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1-24 06:43:28| 人氣1,056| 回應6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世界南方潮》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兪新天的《世界南方潮》(上海社科院,1993)可能是上海社科院八五計劃研究項目,才會強調過時的中國與第三世界、不結盟國家、南方國家之合作關係吧!

啥過時?是你被西方《電子殖民主義》 洗腦太久了,才不知以下新聞吧: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3512404/20080217084313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3420547/20080215082016

不結盟運動

不結盟運動是一個擁有115個成員國的鬆散的國際組織,它成立於冷戰時期,其成員國奉行獨立自主、不與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中的任何一個結盟的外交政策。聯合國中三分之二的會員是該組織的成員國,全球人口的55%也生活在不結盟運動國家。不結盟運動定期舉行首腦會議,到目前為止已經在南斯拉夫、埃及、尚比亞、阿爾及利亞、斯裏蘭卡、古巴、印度、辛巴威、印度尼西亞、哥倫比亞、南非和馬來西亞舉行了14次會議。


「不結盟」一詞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印度總理尼赫魯在斯裏蘭卡發表的一場演說中。尼赫魯將一年前中國總理周恩來為處理中印兩國政治分歧所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即「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處」)作為「不結盟運動」的基礎。之後在1955年舉行的萬隆會議上,與會的29個第三世界國家的領導人向世界表明自己不願意捲入美國和蘇聯之間的冷戰,而將反對殖民主義、爭取民族獨立自主、消除貧窮和經濟發展作為自己的目標。萬隆會議是不結盟運動發展的重要裏程碑。


1956年7月,印度總理尼赫魯、埃及總統納賽爾和南斯拉夫總統狄托在南斯拉夫舉行會議,三國領袖共同宣言反對把「世界分成強有力的國家集團」。在四年後的第1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這三位領袖又與印度尼西亞的蘇加諾總統和迦納的恩克魯瑪總統在紐約會晤磋商建立美蘇之外的第三股政治勢力。


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總統狄托的努力之下,由埃及、南斯拉夫、印度、印度尼西亞、阿富汗五國發起的第一次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終於在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勒召開,共有25個國家的首腦參與了會議並通過了《不結盟國家的國家和政府首腦宣言》,反對任何形勢的「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和新殖民主義」,要求籤訂國際性的裁軍條約,消除經濟不平衡,廢除國際貿易中心的不等價交換。同時宣言還明確表態支持阿爾及利亞、安哥拉、突尼斯、古巴等國的民族解放運動,以及爭取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席位。


第二次的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于1964年10月在埃及開羅舉行,此時的成員國已經增加到47個,大部分是來自亞洲和非洲新取得獨立的民族國家。這次會議除了重申反對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立場外,將焦點放在了以巴衝突以及印巴衝突之上。


第三次的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是于1970年9月在尚比亞首都盧薩卡舉行的,這次會議發表的宣言與前兩次不同,著重批評美國和蘇聯(而不再是英國等老牌殖民主義國家)的霸權主義,儘管受到了來自蘇聯的強大壓力,會議最終還是通過了《盧薩卡宣言》,宣稱「超級大國之間的恐怖均勢沒有給世界其他地區帶來和平與安全」,並指責兩個超級大國粗暴幹涉別國內政,甚至採取武力顛覆別國政府等手段。


第四次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于1973年9月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舉行,由於正逢世界石油危機,經濟問題成為會議焦點。但是這時的不結盟運動其實已經開始被邊緣化,一些出產石油的不結盟運動的成員國已經擠身前次會議所稱的「富國」行列。


到第六次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舉行時,成員國之間的矛盾已經開始激化,許多國家雖然依然表示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但實際上卻不得不屈服於現實政治的考慮:例如古巴始終是蘇聯忠實的盟友、越南戰爭中一些中東、東南亞的國家倒向美國;甚至連運動的創始國之一的印度,也一直被質疑與蘇聯的關係曖昧。在古巴舉行的這次會議上,因柬埔寨(當時被越南佔領)的地位問題發生了爭執,導致緬甸最終決定退出不結盟運動。


冷戰結束之後,不結盟運動其實也已經失去了繼續存在的價值,各國的重心都紛紛從冷戰時期的政治領域,轉移到了經濟領域,後冷戰時期的多個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組織,例如22國集團等,已經在為發展中國家爭取利益方面,發揮著比不結盟運動更大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和巴西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都不是不結盟運動的正式會員;但他們在22國集團中都擔當著重要的領導角色)。


第13次的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是于2003年2月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召開的,這次會議的焦點是伊拉克問題。即將下臺的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蒂爾、南非總統姆貝基等人都發言表示反對美國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會議最後還通過了反對伊拉克戰爭的決議。
2006年9月15日,第14次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在古巴首都哈瓦那舉行。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8D%E7%B5%90%E7%9B%9F%E9%81%8B%E5%8B%95&variant=zh-tw

77國集團和中國通過《南方國家發展綱領》

新華網阿比讓08年6月13日電 77國集團和中國13日在科特迪瓦政治首都亞穆蘇克羅舉行會議後發表公報,宣布正式通過《南方國家發展綱領》,以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經濟發展。
公報說,《南方國家發展綱領》是在2005年舉行的“77國集團+中國”第二屆南方首腦會議上確定的。綱領主張在發展南北合作的基礎上加強南南合作、建立更加公平的國際貿易制度、改革國際經濟體系以幫助發展中國家經濟融入其中,並增強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話語權。
公報說,77國集團和中國還決定啓動南方國家發展及人道援助基金,該基金目前總共籌得款項2500萬美元,將主要用于向遭受自然災害的發展中國家提供人道救援,以及資助發展中國家不同層級的經濟合作項目。公報還呼籲召開緊急會議,以商討解決部分發展中國家面臨的糧食危機。
科特迪瓦總統巴博當天在會議結束時發表講話,對此次77國集團和中國會議通過的各項決定表示歡迎和滿意,並呼籲發達國家取消貿易限制和技術壁壘,並通過技術轉讓和改造等多種方式,爲發展中國家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
77國集團成立于1964年3月,現有正式成員134個。77國集團沒有正式的組織章程,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一個松散的磋商機制。該機構的宗旨是加強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經濟領域內的團結與合作,推進建立新的國際經濟新秩序,加速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進程。 (本文來源:新華網 作者:黃偉)
http://news.163.com/08/0614/04/4ECD3C5T0001121M.html

