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8-20 06:34:17| 人氣6,312| 回應74 | 上一篇 | 下一篇

東協加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近一年來有關全球經濟危機的資料累了一千五六百頁(台灣部分亦然),分成:

中國振興方案 美國振興方案 歐盟振興方案 各國振興方案 俄羅斯經濟 中國家電下鄉 中國山寨經濟 中國股市 中國房地產 中國併購 貿易保護主義  G20vsG2 中國崛起 東協加三 國際金融新體制 雙率大戰等共18篇來貼。

另參本館:

中國與東協  啥米係ㄟ擱發  台商回台?  兩岸私募大戰  中國併購  袈裟革命? 救災政經學  天下民主一般黑  民主偽形(一)  民主偽形(二)   民主形式萬歲 《東南亞國家政治體系論》

亞洲13國籌800億美元 捍衛貨幣【經濟日報編譯林聰毅08.10.25
 
中國、南韓、日本,以及東南亞國協(ASEAN)等亞洲13國領袖24日在北京達成協議,將於明年6月前成立800億美元的聯合基金,以防止區域金融危機與捍衛本國貨幣。未來這個「東協加三」基金將會取代東協現行「清邁協定」,朝成立亞洲貨幣基金的方向邁前一步。
中央銀行官員24日指出,我國是亞洲區域經濟體中重要的一分子,加上外匯存底餘額達2,800餘億美元,亞洲如欲成立類似穩定機制,台灣當然願意加入,但考量兩岸因素,「如果別人不願意邀請,我們也莫可奈何。」央行強調,過去我方也積極爭取加入清邁協定,但一直無法如願。針對中日韓和東南亞國協(ASEAN)將合設800億美元的聯合基金,央行指出,央行幾年前就透過關係和十多家主要國際金融機構及國際組織簽署「外匯REPO(附買回)融資機制」,單是台灣可運用額度就達600億美元,台灣就算不加入,也不必擔心流動性。
南韓、中國、日本已同意提供其中80%資金 ,大約640億美元,其餘160億美元由東協十會員國共同出資,至於分攤比率與如何管理,仍在研商中。此外,亞洲13國國領袖還同意成立一個由財政部長及央行總裁組成的團體,研究各種方案以因應這場全球金融危機。
根據初步協議內容,所有簽約國在遭逢金融緊急事件時,可動用這個由各國外匯存底組成的基金。東協表示,同意共同成立此基金的亞洲13國,可能在12月通過協議的細部計畫。東協秘書長蘇林(Surin Pitsuwan)說,在協議正式完成後,這個外匯存底池的用途可能擴及國內流動性緊縮,而非只是捍衛本國貨幣。
南韓總統府發言人在聲明中說:「南韓總統李明博、中國總理溫家寶、日本首相麻生太郎,以及東協10國領袖,在北京舉行非正式早餐會,他們咸認須加強區域合作和政策協調,以因應全球金融危機。」東協加三領袖是在本屆亞歐會議(ASEM)揭幕前先行舉行非正式聚會。亞歐會議將於24、25日在北京舉行兩天。

日本難爭亞洲龍頭>中時08-01-15黃菁菁
 
     美國民主黨候選人歐巴馬當選總統,實現了睽違八年的政黨輪替,新政權誕生讓日本政府有點緊張,加強美日同盟關係向來是日本外交的首要原則,但近來美國的舉動不斷讓日本灰頭土臉,表態重視對中關係的歐巴馬上台後,讓更多人擔心,日本會不會從此被拋到腦後。
     美國布希總統在下台前,拿推動北韓去核化當作畢業成績,儘管日本期盼美國協助解決北韓綁架問題,美國也信誓旦旦表示會居中協調,但在美國宣布將北韓從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中除名時,日本到最後一刻才接到通知,像是從美夢中被一棒打醒。
     日本即使感到被出賣卻要裝得很平靜、理性地接受事實,布希只淡淡丟下一句「我不會忘記日本的」,有日本媒體嘲諷比喻說「我不會忘記你」這種台詞通常是男女朋友分手時用的,也是代表「我已不愛你了,我們好聚好散吧」。
     歐巴馬上台對日本而言是轉機,也可能是個危機,可以確定的是,美日關係的未來將充滿變數,許多人都認為美日同盟關係會開始走下坡,還有人主張不要再拘泥北韓綁架等國內政治問題,否則美日關係將逐漸惡化。
     日本政府見歐巴馬選情看好時,早在水面下運作,向歐巴馬陣營頻送秋波,歐巴馬一上台,各報社論也主張,日本應積極主動與美國新政府加強信賴關係,但歐巴馬的亞太政策策士、前美國國安會亞洲事務主任貝德也是中國專家,偏中的亞洲政策路線十分明顯。
     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對美國而言更是如此,不管在平衡雙邊貿易、反恐之戰、全球金融危機、解決北韓核武、地球暖化問題等,美國都需要中國的協助,然而與中國多動嘴出力的協助相比,日本砸大錢的協助似乎是吃力又不討好。
     歐巴馬在當選後和日本首相麻生太郎第一次通電話時便說,希望日本協助阿富汗復興工作,自衛隊繼續提供洋上加油等,接著美國海軍陸戰隊從琉球撤到關島也需日本花大錢,不管是出錢還是出自衛隊,對沒有集團自衛權的日本來講都是很頭痛的問題,國會又要為「如何做出國際貢獻」之議題吵上好幾天。
     不只是政府關係上日本立場弱,在民間日本對美國的影響力也大不如前。美國的輿論調查顯示,美國人重視中國的程度已經逐漸超越日本,以前在美國人的心目中,日本的重要程度僅次於歐盟、英國,現在卻被中國擠到第四順位。
     以前美國學生熱愛的第二外國語是日文,現在學中文的風潮已有超越日文之勢,中國積極地在全球設立教授中文的孔子學院,更發揮推波助瀾的功效,在中國的急起直追之下,日本似乎還搞不清楚狀況地在原地踏步。
     在亞洲方面,日本政府對過去發動戰爭的罪責,包括對從軍慰安婦問題在內仍然遮遮掩掩,始終不肯明確道歉。日本國內仍有不承認戰爭責任的勢力在興風作浪,最近日本防衛省航空幕僚長發表此類論調的論文,遭到中共、南韓甚至台灣的譴責。
     我國立法院近日也甫通過決議,要求日本政府正式對從軍慰安婦問題道歉,這些現象都顯示出日本仍走不出「脫亞入歐」的迷思,也讓日本在亞洲常陷於孤立無援,而不得不靠美國撐腰。
     日本政府常高喊要發揮領導力,成為亞洲的領袖,但事實上卻不被看好。日本行事審慎,重團隊精神,相對的決策力不夠,這次的全球金融危機,日本仗著本國財政健全、資金雄厚而提不出即時且具體的因應對策,結果日股隨美股應聲下跌,美國打個噴嚏日本就要重感冒,若失去美國的支持,要如何與中國競爭亞洲的龍頭呢?

