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1-27 07:02:25| 人氣2,271| 回應25 | 上一篇 | 下一篇

假憂鬱之名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董氏基金會假憂鬱之名,侵犯隱私權、圖利藥商!那假禁菸之名呢?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5486302/20070503064415


校園篩選憂鬱生 家長連署抗議>中時08-10-13盧金足

 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和上百名家長,十二日在台中市發起萬人連署,抗議董氏基金會以慈善之名,誘導教育部在校園對學生做憂鬱症篩選,協助廠商推廣憂鬱症用藥,質疑此舉侵犯隱私權、圖利藥商;還向總統馬英九喊話,不要讓學生被貼上憂鬱症標籤。
 昨天下午兩百多名家長和醫生、藥師站出來,抗議董氏促使教育部訓委會,在校園大規模進行學生憂鬱症篩檢,懷疑背後與生產抗憂鬱藥品的藥廠有關,大罵當愈多人吃抗憂鬱劑時,誰是最大受益者?

 有傾向就給藥 孩子被貼標籤

 促進會理事長許雅琛表示,董氏是台灣知名公益團體,他們多次抗議都像小蝦米對抗大鯨魚未獲得回應,所以從台中市發起第一站萬人連署,再前進台北、台南、高雄等地,讓家長了解憂鬱症不一定要靠藥物治療。
 吳姓家長痛批,小朋友到學校讀書,被老師照三餐問「你有沒有憂鬱症?」問到小孩子都快得憂鬱症;學校一發現孩子有憂鬱症傾向,馬上要學生吃藥,讓孩子因被貼上憂鬱症標籤遭排擠;又因被列為高危險群,還擔心以後就業困難。
 他說,憂鬱有時只是一時的心理現象,卻被當成病,現在衛生署長葉金川為了大陸毒奶粉事件,「悶」兩個禮拜,心情很不好,難不成也該列入有憂鬱症傾向;馬英九民調差,愁眉深鎖,是不是也算有憂鬱症要吃藥?

 大幅散發量表 助長藥物氾濫

 醫師陶昌文炮轟,政府淪為董氏和廠商圖利工具,無形中荼毒下一代的健康,強調憂鬱症不被精神科稱為「憂鬱病」,就因憂鬱只是一種「憂愁心悶」現象,是正常心理波動現象不是病,但董氏在校園和連鎖超商散發憂鬱症量表,大張旗鼓調查,豈不是在助長更多人服用抗憂鬱的藥?
 許雅琛表示,台灣每年精神科用藥費用高達一百卅三億元,龐大藥品市場成為藥廠覬覦大餅。依董氏提出的資料,四個人當中,就有一人有憂鬱症,抗憂鬱藥品泛濫,將讓小孩成為精神科藥物的禁臠,要求還給校園清淨健康,不要成為幫藥廠賣藥的幕後黑手。

董氏:扭曲、指控不實>中時08-10-13張翠芬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指出,董氏近年在校園大力宣導憂鬱症防治,目的是希望及早預防,並幫助學子找到適合自己的抒壓方法,並未強調必須服藥,外界的說法完是「不實的指控與扭曲」。
 葉雅馨表示,董氏是站在預防與宣導的角度,推動不同年齡層有不同的憂鬱量表,讓有憂鬱情緒的孩子及早獲得幫助,或許看看課外書、游泳、運動,就能抒發憂鬱情緒;除非自己無法克服,才需要專業諮商、心理師或醫師的協助。
 葉雅馨強調,基金會並未強調憂鬱症必須服藥,而是希望幫助需要的人可以獲得專業協助。基金會自民國七十九年起,即開始心理健康促進往下扎根的教育工作,八十八年起,以憂鬱症預防宣導為主軸,希望社會各界和董氏一起持續關心與支持憂鬱的朋友。

另參本館《憂鬱心靈地圖》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0951909/20070718055626
《躁鬱之心》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1027813/20070719063606
《躁鬱奇才》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5877/20050917184344
《聖徒與瘋子》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5876/20050917184225

兒童憂郁症>百度百科  

兒童憂郁症通常可分爲急性憂郁、慢性憂郁、隱匿性憂郁三種。
  急性憂郁
  這一類兒童發病前常有明顯的精神誘因,如父母突然死亡,遭受意外災害,或因病住院而離開父母等。這類兒童病前精神正常,發病時憂郁症狀明顯,如整天流淚、動作遲緩、聲音低、食欲不振、乏力、失眠、惡夢、日漸消瘦,常常獨進獨出,不與其他兒童交往,有時可流露出絕望感。
  慢性憂郁
  這一類兒童過去常有與父母多次分離的經曆,或有其他的精神創傷的病史,但並無重大的突然的誘因。病前適應能力差,憂郁症狀呈逐漸加重,表現爲膽小、害差異、容易受驚、不合群、學習成績下降,睡眠少而淺。檢查時可發現其行爲退縮、表情淡漠,並有厭世觀念和自殺企圖等。
  隱匿性憂郁
  這一類兒童的憂郁症狀常常相當隱匿,多表現爲其他方面的問題,如不聽話、多動、執拗、反抗、攻擊、不守紀律、學習困難、沖動搗亂或其他不良行爲。也可出現頭痛、嘔吐、腹痛、腹瀉、厭食、過食、大小便失禁等身心問題。多數兒童憂郁不明顯,但有的兒童可周期性地出現憂郁症狀。
  兒童憂郁症的病因
  1.大多數患憂郁症的兒童,從小在家庭中受到歧視或虐待,心情壓抑,使幼小的心靈受到創傷。
  2.有些孩子由于家長期望過高,對孩子管教過嚴,超過了孩子力所能及的程度,使孩子無法承受,從而情緒不佳。
  3.有些孩子由于生活十分單調,缺乏與其他孩子交往的機會,思想閉塞,情緒壓抑,否認憂傷、喜悅、痛苦或歡樂,都無法充分發泄。
  4.有些孩子因身體有關,家庭不幸,學習成績差,而心理上承受沈重負擔,認爲這一切無法挽回,因而意志消沈。
  家長正確對待有憂郁狀態的兒童
  1.要改變對孩子的不正確的態度。要多關心他們,更重要的是要理解他們,對他們多加開導,避免專制的家長作風,讓孩子把自己心中的積郁傾吐出來,想辦法解決或合理地解釋,使孩子滿意。讓孩子能從內心深處感到父母是他最親近的人,是世上最疼愛他的人。這樣,孩子的憂郁心境就會得到改善。
  2.不要對孩子管得太多、太厲害。因爲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權利和自由,他們喜歡在同代人中尋找歡樂,尋求共處。他們往往對父母過多的幹涉表示反感,家長們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
  3.要努力爲他們創造一個愉快的環境,盡量安排他們參加集體活動,增進他們與同齡兒童的交往,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開闊他們的心理境界。
  4.症狀明顯的憂郁症兒童,應在心理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憂郁藥物。目前常用的藥物有多慮平、阿米替林、氯丙咪嗪及麥普替林。其中,以麥普替林療效最好,副作用最小,深受家長歡迎,唯價格較高。對于有強迫症狀的兒童憂郁症,則以氯丙咪嗪效果最佳。
  近年,國外已研制出許多高效、副作用小的新型抗憂郁藥,如速維多(Sarector)等。
  5.兒童憂郁症有時伴有危及生命的消極言行,尤其是對于已有自殺企圖或有過自殺行爲的兒童,家長必須高度警惕,嚴密監護,以防其自殺。
  必須強調,抗憂郁藥物,盡管效果良好,但是服藥後,一般要在兩周後出現明顯的療效,約一個月才能控制症狀。因此,在服藥的最初階段,仍須家長對患兒進行嚴密監護。此外,凡有自殺傾向的兒童,必須請兒童心理醫生作較長期的心理治療。
http://baike.baidu.com/view/552004.html?tp=1_11

莘蒂&雪兒《家有躁鬱兒》(世茂,2009)

莘蒂.辛格(Cindy Singer)亞斯伯格症兒童母親會創辦人,也是躁鬱症兒童母親會會員,並擔任小學助理校長。
雪兒.柯任芝(Sheryl Gurrentz)著有《The Guilt-Free Guide to Your New Life as a Mom》,也是全美育兒類金書獎得主。

第一篇  陷入困境的父母
第一章  我的孩子出了什麼問題?
第二章  我的孩子有精神疾病嗎?
第三章  正確診斷
第四章   你的孩子可能罹患多種精神疾病

第二篇  適應躁鬱症
第五章  你對診斷結果的感受
第六章  他人對診斷結果的反應

第三篇  幫助孩子接受治療
第七章   安排孩子接受治療
第八章  精神疾病用藥

第四篇  我家有位躁鬱兒
第九章  日常生活
第十章  躁鬱兒對家庭的影響
第十一章 處理躁鬱症子女引發的財務問題

第五篇  照顧好自己
第十二章 躁鬱症子女對婚姻的影響
第十三章  滿足自己的需求

第六篇  協助孩子與躁鬱症共處
第十四章 孩子的日常生活
第十五章 處理艱難狀況
第十六章 孩子的未來

  莘蒂的經歷

  我至今仍然記得發現自己懷了茱莉當天的情形。我高興極了,雖然我對自己以及懷中胎兒的夢想和希望還不夠具體。我至今仍然記得我當天穿的衣服,以及肚子裡有小生命的奇妙感覺。我們夫妻計劃懷孕六個月之後,終於有了結果。我們帶著一大串粉紅色和藍色的汽球,去父母親家裡報告喜訊。
  那已是十二年前的事了,但之後的發展與我想像的迥然不同。我的經驗足以和許多為人父母者分享:美好的,恐怖的,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我覺得非常孤單。雖然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但我承受的壓力足以令人窒息。
  茱莉六歲的時候,被診斷出有躁鬱症。於是我努力學習相關知識,使自己有能力,控制這隻侵襲我女兒心智、身體和靈魂的怪獸。不幸地,我發現關於兒童躁鬱症方面的資訊非常稀少。我讀遍躁鬱症成人與青少年的資料,希望對我的女兒有些幫助。我行經幽暗的谷地,絕望地進行嘗試,儘可能不發生錯誤。
  美國有約兩百萬人被診斷出有躁鬱症。如果加上有這種病但沒有被診斷出來的,以及被誤診的,還有因這種病喪失生命的,數目必然更龐大。最近的研究報告指出:躁鬱症患者被確診的年齡平均為二十八歲,但出現症狀的時間卻遠遠早於這個年紀......有些人甚至從嬰兒時期就有這種徵兆。有些母親甚至認為他們過動的子女是瘋子!茱莉六歲就被確診是躁鬱症,算是幸運的。我希望長期治療對她有幫助。
  從茱莉呱呱墜地開始,我的人生整個改變,也走過與其他父母不一樣的歷程。我覺得自己彷彿走過漫長的陰暗幽谷,心理和知識都有了成長和改變。但大多數成長都是「嘗試錯誤」的結果。沒有既定的「指南」?我如何從甲點到達乙點,我只能見招拆招。多年來歷經成功和失敗,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結果,我學到許多。我希望與我有相同困境的父母,能分享我的心得。
  果你的子女有躁鬱症,本書能提供實際的資訊,幫助你處理孩子的異常行為和情緒。本書將協助你面對診斷程序,並了解孩子被確診為躁鬱症或其他精神疾病的意義。本書也教導你如何管理你的生活,以減少躁鬱症對你和孩子的生活的影響。本書也教導你如何了解並愛你特殊的孩子,並接受及感恩你現在的生活。最重要的是,本書給予你支持和鼓勵,使你不至於覺得孤單﹔並提供眾多資料,使你可以獲得更多醫療與醫院方面的知識。本書的目的也在於增強你的能力和力量,使你成為照顧特殊子女的最佳父母親,並兼顧自己的情緒與需求。
  本書是我面對生命中最大挑戰的實際經驗。希望這些經驗,能幫助照顧且深愛躁鬱症子女的父母親行進得更平穩。

作者註

  如果你的孩子有躁鬱症,你將從本書獲得照顧與疼愛躁鬱症子女的大量資訊、建議以及真實故事。本書以躁鬱症為重點;但迄至目前為止,或許你還不知道你的子女是否有這種病,或其他精神疾病。因此,本書的前幾章在於指導你,如何評估你的子女是否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不論你的孩子是哪一種精神疾病,診斷的程序都一樣。但我們的目的不是教導你為孩子診斷,而是告訴你要幫助孩子必須要做哪些事。
  當你向自己以及他人承認,自己的孩子有精神疾病時,必然遭遇若干困境,本書也協助你克服這些困境。我們也建議你如何與醫療團隊溝通互動;如何處理孩子的用藥問題;如何在照顧孩子的同時,也照顧好自己和其他家人;以及對於未來的規劃。由於許多被確診為躁鬱症的兒童,之前都被診斷出有其他精神疾病,因此與其他精神障礙孩子的父母溝通聯絡,確實非常重要。
  作者莘蒂和雪兒都親身經歷家裡有躁鬱症孩子的生活。書中莘蒂對女兒茱莉的敘述,都冠以?號。其他的長輩,如茱莉的父親、祖父母和辛蒂的朋友,也各有敘述。雖然有些名字已經更改,但內容都是真實的。這些文字忠實地反映與躁鬱症兒童一起生活的點滴。
  雪兒對於她的弟弟傑西、她的雙親,以及莘蒂和茱莉奮戰躁鬱症的敘述,也列於部分章節中,以說明躁鬱症兒童的兄弟姊妹、父母的朋友實際承受的影響。雪兒的敘述,說明一個兒童時期就有躁鬱症的人,長大至接近三十歲才被確診的經歷。
  我們希望這些故事,能以客觀心態和親身體驗,幫助你了解家有躁鬱症子女的生活,以了解及早診斷和治療的重要性,並了解親戚和朋友的感受。我們也希望這些真實故事,能讓一般人了解躁鬱症兒童的父母的困難,並給予必要的支持和關心。

抑郁症>百度百科

【抑郁症種類】
【抑郁症症狀】
【抑郁症的自我測試和斷定方法】
【抑郁症的發病率】
【抑郁症的治療方法】
【抑郁症中醫藥治療分型】
【男性抑郁症】
【産後抑郁症】
【兒童抑郁症和非典型症狀】
圖書.抑郁症
中醫對抑郁症的認識 
 
  抑郁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現爲情緒低落,興趣減低,悲觀,思維遲緩,缺乏主動性,自責自罪,飲食、睡眠差,擔心自己患有各種疾病,感到全身多處不適,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爲。
  抑郁症是精神科自殺率最高的疾病。抑郁症發病率很高,幾乎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2個抑郁症患者,因此它被稱爲精神病學中的感冒。抑郁症目前已成爲全球疾病中給人類造成嚴重負擔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對患者及其家屬造成的痛苦,對社會造成的損失是其他疾病所無法比擬的。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社會對抑郁症缺乏正確的認識,偏見使患者不願到精神科就診。在中國,僅有5%的抑郁症患者接受過治療,大量的病人得不到及時的診治,病情惡化,甚至出現自殺的嚴重後果。另一方面,由于民衆缺乏有關抑郁症的知識,對出現抑郁症狀者誤認爲是鬧情緒,不能給予應有的理解和情感支持,對患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使病情進一步惡化。

