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1-28 06:48:39| 人氣6,702|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非洲黑人文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非洲黑人有文明?

你這算啥問題?為回答你們這些西媒帝國的受害者,《非洲黑人文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的作者汝信和艾周昌在緒論花了13頁破除非洲黑人沒有自己文明說:

《非洲黑人文明》共三編十三章。第一編敘述非洲文明的産生和形成,從産生的自然條件和曆史背景一直講到非洲黑人文明的傳遞過程和各個文明中心的形成。第二編敘述黑人文明的戴 體,論述了經濟社會結構、政治體制、文學藝術、哲學、美學、宗教、倫理習俗和科學技術 等各個方面。第三編探討近代以來非洲黑人傳統文明 的變遷,展望非洲黑人在現代化過程 中,必將弘揚優秀的文明傳統,創造出具有“非洲個性”的現代文明,爲人類新發展做出貢獻。
第一編 非洲黑人文明的形成
第一章 非洲黑人文明産生的自然與曆史背景
第二章 尼羅河中上遊的古代文明
第三章 西非早期鐵器時代文明
第四章 班圖人的遷徙與黑人文明
第五章 伊斯蘭教在東非的傳播與斯瓦希裏文明
第六章 伊斯蘭教在西非的傳播與豪薩文明
第二編 非洲黑人傳統文明的載體
第七章 經濟與政治
第八章 文學藝術
第九章 宗教與倫理習俗
第十章 思想意識與科學技術
第三編 走向未來的非洲黑人文明
第十一章 殖民統治時期黑人文明的抗爭
第十二章 非洲黑人文明的特點及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第十三章 非洲現代化與黑人傳統文明


非洲黑人文明

非洲黑人文明,是撒哈拉以南非洲黑人各民族在過去所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又稱“黑非洲”,泛指撒哈拉中部以南的非洲。其居民主要是黑種人,包括蘇丹人、班圖人、科伊桑人、俾格米人,“以及各種不同的少數集團,如跟‘埃塞俄比亞人’近似的各種少數集團”。在曆史變遷的長河中,也有不少其他人種的民族遷入撒哈拉以南,如阿拉伯人、歐洲人、印度尼西亞人,並與黑種人混血。
  世界上任何一種文明的研究,都沒有像非洲黑人文明的研究那樣遇到那麽大的思想障礙,經曆那麽長期的爭論。
  首先是不承認。在歐洲學術界長期占統治地位的觀點是非洲黑人沒有曆史、沒有哲學、沒有文明,只有黑暗和停滯。但是,非洲文明的存在是一個事實問題,而不是一個思辯的問題,只要不存種族偏見的人,都會承認世界上有一個獨特的非洲黑人文明存在。他們不僅有自己的語言文字(麥羅埃文、斯瓦希裏語文、豪薩語文、瓦伊文等)、文學、史學、宗教和其他著作存留,而且有大量精湛的藝術、音樂、舞蹈、建築和醫學、科學技術遺存。
  19世紀末20世紀初,非洲被瓜分完畢,美洲黑人相繼從奴隸制下獲得解放,一批黑人知識分子從非洲和美洲湧現出來,他們對非洲“黑人沒有文明”、“黑人文明外來說”,從思想、曆史、文化各個角度進行反駁,提出了黑人文明的命題,論證了黑人文明的特點。
  西非民族主義的先驅布萊登強調,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中,非洲黑人文明有不同于其他文明的特性,名之曰:“非洲個性”。他把“非洲個性”歸結爲三點:(1)非洲人生活中的村社觀念以及非洲人之間的和諧一致;(2)非洲人跟自然的和諧一致;(3)非洲人與自然的和諧應加上與神的和諧一致。布萊登是非洲黑人知識分子中最早提出非洲有信史和確鑿的文化,並強調黑人是對世界文明作出過貢獻的人之一。
  與此同時,在美洲的黑人知識分子加維-杜波伊斯等人,在研究黑人曆史的基礎上,批判了黑人非洲“沒有曆史、沒有文化”的觀點:“從埃塞俄比亞射出人類文明的曙光,然後普照整個尼羅河谷”,“埃塞俄比亞這個黑皮膚人的國家,乃是埃及文明的搖籃。”他的《黑人靈魂》一書首先提出了“白人與有色人種的界線問題”,不僅明確了黑人所面臨的問題,指明了鬥爭的方向,而且論證了黑人傳統精神。今天,人們可以說,黑人傳統精神正是從這部著作中噴湧出來的。
  公平地講,非洲黑人文明是世界文明極富特點的一部分,對世界文明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但卻是發展比較緩慢的一部分。在物質文明方面,長期停滯在鋤耕農業,甚至沒有發展犁耕農業,在精神文明方面,非洲黑人傳統文明沒有留下衆多的思辯性的哲學和文論著作。
  世界上各種文明的交流都是雙向的。非洲黑人文明既吸收了歐洲、亞洲文明的成果,也對歐洲、美洲和亞洲文明産生過積極的影響。爵士音樂便是典型的一例。它起源于非洲黑人的勞動歌曲和婚葬祭祀場合所唱的散拍樂曲(ragtime)、靈歌(spiritual)和怨曲(bluse),並從美國流行到了全世界。
  在獨立後的新曆史時期,在傳統文明的基礎上,非洲黑人正在努力發展民族經濟,建立現代化的民族國家和民族文化。湧現了一大批卓有成效的考古學家、史學家、思想家、歌唱家、舞蹈家、雕刻家、電影藝術家和體育明星。例如尼日利亞的作家沃爾-索因卡因其卓越的文學成就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http://www.wmgmw.cn/readnews.asp?newsid=19907&bigclassid=74&smallclassid=206


非洲岩畫

約始于公元前9000年的非洲岩畫藝術,撒哈拉沙漠和南部非洲是發現較多的地區,東非也發現過這種藝術。根據風格、技術、石垢的色澤、所表現的動物種類、服飾及武器等差別進行大體的分期和分類。

   分期和分類

    ①古代水牛時期(約公元前9000~前6000年),以單獨動物、大動物群及絕種動物的寫實圖像爲代表,是古代狩獵生活的反映。②牧養公牛時期(約公元前3500~前1500年),大型的寫實家畜圖像,以風格化的大動物群圖像爲代表,包括大批的公牛圖像,有點風格化的細線刻,程式化的大型野生動物圖像。③馬時期(約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2世紀),包括風格化的人物圖像、馬拉的板車及大型馬車、鍾形樣式的服裝、風格化的公牛及其他家畜圖像。④駱駝時期(約始于2世紀),在線刻的駱駝圖像中,以概括的幾何圖案居多。這一時期用簡單粗糙技術刻成的小型晚期圖像,混合有題記和象征性標志。
 
撒哈拉岩畫

阿傑爾高原位于離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邊界不遠的撒哈拉中部。1932年,法國人布倫南在這裏初次發現岩石圖像,當時就報道了這一發現。4個月以後,法國考古學家h.洛特和其他3名學者到達那裏。他們確認這裏的彩色圖像和單色圖像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洛特在深峽谷裏工作了1年半時間,作了大量的臨摹,仔細地研究了所見到的岩畫。後來,在1956~1957年,由法國畫家和攝影家組成的一個考察小組,在高原進行了16個月的研究工作。1959~1960年,還有兩個考察團在阿傑爾高原進行過研究工作,每個考察團工作6個月。世界各國學者現在公認,阿傑爾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史前藝術博物館”。洛特在談到考察感想時寫道:“作品以其豐富的想像力使我們感到萬分驚訝,這裏有數以百計的岩畫,成千上萬件人物和動物圖像;有的是單一的形象,而另一些則是完整的構圖,有時也可看出描繪部族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的場面,它們在現今業已荒涼的地方已渡過了好幾個世紀。”
    阿傑爾高原岩石圖像,小自幾厘米,大至6米。大多數彩色圖像是用各種土色顔料繪制的,其中有褐色、紅色、淡綠色和黃色,還發現有白色和天藍色。圖像一層一層地畫在岩石上。有些地方,較晚期的作品畫得與早期形象相似。有時一些完整的場面在內容上毫無任何關系卻彼此覆蓋著,有的多達12層。
    阿傑爾高原寫實岩畫的高度發展與畜牧部落的出現有著直接的聯系。這一時期幾乎所有的牧養公牛時期圖像都是優美的藝術作品。當時,牧人能夠准確地表現出人物和動物的特征。
    洛特認爲,阿傑爾高原岩畫風格是和遠古時期居住在阿傑爾高原的許多不同種族的部落有聯系的,從前至少有16種部族在這裏居住過。岩畫中所表現的人物,很明顯是屬于不同部族的。他們的服裝、人體比例及面部特征都說明了這一點。
繼牧養公牛時期之後,在撒哈拉還有一些不同類型的岩畫風格出現。在有些岩畫作品中能夠看到與埃及藝術相似的成分。岩畫《雙角女神》就是如此。這是一個掌管五谷的女神,她頭上有羽毛飾帶,面部周圍有斑點狀帷簾及一片播撒種子的莊稼地。
    在牧養公牛時期較晚的岩畫中,出現了邁錫尼式奔馳的大型馬車圖像。這類圖像很可能是希臘影響從地中海沿岸滲透到撒哈拉的結果。這種岩畫的時期最早爲公元前1650年,十分准確查明馬在非洲出現的時間。岩畫《射手的搏戰》就是在這之後出現的。這兩組射手爲了爭奪一頭母牛正在進行激烈的搏戰。
    在撒哈拉南部和西部,普遍盛行牧養公牛時期最後階段的藝術。僅在毛裏塔尼亞和西撒哈拉就有100多處,共2000多件岩刻。盡管數量這樣多,但是題材卻非常雷同。有些地方能夠遇見大象圖像,這些圖像還有程式化的傾向。在這一遼闊地區的岩刻中間,沒有任何能夠與費贊或阿傑爾高原古代水牛時期雄偉的岩畫媲美的作品。在阿海奈特(阿爾及利亞境內)和霍加爾另外有兩個岩石藝術區域。阿海奈特岩刻在特點、風格、技術和題材方面與撒哈拉岩刻有很多共同之處。這裏沒有絕種動物圖像,大型野生動物岩刻也很罕見。大部分遺物屬于牧養公牛時期或稍後時期。馬和駱駝的圖像居多。
    賈多和提貝斯提的岩刻與費贊藝術有許多相似之點。像在費贊一樣,在這裏出現過岩石藝術的一些主要時期,其中包括最早的古代水牛時期。該區域的藝術特點是,在古代岩刻中有風俗情節場面。
    在伊福拉斯高原已發現的岩刻所在地約有50處。這裏沒有高大的寫實的野生動物圖像,不過有時在優美的岩刻中間遇見過難以辨認的程式化的犀牛圖像。有些風格化的帶有蝴蝶翅膀耳朵的大象圖像表明,這些圖像出現的末年,約相當牧養公牛時期的中期。
    在因弗裏的山岩上,有鑿刻細膩的大象形象。離這個形象不遠,有一些運用同樣技術和風格完成的公牛圖像,這些公牛圖像和上述的大象圖像大概是屬于同一個時期的作品。
 