七十七國集團(Group of 77)是一個為扭轉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被動地位的經濟組織,于1964年成立。
1964年在日內瓦召開的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上發表了《77國聯合宣言》。七十七國集團不設總部、秘書處等常設機構,也沒有章程或預算,每次聯大或貿發會議前該組織都要舉行部長會議,以研究對策,統一步調。
現在77國集團的成員已有一百多個,但仍延用原名稱。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83%E5%8D%81%E4%B8%83%E5%9B%BD%E9%9B%86%E5%9B%A2&variant=zh-tw

南南合作

由於世界上的發展中國家絕大部分都處於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分。於是從1960年代開始,這些國家之間為擺脫已開發國家的控制,發展民族經濟,開展專門的經濟合作,即稱為南南合作。如:中國與拉丁美洲的合作等。
聯合國在2003年12月23日通過的 58/220決議中, 大會決定每年12月19日為南南合作日,以增強人們對南南合作重要性的認識。大會敦促聯合國所有相關組織和多邊機構加緊努力,將利用南南合作有效地納入其經常方案的設計、制定和執行的主流,考慮增撥人力、技術和財政資源,支持南南合作倡議。2004年是國際社會第一次紀念南南合作日,其活動的主題是:通過南南合作達到千年發展目標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D%97%E5%8D%97%E5%90%88%E4%BD%9C&variant=zh-tw"

“南方”的躍升和中國的崛起   

    有兩個事件顯示全球化已經進入一個全新階段:第一是西方媒體掀起了新一輪對"中國威脅論"的報道,不同以往的是這次"中國威脅論"的主要論調集中于中國經濟崛起對西方優勢地位形成的全面挑戰和中國經濟崛起帶來的關于世界能源危機和環境危機的討論,中國一詞以前所未有的頻度出現在西方著名媒體的報道上。2006年9月11日德國著名刊物《明鏡周刊》以中國為封面主題報道中國,封面上描繪的是無數森嚴的 
秦始皇兵馬俑,手持電視、冰箱、手提電腦、手機、轎車、高速列車等物品,並冠以聳人聽聞的標題"來自遠東的進攻"。眾多的兵馬俑象徵著中國龐大的人口,手持不同產品象徵著中國從簡單加工業向現代化工業產品和高科技產品的轉型,圖文配合在一起,制造了"中國經濟威脅論"和中國經濟"進攻西方"的視覺效果,而長達十幾頁的正文則著力渲染中國經濟威脅西方的論點,文章最後開出的方案是歐洲應當同美國緊密聯合,全面圍堵中國經濟崛起帶來的世界結構性變遷和西方文明優勢地位的坍塌。需要說明的是本文並不能完全代表德國社會、特別是經濟界和企業界的主流觀點,但中國崛起進入新階段即產業升級和邁向獨立自主、科技創新型國家,進而能與西方發達工業國家一爭長短的事實,使西方社會普遍感到一定的擔心和恐懼。對于這一點,生活在西方國家的中國人普遍能夠感受到。第二件大事是中國近年的外交盛宴顯示著中國的硬實力和軟實力均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先是國內俄羅斯年的逐步謝幕,再是法國總統希拉克訪華,接著是東盟和中國10+1的南寧峰會,最後是中國外交的重頭戲--中國非洲峰會。中非峰會將幾乎整個非洲大陸國家首腦搬到了北京,非洲48個國家的元首和部長來北京參加峰會,中國外交戰線出現盛況空前的大好局面。在這兩件大事中蘊藏著重要的國際政治和經濟新秩序的信息,值得我們加倍留心關注。這兩個事件反映了中國崛起和世界局勢都進入新階段的重要變遷,具體說來,中國崛起在以下三方面有可能改寫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國際結構和秩序:

    (1)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秩序結構和世界經濟不平等的問題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南北東西"問題。"南方"和"東方"並不完全等同地理上的概念,主要指的是經濟上落後的發展中國家(亞洲除了日本,非洲國家和拉丁美洲國家),"北方"和"西方"指的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西歐和日本)。北方國家,也就是工業化國家只佔世界人口很小一部分,卻在經濟產出和國際貿易中處于絕對優勢的壟斷地位。西方在20世紀60年代產生了著名的左派理論--依附理論,此理論認為世界各國按照經濟、貿易和科技水平可以分為中心、邊緣地區,後來華倫斯坦(Wallerstein)還據此發展出世界體係理論,增加了一個半邊緣地區,其觀點簡述如下:中心地區即發達國家,通過有利的經濟和貿易地位,向邊緣地區也就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出口工業成品,而邊緣地區被跨國企業完全控制並有意識引導向單一的經濟產品,因此邊緣國家只能向西方出口原材料、能源和單一的經濟作物。邊緣國家雖然通過了民族革命贏得了獨立,但在經濟上卻完全處于依附地位,受到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殘酷剝削而無法發展自己的民族產業。舊的殖民主義走了,但新的經濟殖民主義來了,發展中國家在不平等的國際經濟貿易秩序下難有出路。雖然西方左派的理論有一定的偏頗,但是在看待國際經濟貿易不平等問題上還是具有相當洞察力的。

    中國的經濟崛起對依附理論和世界體係理論中"邊緣和中心"的觀點提出了很大的挑戰。一方面中國按照人均收入來看依然是個中低收入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也依然認同自己是發展中國家的一員,按照經典理論來看依然是邊緣國家。另外一方面,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對世界能源市場及對全球貿易的影響力,早已讓中國成為毫無爭議的中心國家。中國的影響力不僅讓一般的發展中國家難以望其項背,甚至也大大超過了絕大多數工業化國家。更讓許多世界級經濟學家難以解釋的尷尬現象是,如果按照中心國家出口工業成品,而邊緣國家出口原材料和能源的經典國家分工理論來劃分,那在中國和許多工業化國家(比如澳大利亞、加拿大和半工業化國家俄羅斯)的經濟關係中,中國倒更像是中心國家,這些發達國家卻更像是邊緣國家,因為後者向前者出口較多的是能源和原材料(銅、鐵礦石、鈾、石油、天然氣等),而前者向後者出口的則是工業成品。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在"經濟殖民"這些國家,這只是反映了一個重要的經濟現象,即中國的崛起使諸如"南北東西","中心"、"邊緣"和"半邊緣"等許多世界劃分方式再也不能適合時代的需求了,國際經濟學界和社會學界研究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結構需要理論創新,來解釋世界的新變局。中國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南方"或"東方"國家,當然按照人均生活水平來說中國依然算是"南方"國家,但按照中國的整體實力和舉足輕重的世界經濟影響力來說中國是僅次于美國的準"北方"國家。短短20多年來中國從一個"邊緣"國家、"南方國家"和"東方國家"衝刺成為一個準中心國家、準北方國家,是世界經濟史的奇跡,也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國際政治經濟結構帶來重大的變化和衝擊,世界經濟和政治力量重新洗牌,國際權利被轉移,世界政治經濟版圖將被重新劃分。

