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0-31 09:25:05| 人氣845| 回應23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德性起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館認同前賴特《性演化達爾文》的英式功利主義的演化倫理學,同是演化倫理學之著,麥特瑞德里Matt Ridley《德性起源》The Origins of Virtue.(時報出版 2000)下文較可取。

  「就物競天擇的觀點而言,物種為求生存,必須自私。但為什麼人類卻是生存在複雜的社會中,而且表現出充分的合作精神?瑞德里從不同領域中的近期研究,對存在於自私與互助間的矛盾,提出可能的解釋。他在本書中旁徵博引遺傳學、心理學、人類學上的新發現,重新檢視我們在面對他人時,先入為主的的應對觀,無論為人父母、子女或生意夥伴。同時對照螞蟻、狒狒和鼴鼠的社會本能,從我們對政治的了解,提出解釋。瑞德里除了追溯社會的演化,也指出程式設計、微生物學及經濟學上的突破,對今日人際互動關係的影響。 」

 

 

數據能決定道德價值嗎? 薛莫(Michael Shermer)科學人2011年108期2月

 

自現代科學興起以來,就有一道幾乎難以踰越的高牆,將它與宗教、道德以及人類價值觀隔離。幾世紀來,一直有人虔誠地複述「自然主義謬誤」的說法,以為這麼做就能杜絕進一步科學研究;其主要支持者包括哲學家休姆(David Hume)及摩爾(G. E. Moore)。該說法有時也稱為「實然╱應然」問題,也就是說事情「是」這樣,不等於「應該」就是這樣。

  我們應該要懷疑這種區分法。如果說道德與價值不以事情的真相(也就是事實)為依歸,那麼又該根據什麼?歸根究柢,所有道德價值都來自人性。我在《善與惡的科學》提出了「人類的道德情操具有演化根源,科學有助於裁決道德問題」的科學論據。身為喜愛社交的靈長動物,人類演化出強烈的是非感,來強化並獎勵互惠與合作、弱化並懲罰過度自私與不勞而獲。換言之,人類社會的架構乃奠基於人類天性的組成之上。

  從這種演化倫理學衍生出來的,是稱為「神經倫理學」的新興學門,其最新掌門人是位眼神凌厲的懷疑論者、辯才無礙的作家兼神經科學家:哈理斯(Sam Harris),他在新書《道德地形》中手持大榔頭朝「實然/應然」這面牆敲去,書中採用首要原理做論點,以嚴謹縝密的敘述夾帶大量的實驗證據為支撐。首要原理是指「有意識生物的福祉」,藉由量化X是增加還是降低了福祉,我們可以建立一套根據科學的道德價值系統。譬如哈理斯問道:強迫通姦婦女穿著布袋、往她們臉上潑酸是對還是錯?哈理斯尖刻地說,這可不需要什麼高深科學或宗教,就能得出該「文化價值」降低了那些婦女的福祉,因此有違於道德。

  這樣的例子可說是善惡樹上低枝的成熟果子,不論科學與宗教都可以輕易摘取,並且有把握地宣稱例如說謊、通姦及偷竊等行為是不對的,因為這些行為破壞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而人際關係是建立在說實話、忠實以及尊重他人財產之上。只有當道德問題背負了政治、經濟與意識型態的包袱時,道德地形才開始變得起伏不平。

  哈理斯勇敢地根據科學寫出這個道德程式,我也全力支持,但面對像稅賦這種具有高度爭議的題目,我們又要如何解決呢?哈理斯的道德地形允許諸多山峰與山谷的存在,也就是說在道德兩難的問題上可有不只一種對或錯的答案,而讓自由主義者、保守主義者、自由意志論者、茶黨或綠黨黨員和其他人並立於不同山頭。我說很好,自己活也讓別人活,但要是住在好些不同道德山頭的多數人通過法律、強制住在其他山頭的少數人一同支付人人共享的社會福利計畫時,又該如何是好?更多的科學數據只怕也難以消弭這種爭議。

http://sa.ylib.com/MagCont.aspx?Unit=columns&id=1733

 

《社會生物學》

 

  前言

一顆小小的細胞就像一個小小的宇宙,分子在宇宙裡宇宙間穿梭,跳著和諧炫麗的舞,舞出繽紛美妙的生命。生命是多麼地神奇啊!我們強烈的感受就能夠告訴我們,生命的現象絕不會是簡單的機械現象。和細胞分子之舞同樣叫人著迷的還有動物複雜美妙的行為。蜘蜘生來就會編織巧妙的網、鳥兒生來就會唱歌來討老婆、螞蟻生為蟻群家族的一員該做的是什麼、蜜蜂會跳舞告訴伙伴蜜源在那邊、土撥鼠見到敵人就會大叫通知同伴、母鳥會裝傷誘開敵人以保護小鳥……叫人不禁想要問說這些複雜美妙的行為又是怎麼來的?

  科學界裡,幾乎所有科學家都相信今天我們能見到的繽紛複雜的生命都是從極簡單的分子和細胞所演化而來的,而天擇( natural selection )則是演化的最主要機制。對於生物的許多複雜的行為,許多演化生物學家也都認為那也是對適應環境有利,所以能夠通過天擇的考驗而演化出來的。為了解釋許多複雜到社會化行為的生物基礎,學界裡「演化」出了一門稱為社會生物學( sociobiology)的學門。

  社會生物學可能對許多同學們來說是頗陌生的學問,可幸的是近幾年來台灣的科普書界裡出現了幾本和社會生物學有關的好書。社會生物學家嘗試用一些有趣的理論來解釋我們熟知的社會行為是怎麼演化出來的。社會生物學在其發展的二十幾年裡,不僅帶來生物學裡頭的革命,其影響所及該延伸到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政治學和經濟學等人文社會科學的領域。在歷史上,很少能有一門學問有這麼大的影響力的。想知道社會生物學到底如何有這麼大的魅力嗎?那請看看大師們怎麼說。

  大自然的獵人──威爾森

因為有一雙眼睛瞎了,又聽不到高率的聲音,所以不方便研究鳥類和蛙類(因為無法聽到牠們的叫聲),於是威爾森立志研究他剩下的眼睛可以看得到又不會怪叫的螞蟻。相信當時他連做夢都不曾夢到,他一生對螞蟻研究的堅持,能夠在生物學史上立下一個個輝煌的里程碑!從事螞蟻這種社會性生物的研究生涯裡,他數十年如一日地努力在田野觀察、採集、歸納資料,一直到到理論模型的提出後,他在1975年出版了轟動學界一時的《社會生物學──新綜合理論》(Sociobiology: The New Synthesis)。

威爾森(Edward O. Wilson)是當代最重要的一位生物學家,他於1955年獲得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的博士學位後就開始在哈佛執教,目前他是他是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的昆蟲學研究員。他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曾榮獲美國國家科學獎和瑞典皇家科學院為諾貝爾獎未能涵蓋的科學領域所頒發的克拉福獎( Crafoord Prize)。1996年,他被《時代》(Time)評選為影響美國當代最巨的25位美國人之一。最令人稱道的是他不只在科學界享有盛譽,他還榮獲過報導文學的最高榮譽大獎──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而且還不只一次!

  威爾森的《社會生物學》開創了一個研究動物社會性行為的生物基礎的學門,這個學門探討動物的許多社會性行為的演化機制。他在該書的最後一章結論道:從戰爭到利他主義的許多人類行為,亦有其生物基礎。他這樣時說法在當時惹火了一群人,他們認為他是在為可恥的生物決定論找出合理化的籍口!可憐的威爾遜甚至還在研討會上被反種族主義者潑以冷水。更令他難堪的是被當時的學界的學者們群起圍攻,使他背負上道德的黑鍋。在那些事件發生過後,讓他了解到他在社會人文面向的無知,於是他痛下決心來研讀社會人文方面的著作,進一步分析人類的天性究竟在文化上扮演著如何的角色,而他在的心得──1977年出版的On Human Nature更榮獲了普立茲獎的榮譽。

  在和大自然長期的親近,使他地成為一名鼓吹生物多樣性最賣力的學者之一,他為此而寫的書《繽紛的生命》(The Diversity of Life)被紐約公共圖書館評選為「世紀之書」中的自然科學十大好書。他一生致力研究的螞蟻讓他以另一部和一位德國科學家霍德伯勒(Bert Holdobler)合作撰寫的巨著The Ants再次榮獲普立茲獎。由此可見,他不僅是一名好的科學家,還是一名好的說故事的人。在他的自傳《大自然的獵人》(Naturalist)裡可以見到他熱情地訴說著他一生的故事,書中處處可感到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對科學的熱情與執著,讀這本書有如在聽一位循循善誘的老伯伯講古,有一種很溫韾的感覺。其中有趣的一章──〈分子大戰〉,對生物科學在這幾十年來的研究方向的轉變與其中的衝突有精彩的描寫,是我們這些唸廿一世界的科學──「生命科學」的人應該好好一讀以深思和反省的。

  威爾森在去年的新書Consilience: The Unity of Knowledge中提出知識整合的觀點,他歸納道所有學科──人文的也好、科學的也好,都共同追問人從何而來,從何而去的問題。他認為從這點來看,人文與科學的知識可以做一種整合,以打破兩種文化之間的籓籬。

  達爾文的獵犬──道金斯

如果達爾文的天擇理論是對的話,在個體間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為什麼土撥鼠在見到大敵老鷹的時候不會先落跑而是大叫其伙伴趕快跑?為什麼工蟻和工蜂干願犧牲自個兒的生殖利益還拼死拼活地為蟻后或蜂后賣命?這些利他的行為究竟是怎麼可能演化出來?或許問題的答案可能會叫你非常驚訝,因為答案可能在「自私的基因」裡。

  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是英國牛津大學( Univ. of Oxford)動物系的動物行為學家,他早年曾受業於動物學大師、諾貝爾獎得主丁伯勤(Nikolaas Tinbergen)。他是金球知名的科學作家,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 The Selfish Gene)令他名聲大躁。

  《自私的基因》是本非常有趣的書,裡頭的許多觀念雖然在當時的學術界並不是最新穎的,然而對一般大眾讀者而言,裡頭的觀念可說是非常前衛且聳動的。現在本書已成為要了解現今演化生物學最流行觀念的必讀聖經。書中充滿著一種極犀利的觀念──基因是最自私的,所有生命的繁衍、演化,都是基因為求自身的生存和傳衍而發生的結果;更嚴酷地說,我們只不過是機器人的化身,是基因在主宰我們這部機器!

  當然以上的說辭看似非常聳動,但其實這不過是一種化約式的看法,把天擇的作用單位從個體化約到了基因。利用近親選擇( kin selection)的解釋,自私的基因理論可以很好地解釋出雖然利他的行為對該個體可能不利,然而這樣的利他基因卻可以在被利他行為而獲救了的親屬裡傳開,所以照此來看天擇選擇了對其自身保存有利的基因──也就是夠「自私」的基因。

  在《自私的基因》這本書裡,他把這個觀念用到解釋動物實行的家庭計劃、求偶策略的運用、父母對小孩的呵護、好人是否會出頭等有趣問題。書中的邏輯清晰,讀起來一點也不吃力,是難得的科普好書,值得向每一位對演化生物學和社會生物學有興趣的朋友們推薦。然而雖然如此,想要好好了解本書並較快進入況狀的話,最好能夠對演化有一定的了解,最好能用功一點先把普通生物學課本中有關演化的章節好好溫習一下吧。

  道金斯是全球知名的科學作家,他可以說是比達爾文更達爾文主義( Darwinism)的人,因為他堅信天擇在基因層次上的作用是無遠弗屆的,可說是個蠻極端的化約論者。他甚至把自私基因的觀念衍伸到文化思想的領域,只不過主角換成了「濔」(Meme)──文化中各種新的複製觀念,思想的傳播就像傳染病,令人如同被催眠般著迷信奉,新的複製者也會如基因一樣彼此競爭,相互適當、被逃選,甚至能產生新變種,有興趣請參考The Meme Machine一書。他極厭惡創造論和神秘主義,極力捍衛達爾文主義,常愛和與他論點相左的人大辯一場,因而被稱為達爾文的獵犬。他其他重要的作品有《伊甸園外的生命長河》(River out of Eden)、The Blind Watchmaker、 The Extended Phenotype、Climbing Mount Improbable、Unweaving the Rainbow等。道金斯的老友,在倫敦經濟學院哲學系及牛津大學動物系教書的柯若寧(Helera Cronin)的《螞議與孔雀》( The Ant and the Peacock)一書中對道金斯的理論有著精闢的見解,想深入了解的同學也可做為參考。

  人類大歷史──賈德.戴蒙

人類這種自稱為萬物之靈的動物究竟有多麼地「人性化」?人類究竟和動物還有多少的不同?人類怎麼在這麼短的時間裡一晃變了世界的征服者?而為什麼有些民族就是能比其他民族「優秀」進得去征服、消滅其他「落後」的民族?為什麼人類能夠夜夜春宵享受性愛的歡愉?想知道以上問題的答案嗎?請看看賈德.戴蒙的書吧!

  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是今年剛榮獲國家科學獎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醫學院生理學教授。他大學畢業自哈佛,是劍橋大學的生理學博士,研究專長是消化系統中的吸收作用。他在1973年以生理學的卓越研究成績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在1979年以在族群生物學(Population Biology)貢獻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 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院士,並在1988年以演化生物學上的創見當選美國哲學學會(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院士。

  戴蒙真的是這個世界上少見最多材多藝的人!想想看,單單想要在一個專業領域裡有能被眾人肯定的成就已經是不容易的事了,況且還能橫跨實驗生理學和田野生物學這個性質極不相同的領域並且還同時大放光彩,這簡直就像神話一樣!然而就是有怎麼一個人辦到了!過去三十年間,戴蒙長期在新幾內亞經行鳥類生態與演化的田野考查,他在書中舉的許多例子是他的一手資料,並且在許多觀點還是在田野觀察中得到的。

  舉凡探討人類演化的科普書也不少,不過戴蒙的《第三種猩猩》(The third Chimpanzee)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人類,和最親近的黑猩猩只是不到2%的差異。如果一個從外星而來的分類學者,想當然的會把人類和黑猩猩分類到同一個屬底下,黑猩猩有兩種,所以說人類是第三種黑猩猩也不為過。戴蒙不是正統的人類學家,他以自然史(natural history)的觀點切入探討人的演化──人類一些奇怪的文化現象的演化。書中提出許多有趣的觀念來討論人類的性象、語言與藝術的演化,他也提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論證來否定農業是造福人群的「發明」,並且還為人類的吸毒現象找「理由」。和其他人類演化著作不同的是他的焦點放在社會與環境的因素的影響。

  戴蒙在最為人稱道的書《槍炮、病菌與鋼鐵》(Guns, Germs and Steel)中,他把《第三種猩猩》裡提道的人類文明的演化的不平等做出一個振耳欲聾的解釋。為什麼有些民族在好幾千年前就發展出傲人的文明,為什麼還有些民族仍生活在石器時代?其間的巨大差異是怎麼造成的?難道有些民族天生就比較聰明嗎?當然這不是答案,因為戴蒙會告訴你他在新幾內亞的土人朋友可能比你還聰明,他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說穿了其實是生物地理的問題。人類文明的不平等發展一早就決定在起跑點,有些民族就是天生比較幸運能夠生處在有可供馴化的動植物的環境裡,如果沒有可以大量種植的高熱量植物和還算溫馴可以豢養的大型動物,那來充沛的食物來源可以喂飽一群吃飽沒事找事幹的人來發展文明?沒有可供農業發展的動植物怎麼可能讓一伙人長時期住在一塊以使得疾病得以傳播,得「剩下」有抵抗力的人才能夠「籍著」那些病菌輕易把美洲或澳洲的原住民幹掉!?這些可說是對人類文明發展史最有創見的假說,或許你會嫌他的解釋太簡單,但是請放心,這是一個簡單但是很棒的開始!

  戴蒙的另一本書《性趣何來?》(Why is Sex Fun?)探討的是人類這種「性」急的動物的許多有趣性象及其演化機制,想知道人為何不會像其他動物一樣定期發情叫春,而且還要偷偷躲起來辦事嗎?有「性」趣的同學可別錯過本書喔。另外,還有一本麥特.瑞德里(Matt Ridley)的《紅色皇后》(The Red Queen),從性象(sexuality,與生殖有關的解剖、生理、行為)入手,探討「人性」的「本質」,想對人「性」有進一步的了解,趕快看看吧。

  人是有道德的動物嗎?人類是最嗜血的動物嗎?

人性究竟是孟子說的「本善」,還是荀子說的「本惡」,是千古爭論不休的老話題。或許,能夠提供我們答案的不是哲學,而是一門你可能聽都不曾聽過的「演化心理學」(evolutionary psychology)。

  人類是一種極其複雜多變的動物,我們每天在做的行為有多少是我們的天性 驅使我們不得不做的?男人為什麼天生就比較好色?為什麼人會吃醋?為什麼人在有了伴侶後還不時想要偷吃?為什麼母愛硬是比父愛偉大?為什麼人類喜愛成群結黨?為什麼有些人會捨身取義?為什麼人在幹了壞事後總是會覺得怪怪的?以上的問題在羅伯.賴特(Robert Wright)的《性.演化.達爾文》( The Moral Animal)中皆有一一的解釋。在這本書中,作者很巧妙地把天擇之父達爾文安排成為天擇故事的主角,達爾文的一生,從他的婚姻到他的家庭、朋友甚至一直到他的社會成就,都成了書中理論攤開來放大檢視的樣本,讓我們冷眼旁觀達爾文也是如何地難逃出天擇的掌心!

