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1-01 09:51:26| 人氣85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自己的房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讀過《自己的房間》,我仍堅持本館前評《達洛衞夫人》之言:「奇怪,為何我很容易欣賞白先勇短篇小說《玉卿嫂》《花橋荣記》《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甚至長篇小說《孽子》的意識流文字魅力,但伍爾芙的《達洛衞夫人‧燈塔行》,即便重讀多遍且在紙上劃上尚值一品的文字行段,就是無法在整體上感受到下面的經典詮釋………以我的讀寫經驗,重讀多遍若還不能認同其文字魅力,我認為責不在我,而是作家或佳評本身。」

  《自己的房間》(天培 2008)除了缺乏文字魅力詳參【圖博館】:《語言與影像的魅力》,伍爾芙的「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立論,更不知「社會生物學」演化下的現代社會男女之成就動機就是有別,這不是物質性的錢和房間所能解決的。(另參本館:男女大不同  《人類本性原論》 《嬰兒戰爭》  《精子戰爭》 什麼《女性特質》 什麼《母性》特質 《男性氣概》  什麼《男性氣質》)

 

 

《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天培 2008)

 

  本書是由吳爾芙在英國紐南母(Newnham)和格登(Girton)兩間女子學院的演講〈婦女與小說〉兩篇講詞合併而成。其中對女性書寫的空間與意義作精闢的闡述,並做了一個結論:『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這篇精彩講稿發出了女性的聲音,視為女性主義的重要聖經。

  本書特色

★讀世界女性文學經典,影響全世界女性。

★特別收錄名作家辜振豐、謝鵬雄評析吳爾芙其人其文。

★特別收錄吳爾芙珍貴照片、親筆手稿。

★國內最早也是最佳的名散文家張秀亞譯本。

  作者簡介

維金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 1882~1941)英國小說家、散文家及文學評論家。以其作品風格細緻微妙見長,並奠定女性主義文學及現代文學雛形。為入選二十世紀十大小說家中唯一的女性,並榮獲「Time」雜誌名人榜。

  由於天性敏感,十三歲喪母之慟所帶來的精神創傷延續了她的一生,影響創作甚巨:在寫完長篇小說時,她總會寫一些文章來釋放強大而窒息的焦慮,即是其中之一。但終因長期為憂鬱症所苦,於六十歲投水而死。作品有:《波浪》、《日與夜》、《遠航》、《燈塔行》、《歐蘭朵》等數十本。

  譯者簡介

張秀亞 北平輔仁大學西洋語文學系畢業、輔大研究所史學組研究。曾任教台灣及美國大專教職二十餘年,主講文藝寫作、英美文學研究及翻譯。曾獲首屆中山文藝、首屆中國文藝協會散文獎等。著作及譯作有《北窗下》、《湖水.秋燈》、《白鴿.紫丁香》、《湖上》、《牧羊女》、《西洋藝術史綱》等八十餘本。

  目錄

我們「自己的房間」還未打造完成(導讀)/鄭至慧/1

穿過陰影,散佈智慧的光(譯序)/張秀亞/9

1.可是,你們或許會那麼說....../18

2.如果我可以請你們跟我來....../52

3.我難免有點失望....../77

4.十六世紀的時候....../104

5.當我閒著蹓躂時....../137

6.翌日,十月清晨的陽光....../162

附錄:

1.維金尼亞?吳爾芙的寫作藝術/張秀亞/195

2.跨越三世紀的作家─吳爾芙夫人/謝鵬雄/203

3.為女性辯護的小說家─維金尼亞?吳爾芙/辜振豐/207

吳爾芙生平大事記/211

 

「閱讀」讀 吳爾芙《自己的房間》:敘事議論俱強的獨特文體

 

1928年吳爾芙在劍橋大學的Newnham和Girton兩座女子學院做了演講,1929年潤飾後出版《自己的房間》一書。裡面論述女性作家要在文學之路邁進,甚至今後出現莎士比亜般的大文豪,需要有兩個先決條件,一是自己的房間,二是一年500英鎊的收入。換句話說,就是要有不受干擾思想上的自由以及經濟上的自由。

20世紀初期,男女地位仍十分不平等,女性獲得進入大學的資格約數十年,但男性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女子要進入劍橋圖書館還需有男子陪同。如今似天方夜譚,但當時是理所當然。吳爾芙文中夾敘夾議,提及Aphra Behn、珍奧斯汀Jane Austen、勃朗特姐妹the Brontë sisters、 艾略特George Eliot的生活環境與創作小故事,一方面又融入古往今來女性地位的剖析和論述,對女大學生提點現在位置及努力方向。書中的環繞女性及創作兩大主題,同時具備文學式閱讀魅力及犀利的觀點、批評,比起她的小說順暢易讀多了,是相當獨特具有韻味的文體。

http://bluelqe.pixnet.net/blog/post/14459514

 

   《自己的房間》 

 

雖說是吳爾芙的講稿,卻更像是隨筆捻來散文,文句裡展現了吳爾芙對於女性寫作潛能的高度評價,並對女性所受到的壓抑表達不滿。

    對於女性的文學創作,她說:「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有錢是為了讓自己不需要依靠男人而生活,可以不用為了維生而犧牲掉思考的時間;而自己的房間則是讓自己能夠沉思、整理,並且保有私密。