【抑郁症種類】

  一、內源性抑郁症 即有懶、呆、變、憂、慮“五征”(大腦生物胺引對或絕對不足)。
  二、反應性抑郁症 即由各種精神刺激,挫折打擊所導致的抑郁症。在生活中,突遇天災人禍、失戀婚變、重病、事業挫折等,心理承受力差的人,容易患反應性抑郁症。
  三、隱匿性抑郁症 情緒低下和憂郁症狀並不明顯,常常表現爲各種軀體不適症狀,如心悸、胸悶、中上腹不適、氣短、出汗、消瘦、失眠等。
  四、以學習困難爲特征的抑郁症 這類抑郁症,可導致學生産生學習困難,注意力渙散,記憶力下降,成績全面下降或突然下降,厭學、恐學、逃學或拒學。
  五、藥物引起的繼發性抑郁症 如有的高血壓患者,服用降壓藥後,導致情緒持續憂郁、消沈。
  六、軀體疾病引起的繼發性抑郁症 如心髒病、肺部疾病、內分泌代謝疾病甚至重感冒、高熱等,都可引發這類抑郁症。
  七、産後抑郁症 其特別是對自己的嬰兒産生強烈內疚、自卑(尤其是農村婦女生女嬰後,受到婆母或丈夫的歧視時)、痛恨、不愛或厭惡孩子的反常心理。哭泣、失眠、吃不下東西,憂郁,是這類抑郁症患者的常見症狀。

【抑郁症症狀】

  三大主要症狀
  抑郁症與一般的“不高興”有著本質區別,它有明顯的特征,綜合起來有三大主要症狀,就是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和運動抑制。
  情緒低落就是高興不起來、總是憂愁傷感、甚至悲觀絕望。《紅樓夢》中整天皺眉歎氣、動不動就流眼淚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例子。
  思維遲緩就是自覺腦子不好使,記不住事,思考問題困難。患者覺得腦子空空的、變笨了。
  運動抑制就是不愛活動,渾身發懶。走路緩慢,言語少等。嚴重的可能不吃不動,生活不能自理。
  其他症狀
  具備以上典型症狀的患者並不多見。很多患者只具備其中的一點或兩點,嚴重程度也因人而異。心情壓抑、焦慮、興趣喪失、精力不足、悲觀失望、自我評價過低等,都是抑郁症的常見症狀,有時很難與一般的短時間的心情不好區分開來。這裏向大家介紹一個簡便的方法:如果上述的不適早晨起來嚴重,下午或晚上有部分緩解,那麽,你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了。這就是抑郁症所謂晝重夜輕的節律變化。  
  最危險的症狀
  抑郁症患者由于情緒低落、悲觀厭世。嚴重時很容易産生自殺念頭。並且,由于患者思維邏輯基本正常,實施自殺的成功率也較高。自殺是抑郁症最危險的症狀之一。據研究,抑郁症患者的自殺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社會自殺人群中可能有一半以上是抑郁症患者。有些不明原因的自殺者可能生前已患有嚴重的抑郁症,只不過沒被及時發現罷了。由于自殺是在疾病發展到一定的嚴重程度時才發生的。所以及早發現疾病,及早治療,對抑郁症的患者非常重要。不要等患者已經自殺了,才想到他可能患了抑郁症。
  很多抑郁症患者想到以死來解脫痛苦。患者經常爲了結束痛苦,受罪和困惑而産生死亡的念頭和行爲。
  軀體症狀
  抑郁症主要以抑郁心境、思維遲緩和意志活動減退爲主,多數病例還存在各種軀體症狀。
  (1)抑郁心境:基本特點是情緒低落,苦惱憂傷,興趣索然。感到悲觀絕望,痛苦難熬,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覺。常用活著無意思、高興不起來等描述其內心體驗。典型者有抑郁情緒,晝重夜輕的特點。常與焦慮共存。
  (2)思維遲緩:思維聯想過程受抑制,反應遲鈍,自覺腦子不轉了,表現爲主動性言語減少,語速明顯減慢,思維問題費力。反應慢,需等待很久,在情緒低落影響下,自我評價低,自卑,有無用感和無價值感,覺得活著無意義,有悲觀厭世和自殺打算,有自責自罪,認爲活著成爲累贅,犯了大罪,在軀體不適基礎上出現疑病觀念,認爲自己患了不治之症。
  (3)意志活動減退:主動性活動明顯減少,生活被動,不願參加外界和平素感興趣的活動,常獨處。生活懶散,發展爲不語不動,可達木僵程度。最危險的是反複出現自殺企圖和行爲。
  (4)軀體症狀:大部分抑郁病人都有軀體及其他生物症狀,例如心悸、胸悶、胃腸不適、便秘、食欲下降和體重減輕。睡眠障礙突出,多爲入睡困難。
  (5)其他:抑郁發作時也能出現幻覺,人格解體,現實解體,強迫和恐怖症狀。因思維聯想顯著遲緩及記憶力下降,易影響老年患者的認知功能,出現抑郁性假性老年癡呆症。
  輕性抑郁常有頭暈、頭痛、無力和失眠等主訴,易誤診爲神經衰弱,後者起病前有一定的心理社會因素,如長期緊張、用腦過度等,情感以焦慮、脆弱爲主,主要臨床相是與精神易興奮相聯系的精神易疲勞、心情緊張、煩惱和易激惹等情緒症狀,及肌肉緊張性痛和睡眠障礙等生理功能紊亂症狀。自知力良好,症狀被動性大,求治心切。而抑郁障礙以情緒低落爲主,伴思維遲緩,自卑、自罪、想死,及生物學症狀(如情緒晝夜輕重,食欲、性欲下降等),自知力常喪失,不主動求治,可資鑒別。
  隱匿性抑郁症是一種不典型的抑郁症,主要表現爲反複或持續出現各種軀體不適和植物神經症狀,如頭疼、頭暈、心悸、胸悶、氣短、四肢麻木和惡心、嘔吐等症狀,抑郁情緒往往被軀體症狀所掩蓋,故又稱爲抑郁等位症。病人多不找精神科醫生,而去其他科就診。軀體檢查及輔助檢查往往無陽性表現,易誤診爲神經症或其他軀體疾病。對症治療一般無效,抗抑郁治療效果顯著。
  早期症狀
   1.抑郁心境程度不同,可從輕度心境不佳到憂傷、悲觀、絕望。病人感到心情沈重,生活沒意思,高興不起來,郁郁寡歡,度日如年,痛苦難熬,不能自拔。有些病人也可出現焦慮、易激動、緊張不安。
  2.喪失興趣是抑郁病人常見症狀之一。喪失既往生活、工作的熱忱和樂趣,對任何事都興趣索然。體驗不出天倫之樂,對既往愛好不屑一顧,常閉門獨居,疏遠親友,回避社交。病人常主訴“沒有感情了”、“情感麻木了”、“高興不起來了”。
  3.精力喪失,疲乏無力,洗漱、著衣等生活小事困難費勁,力不從心。病人常用“精神崩潰”、“泄氣的皮球”來描述自己的狀況。
  4.自我評價過低:病人往往過分貶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消極和否定的態度看待自己的現在、過去和將來,這也不行,那也不對,把自己說得一無是處,前途一片黑暗。強烈的自責、內疚、無用感、無價值感、無助感,嚴重時可出現自罪、疑病觀念。
  5.病人呈顯著、持續、普遍抑郁狀態,注意力困難、記憶力減退、腦子遲鈍、思路閉塞、行動遲緩,但有些病人則表現爲不安、焦慮、緊張和激越。
  6.消極悲觀:內心十分痛苦、悲觀、絕望,感到生活是負擔,不值得留戀,以死求解脫,可産生強烈的自殺念頭和行爲。
  7.軀體或生物學症狀:抑郁病人常有食欲減退、體重減輕、睡眠障礙、性功能低下和心境晝夜波動等生物學症狀,很常見,但並非每例都出現。
  8.食欲減退、體重減輕:多數病人都有食欲不振,胃納差症狀,美味佳肴不再具有誘惑力,病人不思茶飯或食之無味,常伴有體重減輕。
  9.性功能減退:疾病早期即可出現性欲減低,男性可能出現陽痿,女病人有性感缺失。
  10.睡眠障礙:典型的睡眠障礙是早醒,比平時早2~3小時,醒後不複入睡,陷入悲哀氣氛中。
  11.晝夜變化:病人心境有晝重夜輕的變化。清晨或上午陷入心境低潮,下午或傍晚漸見好轉,能進行簡短交談和進餐。晝夜變化發生率約50%。

【抑郁症的自我測試和斷定方法】

  請仔細閱讀以下問題,圈出最適合自己情況的分數,然後將分數累加,每一項的得分爲:“不是”爲0分,“偶爾是”爲1分,“有時是”爲2分,“經常是”爲3分。
  1.你是否感覺沮喪和憂郁?
  2.過去常做的事,現在做起來是否感到吃力?
  3.你是否無緣無故地感到驚慌和恐懼?
  4.你是否容易哭泣或感覺很想哭?
  5.過去常做的事,你現在是否興趣減低?
  6.你是否感到坐立不安或心神不定?
  7.你是否晚上不服藥就很難輕松入睡?
  8.你是否一走出自己的房間就感到焦慮?
  9.你是否對周圍的事物失去興趣?
  10.你是否毫無原因地感到疲倦?
  11.你是否比平時更愛發脾氣?
  12.你是否比平時早醒,醒後就再也睡不好了?
  得分在15分以上,說明你應到醫院就診。得分在5~15分之間,說明你有一定的抑郁情緒,也應尋求醫學幫助。如果你有自殺或傷害他人的念頭,請立即告訴醫生。
  抑郁症的鑒別診斷:
  (1)內源性抑郁症:
  存在下列症狀之一者,應考慮內源性抑郁症的可能:
  1、即往有躁狂或抑郁發病史。
  2、家族中有躁狂或抑郁病史。
  3、本次病程過程中躁狂表現。
  4、有精神運動性遲滯。
  5、早醒或症狀有晨輕晚重的變化。
  6、內髒功能低下,食欲減退或體重減輕,而無軀體疾病的存在。
  7、自罪觀念,任何幻想或妄想
  8、嚴重的自殺企圖或多次自殺未遂。
  9、生活不能自理,自知力嚴重缺乏。
  (2)反應抑郁症:
  存在下列情況之一者,應考慮反應性抑郁症的可能:
  1、急性起病,病程不到半年。
  2、有明顯環境因素誘發,且症狀與環境因素有關。
  3、精神創傷常縈繞于腦際,難以擺脫。
  (3)藥物所致的抑郁狀態:
  患者可能找到使用藥物病史。
  (4)器質性疾病或軀體伴發的抑郁狀態:
  可找到器質性病變。
  (5)其他神經症和精神病伴發的抑郁狀態:
  除抑郁症狀外,患者無神經症和精神病其他症狀。
  抑郁症的診斷:
  (1)符合神經症診斷標准。
  (2)以持久的輕度至中度抑郁爲主要臨床相,伴有以下症狀至少三項。
  1、興趣減退,但未喪失。
  2、對前途悲觀失望,但不絕望。
  3、自覺疲乏無力或精神不振。
  4、自我評價下降,但願意接受鼓勵和幫助。
  5、不願意主動與人交往,但被動接觸良好,願意接受同情和支持。
  6、有想死念頭,但又顧慮重重。
  7、自覺病情嚴重難治,但主動求治,希望能治好。
  (3)無下列症狀中的任何一項
  1、明顯的精神運動性抑制。
  2、早醒和症狀的晨重夕輕。
  3、嚴重的內疚和自罪。
  4、持續食欲減退和明顯的體重減輕(並非軀體疾病所致)。
  5、不止一次自殺未遂。
  6、生活不能自理。
  7、幻覺和妄想。
  8、自知力缺損。
  唱了《健康歌》得了抑郁症(圖)

【抑郁症的發病率】

  抑郁症在西方被稱爲“藍色隱憂”,據有關調查顯示,在我國抑郁症發病率約爲3%-5%,目前已經有超過2600萬人患有抑郁症。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在北京、上海及廣州等大城市的白領們在高壓力高競爭的環境下迅速成爲此病的高發人群。令人遺憾的是與高發病率形成鮮明反差的是,目前全國地市級以上醫院對抑郁症的識別率不到20%。在現有的抑郁症患者中,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了相關的藥物治療。世界衛生組織最新調查統計分析,全球抑郁症的發生率約爲3.1%,而在發達國家接近6%左右,2002年全球重症抑郁病患者已有8900多萬人,而全球的抑郁症患者已達3.4億。在年滿20歲的成年人口中,抑郁症患者正以每年11.3%的速率增加。預計到2005年,抑郁症發病率在發達國家將上升到8~10%;到2020年重性易于所致功能殘基將升至疾病總類的第2位,僅次于缺血性心髒病。抑郁症在我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目前抑郁症在我國的發病率大約爲4%。據應用新的疾病分類和診斷系統所進行的部分地區流行病學調查資料表明,我國抑郁症患病率約爲10‰~15‰左右,已與發達國家統計結果相近。神經精神疾病在我國疾病總負擔中排名首位,約占疾病總負擔的20%。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推算,中國神經精神疾病負擔到2020年將上升至疾病總負擔的1/4。有資料顯示,我國70%的人處于亞健康狀態,與心理應激相關的疾病患者約占人群的5%~10%,身心疾病、心理障礙已成爲多發病、常見病。2002年我國重點城市典型醫院神經系統用藥金額已達14.20億元左右,京滬穗三大城市的比重占63.28%,抗抑郁藥約占1/5。

【抑郁症的治療方法】

  事先了解

  許多種類抗抑郁藥物和心理治療都可以治療抑郁症。對有些病人來說,抗抑郁藥物更有效;而對另外一些病人來說,心理治療更爲有效;而對大多數患者來說,兩者一起使用可能最有效。 特別是對嚴重抑郁症患者,藥物可以用來相對迅速地減輕抑郁症狀,而心理治療則教會患者如何減少自己的抑郁症狀,如何那些生活中經常引發抑郁症狀的問題。
  根據你症狀嚴重程度的不同,大夫可能讓你服藥,也可能讓你進行心理治療。大多數抑郁症病 人都不需要住院治療。 對嚴重抑郁症和那些不能服用抗抑郁藥物的病人來說,特別是當抗抑郁藥物不能足夠有效地減少抑郁症狀的時候,電休克常常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
  抑郁症後首先要使用抗抑郁的藥物,堅持服用一段時間以後,再配合心理醫生進行心理治療。進行心理治療的過程中還是要堅持服藥。一般來說,抑郁症確診後第一次患病如果堅持用藥5年以上是可以治愈的。
  近年又有一種中醫經絡療法出現,這是一種采用無傷害納米生物技術治療失眠抑郁性疾病的産品,它通過特殊材料制成的矽芯片,作用于人體的特殊穴位,産生腧穴經絡效應。促進(自己)神經系統恢複平衡,全面調整人體神經系統的功能,糾正人體神經系統網絡互聯的障礙,促進神經遞質—5羥色胺的正常分泌,從根本上解決解決失眠、抑郁症的發病基礎問題,從而達到治愈失眠、抑郁症的目的。

  預防常識

  憂郁症是情感性疾病,是以一種深重的憂郁爲特征。患者表現爲自卑、思維活動遲緩、厭世甚至自殺。對患者及其家庭最大的危害莫過于自殺了。自殺可以說是病情嚴重的標志。如果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通常能阻止病情的發展,避免悲劇。但現實生活中,由于人們對憂郁這樣的疾病認識不足,以爲患者的自卑、唉聲歎氣、生活的缺乏朝氣和意志消沈是思想問題而根本未考慮醫治,更有甚者橫加指責,于是造成了時機的喪失甚或促發了自殺。故此,對本病的關鍵是認識憂郁,及時醫治。目前已有像百優解、麥普替林、氯丙咪秦等高效抗憂郁藥,效果確切,療效理想。目前大多有效的抗抑郁藥都有口幹,胃腸道反應等副作用,且起效較慢。而抑郁症患本身已有多種軀體不適的主訴,因而服藥早期可能會有軀體不適加重的感覺。這時應當堅持治療,隨著時間的推移,絕大多數病人藥物的副作用逐漸減輕的同時疾病得到了理想的控制。這一點是患者和醫生都應該注意到的。
  抑郁症是一種大腦疾患,有其自身發生和發展規律。多年來抑郁症和抗抑郁藥的研究,一直是當代精神病學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雖然有關抑郁症的病因和病理生理還不十分清楚,但並不妨礙對此病進行有效治療。
  抑郁症的治療方法很多,如心理治療、睡眠剝奪治療、光療和電痙攣治療等,但當代仍以藥物治療爲主,心理治療爲輔。需要指出的是抑郁病人常有消極悲觀念頭,重者輕生厭世,醫師應高度警惕並告誡家人嚴加防範。條件允許最好住院,電痙攣治療有立竿見影、起死回生的效果,應果斷及時采用。