  今年是美國哥倫邦高中學生喋血案一週年,當時兩個高中生冷血地槍殺了十三名同校師生,而這幾年來幾乎每年在美國都三不五時來個幾場校園喋血案。既然人之初,性本善,為什麼那些極嗜血的人盡然會是那些不經世事的莘莘學子?竟究社會文化出了什麼問題?還是人類的天性本來就是嗜血的?為了找尋答案,哈佛大學的生物人類學家理查.藍翰(Richard Wrangham)和作家戴爾.彼德森(Dale Peterson)遠征殺戮處處的非洲大陸找尋答案。藍翰是著名的黑猩猩專家珍.古德( Jane Goodall)的學生,他們早在岡貝國家公園的黑猩猩觀察研究就發現原本被認為是溫馴的黑猩猩原來也會發動戰爭,極血腥地把鄰近的另一群星猩猩給一一幹掉!在《雄性暴力》(Demonic Male)這本書中,他們試圖為人類社會的亂象尋根,探討自相殘殺的自毀暴力行為是怎麼演化而來的。他們也發現第二種黑猩猩──巴諾布猿( bonobos,亦稱侏儒黑猩猩)竟然是一種極愛好和平的動物,牠們揭示了另一種可能性,大猿( great apes)的演化不一定是要往更暴力的方向進行的,並且人類是有機會選擇減少暴力的趨勢的!

  演化心理學方面還有一本好書《天生反骨》(Born to Rebel)討論一個有趣的現象──歷史上有革新成就的老大少得不成比例,作者法蘭克.薩洛威(Frank J. Sulloway)為我們揭露在家庭內上演的演化戰爭,解釋為何龍生九子,各各不同。原來我們人生裡的第一場硬仗是先向手足開打的,我們在家裡的排行打造了我們造反與否的性格。想知道自己成為老大或老二的下場嗎?請看看這本書吧!

  以上這些書是從生物學的角度來探討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和歷史科學等各層面的有趣問題,這是社會生物學從自然科學衍伸到人文社會科學的最佳例子,社會生物學之父──威爾森更樂觀地認為今後包括經濟學、政治學、文化學等各學科也都會愈來愈熱中於討論人類各種不同行為思想的生物學基礎。

  「社會生物學」的異議分子──古爾德

看完了以上所有的書,是否你真的會認為我們人類不過是一種逃不出天擇手掌心的動物,我們的無私的付出原來不過為了讓自私的基因播種,偉大的愛情原來不過是為了播種而設的程式,原本我們認為極下流齷齪的強暴行為原來也有其生物基礎……

  你是不是想到這些「事實」就會不寒而慄?人類難道真的就只能放任天擇的結果來操控嗎?不過免驚,因為還有一個人會告訴你,他相信「生物潛力」(Biological Potentiality)是無限大的,人能夠支配所有行為的可能性!他就鼎鼎大名的的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古爾德在哈佛大學教授古生物學、演化生物學和科學史。他是位極博學的學者,他在紐約自然史博物館出版的《自然史》(Natural History)雜誌發表專欄文章長達二十五年從不間斷!他的文章文詞華麗,喜愛用典,深從高級知識份子的歡迎,使他成為美國文化界的名人。

  他是在《社會生物學》剛出版時抨擊威爾森為力的人。雖然他們是同所大學學系的同事,但是他對威爾森可一點也不客氣。他在《達爾文大振撼》(Ever Since Darwin)這本書中有一篇描準社會生物學開炮的文章〈生物潛能vs.生物決定論〉,他認為威爾森的論述無非是一種「生物決定論」,他堅信人類所特有的一小部分行為,跟白蟻、星猩猩或其他動物的行為仍然是相當不一樣的。或許,古爾德會反對社會生物學是因為他深怕一堆生物決定論的論點會伴著起舞而不幸地被野心家給利用了。如此看來,他真是苦口婆心啊!不過在我看來,古爾德對社會生物學的論戰倒像是為了反對而反對,他並沒有提出像社會生物學家們所提出般的有力證據來支持他的說法,所以就算他才高八斗,現在也只能落得個非主流派的下場。和威爾森及道金斯等人所主張,複雜的現象可以通過研究簡單的事物來了解所不同的,他非常不屑這種「化約論」式的看法,他堅持複雜的高層次現象並非低層次現象的累加,天擇並非只作用在基因的層次而已,而是同時作用在多層次的高低階層級的。

  在著名的出版家,跨國際的「科學大師」系列籌劃者布羅克曼(John Brockman)的《第三種文化》(The Third Culture)這本書中,還有幾篇雙方陣營大打口水戰的文章。對於這其中的孰是孰非,就得靠看官您自個兒來評斷了。

  推薦好書

威爾森(Edward O. Wilson)著,楊玉齡譯,《 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 》( Naturalist),天下文化。

威爾森(Edward O. Wilson)著,金恆鑣譯,《 繽紛的生命──造訪基因庫的燦爛國度》( The Diversity of Life),天下文化。

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著,趙妙初譯,《 自私的基因──我們都是基因的俘虜?》( The Selfish Gene),天下文化。

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著,楊玉齡譯,《 伊甸園外的生命長河》( River out of Eden : A Darwinian View of Life),天下文化。

柯若寧(Helera Cronin)著,楊玉齡譯,《 螞蟻與孔雀(上)──耀眼羽毛背後的性擇之爭》( The Ant and the Peacock (Part 1 & 2) : Altruism and Sexual Selection from Darwin to Today),天下文化。

柯若寧(Helera Cronin)著,楊玉齡譯,《 螞蟻與孔雀(下)──捨自為群的利他之謎》( The Ant and the Peacock (Part 3) : Altruism and Sexual Selection from Darwin to Today),天下文化。

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著,王道還、廖月娟譯,《第三種猩猩──人類身世與未來》( The third Chimpanzee : the Evolution and Future of the Human Animal),時報文化出版。

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著,王道還譯,《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Guns, Germs and Steel :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時報文化出版。

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著,王道還譯,《 性趣何來?》( Why is Sex Fun? : The Evolution of Human Sexuality),天下文化。

麥特.瑞德里(Matt Ridley)著,范昱峰譯,《紅色皇后──性與人性的演化》( The Red Queen : sex and the evolution of human nature),時報出版。

羅伯.賴特(Robert Wright)著,林淑貞譯,《性.演化.達爾文──人是道德的動物?》( The Moral Animal : Why We Are the Way We Are : the New Science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張老師文化。

理查.藍翰(Richard Wrangham)和戴爾.彼德森(Dale Peterson)著,林秀梅譯,《雄性暴力──人類社會的亂源》( Demonic Males : Apes and the Origins of Human Violence),胡挑木。

法蘭克.薩洛威(Frank J. Sulloway),張定綺譯,《天生反骨──家庭內的演化爭戰》( Born to Rebel : Birth Order, Family Dynamics, and Creative Lives),平安文化。

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著,程樹德譯,《達爾文大振撼──聽聽古爾德怎麼說?》(Ever Since Darwin : Reflections in Natural History),天下文化。

布羅克曼(John Brockman)著,唐勤、梁錦鋆譯,《 第三種文化──跨越科學與人文的鴻溝》( The Third Culture : Beyo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天下文化。

Edward O. Wilson, Sociobiology : The New Synthesis, Twenty-Fifth Anniversary Edition, Harvard Univ. Press (2000)

Edward O. Wilson, On Human Nature, Harvard Univ. Press (1988)

Edward O. Wilson, Consilience : The Unity of Knowledge, Random House (1999)

Richard Dawkins, The Extended Phenotype : The Long Reach of the Gene, Oxford Univ. Press (1990)

Richard Dawkins, The Blind Watchmaker : Why the Evidence of Evolution Reveals a Universe Without Design, W W Norton & Co (1996)

Richard Dawkins, Climbing Mount Improbable, W W Norton & Co (1996)

Richard Dawkins, Unweaving the Rainbow : Science, Delusion, and the Appetite for Wonder, Houghton Mifflin Co (1998)

Susan J. Blackmore & Richard Dawkins, The Meme Machine, Oxford Univ. Press (1999)

Matt Ridley, The Origins of Virtue : Human Instincts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Penguin USA (1998)

Robert Wright, Nonzero : The Logic of Human Destiny, Pantheon Books (1999)

(本文原刊於清華大學 生命科學系系刊《動物農莊》第五期)

http://love.youthwant.com.tw/11/pre_read2.php?ut=f&stud_id=200333175&bid=120107233336211Y

 

另參【圖博館】:《人類本性原論》 《嬰兒戰爭》  《精子戰爭》

 

【圖博館】:緣現論(3)  二、倫理哲學

 

  (一)規範倫理學  

現今一般將倫理學分成:一、描述倫理學,目的在描述或解釋道德現象,屬人類學、歷史學、心理學、和社會學所做的研究。二、規範倫理學,問什麼是善、義務、正義、自由……等倫理內含,並規範出一套倫理哲學以供他人實行,蘇格拉底、康德等一般傳統倫理哲學家所為大部分皆是。三、後設倫理學,它不處理或重點不在前二者,而是分析各倫理條目有關邏輯、意義等問題(二一三p6-7)。

規範倫理學又可大分為義務論和目的論,義務論認為道德上的是非、對錯等有一終極的判準(p26),目的論則認為道德上的是非對錯等的判準是依行為所產生的善數量大於惡數量(p6)。

  1、義務論

Frankena在《倫理學》將義務論和目的論均以「行動」及「規則」二種方式來分析,行動是指除了行為當時的情境或善惡數量外不再有其他規則做為,「規則」則反之。

行動的義務論不相信道德上的終極判準是有某一特定的規則,也不相信目的論的善惡數量之判準(p30-1),如道德直覺論的直觀、存在主義的「決定」(p44),或情境倫理學(二一四p350-5)。但此論有以下問題:一、有無此種無規則的倫理直觀是有問題的,即使有也不能保證必為善。二、吾人的行動不可能沒有規則。三、有許多行為規則並非純粹個別的而是具普遍性(二一三p44-6)。

規則的義務論堅信是非對錯的判準是由一條或多條規則所組成,如康德的無上律令(p32-3)。但問題是不存在無衝突無例外的規則系統,即使Ross或Hare的原則系統中的諸原則也可能彼此衝突(p49)。

  2、目的論

目的論可分為我主義(egoism)和普遍主義的目的論二種。

為我主義的目的論主張人總是做會促進他自己最大的善之事(p29),此論的問題不在邏輯上的不一致,而是它須先預設眾人間的利益是和諧的,不然人與人之間的利益衝突將不可收拾(p36)。

普遍主義的目的論(即效益主義)主張「追求最大可能的善,最小可能的惡」(p61)。效益主義又可分「行動」與「規則」,行動的效益主義認為:「說實話『一般說來說』是為了最大普遍的善」,規則的效益主義則認為:「我們『永遠』說實話是為了最大普遍的善」(p64)。假設二種情況:一、A與B同有一百分的善,但A說謊B沒說謊。依行動的效益主義,AB同善。但依規則的效益主義,則B善於A。二、A一百分,B九五分。但A說謊,B無。依行動效益主義,A善於B。但事實上,B是對的,A是錯的(p67)。另外有些事比如奴隸制雖有最大的善,但因非正義,所以規則的效益主義也是有問題的(p69)。

  (1)BENTHAM

邊沁的效益主義應從時代背景才能得到恰當的了解,他的《道德與立法原理》與Smith的《國富論》的時代背景均是英國資本主義進入盛期之始。資本主義可從多面向分析,但其最明顯的特徵是追求最大利潤。Smith在《國富論》認為在政府只從事基本建設及維持工商社會順利安全運行下(二一五p639),只要憑一隻看不見的手(即自由放任和價格機能),表面上看似自利的行為自然會促進整個社會的利益(p437-8)。邊沁的效益主義就是替資本主義的私有財產和追求利益等尋找倫理學上的立基。他以當時的自然天賦觀點,認為:「自然已使人類被苦與樂兩個最高主宰所統治」(二一六p1),又說:「效益主義不可能也無須被證明」(p3)。他的效益主義雖也提個人的最大利益(p1),但他更關注的是「增加社會的利益大於減少社會的利益」(p2),並將之視為國家立法的依據,他說:「法律的目的在增加社會全體的幸福」(p159)。所用方法是「以獎勵性促進社會的幸福,刑法用以懲罰侵犯幸福的行為」(p65)。

  (2)MILL

Mill著《效益主義》時(1863),基於追求個人利益和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在農工商的發展上均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農業上,獨立自營農被農業資本家取代,農人流入都市造成諸問題。工業上,童工、女工、長工時低工資劣工作生活環境。金融上,資本大量集中、周期性的經濟恐慌造成不景氣和失業(二一七p128)。另外針對這些弊病而起的社會主義者如

Saint-Simon(1760-1825)、Fourier(1772-1837)、Owen(1771-1858)等已完成其論述,但Mill對這些似乎視若無睹。

在《效益主義》除延續最大多數人最大幸福的觀點外,並強調效益主義並非感官的快樂主義,而是注重理性、情感、想像、及各種美德,他說:「做一個不滿足的人比做一個滿足的豬好;做一個不滿足的蘇格拉底比做一個傻子好」(二一八p16)。他認為效益主義的「最大多數人最大幸福」是社會大眾利益衝突時相調和的判準(p28、40)。

至此,古典效益論者雖洞見非理性的私利導致了理性的社會公益,但因深信最大幸福是公益的判準,而未能反思資本主義下的最大幸福會造成許多甚至大多數人的利益受損,以致即使空有自由、公平的機會也無法實現之「非理性」。

  (二)後設倫理學

  1、直覺論

Moore的《倫理學原理》是直覺論的代表作,他認為:「倫理哲學家的工作不在給予我們任何人忠告或勸誡……而是了解善是什麼」(二一九p16)。他認為:「善(Good)就是善……它不能定義」(p9),不能定義是說,好比馬,馬的規約性定義是:「馬類的有蹄的四足獸」,但馬的實質性定義則是:「四條腿、一個頭、一顆心……各部分關係成一馬整體」,善不能以實質性定義(p11),因善的價值是一整體性價質不能以各部分價值的總和來稱之(p22)。善性(Goodness)好比顏色一樣單純,只能直接經驗(直覺)不能以分析來掌握(p20),他說:「你不能藉任何工具,向那些不曾有黃色概念的人,解釋黃色是什麼;同樣,你也不能藉任何敘述,向那些不曾有善概念的人,解釋善是什麼」(p10)。所以善及善的內在價值是自明的、直覺的,除本身是真假外,不能由其他命題導出(p14)。違背此則將善化為「善事物」(the good,如快樂、幸福),化為形上實體(如康德的律令),這二者皆犯了自然主義的謬誤。

Moore的「善就是善」的立論其實是一句空話,這好比說「大便就是大便」一樣,因再怎麼分析定義大便也不可能等於大便本身。甚至他本身也犯了自然主義的謬誤,他以最大可能的善事物來說明善本身,且認為這才是正當行為、責任及理想善事物的最好解釋(p33、38)。

  2、規約論

Hare在《道德語言》認為道德語言是一種規約的語言(prescriptive language)(二二0p1),也就是說道德命題是一有評價的應然命題,從描述的實然命題不能推論出應然命題(頁二九)。他分析道德語言的結構,認為道德語言含有命令句和價值判斷等二種成分(p3)。如「我應做X」蘊涵「讓我做X」,前句是價值判斷,後句是命令句。他認為命令句(impera-tive)與描述句(indicative)在邏輯上是同構的,故矛盾律等也適用於命令句,雖然一者處理同不同意一者處理真假值。以下是他的基本主張(二二一p44-8):

(D1)語句是「在一特殊的場合,由一特殊的講者所用的語句」。

(D2)一語句是一命令句,即它的主要動詞具有文法家所說的命令語態。

(D3)應然句是用於評價,即它至少有一命令句和它是普遍的。

(P1)一語句是一命令句,若且唯若它「告訴他人去做某事」。

(P2)一語句是一描述句,若且唯若它「告訴他人某事是事實」。

Hare認為道德判斷除了直覺層的普遍命令句如不可殺人、不可說謊之外,還要注重事實即要考慮後果--最大滿足的效益原則。為解決二者的衝突,首先將直覺層的初步原則排成優先順序如不可殺人優於不可說謊,再依效益原則批評直覺層(p75-8)。

黃慧英在《後設倫理學之基本問題》除了以應然實然二分來批評倫理描述論外,更以儒家的仁心善性由於具備了形上道德主體,所以能為「人為何要道德」找出基礎,而Hare不能(p114)。此種批評,除了二分說謬誤外,黃氏忽略了儒家的道德主體是一種智的直覺,故儒家道德是她所批評的直覺論的變形,就康德而言還是一種道德超驗。

  Searle用以下推論來反駁「從實然不能導出應然」的論斷,他認為:1、當約翰說出「我承認給你,史密斯,五元」此一實然事實時。2、「約翰即承諾付給史密斯五元」。3(4)、也就是「約翰便置自己於付給史密斯五元的義務之下」。5、所以從(1)的實然可推出「「約翰應然付給史密斯五元」(二七三p63-4)。Searle的論証表面上似乎通,但問題是他的前題(1)本身就已含有應然成分。其實任何語句均不可能從上下文的脈絡中孤立出來而論應然或實然,亦即表面上看來是實然的語句(比如最實然客觀的科學語句「地球繞著太陽運行」、日常語句「那裡有張桌子」等)只要從該語句的上下文來看就可知充滿了應然成分(比如「地球繞著太陽運行」的理論基礎「牛頓的絕對時空預設下的力學」,比如「「那裡有張桌子」說話者背後有意無意的動機和目的),所以不論「從實然不能導出應然」或「從實然可以導出應然」皆謬,亦即皆被「實然應然二分」的框框限制了。