南部非洲岩畫
 
南部非洲岩畫,主要分布在南非、津巴布韋、贊比亞及納米比亞(西南非洲)的山區。這種描繪在不很深的洞窟和地穴壁上的彩色岩畫,是古老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布須曼人在幾千年的漫長歲月中創作出來的。但是,一些外國學者對南部非洲岩畫的分期還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以現今絕種動物爲依據,認爲最古老的南部非洲岩畫是公元前9000年創作的,而有的人卻認爲,現在所發現的岩畫只有幾百年的曆史。
    在漫長的歲月裏,岩畫層層覆蓋,形成了很厚的顔色層。底下幾層是用一種顔色,多半是用赭黃顔料畫出來的動物側面像。後來,岩畫逐漸采用兩種顔色作畫,並出現了宏偉的場面和合乎透視規律的構圖。大約從公元前2000年中期起,開始出現多色岩畫,構圖也更加複雜起來。在這一時期的題材中,一些風俗性情節,狩獵、舞蹈及休息場面極爲常見。在表現休息的場面中,還能看到坐在茅舍旁的男人、女人和兒童等。
    布須曼人喜歡描繪人身獸首的圖像。這種圖像多爲幻想中的生物和披著獸皮戴著動物形象面具的舞蹈人形象。有的化裝成各種野生動物,手持弓和矛的動物型獵人形象,或上身用羽毛作爲裝飾,或頭部形似長脖子的鴕鳥。一件在南非開普省赫舍爾地區發現的描繪鴕鳥與僞裝鴕鳥的布須曼獵人的岩畫就是這類作品。有的是佩戴羚羊頭或公牛頭面具的人物形象。根據布須曼人的神話傳說,這種半人半獸圖像是作爲圖騰來崇拜的。
    羚羊形象在南部非洲多色圖像中極爲常見,這種形象爲原大的單獨形象和不到20厘米的小型形象。有的也構成岩畫群像或排成一長列魚貫而行的動物行列。它們之中有些作品是用准確而優美的線條表現出來的,合乎透視規律。南部非洲到處都有羚羊形象,其表現手法十分雷同,好像它們很可能與某種祭祀有聯系。早期的岩畫層完全沒有家畜形象,它們出現的時間較晚,是與身高肩寬的黑皮膚的人物形象同時出現的,估計所畫的這些人是從北方遷徙來的畜牧部落──班圖人。
    一件最著名的南部非洲岩畫叫作《白婦人》 它是德國地質考察家r?馬克在納米比亞西部布蘭德山的一個洞窟裏偶然發現的。
    南部非洲岩刻的主要表現題材是動物,如野象、河馬、犀牛、羚羊、長頸鹿、斑馬等的單獨形象。這裏的岩刻技術與撒哈拉的岩刻技術有些區別,這裏經常在刻出或鑿出的圖像輪廓內刻出平行細線條或密網狀小坑,有的刻面好像砂紙一樣。因爲是用石制工具鑿成的,這時期的岩刻大概屬于新石器時代初期。
    在德蘭士瓦省西南部還發現一種粗底子岩刻。這種岩刻的鑿刻手法,是把圖像的岩面鑿得粗糙些,或者選擇粗糙的岩面鑿刻圖像,而把圖像周圍的岩石磨光,再現了動物毛皮那種毛茸茸的外表特征。
    可以確定,南部非洲的寫實的岩刻屬于新石器時代初期,而程式化圖像應比新石器時代初期稍晚一些。
http://baike.baidu.com/view/1456948.html

非洲音樂

非洲音樂 music of Africa  非洲音樂這一詞彙,是一個囊括著多種音樂文化的集合概念,通常系指撒哈拉沙漠以南(黑非洲)源于本土的各種黑人傳統音樂,至于撒哈拉沙漠以北(北非)的音樂,則屬于阿拉伯音樂的範疇。本條目只概述前者。

分類

非洲地大物博,民族多元,信仰各異,因此非洲音樂是很複雜的,根據民族音樂學家的分類,非洲音樂可分成四大類別:
1)古埃及
2) 北非三國(摩洛哥、突尼斯、阿爾及利亞)
3) 埃塞俄比亞
4) 撒哈拉以南(東非、西非、中非、南非諸國) 。

1)埃及音樂

古埃及音樂,可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從埃及古遺迹出現的古樂器,顯示埃及的古樂史迹,僅次于美索不達米亞,埃及的音樂近5千年的曆史;當時的埃及音樂,相信是以祭典儀式及宮廷音樂爲主。
埃及的傳統音樂,曆經希臘、羅馬、波斯、阿拉伯、奧圖曼帝國、法國拿破侖和近代的大英帝國的統治,宗教變遷、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影響,埃及的傳統音樂和古埃及的音樂,兩者的關系已不可考。
現存埃及的傳統音樂,無論在風格、理論,是阿拉伯伊斯蘭音樂的一支。阿拉伯音樂 木卡姆,是埃及音樂的的靈魂,比較常用的有20多種,在舞曲中有隆加(Longa)及布爾卡(Burka)還有埃及的蘇非、肚皮舞等等,埃及的唱腔如雅爾(Yalel)及淡劄爾(Tamzara),聲樂曲木夏哈(Moushahat)及多爾(Dor)等。
北埃及的沙地(Saidi)舞,服裝非常華麗高貴。洽馬登(Chamadan)是頭頂臘竹帽的女獨舞。
在南埃及和蘇丹的傳統奴必安(Nubian)音樂舞蹈,這種蘇丹的民間音樂是混合了埃及和蘇丹的歌曲,有阿拉伯語或非洲語二種唱詞。埃及的古樂器如(Lira)及古埃及豎琴只能追憶了;仍在使用的樂器和阿拉伯近似,如(UR)魯特琴、嗩呐、直笛(Nay)、各種風笛、埃及鈴鼓、圓型手鼓(Daf)、達不卡陶瓷皮鼓( Darbuka)等等。

2) 依索匹亞的音樂Ethiopia Music

依索匹亞保有非洲上最古老的教會有1600年的曆史,依索匹亞人相信2000年前,羅馬帝國迫害耶穌教會,很多信徒出走逃到依索匹亞的高山,在山頂洞,建了爲數衆多的秘密教堂,依索匹亞人至今仍相信,耶穌十誡的法櫃就在依國山上的某一教堂。在耶路撤泠大聖堂,依索匹亞的教會,至今仍保有其中一部份之專屬教區。古依索匹亞的皇室非常善于外交,10世紀及17世紀成功的外交,阻止辛巴威所羅門王及意大利的侵略,在1935年到1940年,曾被意大利入侵,伊國人以舊約的基督徒爲主、部份猶太教教徒,少數信奉伊斯蘭教,局限在山區村落,依索匹亞也是唯一保有(仍使用中)世界上最古象形文字的非洲國家,人種是比較接近阿拉伯憾族(Ham)及閃族(Sem)還耐吉族(Negre)等族。依索匹亞的古樂的有幾種不同的風格,其中和也門的傳統歌曲神似,從考古文獻有很多反諷的詩歌,室內音樂也很相近。也發現有古希臘及以色列大衛王時代的樂器,如巴甘納(Baganna)豎琴等古樂器。古樂旋律富變化,節奏繁複,有古典美國藍調的味道。非宗教的詩歌唱,開始出現在16世紀的依國教會,這種唱風節奏活潑輕快,充滿草原的喜悅,由于這音樂和贊美詩一塊在教堂演唱,一般人很難分辯,宗教歌曲或是普通詩歌。
依索匹亞的歌舞非常優美動聽,通常有用笛子伴奏和傳統樂器兩種,受西方教會的合音影響,亦融入依索匹亞非洲的韻律、依索匹亞人曆經80年代的大饑荒,但人民樂天知命。依索匹亞的國家歌舞團,水准頗高,經常巡回世界各地表演,70年代也曾來臺灣呢!
依索匹亞的樂器有奇巴羅(Kebarro)及奴卡利(Nugarit)等鼓,及替奇拉瓦塔(Tcherawata)和馬桑誇(Masonquo)琴及大形的比甘那(Begenna)及各種笛其中有一種無孔風笛稱馬比爾塔(Mbilta)等等。
由于教會的影響,依索匹亞的皮鼓,亦畫上非洲風格之耶穌基督神迹故事,非常具有收藏價值。