    她為一些女性作家鼓舞,認為像珍‧奧斯汀那樣,隱瞞著家人而創出曠世鉅著的女性,幾乎可算是奇蹟;日本的紫式部擁有不須倚靠男性的生活,創作出世界上最早的小說,都是早期女性作家的代表(吳爾芙沒有提到李清照,令我蠻訝異的)。小說形式的未成熟,恰好給女性有別於詩歌、散文之外的文體去發揮;小說重視的人物關係、情感流動、景物象徵,藉由女性細膩的思維,比起其他文體,更能發揮。

    其中也提到一些男性作家的性別問題,她認為大多數寫出經典作品的男性作家都有屬於女性的一面,特別提到沙士比亞在書寫的時候,變得不再只是以男性的眼光描述,更擁有女性富有情感的特質,寫出情感深入與意象細膩的文字。

    綜合上述提到的觀點,我想吳爾芙想要說的其實是「自由」!金錢的自足,提供了時間的自由,自己的房間則代表空間的自由,而寫作本身最不可欠缺的,則是心靈的自由。時間和空間的自由,提供了「人」(不只是女性),可以沉思、轉化成文字的可能,這兩種自由,從吳爾芙那個女權運動盛行的年代之後,女性所獲得可以自主的時間、空間已給了有志創作的女性獲得前所未有的機會。所以我認為這本書在現代創作者最大的提醒,在於提到心靈自由的重要。

    從她說明「陰性性格」的段落中,可以知道,文學的創作,特別是經典文學,往往具有「普世」的性質,也就是不限種族、性別、宗教等立場,都能從中找到自身的情感面、價值觀,要達到這樣的閱讀感受,創作者在寫作時,必定要跳脫出本身的限制,不拘泥於某種性別、語言等框架,獲得文字運用上的自由,才能達成。創作者往往掙扎於自身所處的環境、對抗外在給自己的限制,但吳爾芙提醒的是,這樣的對抗不應該只限於相對的部分,應該是以「人」地這種普世認知,將反抗的層級提升,才不致反而限制於所對抗的事物,反而失去了自由。

     年的編輯經驗,使吳爾芙讀過許多當代的作品,他個人的閱讀觸角也伸入古典英文國文學的領域,終寫出《普通讀者》這樣深入的評論集,而《自己的房間》,與其 說是寫關於女性創作應該注意的事情,不如說是吳爾芙本身對於寫作的想法,不只是女性,每個有志創作者,應該都能從中得到一些自己創作時應該注意的觀念,警 惕自己。就算其中的想法和自己有些牴觸,也值得一讀。

    這本書,不正是吳爾芙展示了自己大腦中那個「自己的房間」?

http://mypaper.pchome.com.tw/votj/post/1321586027

 

 

中國人成就動機性別差異研究  景懷斌  心理科學 1995,2:180-183

 

    1  問題的提出

    隨著成就動機研究的拓展,成就動機的性別差異研究日漸受到心理學家們的重視。McClelland認爲,在中性條件下,女性成就動機高于男性;在競爭條件下,男性成就動機高于女性;用相同測驗方式進行的測驗,男女成就動機一樣。而其它一些研究則表明,男性成就動機高于女性。可見,關于成就動機的性別差異研究尚未有一致的結論。

    近來,我國心理學界對成就動機的研究逐漸增多,但多集中于研究與學生有關的成就動機問題。而對非學生個體成就動機研究較少。至于從男女整體比較,從教育水平,年齡階段等角度研究中國成年人成就動機機性別差異,則尚未見到。

    本文將從男女整體,教育水平、年齡階段等角度對中國成年人成就動機性別差異進行探討。

  研究方法

    2.1  被試

    樣本來自《家庭》雜志社的調查網。該調查網是在大量讀者中按接隨機原則抽取建立的。另外,爲充分了解在校大學生成就動機狀況,我們采用分層取樣抽取了一部分大學生樣本。最後取得有效樣本1352人,其中男703人,女649人。他們分布于不同的年齡階段和教育水平中。

    2.2  材料

    JPAM測驗  該量表是經過標准化處理的成就動機量表,是在作者自己的理論觀點基礎上編制的。它的理論基礎是:成就動機是個體在潛在的、綜合的成就心理因素基礎上,中介我化環境信息而産生的。推動個體取得成就目標的心理狀態。這些因素集中表現爲成就抱負水平。成就競爭性,對成就環境影響的敏感性、成就自我估計,成就內歸控性等五個維度。據此,JPAM測驗由五個分量表構成,每個分量表有10個題目,其計50個題目。它采用5級記分法。標准化處理結果顯示,JPAM測驗達到良好心理量表標准。