  藥物治療

  抗抑郁藥是衆多精神藥物的一個大類,主要用于治療抑郁症和各種抑郁狀態。這裏僅介紹療效確切,普遍公認的兩類藥物:
  1.第一代經典抗抑郁藥:包括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和三環類抗抑郁藥(tca)。
  2.第二代新型抗抑郁藥:由于新藥發展很快,新藥層出不窮,如萬拉法星、萘法唑酮等,但目前仍以選擇性五羥色胺(5-ht)再攝取抑劑爲主,臨床應用這類藥物也最多最廣。
  第一代經典抗抑郁藥,主要有兩種,即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和三環類抗抑郁藥。

  1.單受氧化酶抑制劑

  異丙肼是本世紀50年代問世的第一個抗抑郁藥物。異丙肼原是一種抗結核藥,因有多說、多動、失眠和欣快感等中樞興奮作用,1957年試用于抑郁病人並獲得成功。動物實驗證實其可逆轉利血平引起的淡漠、少動,同時,腦單胺含量升高。推測其中樞興奮和抗抑郁作用是因爲大腦單受氧化酶受抑制單胺降解減少,使突解間隙單受含量升高的緣故。從而提示了動物行爲和大腦單受類遞質之間的相互關系,有著重要理論和實踐意義,爲精神藥理和精神疾病病因學研究奠定的基礎。
  屬于這一類的還有異卡波肼、苯乙肼、反苯環丙胺等。這些藥物曾一度廣爲應用,不久因陸續出現與某些食物和經物相互作用,引起高血壓危象、急性黃色肝萎縮等嚴懲不良反應而被淘汰。
  80年代後期出現了新一代半日受氧化酶抑制劑,即可逆性單胺氧化酶一個亞型(mao-a)抑郁劑,它的特點是:1對mao-a選擇性高,對另一種同功酶mao-b選擇性小,故仍可降解食物中的酷胺,從而減少高血壓危象風險。2對mao-a抑制作用具有可逆性,僅8-10小時即可恢複酶的活性,而老的半日胺氧化酶抑制劑抑制時間長達2周之久,因而也降低了與食物相互作用的危險。主要産品有嗎氯貝胺,劑量150-450mg/d,分次服。據稱療效與三環類抗抑郁藥相當。 雖比老的半日胺氧化酶抑制劑安全,但仍應注意體位性低血壓及潛在的食物、藥物間相互作用,一般也不作爲首選藥。

  2.三環類抗抑郁藥

  緊接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之後的另一類抗抑郁藥,以丙咪嗪爲代表。
  它的化學結構與氯丙嗪相似,原以爲可能是一種新的抗精神病藥,但臨床試驗結果大出所料,該藥對精神分裂症無效,卻能改善抑郁心境。以後又經大量,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證實,從而取代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一躍成爲抑郁症治療的首選藥,壟斷抗抑郁藥市場長達30年之久。
  三環類抗抑郁藥共有産品10余種,我國除丙咪嗪外還有阿米替林、多慮平和氯丙咪嗪。馬普替林雖爲四環結構,但藥理作用與三環類抗抑郁藥一致。三環類抗抑郁藥的適應證爲各種類型抑郁症,有效率約70%-80%,起效時間1-2周,劑量範圍50-250mg/d,緩慢加量,分次服。因鎮靜作用較強,晚間劑量宜大些。治療範圍血藥濃度丙咪嗪和阿米替林爲50-250ng/ml。
  三環類抗抑郁藥臨床應用時間最長,藥理作用研究得也最多最充分,簡言之,其主要藥理作用爲:1阻滯單胺遞質(主要爲腎上腺素和5-ht)再攝取,使突觸間隙單受含量升高而産生抗抑郁作用。2阻斷多種遞質受體,它與治療作用無關,卻是諸多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如陰滯乙酰膽大堿m受體,可能出現口幹、視力模糊、竇性心動過速、便秘、尿瀦留、青光眼加劇、記憶功能障礙;阻滯腎上腺素a1受體,可能出現加強呱唑嗪的降壓作用、體位性低血壓、頭昏、反射性心動過速;陰滯組胺h1受體,可出現加強中樞抑制劑作用、鎮靜、嗜睡、增加體重、降低血壓;陰滯多巴胺d2受體,可出現錐體外系症狀、內分泌改變。
  抗抑郁藥物副作用較重者,宜減量、停藥或換用其他藥。一般不主張兩種以上抗抑郁藥聯用,由于本病有較高複發率,症狀緩解後尚應維持治療4-6個月,以利鞏固療效,防止複發。
  
  自我治療

  做最感興趣的事。如果事業上沒有獲得成功,想辦法增進自己的技能,從最感興趣的事入手;或者再尋找其他成功的機會。有計劃地做些能夠獲得快樂和自信的活動,尤其在周末,譬如打掃房間、騎賽車、寫信、聽音樂、逛街等。另外,生活正常規律化也很重要。盡量按時吃飯,起居有規律,每天安排一段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參加體育鍛煉可以改善人的精神狀態,提高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有益于人的精神健康。
  廣交良友。經常和朋友保持交往的人,其精神狀態遠比孤僻獨處的人好得多,尤其在境況不佳時,“朋友是良醫”。交朋友首先是可以傾訴衷腸的知心,還要結交一些饒有風趣、逗人發笑、使人愉快的朋友。養成和朋友經常保持接觸的習慣,這樣可以避免和醫治孤獨和離異感,減輕抑郁症狀。
  避免服用某些藥物。口服避孕藥、巴比妥類、可的松、磺胺類藥、利血平可引起抑郁症,應盡量避免使用。
  另外,多吃些富含維生素B和氨基酸的食物,如谷類、魚類、綠色蔬菜、蛋類等,對于擺脫抑郁症也有裨益。
  1、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
  這個目標要可行,也就是說,外在條件和自身條件都要具備。最初的計劃要比較易于實現,需要的時間、精力比較少。如果這個過程所需要的時間和精力太多,在你對什麽都不感興趣的情況下,你半途而廢的可能性比較大。(如果你一想到某個目標就興致勃勃地准備采取行動的話,你就不必往下看了,你不是這篇文章希望幫助的對象。)如果你住在內陸省份,就先別計劃進遊大海:如果你只在遊泳池裏遊過泳,就不要計劃橫渡瓊州海峽。這些目標對目前的你而言太遠大了些。
  現在,我們假定你的目標是“今年夏天學會遊泳”。這個目標可行嗎?可行的,因爲我有好幾個朋友都是一個夏天就學會了遊泳,他們並不是運動天才;我知道離家不遠有個遊泳場,開設有遊泳課程;我有參加遊泳課程所需的這筆錢;這個夏天我有時間。
  2、對你的目標精確定義。
  只有目標明確,你才能判斷是否達到了目標。否則,你總有辦法對自己說:“我失敗了。”爲了重新對生活充滿信心,你需要成功的體驗。因此,在實施這項行爲治療的過程中,你要確保你會有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使你相信你才能力做到你想做到的事情。所以,請你精確定義你成功的標准。
  “今年夏天學會遊泳”,“今年夏天”是指什麽時候?2004年6月一9月。哪種遊泳方式?蛙泳。怎樣才算是學會?能不借助于任何輔助工具遊100米。好了,9月30日,你可以依據這些標准檢驗你的目標是否達到了。
  3、將你的行動計劃劃分成足夠小的步驟,確保你的計劃一定可以完成。
  爲你的目標制定一個詳細計劃,計劃的每一步要達到的目標都足夠小,以確定你一定可以做到。比如,你第一步的目標可能是:確定遊泳課的上課時間。你可能對這個目標嗤之以鼻,覺得太輕而易舉了。但對于某些抑郁很重的人而言,能打起精神做這件事也很不容易了。記住,在確定每一個分目標時,要確保你一定可以完成。每完成一個目標,你就勝利了一次,每一次成功會令你的自信逐漸增長。如果你定的分目標太大,就難免失敗,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會打擊你的信心,也許,幾次失敗之後,你就會對這個計劃完全喪失興趣和信心,半途而廢,重又返回到以前什麽事也不要做的狀態之中去了。
  4、用自己的行爲定義是否成功。
  換言之,目標中不要牽涉到他人的行爲。如果你的目標是與人交往,注意不要制定這樣的目標:下班後和小李一起喝咖啡。這個目標的不當之處在于:這個目標能否實現取決于小李是否接受你的邀請。你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爲,但不能控制別人的行爲。因此,你的這個目標違背了上一條原則,你並不能確定這個目標一定可以實現。依據確保成功的原則,你可以這樣修改目標:下班後,邀請小李一起喝咖啡。只要你開口邀請過,那你就成功了。至于小李的反應,並不重要。邀請技巧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5、目標中不要有情感成分。
  在這個計劃中,重要的是做,而不是你在做的過程中的感受。你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爲,但不能直接控制情緒。而在抑郁狀態下,你很難從任何活動中得到愉快的感覺。情緒會受到行爲的影響,但這種影響並不是即刻起作用的,需要一定的時日。因此,如果你一定要感到愉快才算是成功,那麽,你很可能會失敗。不要制定這樣的目標:"我要愉快地遊兩圈",只要"我要遊兩圈"就足夠了。
  好了,主要的原則講完了,你可以開始制定和實施你的計劃了。如果你在某一時刻失敗了也不必焦急,頭一次嘗試時,失敗是在所難免的。再回頭看一看這五條原則,找出你的錯誤所在,加以改正。相信你一定會戰勝抑郁,生活得多姿多彩。

  電痙攣療法

  是一種快速而有效的治療方法,用一定量的電流通過腦部,激發中樞神經系統放電,全身性肌肉有節奏地抽搐。此法在專業醫生的操作下,你幾乎不會感受到痛苦,它能使抑郁症狀和抑郁情緒迅速得到緩解,總有效率可達70%-90%。
  通常電痙攣療法進行完之後,常常還要繼續進行心理療法和藥物治療。
  替代性療法
  對于傳統西醫不能治療的抑郁症,可以使用替代性療法,包含 從飲食運動到社會環境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手段。包括針灸、意向引導、瑜伽、催眠、草藥、按摩、放松療法、香料按摩療法、脊柱指壓療法、生物反饋療法。
  單獨使用替代性療法只能對輕度抑郁症有作用,對重度抑郁症效果並不明顯。
  實驗療法
  實驗療法通常不是由醫生進行的,其安全性及有效性還未得到證實。
  穿顱磁刺激療法即TMS——由于大腦中的神經傳導是需要電流的改變,穿顱磁刺激就利用這個特性,以一種非侵入性、無痛且安全的方式,利用金屬線圈,直接對腦中特定區域發出強力但短暫的磁性脈沖,在人腦的神經線路上引發微量的電流。目前未發現對治療抑郁症有副作用且前景廣闊。
  女性荷爾蒙補充療法HRT
  女性患抑郁症的比例比男性高,女性經前、産後、絕經後體內激素會發生變化,導致心情變化,常會引起經前綜合征,經前不悅症,産後抑郁症。這種方法可以緩解更年期症狀,如盜汗,熱潮紅。荷爾蒙補充療法本身也可能引起抑郁症,如果你曾經患過抑郁症,在考慮使用這種療法前應告訴你的醫生。
  反射療法
  反射療法是由其實施者對患者手腳固定部位施加壓力的一種技術,反射論者認爲人體有自身修複功能,手腳中的神經和身體其他部位相聯系。通過刺激手腳一定部位,就可以通過反射原理治療疾病。
  運動療法
  不同的運動形式可以幫助人們減少壓力,放松心情,減輕抑郁情緒,使你精力充沛,增加平衡性及柔韌性。從總體功能上來講,運動療法安全、有效而且簡單易行,但進行新的運動項目之前,一定要同你的醫生商議。
  "迪普音"音樂療法
  迪普音是一種對頻率、相位都進行過特殊處理的聲音,它的頻率與人耳固有頻率相同,能夠在耳蝸、耳前庭狹窄的空域內引起共振,並通過共振對中耳、內耳進行按摩理療,對耳神經能起到調劑的作用,減輕耳前庭功能紊亂狀態,反饋到人的大腦,中樞神經和腦垂體,幫助內啡肽生成,降低、平撫焦慮不安的情緒。
  心理療養法
  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樂觀面對才是最重要的,因爲心態決定一切!

【抑郁症中醫藥治療分型】

  (1)辨證論治
  本病以虛證多見,實證較少,主要病變部位在心脾肝腎。臨床首當辨證虛實,根據其臨床表現可分爲五型辨證論治。
  1、肝郁脾虛
  主證:多愁善感,悲觀厭世,情緒不穩,唉聲歎氣,兩脅脹滿,腹脹腹瀉,身倦納呆,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細。
  辨證分析:本證因情志不遂,肝郁抑脾所致,情志所傷,肝失條達,脾虛氣結,思慮太過,情緒不穩,悲觀厭世,唉聲歎氣;肝氣郁滯,氣機不暢,故兩脅脹痛,肝郁乘脾犯胃,則出現腹脹腹瀉,身倦納呆,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細,均爲肝郁脾虛之象。以多愁善慮廉見善太息,胸脅脹滿,腹脹腹瀉,身倦納呆爲辨證要點。
  2、氣滯血淤
  主證:情緒抑郁,自殺企圖,心情煩躁,思維聯想緩慢,運動遲緩,面色晦暗,脅肋脹痛,婦女閉經。舌質紫暗或有淤點,苔白,脈沈弦。
  辨證分析:本證因氣郁日久,血流不暢,痰血停積所致。以情緒抑郁,思維聯想緩慢,面色晦暗,脅肋脹痛,舌質紫暗或有淤點爲辨證要點。肝血淤滯,肝失條達,則情緒抑郁,時有自殺企圖,心情煩躁,痰血停著,心神不寧,故思維聯想及運動遲緩。肝郁氣滯。則脅肋脹痛,婦女閉經。面色晦暗,舌質紫暗或有淤點,脈沈弦,均爲血淤之象。
  3、心脾兩虛
  主證:失眠健忘、興趣缺乏、心悸易驚,善悲易哭,倦怠乏力,面色淡白或萎黃,少腹脹滿、便溏,舌淡苔白,脈細弱。
  辨證分析:本證因思慮過度,勞傷心脾所致,心血虧虛,心神失養,神不守舍,故失眠健忘,興趣缺乏,頭昏易驚,善悲易哭。脾氣虛則倦怠乏力,脾虛健運失職,則腹脹便溏。面色淡白或萎黃,舌淡苔白,脈細弱,均爲氣血不足之象。以失眠健忘,興趣缺乏,心悸怔忡,面色無華,舌淡,脈細弱爲辨證要點。
  4、脾腎陽虛
  主證:精神萎靡,情緒低沈,嗜臥少動,心煩驚恐,心悸失眠,面色蒼白,納呆便溏,婦女帶下清稀,舌質淡胖或邊有齒痕,苔白,脈沈細。
  辨證分析:本證因稟賦素虛,久病失養,或勞房傷腎,下元虧損,命門火衰,脾陽得不到溫養所致。陽虛陰盛,故精神萎靡,情緒低沈,嗜臥少動。脾腎陽虛,痰飲內停,上淩于心,心神失守,故心煩驚恐,心悸失眠。面色蒼白,陽痿遺精,帶下清稀,舌淡胖或邊有齒痕,脈沈細爲辨證要點。
  5、陰虛火旺
  主證:情緒不寧,煩躁,易激惹,伴心悸,失眠,多夢,五心煩熱,口幹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
  辨證分析:本證多由于長期思虛太過或是房勞傷腎,導致陰虛火旺,擾亂心神而致。陰虛火旺,心神被擾,故情緒不寧,煩躁,易惹,陰精虧損,虛神被擾,故情緒不寧,煩躁,易惹,陰精虧損,虛熱內生,則見五心煩熱,口幹,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均爲陰虛火旺之象。以情緒不寧,煩躁,口幹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爲辨證要點。

