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itudes affect outcomes.態度決定結果,因此從你一開口,就能決定你是否真的發自內心去尊重他人,當然就包括你自己本身;所以用字遣詞很重要。
負向的資訊來源可能會延續負面的態度及刻板印象。(Auslander & Gold, 1999, p. 1395).
身為身障服務的相關專業人員,在與身障朋友溝通更是需要,要以當事人為優先的語言表達,才能顯示出你對身障朋友正向及接納的態度,使他們能夠感受得到。
因此,創造正面形象---以當事人為優先的語言溝通,著重在雙方談話的過程中,如對身障朋友的稱呼用詞,如果,我們在談話過程中,抱持著開放、尊重的態度,和身障朋友對話,大家分享彼此的生命歷程及交流,當身障朋友會越來越
能活躍
於社區中,表示障礙不再是主要的焦點,反而是著重在個人的特質上;
使用正向的語言:為避免犯錯,不小心踩到身障人士的禁忌地雷,可以事先詢問身障當事人的家人、朋友,了解身障者的狀況,以避免在言談中無意傷到當事人…以下有幾點與身障朋友交談的原則,請參考:
•直接和身障朋友眼睛互視說話,儘管他/她可能由助理或是溝通輔具代為發言。
•鼓勵身障朋友自己去表達自己的選擇,儘管他/她可能由父母或是朋友代為發言。
•直接問身障朋友(如果他/她能了解基本問題)是否需要個人助理,而不是自作主張幫他/她做決定;如果,他/她說”不需要”時, 請不要再勉強他/她。
• 請使用正常的語調及音量;如果身障朋友不了解妳/你說的話時,他/她會設法讓妳/你知道的。
• 當妳/你和心智障礙的朋友說話時,才需要使用簡單、清楚的句子;但記住,不是使用童言童語的口氣;當妳/你用對溝通的方式時,他/她才會很清楚的表達出自己的意見來。
• 如果需要的話,適當的使用手勢及肢體語言可幫助彼此的對談了解;如果妳/你不清楚身障朋友的意思及說話內容,可以直接詢問他/她。
• 當與語言障礙的朋友交談時,請務必保持耐心,請給予他/她足夠的時間去了解並回應妳/你所說的話。當他/她在說話時,請不要打斷他/她說話,也不要擅自主張幫他/她下結論。
•言談中要小心,避免主動去詢問他/她是何種障礙類別,以免刺傷身障朋友的心靈;一位有肢體障礙的朋友不表示他/她會有智能上的障礙;同樣的,一位有視覺障礙的朋友不表示他/她會有聽覺上的障礙。(我覺得相關專業人員除外,因為為了服務上的需求,一定要問的,不是嗎?)
• 當和一位坐著輪椅的朋友交談時,請以他/她的水平視線交談,如果身邊沒有椅子坐時,可以蹲或單跪姿和他/她說話,以姿體語言傳達出親近、友善的行為。
• 和身障朋友交談時,還是使用一般妳/你所會用的句子,不要特別有所顧忌;舉例來說,和視障朋友交談時,不要刻意不使用”看”或”找找看”;同樣的,對於坐輪椅的朋友也不要排斥使用”走過去”一詞。
•在平時和身障朋友交談時,還是使用一般妳/你所會談論到的主題:天氣、園藝心得、最新的棒球賽等。當身障朋友有意願回答或是談起自己的障礙時,可以就他/她所說的話題聚焦分享,態度友善且自然。(以友善的互動而言:有時只是傾聽,及些許點頭回應,或許就已經很足夠了….)
• 在社交的場合裏,和一般對待朋友一樣的對待身障朋友;請不要過度關照身障朋友,使他/她喪失和其他朋友接觸的機會。
• 要留意身障朋友身邊可能會有輔助的動物(台灣大部分是犬類);如:視障朋友可能身旁就有一隻隨時待命的導盲犬;在未經過主人同意,請不要任意逗弄或是使工作犬分心;這是一種禮貌,也是對身障朋友、工作犬的尊重。
•平時多讓孩子及自己多吸收身障朋友的相關訊息及知識;有機會常與身障朋友以開放的心及非正式的交談,來拉近彼此的距離,從中可避免掉不必要的誤會及因不了解而產生的恐懼;身障朋友本身就是自己最佳的發言人,障礙不是”不正常” ,相反的,接受障礙是正常的,才可以影響及改變我們生命中許多既定又刻板的觀點,豐富我們彼此的生命。
http://www.sagamorepub.com/files/lookinside/14/pages-intro-rec-3rd-ed.pdf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