    2.3  程序

    采用通訊問卷。回收問卷後,嚴格按指導語及有關問卷要求,剔除無效問卷,最後將有效問卷1352份輸入計算機處理。

  3  結果與分析

    3.1  男女成就動機的整體比較

    我們首先從男女JPAM測驗的總分及分量表得分方面,比較中國人成就動面的性別差異。在JPAM測驗總成績上,中國人男性和女性之間有顯著差異(Z值達3.65),中國男性的成就動機明顯高于女性。再進一步分析,從JPAM測驗分量表成績比較來看,男女成就動機有幾個獨特之處:①在成就抱負水平成就競爭性、成就自我評價、成就內歸控性分量表上,男性成績均顯著高于女性(P<0.001以上)。這說明,中國男性較女性有更高或更強的成就期望、成就競爭意識,更高的成就自我評價,更大的成就自主性。②在對成就環境影響的敏感性上,女性的成績顯著地高于男性(Z值2.54)。這說明,女性的成就動機較男性更易受環境激勵因素影響。這也意味著,如果給女性一個良好的成就榜樣、成就氣氛,她們的成就動機將會得到激發和加強。③從男女在各自分量表得分的趨勢上看男女表現出基本相同的趨勢;即男女成就競爭性、成就自我評價在五個分量表中平均成績最低,成就抱負水平居中,對成就環境影響的敏感性和成就內歸控性最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國人在成就追求中的民族性格特征。關于這一點,跨文化的比較研究尚待進一步開展。

    3.2  不同教育水平的男女成就動機比較

    從不同教育水平的男女被試JPAM測驗的成績可以看出:①總的來看,無論男女,他們的成就動機水平(JPAM測驗平均成績)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均有提高。②男女平均成績提高程度不同。男性提高的幅度大于女性。從初中到大學,男性成績平均提高了9.83分,而女性平均提高了3.93分。③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男女成就動機差異呈加強趨勢。在小學階段,女性成就動機水平稍高于男性,但從初中階段開始,女性成就動機水平開始低于男性,而且差別越來越大,在大學階段,男女成就動機差異達到非常顯著水平(Z值爲4.39)。④表2顯示,受過大學教育的男性成就動機水平顯著地高于相應水平的女性。這個結果頗出乎意料。這種差別爲什麽在初中、高中教育水平沒有出現?這值得認真思索。

  3.3  不同年齡階段的男女成就動機比較

    不同年齡階段的被試JPAM測驗成績顯示:①無論何種年齡階段,男性成就動機水平均不同程度高于女性。②男女成就動機的差異有獨特之處,表現在他們的成就動機差異在21-30歲,31-40歲兩個階段達到顯著水平,而在其它年齡階段,性別差異不顯著。③就男女成就動機隨年齡階段變化而呈現的共同性來講,男女成就動機在31-40歲階段後,均呈下降趨勢,在41-50歲階段達到最低點,此後又呈上升趨勢,在51-60歲階段達到最高水平。④就性別差異角度看,隨著年齡階段的變化,男性在31-40歲階段以前,成就動機處于穩定的上升趨勢,而女性卻相反,呈持續的下降趨勢。

    4  討論

    成就動機作爲社會化的人的理性行爲活動,有一個重要的性質,就是它的社會文化性,即成就動機的激發、指向、強度無一不受個體所處的社會及文化環境影響。可以說,成就動機是社會價值、尤其是社會對成就的價值觀經個體心理中介後在其頭腦中的反映。在成就動機研究中忽略其社會性是不恰當的。因此,我們認爲,應從社會文化背景角度,對中國人成就動機的上述狀況進一步解釋、剖析。

    第一、上述統計結果已表明,男女被試JPAM測驗分量表平均成績從低到高均爲"成就競爭性、成就自我評價,成就抱負水平、對成就環境影響的敏感及成就內歸控性。這可從中國傳統的社會文化特征加以合理解釋。衆所周知,中國社會是以儒家文化爲主的多種文化溶合的傳統性非常強的社會。它崇尚"和爲貴"、"服從"、"集體主義"、"個人的忍讓"、"無爲"思想等等。這解釋了中國人成就競爭性,成就自我評價較低的狀況。也解釋了中國人對成就環境影響敏感性較高的狀況。從這裏,我們還可以導出一個相關的論點,即中國人在成就追求中常面臨一個矛盾的選擇--成就往往是個人性的,而社會氛圍則有意無意對此産生一定的壓抑。只要整個社會對成就追求取贊同取向,中國人的成就欲將會得到極大的激發。此外,上述結果還表明,無論整體,還是不同教育水平、不同年齡階段,中國男性的成就動機水平均較女性高。中國傳統的社會性別角色觀念可以較滿意地解釋這個狀況。中國幾千年的社會發展逐步形成了男外女內或男事業女持家的傳統觀念。近一世紀來,雖然提倡男女平等,但傳統思想難以完全消除。它根深蒂固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第二,教育水平對中國男女成就動機的影響是巨大的。從表2可看出,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個體(無論男女)的成就動機水平亦同步提高。又據我們的相關研究,對個體生活背景因素與個體成就動機多元回歸分析表明,在性別、年齡、城鄉、學曆(教育)、父親職業、籍貫、自已職業、與父親職業是否一致諸項自變量中,只有教育自變量(因素)的權系數達到非常顯著水平。這都說明,教育因素在中國人成就動機狀況的形成中起著關鍵的作用。

    需特別說明的是,無論男女,成就動機水平在41-50歲階段均最低。對這一狀況的解釋,涉及到"人到中年"的種種心理、社會問題。這一狀況與人才成長規律不相適應。一來,在這一階段,人到中年,社會經驗逐步豐富,加之本事業有一定積累,個體的成就欲應強些,最起碼應和其它年齡階段相近,但實際卻是各年齡階段的最低點,這應進一步研究。

http://edu6.teacher.com.cn/tkc044a/html/chengjiudongjixslz6.htm

 