    (2)中國崛起對發達國家內部的格局和各種機制也提出了根本性的挑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美國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20世紀70年代以後世界資本主義有了三駕馬車,即美國-日本-德國。隨著1990年日本經濟進入長時間衰退,德國經濟2000年進入衰退期,中國逐步取代了日本和德國在拉動世界經濟方面的作用,世界經濟轉由美、中兩大火車頭拉動。中國經濟的世界性意義也在改變國際權利結構,世界銀行(World Bank)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都隨著中國的崛起正在進行著內部的權力調整,中國或早或遲都將贏得在國際機構中更多和更大的權利份額,相應也將擁有越來越多的話語權。西方八大國家峰會(G8)因為沒有中國參與將無力解決全球經濟、政治、貿易、能源、環境等一係列全球性議題,英國經濟刊物《經濟學人》多次指出,應當組成由美國、中國、歐盟和日本的G4,以取代名不副實的G8,防止工業國家峰會因為沒有中國的參與而被邊緣化。中國雖然仍為一個人均收入意義上的發展中國家,但在一些人看來已是實質意義上的北方國家,它正式加入G8應該只是一個時間上的問題。G8應對全球權利格局的變化已經在展開調整,包括邀請主要發展中大國領袖和財政部長參加峰會。

    (3)2006年9月德國《經濟周刊》罕見地以非洲大陸地圖為封面刊登了關于非洲大陸發展的主題報道。非洲,一個飽受貧窮、戰亂和饑荒折磨的大洲,一個在全球政治經濟格局中被邊陲化的區域,一片幾乎被人遺忘的廣袤土地,在新世紀之初終于贏來了曙光。不同以往的是,這次拉動非洲經濟增長的正是中國。《經濟周刊》介紹到,整個非洲大陸,從北到南,到處可見中國的工程隊、投資者、企業家和醫療隊。中國強大的需求,讓非洲能源市場出現了出口的強勁勢頭,出口的高速增長也帶來非洲許多國家內部產業鏈條的發展、基礎設施的改善和普通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整個非洲大陸在2005年出現了破天荒的高達5.5%的經濟增長率。一個歷史性的變化是,西方國家過去從來都是僅僅把非洲當做簡單的原料基地,只是給予一些非洲國家一些放債性借貸,而從未認真進行生產性投資。是中國人第一次帶來了大量的生產性投資,在非洲大陸的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生產投資超過了借貸資本。中非之間的貿易也隨著中國經濟崛起和非洲大陸經濟發展出現了井噴現象,中非的貿易額在20世紀50年代僅為1000萬美元,1995年則達到30億美元,2006年年底達到500億美元,中非的貿易額在10年內翻了16倍以上。非洲的民族主義者也把中國對非洲的生產性投資看作是非洲覺醒和振興的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希望通過中國的投資使非洲徹底擺脫貧困和落後。

    中國帶動南方國家的發展不僅僅局限于非洲,中國和東盟關係的深化和貿易量的激增正在迅速推進雙方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國和拉丁美洲的關係也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局面,整個拉丁美洲的經濟由于中國強大的內需市場的帶動而快速遞增。歷史上與中國相隔遙遠、讓我們較感陌生的拉丁美洲國家,在全球化和中國崛起的新歷史背景下與我們的關係有了可喜的發展。

    以上由于中國崛起帶動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根本性的變遷中,最值得我們重視的是南方國家在經歷了華盛頓共識和美國新自由主義試驗的失敗、經濟長時間陷入衰退和停滯後,終于重整旗鼓,經濟出現了歷史性的增長,而這次帶動南方地區增長的是中國。擺在中國面前的正是絕佳的歷史機會,這樣的歷史機會也是中國經濟崛起、非洲拉美經歷經濟失敗和社會動蕩、歐洲和美國長時間忽視這些地區各種因素所造成的。由于美國片面推行新自由主義政策,利用自由貿易的幌子打開和壟斷南方國家的國內市場,摧毀南方國家建立獨立民族工業的努力,對南方國家資源進行掠奪性開發,造成了南方國家產業單一,國家基礎工業遲遲發展不起來,國內市場發育遲緩;歐美國家還以金融開放為由,誘使南方國家採用浮動匯率和實現銀行金融產業全面開放,利用國際金融資本的投機大量掠奪南方國家的財產為己所有,使許多一度很有希望的南方國家如阿根廷、智利和菲律賓等在遭受金融危機打擊後一蹶不振。而更多的南方國家則由于市場狹小、國力貧弱,只能完全依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和美歐所主導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其國民經濟完全處于任人宰割的境地。正是由于美國強行推行的掠奪性新自由主義政策讓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的國際形象陷于低谷,在拉丁美洲大陸,反美思想在各個階層蔓延開來,甚至產生一些反美的極端思想。在這樣的國際新環境中,中國20多年來奇跡般的發展讓南方國家看到了另外一種模式的成功和可以學習的榜樣。

    世界上絕大多數經濟力量集中在亞歐大陸和北美洲,非洲和南美在地理上天然處于世界邊緣,也是國際政治和經濟的邊緣區域。在世界地圖上非洲和南美宛如世界的兩側翼,而如今中國帶動了這兩翼的發展和東南亞經濟的復蘇,再加上以印度為首的南亞次大陸的迅速崛起,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世界的新趨勢:那就是南方的躍升(the Rise of South),即南方國家集團正在經歷集體力量的上升,而中國正是領銜南方國家集體崛起的主角。把中國的崛起(the Rise of China)放在南方躍升的國際政治經濟的大環境中,我們就會有更宏大和寬闊的視野。中國的崛起帶動了南方的躍升,南方的躍升也必將在更高的水平上促進中國的持續發展。今天中國面臨的歷史機遇是:中國取得了拉動第三世界國家發展的經濟實力,有了南方的整體崛起,中國的聲音將不再是國際社會中單一的聲音,而將成為國際社會的重強音。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8-01/30/content_7477791.htm