【男性抑郁症】

  美國紐約醫學中心精神科專家指出抑郁症男性需自助。
  數據表明,男性抑郁症患者近七成諱疾忌醫。殊不知,男性抑郁症更容易治愈。因此,男性朋友一旦患上了抑郁症,更要及時尋求醫治。此外,男性患者要想盡快走出抑郁症的陰霾,自助也很重要。紐約醫學中心精神科專家開出了一張自助“方子”,這個處方也得到了美國心理學會(APA)的推薦。
  1、不要自責。抑郁症是一種疾病,你沒有能力創造或選擇它。因此,不要自責“我爲什麽得了這種該死的病”,而應明白自己急需幫助,積極踏上尋求康複的治療之路。
  2、認真遵循治療方案。依照處方服藥,定期就診。讓醫生能夠准確地監測到療效,並適時調整治療方案和藥物。
  不要氣餒。告訴自己,恢複正常需要一段時間,不要著急。時常跟自己說“我會好起來的”。
  避免做人生重大決定。患上抑郁症後,做出重大決定的能力就會受影響。因此,最好等抑郁症好了之後,且對決策力有信心時再做重大決定。
  3、簡化生活。患上抑郁症後,就要適當改變一下生活。不要期望可以像發病前一樣,如果發現某事太難做,幹脆置之不理。如果還要求自己像個健康人一樣可以同時做很多事,或快速完成某項任務,你可能會覺得力不從心,從而變得更加沮喪。
  4、參與活動。參加一些擅長的、能讓自己有成就感的活動,即使一開始你只是個旁觀者,也不要放棄這些機會。這樣的活動能讓你逐漸恢複自信,對治療抑郁症大有裨益。
  5、認可小進步。只要抑郁症狀有了一點改善,你都要學著感到滿足。這樣能讓你逐漸恢複活力,一點點找到曾經健康的自我。
  6、防止複發。防止複發的方式之一就是防患于未然。首先,嚴格遵循醫生制訂的治療計劃,並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其次,對複發訊號保持警覺。盡管每人的複發信號不盡相同,但你如果早早就起床、飯量比平時少、感覺特別煩躁、對任何事都漠不關心等就要留神了。並且持續了兩周左右,請馬上就醫。

【産後抑郁症】
  
原因類型及預防應對

  研究顯示50%-75%的女性會隨著孩子的出生,經曆一段Babyblues(嬰兒抑郁),多數女性會出現一段不穩定情緒,如莫名的哭泣或心緒欠佳。10%-15%的新媽媽表現很強烈,這與産後荷爾蒙急速下降與抑郁有關。雌激素和孕酮(女性生殖激素)的水平在懷孕期增加10倍,但産後急劇下降。産後三天,這些荷爾蒙的水平降回到懷孕前的水平。這就是醫學界所說的産後抑郁症。指隨著孩子出生産生的抑郁,是身體、情緒和行爲變化的混合物,歸因于伴隨孩子出生化學的、社會的和心理的變化。
  以下是有可能導致産後憂郁症發生的直接原因:
  1、體內荷爾蒙的變化。2、 生産過程引起過度的害怕和驚慌。3、 産後傷口太疼以及全身虛弱乏力。4、 照顧新生兒的壓力及夜間睡眠不足。5、 角色和生活習慣的轉變。
  以下因素産後有可能會增加産婦患抑郁的危險?
  1、本人或家庭有經前期綜合症和經期經曆經前期煩躁不安的紊亂曆史。2、 懷孕時的年齡——年齡越小,危險性越高。3、 新父母單獨生活。4、有限的社會支持和專業心理咨詢。5、 孩子越多,以後懷孕患抑郁的可能性越大。6、 婚姻沖突。7、 對懷孕的不確定性——孩子的到來是個意外。8、在懷孕期有抑郁史——50%的抑郁孕婦將會患産後抑郁。
  根據程度分類如下:
  一、産後沮喪
  大家都熟悉的“兒童憂郁”,26-85%的女性産後出現這種症狀。如果你正在經曆兒童憂郁,你會不爲明顯理由、悲傷和焦慮而常常哭泣。這種症狀開始于産後第一周(1-4天)。盡管這個經曆不愉快,這種症狀通常在沒有治療下兩周內減緩下來。你所做的一切是放心幫助照料嬰兒和家務雜事。
  二、産後抑郁
  這是比産後憂郁更嚴重的症狀,在10個産婦中大約有一個受其影響。你可能經曆“高聲”與“低聲”頻繁的哭泣、易怒和疲勞,以及感到犯罪、焦慮和不能照顧你的嬰兒和自己。症狀的範圍從輕微到嚴重,可能是産後幾天出現或者逐漸出現,甚至一年後出現。盡管症狀持續幾周到一年,心理治療和抗抑郁治療很有效。
  三、産後精神病
  這是産後抑郁最嚴重的情形,1000個産婦中僅有一個患這種症狀。這種症狀一般産後很快發生且十分嚴重,持續數周到幾個月。症狀包括非常興奮、混亂、感到絕望和羞恥、失眠、偏執狂、錯覺或幻覺、極度活躍、說話迅速或狂躁。産後精神病需要立即藥物幹預,因爲有增加自殺和傷害嬰兒的危險。
  
産後抑郁症應對策略

  1、營養療法 。食物中所含的維生素和氨基酸對于人的精神健康具有重要影響。如果缺乏某種單一營養物質也能引起憂郁症,所以可以多吃維生素B含量豐富的食物,像粗糧、魚等。
  2、體育鍛煉。適當的鍛煉可以改善人的情緒,同時可以多出去曬曬太陽,有利于體內特殊的抗憂郁物質的分解和吸收。
  3、心理治療。認知療法,自我強化法都可以,爲治療産後憂郁症的首選
  4、藥物。哺乳期婦女服用此類藥物有損于嬰兒的健康,慎用。
  
産後抑郁症的誤區

  1:産後抑郁是很正常的――所有的新媽媽都會感到疲憊和抑郁
  誤區2:如果你在分娩之後,沒有立即患上産後抑郁症,那麽,你就不會再患上它了。
  誤區3:産後抑郁會不藥而愈
  誤區4:患有産後抑郁的女性都會有虐兒傾向。

【兒童抑郁症和非典型症狀】

  大約16%的患抑郁症的兒童和十幾歲的少年,其病症並不符合傳統上對抑郁症的定義。
  所謂非典型症狀,是指與成人的抑郁症不相吻和。本項研究第一次專門研究孩子中的非典型的抑郁症。典型的抑郁症表現爲,當令人高興的事發生時,病人仍然沒有積極的反應。除了情緒反應之外,非典型的抑郁症還需包括其他表現,如增加胃口、增長體重、增加睡眠和行動遲緩。例如,典型的抑郁症有普遍失眠的表現,而非典型的抑郁症表現正好相反,這些孩子睡覺的時間比普通孩子更長。

馮正直,楊國愉,李茜茜 編著《抑郁症》(人民日報出版社,2009)

編輯推薦

  如果你總感到悲哀、無助、孤獨、絕望、慚愧或不幸,感到情緒低落、心境惡劣,當你發現某人有自殺意念時,你應該立即動手翻閱此書。
  排除人生中潛伏的最大危險。回答問卷,以專業標准確定自己的抑郁程度;在專業咨詢師指導下,緩解自己的抑郁情緒。
  抑郁病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爲二十一世紀三種重大疾病和預防重點之一。
  大約12%的人在一生的某個時期,都曾經曆相當嚴重而需要治療的抑郁,所以抑郁症又被稱爲精神病學中的“感冒”。長期的抑郁會導致腦萎縮,並嚴重影響人的認知。
  
內容簡介

  抑郁症是一種常見的情緒性心理障礙,以情緒低落爲主要特征,從情緒的輕度不佳到嚴重的抑郁,人一生中遭遇的概率至少有15%。我們通常所說的疾病,是指某一個器官或系統出了毛病,而抑郁對人的影響,除了身體,還涉及思維、感受和行爲等諸多方面。長期的抑郁會導致大腦萎縮,特別是掌管思維反應的額葉體積縮小,從而導致人的認知功能出現問題。
  因此,抑郁症被認爲是除心髒疾病外,對人群威脅最大的疾病,並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爲21世紀三種重大疾病和預防重點之一。
  當代中國,許多人對抑郁情緒的出現缺少足夠重視,甚至對某些自殺行爲的産生,也無法找到內在動因。而快樂心境的獲得。其方法也並不神秘,如果對心理咨詢和治療的手段有基本了解的話。
  而該書。正是一部對抑郁症的諸多方面闡釋最爲詳盡的專家著述,全書均以專家的視角和易于大衆閱讀的語言,講述了應對抑郁的衆多方法,既是經驗之談。也是多年的研究所得。

中醫對抑郁症的認識

  抑郁症的主要病因爲肝失疏泄、脾失健運、心失所養,雖然肝、脾、心三個髒腑皆有相關,但各有側重。肝氣郁結多與氣、血、火相關,而食、濕、痰主要關系于脾,心則多表現爲虛證,如心神失養、心血不足、心陰虧虛等,也有一些屬于正虛邪實,虛實夾雜的證候。抑郁症初病在氣,久病及血,故氣滯血瘀的證候在臨床上十分多見,抑郁症日久不愈,往往損及脾、腎,造成陽氣不振、精神衰退證候。
http://baike.baidu.com/view/2148.html?tp=0_11

 

 

 

台長: 阿楨
人氣(2,271) | 回應(2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性別教育 |
此分類下一篇:《自己的房間》
此分類上一篇:《親師新主張》

3歲童也會得憂鬱症
美研究:3歲童也會得憂鬱症【聯合報09.08.05

美國一項新研究3日指出,三歲大的幼兒也會得憂鬱症,而且不是一時心情不好而已。憂鬱症罹患年齡不但向下延伸,人數也增加,自1996到2005年,美國服用抗憂鬱藥的人數增加一倍。

主持研究的華盛頓大學精神科醫生瓊安‧魯比和其團隊,追蹤超過200名三歲至六歲的兒童兩年,期間舉行四次精神檢查,這些兒童中有75名被診斷出憂鬱症。

患憂鬱症的兒童中,六個月後64%仍然有憂鬱症狀或曾復發過一次。兩年後,40%的兒童仍然有憂鬱症。近20%的兒童在四次檢查時都有持續或復發的憂鬱症。

早期的研究顯示,約有2%、16萬名學齡前兒童罹患憂鬱症。有憂鬱症兒童的母親多半也有憂鬱症,或有其他的情緒問題。經歷過創傷事件的兒童,如雙親之一死亡、受到家暴或性虐待,亦普遍出現憂鬱症狀。

這個由全國心理衛生研究中心資助的研究,發表於8月號的「普通精神醫學檔案」期刊,研究中並未探討憂鬱症的治療問題。

通常學齡前兒童可能會情緒化或發脾氣,但很快就會在玩耍和日常活動時恢復正常。憂鬱的兒童即使在玩耍時也顯得悲傷,他們的遊戲可能有死亡或其他陰鬱的主題。

兒童憂鬱症的跡象還包括:持續缺乏胃口,有睡眠問題,經常發脾氣,會咬人、踢人或打人,並且對犯小錯有持續的罪惡感。

1996年,約有1300萬名美國人服用抗憂鬱藥,佔人口的6%。2005年人數增加到2700萬人。2008年,抗憂鬱藥的處方箋釋出超過1.64億張,售出達96億美元。

※延伸閱讀》

‧歷史新聞/怨爸媽偏心 10歲得憂鬱症(2007-10-26)
‧歷史新聞/兒童憂鬱症 從徐懷鈺的童年經驗談起(2001-06-27)
2009-08-05 08:20:47
版主回應
到底誰才有精神病? 精神醫學新發展問題重重 全球中央 2010/08/18黃靜華

精神醫學大概是近數十年來發展最神速的醫學類別。這標誌著精神疾病被重視,精神病患能得到更好的照顧;但它發展的方向卻有很大的爭議。
最近一版的《精神疾病的診斷及統計指南》(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在5月開始臨床測試,預計在 2013年出版。它被視為精神疾病診斷的「聖經」,一旦問世,未來至少十年,醫師都將據以診斷、用藥,也就是說,精神疾病及醫學的面貌,由它來定義。
這一版的診斷指南,正反映著近30年來該醫學發展的最大特徵──大量新病種的出現。上一次改版在1994年,較之1952年的第一版指南,病種增加了1.5倍,頁數是原來的六倍,將問世的版本將維持這樣的趨勢。

「性慾異常亢進」 新病種?(另參本館:《發明疾病的人》《無效的醫療》)

新的指南中將出現一個新的類別,稱為「行為上的成癮」(behavioral addict)。 說是新類別,它結合了「賭博」、「上網」、「購買」等許多成癮病徵,其中包括拜「老虎伍茲」之賜而成名的「性慾異常亢進」(hypersexual disorder)。
在原有類別中也新增了許多病種,「情緒調節功能失常」(temper dysregualtion disorder)是其中之一,多出現在青少年,病徵為突然地因不滿而出現的言語上或肢體上的暴力行為。「飲食異常」(binge eating disorder)也是其一, 多發生於女性,通常是在獨自一人時, 大量地攝取食物,即使到了討厭自己的程度,也停不下來。
在這兩個例子上,精神病理學家的用意是好的,他們試圖辨識症狀的輕重,好更精確地診斷及用藥。如「情緒異常」是從較嚴重的「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中分出來。「飲食異常」則處於「暴食症」(bulimia)及「厭食症」(anorexia)之間,但批評者指出,好的用意並不保證就是對的決定,或就會有好的結果。
最特殊的一個發展方向是走向預防。「預防勝於治療」是醫學領域的終極目標,目前已發展出的是對先期精神分裂症的預防。由於精神分裂症好發於20到25歲之間,這項診斷便以十多歲、有相關家族病史的特定族群為目標;如果診斷出將來有發病的可能性,就開始投藥。在該領域具翹楚地位的麥克葛拉珊醫生(Dr. Thomas McGlashan)指出,這是精神醫學界革命性的一步。