  (三)價值與自由

此節本不能單獨成節,但價值不能在後設倫理學處理,自由在析判Rawls之前又要釐清,故弄出此節。

  1、價值

依Frondizi的看法,價值論(Value theory)、價值學(axiology)到十九世紀末才開始系統地發展(二二三p1)。Scheler認為價值是先驗客觀的,價值優先於有價值的事物(p66-7)。並以四個標準做為價值高低的判準:一、持久性,愈持久價值愈高。二、可分性,愈可分價值愈低。三、基礎,若甲是乙的基礎,則甲的價值高於乙。四、滿足度,愈能得到生命中愈深愈單純滿足的價值愈高。謝勒認為宗教具最高價值(p89-91)。

Frondizi稱謝勒的價值論為客觀論的價值論,而邏輯實證論的倫理情緒說是主觀論的價值論,因Ayer等人認為倫理無客觀真假可言,相反的分析句及綜合句則與人的主觀價值不相干(ch3)。他主張價值不是如客觀論者所言獨立於價值對象和評價主體之外,絕對且不變的(p105)。但價值也不可能都化約為主觀經驗(p115)。亦即價值不是實在事物,也不是本質(指思物對象),它只是一種性質、一種形容詞而非名詞。價值本身無法獨存,在它與價值對象結合前它只是一種潛能(p2、6)。價值只是一完形性質,只存在於具體的人類情境中,且價值的等級愈高其客觀成分也愈多(p130、118)。

如果Frondizi的價值主張成立的話,首先碰到的問題是他的《價值是什麼》是沒價值不值得出版,因它只是思想對象。再來憑什麼說具體人類情境中才有價值,這是人類的獨斷,萬物皆有其本身的價值,毋需人類代庖。最後因事實與價值等二分之謬,可知大量地存在於哲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文藝等,重視價值的一方批評對方喪失了人的價值而異化成價格、工具理性、價值中立;反之則批評成搞個人主觀價值判斷、甚至個人喜好、神秘主義,其實雙方都是在玩弄技倆。

  2、自由

  (1)MILL

Mill將自由分成:一、信仰、思想及感情的自由,以及對一切實際或想像的如科學、道德或神學等議題的意見的絕對自由。二、嗜好行事的自由,自由地擬定適合自己個性的生活計劃,隨自己的喜愛去做事,面對可能的後果自行負責。只要所做不損害他人,縱然他人認為其行為是愚蠢的、乖張的、或錯誤的,也不受他人的阻擾。三、個人結社的自由。Mill認為不論何種形式的政府,如不尊重上述三種自由,那就不是個自由的社會(二二四p10-11)。

在上述自由中,Mill特重思想自由,他的理由是認為任何真理如不經自由的辯論將形成教條(p32),自由思想的目的不在培育大思想家,而是促使該社會所有人心智均成熟起來,進而促進該社會的開放和進步(p30、65)。Berlin批評它不合史實,因自由與進步並無必然關係(二二八p238)。其實二氏的論點皆不足,由歷史可知,除了古希臘、近代英美等進步與自由較為同步外,東西方歷史還有不少史實(如中國各大朝代、法德日蘇俄等亦然)可說明中央集權在初中期有利於進步,但後期往往形成進步的阻力。由此可知自由與進步的關係是辯證的,重要的是發展者後依自身性質和條件選擇自己的發展策略。另外Mill只知法律和規範範圍內的不侵害他人權益(二二四p69、51、57),但未反思當時就已發生的占大多數的弱勢者,因其基本生活、教育、醫療、工作、參政等權益受掌權者損害,而未能發揮自由

權。Berlin雖不同意這點反思(後述),但它是事實。

Mill的《論代議政治》雖延續了洛克的民主觀,但由他反思到民主政治的實現條件:一、那個社會的人要有良好的品德和智慧。二、人民並須願意且有能力履行民主政治。否則民主政治會陷於金錢、愚昧、無能、腐化等並為專制鋪路(二二四p122、148、109、172)。可知他已觸及後來的民主到底是古典、修正、或反修正等之爭的一些內容。

依現代學者研究,古典民主政治(從Pericles、Locke到Mill均是)的基本假設是:一、民主國家的公民的政治行為是理性的,對參政有濃厚興趣,且對政事有充分的常識。二、人人積極參政,民主政治才能完全實現。三、民主政治的道德目標是公民的自我發展(二二五p3-4)。以上假設其實就是資本主義民主政治中「政治人」的基本性格,由此可知西方或成功的民主政治會是漸進的就可理解了,因一開始大多數百姓是不具此條件,這也是洛克等人否定某些人享有參政權的理由之所在(二二三p540)。另外如果民主政治的條件是如此的「高標準」,那儒家視道德主體為政治的本質又有何不可,所以以民主政治的道德乃「最低限度而非高標準」來批評儒家政治論是謬。

Schumpter在《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主義》批評:「古典民主理論的主要困難在於它假設:人民對每一項政策問題都有明確而理性的意見,在民主制中他們選擇代表來監督他們的意見是否被執行」(二二五p53)。Bereison則從實證觀點認為古典民主理論不合實證研究所得,亦即實際的民主政治的公民行為並非依假設而行(p73-4)。造成學者對古典民主理論批評的原因,除了上述實證外,還有現代民主政治所產生的官僚化及理性的異化(p7)。

所以修正民主理論認為:一、民主政治僅是一種產生領導者的秩序,即精英集團藉和平競爭以獲取人民選票來掌握決策權力。二、一般人民的政治冷漠,只要不過分,非但無害甚至有利(p7)。

但反修正民主理論認為:一、修正論誤解了古典民主理論,因古典民主理論是一種規範理論而非描述理論。二、修正論實際上是一種保守的精英分子的意識形態(p7-9)。

以上三種民主理論皆存在盲點。首先是規範與描述二分之謬,古典民主理論不只是規範義,它還某一程度地描述了當時有參政權公民的特權和偏見。而修正民主理論除了反應出精英心態外,也說明了實證其實是有它的規範成分。再來是古典與修正民主理論均是保守的,所差只是保守者對象之別。

  (2)HAYEK

Hayek所謂的自由從《到奴役之路》《自由憲章》可知是以Smith的經濟自由為基礎。在《到奴役之路》他說:「自由主義是建立在一種信念上,那就是只要創造有效的競爭,就是勝過其它引導個人努力較佳的方法」(二二六p29)。故在書中對英國社會主義警告,指出任何形式的計劃、控制,均將導致奴役之路。到《自由憲章》他更赤裸裸(或誠實)地認為因自由競爭所導致的各種不平等是社會進步所必須的,以政治力量(如福利國家、計劃經濟)干預此種不平等均是對自由的殘害(二二七p59、66-7、71)。

海氏的觀點代表了古典自由主義(洛克等人)和所謂保守派(如Hayek、Freedman)的主張,反之的則是古典社會主義(前述所提Owen等人)和自由派的主張。這二派正代表著二十世紀尤其二次大戰之後英美資本主義民主政治隨著經濟力的強弱而起伏於強調平等福利與競爭效率之間,且具體地反映在英國的保守黨與工黨、美國的共和黨與民主黨的政治主張上,歷經二、三十年的鬥爭而導致國際競爭力下降。面對德日和新興工業國的競爭,英美二元式的社政經體制面臨重大挑戰,但回應的很無力,因二元的絕對論限制了他們的改革。同樣日本等成功的基石如重視集體的工作倫理和企業文化,在未來可能也會造成限制(至90年代中後期,德、日、南韓、台灣、東南亞等果真均程度不一地陷於發展的困境,接下來中國大陸、馬來西亞、泰國等不知能逃過或何時將重蹈)。所以保持辯證緣現性,將更有利於發展。(以上是美國尚未因高科技而復興,又因911而下滑,亞洲尚未因舍融危機而衰退又復興等之前的評論。)

  (3)BERLIN

Berlin在《自由四論》分自由為二種:一、消極自由,指「在什麼樣的限度內,某一主體(個人或一群人)可以或應被容許做他所能做的事,或成為他所成為的角色,而不受別人的干涉」。二、積極自由,指「什麼東西或什麼人,有權控制或干涉,從而決定某人應去做這件事、成為這種人,而不應去做另件事、或成為另種人」(二二八p229-230)。並認為積極自由源自「個人想要成為自己的主人的期望,我希望我的生活與選擇能由我本身決定,而不取決於任何外界的力量。我希望成為我自己的意志,而不是別人意志的工具。我希望成為主體,有意識之目的,而不是出於外來的原因。……最重要的,我希望能夠為我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並且能用我自己的思想和目的,來解釋我為什麼是能做這些選擇的人。只要我相信這一點是真理,我就覺得自己是自由的,而如果有人強迫我認為這一點不是真理,那麼,我就覺得在這種情況下,我已受到奴隸」(p241-2)。

Berlin認為英國古典政治哲學家的自由就是消極自由(p232),多元主義的自由亦然(p239)。他認為:「自由就是自由,如為了平等、公正、正義、幸福而犧牲削減我的自由,而又沒增加別人的個人自由,那所發生的是自由的絕對喪失」(p234)。又批評那些認為「一個牛津大學院長的自由,和一個埃及農夫的自由,完全是兩碼子的事」的人,只是一種政治噱頭,這些人認為後者既然因受西方殖民帝國剝削,導致貧窮、不識字、生病……等,而無力運用自由,故二者的自由不同,其實這只是西方自由主義者良心的不安而已。由此可知Berlin不但將自由絕對化,他還是硬心腸者。

由於Berlin認為民主政治所強調的自由是消極自由,而法國大革命下的自由乃積極自由,故可知他和Hayek一樣視英式消極自由利於民主,反之法式積極自由導致極權(二二七p79)。此種二分自由並不合民主理論之實相,因洛克民主理論下人的天賦自由權很難說它只是消極性。即使是積極自由也無法充分地表達康德的自由意志下的自由,因自由意志是依無上律令行事,是人與萬物的終極目的之所依。當然更無法表達牟宗三的自由意志,他比康更進一步主張自由意志是道德主體的呈現而非假設,這就是他與自由主義者辯論之所在。

為免他人說消極自由是退縮,他技倆性的批評東方式的「自由」是種逃避世界於內心碉堡的禁欲主義、寂靜主義(二二八p247、252)。

Berlin批評不論溫和決定論或自我決定論,均只是決定論的變奏而已(p7)。雖不能否認、也不能反駁某些形式的決定論在原則上、邏輯上是一種解釋人類行為的正確理論,但他認為它與人的信念不合(p25)。由此可知,自由只是他的一種絕對信念而已。相對的,Nielson從分析哲學入手的《自由與決定論》,對自由與決定間的辯證關係之分析就深入多了,他的結論是溫和決定論與自由並不相違(二二九p119)。其實不只人的世界如此,自然世界亦然。依Prigogine《混沌中的秩序》所言:「當系統參量增大時,系統將沿著『歷史』路徑演變,這路徑的特徵是有一系列相繼的穩定區域(這些區域由決定論的法則支配著)和不穩定區域(它們靠近分叉點,在那裡系統可以在多於一種可能的未來之間作出『選擇』)。」(二三0p167)可知人和自然界同樣,有序與無序、決定與自由、必然與偶然等並非絕對二分的,而是相互滲透的。

  四)傳統契約論

  1、HOBBES

霍布斯在《利維坦》認為自然狀態下(有關自然狀態與資本主義間的關係,參見二三一p13、18)的「自然的權利是人人皆有的自由,是人人都可以以任意方法保護其權利以謀生存」(二三二p83)。因自然狀態下人人不擇手段地自保,終於導致混亂而無法自保,此時人人就簽下契約將所有權利讓渡給國家統治者--Leviathan(p115)。立約後:一、群眾不能違約。二、統治權代表全體,故任何人無論以何藉口都不能解除服從的義務。三、少數人不可不服從全體。四、統治者有權決定一切(p116-122)。霍氏的上述主張除了與資本主義相關外,更赤裸裸地替英王查理二世1660年的復辟找一合理化之理論。

  2、LOCKE

洛克認為自然狀態的個人就是自己生命、財產權的裁判、執行者(二三三p52)。人天生下來都是自由、平等、獨立的,任何放棄其自然權利並受制於公民社會的種種限制的唯一方法,是和其他人協議聯合組成一個共同體,以謀彼此間的舒適、安全及和平的生活,以便安穩地享受他們的財產並防止共同體以外任何人的侵犯(p59)。所以暴政就是違反立約,不保護人民的財產、安全和自由,而是只滿足暴君個人的私欲(p125)。如果此種情況嚴重的話,人民即可起來推翻而代之以新的立約政府(p54、126、134)。

由此可知洛克的上述主張除了與資本主義相關外,更是英國一六八八年革命之合理化,正因如此他才會對大多數百姓和舊教徒不給予民主和寬容。

  3、ROUSSEAU

盧梭在《社約論》認為自然狀態下既然沒有任何人有支配他人的權力,所以社約便是人與人之間唯一合法的權力基礎(二三五p10)。在契約下每個人將自己的一切權力交給全民意志(general will),全民意志的主動面稱為主權、被動面稱為國家,份子的結合稱為人民,個別地參與主權稱為公民(p21)。主權是不能分割、不能讓渡的(p33、5)。當政府奪取主權時,社約即被毀而處於自然狀態,人民得起而新訂社約(p117)。至於全體意志(will of all,個別意志的總和)是否合全民意志,應由人民投票來決定(頁五六)。

有個問題是到底是盧梭的民主自由理論要為法國大革命負多少責任?英國紳仕們如海耶克、柏林等的批評失實,不過盧梭本人的全民意志主張和對文明理性社會的唾棄(二三四p120),與法國大革命的激進革命主張有強烈關聯。

  (五)RAWLS的《正義論》

Rawls的《正義論》在某一層面上是發揮了張力性格,如自由、效率與平等間的張力,社會正義、合作與穩定間的張力。由此張力、他對效益主義、直覺主義、分析哲學的批評、及他所處時代等,可了解《正義論》立論之形成。

與Nozick的《無政府狀態、國家和烏托邦》(1974)對比可知《正義論》(1971)二者時代背景之不同。前者面對的是經濟衰退,故從個人主義出發,認為自然狀態是無政府的,為了保護勞動成果而產生政府,故政府不可強行分配人的財產,不然是不正義。(二三六p160-173)。而後者的時代,在五0年代美國對外有韓戰對內有麥卡錫的反共風潮,當時美國國內因反共意識形態作祟,使基本人權尤其思想和創作自由受到很大的壓制,這對《正義論》的第一原則「最大基本自由原則」應有很大的啟示作用。到六0年代,美國對外越戰對內貧富懸殊、勞工運動、黑人種族問題、及校園學生運動等,對第二原則「差異和公平機會原則」有決定性的影響。

洛氏批評效益主義的「最大多數人最大幸福」違背了正義原則,比如奴隸制(二三七p162-3)。又認為「效益主義要推行最大平均福利,其前提是人人均為利他主義」(p183)。洛氏批評直覺主義排斥任何明確的方法和優先的規則,以致於雖正確地批評了效益主義,但並未建立起一套足以與之對抗的實用且有系統的道德觀,結果仍存在著效益主義的變種(p31、28)。洛氏批評分析哲學試圖在邏輯的真理和定義上建立一種實質性的正義,是不可能的(p48)。

洛氏以上批評存在著誤解他人和欠自我反批的問題。效益主義的「最大多數人最大幸福」未必違背正義原則,也不必假設人人均利他,因經濟理性人的自利會導致利他。更何況洛氏正義諸原則間不但互相衝突,且其論證也假設了原初狀態的理性自利,由此也可知洛氏也存在著效益主義的變種。至於分析哲學本來就反對透過研究、分析、批評、或宣教等而得到什麼實質性正義。

乍看之下洛氏是以原初狀態的假設來支持正義原則,其實他是先有了正義原則而後再設想出原初狀態,故先分析正義原則:一、最大平等自由原則,指每個人都有同等的權利擁有最大程度的基本自由。二、社會和經濟上的不平等應以下列優先順序處理:1、差異原則,指對所有人(尤其弱勢者)都有利。2、公平機會原則,指所有的職位和工作都向所有人開放(p57、80、294)。

為了滿足以上諸原則,洛氏認為現實社會的變數太多,故將分析的社會結構設定為暫時同其它社會隔絕的封閉社會,如此一來有關正義問題就比較容易處理了(p6),他說:「仁愛加知識的假定是如此複雜,以致不可能建立任何確定的理論……〔而原初狀態的〕互不關心和無知之幕的結合有簡潔和清楚的優點,在道德上也更吸引人」(p144-5)。(絕對論的致命吸引力)。

洛氏認為原初狀態相當於傳統社會契約論的自然狀態,原初狀態並非歷史文明之初的原始狀況,而是一種用來達到某種正義論的純粹假設之狀態。原初狀態的特徵是:在無知之幕下,沒有人知道特定的善觀念和特殊的心理傾向,也不知他在社會的地位,及先天的資質、能力、智力和體力。亦即在原初狀態下的各方是:一、理性的,以經濟上最有效地達到既定目標,不會妒忌,所以保證會依差異原則行事。二、互不關心的,指原初狀態的人只知追求自己的最多的基本善,而對他人的利益冷淡(p10-1、125、134-5、138-9)。