3) 北非摩爾風格的馬格利布(Maghrib) 安達魯西亞(Andaluse Music)音樂:

馬格利布(Maghrib)是指11世紀在北非摩洛哥皇室的領地,包括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斯、利比亞諸國直到1465年的統稱,此地區的音樂,以安達魯西亞的音樂及蘇非大衛氏(Darwish)的音樂爲其特色。
安達魯西亞的音樂,古阿拉伯語那尾巴(Nawbah),源自西班牙南部安達魯西亞,在8世紀巴格達的音樂融合了猶太人、吉普賽、伊比利亞人及統治者北非摩爾人的混合音樂音樂,15世紀天主教的伊沙貝爾于1414年光複了安達魯西亞後將,不願歸順天主教徒的猶太人、摩爾人及在哥多巴(Cordoba)及瓜拉那達(Granada)和宮廷樂師,被迫走往北非馬格利布(Maghrib)諸國成爲安達魯西亞音樂的新家。
16世紀奧圖曼帝國的統治,對在突尼斯,阿爾及利亞,東摩洛哥的安達魯西亞風格又受到土耳其音樂若幹影響。安達魯西亞的音樂的米贊(Mizan)節奏型酷似阿拉伯的伊格(Iqa)。那瓦巴(Nawba)是室內樂和聲樂合奏的風格,可追溯到9世紀的巴格達。這種曲風可分4到5樂章,旋律一直重複,歌曲有歌頌阿拉、到抒情詩、吟唱可蘭經等內容。目前正統安達魯西亞的音樂,仍流傳在北非的上流社會,婚喪喜慶等節慶等場合也奏安達魯西亞音樂。西班牙安達魯西亞,反而只流傳有歌謠的的音樂型式爲主,其中以猶太風格的流傳較廣。衆人熟知的佛朗明也可找濃濃的古安達魯西亞的味道。安達魯西亞姆史夏(Andulsian Moushat)是源自埃及、敘利亞、黎巴嫩、中東傳到安達魯西亞。大衛氏(Dervish)是突尼斯的舞蹈,是傳自埃及的傳統舞蹈。
安達魯西亞魔力士(AndulsianMoorish)舞蹈是來自安達魯西亞的塞維拉(Seville),哥多巴(Cordoba),及瓜那達(Grenada)流行在北非等地。
安達魯西亞的音樂的宗樂器有烏德琴UD、嗩呐、耐笛Nay、拉巴琴(Rabab)、達拉布卡鼓(Darbuka)及堪查低音大提琴(Kontrabass)。
蘇非派的音樂
原是回教的秘宗教派,當天主教伊沙貝兒皇室,光複了安達魯西亞及整個西班牙後,摩洛哥的蘇丹王危機伺服,爲促進團結,蘇非成了凝聚伊斯蘭教的重要儀式,每周五或重要人士的生日、宗教預言、冥想療病,蘇非歌唱跳旋轉舞來進行。這和土耳其的蘇非的神秘面紗,印尼伊斯蘭蘇非的不容見天日,大異其趣。

4)撤哈拉以南的音樂---西非地區,中非地區,東非地區,南非地區

撤哈拉以南的的非洲,土地比起北非可耕地、天然野生動、礦産豐富,受到伊斯蘭宗教的影響比較少,人文地理景觀的不同,此區的音樂是和其他地區的差異非常大,通常人們印象中的非洲音樂,無文字的部落音樂,即指此區的音樂,的確在音樂的屬性,埃及及北非諸國,是被歸入阿拉伯音樂的。
音樂和非洲人民的生活是不可分的,從生老病死,婚喪喜慶,傳統祭典,宗教信仰、成年割皮禮、巫師治病、祈福求雨,工作娛樂都和音樂舞蹈息息相關。
非洲的音樂不是爲音樂而音樂,當然也不是因芸術而産生。
非洲的音樂也不是單一的芸術形式,它可是結合舞蹈、火祭、戲劇、面具、說書、巫術等,多種的表演賦予其他部族,功能的活動。
除了少數說書或宮廷逸事,非洲音樂的特色是,旋律簡單、分爲兩個樂句、大二度到大三度、歌詞精簡,不斷的重複,領唱合唱,即興等特色,主要是全民參予,帶動高潮,達到共同訴求,無關于藝術。

除了北非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文,伊索比亞外,其他非洲是沒有語文的;因此非洲的音樂還兼具說故事的功能,而這故事幾乎是非洲的曆史。而這種口傳(Oral Tradition)的歌謠也是非洲的文學的一部份,因此非洲對樂師的養成是非常重要,非洲的樂師無論是在皇室或村莊樂師是父傳子,子傳子的世襲制的。
非洲傳統上的養成是非常嚴刻的,學徒式的養成,從小就不斷的學習,歌唱、舞蹈、樂器、儀式、巫術、療效治病都是必修的過程,當然並不是每一位樂師是巫師是全能的,但也唯有曆經這全盤的教育,才能真正掌握自己職掌、任務,對族群做出貢獻。這些所有的樂師最重要的是非洲鼓,因爲非洲音樂中節奏是主尊導者,鼓樂師相對的要求更高,即興演奏也是非洲音樂的特色,一個好的鼓手不但要全盤掌握每次演出音樂、舞蹈的功能,也要掌握觀衆和音樂的情緒,非有高明鼓樂師,才足以達到絕佳的效果,優秀的鼓手是受人愛載尊敬。

4-1)西非的非洲國家包括馬裏、尼日利亞、喀麥隆、尼日爾、幾內亞、赤道幾內亞、多哥、塞拉利昂、幾內亞比紹、岡比亞、毛裏塔尼亞、納米比亞、象牙海岸、 加納等十餘國。西非的音樂水准普遍高于東非及南非地區。
西非最重要的鼓爲金貝鼓,金貝( Djembe)並音源自法語,當地的土族稱之爲 Jem-bay,之所以是法語並音,應和塞內加爾西非當時是法屬有關吧!金貝鼓,外形有如聖抔,不僅是塞內加爾,馬裏,幾內亞.... 等西非各部落的資産,也是全非洲共有的文化重要的曆史資産;金貝鼓的文化圈,尋根,可追溯到12世紀的馬裏王朝,當時王朝的領地,含概今日在西非海岸諸國,均屬之!馬裏南方的Manika(孟丁卡Mandinka)可說是金貝鼓的原鄉。由于各部族,經年征戰不休,到了13 世紀,金貝鼓乘戰火漫延,整個西非,塞內加爾,象牙海岸,布吉訥法索,風行整個西非地區,金貝鼓所向披靡。
盡管非洲不同的部落或國家,金貝鼓即便在外形,或技法,各具特色,但金貝鼓的結構,則大同小異。在塞內加爾 吳爾夫( Wolof),馬裏 曼尼卡(Mnanika),巴馬娜(Bamana or Bamako),是金貝鼓的佼佼者,金貝鼓座,整體成型,采伐非洲最堅實的原木(Lenke或Dugura在地木) ,馬裏的山羊,是金貝鼓的上選之動物皮,因爲,馬裏有最適合山羊成長的氣候,和山羊最愛吃的牧草,馬裏的山羊皮鼓,當然可打出最棒金貝鼓鼓聲。
因此,馬裏族做的鼓最爲西方鼓手的歡迎,而打造這金貝鼓的馬裏師父,成爲炙手可熱,爲人尊敬的大師。
在非洲金貝鼓的表演,不僅爲了娛樂,擊鼓說書,部落的慶豊收,基督受洗,滿月,春夏春冬,四季慶典,婚宴,受洗,模範母親,回教開齋戒,都要打金貝鼓跳非洲舞,來助助興,醫病,去邪除魔,亦然。
在塞內加爾 吳爾夫(Wolof )土族,亦有將鼓,系在腰邊,以單手鼓棒擊鼓,亦可隨興和聽衆互動擊鼓,在慶典,鼓和舞的節拍舞步是多元多樣的,其中當地土族稱沙巴(Sabar)舞,最具特特,通常由結過婚的婦女主跳,特色是女舞者,隨鼓的運律,不斷忸屁股,左右搖擺,向男性挑戲,煽情的舞動,爲其特色。
金貝鼓擊鼓爆發的張力,爐火純青的金貝鼓樂師可以將金貝鼓打出有如二個鼓,在對話的雙人鼓,令人歎爲觀止。
西非除了鼓樂器外由于宮廷音樂及遊唱詩人的喜愛,弦樂器也很普及,馬裏、幾內亞的齊特琴、貝寧、迦呐、奈及利亞的拉弓琴(Musical Bow)及阿拉伯傳來的魯特琴(Bow Lutes) 及豎琴式的魯特琴(Harp Lutes) 和利替(Riti)琴,力巴(Rebec)琴等等。打擊樂器常見的有........... 等等。
奈及利亞的鼓以挖空的圓木爲鼓身,有不同尺吋高度,最獨特的是在鼓座上有很精致的芸術雕刻,成爲收藏家的最愛。

4-2)中非地區

中非地區的國家有中非共和國、加蓬、剛果民主共和國、安哥拉、贊比亞、津巴布韋、莫桑比克、剛果等地,其音樂風格大同小異,其樂器如下:
中非的笛子式樣頗多,其中一種低音笛稱興地夫(Hindef),也有好幾支笛管綁成的多管笛子,笛子的材料有竹、蘆葦、木頭、陶土等不同的材質。弦樂器有單弦的魯特琴、樂弓、齊特琴、和裏拉(Lyra)琴,此琴是豎琴的一種,以手彈琴,有共嗚箱。非洲的弦樂除了有共嗚箱,身體做爲共嗚也非常普及。其他打擊樂器有木琴、沙克(空果殼再于幹種子) 響鈴(系在手、腳或脖子等) 及金屬、貝殼做的搖手捧,千奇百怪,充滿創意。
中非除了金貝鼓其他的各種各樣造形的鼓,有雙面皮鼓、單面,手或鼓捧不足而一充滿魅力。

4-3)東非地區的國家

肯尼亞、烏幹達、坦桑尼亞、馬拉維、盧旺達、布隆迪、索馬裏等七國。
東非的音樂形式和西非、中非差異性不大,唯在載歌載舞,以拍手代替擊鼓,喊叫來打拍、助興爲此區特色;樂器也大同小異,有些在名稱上不同如力來(Lyra)琴在東非稱歐布卡諾(Obukano),弓型豎琴此地區稱雅曲(Arched)或豎弓琴(Bow Harp),琴弦的變化較大,5條到8條不等。
馬拉維的馬比拉(Mbira)指姆琴,稱爲掌上鋼琴、內置7-30個鐵片音鍵,以手彈琴,動聽悅耳,堪稱該國的國技。
布隆迪有一種圓形聖鼓,以捧擊鼓,是國王加冕才有的表演,非常震撼,在表演中也穿插合唱歌曲。

4-4)南非地區.