男女差異心理學7章成就差異- docin.com豆丁網

http://www.docin.com/p-400768239.html

 

成就動機_百度百科

 

成就動機(achivement motivation),是個體追求自認爲重要的有價值的工作,並使之達到完美狀態的動機,即一種以高標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動成功爲目標的動機。如:具有這種動機因素的學生﹐就能刻苦努力﹐戰勝學習中的種種困難和障礙﹐取得優良成績。

成就動機定義

  成就動機是指一個人所具有的試圖追求和達到目標的驅力。麥克萊倫認爲,各人的成就動機都是不相同的,每一個人都處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成就動機水平。阿特金森認爲,人在競爭時會産生兩種心理傾向:追求成就的動機和回避失敗的動機。編輯本段成就動機理論麥克利蘭的成就動機理論(情緒激發理論)

  認爲成就動機是人格中非常穩定的特質,個體記憶中存在著與成就相聯系的愉快經驗,當情境能引起這些愉快經驗時,就能激發人的成就動機欲望。成就動機強的人對工作學習非常積極,善于控制自己盡量不受外界環境影響,充分利用時間,工作學習成績優異。

    阿特金森的成就動機理論(期望價值理論)

認爲動機水平依賴于3大因素:一是成功誘因值(Is),即對實現目標的價值判斷;二是在某任務中成功的可能性大小(Ps);三是成就需要,即主體追求成功的動機強度(Ms)。這3個因素發生綜合影響,其結果使個人接近與成就有關的目標傾向(Ts)。

    成就動機的基本特點

  ①人的活動總是指向一定的目標﹐總是力圖在某些方面取得成就的。

   ②在克服障礙和困難的過程中﹐成就動機使人正視所遇到的挫折和失敗﹐表現出極大的韌性和毅力﹐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③成就動機具有複雜的多級性﹐從幼兒到兒童﹑青少年﹑成人及至老年﹐出現許多不同情況。兒童幼小時﹐言語學習﹑生活自理﹑遊戲等是主要活動﹐他們的成就動機就表現在努力做好這些事情上﹔入學後的兒童其主要活動是學習﹐取得優良學習成績是他們成就動機的主要目標﹔到了青少年時期﹐成就動機逐漸複雜化﹐除了仍追求好的學習成績外﹐也追求文娛﹑體育﹑團體活動上的成功﹔至于成年人和老年人﹐他們追求的主要是在勞動﹑工作﹑學術等方面有所成就。

   ④人的成就動機是整個動機體系中的一種動機﹐它與求知﹑自我提高﹑創造以及贊譽﹑遵從﹑歸屬等動機交織在一起﹐相互滲透﹐相互作用。

    影響成就動機的因素

1、目標的吸引力

  目標的吸引力越大,成就動機越大。

2、風險和成敗的主觀概率

  很有把握的事和毫無勝算的事都不會激發高的成就動機。

3、個體施展才幹的機會

個體施展才幹的機會越多,成就動機越強。

    成就動機的評析

  一個擁有這種驅力的個體希望能夠達到目標,並且向著成功前進。成功對于個體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其本身的原因,而不是隨之而來的報酬。

   許多特征可以用來描述成就取向型員工。當他們覺察到付出的努力所帶來的個人榮譽和失敗的風險只是一般水平,並且可以獲得關于過去績效的反饋,那麽,他們將會更加努力地工作。成就取向型的人選擇助手時,更多考慮技術上的能力,而較少考慮對他們人的感覺。

   成就取向型的管理者,往往希望他們的員工也是成就取向的。有時,這些較高的期望會使得成就取向型管理者很難有效地分配工作,一般水平的員工難以滿足這種管理者的需要。

    培養兒童成就動機應注意的問題

  成就動機是習得的社會動機,培養兒童高水平的成就動機應注意以下問題:

    1、家庭教養方式。

  研究發現,家長對兒童的自律訓練的嚴格程度與兒童成就動機呈正相關,即家長對其子女的自律訓練越嚴格,他們的成就就越強。此外,和諧的家庭氛圍,指導、勸告式的引導可以使兒童獨立性發展較好,兒童對追求成功的熱情較高;而過度管束和限制,會使兒童獨立性發展較差,成人後往往缺乏創造性和競爭力,因爲他們缺乏成就需要。因此,從小就應培養兒童的成就感,這是成年後自我實現高峰體驗的基礎。

    2、強調成就、追求成就的社會氛圍。

社會氛圍對個體成就動機具有深刻的影響。麥克利蘭研究並測量了三十多個國家的兒童讀物,發現在高度發展的國家裏,兒童讀物中有較多的關于成就和成功的內容,一個社會形成的高成就動機的氛圍有其成員成就動機的提高。家長給孩子選好學校讀書,一方面是這種學校有好的教學質量,更重要的是有你追我趕的成就氛圍。