洛氏認為無知之幕使原初狀態的人不具那種使他選擇他律原則的知識,而只依正義原則的無上律令行事(p244-5)。顯然的,洛氏只在玩弄康德的自律和無上律令。康德雖強調律令的絕對性,但更說不要以為人是被律令所迫才去行使,如此便是他律了,所以他後來會發展出自由意志可同時有善惡格準的行事。但在無知之幕下,人無所謂自由意志,而無自由意志就無所謂自律。而且正義原則更不具無上律令的絕對先驗之本質。

基本善指的是各種基本的權利、自由、收入、財富、機會、自尊等(p59)。

基本自由的具體內容是選舉與被選舉、言論、集會、良心、思想、人身、私有財產、及依法不得任意逮捕和剝奪財產等自由(p58)。

洛氏雖然認為最大平等自由原則具有優先性,但他並未將之絕對化,他說:「僅當社會條件使平等自由的權利不能有效運用時,不然原初狀態的人不會為經濟福利的改善而放棄之」(p534)。「良心自由要因公共秩序和安全的共同利益而受到限制」(p204)。「限制平等的自由是為了避免更大的不正義或喪失更多的自由」(p206)。認為「市民不服從」的使用有以下限制:一、除非基本平等自由受損。二、法律手段已證明無效,抗議及其他方式也無效。三、市民不服從不能破壞正義原則,而是幫助社會正義的實現(p364-6)。

洛氏用經濟學的最大程度最小額原則(Maximin Rules)和決策理論的囚犯二難來論證他的差異原則。一、假設X在三種不同條件下有三種不同的決定,在最大程度最小額原則下,X會選擇D3的(5、6、8)以期其效益最佳(p149)。二、在原初狀態下只知追求自己最大善的囚徒,假設二人不認罪各判一年、一人認罪一人否認則認罪者判無罪否認者判十年,二人皆認罪則各判五年,在渴求無罪下二人皆認罪以致於各被判五年徒刑(p262)。

洛氏的以上論證有下問題,第一個例子太簡單沒考慮許多時候(如飛機高空爆炸、零和遊戲)不論做何決定其效益均是零,且在多人共同決定情況下會依平等原則而非差異原則做決定(二三八p110-6)。第二個例子更不合洛氏無知之幕的假設,因無知之幕下的囚犯不可能知道對方是否會認罪,如知道那在理性效益下會選擇皆不認罪而各被判一年。

洛氏的《正義論》對自由、效率及平等三者間的辯證關係並未充分處理,原因是他認為弱勢者在理性效率、互不關心、及不妒忌下應會同意差異原則的安排,但事實如何?他也未反思差異原則是否只是優勢者的藉口?未反思到國與國間的不平等,如南北、貧富、第三世界與第一世界?未考慮代間不平等,如負擔前代公債、福利、資源耗費、污染?由此可知洛氏自誇其《正義論》是絕對真理,可適用於任何時代、任何社會,且可反覆地灌輸他人了解(二三七p127、507、580),其實是一種絕對論心態。不只如此,洛氏繼《正義論》之後的《政治自由主義》《萬民法》(1993)雖認知到這些問題,但洛氏西方中心式的自由主義在普遍性的自由人權优先原則下,不但未能解決个人與集体、普遍與差異等的衝突,也無法被追求獨立自主的民族主义、女杈主义者等所接受,因為後著优先關心的是整体的獨立而非個人的自由人杈而已(三六九p.29-38)。所以洛氏的問題不在其立論合不合經驗事實,合不合激進自由主義者所要求的絕對自由或共同体主义者所認為的扠利基礎在集体而非個人(三九五p.2),而是洛氏將以美国的民主經驗及西方的理性至上為背景的立論,誤認為是普世真理。不然洛氏就不会不知只主張在一國內实施自由主義,而猤在世界範圍实施,如此一來美國以其个別价值在全世界橫行霸道不正是洛氏中立原則所應禁止的(三九六p.596-7)。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12509673

 

詳參【圖博館】:政治自由主義

《社會生物學》

 

  前言

一顆小小的細胞就像一個小小的宇宙,分子在宇宙裡宇宙間穿梭,跳著和諧炫麗的舞,舞出繽紛美妙的生命。生命是多麼地神奇啊!我們強烈的感受就能夠告訴我們,生命的現象絕不會是簡單的機械現象。和細胞分子之舞同樣叫人著迷的還有動物複雜美妙的行為。蜘蜘生來就會編織巧妙的網、鳥兒生來就會唱歌來討老婆、螞蟻生為蟻群家族的一員該做的是什麼、蜜蜂會跳舞告訴伙伴蜜源在那邊、土撥鼠見到敵人就會大叫通知同伴、母鳥會裝傷誘開敵人以保護小鳥……叫人不禁想要問說這些複雜美妙的行為又是怎麼來的?

  科學界裡,幾乎所有科學家都相信今天我們能見到的繽紛複雜的生命都是從極簡單的分子和細胞所演化而來的,而天擇( natural selection )則是演化的最主要機制。對於生物的許多複雜的行為,許多演化生物學家也都認為那也是對適應環境有利,所以能夠通過天擇的考驗而演化出來的。為了解釋許多複雜到社會化行為的生物基礎,學界裡「演化」出了一門稱為社會生物學( sociobiology)的學門。

  社會生物學可能對許多同學們來說是頗陌生的學問,可幸的是近幾年來台灣的科普書界裡出現了幾本和社會生物學有關的好書。社會生物學家嘗試用一些有趣的理論來解釋我們熟知的社會行為是怎麼演化出來的。社會生物學在其發展的二十幾年裡,不僅帶來生物學裡頭的革命,其影響所及該延伸到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政治學和經濟學等人文社會科學的領域。在歷史上,很少能有一門學問有這麼大的影響力的。想知道社會生物學到底如何有這麼大的魅力嗎?那請看看大師們怎麼說。

  大自然的獵人──威爾森

因為有一雙眼睛瞎了,又聽不到高率的聲音,所以不方便研究鳥類和蛙類(因為無法聽到牠們的叫聲),於是威爾森立志研究他剩下的眼睛可以看得到又不會怪叫的螞蟻。相信當時他連做夢都不曾夢到,他一生對螞蟻研究的堅持,能夠在生物學史上立下一個個輝煌的里程碑!從事螞蟻這種社會性生物的研究生涯裡,他數十年如一日地努力在田野觀察、採集、歸納資料,一直到到理論模型的提出後,他在1975年出版了轟動學界一時的《社會生物學──新綜合理論》(Sociobiology: The New Synthesis)。

威爾森(Edward O. Wilson)是當代最重要的一位生物學家,他於1955年獲得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的博士學位後就開始在哈佛執教,目前他是他是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的昆蟲學研究員。他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曾榮獲美國國家科學獎和瑞典皇家科學院為諾貝爾獎未能涵蓋的科學領域所頒發的克拉福獎( Crafoord Prize)。1996年,他被《時代》(Time)評選為影響美國當代最巨的25位美國人之一。最令人稱道的是他不只在科學界享有盛譽,他還榮獲過報導文學的最高榮譽大獎──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而且還不只一次!

  威爾森的《社會生物學》開創了一個研究動物社會性行為的生物基礎的學門,這個學門探討動物的許多社會性行為的演化機制。他在該書的最後一章結論道:從戰爭到利他主義的許多人類行為,亦有其生物基礎。他這樣時說法在當時惹火了一群人,他們認為他是在為可恥的生物決定論找出合理化的籍口!可憐的威爾遜甚至還在研討會上被反種族主義者潑以冷水。更令他難堪的是被當時的學界的學者們群起圍攻,使他背負上道德的黑鍋。在那些事件發生過後,讓他了解到他在社會人文面向的無知,於是他痛下決心來研讀社會人文方面的著作,進一步分析人類的天性究竟在文化上扮演著如何的角色,而他在的心得──1977年出版的On Human Nature更榮獲了普立茲獎的榮譽。

  在和大自然長期的親近,使他地成為一名鼓吹生物多樣性最賣力的學者之一,他為此而寫的書《繽紛的生命》(The Diversity of Life)被紐約公共圖書館評選為「世紀之書」中的自然科學十大好書。他一生致力研究的螞蟻讓他以另一部和一位德國科學家霍德伯勒(Bert Holdobler)合作撰寫的巨著The Ants再次榮獲普立茲獎。由此可見,他不僅是一名好的科學家,還是一名好的說故事的人。在他的自傳《大自然的獵人》(Naturalist)裡可以見到他熱情地訴說著他一生的故事,書中處處可感到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對科學的熱情與執著,讀這本書有如在聽一位循循善誘的老伯伯講古,有一種很溫韾的感覺。其中有趣的一章──〈分子大戰〉,對生物科學在這幾十年來的研究方向的轉變與其中的衝突有精彩的描寫,是我們這些唸廿一世界的科學──「生命科學」的人應該好好一讀以深思和反省的。

  威爾森在去年的新書Consilience: The Unity of Knowledge中提出知識整合的觀點,他歸納道所有學科──人文的也好、科學的也好,都共同追問人從何而來,從何而去的問題。他認為從這點來看,人文與科學的知識可以做一種整合,以打破兩種文化之間的籓籬。

  達爾文的獵犬──道金斯

如果達爾文的天擇理論是對的話,在個體間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為什麼土撥鼠在見到大敵老鷹的時候不會先落跑而是大叫其伙伴趕快跑?為什麼工蟻和工蜂干願犧牲自個兒的生殖利益還拼死拼活地為蟻后或蜂后賣命?這些利他的行為究竟是怎麼可能演化出來?或許問題的答案可能會叫你非常驚訝,因為答案可能在「自私的基因」裡。

  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是英國牛津大學( Univ. of Oxford)動物系的動物行為學家,他早年曾受業於動物學大師、諾貝爾獎得主丁伯勤(Nikolaas Tinbergen)。他是金球知名的科學作家,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 The Selfish Gene)令他名聲大躁。

  《自私的基因》是本非常有趣的書,裡頭的許多觀念雖然在當時的學術界並不是最新穎的,然而對一般大眾讀者而言,裡頭的觀念可說是非常前衛且聳動的。現在本書已成為要了解現今演化生物學最流行觀念的必讀聖經。書中充滿著一種極犀利的觀念──基因是最自私的,所有生命的繁衍、演化,都是基因為求自身的生存和傳衍而發生的結果;更嚴酷地說,我們只不過是機器人的化身,是基因在主宰我們這部機器!

  當然以上的說辭看似非常聳動,但其實這不過是一種化約式的看法,把天擇的作用單位從個體化約到了基因。利用近親選擇( kin selection)的解釋,自私的基因理論可以很好地解釋出雖然利他的行為對該個體可能不利,然而這樣的利他基因卻可以在被利他行為而獲救了的親屬裡傳開,所以照此來看天擇選擇了對其自身保存有利的基因──也就是夠「自私」的基因。

  在《自私的基因》這本書裡,他把這個觀念用到解釋動物實行的家庭計劃、求偶策略的運用、父母對小孩的呵護、好人是否會出頭等有趣問題。書中的邏輯清晰,讀起來一點也不吃力,是難得的科普好書,值得向每一位對演化生物學和社會生物學有興趣的朋友們推薦。然而雖然如此,想要好好了解本書並較快進入況狀的話,最好能夠對演化有一定的了解,最好能用功一點先把普通生物學課本中有關演化的章節好好溫習一下吧。

  道金斯是全球知名的科學作家,他可以說是比達爾文更達爾文主義( Darwinism)的人,因為他堅信天擇在基因層次上的作用是無遠弗屆的,可說是個蠻極端的化約論者。他甚至把自私基因的觀念衍伸到文化思想的領域,只不過主角換成了「濔」(Meme)──文化中各種新的複製觀念,思想的傳播就像傳染病,令人如同被催眠般著迷信奉,新的複製者也會如基因一樣彼此競爭,相互適當、被逃選,甚至能產生新變種,有興趣請參考The Meme Machine一書。他極厭惡創造論和神秘主義,極力捍衛達爾文主義,常愛和與他論點相左的人大辯一場,因而被稱為達爾文的獵犬。他其他重要的作品有《伊甸園外的生命長河》(River out of Eden)、The Blind Watchmaker、 The Extended Phenotype、Climbing Mount Improbable、Unweaving the Rainbow等。道金斯的老友,在倫敦經濟學院哲學系及牛津大學動物系教書的柯若寧(Helera Cronin)的《螞議與孔雀》( The Ant and the Peacock)一書中對道金斯的理論有著精闢的見解,想深入了解的同學也可做為參考。

  人類大歷史──賈德.戴蒙

人類這種自稱為萬物之靈的動物究竟有多麼地「人性化」?人類究竟和動物還有多少的不同?人類怎麼在這麼短的時間裡一晃變了世界的征服者?而為什麼有些民族就是能比其他民族「優秀」進得去征服、消滅其他「落後」的民族?為什麼人類能夠夜夜春宵享受性愛的歡愉?想知道以上問題的答案嗎?請看看賈德.戴蒙的書吧!

  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是今年剛榮獲國家科學獎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醫學院生理學教授。他大學畢業自哈佛,是劍橋大學的生理學博士,研究專長是消化系統中的吸收作用。他在1973年以生理學的卓越研究成績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在1979年以在族群生物學(Population Biology)貢獻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 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院士,並在1988年以演化生物學上的創見當選美國哲學學會(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院士。

  戴蒙真的是這個世界上少見最多材多藝的人!想想看,單單想要在一個專業領域裡有能被眾人肯定的成就已經是不容易的事了,況且還能橫跨實驗生理學和田野生物學這個性質極不相同的領域並且還同時大放光彩,這簡直就像神話一樣!然而就是有怎麼一個人辦到了!過去三十年間,戴蒙長期在新幾內亞經行鳥類生態與演化的田野考查,他在書中舉的許多例子是他的一手資料,並且在許多觀點還是在田野觀察中得到的。

  舉凡探討人類演化的科普書也不少,不過戴蒙的《第三種猩猩》(The third Chimpanzee)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人類,和最親近的黑猩猩只是不到2%的差異。如果一個從外星而來的分類學者,想當然的會把人類和黑猩猩分類到同一個屬底下,黑猩猩有兩種,所以說人類是第三種黑猩猩也不為過。戴蒙不是正統的人類學家,他以自然史(natural history)的觀點切入探討人的演化──人類一些奇怪的文化現象的演化。書中提出許多有趣的觀念來討論人類的性象、語言與藝術的演化,他也提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論證來否定農業是造福人群的「發明」,並且還為人類的吸毒現象找「理由」。和其他人類演化著作不同的是他的焦點放在社會與環境的因素的影響。

  戴蒙在最為人稱道的書《槍炮、病菌與鋼鐵》(Guns, Germs and Steel)中,他把《第三種猩猩》裡提道的人類文明的演化的不平等做出一個振耳欲聾的解釋。為什麼有些民族在好幾千年前就發展出傲人的文明,為什麼還有些民族仍生活在石器時代?其間的巨大差異是怎麼造成的?難道有些民族天生就比較聰明嗎?當然這不是答案,因為戴蒙會告訴你他在新幾內亞的土人朋友可能比你還聰明,他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說穿了其實是生物地理的問題。人類文明的不平等發展一早就決定在起跑點,有些民族就是天生比較幸運能夠生處在有可供馴化的動植物的環境裡,如果沒有可以大量種植的高熱量植物和還算溫馴可以豢養的大型動物,那來充沛的食物來源可以喂飽一群吃飽沒事找事幹的人來發展文明?沒有可供農業發展的動植物怎麼可能讓一伙人長時期住在一塊以使得疾病得以傳播,得「剩下」有抵抗力的人才能夠「籍著」那些病菌輕易把美洲或澳洲的原住民幹掉!?這些可說是對人類文明發展史最有創見的假說,或許你會嫌他的解釋太簡單,但是請放心,這是一個簡單但是很棒的開始!

  戴蒙的另一本書《性趣何來?》(Why is Sex Fun?)探討的是人類這種「性」急的動物的許多有趣性象及其演化機制,想知道人為何不會像其他動物一樣定期發情叫春,而且還要偷偷躲起來辦事嗎?有「性」趣的同學可別錯過本書喔。另外,還有一本麥特.瑞德里(Matt Ridley)的《紅色皇后》(The Red Queen),從性象(sexuality,與生殖有關的解剖、生理、行為)入手,探討「人性」的「本質」,想對人「性」有進一步的了解,趕快看看吧。

  人是有道德的動物嗎?人類是最嗜血的動物嗎?

人性究竟是孟子說的「本善」,還是荀子說的「本惡」,是千古爭論不休的老話題。或許,能夠提供我們答案的不是哲學,而是一門你可能聽都不曾聽過的「演化心理學」(evolutionary psychology)。

  人類是一種極其複雜多變的動物,我們每天在做的行為有多少是我們的天性 驅使我們不得不做的?男人為什麼天生就比較好色?為什麼人會吃醋?為什麼人在有了伴侶後還不時想要偷吃?為什麼母愛硬是比父愛偉大?為什麼人類喜愛成群結黨?為什麼有些人會捨身取義?為什麼人在幹了壞事後總是會覺得怪怪的?以上的問題在羅伯.賴特(Robert Wright)的《性.演化.達爾文》( The Moral Animal)中皆有一一的解釋。在這本書中,作者很巧妙地把天擇之父達爾文安排成為天擇故事的主角,達爾文的一生,從他的婚姻到他的家庭、朋友甚至一直到他的社會成就,都成了書中理論攤開來放大檢視的樣本,讓我們冷眼旁觀達爾文也是如何地難逃出天擇的掌心!