東協加三緊急儲備基金 擴大至1200億美元【中央社 2009.02.22
 
東南亞國家協會加中國、日本和南韓財政部長會議今天在普吉召開,會後聲明指出,東協加三緊急儲備基金從原規劃的800億美元擴大為1200億美元(約新台幣4兆1770億元)。
根據財長會議正式聲明指出,多邊化清邁倡議(multilateralised Chiang Mai Initiative)總規模從原提議的800億美元增加至1200億美元,以確保地區市場穩定性並促進市場信心。
今天的決議將於5月於印尼峇里島召開的財政部長會議,做最後簽署確定。這份決議預計也會在27日華欣(Hua Hin)召開的東協高峰會上討論。
另外,亞洲開發銀行(ADB)需融資給亞洲國家,亞銀泰國區主管季恩(Jean Pierre Verbiest)透露,亞銀計畫增資,從目前的500億美元增加到1000億美元。
亞銀也將與東協加三加速建立信用擔保機制,讓民間公司較易達到本地貨幣資金需求。
亞銀總裁黑田東彥(Haruhiko Kuroda)表示,這項機制能為本地商銀發行的債券提供信用擔保,活化資金流入,也能讓銀行繼續放款。
黑田東彥指出,總部在馬尼拉的銀行正在研擬「亞洲架構籌資倡議(Asian Infrastructure FinancingInitiative)」,籌募資源以達成地區架構需求。
他表示,亞銀必須有效開發地區存款,融資給地區性的投資,有助經濟成長。
黑田東彥坦言,「我們不知道潛伏在角落的是什麼」,貿易夥伴之間必須有穩定貨幣波動的措施,避免貨幣競貶。
他認為,最令人擔憂的不是出口衰退、資金外流或匯款減少,而是消費者與企業缺乏信心、減少內需,人們再度回到貧窮。
黑田東彥表示,亞洲經濟體貨幣與財政狀況不一,沒有所謂一體適用的政策藥方,最好的方法是適合特定國家需求的綜合性財政、貨幣與金融政策,並進行結構改革

大陸支持東亞外匯儲備【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09.03.27
 
中共財政部長謝旭人在下周G20高峰會登場前,昨(26)日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北京當局支持建立東亞區域的外匯儲備,並同意規模從800億美元增至1,200億美元;北京也願增加在國際貨幣基金等國際金融機構的資本規模,但強調必須做到權利與義務兼顧的原則。
G20工業國集團預定下周在英國倫敦舉行第二次金融危機高峰會,中共官方財經高層選在本周先後公開發言,意味北京當局有意藉著這個機會,提高中國大陸在國際經濟組織的發言權,並表明北京不想完全依照美國主導的「遊戲規則」行事。
法國興業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Glenn Maguire說:「在提出想法與奠定(下周)會議的基礎上,中國明顯走在G20的其他成員前面。中國對經濟走緩的的反應極為快速。」
新華社昨天刊出中共財政部謝旭人的專訪。他表示,中國大陸願意為國際經濟復甦做出貢獻,與國際社會共同參與危機救援計畫,並在能力範圍內全力提供支持。
謝旭人指出,中國大陸支持增加國際貨幣基金(IMF)與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的資本規模,並同意世界銀行、泛美開發銀行和非洲開發銀行檢討其資本充足性,以加強這些機構幫助新興市場與開發中國家因應金融危機的能力。
但他不忘強調,北京認為國際金融機構增資要做到權利與義務平衡的原則。
這點呼應周小川日前在人行網站發表專文的論調,就是中國主推超主權貨幣,願意多付出,但也要名實相符。
中新社報導,本月中旬舉行的G20財長和央行總裁會議中,各國財長同意向IMF增資,擴大國際貨幣基金因應危機的作用,但具體金額將由下周G20高峰會決定。
謝旭人還提到,北京當局將與東協加三等13國推動清邁倡議的多邊化,支持東亞各國建立區域外匯儲備,並同意將規模由800億美元擴大到1,200億美元。