    如何培養學生正確成就動機

  培養學生正確的成就動機是教師﹑家長的責任。在這個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幾點﹕①激發並幫助學生建立適當的成就動機﹐也就是使他們明確知識學習﹑體育鍛煉﹑品德修養等方面所追求的目標。這些目標應該是他們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而不是高不可攀的﹔是明確具體的﹐而不是模糊抽象的。②學生在活動中遇到困難﹐一時達不到既定目標時﹐要幫助他們分析已有的進步﹐即肯定並讓學生明確他們已經取得的成就。這樣他們就能增強達到目標的信心和勇氣。③當學生在某種活動中獲得成功﹐他們往往感到滿足。這種滿足可以起自我強化的作用﹐使他們追求更高的成就﹐但由于他們水平所限﹐不一定能樹立恰當的目標﹔同時﹐這種滿足也可能使他們停止不前。所以﹐教師在贊揚他們已有成就的同時﹐要幫助他們樹立進一步追求的目標﹐乃至終生的奮鬥的目標,讓他們將成功的滿足感轉化爲成長的動力,使其邁上更高的臺階。

http://baike.baidu.com/view/597098.htm

 

安妮莫伊爾,大衛傑塞爾著《腦內乾坤:男女有別、其來有自》(遠流,2000 )

 

        在現今二十一世紀資訊文明發達,思想開放的年代,人人講求性別平等,但是在現實社會中,男女真的平等嗎?去年6月27日性別平等教育法通過,有關於性別平等的話題,目前在社會的各個階層都被熱烈的討論著,值得一提的是,新通過的性平法除了重視傳統觀念中的男性和女性外,並將有其他性別取向的「同胞們」亦列入保護範圍之內,此舉對於思想一向保守的東方人來說,不啻是一大進步。

        之前看了一本以生理的角度來探討性別差異的好書「腦內乾坤~男女有別、其來有自」,在這本書中闡述到許多有關男性與女性在生理及心理上發展的奧妙及討論為什麼有些人喜歡的是自己的同性;在經過仔細閱讀之後,我發現其中有很多性別的微妙是平常的我們所不易發覺的;這本書頗為耐人尋味,在此推薦給對性別議題有興趣的同好,並跟各位作一點個人的分享及探討。

    一直講『性別平等』好像有些嚴肅,我們回歸日常生活,一定很多人時常聽到「為什麼男人可以做的事,女人不能做?」這樣的疑問;站在做事的能力面來看,男女間似乎並不會因為性別差異而有所不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發現,其實女性做事的能力並不亞於男性,巾幗勝於鬚眉的例子亦不勝其數;話雖如此,但中國人「男尊女卑」、「男女有別」的觀念,畢竟早已深植人心,所以儘管現今是為性別平權的時代,仍會將這樣的傳統觀念潛移默化至日常生活中,也造成了生活中兩性的相處不斷上演著許多好氣又好笑的話題。

誠如上一段所說的,儘管在能力上我們已知道男性與女性絕無不同,但為何老是有著「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水星」的認知落差呢?這個問題讓我對在書上得到的靈感提出的一些生理研究做一些簡單介紹供各位參考,精采之處還請各位同仁直接閱讀本書,以免小弟的斷章取義造成大家對兩性問題再生誤解;言歸正傳,男女生的差異是在何時開始的呢?在研究上發現,性別發展的差異大約是發生在懷孕的六至七週,在此段期間,人類的基因會依照預先設計好的藍圖開始建構「男性的大腦」或是「女性的大腦」,但奇妙的是,即使是基因也不能完全保證,生出來的嬰兒究竟是什麼樣的性別,原因是「性別的決定」除了基因外,亦取決於另一個關鍵-荷爾蒙的出現與否;在懷孕的最初幾5週,胚胎皆大同小異他擁有所有的基本配備,直到大約六週的時候,我們的大腦完成了性別認同,此時基因就會發出訊息,並發展出特別的細胞來分泌男性荷爾蒙告訴男胚胎「這是個小男生,請不要再去發展女性的生殖器官」,並且刺激細胞發展男性的生殖器官和男性的大腦,以及一連串複雜的工作等等…,而這種天生的不同在大腦接觸到外在環境後就變得更加強烈;您一定會有這樣的疑問「難道我們的大腦也有男女之分嗎?」,相信在日常生活裡您一定可以從中找到一些些蛛絲馬跡,關於這個部份,我們可以將其略分為童年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三個階段作介紹。

    在童年時期,我們會發現小女生通常比小男生更愛與大人互動,跟同齡男生相較之下,她們能更早學會說話,而且在語言能力的表達上也會比小男生清楚;而小男生通常喜歡觀察他們有興趣的小玩意,好奇心也較為旺盛,對於他們所好奇的事物總喜歡東碰西碰;女孩子們聚在一起玩著洋娃娃、扮家家酒的同時,小男生們可能在操場上學著飛機的引擎聲;由簡單的智力測驗上我們也可以察覺到,男生在數理能力和空間能力的平均表現上的確比同年齡層的女生要好;