  今年是美國哥倫邦高中學生喋血案一週年,當時兩個高中生冷血地槍殺了十三名同校師生,而這幾年來幾乎每年在美國都三不五時來個幾場校園喋血案。既然人之初,性本善,為什麼那些極嗜血的人盡然會是那些不經世事的莘莘學子?竟究社會文化出了什麼問題?還是人類的天性本來就是嗜血的?為了找尋答案,哈佛大學的生物人類學家理查.藍翰(Richard Wrangham)和作家戴爾.彼德森(Dale Peterson)遠征殺戮處處的非洲大陸找尋答案。藍翰是著名的黑猩猩專家珍.古德( Jane Goodall)的學生,他們早在岡貝國家公園的黑猩猩觀察研究就發現原本被認為是溫馴的黑猩猩原來也會發動戰爭,極血腥地把鄰近的另一群星猩猩給一一幹掉!在《雄性暴力》(Demonic Male)這本書中,他們試圖為人類社會的亂象尋根,探討自相殘殺的自毀暴力行為是怎麼演化而來的。他們也發現第二種黑猩猩──巴諾布猿( bonobos,亦稱侏儒黑猩猩)竟然是一種極愛好和平的動物,牠們揭示了另一種可能性,大猿( great apes)的演化不一定是要往更暴力的方向進行的,並且人類是有機會選擇減少暴力的趨勢的!

  演化心理學方面還有一本好書《天生反骨》(Born to Rebel)討論一個有趣的現象──歷史上有革新成就的老大少得不成比例,作者法蘭克.薩洛威(Frank J. Sulloway)為我們揭露在家庭內上演的演化戰爭,解釋為何龍生九子,各各不同。原來我們人生裡的第一場硬仗是先向手足開打的,我們在家裡的排行打造了我們造反與否的性格。想知道自己成為老大或老二的下場嗎?請看看這本書吧!

  以上這些書是從生物學的角度來探討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和歷史科學等各層面的有趣問題,這是社會生物學從自然科學衍伸到人文社會科學的最佳例子,社會生物學之父──威爾森更樂觀地認為今後包括經濟學、政治學、文化學等各學科也都會愈來愈熱中於討論人類各種不同行為思想的生物學基礎。

  「社會生物學」的異議分子──古爾德

看完了以上所有的書,是否你真的會認為我們人類不過是一種逃不出天擇手掌心的動物,我們的無私的付出原來不過為了讓自私的基因播種,偉大的愛情原來不過是為了播種而設的程式,原本我們認為極下流齷齪的強暴行為原來也有其生物基礎……

  你是不是想到這些「事實」就會不寒而慄?人類難道真的就只能放任天擇的結果來操控嗎?不過免驚,因為還有一個人會告訴你,他相信「生物潛力」(Biological Potentiality)是無限大的,人能夠支配所有行為的可能性!他就鼎鼎大名的的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古爾德在哈佛大學教授古生物學、演化生物學和科學史。他是位極博學的學者,他在紐約自然史博物館出版的《自然史》(Natural History)雜誌發表專欄文章長達二十五年從不間斷!他的文章文詞華麗,喜愛用典,深從高級知識份子的歡迎,使他成為美國文化界的名人。

  他是在《社會生物學》剛出版時抨擊威爾森為力的人。雖然他們是同所大學學系的同事,但是他對威爾森可一點也不客氣。他在《達爾文大振撼》(Ever Since Darwin)這本書中有一篇描準社會生物學開炮的文章〈生物潛能vs.生物決定論〉,他認為威爾森的論述無非是一種「生物決定論」,他堅信人類所特有的一小部分行為,跟白蟻、星猩猩或其他動物的行為仍然是相當不一樣的。或許,古爾德會反對社會生物學是因為他深怕一堆生物決定論的論點會伴著起舞而不幸地被野心家給利用了。如此看來,他真是苦口婆心啊!不過在我看來,古爾德對社會生物學的論戰倒像是為了反對而反對,他並沒有提出像社會生物學家們所提出般的有力證據來支持他的說法,所以就算他才高八斗,現在也只能落得個非主流派的下場。和威爾森及道金斯等人所主張,複雜的現象可以通過研究簡單的事物來了解所不同的,他非常不屑這種「化約論」式的看法,他堅持複雜的高層次現象並非低層次現象的累加,天擇並非只作用在基因的層次而已,而是同時作用在多層次的高低階層級的。

  在著名的出版家,跨國際的「科學大師」系列籌劃者布羅克曼(John Brockman)的《第三種文化》(The Third Culture)這本書中,還有幾篇雙方陣營大打口水戰的文章。對於這其中的孰是孰非,就得靠看官您自個兒來評斷了。

  推薦好書

威爾森(Edward O. Wilson)著,楊玉齡譯,《 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 》( Naturalist),天下文化。

威爾森(Edward O. Wilson)著,金恆鑣譯,《 繽紛的生命──造訪基因庫的燦爛國度》( The Diversity of Life),天下文化。

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著,趙妙初譯,《 自私的基因──我們都是基因的俘虜?》( The Selfish Gene),天下文化。

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著,楊玉齡譯,《 伊甸園外的生命長河》( River out of Eden : A Darwinian View of Life),天下文化。

柯若寧(Helera Cronin)著,楊玉齡譯,《 螞蟻與孔雀(上)──耀眼羽毛背後的性擇之爭》( The Ant and the Peacock (Part 1 & 2) : Altruism and Sexual Selection from Darwin to Today),天下文化。

柯若寧(Helera Cronin)著,楊玉齡譯,《 螞蟻與孔雀(下)──捨自為群的利他之謎》( The Ant and the Peacock (Part 3) : Altruism and Sexual Selection from Darwin to Today),天下文化。

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著,王道還、廖月娟譯,《第三種猩猩──人類身世與未來》( The third Chimpanzee : the Evolution and Future of the Human Animal),時報文化出版。

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著,王道還譯,《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Guns, Germs and Steel :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時報文化出版。

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著,王道還譯,《 性趣何來?》( Why is Sex Fun? : The Evolution of Human Sexuality),天下文化。

麥特.瑞德里(Matt Ridley)著,范昱峰譯,《紅色皇后──性與人性的演化》( The Red Queen : sex and the evolution of human nature),時報出版。

羅伯.賴特(Robert Wright)著,林淑貞譯,《性.演化.達爾文──人是道德的動物?》( The Moral Animal : Why We Are the Way We Are : the New Science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張老師文化。

理查.藍翰(Richard Wrangham)和戴爾.彼德森(Dale Peterson)著,林秀梅譯,《雄性暴力──人類社會的亂源》( Demonic Males : Apes and the Origins of Human Violence),胡挑木。

法蘭克.薩洛威(Frank J. Sulloway),張定綺譯,《天生反骨──家庭內的演化爭戰》( Born to Rebel : Birth Order, Family Dynamics, and Creative Lives),平安文化。

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著,程樹德譯,《達爾文大振撼──聽聽古爾德怎麼說?》(Ever Since Darwin : Reflections in Natural History),天下文化。

布羅克曼(John Brockman)著,唐勤、梁錦鋆譯,《 第三種文化──跨越科學與人文的鴻溝》( The Third Culture : Beyo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天下文化。

Edward O. Wilson, Sociobiology : The New Synthesis, Twenty-Fifth Anniversary Edition, Harvard Univ. Press (2000)

Edward O. Wilson, On Human Nature, Harvard Univ. Press (1988)

Edward O. Wilson, Consilience : The Unity of Knowledge, Random House (1999)

Richard Dawkins, The Extended Phenotype : The Long Reach of the Gene, Oxford Univ. Press (1990)

Richard Dawkins, The Blind Watchmaker : Why the Evidence of Evolution Reveals a Universe Without Design, W W Norton & Co (1996)

Richard Dawkins, Climbing Mount Improbable, W W Norton & Co (1996)

Richard Dawkins, Unweaving the Rainbow : Science, Delusion, and the Appetite for Wonder, Houghton Mifflin Co (1998)

Susan J. Blackmore & Richard Dawkins, The Meme Machine, Oxford Univ. Press (1999)

Matt Ridley, The Origins of Virtue : Human Instincts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Penguin USA (1998)

Robert Wright, Nonzero : The Logic of Human Destiny, Pantheon Books (1999)

(本文原刊於清華大學 生命科學系系刊《動物農莊》第五期)

http://love.youthwant.com.tw/11/pre_read2.php?ut=f&stud_id=200333175&bid=120107233336211Y

台長: 阿楨
人氣(845) | 回應(2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社會政治 |
此分類下一篇:《崇高的曖昧》
此分類上一篇:《性演化達爾文》

阿楨
王菲離婚主因?傳春節後將皈依佛教到西藏出家2013-9-14今日新聞網

歌壇天后王菲與李亞鵬13日雙雙在微博尚證實夫妻緣盡,兩人離婚消息一傳開,各界也開始揣測離婚原因,不僅有消息指出李亞鵬在外有小三,網路現在更盛傳,王菲是因計劃春節後要到西藏出家才會離婚。
天后王菲離婚消息一出讓許多人極為震驚,網路上也傳出王菲離婚主因是因春節過後將到西藏薩迦寺出家,並替大女兒辦理信託,保證其一輩子衣食無憂,二女兒則是給前夫李亞鵬照顧,已無後顧之憂。
不過,關於王菲出家的消息這次並非第一次傳出,曾有網友爆料,其實王菲在1992年已皈依佛門,也曾數次將名下財產捐給佛學院,還把自己住處的地下室改建成佛堂,專心修佛。
另有報導指出,王菲雖然演唱事業一帆風順,造就出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但感情路卻不順遂,一直希望能出家專心修行,在她漸漸退出演藝圈後,四處弘揚佛法,並參加許多慈善活動,去年更曾到印度朝聖修學佛法,都是為了到西藏出家做準備。

願王菲李亞鵬早日再婚

新觀察很少品評名人私生活,因為離公共事務距離較遠。但王菲李亞鵬離婚算例外(上次是鄧文迪離婚),這種新聞就是真正的新聞。週五晚上,編者的微信朋友圈徹底被刷屏……大多數人只限於看熱鬧,瞭解我們的人知道,新觀察是一定要看出點門道的。對,哪怕只是看待一起離婚。
  本專題將主要介紹潘綏銘、鐘阿城、端宏斌三位元公知的觀點。潘綏銘先生是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性學專家;阿城以小說《棋王》成名,以博聞強記知名,與當代文藝界很多名流過從甚密;而端宏斌則是位元80後財經專欄作家,同時致力於進化心理學的科普。
  離婚率還將抬升,至人性的正常水準
  先來看端巨集斌提供的一組資料。
那些過來人經常會告訴你這樣一個真理:婚姻其實與愛情無關。婚姻本來就是人生最大的賭博,誰都不知道最終的結果。中國離婚率已連續7年遞增,相信很快就會趕上發達國家的水準了。美國的離婚率是50%,即平均每對夫妻都有50%的概率最終分手。(該段寫於2011年6月)
2013-09-16 09:56:10
版主回應
  不用刻意大驚小怪,無妨就承認:實際離婚數目比一般人印象裡普遍得多。而明星離婚,也是離婚,再熱鬧也是很大絕對數量裡,極小的一部分。可以關注(這是人性),但不宜過分解讀(這是禮貌)。應更多研究社會現象,而非個案。
進化心理學首先會告訴我們一個事實,雖然很多人並不樂意聽,那就是:事實上從來就不曾有過嚴格的一夫一妻制社會。雖然很多國家的法律認定,每個人只能有一個老婆,但是照樣會有很多人擁有二奶,或者是小三。嚴格的一夫一妻制只存在於想像之中。
  老端有他的脾氣,直戳社會真實,很多人對此是諱言的。否則,難以解釋怎能每天都能見到“小三”“劈腿”“嫖娼”……這類社會新聞,不像是全國各地記者爭先恐後編的啊。
  具體一個社會是偏向一夫多妻還是偏向一夫一妻,主要是由這個社會的財富分配狀況所決定,簡單的講:如果一個社會的資源不平等度較高,那麼婚姻制度就是一夫多妻制;而如果一個社會的資源不平等度較低,那麼婚姻制度就是一夫一妻制。
  娛樂圈偶像資源豐富,條件優質者比比皆是。不是這個圈子裡的人格外壞,而是堅守感情對他們來說,格外難。這是人性。
  NBA巨星科比離婚
人性為什麼永遠是花心的
阿城說:基因才是我們的根本命運。
人腦中的三種化學物質,多巴胺(dopamine),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和henylethylamine(最後這種化學物我做不出準確譯名,總之是苯和胺的化合物)。當腦浸於這些化學物質時,人就會墮入情網。
  持續兩到三年後,人腦中的上述三種化學物質消失……生物遺傳學家解釋說,遺傳基因的這種安排,是為了將迷狂的一對分開,因為從偶然率上看,交配者的基因不一定是最佳的,只有另外組合到一定的數量,才會產生最佳的基因組合,這也是所謂的“天地不仁”吧。
  變心,原來是潛藏在男人(包括女人)體內的一項生理機能,還是為了優生!
人性“本”惡,本指的就是基因嗎?
  當人類社會出現需要繼承的權力和財富時,人類開始向基因的“盡可能多組合”的機制挑戰,造成婚姻制度,逐漸進化到對偶血緣婚姻,以便精確確認有財富和權力繼承權的基因組合成品,並以法律保護之。基因所安排的生理化學週期並沒有料到人類會有一個因財產而來的理性的婚姻制度,它只考慮“非理性” 的基因組合的優化。人類發明的對偶婚姻制度,還不到兩萬年吧,且不說廢止了還不到一百年的中國的妻妾制。
  這段道出了婚姻的悲壯本質。都說錢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父母畢生積攢下的,是要留給血脈子孫。而不管怎麼留怎麼分,總要落實到人,張三張四張五張六張七。如果不結婚不廝守不組建家庭,男性血脈流落四方,子一輩可能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只知其所生不知其所養,天知道這一家怎麼傳承!
結婚不是因為愛,結婚是為了愛子孫。
花心不是因為不愛,花心是為了愛子孫。
  再婚
我就不知道婚姻在你們這些專家學者看來的話,它到底對於社會的現實意義是什麼,它是不是慢慢慢慢地在弱化?許戈輝問。
  潘教授答:它是在弱化,它的生殖功能、財產功能、傳宗接代功能已經非常弱化了,在我們現在中國城市裡面已經非常弱化了。
  但是恩愛的功能不弱化。它有可能加強——因為外界競爭越來越激烈,越來越是陌生人的社會,你就越有可能需要愛。
  SARS來了,你躲在哪兒去了,我躲在哪兒去了?回家,得有一個婚姻,得有一個家庭吧。一個小小的單人間裡你是什麼感覺。
  我的親戚朋友如果離了婚,我絕對不會說三道四,我一定是幫他再婚,哪怕他不想再婚,我也會勸他,還是需要有婚姻。不好,不好可以離。
結了婚離婚,再結婚,再離婚,一生幾次,不新鮮,一點都不新鮮,在發達國家都是這樣,連續多配偶制。
  我們中國人太相信婚姻一定要白頭偕老,婚姻神聖,所以老怕離婚,尤其怕離婚率升高,離婚率一升高人們就要討論。離婚率高不可怕,可怕的是再婚率低。現在調查證明,再婚以後愛情、性都比上一次婚姻好,無論男人還是女人。
哪怕你一輩子結了5次婚,結了8次婚,可是你每一次是幸福的,而且很有可能是一次比一次更幸福。
  不知那等感受是不是真的,編者沒有發言權。有多次婚史的網友不妨留言印證——或辨證。據說,“感情轉來轉去,王菲、李亞鵬、周迅、謝霆鋒、張柏芝最後都轉成了單身”,他們想必不看潘綏銘。
  生物學家的非洲動物觀察報告說,群居的黑猩猩中,有時候會有一隻雄黑猩猩叱退群雄,帶著一隻自己迷戀上的雌黑猩猩,隱沒到叢林深處討生活。
不一定哪天還從那裡出來。不重要。
http://news.sina.com.cn/newobserv/xgclihun/

詳參【圖博館】:《性演化達爾文》 基因能分好壞? 星光幫與超女秀《新娘百分百》鳳凰與檳榔西施
2013-09-16 09:57:07
阿楨
演化論:邏輯邪9/66

演化論與創造論同是信仰
都無法以科學證實或否證
純屬上帝創造論的邏輯邪

演化論以下的五路證據
使演化論成為科學典範
一、現代遺傳學的基因突變證據。
二、現代地理學的大陸漂移證據。
三、化石的證據:始祖鳥銜接了爬蟲與鳥類之演化史。
四、界門綱目科屬種分類的證據:階級愈低則彼此的形性愈接近。
五、發生學的證據:各類之間比如人豬雞的胚胎有其演化的類似性。
以演化論來解釋宇宙人生也很有說服力:
比如宇宙的演化
人為何會生病老化
還有…………………