此區除了大家熟知的南非共和國、斯威士蘭、納米比亞、萊索托、博茨瓦納等5國。此地區的音樂、舞蹈、儀式風格和樂器的使用和東非、中非、西非沒有太大的不同,樂器則因材料及16世紀的外來移民印度,葡萄牙、荷蘭、英國的移民,略有影響,例如南非地區的礦工音樂。
此區其中最具傳統特包的樂器可樂琴(Kora) 這種兩個籃球大的共嗚琴,是放置在腹前以手彈奏,是古代非洲的宮廷樂器,演奏者也是歌手,這歌手除了在皇家表演,也到各村莊走唱,一如歐洲的遊唱詩人。琴聲優美動聽,搭配純撲厚實的遊吟唱腔,特別有風味,和擊鼓呐喊的形式大異其趣。

非洲的樂器的特色

非洲有各種各樣的樂器,因爲非洲音樂在祭典儀式或祖靈的媒介,巫師治病重視的是節奏打擊樂器爲主,打擊樂器又以鼓爲重心,祭師有時也是鼓手,非洲鼓,在非洲人中具有神般的崇高地位。對細致的弦樂器通常是在聲樂、說故事等娛樂活動出現,弦樂和鼓的合奏齊奏並不常見,這是東、西、中、南非洲音樂的特色。
非洲用于鼓的材料十分多樣化,常見的是掏空的圓木,大葫蘆、陶土的容器等等。鼓在非洲是最普及的樂器,同樣類型的鼓在不同的地區出現,不同類型的鼓也在同一區發現。除了常見的金貝鼓外,外型有如漏沙計時的魔力單根雙面鼓,稱之爲說話鼓(Talking Drum)。圓錐型的鼓。阿希克(Ashikoh)鼓,以手掌擊鼓、鼓捧兩種。大型的可放地面表演,也有用挂在肩上,放在腋下擠壓不足而一。有單面鼓或雙面,通常是山羊皮做的,有些鼓皮是釘死的,但大部份是以尼龍繩固定,便于調音。
鼓最能表現充滿節奏活力的非洲音樂,巫師借鼓樂咒語儀式的活動,以求得超自然的力量。因此鼓、鼓手、巫術是充滿禁忌,諸如女性不得吹打樂器禁忌等,神秘的巫術儀式中可以感受到。皇家或巫術的鼓手,需要通過層層的考驗才足以勝任。因此鼓手的養成是非常的嚴刻的。相對的鼓及鼓手在非洲有特殊地位。
鼓在非洲不僅是巫術、儀式、娛樂、也是生活信息的重要手段。說話鼓訓練有數的鼓手可授摸擬任何語言。在17世紀,葡萄牙在非洲到處抓黑人當奴隸,說話鼓是重要的警告利器,同樣對洪水猛獸,村莊和村莊的通告也是靠鼓來伝達。
探索非洲文化,音樂是最佳的徒徑,鼓則是最重要的窗口。對鼓必需以更大的文化範圍來認識,才能體認非洲文化精髓。

撤哈拉以南/非洲主要樂器

非洲高腳杯鼓(說話鼓)African Goblet Drum(Talking Drum)
亦稱之說話鼓,外形如玻璃漏沙計時器,雙頭鼓上下周邊以繩索拉住,擊鼓時將鼓夾在手臂腋下同時擠壓,以特殊木棒擊鼓可發出幹奇百怪的鼓聲有如說話,相傳在數百年前,白人來抓黑人販賣,村莊的樂師就以此說話鼓來示警及引導逃生方向。
非洲雪克(沙玲)(African Shakers)由各種天然果殼,如葫蘆或椰子殼挖空,再置入乾種子,以手搖擺動會發出沙沙的音向,因此又稱爲沙玲。也有比較小的如貢丸大小再以竹棒5個成串,作者戲稱之爲貢丸雪克。
伊波泥可樂弦琴(Ebony Cora) 象牙海岸號角(Natural horn ),天然沙克(Hosho )馬比拉琴(Mbira) 那果尼西非魯特琴(Ngoni )牛鈴(Cow Bell)沙可利沙(Shekere), 加納木鑼(Wood Gong) 孟丁卡舞羊皮鼓(Kitieo Drun )馬裏的魔力單根雙面鼓、用棒打的( Djun Djun)阿希可鼓 (Ashiko ), 說話鼓(Kalengo)木頭鼓(Slit Drum ) 鼓身以樹幹做成,中間挖空,以棍棒擊鼓,擊不同的位置産生不同的鼓聲。
非洲樹鼓(African Tree Drum) 以挖空的樹木制成的鼓,又稱之爲(Jungle wood drum、.log drum or Wooden gong),是用來模彷木頭鼓的。
金貝鼓(Djembe) 雨聲音效棒(Rain Sticks/ Rattle Stick) 松木做的,中空中放種子,上下滑動産生如下雨的音效,舞蹈、巫師做法中使用,外觀有畫的或木刻的吉祥圖案,除了非洲在南美洲都有類似的樂器。
Mbira(又稱Sanza/Ekende)指拇琴,非洲的旋律鋼琴。5到20鍵。
單弓弦(Riti) 塞內加爾弦/奈及利亞Goge/Goji/Gonji都指此弦
裏拉8弦豎琴(Lyra) 豎琴/共嗚箱有龜殼或其他的材質,弓型5弦豎琴(Arched/Bow Harps)西非魯特琴(Rebec) 傳自阿拉伯弓船型7弦齊特琴,弓樂(Musical Bow)可樂弦琴(Kora )葫蘆共嗚弓弦。
體嗚樂器:沙沙雪克,木鼓,摩擦筒,木琴( Xylophone),節拍響板(Castanet)
膜鳴樂器:烏幹達陀型皮鼓,砂型計時鼓,陶瓷鼓,酒桶型木鼓,長型鼓,
圓型手鼓,金貝鼓等等。
氣鳴樂器牛號角,象牙號界,長喇叭,嗩呐,申收笛,直笛等。
http://baike.baidu.com/view/695449.html