第三世界

第三世界是一個描述國際政治經濟體系的概念;它所指涉的國家和區域,雖然沒有絕對明確的界定,但一般指一些在政治、經濟、社會現代化進程中比較落後的國家和地區。從1950年代以來,對此一概念曾有若干不同的詮釋──除了從意識型態或全球戰略觀點加以定義的說法外,也有純就經濟及社會發展程度加以界定的看法。
今日流行的「第三世界」概念,大致上即為在國際政治經濟研究的「世界體系理論(the world system theory)」當中,被歸類為屬於「半邊陲地帶(the semi-periphery)」或「邊陲地帶(the periphery)」的那些國家。這類國家在地理上大多處於「工業化國家(industrialized nations)」的南邊,因此常被以「南方國家(The Southern Nations)」加以泛稱。就發展經濟學的角度而言,這類國家包括被稱為「發展中國家(developing countries)」及「低度開發國家(under-developed countries)」的那些經濟體──這是相對於「已開發國家(developed countries)」,例如美國、日本、德國等而言。
1955年在印尼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Asian-African Conference in Bandung),以及發端於1960年代的不結盟運動和七十七國集團(Group of 77)是「第三世界」集團意識成形的三大里程碑。亞非會議著重去殖民化,不結盟運動標榜政治中立,七十七國集團旨在促進「南方國家」間的經濟合作,大致勾勒出「第三世界」概念的幾個主要面向。

不同的定義

冷戰下的意識型態區別

「第三世界」的說法最先由經濟學家Alfred Sauvy於1952年8月14日的法國雜誌「Le Nouvel Observateur」中提出;原本是指法國大革命時代的「第三階級(the Third Estate)」;後被引伸來描述冷戰時期,一些在國際政治上傾向中立,而經濟發展較為落後的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
這種說法,係從冷戰背景下的意識型態區別著眼。「三個世界」的概念逐漸流行之後,一般即以「第一世界」指稱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集團,包括英國、西德、加拿大等,以及政治上不依附美國或文化上不屬於西方,但同為高度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法國及日本;而以「第二世界」指稱當時以蘇聯為首的共產集團國家(主要集中在東歐),如南斯拉夫聯邦、波蘭、羅馬尼亞等。此外,幾乎所有的不結盟運動(Non-Aligned Movement)成員國都自認屬於「第三世界」──即使這些國家多數帶有社會主義傾向,或對源自西方的資本主義全球化懷有疑慮。
此外,若從國際關係現實主義的觀點出發,因這類國家數量佔世界多數,故有稱其為「主體世界(The Majority World)」的說法。
1989年,Alfred Sauvy於法國的《世界報》(Le Monde)中表示其曾發明的已四十年舊第三世界的字眼不適合當時異質性的近況了,比如,不能將非洲與亞洲四小龍放在一起。

毛澤東的全球戰略觀點

此外,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在1974年2月22日同尚比亞共和國總統卡翁達的談話中曾提出:「我看美國、蘇聯是第一世界。中間派,日本、歐洲、澳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們是第三世界。」此一定義,與最先流行的──著眼於冷戰框架下意識型態區別的說法──採取完全不同的觀點。
毛澤東著眼於當時國際戰略局勢下的權力分配,從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一個工業化程度較低、相對弱勢的大國──反對美蘇「超級強權(the Superpowers)」的觀點出發,對所謂的「前兩個世界」做出了完全不同的定義。在毛澤東的說法裡,「第一世界」是美、蘇這兩個稱霸世界的超級強權;「第二世界」則是擁有較強經濟實力的工業化國家。在1970年代初期的全球戰略背景下,中國自居「第三世界」所傳達出的政治訊息可以被解讀為:「無論實行何種意識型態指導下的政經制度,中國不願依附於任何超級強權之下」;這也成為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一貫實行的國際戰略路線。

客觀的綜合性指標

在後冷戰時期的現在,「第三世界」主要指那些以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排名,名次較後的國家──不論他們採取何種意識型態或具有何等的戰略重要性。

經濟發展較突出的第三世界國家

1970年代以後經濟快速發展的一些「新興工業國家及地區(NIEs,newly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例如南韓、台灣、新加坡──等,在傳統上被認為屬於第三世界;然而隨著經濟轉型獲得成功,它們在政經體系、社會制度等方面,以及若干經濟指標上,已達到第一世界的狀況,而被世界銀行(World Bank)等國際組織認定為「已開發國家」。
在一份世界銀行發表的「世界各區域每人平均國民生產毛額佔『第一世界』同項數字的百分比」的統計報告中,所指涉的「第三世界」包括「除了南非以外的次撒哈拉非洲地區」、「拉丁美洲」、「西亞及北非」、「南亞」、「中國及日本以外的東亞」,以及「中國」等區域或國家;該報告特別將「第三世界總和數據」與「除了中國以外的第三世界」數據相對照[註2],這顯示出中國作為一個超大規模經濟體的特殊性。中國的經濟狀況,反映在總體經濟指標上,並不顯得特別突出;然而實際上,在中國內部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的地區之間,存在著十分巨大的落差。其中以上海、香港等商業金融重鎮為中心發展起來的若干高度工業化區域,已達到足以和新興工業國家等量齊觀的狀況。
此外,印度、巴西、土耳其、墨西哥、南非、泰國、馬來西亞,以及若干波斯灣產油國等,由於其較大的經濟規模,或者較突出的出口成績,在第三世界的發展競賽中顯得格外搶眼。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C%AC%E4%B8%89%E4%B8%96%E7%95%8C

世界體系理論

世界體系理論是一套由 Samir Amin、Giovanni Arrighi、Andre Gunder Frank 與伊曼紐·華勒斯坦等人創建的一套後馬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
顧名思義,屬於後馬克思主義的世界體系論主要建基於馬克思的著作。它的根基之一在於對帝國主義的探討,列寧在名著《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中首開其端,世界體系論中談及的核心與邊陲概念也源於列寧。
華勒斯坦從邊陲與核心的資源分配機制入手。「核心」係指已開發的工業化地區,「邊陲」指較貧窮並以出口原物料為主的未開發或開發中國家,「半邊陲」是一方面支配某些邊陲國,另一方面又被技術更先進的強國支配的國家。透過市場機制,邊陲受到中心的剝削。這是世界體系的空間劃分。華勒斯坦如是說:
世界體系是一個社會體系,它有其邊界、結構、成員團體、合法性規則及凝聚性。它的生命由各種相衝突的力量構成,它們以張力聚合之,又隨著各團體試圖為己重塑這套體系而拆解之。它具有有機體的特徵,因為在其生命期中有些特徵在某些方面改變了,而在另一些方面則保持穩定。人們可以按照它功能的內在邏輯,定義其結構在不同時間的強或弱。
至於時間向度,華勒斯坦定義了世界體系的四個時間特色:週期節律代表經濟的短期波動,華勒斯坦基於康德拉捷夫的長波理論,指出資本主義具有約40-50年的擴張-收縮週期,而中心、邊陲與半邊陲的格局也隨之調整。長期趨勢一如其名,代表經濟成長或衰退等長期的傾向。矛盾是系統內的一般爭議,通常是關於短期與長程目標之間的取捨。最後一個特色是危機,這也代表該系統的終結。
嚴格來說,世界體系論並非一套理論,而是一套研究社會及社會變遷的方法。除了繼承新馬克思主義的源流,法國年鑑學派對之也頗具影響,其中又以費爾南·布勞岱爾的影響最大。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96%E7%95%8C%E9%AB%94%E7%B3%BB%E7%90%86%E8%AB%96&variant=zh-tw