還有以演化生物學來解釋
男女有別是有其先天的生化基礎
而不是後天父權社會偏見的社會生物學

演化生物學家眼中的性別科學
怎變女權主義者的社會生物邪

這得怪達爾文對自己的物競天擇優勝劣敗理論欠以下反省地批判:
一、雖不同意上帝(God)創造論,但又脫不了自然神論包袱,而變形為造物者(Creator)演化論。
二、不了解演化論與牛頓力學有很大的區別,牛頓力學已完成了天體和物體運動的數學化,演化論只是一套演化原則,因此牛頓力學已遭否證而演化論仍巧妙地在運作。
三、造物者旣然主張優勝劣敗,這導致社會達爾文主義對演化論的誤用,其餘毒甚至禍及殖民帝國主義、惡質資本主義和種族優越論。
以致於後來者對任何用演化論(如基因改造食物基因醫學)都很排斥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7652601
2014-04-30 08:43:42
圖博館
冷漠或熱心助人?科學家發現基因差異2015-6-12

  當社會發生著許多悲劇而大部分人袖手旁觀,在人們感嘆社會冷漠之時也會慶幸身邊還有一些人特別樂意幫助他人。助人的因素一直是科學家探討的課題,而近日一項研究發現助人的本能可能活在人的基因當中,影響著個人的社會行為和助人的傾向。
  體內S-等位基因型導致社會焦慮
  發表在《社會神經科學》(Social Neuroscience)中的研究,探討助人行為與血清素轉運體基因之間的關係。參與這項研究的398名大學生,提供他們的親社會行為(積極的利他的社會行為)和社交迴避行為的報告,並提供口腔細胞以確認他們的基因型。
  研究結果發現體內基因為S-等位基因型的參與者,有社會焦慮和迴避的行為,較少對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研究者認為通過減少S-等位基因持有者的社會焦慮能夠改善他們少助人的狀況。
  據該研究報告的合著者,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的副教授史考特(Scott Stoltenberg)表示,早前的研究已發現,大腦中的血清素神經遞質是調節情緒的重要部位。他透露,這項研究結果表明,血清素系統基因影響著每個人不同的社會焦慮程度,這也部分解釋了為什麼一些人更傾向於幫助他人。
  克服障礙助人 減壓並增添幸福感
來自密蘇里大學(University of Missouri)的研究員古斯塔沃•卡羅(Gustavo Carlo)透露,助人行為可以說是體現在一個快樂和健康的人身上的明顯象徵;但是通過鼓勵和支持、輔導或藥物治療,有社會焦慮的人還是可以克服他們助人的障礙。
  其實助人本身就能使人心情愉快並能減少憂鬱和壓力。近期有許多報導講述助人能使人幸福、健康等。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蘇珊博士(Dr. Suzanne Richards)針對助人行為和健康之間的關係的研究,得出一個結論:助人行為能降低憂鬱、增加幸福感、和減低死亡風險。
  《赫芬頓郵報》(Huffington Post)也報導一項研究,提出:在工作上喜歡幫助別人的人工作更愉快。拉福萊特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唐納•莫伊尼漢(Donald Moynihan)透露,越來越多研究證實利他主義的力量。他表示,他們的研究提出了關於利他主義的一個簡單卻意義非凡的觀點,助人使我們更快樂。因此,助人的行為對心理健康是有益的。

另詳參【圖博館】:基因能分好壞?
2015-06-21 07:50:18
圖博館
自私:生命的游戲
作者: (德)施爾瑪德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內容簡介
假如我們的大腦被一個邪惡的科學家從身體里切下來,放進一個泡滿營養液的缸中,通過計算機輸送的信號刺激大腦,讓它感覺藍天白雲生活一切如常,我們怎麼擔保自己不是真的生活在這種幻境里?《自私:生命的游戲》就是要警醒我們,醒醒吧,諸位,我們落入了一個偽裝得無比高明的陷阱!
這個陷阱以人的自私為前提假設,將人性以一種大刀闊斧的方式作了刪減,乃至個人特征已被層層剝去,精簡到了只剩下自動機器一樣的偏好,可以用數學方法來計算。
一個人的自我,僅僅成為一個界面,一個端口,人們通過它來操控世界,不過同樣也可能被世界完美地操控。
讓有血有肉的人移居到經濟學模型中,這根本不是經濟學家的本意。但有誰能夠斷然否認人類天性中的「自私」基因?正相反,自私、理性,已經被打造成一條嶄新的自然法則,大家早已把它當成了行為指南,就像下意識地跟隨一台導航儀行動。
有了計算機、互聯網,依據個人利益最大化原則來演算人的特性,更會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改變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也將人的自主思維掩埋其下。更不容忽視的是,這種思維模式已經入侵並征服了包括股票交易、政治甚至我們的日常生活。
我們將要見證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模型用代碼模擬現實世界,隨后以此為依據,將自己變成現實。理論,不再僅僅滿足於描述人類的自私特征,而是反過來,成批生產出自私自利的人,這個過程就好像預言的自我實現。
這個最初並無惡意的模型,最終如何變成了一個陷阱?而且這個陷阱又偽裝得何等高明?
人類被植入了純粹的利己主義和貪婪的程序,被制造成完全自私自利的生物;一個由利己主義組成的新的社會怪獸已然誕生,不信任和恐懼生根發芽。人類被解除了決定自己命運的責任,生命最偉大的游戲正在悄悄上演,但人類已經被排除在游戲之外……
弗蘭克•施爾瑪赫(Frank Schirrmacher,1959-2014.6)畢業於海德堡和劍橋大學,擁有博士學位。1994年起,擔任《法蘭克福匯報》主編之一,曾多次獲得德國文學和新聞領域大獎。著述甚豐,《瑪土撒拉的密謀:顛覆老齡化社會的迷思》,曾居德國非小說類排行榜第一名,德國2004年非小說類最暢銷讀物,授權14種語言翻譯,並為他贏得「黃金文筆獎」、「克林納國際書卷獎」專業類書籍獎,以及「2004年德國最佳記者」的殊榮。
2017-04-05 17:05:17
圖博館
目錄
  第一部分 盡善盡美的游戲
第1章 離魂記
軍方正在尋求關於人究竟會以何種方式采取利己行動問題的答案
第2章 游戲
經濟學家給出了答案
第3章 預言
所謂真相就是我們相信的事
第4章 怪物
人人都在理性行事,可是突然之間,妖怪現身了
第5章 劇本
「但願一切順利」——用影片的形式來描述金融危機
第6章 理性
每個人都將成為自我的管理者
第7章 社會物理學
平布雷先生發表談話,敦促物理學家粉墨登場,到華爾街尋找機會
第8章 屠殺
貪欲與恐懼足以刺激人們進行一場生命的游戲
第9章 血液循環
在一台機器內部,這台機器所做的一切都將成為自然法則
第10章 神經系統
人們頭一回明白在世間行事,人並不需要身體,只需要堅強的神經
第11章 人形機器
第一台自動機器剛剛組裝成功,人就被拆成了零部件
第12章 頭腦
人類必須要符合機械化要求的標准
第13章 基因
利己主義在遺傳特征中獨占鰲頭
第14章 親緣
即便是大自然,也在以股市交易員的方式進行計算
第15章 精神分裂症
比起耽於幻想的人類,這個世界更適合那些自私的機器人
第16章 閃電戰
自私的機器啟動,就像教科書中描述的一樣——戰爭開始了
第17章 政治
如何將國家關進籠中
第18章 駭客帝國
「你們怎麼能創造出這樣一個人」
第19章 心之眼
符合市場規律的民主政治已經啟動
第20章 最后的表決
就在「自主權面臨窮途末路」之際,這股神秘的力量將權力交回人類手中
第21章 大數據
二號人置身直升機中,在每個人頭頂盤旋
第22章 征服
人類的一切都取決於他自己的意願,而我們正好知道他想要什麼
  第二部分 人類的優化
第23章 秘密
生命游戲之使用說明書
第24章 成功
上帝願意你成為富有的人,你為什麼不是呢
第25章 煉金術士
把你的靈魂變成金子吧,因為你要加工的對象就是你自己
第26章 靈魂之變
把生命當成失敗的實驗
第27章 限時死亡
創造性破壞與工程師的藝術
第28章 再造工程
被拆解開的人是一座金礦
第29章 你
如何解讀一個人的本質並將其市場化
第30章 大眾幻想
富足、所有人以及知識社會的財富
第31章 利己
消滅傀儡
2017-04-05 17:07:44
圖博館
幸災樂禍心理學
作者: (美)威爾遜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3/01
  內容簡介
為什麼人們喜歡圍觀看熱鬧?當看到高速公路上慘烈的車禍,人們總是忍不住想要多看幾眼︰當然到他人處于危險中時,人們總是好奇地湊上去看個究竟。兒時,當和你爭奪玩具的弟弟遭到父母的訓斥時,你是不是心里暗自高興?當你的同事遭到上司的批評時,你是不是在心里發笑?為什麼人們喜歡看恐怖、偵探之類的電影和小說?
《幸災樂禍心理學》的作者埃里克•G.威爾遜廣泛引用生物學、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哲學、神學和藝術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這是為什麼——因為人性有黑暗面。而這一面,我們又必須面對。
威爾遜深信,“壓抑人性黑暗面等已失去對生命的感受……走近它反倒揭露我們最豐沛的人性”。作者揭露出人性墮落和高尚其實只有一線之隔,書中也對人性的黑暗與善良,提供了強而有力且饒有興味的辯護。
  目錄
第一章 人類的災難,令我“為之傾倒”
第二章 “觀賞”災難,是一種自我淨化?
第三章 最殘忍的凶手,竟是“偶像明星”
第四章 觸摸死亡,也會上癮
第五章 “病態”,蘊含著無窮的力量

何偉倫:幸災樂禍是天性還是德教不足? 2015.3.27

一般來說,品德教育在華人社會當中極為重視,只是我們的教育體系甚少觸及。最近,國內發生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一群學生在校園內的欺凌事件中,非但沒有出手制止,也沒有通報老師,更吶喊叫囂、推波助瀾;事後被通報批評。輿論普遍歸咎於德育培養的不足,但是卻沒有留意到此等風氣已經一步步通過日漸普及的社交平台及流動媒體而慢慢在不知不覺中滋長。
  回看事件,是德教不足所致嗎?
早前,伴隨新界鄉議局主席劉皇發到沙田車公廟朝聖的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在信步前往求籤的路途上,被正在舞動中的麒麟撞到。本來只是小事一宗,但是事件發生後所引發出來排山倒海式的嘲諷及奚落卻盡顯荒謬。不同的社交平台上充斥着幸災樂禍之徒,要麼留言嘲諷,要麼改圖渲染奚落;當中最為諷刺的便是一隻以「麒麟」為名的飲料在社交平台的留言,竟然由平均低於一百個「讚」的情況下,在短短數天內急升至八千之數,甚至在部分地區一度賣斷市。相隔不久,一名警員在尖沙咀重慶大廈巡邏時被一名巴基斯坦男子向其頭部連環揮動九拳襲擊的片段,亦在互聯網上吸引不少網民留言叫好。
2017-04-05 17:09:14
圖博館
網民幸災樂禍
明明兩者都是受害人,坊間卻只有少量意見流露出隱隱擔憂的情感,幸災樂禍之意見卻佔去了大部分;我們不禁要提出疑問——真的是無奸不從政,無惡不當兵嗎?究竟是什麼原因引發網民以幸災樂禍的心態加以取笑?又究竟是什麼原因當別人遭遇困難時有些人會暗自竊喜呢?
  把快樂建築予別人痛苦上的行為被統稱為「Schadenfreude」,即幸災樂禍之意,這個源自德文的字詞由「Schaden」(痛苦)和「freude」(愉悅)兩者組合而成。不少的研究均顯示幸災樂禍其實是我們的天性,甚至以「真性情」來形容則可能更為貼切。
  在2013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便確認了幸災樂禍是我們情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他人,特別是我們所嫉妒的人的種種不幸,似乎普遍都有一點點的愉悅感。2012年,英國倫敦大學的研究團隊則發現幸災樂禍出現在男性身上的情況似乎比女性更容易更頻繁。再早一點,在2011年,荷蘭的研究人員則認為自卑的學生有更多表現出幸災樂禍的情況,而幸災樂禍的原因則與他們自卑的心態有關;而且在比較之下,擁有較高自信心的群體展現幸災樂禍心理的頻率遠較自信心不足的群體為低。對於幸災樂禍的現象除卻男女之間有其差異性外,文化上亦有其分野。日本人對幸災樂禍這樣現象的形容就最為精闢,他們是這樣理解的——「人の不幸は蜜の味」(即別人的不幸就恍如蜜糖甜美)。總的來說,當我們的自身評價較低時,我們會嘗試令自己感覺好一些,幸災樂禍的比例就會較容易出現;反之亦然。
  出於自然反應
心理學家Richard H. Smith(理查.史密斯)在早年所出版的一本名為The Joy of Pain(中文譯名為——痛苦的愉悅:幸災樂禍與人性的黑暗面)的作品是一本剖析幸災樂禍現象的專著。其譯名中的「黑暗面」一詞,可能令不少人即時聯想到幸災樂禍是一種我們不應抱持的劣根性。然而,史密斯在其著作中反而提及到幸災樂禍其實是一種非常自然的心理反應,是人性的一部分,既不需要更不應該將它看作是不人道和不道德的行為。史密斯認為幸災樂禍或多或少是對自身的黑色幽默,讓我們明白到風險的存在,用以警醒自己避免重蹈覆轍。
2017-04-05 17:10:24
圖博館
縱使幸災樂禍是自然反應,而我們大部分人都能夠認同幸災樂禍根本沒有什麼大不了,我們也可以理解所謂「傷害的快樂」(harm-joy),但是在頗大程度而言,我們應該在這種「看客文化」上採取一些保底的措施,特別需要在包容與尊重的範疇多下功夫,我們理當積極推動的是如何根治公眾厭惡對政治人物及某些公職人員的厭惡心態。否則,當幸災樂禍成為了一個存在於社會的普遍現象,則很可能再演變為對別人痛苦冷漠,甚至是對別人的痛苦變得麻木的社會文化。幸災樂禍既是常態,也是一個難以避免的自然情感的宣洩,可幸的是在不少大是大非以至災禍當中,願意伸出援手表達關愛情懐的依然大有人在,只要我們的社會可以在包容與尊重的範疇多下功夫,好好在教育層面上着手啟發同理心,相信偶一為之,開開玩笑也無傷大雅。