非洲舞蹈

 非洲居民,男女老幼,不僅能歌,而且善舞。唱歌跳舞,是非洲大陸上最普遍、最受歡迎的民間傳統娛樂活動形式,如同東方人日常生活中須臾不可離開鹽一樣,非洲人的生活中時時刻刻都離不開歌和舞。高興的心情要通過唱歌跳舞來表達,憂傷的情緒要通過唱歌跳舞來排泄;獲得一筆收入要唱歌跳舞進行慶賀,即使明天可能揭不開鍋今天也要照樣唱歌跳舞。每逢婚喪嫁娶或者歡慶佳節,非洲人常常要通宵達旦地跳舞;就是平時工作間歇之際,勞動休息片刻,只要一聽到鼓聲或者樂曲聲,他們便會扭動身子,情不自禁地跳起來;那些少年兒童們在這種環境中受到熏陶,從小就養成了癡愛跳舞的習慣。走在非洲的大地上,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如果您遇上一名非洲兒童,即使語言不通,您只要雙手擊掌,活潑可愛的兒童就會當場給您表演一段舞蹈。非洲的舞蹈擁有如此廣泛的群衆基礎,難怪人們將非洲稱爲“一個熱情奔放的歌舞之鄉”。  
  非洲舞蹈有著悠久的曆史,據說早在6000年前非洲大陸就已經出現了舞蹈。舞蹈是非洲民族最古老、最普遍、最主要的藝術表現形式,是非洲光輝燦爛文化的寶貴遺産。非洲舞蹈種類繁多,大體上可以分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人舞蹈和流行非洲北部地區的阿拉伯舞蹈兩大類。黑人舞蹈又可以分爲傳統的儀式性舞蹈和民間的娛樂性舞蹈。非洲舞蹈是非洲勞動人民在生産活動中創造出來的,多用來表現燒荒、播種、收割、狩獵等場面以及人們對圖騰的崇拜,保持著淳樸的民族風格,具有古香古色的特點。非洲舞蹈也是在長期實踐中不斷改進和提高的,它深深紮根于民衆之中,以強烈的節奏、豐富的感情、充沛的活力、磅礴的氣勢以及變化萬千的舞姿著稱于世,在世界文化藝術的園地裏占有一席重要地位。正是由于非洲舞蹈始終保持著獨有的風格和新鮮的活力,深受非洲人民所喜愛,成爲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也不管人們是處在興奮之中還是處在悲傷之中,總是借用舞蹈來抒發自己內心世界的感情。   
觀賞非洲人的舞蹈,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還可以給人以信心和力量。非洲舞蹈動作粗獷有力,旋律強烈感人。舞蹈者常常劇烈地甩動頭部、起伏胸部、屈伸腰部、擺動胯部、扭動臂部、晃動手腳、轉動眼珠等,幾乎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在劇烈地運動。不消幾分鍾功夫,舞蹈者就會汗流俠背,氣喘籲籲,個個表演得如癡如醉,一絲不苟。在非洲的許多地方舞蹈中,男人們赤裸著上身,塗著黑白相間的花紋,下身圍著用各種各樣獸皮制成的裙衣,頭上插著各種顔色的羽毛。婦女們身著古典式民族服裝,手腕和腳腕上纏繞著一串串貝殼、獸骨片以及小鈴鐺,貝殼和鈴鐺發出悅耳的響聲,羽毛和獸皮似彩雲飄動,使觀看者眼花繚亂,耳目一新。   
非洲舞蹈表現形式豐富多彩,而且田地區不同顯得紛繁多樣。位于西非地區的加納這個國家,是非洲最古老的國家之一,有著  悠久的民族曆史和燦爛的古代文化,民間傳統舞蹈十分發達,素有“非洲舞蹈之鄉”的稱號。盡管加納的民間傳統舞蹈紛繁多樣,但大致上可以從宗教、地理、氣候等方面來區分它們。   
在加納的傳統舞蹈中,受宗教影響的舞蹈所占比重非常之大。加納的宗教舞蹈一般是在祭祖、祭神、祭物時跳的,其特點是結構嚴謹,動作複雜,邊跳邊唱。唱詞內容爲特殊的禮拜語言、詩歌和習俗等,舞蹈者只有經過嚴格訓練才能領會掌握。加納著名的宗教舞蹈有埃維族的雅雅舞、布朗斯族的阿波舞以及北部地區的蒂加利舞蹈等。   
加納的民間傳統儀式很多,幾乎每逢舉行某項儀式,都跳與儀式相適應的舞蹈,尤其是葬禮時是絕對不可缺少舞蹈的,否則會被認爲是不吉利的兆頭。葬禮中最經常跳的一種舞蹈是阿散蒂族的阿多華舞。這種舞蹈有著多種跳法,既可獨舞,也可群舞,有男有女,場面精彩。這種舞蹈還可以作爲交際舞蹈在公衆場合裏跳,也可以在戰爭爆發之前跳而借以鼓舞土氣。舞蹈時,演奏用葫蘆和串珠制成的樂器,敲打一面金屬鑼在一旁伴奏,圍觀者拍手伴和。   
方騰弗羅姆舞是加納人在最隆重場合跳的一種舞蹈,這種舞蹈因伴奏需要使用方騰弗羅姆鼓而得名。方騰弗羅姆鼓音調深沈,其聲冬冬,如泣如訴,顯得莊嚴而神聖,聽後令人肅然起敬。舞蹈者以優美的姿勢和剛勁的動作,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感情。   
阿薩福舞是加納舞蹈中場面最隆重的一種,人們常常用這種舞蹈來表現戰爭的壯觀場面,因而又叫“戰爭舞”,或者“愛國舞”。在雄壯的鼓聲和響亮的喇叭聲的伴奏之下,數百名身著軍士服裝的舞蹈者,揮動長矛和弓箭,高唱著戰鬥歌曲,群情激昂,威武莊重。   
在加納普遍流行的現代舞蹈名叫海萊夫舞,這種舞蹈是從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具有傳統舞蹈的那種強烈的節奏感,除了管弦樂器伴奏外,還有非洲鼓。隨著歌聲、樂聲和鼓聲,舞蹈者自由奔放地跳動,無拘無束,動作開放,體現出濃厚的非洲風格。海萊夫舞是一種融東方和西方舞蹈優點爲一體的舞蹈,廣泛受到人們的歡迎,已經超越加納國界,流行到許多非洲國家。   
在東部非洲的坦桑尼亞、肯尼亞、烏幹達等國家,人們喜愛跳一種稱之爲“砍刀舞”的舞蹈。在一陣陣激昂的“噠噠、噠噠噠”的鼓聲中,數名武士裝扮的男青年登臺表演,他們腰系獸皮,腳纏鈴鐺,邁著急速矯健的舞步,劇烈抖動黝黑發亮的身軀,手中閃閃發光的砍刀左揮右劈,舞臺發出有節奏的沈悶響聲,恰似猛虎下山,猶如雄獅出林,觀衆屏息凝視,仿佛置身于奮勇殺敵的疆場。這種充滿生機的舞蹈氣氛令人傾倒,使人振奮。   
北部非洲的居民喜愛跳富于阿拉伯風格的舞蹈。這種融西亞和非洲地區文化和生活習慣的阿拉伯舞蹈輕松舒展,熱情奔放,活潑歡快,但舞蹈動作難度較大,而且多要用名叫安達魯西的音樂伴奏。男性舞蹈者動作剛勁有力,下肢和腳部頻頻踏跺,發出陣陣宏亮的響聲;女性舞蹈者突出上肢和腰部的動作,猶如輕雲薄霧,柔軟多情,頻頻向觀衆撫媚動人地微笑,引得觀衆中爆發出陣陣雷鳴般的掌聲。   
在埃及等國的民間流行著一種稱之爲“東方舞”的舞蹈,這種舞蹈爲女性的單人舞蹈。舞蹈者生得姿容豔麗,意態妖嬈,非常標致。如果具有一定古文知識的中國人出席觀看,馬上會聯想到《今古奇觀》中對美女的描寫:“蛾眉帶秀,鳳眼含情,腰如弱柳迎風,面似嬌花拂水。體態輕盈,漢家飛燕同稱;性格風流,吳國西施並美。蕊宮仙子調人間,月殿嫦娥臨下界。”您若不信,請看:體態嬌美的舞蹈者,邁著輕盈的舞步,細腰扭動,肥臀搖擺,酥胸顫抖,舞姿優美迷人,使在場的觀衆看得目不轉睛,眼不斜視,如癡如醉,遐想聯翩,沈浸在歡樂與陶醉之中。東方舞的姿態優美主要體現在舞蹈者身上肌肉的顫動,那些身懷絕技的舞者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腰部、腹部的肌肉,需要時令其顫動,而附近的肌肉則紋絲不動,親眼目睹這種情景,讓人不得不從內心深處産生一種佩服的感覺。東方舞,又名“肚皮舞”,最初爲歐洲的宮廷舞蹈,後來奧斯曼帝國占領北非後,漸漸傳入埃及等國民間。   
在那漫長的曆史歲月裏,貧困的女性們迫于生計,在街頭或者餐館裏強裝笑顔,跳著肚皮舞,讓那些貪色之徒飽覽自己的肌膚後施舍一些錢財,用于養家糊口。今天,這種舞主要盛行在娛樂場所,讓人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得到消遣。在當地,那些有身份的人款待賓客,總是邀請舞女跳東方舞,賓主吃著美味佳看,欣賞動情的東方舞姿,視爲一種高雅的禮遇,因此,也有不少人將東方舞稱之爲“如同芭蕾舞一樣的高級舞蹈藝術”。慶賀喜慶之時,熱鬧的婚禮場上,更是少不了要有舞女跳東方舞助興。在當地,許多婦女都會跳東方舞,不少女孩子的東方舞技具有相當的水平,可以說,東方舞在北部非洲地區是一種擁有廣泛群衆基礎的舞蹈。   
總之,在非洲的文化藝術園地裏,舞蹈猶如盛開的鮮花,普遍受到人們所喜愛、贊譽和觀賞。 
http://baike.baidu.com/view/768013.html

非洲雕刻簡介

  凡是到過非洲的人,無不被非洲的野性所吸引,從威猛高大的非洲獅,到悠然漫步的非洲象,從罕無人迹的非洲荒漠到碧浪滔天的非洲海角,每一處都體現著非洲毫無掩飾的原始魅力。   
在非洲這塊遼闊而神奇的土地上,有著悠久的傳統藝術,那是幽玄與瑰麗,粗獷與嫵媚的交融。而非洲的雕刻藝術則更具一格,曾在無數人的心中激蕩並引起美的思索。畢加索則毫不客氣地說,世界上真正的藝術在中國和非洲,而西方根本沒有藝術可言。   
非洲的雕刻並不刻意追求形象的逼真,而是用整體寫意的手法,臉上的兩只眼睛無非是隨意戳上的小洞,嘴似不經意拉出的一條開口,鼻子則概括成簡略的幾何形,身上的造型只取其勢去其形,頭飾與耳朵的誇張似乎是人神之間的一種意境。據說畢加索的立體畫風格就是得到了非洲幾何形狀面具的啓發。這類大寫意的手法,不求外形的逼真,不重細節的刻劃,局部看,顯得十分隨意簡單;整體看,卻透露出一種活潑鮮跳的內在生命。   
木雕是非洲雕刻的主要載體,它的地位如石雕于歐洲,如陶瓷于中國。木雕藝術代代傳承,學徒經過三年左右的觀察和模仿逐漸掌握這一技能,當然,最後沒有結業考試。雕刻者或全職或兼職,這取決于周圍的需求,在他們的社會裏這些藝人備受尊敬(蘇丹西部除外)。
  木雕一般由整塊的樹幹雕刻而成,很少有拼接的作品。斧子、扁斧、鑿子和錘子等是主要的工具,完成的作品一般通過燒烤或者用木灰著色,色彩則來自植物和礦物質。由于多用未完全幹燥的木頭雕刻(據說是爲保全它的靈魂),收藏非洲木雕要格外注意保養,防止裂縫出現。 
  非洲的雕刻多爲宗教題材,包括面具在內的雕刻造型全部爲靜態,而且多爲單個人物。雕刻並不注重寫實,而是試圖展現一種自然的本性。他們大多認爲有一個萬能之源的神,他能使一切生命運轉。人們借助宗教祭祀儀式,讓這些神靈降臨到雕塑裏,並從它們那裏獲取神靈的庇護和智慧。他們相信死者永遠存在于活人中間,而木雕正是其祖先靈魂的化身。也許是爲了讓靈魂有較大的空間棲身,非洲人物形象的頭部顯得格外突出。
  美國第斯曼夫人曾恰當地爲非洲的藝術作結:“非洲的藝術制作,不是徒供欣賞,而是爲神靈與王者服務。而其作用,非爲裝飾,過去以迄現在,都是爲社會生存而表達與支持他們的基本精神價值。”