東協 要變身東方歐盟【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09.03.02

東南亞國家領袖1日承諾促進自由貿易、反對保護主義政策,並在2015年前把多元化的東南亞地區整合成類似歐盟(EU)的共同體。
面對全球經濟危機大敵當前,本次在泰國度假勝地華欣登場的高峰會,聚焦金融風暴對東南亞國協(ASEAN)成員國的衝擊。東協在高峰會1日閉幕時發表聲明說:「與會領袖敦促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聯手採取更多行動,以恢復金融穩定和確保金融市場持續運作。」
聲明並指出,區域合作的領域必須擴大,與會領袖「重申執行東協經濟藍圖下各項措施的承諾」。藍圖的目標是在2015年前完成經濟整合以及部分的政治與安全統合,以防擁有5億人口的東協將來陷入經濟風暴。
東協成立單一市場的目標包含撤除貿易壁壘,但目前並不打算採用共同貨幣。聲明指出:「與會者同意堅決反對保護主義,不採取新的壁壘或提高貿易障礙。」聲明也進一步呼籲儘速落實把區域緊急儲備基金由800億美元擴增至1,200億美元的共識。
菲律賓貿易部長法維拉透露,有些部長在非正式討論時,反對2015年前終止所有貿易壁壘的目標,但泰國總理艾比希堅稱:「東協國家誓守自由貿易的承諾,將盡一切努力確保成員國不會為了安度危機而採行保護主義措施。」與會官員除了努力為東南亞的經濟災難尋求解決,也刻意凸顯東協對人權的支持。但緬甸軍政府和柬埔寨當局拒絕與支持民主人士談判,使人權議題遇挫。
東協去年12月簽署劃時代的規章,使東協成為法律上的實體,並朝整合的目標邁進一步。該規章並呼籲成員國遵守基本的自由和人權。
東協十個成員國包括汶萊、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東協領袖訂4月10日與中國、日本和南韓三個主要夥伴在泰國集會。

東協加三外匯儲備金 印度澳洲有意加入【中央社 2009.04.11
 
東南亞國家協會加三同意擴大清邁倡議外匯儲備基金至1200億美元,韓國同意出資240億美元,720億美元由中日協調比例。印度與澳洲今晚也表達有興趣加入清邁倡議。
東協加三財長會議今年2月已同意擴大清邁協議(Chiang Mai Initiative)緊急外匯儲備基金至1200億美元,東協各國負責20%,中日韓分擔80%。
東協與對話夥伴國晚間非正式餐會上,南韓同意負擔80%中的240億美元,東協秘書長蘇林(Surin Pitsuwan)今晚向媒體簡報時表示,南韓已表示要承擔240億美元,並自願協調中日協調剩餘的720億美元比例,「據我們所聞,中日都有意出多一點」。
蘇林表示,東協加三領袖都希望能在東協加三高峰會解決這項議題,這次峰會預計能完成第一回合的共識。
清邁倡議多邊化擴大規模,蘇林也透露,印度與澳洲也表達有意參與,但並還未提及是否貢獻額度,要等結論出爐後才能進一步討論。
另外,蘇林表示,有關北韓發射火箭,東協各國也表達關切,因為區域有緊張或負面的衝擊,都會影響高峰會上對於整合與合作的努力。
 
東協+中 自由貿易區底定【聯合報編譯彭淮棟09.04.11
 
為期3天的東亞高峰會10日在泰國芭達雅揭幕,中共總理溫家寶將和東協簽署「中國/ 東協投資協議」,這是中共與東協「自由貿易協定」最後一環。
中共外長助理胡正躍表示,「投資協議」的簽署代表中國和東協的自由貿易協定已完成所有協商,雙方稍早決定2010年正式成立自由貿易區,看來計畫可以如期實現。
東協本身從1992年起就是自貿區,中國2008年和東協的貿易額為2,300億美元(台幣7兆7,700億元),比2007年增加14%,占中國外貿總額9%。胡正躍表示,中國在東協國家的投資已達60億美元左右。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中國是當今最大的開發中國家,中國和東協發展良好的關係,不但有助雙方合作因應全球危機,還有助促進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李顯龍表示,中國和東協的貿易,目前占東協總貿易額10%以上,「中國/東協自貿區」成立後,將是一個總人口18億、GDP合計2兆美元的巨大市場。
李顯龍稱讚中國致力和東協發展關係。他表示,除與中國建立自貿區,東協也已著手接下來的步驟,就是「東協+3(中、日、南韓)自貿區」,以及「東亞高峰會自貿區」。
溫家寶11日上午與東協領導人會談,並發表演講,談中國和東協共同應付國際金融危機看法。下午東協和中日韓領導人集會。
東協今年的主題是「攜手因應全球挑戰」。印度將由商務部長代表出席,但還不會和東協簽署自貿協定。雙方原定2008年底簽字
 