進入青少年時期,由於青春期第二性徵的出現,使得男女生不論是在外觀上或者行為上,性別差異的程度更加明顯;就生理結構上,以男生來說,主要的荷爾蒙是睪丸脂胴,它是一種在懷孕初期刺激大腦發展為男性模式的荷爾蒙,除了在懷孕初期外,在青少年時期睪丸脂胴又發揮了它第二階段的神奇能力,它使男孩子的骨骼、肌肉都變得更加結實、強壯,體內的紅血球也比女孩子高出許多,攜氧量大增使男孩子的活動力和體能較好,更能適應活動量大及高壓力的生活;相同的在女性身上也有相類似的荷爾蒙存在~雌激素和黃體素,它們負責把體內的蛋白質轉換為脂肪,儲存在體內,使得女孩子的身體變得較圓潤,乳房開始漲大,整個身體的外觀和男性有了極大的差別,除此之外,從心理層面上我們也可以發現到顯著的差異,有一個研究是實驗者鼓勵小朋友去說服他的朋友吃下一塊很難吃的餅乾,男女生都接受了這個挑戰,在實驗過程中,女生在進行勸說時會顯得很抱歉、不敢直接說謊並願意與好友共患難,男生方面就不一樣了,他們可以面不改色的說謊並強調餅乾有多好吃,若是受害者不肯乖乖就範甚至於會以「敬酒不吃、吃罰酒」的口氣威脅就範,可見青少年時期男女生看待事情的角度已有了明顯的認知差異。

    到了成年時期,就我而言,最近發生在身邊的一些問題讓我有了更深的體認,由於近了適婚年齡,身邊的朋友也都漸漸要面臨結婚的問題,經常在聊天的過程裡面,我們對於男女性面對婚姻的態度似乎都存在著一個共識「婚姻是男生一生中的一件事,卻是女孩子一輩子的事」;而我想在這裡要跟各位分享的是一個「人際取向」和一個「目標取向」的問題,其實這一點從男女性選擇工作上即可略知一二,同工同酬的概念已是現代社會中很普遍的一種現象,但男女性的比例在不同職業上仍有分別,男生在機械或理論研究方面的工作上占了大部分的位置,他們喜歡操弄物體、思考理論及對領導與權利有較高的慾望,當完成一個目標後,就會轉而對下一個目標進行挑戰;而女生較常從事與人際互動有關的行業;例如:袐書、社會工作或當老師,因為天性上女生比較會關心人們,人際關係的良好對女生來說是比較重要的,在工作上與他人保持良好的互動、營造和諧的氣氛,在她們的心裡比完成目標有趣的多,所以在社會價值觀上可能會造成人們對「男性常位於領導階級所以工作能力較強,女性大部份在負責協調聯絡等工作所以工作能力較差」的謬誤,事實上並非如此。

    書上提出了一些早期關於男女大腦的研究,也是引人入勝的精典,早期大腦之研究始自於腦傷病人的觀察,大腦不同的區域控制著不同的功能,這些研究指出男性的右腦掌管空間能力,左腦掌控語文能力,其大腦的結構可謂是「涇渭分明」,但女性大腦結構分佈相對的就複雜了許多,在女性的左右腦都有語言和視覺空間的能力,在其他能力方面也有相類似的情況,男生大腦在不同區域內功能特化的情形比女性明顯,這也相對的影響到不同的性別處理問題的角度,對於相同的問題男性思考的深度較女性更深入,但女性卻較擅於將問題做全方位的思考,因為大腦的構造不同,女性還具有一項男性望塵莫及的超能力就是第六感;在我們的生活周遭時有耳聞男朋友或老公「劈腿」被女朋友或老婆發現,但卻很少聽到相反的情況,除了男性「偷吃」的比率較高外,其實女性大腦的構造才是幕後最大的功臣,在許多方面,女性的敏感度較男性高,特別是觸摸、味道及聲音,她們可以在聊天中對很細微的視覺線索作反應,從男人的眼神、說話及站立的方式便可得知是否有外遇,其實這跟直覺毫無關係,只是她們能看到及感受到的遠比男人所能察覺的更多。

    此外,這本書給我的另一個震撼是對於「為什麼有些人喜歡的是自己的同性?」這樣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很紮實的生理研究証據,還記得之前提過性別的差異是在懷孕的六至七週就開始的嗎?基因依照預先設計好的藍圖開始建構我們的身體,在一連串繁複的工作下難免忙中有錯;事實上男性荷爾蒙可分為很多種類,它們之間的互相配合是造成子宮中胎兒不同程度性別差異的原因,其中有促使男性生殖器出現的荷爾蒙,也有主導男性大腦形態發展的荷爾蒙,主要的關鍵在於胚胎的大腦浸泡到這些荷爾蒙的時期和劑量,如果以上的荷爾蒙皆出現在正確的時機和劑量,則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正常的小男生,但如果促使男性生殖器發展的荷爾蒙出現在對的地方,而主導男性大腦形態的荷爾蒙分泌不足或出現時機錯誤的時候,那很有可能發生的是一個女孩的靈魂困在一個男生的身體裡;反之,主導男性大腦形態的荷爾蒙出現在對的地方,而促使男性生殖器發展的荷爾蒙分泌不足或出現時機錯誤的時候,那我們可能得到的是一個男孩的靈魂困在一個女生的身體裡;他們生而如此,除了性別取向和一般人不同以外,其他的部分皆是跟你我相同的,相信如果了解這背後的生理因素,就不會看到有些父母帶著自己的兒女來學輔中心,希望藉由輔導的方式讓他們「轉」為「正常人」,這句話雖然帶著一點開玩笑的語氣,但我真的希望社會上的大眾能多了解他們,別再排斥或恐懼這群朋友,更不要以異樣的眼光看待他們。