藝術風格

  熱帶非洲有著悠久的曆史和光輝的藝術傳統。當我們看到黑人民族熱情奔放的舞蹈聽到激昂動人的鼓聲的時候,不由得會想起另一種無聲的藝術——黑非洲雕塑文化。尼日利亞的雕刻藝術代表著非洲雕刻藝術的精粹,凝聚著黑人祖先的靈巧智慧。尼日利亞的雕刻包括諾克雕刻、伊費雕刻和貝寧雕刻,有石頭的、青銅的、赤陶的和象牙的多種材料。伊費和貝寧雕刻精致優美,幾乎可與同時期的歐洲雕刻媲美。甚至某些帶有種族偏見的西方學者認爲,這些傑作根本不能出于上古黑人民族之手,而是埃及、加太基、希臘、羅馬或葡萄牙大師創作的。實際上,這些優美別致的作品都是非洲黑人藝術家獨立創作出來的。
  從雕刻風格上來看,熱帶非洲西部和東部的雕像有很顯著的不同。在西部,雕像的形象生動而富有想象力;東部的雕像則比較單調死板、千篇一律。例如巴喬克維族、約曾巴族的雕像是寫實的,線條具體細膩,生動優美,我們甚至可以看出雕像各自不同的表情神態。而巴科塔族的作品則很程式化,幾乎所有的雕像都出于一個模子,表情比較僵化呆滯。占羅族面具的特點是長團臉、尖鼻子,眼睛裏蘊涵著一股憂郁的神色。與之相反,馬裏的多員族、布基納法索的博博族的雕像健美、豐滿,蘊含著活力和生命的氣息。
  雖然我們在非洲雕刻中沒有感到古希臘雕刻的那種溫暖柔和靜穆偉大,沒有在雕塑的身上看到“血液在血管裏流動”的特點,但是我們卻可以欣賞非洲雕刻的造型獨特、激動人心的形象。非洲藝術家們用他們的雙手,使真實的事物完全變形,形成了與原來形態結構大不相同的雕刻形象,顯示出大膽的創造精神、強烈的節奏感以及新穎的構思。
  非洲原始民族雕刻,主要是指熱帶非洲(也就是西非諸民族)的雕刻。西非雕刻主要是民族傳統木雕。有小雕像和面具。炎熱的熱帶氣候很容易毀壞木雕,因此先古木雕根本無法保存下來。但是木雕創作手法源源流長,有著古老的傳統,呈現出神秘迷人的光彩。
  非洲原始木雕像,與歐洲雕像不同——沒有正常的人體形態,沒有複雜的動作,也沒有多人物的構圖,而是通過非常誇張變形的手法來表現。這種怪誕的雕像造型是非洲原始部落對客觀世界的心理反映。在非洲木雕作品中,存在著一種感人之深的純樸、稚拙、粗獷,並富有紀念性和節奏感。在原始部族的生活,黑人們認爲,死亡不是生存的終結,而是生命的另一種轉移。他們強烈崇拜死者,認爲死者永遠存在于活人中間,相信他們有超自然的力量。但是黑人們認爲靈魂需要一個新的躲避場所——就像人的軀體一樣,在那裏靈魂才能繼續生存。于是他們創造了雕像來容納死者的靈魂;雕刻作品被看作是一種具有魔力的神物。因此對于黑人來說,雕像是不是酷似人像無關緊要,主要是給幽靈制造一個棲身之處。他們認爲宗教儀式用的小雕像是祖先靈魂、大自然的靈魂、神祗靈魂的化身,認爲小雕像附著靈魂的本性。
  木料是非洲黑人雕刻家們使用的主要材料。他們既使用軟木,又使用硬木。硬木有鐵木、紅木和烏木。用硬木制成的小雕像,表面平滑光亮;用軟木制成的小雕像,表面粗糙,並被塗上白、黑、紅褐三種鮮豔的顔色。人像通常是用一根木料雕制成,往往呈直立狀態,沒有任何轉身姿勢,沒有手勢動作,看似僵硬固定。然而非洲木雕具有真正藝術作品的特點:節奏感!黑人藝術家通過安排雕像的各個部分的體積、形式及空間位置,使手中的雕像表達著各種感情。他們賦予雕像不同的節奏,使作品産生出穩定感或靈巧感、重量感或輕盈感、宏偉感或優雅感。
  非洲木雕人像的面部表情的形式多種多樣,每—種類型經過許多世紀的演變,又發展爲無數種變體。雕像藝術家經常在橢圓體的頭上直接雕刻上五官。雕像的眼睛是杏核眼,微微凸起,沒有瞳孔,一條豎的細縫貫穿眼睛中間,形成一種憂郁的眼神。還有用白色貝殼作眼睛,甚至用釘子、玻璃珠子等發光材料作眼睛。雕像的嘴在面部表情中起著很大的作用,用一條寬的或窄的縫隙來表現。縫隙中,有時表現出牙齒,但很少刻出嘴唇。非洲木質雕像之中,最具盛名的有巴庫巴族國王雕像等。
  巴庫巴的意思爲“閃電部族”。相傳巴庫巴族曾有過一百二十四個國王,他們都是神靈的後代。大約于公元一至十世紀巴庫巴族遷居到剛果河流域。據說,他們由一個英俊的國王率領越過了四條大河,到達了山庫魯河。傳說中的剛果國王一般都是精通各行手藝的能手,他們精通五金手藝,懂得使用銅和鐵,善于從事木雕手藝。第九十三世國王沙巴?博隆貢果在位期間,剛果城邦達到了昌盛時期。沙巴?博隆貢果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發展,他在黑非洲曆史上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國王。在他即位之前,爲了精通各種手藝,他周遊各地求人學藝。他向巴彭德人學習刺繡、紡織等。沙巴?博隆貢果登基後,立刻召集許多著名的木雕師在宮廷裏給他雕刻塑像。木雕藝術由此迅速發展,並形成了一種雕刻國王塑像的藝術傳統,保持了很長時間。現存的十九個國王雕像,都是兩腿交叉盤坐,身上佩帶刀劍,帶有很多表明個人特殊成就的標志。其中一個手持鐵砧的,是第八十六世國王米雷王雕像。他是剛果王國的一個偉大的工匠,以制作鐵鑄人像而著稱。巴庫巴王國的第一百零九世國王卡塔?姆布拉紀念像是一件典型的國王雕像:他一手持短刀,一手拿單面禦鼓,頭戴盛滿象征尊貴的貝殼帽子。

類別

  非洲黑人部族創造的木雕藝術包括人物雕像﹑動物雕像和人們參加各種儀式時戴的面具。各族的木雕各具特色。

班巴拉人木雕

  馬裏最大的部族所作雕像,特征是臉面凸起,唇部方尖,發飾下墜,姿態生硬而有力。身軀細長並呈圓柱形,兩臂下垂,手部寬大,呈爪狀。很少著色,附加裝飾品和金屬釘,如貝殼、珠子、銅環等。另有契瓦拉羚羊頂飾十分有名。多貢人木雕 多貢人是沃爾特河流域的農業部族。最古老的雕刻人像叫特勒姆,即舉臂且多同動物雕刻在一起的樣式,特征爲硬木,灰或斑紅色,動態優美。有的人像具男女兩性之特征。較近代構圖趨于幾何形體,具有莊嚴寧靜之感。多貢人的面具洗練而大膽,還有多層面具等形式。塞努福人木雕 塞努福人亦爲沃爾特河流域部族,定居科特迪瓦北邊、布基納法索、馬裏等地。   
  其作品分 5 類:①德布勒雕像。身軀、四肢細長,頭小,頸細。②德格勒面具。夜間葬禮時使用的盔形面具,對稱、工整、莊嚴。③雕像作品。形式簡練,充滿活力,面頰突出,乳房圓尖,腹部突出,臂長,曾設有黑奴轉運站的塞內加爾葛雷島肩後傾,背曲 。④鳥的雕刻,鳥爲塞努福部族象征,多成展翅狀。⑤噴火獸面具,眼鼻周圍飾各種動物如野豬、袋狼、水牛等形象。巴加人木雕 巴加人是由尼日爾河遷到幾內亞的部族 。木雕頭傾,碩大,尖尖的鷹鈎鼻,軀體由無手胳膊支撐,龐大呈桶狀,腿粗而壯。各階層均有相應面具,收獲季節或葬禮時佩戴。鮑勒人和古羅人木雕 鮑勒人居住于幾內亞灣,與古羅人、塞努福人混居。他們多爲祖先和神祗造像,故總以寫實態度創作,因此人物性格鮮明。所雕多立像或坐像,肅穆雅靜,手置前胸,腿粗壯豐滿,兩膝稍微內轉,軀體長而圓潤,並有裝飾性文身,表面塗黑,磨光發亮。古羅人雕像造型小巧,情趣幽默。鮑勒人雕像優美動人,表情安靜古雅。
  班巴拉人是馬裏最大的一個部族,除沙漠地區外,遍布全國。他們是一個勇敢而有智能的部族,堅持自己的傳統宗教和風俗習慣。他們的木雕像特征是:臉面凸起,唇部方尖,發飾下墜,姿態生硬而有力。一種叫“塞古”的雕像,其鷹鈎鼻從頭越額而下,身軀細長並呈圓柱形;半圓形的乳房,雕刻在胸部較下的部位;兩臂自然下垂,手部寬大,呈爪狀或手掌張開,有突出的蛙嘴,發式也很別致。而且很少塗顔色,但附加裝飾品和金屬釘,有的嵌入貝殼或珠子作眼睛,鼻子和耳朵上附有精美的銅環。班巴拉人的契瓦拉羚羊頂飾十分有名。羚羊是班巴拉人的象征,當地青年男女喜歡在喜慶節日時,用這種飾物裝飾自己。班巴拉人經常將羚羊題材用于木雕,但並不是一成不變地重複它,而是把它同人像及其它動物形象結合起來,用不同的形式來表現。在尼日爾河上遊,有一種水平式羚羊面具。其特點是兩角向上而又向外彎曲,口形大張,好像在歡叫;後背有一個優美的曲度,刻有表示羚羊毛皮的刻紋;表面光滑,圖案勻稱;羚羊腿用曲折線表現。在布古尼的一些村落裏,水平式羚羊面具被垂直式的蘇古尼面具所代替。這種構圖是一種較古老的形式,是跳羚羊舞佩戴的面具。在這類構圖裏,羚羊鬃是人字形,羚羊軀幹上有一些動物形象(蜥蜴﹑馬﹑小羚羊),並且在上面經常雕上一個女人像。