從G20到東亞峰會【經濟日報社論09.04.11
 
上周在英國倫敦所舉行G20高峰會,獲得了許多具體的共識與結論;其中,各集團最關心議題包括:美英的增加救市及擴大振興經濟措施;德法的強化全球金融監理與公布避稅天堂;以及中國大陸的反對保護主義與設立超主權貨幣的倡議。而其他的國家則可說是上述議題的陪襯者。
最後,包括國際救市、振興經濟措施、強化金融監理及公布避稅天堂等,都得到具體的結論,但中國大陸及亞洲所關心的反對保護主義,只是再度表達宣示性的呼籲,另外,設立超主權貨幣更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議題。也就是說,國際間可以具體推動實現的經濟議題,做為亞洲代表的中國,仍無法從中獲得具體的結論與共識。雖然與過去不同的是,美國獨斷的地位已弱化,必須與德法提案相互妥協,也必須獲得中國大陸不反對的態度,但全球經濟議題的提倡與具體落實,仍然以美歐所關心的訴求為主。
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在美歐所建構以美元為主及歐元為輔的國際貨幣體制之下,中國大陸永遠處於國際經濟議題的被動者,因為全球外匯存底美元的發行量是掌握在美國的手裡,亦即美國貨幣政策相當程度決定了全球外匯存底的價值。中國大陸外匯存底之中美國公債超過7,000億美元,美元資產共達1.5兆美元,在美國不斷匆忙增印鈔票之際,中國大陸當然也急著想脫離美國的控制或影響,並提出了超主權貨幣(主要是IMF特別提款權)取代美元地位的構想。
不過,這個提議並沒有獲得強權的共鳴。事實上,這項提議不僅無法落實,對中國大陸而言也未必有利;因為基本上,IMF本就在美歐的掌握之中,以特別提款權的持有比率來看,中國只有3.68%,但美國卻高達28.60%,其他歐美國家及日本同樣持有很多特別提款權,中國大陸要以此挑戰美元的地位根本做不到。而以此次中國大陸所承諾提供IMF的400億美元,又遠低於美日歐個別超過千億美元的挹注,更將弱化其在IMF的發言權。
另外,倘若果然可以特別提款權兌換美元,當作外匯存底,中國的外匯存底真的會更安全嗎?不會;因為,美國好歹每年GDP可以高達14.3兆美元,也就是美國人努力一個月,幾乎就可以把中國大陸的外匯贖回,但IMF有什麼能力,可以創造中國大陸所需?因此,我們認為,除非中國大陸或亞洲可以發展出自我足夠的最終市場需求,所生產的大部分商品,無須賣到美歐,才有可能逐漸脫離美國及美元的影響。倘若亞洲的產業供應鏈,源頭仍須依賴美國技術的供應,終端則需要美國市場的支撐,無論中間生產端如何反覆貿易,都無法擺脫美元當作交易的媒介。
在G20峰會後一星期,東亞峰會緊接著在泰國登場。據媒體披露,這場為期三天的高峰會討論議題包含透過擴大區域自由貿易協定,降低對西方出口依賴,以及如何使用根據清邁協議設立的1,200億美元外匯儲備基金。所提議題,終於觸及亞洲與西方間貿易失衡的問題;的確,倘若不根本解決亞洲最終市場的發展問題,而只想直接去美元化,把美元從大家的外匯存底或貿易支付工具中剔除,只是浪費了16個國家元首峰會的意義與時間。
但問題是如何提升亞洲本身的最終市場呢?目前東亞16國GDP已接近美國,消費能力已不是阻礙,關鍵在於能否發展出有別於西方的主流商品思維,去挖掘這近全球一半人口的真正需求。而台灣產業新的商機便在於此,康師傅方便麵及華碩Eee PC的成功,都是明證。

溫家寶送大禮 挹注東協二五○億美元>中時09-04-13白德華

     在泰國芭達雅舉行的「東亞峰會」十一日雖因「紅衫軍」示威而取消,但中共總理溫家寶仍利用短暫時間會見各國領袖,宣布設立一百億美元的「中國─東協投資合作基金」,在三至五年內向東協提供一五○億美元信貸資金,且明年將如期全面建立「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
     溫家寶十一日晚從北京飛抵芭達雅,下榻酒店一度遭示威者包圍。溫家寶即刻改變行程,利用被困期間及離開前夕,分別會見南韓總統李明博及日本首相麻生太郎。
     他於十二日晚間返回北京,然後由外長楊潔篪向東協十國發出八點正式聲明。
     中方設立的一百億美元「中國─東協投資合作基金」,將用於雙方基礎設施、能源資源、信息通信等領域的重大投資合作項目;中國將在未來三至五年,向東協各國提供一五○億美元信貸,其中包括十七億美元優惠貸款。
     此外,中方表示將大力推進湄公河次區域開發、「印尼─馬來西亞─泰國成長三角」等次區域合作;加強東亞國家金融合作,加快清邁倡議多邊化進程,擴大區域外匯儲備庫規模和雙邊貨幣互換額度;並倡議實施「中國─東協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升行動計畫」,在「東亞大米緊急儲備」項目下專儲卅萬噸大米。
     為進一步擴大雙方青少年與媒體交流,增進人民相互了解,中方將在未來五年內針對東亞發展中國家,新增兩千個中國政府獎學金名額,和兩百個公共管理碩士獎學金名額