    綜觀上述內容,皆以生理因素作為探討的出發點,但性別之差異亦不全然只有受先天因素之影響,我們身處的社會文化及外在環境亦是影響每個人對性別認知的重要關鍵,雖然在心理學的領域中,主張先天或後天的理論諸多分歧不一,但不可置否的是,先天及後天因素確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性別之差異是無庸置疑的,男女性不論是在生理或心理上的確有所不同,儘管心理學家和輔導專家不斷的努力研究如何使男女間化干戈為玉帛,但始終有種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的感覺?男女相處需要大智慧,如何能在當中取得平衡更是不容易,目前性別平等已成為社會努力的方向及趨勢,在去年通過的性別平等教育法中,已將保護範圍從傳統的二性擴至其它性別,但是由於蒂固根深的保守觀念,使我們仍然會「同志」色變,朝向真正的性別平等之路還很漫長,我們期盼所有人都能享受天生的自我,並能接受男女本質上的差異,在先天及後天環境因素之下取得平衡點。

http://www.scc.yuntech.edu.tw/column/AA/c/c_01/c_01_14.htm

 

男女賞美差異 源自遠古角色有別 2009-02-23

 

想知道為什麼女生老是看不懂地圖?男生為什麼老是找不到東西嗎?其實這跟男女對美的認知能力有關。科學家已鑑別出兩性腦部對美欣賞的差異,造成如此差異的原因,或許可追溯至遠古的狩獵採集時代男女有別的社會角色。

    英國媒體報導,在這項由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生物學家艾亞拉教授主持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分別向十名男性與十名女性展示風景、藝術等圖片,並詢問他們,認為何者為美、何者不美。然後研究人員以腦磁圖儀技術,觀察受試者腦部電流產生的磁場影像變化。

    研究顯示,在最初的三百毫秒,男女腦部的反應沒有差別,而從三百到七百毫秒間,兩性腦部對其認為美的圖片的反應,比認為不美者活躍。而最活躍的區域,男女都是主管視覺認知、空間定位與訊息處理的頂葉部分。

但是觀察發現,女性左右腦的神經元反應活潑,然而男性僅有右腦。研究人員說,這樣的差異或能由男女對空間判斷的方式來理解。

    從人類與黑猩猩分支演化後,頂葉是腦部大幅進化的部分。男女對「美」欣賞的腦部差異,也可能從初期現代人的早期進化開始,究其因或許是狩獵採集社群中的兩性角色所致。

    研究人員指出,左腦部分通常涉及「上下左右」的「歸類性」空間認知,而在美感欣賞反應中,男性集中於右腦的「協調性」空間認知,也就是利用協調技術定出對象空間位置的「心象構圖」能力。

    狩獵通常是男性職責,狩獵需要「協調性」空間能力來追查動物蹤跡,女性通常專職採集果實、植物根部,「歸類性」空間能力發展較發達。研究論文指出,「男性傾向利用距離概念、經緯方位等定位策略,來解決導航任務;女性則傾向以對地標位置與有關方向的記憶,作為其行動的基礎。」

    研究人員說,男女勘測世界的不同方式顯然影響了他們對美的感知︰男性用半個腦欣賞美,女性則是用整個腦。該研究二十四日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feb/25/today-int4.htm

 

如何看待智力的男女差異問題  by于大海  2008-08-04

 

 

一般地說,兩性智力差異的表現主要外在于和外化于語言表達、空間知覺和認知方式等方面(布萊克斯利就認爲:"專家們可能意見都一致的是女性普遍都在言語課題方面表現優異,男性在空間能力方面表現優異,乃是男女之間在心理上的一個差別")。

    比如,在語言表達和聽、說、讀、寫等方面女性要明顯強于男性且在一生中都保持著這種優勢(人類學家M.米德的研究還表明,在所有文化背景下女孩的語言能力都要比男孩成熟)。其表現是,女孩語言能力的發育要早于男孩半年左右的時間(在嬰兒期,女孩就比男孩開始說話的時間要早一個月。女孩開始靈活運用句子的時間和會用較長的和較複雜句子的時間也比男孩早。據研究,男女兒童對語言反應的水平明顯不同--在十八個月時,男孩平均爲14%,女孩則爲38%;在二十四個月時,男孩爲49%,而女孩則爲78%。還有一項對兩歲的異卵異性雙胞胎兒童的研究表明,在100個常用詞組中,男孩平均能掌握44個,而女孩則能掌握52個。在清晰發音方面女孩也早于男孩—小學一年級女孩的發音水准就與二年級的男孩相仿);在語言和語法規則方面女性比男性更加准確(女孩對一些修辭的運用駕輕就熟,且語法錯誤少);在言語流利性方面女性比男性要占優(發音清晰,講述的語句更長、更複雜);在詞彙積累和拼讀方面女性也要優于男性(女孩在講故事、學習標准話方面要勝于男孩,特別是外語學科尤其顯著);女性在閱讀方面的障礙要明顯小于男性[據沙赫納(H.Schnell)等人的統計,男女口吃的比例大約從2:1到10:1不等,而在語言機能受阻礙的人中,男性的占比就達60%以上];女孩在閱讀速度、反義詞和同義詞的應用方面也占據優勢;在學生作文方面,女孩的能力也比男孩爲強,等等。