多貢人木雕

  多貢人是沃爾特河流域的農業部落。他們是幾百年前從南方遷徙來定居在廷巴克圖以南的。其木雕藝術,同多貢人一樣,具有獨特的個性。最古老的雕刻人像叫特勒姆,大約産生在200多年以前。這是一種舉著胳臂的人像,往往同動物雕刻結合在一起,其形象在祭祠器皿﹑凳子及木槽上都可以看到。這種雕像的特征是:木料堅硬如石,多爲灰色或斑紅色,動態生動優美,極其富于表情。有的人像具有男女兩性的特征:面部有胡須,乳房突出,臍帶顯著,後背彎曲,臀部線條突出並猛然折斷,多爲跪像或坐像,有的佩戴珠寶,有的拿著斧頭,還有抱著孩子的。較近代的多貢人雕像,構圖趨于幾何形體,具有莊嚴寧靜之感。特征是:雕面明顯,雕線多呈直角形,身軀與四肢有形似寶石的切面,臍帶呈金字塔形,頭部往往形成一個半圓形,在下額處切斷,兩目和嘴呈三角形或方形,兩耳爲半圓形下垂物,鼻直如箭,有的佩戴串珠,有的把兩個人像並排安放在一個臺座上。多貢人也有面具,是用洗練﹑大膽而概括的形式處理的。其特征是:形狀細長,有時呈長方形,凹頰與鼻梁明顯分開,鼻梁呈長方形或人字形,富于裝飾性,口形好像一個突起的圓錐體,人面造型與動物形象混合在一起。多貢人還有一種多層面具,帶有一個鏤空雕刻的頂飾,高達5米。卡納加面具是一種有“■”式圖案的圓形面具,頂上有祖先像。對這種圖形的寓意,有不同的解釋。有人認爲,它是獵取飛鳥的象征;也有人認爲,它是多貢人神話鱷魚的象征。多貢人面具種類多達80余種,都用于舞蹈裝飾。

塞努福人木雕

  塞努福人是沃爾特河流域的農業部落,定居在象牙海岸北邊以及布基納法索和馬裏的某些地區。他們一直保持著自己的祖先信仰和風俗習慣。他們的雕刻作品大體上分爲5類:德布勒雕像。身軀與四肢細長並呈圓柱形安放在一個狹窄的底座上,頭部有時很小,頸部細長。舉行祭祠儀式時使用這種雕像。德格勒面具。夜間舉行葬禮時使用的一種形狀不大的盔形面具。頂上有一個抽象人像,沒有胳臂。構圖對稱﹑工整,面部表情莊嚴寧靜。雕像作品。形式簡練,充滿活力。向前突出的身體各部(頭﹑乳房﹑臍帶等)形成一種韻律感。發飾有一遮蓋前額的下垂物,面頰突出,乳房圓尖,腹部在臍帶處向前突出,兩臀細長,手腳有時誇大形似獸爪。肩膀後傾,背部彎曲,具有一種平衡感。人像有立像﹑坐像﹑騎馬像,在送葬時把雕像放在帶蓋的祭皿上,有時把雕像裝飾在椅子或乳油碟等日常生活用具上。青年農民舉行農活競賽時則把雕像放在田地裏。鳥的雕刻。鳥是塞努福部族的象征,雕刻形式簡單,往往雕成展翅的樣子,有時鳥的形象也作爲裝飾品安放在面具上。噴火獸面具。這種面具用于宗教儀式。面具的中部,即眼睛和鼻子的周圍,有各種動物形象,如野豬﹑袋狼﹑水牛﹑羚羊﹑鱷魚﹑猿猴﹑鶴﹑兀鷹或蜥蜴。

巴加人木雕

  巴加人是從尼日爾河發源地遷徙到幾內亞來的。雕刻風格與班巴拉人有些聯系。特點是:形式簡單,頭大,有尖尖的鷹鈎鼻,發式新穎;頭部前傾,由兩祗無手胳臂支撐著;身軀龐大而呈桶狀,有的腰部緊縮,兩腿短小粗壯。巴加人各階層都有相應的面具。在收獲季節或葬禮時佩戴。如尼姆巴肩荷面具,體積龐大,重60多公斤,下半部分有4個支承物,以便放在佩戴者的肩膀上,這種面具的光滑面與雕出的線條﹑魚脊骨花紋及其它圖案形成鮮明的對比。還有一些銅釘作爲裝飾,形成平衡和諧的感覺。還有一種高2米的班達彩色面具,是巴加人較高階層人的代表。

鮑勒人和古羅人木雕

  鮑勒人居住在幾內亞灣沿岸,是象牙海岸最大的部族之一。鮑勒人同居住在這裹的古羅人和塞努福人混居在一起,並建立了一個強大的王國。鮑勒人和古羅人對象牙海岸的藝術都曾做過貢獻。鮑勒人和古羅人的雕刻藝術很有特色,如果認爲非洲藝術風格粗野﹑形式原始,那麽看到鮑勒人和古羅人這種有素養的藝術之後就會得出相反的結論。雕刻是鮑勒人和古羅人用來給他們的祖先和神造像的。他們在塑造對象時,總是以寫實的態度來進行創作,在遵循傳統習慣時,沒有放棄對人物個性的典型刻畫,因此所創造的人物性格鮮明。鮑勒人雕像姿態肅穆雅靜,多爲立像或坐像;雙手放在胸前或撫摸胡須;雙腿粗壯豐滿,兩膝微向內轉;身軀修長而圓潤,並雕有明顯的裝飾性文身;雕刻表面磨光發亮,塗油抹黑。古羅人雕像,造型小巧,情趣幽默,刻工精細。鮑勒人的面具也很優美動人,面部表情安靜古雅。胸部極爲精巧,清楚的睫毛,分明的眼眶,光滑額頭上的裝飾性刺花,波紋起伏的頭發,臉龐的曲線輪廓,都證實鮑勒人藝術的高度技巧。

阿散蒂人木雕

  阿散蒂人居住在幾內亞灣沿岸,他們的木雕藝術十分雅致。如阿庫阿巴雕像,是民族風俗中常用的小型木雕品。這種雕像是婦女帶在腰布上的,以表示能夠生育美貌的孩子。阿散蒂人不崇拜祖先偶像,但敬仰“金凳子”的神權。“金凳子”是一只木凳,它有一部分是用金葉包鑲的。這種神凳的基本樣式不斷地改變,後來以金銀薄葉鑲面,凳腿和人像凳腿都是用鏤空細工雕成的。

約魯巴人木雕

  約魯巴人是非洲較大的民族之一。他們大都定居在尼日利亞西南部廣大地區,並且深入到達荷美(今貝寧共和國)﹑多哥和加納境內。這個民族既受到地中海和東方藝術的影響,又繼承優秀的民族傳統。他們創作的木雕多以象征手法表現對象,雕像色彩鮮豔,串珠裝飾豐富,而人和動物形象相配合又是這種藝術的主要特點。約魯巴人木雕種類有:國王﹑貴族和酋長雕像,寶座上的雕像花紋,寺廟門口兩側和只廊的雕花柱,雕花祭壇上的神像以及各種木器和雕刻器皿。雕像的特征是:嘴唇豐滿前突,眼睛大睜﹑瞳孔圓大,眉毛和睫毛清楚可辨,乳房碩大下垂。約魯巴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面具,並按照一定的宗教儀式佩戴,多受人尊敬的面具有兩種:格萊德面具,呈半球狀,戴在頭上或斜扣在額前。前額向上傾斜,發飾複雜,雙目圓睜,表情豐富。伊帕大型面具,呈桶狀套帽形,套戴在整個頭上。有的被雕成大張著嘴,眼睛突出的雙面頭像,在頭頂上聳立著一個龐大的色彩鮮豔的裝飾物。

伊博人木雕

  伊博人居住在尼日利亞東南及尼日爾河三角洲東部,以務農爲業。他們的面具作品有白臉女人和黑臉男人,人像雕刻,身軀及頸部細長,頭部短小。

巴彭德人木雕

  巴彭德人居住在紮伊爾寬果河﹑盧伊河及因濟亞河之間西部,他們的面具形式新穎,構圖協調,其特點是,睫毛彎曲,眼瞼下垂,前額突出,顴骨高突,下頦細尖,鼻尖稍微上翹,鼻孔露出。