 

台長: 阿楨
人氣(1,056) | 回應(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時評國際 |
此分類下一篇:《切‧格瓦拉》
此分類上一篇:《衝突與合作》

阿楨
流亡16個月 宏國前總統回家【世界日報2011.05.31

宏都拉斯前總統賽拉亞(Manuel Zelaya)29日以勝利姿態返抵國門。他返國後可望使宏國脫離近兩年來的孤立局面。

塞拉亞:政變係"國際陰謀" 2011年05月31日 南方日報

  剛剛返回宏都拉斯的前總統曼努埃爾·塞拉亞29日在一場新聞發佈會上說,兩年前逼迫他下臺的那場政變係“國際陰謀”,幕後主使者實際想要殺害他。
  “策劃者來自不同領域”
  因軍事政變下臺23個月,流亡海外16個月,塞拉亞28日回到宏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爾巴,受到數千支援者歡迎。
  2009年6月28日,一夥政變士兵持槍闖入總統宅邸,挾持穿著睡衣的塞拉亞。
  他29日告訴媒體記者,“那場政變是國際陰謀,陰謀策劃者來自社會不同領域,應該接受調查。”
  政變結束後,時任議長的米切萊蒂就任臨時總統。當年11月,宏都拉斯舉行總統選舉,原反對黨國民黨候選人波菲裏奧·洛沃獲勝。
  塞拉亞說,前聯合參謀部參謀長羅密歐·巴斯克斯將軍曾告訴他,陰謀幕後主使者實際想要殺害塞拉亞,但武裝部隊反對刺殺行動。現任總統洛沃上臺後解除多名發動軍事政變的高級軍官職務,包括巴斯克斯。
  真相仍待調查
  2010年5月,一個由瓜地馬拉前副總統愛德華多·斯泰因領導的真相調查委員會成立,調查宏都拉斯軍事政變前、政變過程中以及政變之後的情況,定於今年6月16日公佈報告。
  不過,塞拉亞質疑真相調查委員會是否能澄清每一件事,因為調查委員會一些成員當初支援政變陰謀。
  按法新社的說法,回國後,塞拉亞將領導“全國民眾抵抗戰線”。塞拉亞因政變下臺後,他的支援者成立這一政治團體。

三陸官生宏國遭槍擊 脫險復原後繼續念2011-05-23 中廣新聞

三名到友邦宏都拉斯讀書的我陸軍官校學生,日前在宏國遭搶,行搶歹徒還開槍,造成兩名學生中彈。此事引發國防部高度關切,宏國國防部長、參謀總長等軍政高階首長,都到醫院探視受傷學生。

另參本館:拉美向左轉 新社會主義典範? 民主偽形 《卡斯楚》 《切‧格瓦拉》 《世界南方潮》 《衝突與合作》 《美洲歷史》
2011-11-08 10:25:58
版主回應
尼加拉瓜 奧蒂嘉陣營宣布勝選【中央社2011.11.07

尼加拉瓜前馬克思主義游擊隊指揮官奧蒂嘉(Daniel Ortega)的太太兼發言人今天一早表示,奧蒂嘉贏得第3個總統任期。根據部分開票結果,奧蒂嘉取得大幅領先。
選前民調指出,奧蒂嘉獲得48%的支持率,超過最接近的對手嘉德亞(Fabio Gadea)18個百分點。現年79歲的保守派嘉德亞為電台主持人。
根據尼加拉瓜選舉委員會,投票結束後約5小時的初步開票結果顯示,奧蒂嘉拿下66%的票數,嘉德亞得票率26%。

前將領當選瓜總統 鐵腕抗犯罪【中央社2011.11.07

矢言鐵腕打擊猖獗犯罪與毒品暴力的瓜地馬拉退役將領培瑞斯(OttoPerez Molina),今天輕鬆贏得總統大選,標誌這個中美洲國家政治改向右傾。
即將卸任的中間偏左總統柯隆(Alvaro Colom)呼籲培瑞斯和巴蒂松(Manuel Baldizon)兩方人馬尊重選舉結果,「以避免暴力和不法行徑」。他表示全國共106人因涉嫌觸犯選舉法規遭到拘留。
柯隆不能再競選連任、且其政黨未推其他人選角逐總統寶座後;2位總統候選人均偏右。
培瑞斯成為瓜國自1986年恢復文人統治以來,第1位具有軍事背景的總統。雖然部份國際團體對此感到憂慮,但在年輕人口眾多的瓜地馬拉,戰爭早已不復存於許多人的記憶。
培瑞斯早年畢業於瓜地馬拉國立軍事學院(National Military Academy)。軍旅生涯中,歷任軍事情報局長及督察長等職。
1993年培瑞斯於軍事情報局長任內,曾協助逼退當時的總統塞拉諾(Jorge Serrano)。塞拉諾當時試圖解散國會、任命新成員進入瓜地馬拉最高法院
當年內戰目擊者表示,數以百計的村落在軍隊堅壁清野之下,從地圖上消失;但培瑞斯否認屠殺或種族滅絕。培瑞斯從未遭到起訴,且是1996年和平協議談判的軍方主要代表之一,為自己博得「和平將軍」之名。
培瑞斯的政見包括,將殺人犯罪率降低一半,擴大軍警編制人力,打擊墨西哥販毒組織行徑兇殘的越界暴力犯罪活動,以及波及國內大小城市的街頭暴力。
培瑞斯支持者、48歲的馬丁尼茲說:「我們的確擔心他曾經涉入當年的內戰, 只是我們現在情況比過去更糟,看看暴力犯罪的嚴重程度,就知道了。」
瓜地馬拉的謀殺犯罪率在全球數一數二,每天18人死於非命,是世界平均值的6倍。箇中原因除了幫派和毒販暴力,還得加上1960至1996年內戰期間軍、警,及準軍事部隊被控屠殺大量人民,其中大部分為馬雅人。