楊潔箎:峰會雖受阻 中方仍與東盟加強合作09-04-13 中央社
 
     原訂在泰國巴達雅舉行的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因泰國動亂被迫取消。中國外長楊潔箎今天仍在北京向東協各國駐中國使節專案簡報,提出8點具體建議,強調中國仍將全力加強與東協的全面合作。
     據新華社報導,剛剛結束陪同中國總理溫家寶出訪泰國的外交部長楊潔篪12日在北京約見東盟10國駐中國使節,向他們簡報中國政府「加強中國--東盟全面合作」的構想和建議。
     楊潔篪說,中國高度重視原訂於本月11日至12日在泰國巴達雅舉行的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總理溫家寶原本計劃在「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就深化和擴大雙方全面合作深入交換看法。雖然會議未能如期舉行,中國仍願向東盟國家介紹中國對「加強中國--東盟合作」的構想和建議。
     楊潔箎又說,中國對此事的整體思維是,面對當前嚴峻的國際金融危機,中國和東盟國家要振奮精神,迎難而上,將空前的挑戰轉化為深化務實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的機遇。
     楊潔箎進一步指出,為此,中國希望與東盟各國在以下8個方面彼此進行努力:
     第1,簽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投資協議」。以充分顯示中國和東盟各國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反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實現互利共贏的堅定決心和立場。
     第2,大力推進中國--東盟基礎設施及網路化建設。為此,中國決定設立規模達100億美元的「中國--東盟投資合作基金」,用於雙方基礎設施、能源資源、訊息通信等領域重大投資合作項目。
     第3,加強東盟「一體化」建設和區域合作。今後3至5年內,中國將向東盟國家提供150億美元信用貸款,其中包括17億美元優惠貸款;中國並考慮今年向東盟經濟較弱勢的國家(柬埔寨、老撾、緬甸)提供總額2億7千萬元人民幣(約合新台幣13億4千多萬元)的特別援助。
     第4,大力推進湄公河區域開發、東盟東部成長區、「印尼-馬來西亞-泰國成長三角」等區域合作。擴大中國沿邊沿海及中西部省份和企業與東盟國家的交流與合作,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
     第5,加強東亞國家金融合作。具體作法為加快「清邁倡議」多邊化進程,擴大區域外匯儲備庫規模和雙邊貨幣互換額度及簽約範圍,推進亞洲債券市場建設。
     第6,加強地區糧食安全合作。中國倡議實施「中國--東盟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升行動計劃」,包括在東盟國家建立優質高產作物示範田,舉辦實用技術和各類農業技術人才培訓班,幫助東盟國家提高糧食生產能力。
     第7,加強能力建設和社會文化交流,促進可持續發展。中國將主辦一系列培訓項目,在提高因應自然災害能力方面,與東盟各國交流訊息和經驗。中國將在未來5年內向東亞發展中國家成員新增2000個中國政府獎學金名額和200個公共管理碩士獎學金名額。進一步擴大青少年和媒體交流,增進雙方人民的瞭解和友誼。
     第8,加強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合作。透過舉辦培訓班等項目,加強雙方在打擊跨國犯罪領域的合作,提高執法合作水準。繼續加強與東盟相關領域學者進行對話和人員培訓。
     據報導,楊潔篪最後重申,中國將一如既往,堅定支持東盟「一體化」進程和「共同體建設」,堅定支持東盟在地區合作中發揮主導作用。他說,儘管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必須延遲舉行,但中國政府決定採取的上述系列措施沒有因此發生變化。中國對東盟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對中國和東盟友好合作的前景也充滿信心

博鰲論壇開幕》中共送東協百億美元大禮【聯合報09.04.19
 
中共總理溫家寶,昨天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上,向東協國家送出大禮;他演講時透露,中共決定設立總規模一百億美元的「中國—東盟(協)投資合作基金),支援區域基礎設施建設。
溫家寶說,面對國際金融危機肆虐,中共願意繼續同亞洲國家一道,積極應對挑戰,全面加強合作;各國擴大投資,都要秉承開放精神,允許其他國家企業公平參與。鼓勵各國企業在區域內相互投資,加強勞務合作,避免大規模遣返外國勞工。
「新華社」報導,溫家寶提出亞洲國家全面加強合作的五項主張:密切經貿合作,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加強財金合作,努力維護區域金融穩定;深化投資合作,發揮投資在區域經濟增長中的拉動作用;推動「綠色」合作,促進亞洲經濟可持續發展;加強在國際事務中的配合與協調,促進世界和平穩定繁榮。
溫家寶並說,大陸實施的「一攬子」經濟計畫已初見成效,形勢比預料的好,投資增速加快,消費較快增長,國內需求持續提高,工業生產逐步走穩,農業形勢總體穩定。今年第一季,城鎮新增就業兩百六十八萬人。