就怕過度診斷和誤診 未得其利先受其害

問題在最表面的層次,是過度診斷的可能性。誰都有過突然的情緒失控,青少年尤其如此。他們原就處於叛逆、對諸事不滿的階段,人格也尚未成形。杜克大學教授艾倫‧法蘭西斯(Allen Frances)表示,診斷指南要求不輕易診斷,也不會將六歲以下的孩子列入情緒異常的診斷範圍內。但他同時承認,訓練不夠的心理醫生可能無法精確分辨到底是腦中的化學物質失衡,或只是管教問題。
「先期精神分裂症」的診斷就更是問題了。這些「病患」事實上還不是病患;在診斷上「偽陽性」(false positive)或誤診的可能性更高。精神病學家保羅‧羅伊(Dr. Paul Roy)估計,依據診斷指南中的標準,每四個被確定有此病症的孩子中,會有三個是誤診。另一個研究指出,只有20%到35%的病例,日後真的會發展出精神分裂症。而因為該診斷而服藥的孩子,平均每個月將增重1.5公斤,會不會發病不知道,卻先提高了罹患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
這就凸顯了精神醫學的特殊性。精神醫學,尤其是「行為」的部分,無法用生物的測試──如驗血、驗尿等來驗證;也就是說,只有 「望」跟「問」, 要「聞」跟「切」 就比較難了。診斷指南就是羅列一些癥狀,醫生據而觀察檢視;但是有些標準令人迷惑,例如其中的頻率、程度(如吃的分量)、持續的時間等,多以「比一般人」為標準,而診斷後卻以生物的方式─用藥─來治療。
更深一層的問題,在該指南作為精神疾病的診斷指引,無法也無義務考慮醫學以外的因素;但精神異常常混雜許多因素:脾氣的問題可能與家庭或父母子女的溝通方式有關。飲食異常就更複雜了,所有的媒體都傳達著「瘦即是美」的訊息,許多婦女永遠覺得自己不夠瘦,因而對吃產生罪惡感,或是為了要瘦,一直壓制吃的慾望,一旦壓抑被釋放了,暴食的行為就出現了;但她可能符合「飲食異常」的表徵,於是解決之道就是服用與生物功能失調有關的藥物。
2010-09-01 12:59:54
阿楨
要抓狂啦! 1/4民眾煩躁易怒2010-09-01 中國時報 張翠芬

 看什麼都不順眼、想找人吵架、回嗆! 雖然景氣開始好轉,但大家的工作壓力有增無減,如果不懂得適時紓壓,連醫師自己也會抓狂。根據一項調查顯示,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近一周內覺得容易苦惱或動怒,推估全台近四百八十萬人身陷煩躁易怒情緒中,尤其是待業者、藍領階級、投資經營者特別明顯。
 日前一位外科名醫因工作壓力大出現精神症狀,被精神科同僚診斷記錄在病歷上,雙方鬧得對簿公堂,類似這種因壓力大引起的精神情緒問題已越來越普遍。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昨天發表針對二一二九位十五歲以上民眾所進行的調查,發現廿五.一%的民眾「一周內覺得容易苦惱或動怒」,因感覺不爽,情緒忍不住失控、抓狂,其中四十萬人呈現嚴重煩躁,須尋求專業協助。
 台大精神科教授李明濱表示,國外研究發現,經常動怒罹患心肌梗塞、冠心病、胃潰瘍的比例,比一般人高出廿倍,甚至容易罹患癌症,在高速公路上出車禍的比例高,尤其是以A型性格、性急、求好心切的人特別明顯,不但傷身也會傷人。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賴德仁醫師說,凡事要求完美和效率的人,因生活忙碌、缺少休閒活動、時常壓抑情緒,特別容易感覺煩躁,其實,精神科醫師天天看憂鬱症患者、聽病患吐苦水,也要懂得紓壓。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祕書長、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家銘建議,煩躁時可運用「放、離、紓、轉、正」五字訣,「放」鬆深呼吸 、 暫「離」現場、 適度「紓」解情緒、試著「轉」換心境,「正」向思考,化解暴怒的情緒,才能遠離憂鬱症。
2010-09-01 12:55:32
版主回應
病種愈多 就有愈多人需要服藥

部分人對該診斷指南持不信任態度,一部分原因就在可能的大量藥物使用──也就是銷售──上。病種愈多、範圍愈廣、標準愈模糊,就會有愈多的人需要服藥,藥商的獲利就愈可觀。去年全年,加拿大的精神疾病用藥處方,共開出6,120萬張,價值24億加元。(約742.6億新台幣)《害羞:如何使正常的行為變成一種病》(Shyness: How Make Normal Behavior Become Sickness)的作者克里斯多夫‧藍恩(Christopher Lane)指出,在2000年,以英國為基地的全球第四大藥商GlaxoSmithKline花在治療「社交恐懼症」(social phobia)藥物的廣告開支比花在威而鋼上的還多。對藥商來說, 廣告的開支與他們對該種藥品的預期獲利成正比。

「正常」的定義有待商榷

最深一層問題就比較形而上了。加州大學教授、同時也是《讓我們發瘋》(Make Us Crazy)的作者赫伯‧哈金斯(Herb Hutchins)說,那本指南定義了一個狹隘的 「正常」 的範圍。它規定「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面對壓力該如何反應,我們所該覺得焦躁或悲傷的程度,我們何時該睡,如何去吃,以及該做多少愛」;建議是可以的,但是它說,範圍外的皆屬「異常」(disorder)。
自從「經前焦慮症」(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問世後,婦女經前情緒上的不適,可能是一種「異常」(disorder)。在一個廣告中,一個女子氣急敗壞地掙扎著要控制不聽使喚的購物車,旁邊一行字幕寫著:「妳以為那只是經前的不適嗎?它可能是經前焦慮症(Think it’s PMS? It could be PMDD.)《紐約時報》有一個漫畫,諷刺這種把「感覺」過度診斷為disorder的現象:一個病人對他的醫生說:「我想你得加重劑量,我仍然是一個有感覺的人。」 有人說,莫札特如果生在現代,大概會被診斷為什麼「症」, 那人類就無緣欣賞那些偉大的創作了。

行為偏差者找到卸責藉口?

新指南的取向也傳達了一個訊息─人的行為多是由生物機能控制,出了差錯,不是因為我不能控制自己,而是我的大腦出了問題。它模糊了生物機能與自律的界限,這就提供行為偏差的人一個逃避責任的出口。於是老虎伍茲到處尋花問柳的事被揭發後,解決之道是到戒癮中心去,於是就「痊癒」了。法律也因此而受到挑戰;既然是「病」使人犯罪,那重罪可能因此輕判,甚至可能無罪開釋。
有人說,人類是唯一的一個物種,有足夠的聰明去創造一些讓自己失能的發明,這本診斷指南則更進一步,人類以自己的聰明證明了人類根本生就無能,無能控制自己的行為。 (本文作者曾任歷史老師,目前旅居加拿大,並在加拿大卑詩大學亞洲研究所進修)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262673
2010-09-01 13:00:18
阿楨
1年逾3萬人自殺 日年損2.7兆2010-09-08 中時(另參本館: 日本社會病了?

 日本政府為洗刷憂鬱的自殺大國汙名,首度針對民眾自殺、患憂鬱症所造成的國家經濟損失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九年因自殺和患憂鬱症失業等造成的國家經濟損失額,高達二.七兆日圓(約台幣一兆元)。
 厚勞大臣長妻昭七日在自殺對策會議上提出報告指出,若沒有自殺、憂鬱症等相關損失,日本今年度的GDP可提高約一.七兆日圓(約六千四七十億元),估算二○二○年可提高三兆二千四百八十億日圓(約一兆二千三百九十二億元)。
 長妻因得知英國曾做過同樣的調查,並運用在精神保健醫療改革上,在防止自殺對策方面發揮極大的功效,因而指示日本國立社會保障及人口問題研究所進行此調查。
 二.七兆日圓的經濟損失額概算內容如下:○九年十五至五十九歲的二萬六千五百卅九名自殺者,假設他們沒有自殺繼續工作的話,其一生的所得將達一兆九千零廿八億日圓。
 支付給憂鬱症患者的生活救濟金為三千零四十六億日圓,醫療費為二千九百七十一億日圓,失業的所得損失額為一千零九十四億日圓等。
 日本的自殺人口已連續十二年超過三萬人,日本政府有鑑於自殺問題的嚴重性,七日已由相關閣員組成專門的「自殺對策工作小組」,初期的目標是希望將今年的自殺人口減少到三萬人以下。
 自殺對策工作小組目前擬定的對策有,增設中小企業經營者和多重債務者的諮詢窗口,「自殺預防周(九月十日至十六日)」將舉辦街頭活動,並利用媒體持續宣導。  
日本的自殺率原本就比歐美國家高,○七年的自殺率甚至是英國的四倍以上,近年受到不景氣的影響,工廠停工,壯年失業,年輕人找不到工作,「裁員」、「派遣村」、「就業超冰河期」等負面字眼,使得整個社會氣氛更為悲觀,士氣非常低迷。○九年受僱勞工自殺者占全部自殺人口的二八%。
 厚勞省去年的勞工健康狀況調查報告指出,有五八%以上的勞工對工作感到強烈不安和極大的壓力,平均一家企業因心理問題停職一個月以上的員工約達八%。
 人口約1.27億人的日本,其自殺率在全球名列前茅,去年自殺身亡的日本人共32,845人,為連續第12年超越3萬人。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可得數據,以自殺率較高的男性來看,日本男性2007年自殺率為千分之0.358(即每10萬名男性有35.8人自殺),白俄羅斯男性以千分之0.633(2003年數字)居全球之冠。
2010-09-08 10:51:28
阿楨
憂鬱症病根 證實來自基因變異2011-05-18 中時(另參本館: 假憂鬱之名 基因能分好壞?

 憂鬱症與遺傳基因的關聯,是近年醫界研究的焦點。英美兩國研究團隊兩項最新研究不謀而合,都證明兩者確實相關。這也是科學家首次找到確切證據,證明憂鬱症成因不只是心理因素。兩項新研究可望為憂鬱症的患者帶來曙光。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團隊發現,與憂鬱症相關的基因變異,位於第三號染色體的「3p25-26」區段,包含四十個基因。美國華盛頓大學針對完全不同的受試者進行研究,結果與英國團隊殊途同歸。
 英國研究團隊的領導人布林(Gerome Breen)表示:「一般說來,在憂鬱症基因的研究領域中,不同的研究團隊要得出相同的研究結果很困難,而且通常需要很多年的時間才可能達成。」
 國王學院的研究對象是八百多個受復發性憂鬱症所苦的家庭,結果發現,憂鬱症的成因約有四○%與基因相關。而華盛頓大學則是研究大量吸煙與憂鬱症的關連,研究對象是九十一個澳洲家庭及廿五個芬蘭家庭。兩項研究都刊登在《美國精神病學期刊》。
 這兩項研究將大幅縮小科學家的研究範圍,有助找出憂鬱症基因病根,但距離新藥上市,可能還需要十至十五年的時間。憂鬱症的治療十分不易,現有藥物只對大約一半病患有效。
 世界衛生組織預估,到二○二○年,憂鬱症將與心臟病並列為人類健康最大殺手。大約有二○%的人曾感到嚴重抑鬱,有四%的人為不斷復發的重度憂鬱症所苦。
 此外憂鬱症也造成大量的產能及金錢損失。一項二○○六年的研究指出,單是在英國的英格蘭和威爾斯地區,憂鬱症每年導致一億個工作日泡湯,治療憂鬱症的花費也高達九十億英鎊(約合台幣四千二百億元)。
2011-05-18 11:02:10
阿楨
北監:扁重鬱 續留北榮 戒護費破百萬 2012-10-19 中國時報

 前總統陳水扁至台北榮民總醫院戒護就醫後風波不斷,其後續去留備受矚目。台北監獄昨天指出,根據北榮的醫療報告,陳水扁目前最嚴重的健康問題就是重度憂鬱症,由於精神科醫病關係建立不易,加上阿扁辦公室日前反映扁對北榮的信任度已改善,故決定讓陳水扁續留該院接受治療。
 台北監獄秘書楊方彥表示,北監前晚接獲台北榮總厚達一百多頁的醫療報告書,昨天上午隨即召開內部會議,經審酌院方評估陳水扁目前最迫切需要治療的疾病首推重鬱症,扁辦日前亦主動發新聞稿表示扁對北榮的信認度已改善,基於精神科醫病關係建立不易,「北監決定尊重陳先生的意願,讓他繼續留在北榮接受治療」。
 至於陳水扁還要留在北榮多久?楊方彥說,院方之前開記者會稱重鬱症治療平均約須九個月到兩年,但那是指平均的治療時間,陳水扁的住院時間須視其實際治療情況與需要而定,「只要醫師評估治療告一段落,且已無住院必要,北監理所當然就會將陳水扁帶回獄中。」
 陳水扁住進北榮近一個月,初步估算,因二代健保上路前受刑人尚無法享有健保,連同單日病房費五千四百元及各項檢查費,家屬須自費廿多萬元;此外,北監也面臨可能必須支付因戒護陳水扁就醫,衍生的一百廿多萬元戒護人力占床及空床費用。法務部表示,陳水扁戒護就醫一事,確定扁續留台北榮總治療,返監日期視扁病情而定,沒有預設立場;住院費用由扁自行負擔,另因戒護扁就醫而占用的四個床位費用,則由北監及矯正署支付。
 陳水扁係九月廿一日住進台北榮總,到今天已進入第廿九天,一開始他批評北榮是「槍桿子醫院」,拒絕院方安排的檢查;後來又懷疑院方在食物中下毒,只差沒絕食抗議,醫病之間毫無信任可言。然而,隨著「不留北榮就回北監」的耳語傳出,陳水扁的態度也開始軟化。
 回應
 重鬱?這麼沒用?這就是台獨深綠人士寄望帶領他們建立「台灣國」的領袖?阿扁坐牢沒幾年,而且享盡特權。施明德坐苦牢坐了25年,南非的曼德拉更久27年,他們都沒有重鬱,因為他們是為了理念坐牢心安理得。不像阿扁沒有理念只想貪污,沒想到好不容易貪污來的錢,享受都還享受到就被捉去關,只便宜了兒子到處吃喝玩樂,越想越不甘心才會鬱卒啦!
 貪污總統住vip套房1個人佔10幾個病床.普通老百姓要苦等一個床位.民進黨沒人出來說明?道歉?是民進黨全黨死光光了嗎?
2012-10-20 11:07:14
版主回應
榮總:扁沒中風 有憂鬱 建議轉診2012-10-05 中廣新聞

涉及貪污入監服刑的陳水扁9月21號住進台北榮總醫院檢查。台北榮總今天說明陳水扁病情。榮總指出,陳水扁 思路清楚,沒有失智症。 腦部血管非常暢通,沒有任何阻塞,沒有中風,但是有重度憂鬱症、睡眠呼吸中止症、老化、及退化性腦病變。建議轉。北監則是表示,要等北榮正式的報告出來才會找醫院。不會到高醫,因為交通不便。會轉北部醫院,不會送到精神病院。
  回應
關到變成神經病,錢也絕對不吐出來,果然當過總統就是不一樣!不是關到「變」成神經病,是關到「裝」成神經病,如果「裝」的還不管用,下一招大概就是真的「吃」自己的大*了,這樣的「台灣之子」丟盡綠營群眾的臉。除了騙還是騙,這整人渣你要是相信他,他最後還是爬到你頭上。)

扁醫療報告逾百頁 「報告很客觀」【聯合報 2012.10.16

前總統陳水扁的完整醫療檢查報告昨天出爐,為釐清外界疑慮,台北榮民總醫院的醫療小組成員至少花十天,撰寫逾百頁報告。台北監獄今收到報告書後,將與北榮開會討論扁後續治療事宜。
許多人關注扁的神經及精神問題,扁醫療報告有完整解釋,醫療小組針對各界意見或質疑,均引經據典,且詳盡分析。扁主治醫師說:「報告很客觀,絕對對得起國人,讓妖言惑眾或批評者感到後悔。」
另外,陳水扁昨入住北榮第廿五天,院方精算單就扁住院檢查費逾廿四萬元,若加上戒護人員休息及附近病床的淨空費用,廿五天來院方成本約一百四十五萬元。
扁醫療報告由多位主治醫師負責撰寫,包括陳昌明、心身醫學科主任周元華、感染科主任馮長風、泌尿外科主任林登龍等。