宏都拉斯掃黑肅貪 176名員警有關 2011-11-04中廣新聞

宏都拉斯政府最近大力掃黑肅貪,結果導致176名員警被捕,因為這些員警涉嫌毒品交易、謀殺及綁架案。
宏都拉斯境內組織犯罪猖獗,日前當局釋放兩名被控謀殺學生的員警,舉國譁然,因此宏國總統「洛柏」下令將警政總長革職,改以部署軍隊協助掃黑肅貪,並逮捕不法員警。同時,國會也開始討論警政改革法案,以杜絕警政貪污腐敗。
根據聯合國報告,宏都拉斯被評為2010年全球謀殺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其中絕大多數都與黑幫有關。此外,宏都拉斯也是南美走私毒品到墨西哥及美國的要道,因此境內毒梟猖獗。

不滿世銀 厄國總統從峰會離場 2011/10/30 中央社

厄瓜多左派總統柯利亞( Rafael Correa)今天衝出拉丁美洲、西班牙與葡萄牙領袖高峰會場,要求世界銀行(World Bank)代表道歉。
柯利亞打斷柯克斯的報告後問道:「在葡西語系國家論壇,為什麼我要聽公開勒索我國的世界銀行副總裁說教?」
柯利亞回想2007年他接任總統的時候,世界銀行決定扣住之前同意給厄瓜多的1億美元貸款,他隨後驅逐世銀駐厄瓜多代表。
世界銀行發言人之後告訴記者,柯利亞的發言不恰當,且針對個人,世銀感到遺憾。
柯利亞稍後回到會場,在他演說中再度攻擊美國籍的柯克斯,還有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重挫叛軍 哥國擊斃FARC領袖 2011-11-6自由時報

哥倫比亞官員表示,左派游擊隊「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FARC)的領導人坎諾,已於四日遭政府軍狙殺身亡。哥國官方宣稱這是FARC歷來遭遇的最重大痛擊,但分析家指出,坎諾之死雖然不足以敲響這個已有近半世紀歷史的武裝叛亂組織的喪鐘,但有可能逼迫接棒的新領導人與哥國政府和談。
2011-11-08 10:26:28
阿楨
紐時:中國大陸搶攻加勒比海 2012-04-09 中央社

 「紐約時報」報導,巴拿馬日前獲得中國大陸政府資助,捐贈價值350萬美元體育館;多明尼克開辦新學校、醫院與體育館;安地卡及巴布達(Antigua and Barbuda)也有新發電廠與板球球場,新學校也正在興建中;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Trinidad and Tobago)也感謝中國大陸政府為他們興建新的總理官邸。
 隨著中國經濟起飛,中國大陸也開始積極資助第三世界國家,從過去的非洲,現在更是踏進美國後院加勒比海地區。從國有銀行貸款、企業投資,校園、體育館、港口、官方辦公大樓的興建等,中國大陸政府積極與加勒比海往來。
 報導指出,多數分析並未將此視為美國的安全威脅,認為中國大陸並未在加勒比海興建任何軍事設施,也未與這些國家建立軍事關係,看不出有引爆另一次古巴危機的可能,但已經可以看到中國大陸在加勒比海的經濟與政治影響力,正在逐日升高。
 中國大陸政府去年宣布將提供63億美元貸款給加勒比海各國。分析認為,南美洲與非洲不同,中國大陸在南美主要是尋求長期的經濟合作,像是旅遊、貸款等及可能的潛在聯盟。
 根據維基解密(WikiLeaks)取得的2003年電報顯示,美國外交機密文件中曾提及,中國大陸在這個距離美國不到190英里的地區積極發展,可能是基於「戰略舉措」(a strategic move),為古巴卡斯楚時代結束預做準備。
 另一個因素則是中國大陸要確保「一個中國」政策的落實,這些加勒比海國家因為拒絕給予台灣國際承認,獲得中國大陸在經濟上的支持。在2004年與台灣斷交的格瑞那達,就獲得中國大陸政府協助興建鐵路。
 為了不被排除,台灣則積極尋求與貝里斯(Belize)、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St. Kitts and Nevis)與聖露西亞(St. Lucia)等國維持良好關係,提供農耕、漁業等,為這些國家經濟產業發展提供協助。
 報導說,台灣外交官也坦言,他們無法阻止這些國家與中國大陸往來,只能繼續在加勒比海各國進行戰略投資,維持友好關係。
 不少加勒比海當地的分析指出,在美國專注於中東議題的現在,中國大陸總有一天將會整合和加勒比海的政治力量,特別是當地不少國家向中國借款,未來勢必得在許多議題上支持中國政策,以繼續取得經濟協助。

另參本館:《衝突與合作》拉美向左轉 新社會主義典範? 《海權》《切‧格瓦拉》 《世界南方潮》 《美洲歷史》
2012-04-11 11:16:55
版主回應
中國武器終于殺到了:中國軍火努力打進拉美!

歐亞評論網站2011-2-22刊發美國拉丁美洲事務委員會報告,近些年,向拉丁美洲不斷增多的武器銷售引發了美國的關注和擔憂;美方認爲,特別是俄羅斯和中國方面通過軍售買賣持續對拉美國家進行勢力的滲透。該文用一個章節說道中國軍品近年努力進軍拉美市場。
盡管無法忽視美國、俄羅斯,以及其它主要歐洲國家作爲武器供應商的存在,但中國依然十分努力的進入這個市場。舉例而言,在2009年中國向委內瑞拉出售了雷達系統 (10套JYL-1遠程三坐標警戒引導雷達);向厄瓜多爾出售4個型號的YLC空中搜索雷達系統;並向玻利維亞出售了多架K-8戰鬥機。墨西哥也購入了中國口徑爲105毫米的火炮。在2010年,中國曾試圖向秘魯銷售MBT-2000型坦克,但尚未能達成該協議。
  相關新聞
中哥攜手合建鐵路 與巴拿馬運河競爭
泛美計劃成立投資拉美的人民幣基金
西方吃驚:中國在拉美大力投資,將很快就取代歐美
中國與拉美經濟關系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插足巴拿馬運河 大傷美國自尊
中國人勢力擴大 巴拿馬人警惕
韓媒渲染中國佔領中南美 學者:韓國落伍中國顯焦慮
里爾升值 中巴貿易摩擦擴大
歐巴馬聯巴西制中 碰釘
巴西與美國商討 在里約設軍事基地
巴西和法國簽署曆史性軍事條約
俄轟炸機 進駐美國後院
拉美自覺 美後院失火
美國不容「後院」空虛
美國海軍重建第四艦隊遏止中俄潛艇進入南美
俄將貸款40億美元與委內瑞拉軍事合作
委內瑞拉與伊朗深化軍事技術合作
中國、俄羅斯在委內瑞拉軍事聯合阻擊美國
美國媒體:中國有望使用委內瑞拉軍事基地