換匯協定 中日韓敲定出資比【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 2009.05.04

中國、日本與南韓等三國財政部長3日出席亞洲開發銀行(ADB)年會時,就1,200億美元的區域緊急換匯協定,擬妥出資比例的相關細節。另外,日本將再提供6兆日圓(615.4億美元)換匯額度,以協助在金融風暴中受創的國家。
南韓財長尹增鉉與中、日兩國財長開會後表示,根據這個以清邁協議為基礎的緊急換匯協定,中國和日本將各出資32%(384億美元),南韓出資16%,其餘則由東南亞國協的10個國家負責。
該換匯協定目的在協助亞洲13個國家對抗全球經濟風暴,如有任何國家發生類似1997年和1998年的金融危機,該協定將提供緊急國際收支援助。
尹增鉉說:「我們體認到三國在區域合作上的重要性,今天已達成協議。」
三個亞洲大國首次達成對抗金融危機的換匯協定後,參與的13個亞洲國家可望立即達成協議。東南亞國協成員包括汶萊、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
緊急換匯協定應以何種貨幣為主,尚未進行討論。但日本財務大臣與謝野馨3日宣布日本將提供6兆日圓的換匯額度,支援金融風暴中受創國家,以達成在東南亞地區推廣使用日圓的目的。與謝野馨說:「我們對區域流動性基金的貢獻因此達近1,000億美元。」
與謝野馨還說,日本將擔保由亞洲國家或企業發行、以日圓計價的武士債券,總值最多5,000億日圓(51.3億美元)。
總部在馬尼拉的亞洲開發銀行也計畫自2009年起的兩年間,增加放款額度至330億美元,較2007及2008年度的放款總額增加約50%,以對抗經濟危機。該銀行的資金主要仰賴日本、美國及歐洲國家的捐款。
亞銀預估,亞洲經濟體2009年將只成長3.4%,是10年前亞洲金融風暴以來的最低水準,明年成長率可望回升至6.3%。
 
東協要求泰國 峰會五公里內不能有抗議者2009-05-04 中央社
 
     泰國準備在普吉島重新舉辦被紅衫軍搞砸的東南亞國家協會加三加六(ASEAN+3+6) 高峰會。泰國總理艾比希今天指出,東協領袖們要求高峰會方圓五公里內不能有抗議群眾進入。
     艾比希(Abhisit Vejjajiva) 在每週的電視節目中告訴全國民眾,東協領袖對出席重新舉辦的高峰會設下條件,要求泰國政府在峰會地點方圓五公里內禁止抗議者進入。
     他表示,安全部隊正在檢視安全措施,他們下週就會提出具體方案。
     東協加三加六高峰會原本在4月10日至4月12日在巴達雅(Pattaya)召開,但反政府紅衫軍抗議民眾11日衝入會場,迫使高峰會喊停。泰國預計6 月中下旬重新召開這場高峰會,但確定日期一直還沒有確定。
     不過,在高峰會確定之前,東協衛生部部長會議5月7日至8日在曼谷舉辦,各國將討論共同防範H1N1新型流感的措施。艾比希表示,東協10國衛生部長都準備出席曼谷的會議,菲律賓將與泰國共同主持會議。
     他說,東協各國有過對付禽流感、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的經驗,預期會中將加強區域防範措施。泰國境內目前還沒有出現新型流感病例

人民幣有條件成為亞元? 【財金雜誌 2009/06/02 魏聖峰】

 中國擬藉由強勁的經濟成長實力,讓人民幣成為亞洲統一的貨幣,但資金無法自由進出中國市場,金融秩序相對其他國家落後,難以讓人民幣短期間內成為大型的國際流通貨幣。亞洲各經濟體差距太大,現在也沒有成立亞元的條件。 
東協和中日韓三國五月四日召開的亞洲開發銀行年會中達成協議,成立1200億美元的「亞洲區域外匯儲備機制」,協助亞洲地區國家應付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這是亞洲各國首度合作應付全球性的金融危機。

亞洲人民幣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發生後,日本曾經倡議成立1000億美元的亞洲貨幣基金;但當時中國和亞洲各國擔心日本霸權再起,以及美國不願意看到IMF機制在亞洲地區被取代,使得當時日本構想的亞洲貨幣基金不了了之。
這次亞洲外匯儲備機制成立過程,美國和IMF並未出面加以阻攔,可能是因為這次全球金融風暴重創美國經濟實力,IMF亟需會員國的金援,已經自顧不暇,沒有餘力攔阻亞洲區域間的合作機制。這個機會的確讓中國有可能在亞洲區域經濟合作上有更大的主導權。
中國中信銀行副行長曹彤在中國「環球財經」四月號的「亞洲的人民幣,人民幣的亞洲」文章中指出,未來亞洲地區可以運用「歐洲美元」的概念,倡議成立「亞洲人民幣」,讓亞洲各國普遍接受以人民幣作為亞洲地區間經濟與貿易往來的主要計算和結算貨幣。這裡的「亞洲人民幣」代表亞洲,並不只代表中國。
不過,要想讓人民幣成為亞洲流通的貨幣,甚至是扮演類似「亞元」的角色,中國政府就得先加速改革人民幣的國際化,和資金自由進出中國金融市場的問題。
放眼亞洲各國的金融市場,中國金融市場無疑是封閉的市場之一,外資沒有辦法直接在中國金融市場買賣股票,要買中國大型上市公司的股票只能到香港股市買;外資在中國的投資案都必須先申請,然後再以專案方式核准。中國政府擔心外資龐大資金可以自由進出中國市場,將造成金融市場的波動,所以對資金進出中國給予管制。

