、金錢的      花用計畫、支持服務、醫療等。

 原則 #3:具品質Quality- 
     智障者的生活品質掌握在自己身上,
     智能障礙者希望獲得他們所希望有品質的支持及服務。      當他們能夠為此目標去付出,有共同的參與感時,他們
     才能真正得到自己所希望的支持及服務。 

 原則 #4:穩定性Stability- 
     以”世上沒有人比我更了解自己”的想法推衍,所有與      智能障礙者有關的事及配合事宜等,都需要徵詢智障當      事者的同意及意見下才能執行。
 
 原則 #5:安全性Safety-
     智能障礙者希望能在不過度限制或是保護的情況下,所      提供的服務能夠保障他們在家、工作、社區及學校等活      動區域的安全及健康。
  
 原則 #6:個別化Individuality- 
     希望能以他們的姓名稱呼,並保障及尊重他們的隱私,      如:郵件、檔  案等。
 
 原則 #7:關係Relationships-
     希望能維持包括和家人、夥伴、鄰居、社區居民(如:理
     髮店、藥局、商店人員)、服務人員及朋友的關係。

 原則 #8:自由度Freedom-
     智能障礙者希望能以”智能障礙者”為主的語言進行互      動,並不帶標籤化的態度去對待; 
     享有一般公民的權利。 

 原則 #9:成功Success- 
     智能障礙者希望能免於貧窮及多采多姿的生活;而支持      擴大就業的機會是獨立生活的條件之一。 

 原則 #10:對社會有貢獻Contributing to the Community- 
     智能障礙者希望被肯定能力,並獲得尊嚴及地位;享有      一般公民的權利及義務,而不是被隔離。

 原則 #11:責任度Accountability– 
     政府部門支持相關服務的工作者,並提供所需的支持服      務。 

 原則 #12:輔導Mentoring- 
     與智能障礙者接觸的工作人員及家屬接受相關訓練,以      提供支持輔導服務。

 原則 #13:合作Collaboration– 
     我們希望在醫療/教育/福利有個無縫、計畫性的系統間      轉接/銜。

 原則 #14:社區整合Community Integration– 
     融合社區的概念代表智能障礙者不在被標籤為”特          殊”;智能障礙者可以和一般人一樣使用社區的資源,      如金融機構、餐廳、商店等。 

台長: terese shan
人氣(84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職業重建 |
此分類下一篇:職能公義(occupational justice)就業平等
此分類上一篇:我們是一家人--智能障礙者的社區參與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