巴庫巴人木雕

  巴庫巴人居住在紮伊爾開賽河及其支流桑庫魯河之間。雕刻藝術豐富多彩,保存了下來的19個國王雕像,都是兩腿交扠盤坐的坐像,並佩戴刀劍及其它表明個人特殊成就的標志。巴庫巴人通常使用的面具有:邦博面具。一種外表鑲有銅葉的大型木盔面具,額頭顯著突出,用豎線把寬大的鼻子同三角形的嘴連接起來,參加會社儀式戴這種面具。馬桑博面具。這種面具有一個藤框,上面覆蓋棕櫚葉,並用縫上去的附屬物如貝殼﹑串珠和皮革塊等作爲裝飾。只有鼻﹑嘴和耳朵是木雕的。家長從前佩戴它,用來強迫女眷服從他的領導。現在舞蹈演員佩戴它,在市場上表演節目。謝納-馬盧拉面具。這種面具色彩鮮豔美觀,裝飾富于變化,豐富多彩。眼睛雕成圓錐體形,周圍鏤刻出許多小孔。

巴盧巴人木雕

  巴盧巴人居住的範圍,包括紮伊爾的東南部,遠至坦桑尼亞和姆韋魯湖一帶。他們的雕像沒有粗糙怪誕的形式和憂郁的內容,其特征是:發飾複雜多爲十字形或波浪形,頭發與前額分界明顯,兩眼成杏核狀,耳朵小巧,身上雕有文身,表面光亮。女人形象最常見的作品是地神像,而男人形象則以部落英雄爲主要對象。每個酋長都有威嚴的雕像。一種稱作“乞婦”的女人像更富于表情。孕婦在臨産前經常把這種雕像放在自己的房門前,過路的人把禮物放在那裏,産婦在産期可以不致于因爲不勞動而生活困難。在巴盧巴人的風俗習慣中,面具沒有雕像所起的作用大。但是他們也雕刻一些生動的面具。如基佛韋貝面具,呈半球形,雕有槽紋,並在溝紋內塗上白色。這種面具是任命重要的酋長和訪問高官顯赫時佩戴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95280.html

 

台長: 阿楨
人氣(6,702)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時評國際 |
此分類下一篇:《非洲人》
此分類上一篇:《非洲簡史》

阿楨
從非洲看見另一個世界秩序 2013-04-05 中時 林深靖(新國際社會理論與實踐中心成員)

 三月下旬的非洲,兩大事件在南北兩端同時發生。其一是「金磚五國」高峰會首度移師南非舉行,也是中國新任國家主席習近平首度出訪的重要行程。其二是有「民間聯合國」之稱的世界社會論壇(WSF)首度在阿拉伯世界舉辦,地點就在北非突尼西亞首府突尼斯。
 今年的金磚高峰會以建構「非洲夥伴關係」做為主題。究其實,金磚國家從四國擴展為五國,從BRIC(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變成BRICS(加上南非),根本就是源自北京當局的想像與設計。二○一○年,中國藉由擔任金磚國家合作機制輪值主席的機會,爭取其他夥伴國家同意,將南非納入。對中國而言,這一方面是承襲了一九五○年代周恩來推動「不結盟國家」亞、拉、非大團結的歷史記憶;另一方面也是冷戰時代終結之後,中國在地緣政治上建構另類世界秩序的世紀工程。
 果然,當這次南非會議具體提出「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計畫,立即驚動歐美傳統強權。畢竟金磚五國人口占全球總人口四十五%,財富占全球三分之一,而且當美國和歐洲因深陷金融危機而日趨萎靡之際,結盟於金磚的都是發展勢頭兇猛的新興大國,舊勢力消沉,新勢力崛起,一旦後者自主性提高,意圖脫勾於當前美歐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那麼,既定的世界政經結構必然隨之鬆動。
 新興國家透過結盟尋求自主發展的軌道,與此同時,新興國家的人民也透過團結要求更高度的自主與尊嚴。從三月二十六日到三十一日在突尼斯風風火火展開的世界社會論壇,參與人數多達十萬,從世界各地湧入的社運團體或非政府組織超過四千五百個,而今年的主題綱領,無他,就是「尊嚴」。
 二○一一年初的阿拉伯世界,人民蜂起湧上街頭,集聚廣場,波濤洶湧的革命浪潮葬送了一個又一個獨裁者。然則,革命已成,亂局未定,民主的召喚和選舉的推動並未實質改變阿拉伯世界壓迫者與被壓迫者之間的權力關係。今年的世界社會論壇正好提供這個區域的人民共同思辯、團結鬥爭以繼續開展革命想像的機會,而自拉美、亞洲和歐洲遠道而來的朋友,也藉此紓展國際勞動者大團結的宿願,為下一波的世界革命尋找新生的火苗。
 不管就國際層面或許多新興國家的內部狀態而言,有人不願再被統治,有人再也無力統治,這就是革命的狀態,而且是尚未完成的狀態…。

詳參【圖博館】:中國與非洲 伊斯蘭革命 誰是非洲的殖民者 《金磚不只四國》
2013-04-05 10:51:23
阿楨
研究確認 :福建及周邊古南方人群是南島語系人群祖先 2020-05-16 中新網記者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DNA實驗室團隊聯合多單位歷時8年的最新研究發現,中國、東亞主體人群連續演化是主旋律,中國南北方古人群早在9500年前已經分化,新石器時代古北方人群在遷徙和基因傳播方面對所有現代人群的影響都非常顯著,至少在8300年前南北人群融合與文化交流的進程即已開始,4800年前出現強化趨勢,至今仍在延續。
  該研究首次通過古基因組資料確認,福建及毗鄰地區距今8400年的古南方相關人群,是南島語系人群(現今主要生活在中國臺灣島及太平洋島嶼等地)的祖先來源,首次明確將時間追溯到8400年前,並確認整個東亞沿海族群之間都存在遺傳聯繫。研究成果論文5月15發表《科學》(Science)。
  團隊依託古DNA技術,成功捕獲測序中國北方山東、內蒙古及南方福建、毗鄰亮島和鎖港等地11個遺址25個9500-4200年前的個體和1個300年前個體的基因組。其中,涉及新石器時代早期人群樣本,包括來自北方山東、內蒙古地區5個遺址(扁扁洞、小荊山、小高遺址、博山遺址、裕民遺址)距今9500-7700年的7個個體,及南方福建、臺灣海峽2個遺址(奇和洞、亮島)距今8400-7600年的3個個體。
  研究觀察到,中國人群與歐洲人群,自新石器時代以來的演化歷程差異較大。在約9000年前農業出現以來,歐洲人群不斷受到近東農業人群及歐亞草原人群等外來群體的“大換血”,即外來人群一直在重構歐洲人群遺傳信息,對現今歐洲人產生重要影響。在中國,南北方人群雖早在9500年前已分化,但南、北方同期人群的演化基本是連續的,沒有受到明顯的外來人群的影響,遷徙互動主要發生在東亞區域內各人群間。發現中國古南方人群成分在現今南島語系人群中占主導地位,確認南島語系人群起源於中國南方。
  回應
完了,菜菜子南島尋親還是認回來了...
過去西方和日本很多學者的觀點是人類從非洲走出來,先到東南亞再到臺灣日本,然後到中國。現在反過來了,對逆向民族主義是個打擊。
2020-05-17 09:07:34
阿楨
中國科學院:雲南“蒙自人”與美洲原住民存在深度的古老祖源遺傳聯繫 2022-07-15

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專家運用科學手段,對在雲南蒙自發現的“馬鹿洞人”頭骨化石開展古DNA遺傳學分析研究發現,中國南方的古人類和最早的美洲土著人類之間存在深度的古老祖源遺傳聯繫。成果7月14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當代生物學》上發表。

雲南位於中國西南山地、東喜馬拉雅山地和印緬山地三個世界生物多樣性熱點的交匯地帶,不僅見證了“寒武紀生物大爆發”的奇跡,同時目睹了人科物種從1,200萬-600萬年前的祿豐古猿、約170萬年前的直立人“元謀猿人”,再到1.4萬年前的智人“蒙自人”等多個人類重要的演化階段。
“蒙自人”的線粒體遺傳世系屬於一種未知的M9支系,可能是亞洲古老型人類與早期現代人混血的結果,這種遺傳背景是晚更新世美洲最早定居者的東亞源頭。
此外,通過重構膚色基因OCA2的一個關鍵突變(His615Arg)的跨時空分佈模式,研究者發現導致比東南亞人群“更白”的中國人群淺膚色的這個突變最早在約7,500年前發生于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之後,作為對高緯度地區紫外線照射強度減弱的遺傳適應,該突變的頻率在東亞人群中逐漸上升,直至在現代東亞人群的平均頻率達到了~60%。
  回應
 這是可以推翻非洲起源說,不是支撐。
 我理解部分壇友不願意接受非洲起源說,他們主要的觀點在於無法接受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起源”自非洲,這我覺得毫無必要。
 為什麼不接受就是因為非洲起源說有漏洞。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不是光非洲才有,而是全世界“滿天星斗”,各地區都有,從能人到直立人,古人類一遍又一遍地重複了從非洲向世界各地擴散的過程,每一次遷徙也不是“踏入無人之境”,而是與各地原有的古人類交往爭鬥。中外的科學家根據人類基因研究和考古的發現,非洲起源說已經更新了很多現代研究成果,並不排斥各地古人類基因的混入。
2022-07-16 07:56:4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