福島戰爭30年 英阿劍拔弩張 中時 2012-04-04

阿根廷女總統費南德茲二日造訪阿根廷最南端港口烏蘇懷亞,悼念阿方六百四十九名喪生者,她向出席的老兵表示:「馬爾維納斯群島位於我們的大陸礁層範圍,遠離英國本土一萬四千公里,但英國卻宣稱握有控制權,可說荒謬。」「當今世界上仍存有十六個殖民地,而其中十個受到英國統治,這是廿一世紀的不公不義。」
二日英國各地也舉行紀念活動,許多老兵和遺族參加在英國國家紀念植物園的紀念儀式,儀式中並點亮一根蠟燭,預計燃燒七十四天,紀念在戰爭中犧牲的二百五十五名英軍。
福克蘭群島周邊海域蘊藏豐富天然資源,近年英方不顧阿方警告,開始鑽探石油與天然氣,阿方也重申對福島主權主張,導致兩國關係緊張。
英國皇家海軍驅逐艦「無畏號」(HMS Dauntless)四日將啟航前往南大西洋執行任務。
  相關新聞
阿根廷宣佈將懲罰開採福島石油的英國公司
領土之爭 阿根廷決將英國告上聯合國
福克蘭主權爭議 拉美32國替阿撐腰
南美聯手制裁 苦了3000福島人
英國退役將軍:中國將爲石油幫阿根廷奪取馬島
英國擬向馬島派遣核潛艇防備阿根廷軍事行動
學者稱若阿根廷國力超過英國馬島將自然回歸
讀圖:馬島,英國絕不拱手相讓 沒落帝國傾力一搏
馬島戰爭啓示:大國如何保護爭議海島
馬島海戰啓示:輕型航母不堪重任
馬島海戰:戰損與勝敗的錯位
專家稱保衛海島權益不能只靠地面部隊

半世紀古巴禁運 美國難撼卡斯楚 聯合報 2012-02-09

美國對古巴實施經濟禁運,7日屆滿50周年,古巴人並未視這一天是大日子,且多數古巴人認為美國的貿易禁令是一項失敗的政策,美國人唯一得逞的,是讓古巴人的生活變得較苦。
古巴電視新聞一再報導政府的說法,宣稱長達半世紀的禁運導致古巴付出9750億美元(約29兆台幣)代價,多數專家認為是誇大。
美國的古巴禁運支持者表示,禁運制裁在逼迫古巴變革上仍令人滿意。眾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羅斯─雷提南說:「直到古巴舉行自由、公平、透明的選舉,政治犯獲釋,言論自由獲得保障,在此之前,將持續禁運。」
美國故總統甘迺迪1962年2月7日將對古巴施加的部分禁運,後來擴大為全面禁運,提高對古巴狂人卡斯楚施壓力度。甘迺迪冀望禁運可阻斷古巴經濟,動搖卡斯楚政府。
美國總統歐巴馬放寬了對古巴的旅遊禁令。拉丁美洲智庫華府主任泰爾表示,古巴已開始改革經濟:「政治人物應推動與古巴更廣泛的參與及對話。古巴正在改變,我們不該再花50年當觀眾。」
  相關新聞
查韋斯三赴古巴治療 向天祈命淚灑當場‎
古巴50年來首次受難日放假‎
教宗籲社會開放 古巴副總統:無政改計畫‎
美國政府2010年以來沒收古巴4.93億美元‎
古巴大使:古巴看病全免費 發展模式恰與中國相反‎
古巴,只有免費沒有醫療‎ 中國評論
專家解析古巴免費醫療利弊 稱能否堅持有待觀察‎
卡斯特羅警告外國公司勿掠奪拉美資源
左派勢力 席捲三分之二南美
宏國流亡政府官員:美涉入政變
歐巴馬訪拉美修好:平起平坐
拉美要「脫美」自組聯盟
2012-04-11 11:18:40
阿楨
習近平2019-04-26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共簽640億美元協議