態度逆轉扁決留在「槍桿子醫院」治療 2012-10-12 中國時報

 被送往台北榮總戒護就醫的前總統陳水扁,日前被院方建議轉介至精神專科醫院。消息傳出,原先抨擊北榮是「槍桿子醫院」的扁,態度突然軟化,昨日發表聲明讚賞北榮與台北監獄的悉心照護,「本人要表達由衷的感謝之忱」;因此,他同意接受留在北榮,「後續治療就拜託了」。
  回應
貪污扁賊是個貪生怕死的鼠輩,一輩子就是貪污、詐騙、謊言連篇,可說是最壞的示範也是大家所熟知的人渣、廢物與垃圾無誤。

  相關新聞
北榮:扁最棘手的是精神問題
扁家盤算「另類保外就醫」?
「絕非軍系醫院」 北榮:醫師多來自台大、陽明
扁是否需要保外就醫? 李登輝:我又沒保外就醫
能不來 就別來? 北監:扁轉院徵詢 到處碰壁
掛尿袋坐輪椅進北榮 阿扁僵持2小時才受檢
法務部情商退輔會交辦 北榮接了
北榮被染色 醫師無奈
觀察站/汙名化北榮 得不到認同
郝龍斌:這是好方向 蘇貞昌:尊重扁意願
挺扁保外就醫 南市議員抵嘉
陳致中:就醫意願應被尊重
黑白集/每一位醫師都有自尊
聯合筆記/榮總、台大,政客
綠營救扁 彰化千人遊行陳情
沒必要又太累 扁取消尿路動力學檢查
北監:確問過馬偕遭拒 不干涉醫療
扁送北榮 北監:陳致中不反對
當專業遇上偏執
各醫學中心不接受北監轉院的理由分析
冷眼集/阿扁就醫 回歸醫療專業
柯文哲:醫師是人 當然有政治立場
  回應:有政治立場不代表可以理直氣壯的睜眼說瞎話,有政治立場不表示可以泯滅良知踐踏職業道德。柯文哲醫師, 您不知道,「無恥」是無藥可治的嗎? 無論去哪個醫院都一樣. 無論作什麼檢查也一樣.)
扁家考慮拒付醫療費
  回應:挑三揀四、貪污、不付錢、耍賴...等等都是貪污扁賊一家的惡劣本質,否則怎麼會成為世紀的超及貪汙犯呢?不用大驚小怪了!)

詳參【圖博館】:醫政一家親 醫幫 賴皮扁 捉放又捉扁 初審扁珍 馬政治迫害 絕食政治學 假憂鬱之名
2012-10-20 11:16:55
阿楨
我是“精神病”,我怕誰?

近日各地的多起傷人事件中犯罪嫌疑人都被曝或自曝有“精神病”,但是“精神病”殺人就可以不負刑責麼?精神病殺人不負刑責,卻產生“沒病的裝有病”、“有病的沒人管”、“被傷害的自認倒楣” 、“有病的犯人普通監獄服刑”等難題,這絕非真正人道,而且有失公平,更易滋生腐敗。
  四個版本的新“狂人日記”
……………
  精神病殺人真的不用負刑事責任?
精神病鑒定怎麼成了“殺人執照”精神病鑒定怎麼成了“殺人執照”
有精神病便可殺人不負刑責?錯!
近期,各地連續發生幾起惡性傷人案件,其中有一個共同點引人關注,犯罪嫌疑人都曾有精神病史或自稱“有精神病”,然而是不是只要是曾有過精神病,殺人就不負刑事責任呢?其實並非如此。
我國《刑法》第十八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由此可見,精神病人殺人不負刑責,必須滿足三個條件,第一必須是精神病人犯罪,第二必須是在不能辯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實施犯罪,第三是必須經法定程式鑒定。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為何法律規定精神病殺人不負刑責?
其實,世界上不少國家都有精神病人不負刑事責任的規定,這種規定的理論基礎來自于刑事古典學派的意志自由論,該理論認為每個犯罪人都有自由意志,人是在自由意志下去實施犯罪行為的,對一個人處罰的根據是他可以從善而不從善,由此形成刑事古典學派的核心刑罰觀念:以在自由意志支配下的“行為”作為處罰對象。由於精神病人沒有自由意志,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所以他的行為不具有可責難性。(資料來自陳少文學術演講《刑事司法對“危險性”的治理——以精神病辯護為例的分析》)
2013-07-29 10:53:10
版主回應
  精神病人殺人——看看國外怎麼辦

美國精神病院欲釋放刺殺雷根兇手被法院拒絕
古今中外,精神病殺人後但不負刑責成功脫罪的案例並不鮮見,以英美為例,1840年刺殺英國維多利亞女皇和凱塞堤王子的18歲侍者奧克斯福德因精神錯亂而被宣告無罪;1981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約翰-欣克利開槍擊傷美國總統雷根,最終他獲得了無罪裁決,這甚至讓他本人都頗覺意外(不過他至今仍被關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療)。
然而,正是從欣克利事件後,美國要求修改相關法律的呼聲空前高漲,各州法律都做了不同改良,甚至有4個州完全取消了對精神病的辯護,即精神病犯罪與正常人同罪,還有11個州採用了“有病有罪”的裁決,對比過去,美國現在做精神病辯護的數量和成功率均明顯下降。(資料來源 何恬 《英美兩國對精神病人刑事責任能力評判的演變》)
而在英國,據2000年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英國大約每週發生一樁兇手是精神病患者的兇殺案。當時的內政大臣傑克-斯卓在下議院提出修改《精神衛生法》,要求將一部分對社會有巨大潛在危險的精神病重症患者強行收治。消息一出,民權組織立刻義憤填膺,要求捍衛這部分精神病患者的人權,但政府支持斯卓的立場,認為公眾安全應該擺在第一位。[詳細]
所以,我們大概可以理解為何挪威殺人狂堅決不同意法院對其有精神疾病的評估,只因如果一旦被鑒定為精神病人,並不能獲得自由,而是要進入醫院進行強制治療,且坐牢有期限,治療沒有期限限制,何況大部分精神病院的設備和生活條件比監獄更糟糕。[詳細]
  精神病殺人不負刑責並不人道更不公平
  不公平:“沒病的裝有病”
且不說精神病鑒定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腐敗風險和暗箱操作,單從精神病醫學發展角度來說,精神病鑒定沒有物理、化學指標可依,精神疾病的診斷雖然國內外也都制定了診斷標準,但是在實際操作中落實這些診斷標準更多的要靠鑒定醫生的經驗。每個鑒定醫生的經驗不同,思想方法不同,得出的結論有時就出入很大。我國前兩年就出現同一個犯罪嫌疑人3次精神病鑒定出3種鑒定結果的案例。
在這樣一個天然短板的前提下,實在很難防止沒病的裝有病,現在已經有了大量實例證明。[詳細]
  不人道:“有病的沒人管”
精神衛生法規定,精神障礙的住院治療實行自願原則,自願住院治療的精神障礙患者可以隨時要求出院。
按照法律的有關規定,對有傷害自身或危害他人安全危險的精神患者,監護人是非自願住院治療的決定人,而且有居家看護管理的職責,因此要承擔不同意患者住院而導致的後果。但不得不說,這監護精神病人對於其家屬來說,確實是生命難以承受之重,自已的安全尚難以保證,又如何保證別人的安全?
因此,尤其是曾有過暴力傷人歷史的重症精神障礙患者,他們或被遺棄在了精神病院裡,或在社會上危險地遊蕩,或被家人以不人道的方式囚於家中。
  不公平:“被傷害的自認倒楣”
精神病人傷人後,雖不負刑事責任,但依然可被追究民事賠償責任,由其本人或監護人來負擔。然而現實很殘酷,家有精神病人後往往被折騰得家徒四壁,無論是患者本人還是患者家屬,基本都沒有能力去賠償,大部分被傷害的受害人家屬最後只能自認倒楣。傷人者逍遙法外,被傷害者無人賠償,這公平麼?
  不人道:“有病的犯人監獄服刑”
司法精神病學專家劉錫偉表示,精神病人作案之後,經過鑒定被認定為完全責任能力和無責任能力的都是少數。相比之下,負部分責任的則大量存在。“為了‘平民憤’,即使不殺也得重判,監獄因此出現了許多精神病人。”劉錫偉說。
然而被送進監獄的精神病犯人往往具有攻擊性,由於生活條件差,缺乏基本藥物,病情往往會加重,管理人員又無經驗,經常出現精神病犯人“大鬧”監獄的事情,有時甚至會釀成慘禍。有專家透露,我國某監獄就曾發生過精神病犯人襲擊獄警致死事件。
  精神病殺人也應追究刑責,專設精神病犯監獄
  亞洲精神病人生活實錄亞洲精神病人生活實錄
一直以來,在我國,精神病殺人後法院往往只有兩條路,要麼殺,要麼放。《精神衛生法》出臺後,暴力傷人的精神病人將被強行收治,然而收治的時間及出院後的監管,在實際操作中也仍有較大難度,完全將監管和治療責任推給病人家屬既不公平也缺乏監督。
精神病犯監獄國內外都有,如北京延慶監獄第四監區,就關押著北京市監獄中所有的160多名男性精神病犯。
當然,如果真的開設精神病犯監獄,如何讓監獄對接社區,讓精神病犯人刑滿後順利返回社會,並在重回社會後繼續監控其精神狀況,尚需認真思考。必須正視的是,有暴力傷人傾向的精神病人只是少數,對更多的精神病人來說他們更易傷害的是自己,如何救濟這部分弱勢群體,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
http://news.sina.com.cn/z/jsb/

詳參【圖博館】:假憂鬱之名《雖然他們是無辜的》 司法巫師
2013-07-29 10:56:47
圖博館
醫治心病:精神病治療為什麽失敗?
作者:(英)本托爾 2014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代表了本托爾的最新研究成果。《醫治心病:精神病治療為什麼失敗?》強調精神病態與精神健全狀態之間的連續性,主張在精神疾病治療中采用注重個人生活意義的心理學方法,反對單一的生物醫學解釋和治療模式。
《醫治心病:精神病治療為什麼失敗?》既充滿激情,又冷靜理智,以確鑿的歷史事實和嚴謹的研究證據,說明了現代精神病學的生物學模式為何失敗,並指明了未來精神病康復療法的新方向。

目錄

致謝/1
前言:理性的反精神病學/3

第一部分
歷史進步的錯覺

第1章 毋庸置疑的成功?/13
什麼是精神病?/15
重度精神病的藥物治療/17
精神病的治療在取得進步嗎?/20
世界上最好的精神病學?/23
醫學精神病學以外的實踐/25
結論:精神病學是無效的/27

第2章 科學的應用:醫學精神病學的出現/29
精神病學知識基礎的建立/30
精神病院的生活/33
極端恐怖的治療方法/35
無奈的選擇/39

第3章 瘋人院時代末期治療方法的革新/41
首例有效的抗精神病藥物/42
臨床心理學家加入陣營/46
心理學家淪落為技術員/48
突顯治療關系/52
兩位心理學家的對峙/56
創新的力量/57
瘋人院/58

第4章 爭議與決斷:生物精神病學獲勝/60
新的生物學精神病學/64
新克雷佩林革命/66
奇怪的拉斐爾·奧謝羅夫案例/68
羅森漢實驗的復現/69
2015-08-25 10:13:40
圖博館
第二部分
關於精神病的三個迷思

第5章 精神病診斷意義之迷思:患者是人還是植物?/75
精神病診斷的個體意義和政治意義/77
精神病診斷標准是如何制定的?/78
精神病診斷標准的出現/79
虛假的精確性/81
多重診斷結果/83
症狀之間的相關/85
精神病診斷的預測效度/86
「正常人」和「患者」之間的界限/87
精神分裂症和雙相障礙是科學幻象?/89
安德魯/91

第6章 精神病屬於遺傳性疾病的迷思:精神病學的根本錯誤/92
精神病學的基本錯誤/94
毫無希望的起點/95
基因如何致病/97
h2的計算錯誤/99
對h2的錯誤解釋/101
漢娜的故事/102
狂悖命運的打擊/104
不公正待遇與無助感/106
情感的表達/107
模棱兩可的溝通/108
不安全依戀/109
分子遺傳學時代/110
遺傳理論的誘惑力/113
和平克頓先生在一起/115

第7章 精神病源於大腦病變之迷思:腦、心靈和精神病/117
生物學的重要性/119
大腦結構與精神病/1 20
精神病的神經化學機制/123
認知功能與精神病/125
如何對精神病進行解釋/128
偏執的起因/129
偏執的心靈/131
幻聽/136
精神病並不僅僅是大腦疾病/139

第三部分
治療瘋癲的藥

第8章 臨床試驗中的科學、利益和政治/143
理解隨機對照試驗/145
什麼是隨機對照試驗?/147
藥里藏金/151
隨機對照試驗的戰爭/156
5-羥色胺再吸收抑制劑(SSRIs)/159
精神病學試驗數據值得相信嗎?/163

第9章 抗精神病藥物的益處和代價:少用為好!/164
抗精神病藥物的短期治療效應/167
劑量、副作用和第二代藥物的開發/169
除僵直和顫抖以外的副作用/173
抗精神病藥物具有長期效果嗎?/176
接受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的患者將來更容易發作嗎?/177
再次被愚弄?/178
第一原則:勿傷害!/181

第10章 仁心的價值;心理治療對重度精神病有效嗎?/183
如何證明心理治療的有效性?/184
心理治療對精神病患者有益嗎?/188
新胰島素休克療法?/192
治療關系:一種具有普適性的治療要素?/194

第11章 我們想要什麼樣的精神病學?/197
精神病學的兩種願景/199
照吩咐去做/203
精神病與暴力/206
自知和精神病/207
藥物在精神病學中的地位/209
面向大眾的心理治療?/211
心理健康領域的派別紛爭/213
旅程的終點/214
2015-08-25 10:14:09
圖博館
警惕!世衛組織:全球抑鬱症患者超3億人增加18%

  世界衛生組織(WHO)2017.3.30對外公佈數據稱,全球目前有超3億人患有憂鬱症。自2005年至2015年,憂鬱症患者人數增加了至少18%。2015年的數據顯示,全球約有3.22億人患有抑鬱症。他們發現,憂鬱症患者快速增加,但得不到應有的重視,與此同時,病人缺乏足夠的心理治療,來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恢復正常生活。在高收入國家,約有50%的抑鬱症患者沒能接受治療,而這一數字在低收入國家更為驚人,達到80%至90%。
  目前,世衛將於4月7日世界健康日當天啟動一項名為“抑鬱症:我們來談談”的推廣活動,致力於抑鬱症患者尋求相關幫助。對於這種疾病的典型治療包括談話療法和藥物療法。
  世衛數據顯示,平均而言,各國政府在應對精神健康方面的預算支出僅為衛生總開支的3%,而薩克西納認為這是遠遠不夠的。
  回應
 個人感覺大部分人都有所謂的輕微精神病,但是這根本不能稱之為病,一個人本來不過是生活上有點不順或者精神有點不振什麼的,其實基本上挺挺就過去了,但是你非得說這是病,還去看病,呵呵,你自己都信自己有病,那就真的是有病了,心理這一塊到處是坑,少聽別人瞎說,也別那麼嬌氣。
 很多人以為抑鬱症是吃飽了撐的,或者是矯情,那說明你根本不了解
 我身邊有案例的,就是長期信息隔絕造成的孤僻,沒有那麼誇張,你立志想改變絕對可以.
 不要用經驗去判斷這些非你專業領域的常識。另外,能不用藥治療的所謂抑鬱症,那都是極度輕的病情。一般的抑鬱症患者,離開抗抑鬱藥物,就極容易自殺。
 這個談到精神治國沒有什麼意義,很多人是之前被認為是性格悲觀或者精神氣不足的,現在都被確診成抑鬱症。這些人只要定期吃抗抑鬱藥物就跟正常人一樣,實際上這就屬於心髒病或高血壓類似的這種好好注意就不影響人生活的慢性病而已。
2017-04-02 13:04:56
圖博館
時代的病!全球化,科技生產力急速發展,大大的放大了馬太效應,摧毀了原有的生產關係,社會倫理道德,政治結構和社會組成結構,變化太快,人都沒有安全感。最終得利的只是極少數的一小撮幸運者。大多數聰明,但是不夠幸運的人,變得沒有安全感,沒有價值感,處於充滿焦慮的生活之中。
 看看毛主席,週總理,鄧小平一輩子的沉浮,有信心面對一切狂風暴雨,鬱抑症?很忙沒空得這病~忙起來就好了
 嗯嗯!以後精神類疾病就靠心靈雞湯了!
 可千萬別靠心靈雞湯,那是一口毒奶
 貌似抑鬱症很高大上啊,身邊不少人都覺得自己也有