為什麼我們有時候會幸災樂禍? 2015-05-16

  我喜歡的好萊塢影星不多,但女演員赫本和男演員派克是我比較偏愛的兩大影星,他們合演的電影《羅馬假日》曾讓我痴迷,也因此喜歡上了這兩位影星。後來到美國留學以後,卻意外發現「羅馬假日(Roman Holiday)」這個英文單詞除了「羅馬假日」這個意思之外,還有個意思是和我們中文中的「幸災樂禍」的意義完全一樣,它是指古羅馬人通過殘殺別人來慶祝自己的假日,就像喜歡觀看鬥牛士血腥地互相殘殺一樣,古羅馬人以此來慶祝和狂歡,其實完全是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痛苦的基礎上。
  為什麼我們人類有時候會如此冷酷或邪惡,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痛苦的基礎上呢?
  首先要說的是,「幸災樂禍」是人類的自然現象,遠比我們想像的要普遍。2012年《紐約時報》曾經發表文章介紹了有關「幸災樂禍」的心理學研究結果。發現它的產生與我們人的「社會比較」衝動有關。根據社會心理學中的「社會比較理論」,我們通常是通過與別人進行心理、行為和生活狀況的比較,來判斷自己的心理、行為和生活狀況。當別人的生活不順或不利的時候,我們會暗暗慶幸自己的生活過得沒有如此悲慘。
  2006年,心理學家辛格等人(Singer,《自然》,2006)曾研究人在觀察其他人受「電擊」時,我們大腦的「同理中樞」和「快樂中樞」的活動情況。他們發現:當壞人受到「電擊」時,我們大腦的「快樂中樞」會活躍起來。
2017-04-05 17:11:04
圖博館
同年,還有心理學家利用核磁成像技術發現,男性對壞人遭受痛苦而感到開心的程度要遠遠高於女性。研究者安排在核磁成像機器中的被試觀看其他人經歷痛苦的情境,結果顯示:如果是好人遭受「電擊」,大家大腦中的「同理中樞」也都會產生電生理的衝動;而壞人遭受「電擊」時,這些「同理中樞」的活動程度就顯得相對較弱。
  但問題是,這些研究者(Takahadhi,2009)同樣發現,對於部分男性被試來講,當有些好人受到「電擊」時,他們的「快樂中樞」居然也會興奮起來。當然,這樣的核磁成像研究,只能告訴我們有這樣相關聯的現象存在,但對它的原因給出合理的解釋。
  人類什麼時候會有這種「別人的不開心而自己開心」的邪惡快感呢?
第一種可能是存在強烈競爭心理的時候。這種「幸災樂禍」心理不光是可能發生在個體與個體之間,甚至也可能發生在群體和群體之間。我在密西根大學讀博士研究生時的師兄,著名心理學家柯倫•李奇(Colin Leach,JPSP,2003)曾經研究過「德國足球隊」和「丹麥足球隊」的球員在世界盃比賽期間的心情。結果發現:即使是與其他隊比賽,當德國隊進球的時候,丹麥球隊的球員顯得非常的不開心;反之,也是如此。但所有這些都會受到外在環境、道德和文化的制約,因此,也不是說所有的體育競爭對手都會有這種「幸災樂禍」的心理。
  第二種可能是受嫉妒心理影響的時候。核磁成像的研究發現,「幸災樂禍」心理與人們的「妒嫉心」有很大的關係,「妒嫉心」強的人通常在對手不幸時,容易產生大腦的「快樂活動」。也就是說,當聽到自己嫉妒的人遭受了不幸的時候,有些人的「獎勵中樞」會興奮起來;而且大腦的活動程度,甚至都可以由以前的「嫉妒程度」來預測。
  第三種可能是受生理激素影響的時候。與這種「幸災樂禍」心理有關係的神經化學激素,叫做「催產素」。有人在一項比賽中發現,那些通過鼻子吸進出大量「催產素」的人,他們在對手失敗時更容易產生「幸災樂禍」的情緒;而在對手贏的時候,他們所產生的「嫉妒心情」也愈加強烈。
  最後一種是它受自卑心理影響的時候。大部分的研究還發現,相比那些自尊心高的人,那些自尊心比較低的人通常更容易有「幸災樂禍」這樣的傾向。心理學家發現,「幸災樂禍」傾向表現得最強烈的可能是在政治領域;因為在個體化感覺較弱的政治活動中,人們更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2017-04-05 17:11:54
圖博館
2009年,心理學家康布斯等人(Combs et al,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就發現,人們對政治對手所遭遇的失敗,表現出更加強烈的「幸災樂禍」的傾向。這種政治化的、強烈的「幸災樂禍」心理,有可能是會強化我們對自己政黨的熱愛,以及對其他政黨的厭惡和鄙夷。因此,敵意越強的時候,「幸災樂禍」的傾向也就強;而且這樣往往更容易得到社會文化及自己所屬群體的支持和欣賞。
  那麼,這樣的「幸災樂禍」心理又是如何反應在當代中國人的社會、政治和生活之中的呢?我的好友、國務院政策研究室的何玉興(國家智囊庫成員之一),剛好寫了一篇有趣的精彩博文——「邪惡的快感」,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在現實生活中「幸災樂禍」心理的表現。特轉錄於此供大家欣賞。
  何玉興:邪惡的快感
小聚。在部委工作的師兄說:巡視組來我們單位了。「機選」被核查人員名單。全單位的人名在大螢幕上滾動,每當紀委的人叫停選定一個人時,全場就鼓掌,就鬨笑。都是一個單位的同事啊。師兄說,心裡很不舒服。
  我聽了心裡也堵得慌,可捫心自問,如果我在現場,選定別人被調查,我雖然不至於鼓掌歡呼,但是不是會覺得心裡輕鬆一些?機選多少人是有指標的,查處多少人紀委是有任務的。而且,較真查起來,有幾個屁股乾淨的?恐怕大多在劫難逃吧。多選定一個別人,自己就減少了被選中的幾率,就減少出事兒的風險。
  再往陰暗裡設想,運交華蓋被選中者,其政敵同僚解氣解恨,其競爭對手減少了競爭力抑或空出一個蘿蔔坑兒,所以就情不自禁的鼓掌了。
  笛卡兒認為,笑是精神與肉體之間的聯繫的某種表現。讓•諾安《笑的歷史》研究,笑,有時是一種神經與肌肉的現象,有時是一種感情與精神的現象。有笑的生理學、笑的心理學、倫理學、技巧學、病理學。笑,有「善意」的與「惡意」的笑。細分為強笑、苦笑、皮笑肉不笑、苦澀的笑、訕笑、冷笑和姦笑、野獸般的笑。我師兄同僚們的笑,我說不好屬於哪一種,但肯定不是善意的笑。
  捫心自問,我也是有幸災樂禍心理的。小太監令計劃出事兒了,我特解氣。一個縣印刷廠的撿字工,長得那副小癟三德性,憑什麼爬上那麼高的位置,還管著央視那麼多美女?一看到李小姐那張揚的樣子,我就巴不得她倒大霉。儘管我知道,別人死老婆不等於自己娶媳婦兒。
2017-04-05 17:12:32
圖博館
魯迅在日本看影片,要槍斃中國人,圍著看的也是一群中國人。「萬歲!」他們都拍掌歡呼起來。此後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閒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彩,——嗚呼,無法可想!
  中國自古以來,對幸災樂禍是貶斥的,並認為後果很嚴重。《左傳》:秦飢,使乞糴於晉,晉人弗與。慶鄭曰:背施無親,幸災不仁,貪愛不祥,怒鄰不義,四德皆失,何以守國?《莊公二十年》:「哀樂失時,殃咎必至。今王子頹歌舞不倦,樂禍也。」《顏氏家訓》:幸災樂禍,陷身滅族之本也。
  美國心理學家弗洛姆把幸災樂禍稱之為「虐待性人格」。阿爾諾?格魯恩認為:我們失去了同情心,其原因是我們失去了同我們自己內心痛苦的聯繫。如果圍觀者在圍觀別人的痛苦時能獲得某種快感,那麼,這更是一種性格上和精神上的頑疾了。其實,也沒有那麼嚴重,也沒有什麼無法可想的。
  幸災樂禍是動物的本能和天性。從自私的基因角度分析,別人發生了災禍,使自己的血統能夠延續下去的可能性更大。動物也有幸災樂禍現象。弗雷澤《金枝》描述,殺替罪羊(人)的時候,就是集體的狂歡節。威廉?詹姆斯《心理學原理》認為:心理表現依賴於大腦條件。曹紅蓓《幸災樂禍:人性「底部」的邪惡快感》寫的不錯,證明幸災樂禍有「生物學基礎」。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論,幸災樂禍是受「本我」驅動的,是無意識的最下層,類似於榮格的神秘的自然力,類似於康德的絕對命令。
  不要把幸災樂禍妖魔化。西卡拉和蘇珊•菲斯克教授的研究證明:「缺乏同情心並不總是病態,這是一個人類的一種自然反應,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幸災樂禍,但大部分人都會。」心理學家羅伊•鮑邁斯特和布拉德•布希曼將自私的衝動和自我控制之間的鬥爭稱為「人類靈魂最基本矛盾」,幸災樂禍是人的天性,我們人類一輩子都在看別人的洋相笑話中過活。這就好像是支撐著我們活下去的動力一樣,是生活的一份佐料。茶餘飯後的閒談,酒足飯飽的談資,都是別人怎麼樣倒霉透頂、諸事不順。看著別人不如意,我們的心理就平衡了。肯塔基大學的心理學家理察•史密斯的新書《幸災樂禍》(the joy of pain)主張:不要把幸災樂禍妖魔化。
  有時,幸災樂禍是積怨和因果報應。老舍《四世同堂》:瑞宣平日對他那樣冷淡,使他沒法不幸災樂禍。他知道,瑞宣若死去,祁家非垮台不可。詩人克萊夫•詹姆斯在一首詩中表達了這種情感:「聽聞死對頭的書正廉價處理,我內心湧起歡愉。」
2017-04-05 17:13:13
圖博館
錢鍾書《圍城》中,褚慎明看到情敵方鴻漸酒醉後嘔吐的狼狽樣子,幸災樂禍高興得稀里嘩啦。大的說,美國的911,日本的震災,不少國人幸災樂禍。中國的動車事故,日本媒體也是一片幸災樂禍。
  有時,幸災樂禍是一種自我心理平衡和防禦。沈從文也不是什麼壞人。他從鄉下進城,看到有些市民怕狗,幸災樂禍得不得了,安慰了下他那顆自卑的心。朱光潛《悲劇心理學》談惻隱之心時說:「假定幸災樂禍時有一種人我比較,比較之後見出我比人安全,比別人高一層,比別人有權力,所以高興。」托馬斯?內格爾《人的問題》中說:權力的行使,是個人快感的豐富源泉。陳凱歌回憶,批鬥會上,他打自己的父親,聽到的是一片笑聲。他與一群少年痛毆一位無辜者,之後,「我嘗到了暴力的快感,它使我暫時地擺脫了恐懼和恥辱。久渴的虛榮和原來並不覺察的對權力的幻想一下子滿足了,就像水倒進一隻淺淺的盤子。」
  荷蘭萊頓大學的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低自尊、認為自己不好的人最可能在別人遇到不幸時而暗中偷笑。人們幸災樂禍是因為遇到不幸的人可能對自己構成威脅,或者別人的不幸會讓自己感覺好受些,所以幸災樂禍是在提高自我感覺。而低自尊的人最可能被別人威脅到,所以他們也最可能嘲笑別人的不幸。這屬於心理防禦機制的一種,他的心理學本質是維護自尊,個體的自尊是通過社會比較產生的,當和自己能力地位高的人比的的時候,會產生自卑、焦慮,所以會和不如自己的人比,這樣自己的心理就會得到極大滿足,從而內心得到一種補償。他內心的獨白是:都說我倒霉,哈哈,看看還有比我更加倒霉的。這就是叔本華在《人世的苦難》中說的:在任何不幸與煩惱中,最好的安慰,莫過於想想比你更糟的人。
  有時,幸災樂禍是看客閒得蛋疼。2012年北京那場大雨,交通癱瘓,北京大學某教授出門看熱鬧,在微博上說:喜看首都成澤國。《泰坦尼克》沉船都要排隊去看,花錢排隊去看。伏爾泰《論悲劇》中說,婦女去劇院,主要是為了談情說愛。喬治•奧威爾《射象》中說:個個似乎都沒有別的事可做,只是站在街頭,嘲弄路過的歐洲人。再比如,咱們大多有傻笑著看傻缺集錦視頻的經歷。
  有時,幸災樂禍是助紂為虐的齷蹉生存。雨果《弄臣》,宴會廳,老伯爵蒙特羅內伯爵指責曼圖亞公爵奸了他的夫人,又玩了他的女兒,氣得渾身發抖,老淚縱橫。弄臣里戈萊,嘴滑舌地幫主人的腔,幸災樂禍的嘲笑這位傷心的老人,哄主子開心,幫主子圓場。
2017-04-05 17:13:41
圖博館
有時,幸災樂禍是不幸者之間的互相傷害。《為奴十二載》中,奴隸間互不信任攻擊,有時候主人倒不錯。德國人衛禮賢《中國心靈》中,在北京皇城邊,目睹一群城市無賴欺負一位盲人乞丐,那些人嘲笑他,還把一團一團的塵土扔到他臉上,連賣報的小孩也過來湊熱鬧。索忍尼辛《古拉格群島》中,犯人互相折磨。犯人弗連克爾提議取消反動的犯人伙食平等制,擬定出一個本來就少得可憐的「麵包等級表和熟食等級表」。陳嘉放《文明與暴力》統計,美國各地監獄裡,每分鐘發生性強暴18起,每年900萬起。看守觀賞犯人的強暴和鬥毆作為消遣。
  有時,幸災樂禍是一種禁忌。古代皇帝駕崩,怕人幸災樂禍,哀悼期內,禁止一切娛樂活動,包括床上的娛樂活動。毛澤東逝世時,有個農民給兒子辦婚事,被批鬥遊街,脖子上掛了塊大牌子,上面寫著:「幸災樂禍犯」。
  有時,幸災樂禍是一種對災禍的麻木以及倖存的欣慰。阿倫森《社會性動物》闡述,反覆不斷地接觸痛苦和不幸,見怪不怪,不以為然,會出現「麻木效應」。勒龐在《革命心理學》中描述:那時候,母親帶著她們的孩子去看劊子手行刑,就像今天她們帶孩子去看木偶戲一樣。埃利亞斯?卡內提《群眾與權力》第六章專門論「倖存者」。在一堆死人中間,目睹死亡所引起的恐懼轉變為一種欣慰,因為自己還活著,是一個幸運者和勝利者。
  有時,幸災樂禍是一種嫉妒。每每名人或其子女惹出點禍端,就成為媒體和大眾的狂歡節。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當不幸發生在我們嫉妒的對象身上時我們是最有可能感覺到高興的。17世紀的哲學家托馬斯•霍布斯認為幽默來源於人們突然覺察到的自身優越感。史密斯博士寫到,將名人拉下神壇的確能給普通民眾帶來意外的狂歡,而我們的文化正是在這種狂歡中繁榮。印度心理學家卡迪•鮑徹對著名八卦雜誌《國家詢問者》的分析結果表明,一個明星的社會地位越高,該雜誌越有可能將報導的重點放在他們的負面新聞上。實際上,這是在「消費」他人的不幸。古希臘的先哲們把這種對別人遭受厄運而感到高興的情感反應和「嫉妒」這個古老命題聯繫起來談,嫉妒有多古老,幸災樂禍就有多古老。
2017-04-05 17:14:20
圖博館
有時,幸災樂禍是一種投射效應。投射效應是指「以己度人」,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的一種認知障礙。托爾斯泰《我的懺悔》:「我情不自禁的想到,在某個地方有人正幸災樂禍地俯瞰著我,蔑視我。」蘇東坡對佛印說:「我看你是一堆狗屎。」佛印微笑:「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蘇小妹說:「佛心自現,你看別人是什麼,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麼。」以己度人導致的認知偏見危害極大。自己喜歡的人或事是美好的,自己討厭的人或事是醜惡的。比如,文革中,無論哪一派,都堅信只有自己是「革命的」,而別人是「反革命的」,必將對方置於死地而後快。二戰時的德國,大部分德國人認為日耳曼民族是最優秀的,其他民族都是低劣的,施虐和幸災樂禍自然就天經地義了。
  有時,幸災樂禍是一種意淫。英國莫理循《中國風情》中描述:在人們的圍觀中,犯通姦罪的女人,踮著腳尖關在木囚籠里,慢慢地、活活地餓死。《夫婦》中一對年輕夫婦野合被捉住,鄉民在這裡儼然成為道德的審判者,以幸災樂禍的惡毒心理鑑賞人的不幸,眾多好事者饒有興味地圍觀。男人們從中獲得快慰和滿足,女人們發泄著極其不甘心的妒意,老年人忘掉自己年輕時代性情而要提倡風俗,小孩子則要從打人中補償挨打的損失,都在審訊中謀求快意,從咀嚼、玩味別人的痛苦中實現對私慾的滿足。路易斯?博洛爾《政治的罪惡》中記載:朗瑪爾公爵夫人的屍體躶體展出,觀眾驚嘆:你們瞧!她的皮膚多麼白凈,你們看到她美麗的皮膚了嗎?不久前,2013年3月巴基斯坦一名士兵因與庫拉姆地區的女子通姦,被部落長老命令用亂石砸死。網上有個視頻,實拍一通姦女子被亂石砸死。女人的尖叫,男人的嚎叫,每扔一塊石頭,都像在發泄一下快感。
  有時,幸災樂禍是為了分一杯羹。秦牧《鬣狗的風格》,猛獸噬食了獵物後,鬣狗們一湧上前,嚼食那餘下的屍體。它並不需費什麼勁,卻同樣吃到了肉。而在獅豹之類搏擊未就的時候,它就遠遠窺視著,期待那一隻只食草獸能夠儘快濺血仆地,以便它也能夠一膏饞吻。傑克•倫敦寫過一個短篇小說:海難,船上沒有吃的了,惡人建議殺一個人來充飢,善良的人堅決反對,寧可餓死也不吃同伴的肉。惡人開始追殺身體最衰弱的人。船上就出現了四種人:被迫害者,企圖殺人者,堅決寧願餓死不喝人血不吃人肉者;第四種呢,他們並不像那個想捅第一刀的兇狠傢伙,然而卻渴望他殺戮成功,好去分一杯羹,也吃一點人肉和喝一點人血。
2017-04-05 17:15:20
圖博館
有時,幸災樂禍是意味著破壞。埃利亞斯?卡內提《群眾與權力》中形象的記敘了群眾的「破壞癖」。埃里克?G.威爾遜《幸災樂禍心理學》專論「發自內心的破壞欲」。BRIAN INNES《人類酷刑史》頗能體現對人肉體和精神進行摧殘破壞的智慧和想像力。深層原因是信仰的泯滅,愛的缺失,同情心的缺乏,對生命的冷漠。媒體報導,有人要跳樓了,一買菜的中年婦女說:你到底跳不跳啊,我還趕著去買菜呢!
  當然,幸災樂禍更多的是因為好奇心。「於是他背後的人們有須竭力伸長了脖子;有一個瘦子竟至於連嘴都張得很大,像一條死鱸魚。」魯迅把看客描寫絕了,請看其《示眾》:霎時間,也就圍滿了大半圈的看客……待到增加了禿頭的老頭子之後,空缺已經不多,而立刻又被一個赤膊的紅鼻子大漢填滿了。這胖子過於橫闊,占了兩個人的地位,所以後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層,從前面的兩個脖子中間伸進腦袋去。不多久,小學生卻從巡警的刀旁邊鑽出來了。
  幸災樂禍是人性中邪惡的陰影。「幸災樂禍」英語malicious joy是「邪惡快感」。schadenfreude,schaden系德源詞根,意為「破壞」,freude,意為「快樂」。古代以色列人也在自己的語言中為幸災樂禍留下了一個專席:SimhaLa-aid。叔本華《人世的苦難》中說:暴露在他人身上的錯,便是我們自己身上的愚蠢和缺陷。這是我們人類所共有的缺點。它們潛伏在我們本質的深處,一旦有任何能使之出現的機會,它們就將出現並顯露出來,正如我們現在見到的他人的行為一樣,我們只能正視和減少它。古希臘《斐利布篇》認為幸災樂禍的笑是不公平和邪惡的,人們要儘可能地來控制和超越這種笑。
  玉興不是心理學家,別瞎嘚瑟了。還是用埃里克?G.威爾遜《幸災樂禍心理學》中的話快點收尾吧:影視新星的自殺,震驚世界的慘案,颶風的巨大衝擊力,獅子沖入羚羊群,房倒屋塌的殘骸碎片……這一切,都能吸引我們的關注,因為這些惡性事故都能把我們引向毀滅。我們都喜歡圍觀事故,因為我們迷戀破壞,越黑暗越迷人。我們最大的願望和秘密是:讓更多的災難降臨吧——只要受害者不是我!
https://read01.com/yyRL0K.html
2017-04-05 17:16:03
阿楨
病毒也有社交行為?為了生存不擇手段 2019/04/22 新浪科技