    比如,在空間知覺和數學演算等領域男性又明顯強于女性且也幾乎保持著一生的優勢。(所謂空間能力,一般指根據二維圖形想象三維圖形並進行心理轉換的能力、進行空間物體相互聯系的能力及其他操作的能力。)麥克比和傑克林的研究就表明,男性的空間能力在青春期以前就凸現了出來。而大約從12歲起男性在數學推理能力方面就表現出了優于女性的趨勢;瓊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兩位心理學家在對9972名七、八年級學生所進行的一次數學測驗中也證明了這個問題:在得500分以上的學生中,男生的比例竟比女生多出一倍還強。

    比如,比如,在認知方式上女性表現爲場域依賴型,男性則表現爲場域獨立型。場域依賴型的個體在知覺和認知時,對周圍環境有很大的依賴性,極易受環境的影響,而場域獨立型的個體對物體的知覺則不依賴于周圍環境,並還能在解決問題和思維時能更多地重建他們的知覺和認知。

比如,在記憶方面女性的機械記憶能力明顯優于男性,而男性的理解記憶要好于女性。女性對故事性的記憶好,但對數字性的材料記憶就比男性爲差了。

比如,在思維類型方面女性的形象思維好,而男性則擅長于抽象與邏輯思維。

比如,在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方面女性善于模仿和對所學知識的加工分類,且聯想豐富,但在創造性地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方面則不如男性。

    在男女兩性間所存在的另外一個明顯差異就是,在信息技術(IT)領域裏男性表現著非常突出的適應性,而女性在這個領域內則就顯得不很從容了。有個調查資料顯示,在計算機的研制和因特網的應用領域中,不論是從業人員的數量,還是工作業績的質量,男性都遠遠地大于女性。在中國的幾千多萬網民中,女性也僅只占到約15%的比例水平上。

但是,從另一方面講女性的情感和言語優勢卻在人際關系和社會交往方面顯示出了極大的優越性。尤其是在當今的市場經濟時代,女性在店旅、餐飲、服裝等經營領域內都彰顯著良好的業績。

    現在如果要我們用簡略的語言來表述男女兩性間在智力類型及其外在表現上的差異時,大致可以概括爲下面幾點:女性在語言表達、數的識記、機械記憶、聽覺反應、手工技巧和審美等方面顯示著突出的優勢;而男性則在空間關系、圖形知覺、邏輯演繹、數學推理、機械操作、視覺反應等方面具有優異的表現。

    那麽如何看待這種差異的特點呢?實際上如果我們稍微留一點心的話就會發現,原來在男女兩性智力類型的區別和差異方面似乎明顯地帶有了大腦兩半球智力特征分化的影子,即男性依從了右腦的空間優勢,而女性則依從了左腦的語言優勢(美國神經心理學家朱爾.列維就認爲:"男人的頭腦以右半球爲主導,女人的頭腦以左半球爲主導)。

 

男女有別∶看地圖 找鑰匙 各有所長

 

為何女性拙於閱讀地圖,卻擅於找到遺忘的物品呢?研究人員如何認定這是因為性別不同所造成的差異呢?

據英國《每日郵報》日前報導,一些美國科學家對10名男子和10名女子做了一項試驗,瀏覽了一連串陌生的圖片。受測者者被要求說出對圖片的印象以及否覺得它們是漂亮的。

科學家們還使用了一項所謂“腦磁圖”(MEG, magnetoencephalography)的技術,來量測大腦中神經元產生的磁場變化。

他們發現,在大腦中有一塊稱為“頂葉”的區域,掌握了對空間的認識,當我們欣賞到“美麗的”圖片或照片時,頂葉就變得很活躍。

但是,盡管女性大腦兩側的神經元都會受到刺激,但是男性卻只有右半部會變得很活躍。

婦女使用左腦在認知空間時,辨識物體位置的方法是,將它“分類”成在上、下、在左、在右。

這使得女性更能了解他們周圍的物體,即使它們與手頭上作業並沒有關聯,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麽她們更能找到那些掉了的大門鑰匙。

男子使用的是“統籌”式(co-ordinate)的空間認知,而女性使用的是“分類”式(categorical)的空間認知。

男子看似專註於右腦的“統籌”式的空間認知。這里涉及認知地圖(mental mapping)的更精準的形式,使用“協調”式的空間認知來對物體定位,正如國家地形測量局所使用的方法一般。

這些由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艾亞萊(D. Francisco Ayala)博士所帶領的科學家們表示,二者的差異可能是早期人類的進化。

傳統中,男性負責狩獵,需要有“統籌”的能力,才能準確地追蹤到活動中的獵物。

而“分類”式的空間認知,則更適合負責覓食水果、根莖、漿果的婦女。

“女性往往比男性更了解他們周圍的物體,包括那些與當前工作似乎毫不相干的物體,而男子在外替女性執行導航工作”科學家們如此表示。

 

 

 

台長: 阿楨
人氣(85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性別教育 |
此分類下一篇:《新中年主張》
此分類上一篇:假憂鬱之名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