心靈成長?人笨沒藥醫!2017/03/30 沈政男

江湖術士、邪教神棍騙財騙色已不稀奇,台灣社會近來竟然有人可以打著「心靈成長」招牌,遂行性侵歹念。為什麼這些高學歷「學員」這麼好騙?有人說是因為生活封閉,其實不然,而是「心靈成長」這幾個字太過耀眼炫目,閃著閃著,就把踟躕跌宕於人生路途的人,吸引了進去。
  注意「心靈成長」的「靈」字。為什麼不是「心理成長」?因為這個「靈」字,能夠畫龍點睛,讓人脫胎換骨,甚至得道升天。因此,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心靈成長」商品或服務,最須注意的一點便是:對方訴求的,到底是心,還是靈?
  如果對方講成長,談的是心理層面,那麼再怎麼講得天花亂墜,大致上還是侷限於現實俗務,但如果講到心靈,甚至靈魂,那麼就會觸動許多人內心對於神秘主義、形而上境界的遐思與想望,很容易讓感受與情緒淹沒了理智。
  參加談心靈、靈魂那一類的成長課程,要避免受騙上當的原則,就是最好找名門正派的宗教與哲學團體或人士,其道理就跟買食物找大品牌比較有保障一樣。當然名門正派也有老鼠屎,參加前最好還是先把對方的學經歷與口碑研究清楚。至於市面上讓人眼花撩亂的小眾信仰、新思潮、另類療癒、密教崇拜等等商品或服務,參加之前更要詳加調查,切莫因為親友介紹、一兩人鼓吹,或者試聽以後看講師衣冠楚楚、風度翩翩,就以為找到了「心靈導師」,然後捧著大把鈔票要去報名,攔都攔不住。
  另一種「心靈成長」,則是只談心理層面,比如潛能開發、自信心培養、領導力鍛鍊、情緒管理、人際關係調整、愛情與婚姻改善等等,沒有觸及信仰與人生哲理。
2017-04-02 13:05:57
圖博館
許多人對「心靈成長」、「心理成長」充滿幻想,以為花個幾萬元、幾個禮拜,就能讓你從侏儒長成一八三,皆因誤認人心是自由的、可雕塑的、有調整空間的,比如我雖然枯坐井底,卻能想像鳶飛戾天,不就是「心靈成長」潛能的明證?
  大錯特錯。人心是人腦的功能展現,而人腦有一千億個腦細胞,當中的分布與連結,都是從小到大逐漸形成,具有固定型態與運作方式,怎麼可能因為你繳了幾萬塊「學費」,聽了幾天的咒語式催眠,就有了明顯改變?
  人的性格,一個人怎麼處理自己的需求、情緒、人際關係,都有固定模式,十八歲以後要有重大改變只有兩個可能:腦傷或失智。注意「重大改變」幾個字。比如花個幾萬塊,在幾個禮拜以內,讓自己性格脫胎換骨,就是一種「重大改變」,理論上根本不可能,不要被騙了。
  至於性格的微小與漸進改變,當然是可能辦到的,這也就是為什麼離開學校以後,還必須持續學習、不斷進步的原因。然而這樣的成長,必須透過吸取新知、自我砥礪、仿效別人,才能像蝸牛一樣慢慢往前邁進,絕無繳個幾萬塊「學費」就能速成的道理。
  「心靈成長」這類商品或服務,就跟保健食品一樣,給人一種「大補丸」的印象,但一個人身體要健康,最重要的是飲食均衡與多運動,而不是每天吃「大補丸」。
  當然如果你偶而飲食不均衡、沒時間運動,或者生活習慣不良,想要藉由「大補丸」來養養身子,只要吃了不傷腎不傷肝,倒也無傷大雅,就怕其實是生病了,卻還當成「體質虛弱」,光吃「大補丸」,不去看醫生。
  有不少人著迷於「心靈成長」商品與服務,實際上卻是情緒與精神狀態出了問題,需要看精神科醫生。持續超過兩周,每天從早到晚都緊張兮兮、悶悶不樂、經常暴怒、注意力不能集中、學業與工作表現明顯下降,或者家庭與社交受到影響,大都是生病的表現,應該先到精神科評估,而非尋求「心靈成長」。
  至於自信心不足、過度害羞、情緒陰晴不定、人際關係不佳,或者對自己的個性不滿意卻又改不了等等這類性格特質,如果想要改變,可以尋求心理治療。至於家庭、學校、職場或社交出了問題,自己無法解決,則可以接受心理諮商。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與心理諮商師,在台灣都已形成完整的訓練與證照制度,對當事人比較有保障。國外還有一種哲學諮商師,可以協助當事人探討人生意義,但在台灣才剛起步。
2017-04-02 13:06:52
圖博館
至於沒病、性格沒大問題,也沒重大生活困擾,就只是想要喝喝「心靈雞湯」、吃吃「心靈大補丸」,那麼市面上的相關商品與服務俯拾即是。勵志類書籍便是其中之一。
  勵志書籍是出版社的最愛之一,這類「心靈大補帖」經常是暢銷書,帶來大筆利潤,也是想要當作家,卻不會寫新詩散文與小說的人,最好的敲門磚。網路上這類文章也很多,還有人用漫畫形式表現,也受到歡迎。只是這類書籍的最大問題是,往往欠缺心理學或行為科學根據,讀者看了以後頻頻點頭稱是,闔起書本以後一切又恢復原狀。時下勵志書籍最常見的陳腔濫調是「好好愛自己!不要管他人眼光!」、「把握當下、不要懊悔過去或擔憂未來!」、「轉個念頭,一切海闊天空!」或這類陳腔濫調的變形。這類文章看了當然沒多大害處,但要說能夠造成什麼實質影響,恐怕也相當有限。
  勵志書籍另外一個常見問題來自翻譯書,因為國情不同,未必適合本地讀者。比如很多人看了「被XX的勇氣」這樣的書名就想要買,殊不知日本是一個過度愛面子的社會,很多人擔心被XX,但台灣是厚臉皮的人居多,何須擔心被XX?另一個問題是誇大社會現象,比如爸媽對孩子說,「我的希望都寄託在你身上!你一定要讀某某科系!」就說這是一種XX勒索,好像家庭都成了黑社會。
  愛情與婚姻文章也是勵志書籍的一種變形,而這類書寫尤其氾濫,連寫情歌的人、演過愛情戲的人,甚至專門辦離婚案件的人,都來摻一腳,還贏得不少票房。有趣的是,愛情與婚姻有了困擾,卻就教於辦離婚案件的人,豈不是請鬼拿藥單?
2017-04-02 13:07:45
圖博館
除了書籍,坊間的「心靈成長」工作坊也越來越多。有些標榜「腦力開發」,說什麼「愛因斯坦只用了百分之七腦力」,好像人人都可以是「腦力開發」前的愛因斯坦。有些強調「情緒管理」,好像上過課以後,就可以把自己的情緒像皮球一樣握在手中,愛怎捏就怎麼捏。也有些主打「人際溝通」,好像繳了學費以後,就可以長袖善舞,變得到處受到歡迎。這些課程不能說全無用途,但要注意是否符合心理學或行為科學原理,否則只是浪費金錢與時間。
  當然正統學院出身的心理學家,在最近二十年,因為所謂「正向心理學」的興起與獲得歡迎,也有許多人紛紛寫起這類討好大眾的通俗心理學文章,弄得「心理學」幾個字更值錢,卻也更不值錢了。
  還有更多「心靈成長」課程,與養生保健、醫療、信仰、修行、生涯發展、親密關係經營,甚至一點點心理學或超自然現象綁在一起,弄成了光鮮亮麗、頗有品味,其實就只是要你掏出錢來的商品或服務。怎麼看待這些課程?花錢事小,千萬不要讓自己被騙進了密室受到傷害,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些課程帶來的最大成長,是從此知道什麼叫「人笨沒藥醫」。
2017-04-02 13:08:30
圖博館
打字辨別是否存在躁鬱病症這款蘋果App幫你實現2017-06-19 環球網

  據外媒6月16日報導,據相關統計,有57萬美國人都患有躁鬱症,而治療該病症的唯一途徑就是在發病期觀察其病徵,但有時這會延誤病人的治療。近日一款名叫BiAffect的蘋果App上線,該軟件利用神經網絡算法可預測追踪人們的心理健康情況。
  BiAffect研發時依托蘋果的ResearchKit作為基礎架構,通過該架構研究人員分析測試者的擊鍵,追踪和預測其情緒和發病。BiAffect可以捕捉測試者的打字速度、按鍵力度、後退鍵和拼寫校正的使用頻率,這些因素都可以揭露測試者是否患有抑鬱症或躁鬱症。
  這款心理健康App是由美國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的精神病學學家團隊研發的。當初研發的契機是團隊成員Peter Nelson 24歲的兒子在大學入學時被診斷出躁鬱症。Nelson希望通過自己的研究可以幫助到兒子,App的上線也可以讓更多人對於躁鬱症有更深入的了解。躁鬱症會導致劇烈的情緒波動,是躁狂發作和抑鬱發作雙向的障礙性疾病,許多人都深受其折磨。目前診斷僅依靠病史採集和檢查。
  BiAffect將是該領域第一款可供研究人員研究心境障礙甚至認知障礙的工具。它還運用了Deep Mood架構,通過分析擊鍵動力學數據,從而推斷出測試者的情緒狀態。伊利諾伊大學研究團隊還與密歇根大學的臨床助理教授Kelly Ryan進行合作,並已經完成了包含30名測試者的初步研究。研究顯示不同的擊鍵動力數據與患躁鬱症的患者是具有相關性的。她說,躁狂症病人發病期間,語速都非常快,不能自控,會進行跳躍性思考,因此他們在手機上進行非言語溝通,打字時也會顯示出相同的異常情況。相應的,抑鬱症患者在輸入長的文字信息時會非常吃力,短信會比較短。
  Kelly教授還表示,這款蘋果手機的App微觀監測心理健康情況,成本低具有擴展性,還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潛在挽救上百萬人的生命。(實習編譯:白博文 審稿:李宗澤)
2017-06-20 09:38:48
jsoujsou
教協:八成受訪教師受工作壓力困擾 近三成有中度或以上抑鬱徵狀

開學在即,教協一項調查發現,有八成受訪教師深受工作壓力困擾,逾半人有中度或以上抑鬱症徵狀,最嚴重者曾想過傷害自己身體。教協指,教學工作、學校監察及學校行政工作,是教師工作壓力主要來源。
教協聯同香港心理學會臨牀心理學組,2018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以電郵形式向教師發放網上問卷,有逾1800名教師回應。調查發現,八成受訪教師表示感到頗大或極大工作壓力,近三成人出現中度嚴重或以上程度抑鬱症徵狀,最嚴重者曾萌生傷害自己身體的念頭。大部分受訪教師的工作壓力,源自備課及評估等教學工作、學校監察及行政工作。
調查亦發現教師每周工作時數愈長,整體工作壓力愈大。當工時達每周55小時或以上,抑鬱症徵狀更顯著。另外大部分教師工時比本港一般僱員長,多於七成受訪教師每周工作50小時以上,三成受訪者達60小時以上,一成達70小時以上。
教協建議教育局增加「班師比」,及於學校加設行政主任及其他專職人員處理非教學工作,讓教師專注教學,並為學校教師設立情緒支援服務。
2018-09-03 08:30:48
阿楨
不要誇孩子“你真棒”! 斯坦福教授:請用以下12種語境表揚孩子! 2019-03-18 新浪育兒

  讚揚比批評更容易使人進步,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但誇獎孩子,也要講究方法。
  我們常見的讚揚用語可能成為了口頭禪,比如“你很聰明”、“你真棒”、“很好,繼續努力”等等,但其實真正的表揚不是體現在這些泛泛誇獎上。
  是表揚努力 毅力 細節 創意 態度 合作精神 領導能力 勇氣 細心 信用 謙虛 選擇
  回應
MB,為什麼老外啥都TM對?
沒這麼講究,這些人吃飽撐的,這種日常語言也要琢磨來琢磨去,不見得按你的12句話,孩子會更優秀
一幫沒有孩子的出的書

美國年輕人心理健康狀況惡化 文化潮流或是誘因 2019-03-18 新華網

  美國心理學會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過去10多年間,美國年輕人心理健康狀況惡化。與2005年時相比,在2017年自述過去一年裡有過重性抑鬱症狀的青少年人數增長近52%。
  研究人員分析美國“全國藥物使用和健康調查”資料得出上述結論。“全國藥物使用和健康調查”始自1971年,是美國關於12歲以上人群藥物使用和飲酒行為、心理健康和其他健康相關因素的一項長期調查。研究人員此次分析資料涉及2005年至2017年間超過20萬青少年以及2008年至2017年間大約40萬18歲以上成年人的答覆。
  研究顯示,自述在過去一年裡有過重性抑鬱症狀的青少年人數2005年時為8.7%,到2017年時增至13.2%;18歲至25歲年輕人中,自述在過去一年裡有過重性抑鬱症狀的比例從2009年的8.1%增至2017年的13.2%。另外,2008年至2017年間,自述過去30天出現過嚴重心理困擾的年輕人比例從7.7%增至13.1%;同期產生過自殺念頭或與之相關想法的年輕人比例從7%增至10.3%。
2019-03-20 08:14:30
阿楨
健保給付砍到見骨 4千種藥品1顆不到2塊錢 2019-03-18 聯合報