  根據物競天擇的自然選擇理論,可以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利他主義的行為顯然會讓當事者在面臨自然選擇時處於不利地位。那為什麼還有生物會這樣做?
  威廉•漢密爾頓(William D. Hamilton)對此發展了親緣選擇理論認為,個體或群體只會對其同類或其近親屬表現出利他行為。比如說,為什麼群居的螞蟻,蜜蜂,胡蜂等昆蟲,其中的大部分成員會放棄自己生育的能力,一生無兒無女,而傾盡心力撫養照顧蜂后,蟻后生育的孩子?而細菌學家們也注意到很多細菌成員會在菌落中分泌對它的同伴有利的代謝物,這是為什麼?
  理查•道金斯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指出,自然選擇的基本單位不是物種,也不是種群或者群體,而是作為遺傳物質的基本單位,即基因。是基因的自私性在導致了生存競爭的同時,也導致了動物的利他行為。螞蟻,蜜蜂,甚至那些細菌,之所以願意付出,是因為那些同伴往往和自己具有近親緣關係,具有大量的相近基因,它們活下去,也就等於傳遞了自己的基因。
  甚至,近年來科學家們意識到,連最最低級,最最簡單的病毒,竟然同樣擁有社交生活,甚至這些活動會影響到它們的健康和進化情況。
  在一項最新發表在《自然•微生物學》雜誌的研究中,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的進化遺傳學家拉斐爾•聖胡安(Rafael Sanjuán)和他的同事們採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探索了病毒之間的合作與衝突現象。在一個均勻分佈的病毒群落中,那些產生利他行為的病毒會嚴重吃虧,淪為受害者,而那些“佔便宜”的病毒則會利用“他人”的善意;但是反過來,在相互孤立的小群落中,產生利他行為的病毒則會有活下去的機會。
  回應
人牛逼的很,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佩服那兩片嘴啊。
2019-04-23 08:23:47
阿楨
素食動物恐怖吃肉記:牛吃兔、馬殺雞、松鼠吃小鳥 2019-06-28 新浪科技

  坊間流傳著一個關於兔子的恐怖故事。女大學生在宿舍養了一隻蹦蹦跳跳、愛吃胡蘿蔔的可愛兔子。偶然一次,外賣裡的炸雞被兔子偷吃了,這給兔子打開了吃肉的新世界大門。它從此只願意吃肉,不再吃素食,長得肥大彪悍。後來主人為了讓它變回原本純良的小兔子,每天只餵食蔬菜。結果不出三天,兔子就“絕食”死亡了。
  兔子為肉瘋狂的行徑令人琢磨不透。  即使是人類,恐怕也沒有如此強的迷戀。
  其實除了兔子之外,一些其他素食動物也常常出現吃肉的傳聞。
  一種愛吃肉的體型碩大的北極兔
  在印度,一頭名叫拉爾的奶創造下一個月吃48只雞的駭人記錄。
  在人們眼中形象良好的鹿,有被虎豹追食的悲情,也有捕食兔子的一面。
  還有的和人生活較近的鹿,竟也養成了如出一轍的吃牛扒習慣。
  體型巨大兇狠,卻也歸為素食動物範疇的河馬,也不時被捕捉到啃食斑馬的兇殘畫面。
  馬似乎也和牛有著相似的喜好,它偶爾也對雞下狠口,戲稱“馬殺雞”。
  兔子吃炸雞、牛吃活雞、鹿吃兔子、松鼠吃鳥……素食動物食肉的行為一度被認為是動物的一種異食癖。相當於人類長時間對某些物質產生不尋常的食欲。比如有人吃泥土、紙屑、肥皂,甚至衍生出一些惡癖。但人們發現,即使是人工養殖且沒有明顯疾病的素食動物,也表現出了吃肉的習性。
  這些現象罕見,卻也是自然本身的真實寫照。“素食動物”這個稱號只是人類賦予它們的一種區分方式。但它們卻用實際行動來告訴人們,它們並不嚴格呆在這個領域內。這個名稱沒有限制住它們的天性,“素食動物”該吃肉時還是會吃肉。
2019-06-30 14:32:39
阿楨
大熊貓吃竹子的萌態吸引無數粉絲。它99%的食物都來自於竹子,但它其實也不只是吃素的。呆萌熊貓也曾被爆出吃山羊的“醜聞”。大熊貓其實是一種處於肉食動物向素食動物過度的雜食動物階段。在兩百萬年前,它的祖先可是實實在在的肉食動物。即使到了現在,它們仍然保留著一些肉食動物的遺傳痕跡。它們雖然愛吃竹子,消化道本身卻並沒有消化竹子的能力,是它們消化道中幾十種大量相應的腸道微生物幫助分解植物,獲得50%蛋白質,39%碳水化合物和13%脂肪。這種能量比例與野生貓、狼都差不多。研究還發現,大熊貓仍然保留有200萬年前肉食動物祖先的一種特殊消化道,大熊貓瀕臨滅絕的困境也許是由改變為吃竹子習性造成的。
  但即使這些素食動物也能吃肉,卻不能像雜食或肉食動物這般大口吃肉的爽快。經過漫長的演化,素食動物代謝脂肪的能力已經維持在很弱的水準。要是它們長期吃肉,則會出現心血管問題。
  吃肉顯然比吃素的能量補充效率更高。
  大約150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原本靠吃穀物、果實等素食為生。而從那時起,他們逐漸開始吃肉。後來學會用火之後,經過烹煮的熟肉更加美味,也更激發了人類對肉類的追求。研究者認為,人類腦容量的擴增與開始吃肉密不可分。
  既然如此,一些曾經吃肉的動物為何走上了吃素的演化道路?大概250萬年前,地球氣候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隨著雨水減少,大部分雨林變成了樹木繁茂的草原。許多高品質植物大量減少,這就意味著素食動物的食物競爭越來越嚴峻。於是,一些植食性動物轉變食物來源,開始吃起肉來。兇猛強悍的物種當然能輕易捕獲獵物,智慧的人類也沒有輸,一部分動物再難吃到肉。為了維持生存,它們只好淪落至吃素的境地。所以如今的一些素食動物,本質上是因為能力太弱而吃不到肉。而吃肉,也是它們一種正常的進食行為。所以再看到兔子、馬這些素食動物一反常態啃食肉食,不必太過驚訝。

你的良心為什麼會痛?——良心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2019-06-24 新浪科技

  作者Patricia Churchland在她的新書《良心:道德直覺的起源》(Conscience: The Origins of Moral Intuition)中提出“人若非具有社會性,就不會對凡事都有道德立場。”
  我們之所以有良心,與我們為了適應社會生活而演化出的神經生物學能力有關。
2019-06-30 14:36:35
阿楨
演化生物學領域有一種理論(比如理論生物學家Bret Weinstein所拓展的理論),即道德爭論就其能力本身而言具有社會功能,它能凝聚不同的群體——無論他們爭論的內容或他們各自對道德“正確”的抽象認識為何。此外,我們的許多道德規範——如我們不應背叛朋友或拋棄子女——顯然受到了自然選擇的影響,以便我們可以更好地在集體中生存下去。其他規範(如互惠的正確性)也頗為類似:我們的內心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強烈衝動——如果他人施予我們恩惠,假以時日,我們也當以回報。
  Churchland在書中略微提及了曾有研究觀察到其他靈長類(如黑猩猩)表現出類似有良心的行為,並列舉了靈長類動物學家Frans de Waal曾分析過的行為,比如為了共同目標而合作、分享食物、收養孤兒、悼念死者。Churchland認為這些例子指出了人類良心的演化起源。
  回應
神經生物學基礎?全文沒有提到良心的神經生物學基礎,到底良心與哪個神經核團或神經回路相關聯?

殺手媽媽?近三分之一的動物母親會殺死寶寶! 2019-06-23 新浪科技

  女人的身體柔弱,但當她有了孩子以後,因為天性的母愛,常常會發揮出令人難以想像的意志力,也因此,母親在我們的心目中是特別偉大的存在,成為母親的女性會憑著母愛的本能,為孩子付出力所能及的一切。
  在動物界中,同樣也有很多感人的舐犢之情,但是,最近一項研究調查卻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在哺乳動物中,竟然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動物媽媽會殺死寶寶。
2019-06-30 14:38:29
阿楨
動物會殺死後代是一個真實的事實,只要雌性動物能評估出這樣做的明顯好處,她們就會殺死幼崽,因為雌性和雄性其實一樣具有競爭力,同樣需要為資源展開競爭。
  總結來說,導致雌性動物殺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種:
  1、生活在惡劣的環境中,自覺無力養活後代
  2、母親身份對雌性來說生存成本特別高
  3、雌性產下後代會與其他個體的資源形成激烈競爭
  當這些壓力達到臨界值時,動物媽媽們便準備好了要殺死孩子。
  雖然,動物殺嬰的行為在我們看來十分冷血,但這一舉動顯然是出於一種原始的衝動,為了生存,為了自己的後代爭取最好的未來,這是在動物王國中,為了世代統治而做出的一種選擇,雌性動物們為了爭取權力,也是能十分狠心的。
  而在人類社會中,其實也有過類似的情況,中國歷史中,也曾有武則天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把自己的孩子趕盡殺絕這樣的例子。
  無論動物媽媽是為了鞏固群體地位,還是為了在惡劣環境中獲得足夠的食物而殺嬰,似乎都是看起來很黑暗的一種進化特徵(楨:演化!),但其實只是完全遵從著“適者生存”的法則。
  為了更成功地保護和養育後代,動物母親除了會養育自己的孩子,有時候也會選擇把附近其他同類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來養育。
  在自然界中,動物母親們總能更敏銳地意識到選擇的壓力,如果一個鄰居的後代必須為了改善自己的命運而死去,那就順其自然吧。
  還好(楨:?),相比之下這個現象在我們人類社會中很少發生,這既多虧了人類在生產力發展後滿足了生存基礎,不再需要為了搶奪資源產生這些極端行為,也是因為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進步,道德的誕生和約束讓人們對弑嬰的做法非常譴責排斥。
  不過,面對自然時,我們不妨抱著更加客觀的態度,才能對自然現象,對動物行為有更全面的瞭解和認知。
  回應
因為生存法則,所以只能留下健康強壯的幼崽,弱小的難以生存的就棄之或食之了,以保存體力。
2019-06-30 14:41:29
阿楨
科學解釋:為什麼線民戾氣越來越重? 2020-05-03 新浪科技

  作者:Lachel,原文:《人類的本性,逃不開黨同伐異》
  從30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到5萬年前智人打敗尼安德特人,再到西元2020年,整個人類的進化史,一直都有一個主題:如何在強敵環伺的環境裡更好地生存下去,繁衍壯大。
  所以,一切基因的進化和演變,都會不由自主地沿著一個方向:如何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而那些不利於生存的特徵,都會慢慢地被淘汰掉。
  大腦的杏仁核負責對情緒的識別和記憶,新皮層負責複雜的理性思考。
  當我們面臨危機或威脅時,我們會感到熱血上湧、心跳加速、全身發冷,整個人立即進入高度的緊張和興奮狀態,這就是杏仁核在起作用。它繞過新皮層,讓我們的機體進入“戰或逃”的狀態。  這是確保我們能生存下來的本能。原因很簡單:如果當你遇到危險,還要大腦慢吞吞地理解環境、下達指令的話,那這樣的個體早就死掉了。但這一功能到了現代複雜的環境刺激下,我們的杏仁核過於敏感,很容易產生應激反應,從而讓我們受到情緒的驅動,做出種種衝動、不理性的行為。
  在原始時代,任何一個個體都是難以生存的。要存活下來,並保證基因的繁衍,唯一的方式就是抱團,結成部落。因此,黨同伐異的特性,就會印刻在我們的基因裡面,一直保留到今天。
  所以,一個很遺憾的事情是:如今網路上,似乎已經很少有能夠理性交流的土壤了。任何一個稍稍有點爭議的話題,一定會開始有人扣帽子……新皮層中最重要的前額葉皮層,也就是負責調控注意力、作出計畫、理性思考的部位,一直要等到25歲左右才發育完全。人經歷的事情越多,需要面對的複雜問題越多,需要絞盡腦汁去思考和應對的情境越多,前額葉皮層就會越發達。
  尤其近幾年,黨同伐異現象愈演愈烈。
  一方面,網路的普及,使得許多人都有機會可以接觸到更多的資訊。那麼,也就更容易構建出一種“想像的共同體”。
  另一方面,近幾年全球經濟的形勢,使得許多人都積攢了不少情緒。拿美國來說,在共和黨的語境裡,失業率攀升,治安下降,大家沒錢?都是民主黨那幫廢物搞的!同樣,為什麼特朗普要拿中國甩鍋了。
  瞭解歷史的朋友會知道,希特勒是如何蠱惑人心的!
2020-05-04 07:43:24
阿楨
人類在接下來1萬年間會發生哪些變化? 2022-03-31 新浪科技

  一些科學家認為,文明的崛起意味著自然選擇的終結。
  但進化(楨:演化!)並沒有停下腳步,只不過驅動力不再是“適者生存”,而是“適者生育”,因此“性選擇”比“自然選擇”更重要。城市為疾病提供了易於傳播的環境,我們的大腦體積也變小了。
  人類的壽命會越來越長,進化出抗衰老或抗癌基因就毫無意義了。
  過去200萬年來,隨著我們對蠻力的依賴減少、對工具和武器的依賴增加,骨骼的質地變得越來越輕。現代工作則更多是腦力勞動、而非體力勞動。
  早期以植物為食長有巨大的臼齒和下頜骨,用於磨碎富含纖維的植物。但食肉烹飪之後,下顎和牙齒都開始縮小,智齒未來也可能會消失。
  過去600萬年來,在工具使用、複雜社會體系和語言的驅動下,大腦體積三倍自然選擇的大腦。1萬至2萬年前達到了最大值,之後,大腦就一直在縮小。也許是因為,農耕文明,身體攝取的脂肪和蛋白質大大減少,大腦的耗能相當驚人,可占全身的20%。也許狩獵採集比農耕更費腦力一些。也可能是因為,大型社會中有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所以耗費的腦力更少。
  大腦體積其實並不能決定一切。大象和逆戟鯨的大腦都比人類大,愛因斯坦的大腦則小於人均,尼安德特人倒是與我們差不多,但主要用在了視覺和身體控制上,語言和工具並不多。被人類馴化之後,羊的大腦品質減少了24%,牛減少了26%,狗減少了30%。
  以狩獵採集社會,人類需要富有攻擊性,如今,我們要買肉就去菜市場,有糾紛就去警察局或法院。但越來越多的人正飽受孤獨、焦慮和抑鬱等心理問題的困擾。在這些精神問題從人類基因庫中剔除的同時,我們或許也會失去這些極富才華和創造力的領導者、作家、藝術家和音樂家。
  回應
在病毒面前越來越脆弱

為什麼我們會有不同的血型? 2022-03-30 新浪科技

  所以有不同血型,原因在於瘧疾,O型比其他血型低66%。不同血型可能存在著疾病聯繫,例如,O型更容易患霍亂、鼠疫、結核病和腮腺炎,AB型更容易感染天花、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儘管Rh陰性會導致新生兒溶血症,在過去的進化中存在過某種優勢,使這種基因突變能夠保存下來,但現在優勢消失了。
2022-04-01 10:18:06
阿楨
說下“進化論”最讓人惋惜的地方 2023-03-01

近幾天在觀網風聞社區發了兩個帖子,討論人類要不要恐懼外星人的話題。恐懼的網友不少。他們給出了各種外星人可能霍霍地球人的理由,並執著於用歐洲殖民者殘害印第安人的例子做證據。
但是,當我問他們為什麼歐洲殖民者能統制美洲,而美軍卻無法平定阿富汗時,蒙古人騎著馬,拿著刀箭就能征服這裡,號稱人類史最強的美軍打了十幾年,卻夾著尾巴逃跑了。為什麼一個貧瘠落後的地方會成為“帝國墳場”?為什麼帝國會從這裡開始折戟沉沙?
當網友們激烈地向我陳述外星人的危險和莫測時,其實他們表達出的是強烈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情緒,偏執地向“效率”,向“力量”,向“財富”跪下去了。
他們崇拜強者,這沒有錯。但是,他們不知道,很多強者之所以不能“恒強”,就是因為沒有明白在“效率”的旁邊還有“豐富性”這個影子。
,我覺得“進化論”最讓人遺憾的地方是,沒有把“效率和豐富性”的辯證關係挑明,解釋清楚,以至於後人對“進化論”做了“社會達爾文主義式”的偏頗解讀與愚蠢實踐,並造成了許多極端的傷害與災難。
有些人比較喜歡用“演化論”而不是“進化論”,認為生命的發展是自由的,往各個方向發展的,所以只有適者生存,沒有進化與否,先進與否。演化論是不對的,是分裂的、孤立的去看生物發展現象。如果用“演化論”代替“進化論”,評判標準沒有了。只有彼此不同,而無好壞、對錯、正誤、美醜之分。實際是有“效率”和“豐富性”兩個標準。
2023-03-09 09:41:4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