成立亞元條件尚未成熟

再者,中國人民銀行沒有透明的貨幣政策運作流程,中國人民銀行調整貨幣政策動向都是臨時宣布,且宣布的時間點都在中國的傍晚以後。這類央行貨幣決策過程不透明,很難讓人民幣在短時間內成為亞洲的流通貨幣。因為不僅日本、南韓、台灣和新加坡,甚至屬於較落後地區的泰國、印尼和菲律賓等地,央行的貨幣決策過程都比中國人民銀行透明。
從現有主客觀條件來看,亞洲各國並沒有成立「亞元」的成熟環境,因為各國的經濟成長與通貨膨脹率差異太大,亞洲各國沒有成立一個跨國性央行來主導整個區域貨幣政策的條件。從歐元的發展過程觀察,因為歐元的成立,貨幣政策趨於僵固,先進經濟體的經濟發展明顯遭到落後經濟體箝制。當前亞洲各國的經濟條件差異比歐元區內經濟體的差異更大,發展亞元的條件並不成熟。當今亞洲各國應該先尋求區域內經濟合作,縮小落後經濟體與先進經濟體的差距,尋求更緊密的經濟融合,再來看看未來是否有機會和條件成立「亞元」機制。

反制中國 美與東協簽友好條約【聯合報 2009.07.23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21日在泰國宣布:「美國回來了!」(The United States is back),22日更以實際行動,首度與東南亞國家簽署「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外界認為,這是釋放出美國重返此地區,反制中國在東南亞影響力日增的強烈訊息。
希拉蕊同時利用這項場合,表達對北韓與緬甸軍事合作越來越密切的關切,指出兩國可能還涉及核子科技轉移交易。一些情報分析家認為,北韓正協助緬甸進行核武計畫。在被問及緬甸民權領袖翁山蘇姬問題時,希拉蕊說,翁山蘇姬若無法獲釋,東協即應考慮將緬甸逐出該組織。
希拉蕊21日自印度抵達泰國,出席22日在度假勝地普吉島舉行的東協區域論壇(ARF),與往年不同,這不僅是美國國務卿多年來首次出席東協系列會議,希拉蕊同時完成「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這項歷史性友好條約的簽署。
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希拉蕊簽署此條約,預示美國總統歐巴馬一改前任布希政府多年來忽視東南亞國家的政策,釋出對此地區的安全和經濟事務發揮影響力的強烈信號。
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是1976年東協首腦會議後的產物,簽署國承諾相互尊重主權、不干涉彼此內政等。美國擔心簽約反而減少美國對人口近6億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多年來一直不願簽署這項條約。
法新社報導,崛起的中國在2003年簽署加入該條約,擴大影響力的成果日益明顯,終於促使華盛頓態度軟化。曾任東協秘書長的塞維里諾(Rodolfo Severino)表示,「美國已認定,簽署的益處凌駕其代價」。
BBC報導,中美問題專家裴敏欣認為:「歐巴馬當政後有個十分明顯的政治轉變,重新利用美國的影響力和軟實力,重塑美國在世界各地的形象。」他分析,東協將成為歐巴馬政府重塑美國權威與影響力的一個起點。

東協經濟成長率估5.8% 投資區域基金獲利 2008-06-12 卡優新聞 張中昌 

   通膨問題延燒,導致目前全球經濟成長減緩,但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估計,今(97)年東協經濟成長率可達5.8%,大幅超越全球的3.7%,成為受矚目的投資區域,但並非所有身為東協的國家,經濟表現都如此亮眼,證券業者就建議投資人還是要慎選。
  目前隸屬東協的會員國家共有十個,分別為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越南、菲律賓、緬甸、柬埔寨、寮國、汶萊,經濟規模總計約1兆美元,總人口數超過5.5億。隨著近年經濟發展,中產階級正加速都市化,基礎建設的開發蘊含龐大潛力。
  富達證券亞太產品分析師CatherineYeung表示,從歷年IMF資料顯示,除了2001年之外,從2000年至今,東協各國實質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每年均超過5%,未來三年也可望維持如此強勁表現,甚至年成長率可能高於6%。
  但CatherineYeung也指出,東協各會員國家的經濟結構差異頗大,投資時要有所選擇,目前看來以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四國各具特色,不僅成長動力多元,且分別在資產管理、能源及原物料、農產、天然資源及礦業等各擅勝場,算是東協當中耀眼的明星。
  以全球競爭力排名第七名的新加坡而言,CatherineYeung認為,近年來積極發展私人銀行與財富管理,採取稅負優惠、金融鬆綁政策,已經打造「東方瑞士」地位,吸引不少公司赴交易所上市籌資,預估到2009年,在新加坡股票市場上市的公司總數,將增加至近800家。
  而盛產原物料的馬來西亞,也因原油、棕櫚油、橡膠、錫礦等價格上升而賺進大筆收入,再加上當地政府正展開「第九次五年經濟建設計畫」,總預算創下歷年新高,有助於提振內需,緩和外貿減緩衝擊。
  另外,身為全球稻米最大出口國的泰國、礦產豐富的印尼,都可望因糧價與天然資源上漲而受惠,創造出不錯的報酬率。
  CatherineYeung建議,透過基金方式參與東協的成長趨勢,不但可以掌握多元題材,同時也避免集中投資單一國家的高風險,從長期眼光來看,將是比較穩健的選擇。
http://news.pchome.com.tw/finance/cardu/20080612/index-12132663032646141003.html