國內約有1萬5千名患者使用的知名藥物「百憂解」,但藥商因不堪健保給付價低,幾年一顆被砍到只剩下1.96元,今天宣佈將於四月起退出台灣市場。根據健保署統計,約有4000多種藥物,健保給付價每顆不到2元。健保署聲稱是根據國際趨勢調整藥價,但藥界卻批評「砍得太誇張」,完全沒顧及病人權益,也使得國內製藥產業發展困難。
日本對於製藥產業是採保護政策,例如口服藥物每顆不低於台幣約3元,針劑每劑不低於台幣約30元,這是由於日本政府認為,過低的成本無法維持製藥品質,也直接影響民眾健康權益,更不利於產業發展,因此對於製藥產業是採保護措施。
但反觀台灣,卻是能砍則砍,讓不少藥商叫苦連連甚至不敷成本。百憂解在台灣市占率還有25%,約1萬5千名病人使用,尤其精神科的患者,對於換藥的適應度、敏感度較高,「政府應該思考如何不讓這款藥退出市場」,而不是只祭出砍價策略,卻不顧患者的權益
  相關新聞
百憂解退出台灣 醫師憂強迫症患者無藥可用 掀民眾對國產藥不信任危機: 製藥公會全聯會今召開記者會強調,百憂解早有學名藥,且學名藥使用量比原廠藥還大,使用多年也沒有出現過危害,呼籲民眾不要恐慌,相信國貨品質。
「百憂解」原廠藥陸續退出 藥師指健保砍價雖是主因,但民眾領藥浪費也是因素之一。百憂解原廠藥退出市場,的確是暫無立即嚴重性;但若像癲癇、血壓、心臟等特殊藥物若退出,學名藥效果又不那麼好,影響恐不堪設想。
彭博社2018-7-12中國為藥價指明道路:中國醫保的龐大市場。去年,羅氏將一款化療藥物降價近70%,但收入增長約25%。此外,在一些年代久遠的藥品專利過期前,藥企也迫切希望通過降價等措施儘量從中多賺錢,降價可使這些藥品被納入中國醫保報銷名單並隨之銷量大增,甚至供不應求。
2019-03-21 09:10:48
阿楨
新西蘭出現雞蛋荒 因為動保組織抗議籠養雞 2019-04-16 觀察者網

  新西蘭家禽協會資料顯示,過去一年該國蛋雞數量從420萬隻減少到360萬隻。截至2019年1月,新西蘭雞蛋價格已經上升到10年最高。原因出自環保組織自2017年開始對籠養雞的抗議。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新西蘭各大超市紛紛表態,將在10年內(2027年前)拋棄籠養雞蛋,只出售散養雞蛋。目前一打(12枚)散養雞蛋最貴的7新元(約人民幣34.7元),而30個籠養雞蛋才9.5新元。過去一年來,全國蛋雞數量從420萬隻減少到360萬隻。3月份消費物價指數顯示,雞蛋價格當月了漲0.4%,和去年同期相比雞蛋價格已漲9%,從去年年中時的3.8新元/打增至4.25新元/打以上。
  回應
這種組織具備邪教的所有特徵
房子裡還住人呢——照這個節奏,他們遲早回到樹上去[
愛心氾濫已達病態
我們這裡一個土雞蛋差不多要3元錢,對中國而言,很多人吃不起散養蛋。

義大利警方:松花蛋“不適合人類食用”

  香港《亞洲時報》2019-04-16兩名中國人在義大利因中國美食而被捕 兩名中餐館老闆日前因進口800枚松花蛋(又稱皮蛋)被義大利警方拘留,警方稱,這些蛋“不適合人類食用”。
  這一消息或令十幾億中國人震驚,因為他們習慣將配上醃漬薑或者用粥熬過的松花蛋當作一道開胃菜。全中國的食品雜貨鋪都出售松花蛋,很多國家的亞洲超市里也有出售,比如美國。
  顯然,就松花蛋而言,東西方在口味上存在著明顯的巨大差異。中國人相信這些蛋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有益健康。然而,外國人並不瞭解中國的烹飪藝術。2011年,松花蛋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評選為“年度最噁心的食物”。CNN記者抱怨松花蛋太難吃了。
  松花蛋只是跨文化飲食衝突的一個最新例子。去年11月,義大利時裝品牌杜嘉班納捲入了一場極具爭議的廣告宣傳活動,該廣告表現的是中國人用筷子吃比薩和義大利面的場景。

社科院:大學生點外賣頻率越高 抑鬱傾向越高

據中青網2019-04-16消息,近日,201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大學生追蹤調查(PSCUS)”研究結果公佈。對全國18所高校在校大學生和畢業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進行調查的資料顯示,點外賣頻率越高的大學生,其自評身體和心理健康測量得分越差,抑鬱得分也越高。調查發現,6.4%的大學生幾乎每天點外賣,16%的大學生一周3到5次,21%的大學生一周1到2次。
  回應
哪裡是因為點外賣抑鬱概率高,是因為性格內向,喜歡宅在宿舍,不想社交,不想運動的易抑鬱人群喜歡點外賣。
2019-04-17 08:43:43
媚藥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2 11:15:56
阿楨
肉食者可增強心理健康,三成素食者易患抑鬱症! 2020-05-09 新浪科技

  目前,美國最新一項研究表明,素食或者純素食主義者可能會增大患抑鬱症的風險,以素食為主的人群服用精神疾病處方藥的概率是普通人的3倍,同時該人群更傾向於自殺。
  這份研究報告是基於16萬份調研資料得出的,同時結果還顯示,三分之一的素食者可能患有抑鬱症或者焦慮症。研究人員回顧了18項關於精神健康和吃肉習慣之間關聯性的研究報告,共涉及160257份參與者。
  他們推斷稱,素食或者純素食主義者出現抑鬱症、焦慮症和自殘的概率顯著增大,不吃肉可能是一種“行為標記”,表明人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很糟糕。目前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研究資料進行驗證。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研究人員稱,那些不吃肉的人患抑鬱症、焦慮症,或者出現自殘行為的概率會更高,我們的研究並不支援人們為了整體心理健康而不吃肉。“雖然肉食和素食主義的健康風險和益處已爭議數個世紀,但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肉食主義者擁有更好的心理健康,該發現對於定義‘健康飲食’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在評估特定飲食模式的益處和風險時,可能需要強調心理健康。”
  回應
無肉不歡的出處原來在這裡啊
2020-05-10 07:19:54
阿楨
抑鬱症會在中國成為“流行病”嗎? 2021-12-17 觀察者網 劉超

日本厚生勞動省2021-12-17資料,日本每100人就有6人曾深受抑鬱症困擾,女比男多1.6倍。1990年,一位年輕男性白領的自殺引起了日本大眾的討論,抑鬱症在日流行的開端。此前,日並沒有“抑鬱症”這個概念。但在美國製藥公司的極力推動下,抑鬱症成為像感冒一樣普通的流行病,均需要看病吃藥。憂鬱:作為一種美的日本傳統
  在日本的傳統文化中,只有一個關於抑鬱的精神學術語“憂病”,但它形容的是一種和精神分裂症一樣長期且令人絕望的精神病患。在日常生活中的憂鬱並不是一種病,更多的是與人生意義、生命價值等社會存在相聯繫。是一種受人尊敬的心靈境界,普遍接受的做法是當事者去尋找自己痛苦中的社會和道德意義。例如日本美學的三大核心便是物哀、幽玄、寂,帶有濃厚的宗教氣息。《源氏物語》“如露降生,如露消散,此即吾生。難波之事,夢中之夢。”的美學價值和藝術感染力正是凸顯的一種憂鬱氣質。在川端康成和村上春樹的文中,多體現物哀之情,蘊含著人生的徒然、無端的哀愁以及美的終結——那是孤獨沉思、心靈憂鬱的結果。
  到了20世紀60年代,“憂鬱型人格”被海德堡的臨床心理學教授介紹進日本,是“有高度的秩序感,對自己的成就有著超乎尋常的高要求”。到80年代,當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的抑鬱診斷標準作為通行的全球標準時,日本精神科醫生認為,美式的診斷標準根本不符合日本現狀,比如情緒狀態低沉兩周就被診斷為抑鬱症。為此,在21世紀初,美國的醫藥公司採取了一系列策略,而日本的精神病專業的學者是接受了美式的診斷標準,由此,普通人就像得了感冒一樣得了抑鬱症。
  回應
可怕的是“抑鬱症”的市場化。
2021-12-21 08:27:58
阿楨
前夫控遭下禁令不滿病史外流再嗆 理科太太5點聲明「捍衛到底」 2022/01/10 中時

知名Youtuber理科太太(陳映彤)和理科先生John在上個月正式終結5年婚姻,未料男方昨(9日)突發文指控,理科太太以他的精神健康與不能來台灣為由,提出許多不能做的事,隨後理科太太友人也跳出來指John長期精神暴力,甚至連他割痔瘡,也要女方付費用,對此,John不滿再回嗆「下次不知道會用什麼理由限制自己」。稍早,理科太太再發聲,列下5項重點說明。
1. 這段話是我唯一想說的,或許有點難懂,但感謝你們聽。
2. 依舊最感謝支持我的你們。不過別跟根本不了解我的人筆戰啦,把時間給家人或看Youtuber們的新片吧。
3. 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相信的真實。不喜歡我可以評論我,但請不要傳播你根本不清楚的事情,必要時我會捍衛到底。
4. 家庭裡應承擔的責任,我不常掛嘴邊。頻道想療癒陪伴大家,我不擅肉麻話。如果你感受得到,很高興能和你們在同個頻率上。
5. 沒有公關操作,只有玳玳殺氣很重的接了一整天電話。為了讓玳玳開心,第二張照片我讓她指定,她說這張夠傻。
  回應
夫妻倆人正事不幹,每天鬧點花邊新聞,霉體也跟著一同起鬨。妓者是沒有新聞寫了?還是把讀者當作白痴?
2022-01-11 08:02:42
阿楨
在中國,到底有多少人想通過當“精神病”來逃脫法律制裁? 2022-12-10

如果一個人拼命想證明自己是精神病,很可能不是為了儘早接受治療,而是有其他目的。
11月底的時候,寧波一名女子表示自己患有精神病,主動申請精神鑒定。“這位女士來我們這裡申請精神病鑒定時,她的欠債已經上千萬元”。司法部門終於給她提交了精神鑒定的申請,“最終確定她在借錢過程中不存在精神問題”。
早些年,依靠精神鑒定逃脫制裁的情況也不是沒有,尤其是在法律法規不夠完善的時候,畢竟我國的《精神衛生法》直到2012年才頒佈,2013年才開始實施。
2000年,湖北省松滋市黑社會頭子楊義勇殺人,其同夥重金收買精神鑒定人員,最後以“間歇性精神病發作,無責任能力”成功脫罪。直到伏法前,他還手持精神病鑒定證明叫嚷自己有“殺人執照”。
1999年,北京男青年張旭東故意傷人致死,而後他憑著學過的醫學知識,成功地裝瘋賣傻,蒙過鑒定人員,沒有被送進監獄,而是被送到了精神醫院治療,最終因為無法忍受精神病院的生活才說出了實情。
這跟當時鑒定機構的混亂和人員素質的低下密不可分,而對於真正的專家來說,想要靠裝瘋賣傻來蒙混過關根本不可能。
實際上,如今想要用精神障礙來脫罪,在很多國家都不太現實。
1985年美國搞了一項調查,科羅拉多州被捕的嫌犯中援引精神病辯護的例為4968比1,明尼蘇達州為2938比1。至於辯護成功率,明州和猶他州分別為86674比1和49140比1,這個概率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了。還有一些州,乾脆取消了精神病辯護,即精神病犯罪與正常人同罪,還有11個州採用了“有病有罪”的裁決。
但是,對於有潛在危害或者暴力傾向的精神病人,國際上比較通用的做法就是強制醫療,也就是關起來治病。
  回應
精神病不負刑事責任,就是一堆所謂的“法律專家”出國留學時抄國外的東西,根本不是從中國實際出發制定的政策。
精神病人發病時真的沒有管束自己行為的能力,你們沒得過所以不知道。其實患這個病是非常痛苦的,持續服藥要比你什麼手段去預防都有效。
這些都是法律故意留下的漏洞,錢可能能抵擋住鑒定,但鑒定絕大多數情況下無法拒絕特權。
既然自稱是精神病,那就送到精神病醫院治療,治療年限與他/她所犯罪行應得的服刑年限相同。你認為他/她是願意跟腦子正常的人一道坐牢還是跟真精神病人一起生活?
2022-12-13 08:21:42
阿楨
中南民大一男生被指在女生孕期出軌,在網上引起熱議,校方通報並嚴重警告 2022-12-13

網上大部分人則是對這件事情本身感到迷惑,不知道該如何評價。
也有認為,未婚男女雙方之間本就沒有法律和行政義務,也不存在出軌這種說法,這種處置方式其實不太合理。我國女性在生育權已經獲得了完全自主的權利,非婚男方對女方在法律上是沒有義務,男方有義務照顧的是女方生下來的孩子。
  回應
上次那個已婚婦女用男生打工賺錢讀大學出軌多個情人,被男生千里走單騎上門質問,還糾結多名情人毆打苦主男生的故事,學校對女主有何種處罰了嗎?
所謂校規校紀只敢對男的下手,但對女的婚前性行為等於提供了支援。

厚顏無恥的已婚女人嗎?那倒不錯 2022-12-13 作家毛利

讀書會,我講起森茉莉《奢侈貧窮》,有一段說她去澡堂,“多數女人只要結了婚,過上五六年,大都變得厚顏無恥了。”立刻有人說,“這不就是寶玉那句,女子未出嫁是無價之寶,出嫁後是死珠,老了就變成魚眼珠子。”我想想,的確如此。
讀書會上三個女人,a未婚,b已婚有子。我問a,你能不能接受男的婦科大夫?她躊躇了。B很直接說:有什不能接受的?這就是已未婚,生沒生過小孩的區別。
  回應
這就是為什大媽那麼難對付。

男人女人買車的區別都有哪些 2022-08-16

男女之間的差異,這和兩性之間的生物進化(演化)、環境塑造,是分不開的。有人說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男人是理性大於感性,女人是感性大於理性,那麼對待事物的處理方法自然千差萬別。
男買車要考慮的很多的;而女更在意心裡的感受,自己喜歡就好!
2022-12-14 09:45:03
阿楨
塵埃落定的胡鑫宇案,給了我們怎樣的思考 2023-02-03

飽受關注的胡鑫宇案終於在今天迎來了結局,調查組本著專業負責和公開透明的原則召開了新聞發佈會:胡鑫宇系自縊死亡。由於學業壓力以及心理逐漸崩潰,最終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是一個悲劇,令人歎惋動容。讓那些吃人血饅頭的所謂傳媒人失望了,調查過程中沒有發現他們杜撰的器官買賣、惡意兇殺等驚悚電影中的離奇情節。
胡鑫宇案為何引發社會空前關注?
在胡失蹤前,主流媒體大肆宣傳、鼓勵遺體捐贈,私下裡則流傳著各種聳人聽聞的流言。這時,正好遇上胡鑫宇在校失蹤,點燃了廣大學生家長的焦慮情緒,在輿論場激起了漩渦。
為何胡鑫宇案輿論遲遲不休?
2022年10月14日,胡鑫宇傍晚從校園失聯後,一度被網媒炒作得沸沸揚揚,傳得離奇古怪、駭人聽聞,並霸屏了全網。 “化糞池發現碎骨”“被化學老師用藥水化掉”“被人帶進醫院割去器官後拋屍河內”甚至是“外星人綁架”的說法。胡鑫宇遺體被找到後,本以為造謠之勢能有所緩和,沒想到,謠言依舊不絕於耳。
為什麼謠言難以遏制?
許多自媒體人為得流量、蹭熱度、換票子,逢熱點必發聲,他們打著為胡鑫宇發聲甚至是匡扶正義的旗號,毫不顧慮後果。只要賺錢,比真相更重要。
  相關新聞
胡鑫宇案重點不在失蹤| 在活摘器官-新唐人電視台(法輪功/大紀元)
  回應
我倒是想借這個事件,在觀察者網呼籲一下社會多關注“抑鬱症群體”。
抑鬱症在某些藥物或心理治療下,看上去治療好了,其實根本沒有用。
吃人血饅頭的還會繼續吃,造謠的還會繼續造謠,真相對他們來說不重要,也沒有多大影響。
自媒體和吃瓜群眾們的狂歡!如果不嚴加查處,以後會愈加張狂!
2023-02-05 08:11:0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