  2017第一屆高峰論壇279項成果全完成: 3800億人民幣貸款,絲路基金增資1000億,已有125國29國際組織簽署一帶一路,也寫入了聯合國/二十國集團G20/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等成果檔。
  在全球,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有效對接,在區域,與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非盟2063年議程、歐亞經濟聯盟、歐盟歐亞互聯互通戰略等有效對接;在國家層面,與土耳其中間走廊、蒙古國發展之路、越南兩廊一圈、沙烏地阿拉伯2030願景等有效對接。
  相關新聞
 聯合國秘書長盛讚一帶一路倡議是全球治理典範
 聯合報:北京一帶一路高峰論壇37國元首出席 大咖缺席(回應:在西媒眼中,他們才是高人一等的大咖,其他聯合報都是不重要的小弟。G7早就過時了,沒中國參加的會議,還算全球會議嗎? )
 美智庫CSIS眼紅中國一帶一路:美國得當全球高品質基建領導者,報告抹黑中國帶去腐敗、債務危機 (回應:先把家裡的破基建整好了再吹/噴)
 環球時報社評:常識和現實都在嘲笑“一帶一路”唱衰者
 環時社評:一帶一路,內在動力遠大於外部阻力
 3年多經八次擴容亞投行成員2019-04-22從57增至97個:共批准39個專案總投資79.4億美元,共撬動了近400億的總投資。絲路基金成立資金400億美元,2017年5月一帶一路峰會上增資1000億元人民幣。至2018年12月,已決策投資28個項目超過110億,約70%投向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典型項目包括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項目、阿聯酋哈斯彥清潔燃煤電站項目,以及與歐洲投資基金(EIF)等比例出資設立的中歐共同投資基金,第一期規模5億歐元,主要通過子基金投資於對中歐合作具有促進作用、商業前景較好的中小企業。
 美卿:華投資拉美非好心 京斥肆意誹謗煽風點火
 中拉開發銀行成立大會2019/04/22在京召開,由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牽頭拉美7家銀行,國開行已向拉美18國、200多項目提供超過1000億美元的貸款,牽頭設立225億的中拉、中國─加勒比基礎設施貸款,參與設立首期100億美元中拉產能合作投資基金。
 中國十年對拉美投資達2500億美元- BBC
 東盟正成為一帶一路投資重點:2016年,中國對東盟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715.5億美元,比2015年增長1.77倍,占一帶一路55.2%。2017年883.6億同比增長23.5%
2019-04-29 08:30:22
阿楨
中國連續9年成為東協第一大貿易夥伴:2017年5148.2億美元是2003年的6.6倍,至2018年5月中企累計工程合約3639.6億,完成2399.2億。
 習近平2018-09-03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再援非600億美元,未來三年將實施投資非洲基建、擴大進口非洲商品等八大行動。
 2015年中非十大合作計劃2018落實,中國連續九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2017年1700億美元,同比增長14%,年均直接投資30億。
 美稱中國金錢外交會導致太平洋島國落入債務陷阱2018-08-30外交部回應:同樣是資金,西方是餡餅,中方就成了陷阱?這是赤裸裸的雙重標準! 近10年來中國從0增至超過13億美元,澳大利亞66億是最大投資國.
 繼義大利、盧森堡後,瑞士04.26加入一帶一路。
 德國:歐洲願以集體形式加入一帶一路
 習訪歐:美聯歐制中夢碎
 中義簽一帶路一協議 200億歐元大單
 義高官:G7還有兩國準備加入一帶一路
 波音再遭重擊:習3.25與法簽400億歐元協議,購買300架約300億歐元空巴飛機。
 中歐德法3.26峰會:支持一帶一路倡議,共同應對氣候變遷,推動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改革。
 中國駐歐盟團長04-07簽署一帶一路協議歐洲國家達22個
2019-04-29 08:33:50
阿楨
“鐘擺”提速,拉美政壇再度“向左轉”? 2022-01-05 環球時報

年僅35歲的博裡奇上個月當選新一屆智利總統,正在吹起“左進右退”強風的拉美國家不止智利。最近兩年多,左翼政治人物先後在阿根廷、玻利維亞、秘魯、洪都拉斯等國“登頂”。左翼“回潮”並不稀奇,畢竟該地區以“鐘擺效應”著稱,只是這一次,“右進”週期比人們預想的時間似乎短了好幾年。
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 “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以及外生經濟衝擊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許多拉美國家的左翼政黨掌握了政權,迎來被稱作“粉色浪潮”的左翼運動高潮。後來,隨著委內瑞拉前總統查韋斯、阿根廷前總統基什內爾等人的離世或離開政治舞臺,這股浪潮逐漸消退,大約在六七年前,右翼政黨開始在拉美多國執政。當時人們普遍預計,這一輪右翼執政週期至少持續十年左右。然而只持續了3年左右(2015至2018年),此次拉美政壇的“鐘擺”提速了。
在過去5年裡,拉美出現一股潛在的“進步主義浪潮”,這股浪潮孕育了今天左翼政治人物的登場。而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重衝擊和饑餓、貧困等問題的加劇,令左翼政治力量在該地區加速復興。。右翼在崛起後不久就開始遭遇失敗,博索納羅、哥倫比亞總統杜克、智利總統皮涅拉遭遇大規模抗議就是例證。2018年7月,墨西哥左翼國家復興運動党候選人洛佩斯•奧夫拉多爾當選總統成為一個標誌性事件——這是左翼政黨40年來首次在一向親美的墨西哥執政。
這一輪拉美左翼的復興,與此前的“粉色浪潮”相比,新左翼更加擁抱綠色環保、女權主義、少數群體平權運動等潮流,這能獲得更多年輕選民的支持。在意識形態上或更溫和、包容。新左翼上臺後能否完成對新發展模式的探索至關重要。而左翼的復興並不意味著右翼的“大潰敗”,是左右翼力量在拉美仍整體保持均勢。
美國正在失去拉美嗎?
整體來看,左翼的復興對於中國與拉美的關係來說是一個“利好”。當然,這一切並不能得出“美國正在失去拉美”的結論。“美國在下功夫拉攏拉美左翼。”
“我們南美國家可以組成一個經濟集團,來面對兩個巨人——美國和中國,就像歐盟一樣。”重出江湖的盧拉日前這樣形容拉美未來可在國際地緣政治中扮演的角色。不少分析認為,拉美國家今後在外交上將採取更加獨立的政策,對區域外大國的認知或許會進入一個重新調整的階段。
2022-01-06 07:48:41
阿楨
美前高官承認美策動國外政變:“公開的秘密”實錘了 2022-07-15

  曾擔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博爾頓在CNN表示,特朗普沒有足夠能力發動一場“精心策劃的政變”,隨後,他便說出自己曾幫助策劃委內瑞拉2019年的未遂政變,這“需要大量的準備工作”。
  不知博爾頓是為了給特朗普“開脫”,還是不小心說漏了嘴,但事實上,世界多地動盪的幕後黑手是誰,人們早已心知肚明。有美國推特網友在此條新聞下留言諷刺道,“告訴我們點我們不知道的吧”。如今美國政客公開承認幫助策劃外國政變,不過是再次證明干涉別國內政、推翻別國政權已成為“美國規則”的一部分。
  2020年5月,包括兩名美國雇傭兵在內的一支60餘人的隊伍乘船從哥倫比亞出發,試圖前往委內瑞拉捉住馬杜羅,但他們甚至在上岸之前就失敗了。馬杜羅早已對此次政變陰謀瞭若指掌。最終,8人被殺,包括兩名美國雇傭兵在內的13人被捕。
  事實上,委內瑞拉對美國花樣百出的陰謀早已見怪不怪。今年4月,委內瑞拉舉辦國際反法西斯大會,紀念2002年4月11日針對前總統烏戈•查韋斯的未遂政變發動20周年。今年6月,委內瑞拉反對派企圖再次發動政變。委政府表示,美國等國煽動政變,為政變行動提供資金支援,並保護政變參與者。真正原因當然是因為委內瑞拉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備,而且該國領導人還反美反資本主義。
  委內瑞拉絕不是唯一一個受害者,太多國家遭遇過美國“黑手”。美國作家威廉在《民主美國最致命的輸出藝術》中指出,二戰結束以來,美國試圖推翻50多個外國政府,粗暴干涉至少30個國家的選舉。
2022-07-16 08:00:3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