東協經濟部長同意單一市場在2015年實現

【大紀元2008-8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康世人新加坡二十二日專電)東南亞國家協會(東協)經濟部長會議今天召開,與會的東協各國經濟部長同意,將推動在二零一五年實現東協單一市場,以應付外資遭中國和印度磁吸的挑戰。
東協十國原本計畫,在二零二零年達成東協單一市場的目標,但在中國、印度崛起並不斷吸引外資前往,導致對東南亞與其他地區產生投資排擠效應,包括新加坡、泰國等國家,紛紛鼓吹把目標提前五年,在二零一五年落實東協單一市場。
東協各國領導人預計十二月在菲律賓召開的東協高峰會上,討論如何加速實現東協單一市場。
印尼貿易部長馮慧蘭(Mari Pangestu)在出席東協經濟部長會議後告訴媒體,「我們已經同意,向各自的領導人建議,加速二零一五年實現這個計畫(東協單一市場)。但要如何達到這個目標,將會商討出一個更深入的藍圖」。
馮慧蘭說,在貨物方面,要使貿易流程簡易化,然後再討論服務與投資,這些都是加入東協市場整合的主要要件。
不過東協十國發展擁有極大落差,柬埔寨、寮國、緬甸和越南就被外界質疑是否能達到東協單一市場整合的各項條件,但東協秘書長王景榮說,這些國家今天都同意共同推動加速東協單一市場計畫的落實。
王景榮強調,「東協的方式是:我們一起來,我們同意後,一起走向目標;對那些欠發展的國家,我們將給他們協助,發展他們的能力」。
王景榮指出,東協十國部長都同意要朝那個方向進行(東協單一市場),基本上是為了兩個原因,第一是要提高競爭力;第二是要加速(整合)時間表,讓東協個別的經濟體更有效率、更有生產力,且更快捷。
馬來西亞總理阿布杜拉在東協經濟部長會議開幕典禮上,也呼籲加速區域自由化,否則東協將會失去外國投資者。
東協經濟部長會議今天開幕後,將持續到二十五日,除東協十國出席外,東協的對話夥伴包括中國、日本、南韓、澳洲、紐西蘭和印度,也都會派部長出席。
東協並預計在二十五日和美國進行貿易對話,雙方預計將簽署貿易與投資架構協定,進一步加強美國與東協的經貿關係。
http://www.epochtimes.com/b5/6/8/22/n1430234.htm

不簽ECFA 後果堪慮【經濟日報╱張忠本 2009.08.04
 
經濟部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依據總體經濟模型推估分析「台灣與中國簽訂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利弊」報告公布後,引起朝野對立的解讀。正本清源是要問,如果不簽ECFA,會有什麼結果?
台灣以「台澎金馬關稅貿易區」加入世貿組織(WTO),但是多邊貿易協議於2003年WTO在墨西哥坎昆的杜哈會談失敗後,各國重返雙邊或多邊自由貿易協定(FTA)。世界各國間已完成之FTA計有421個,談判中的還有400餘個。因為國際政治現實,台灣只完成與巴拿馬、瓜地馬拉、尼加拉瓜、宏都拉斯及薩爾瓦多五國簽訂FTA,五國只占台灣貿易總額之0.18%。反之,韓國與美國、歐盟、東協及新加坡都已簽訂FTA;日本亦然。
各國簽訂FTA之後,對台灣貿易已產生非常不利的衝擊。例如:韓國於2007年6月與東協簽訂FTA,在此之前兩年,台灣出口到東協平均成長20.1%,韓國為16.6%;簽訂之後台灣出口東協平均成長率降至11.8%,韓國成長24%。2006年3月韓國與新加坡簽訂FTA,2003到2005年台灣與韓國出口新加坡平均成長率都是20%;簽約之後,2006到2008年台灣出口成長率降為13.2%,韓國升為30.1%。類似負面之衝擊,也發生在日本與馬來西亞及泰國簽訂FTA之後。
尤其2010年東協(ASEAN)加一 (中國)組成自由貿易區;2012年,更將擴大成東協加三(中國,日本,韓國)的世界最大自由貿易區,它將擁有20億8,500萬人口,占全球31%;以及國民生產毛額總計11.2兆美元約占全球18.6%。台灣目前最大的出口市場就是中國,占台灣出口40%。今中國進口關稅率約在6%~15%,平均名目進口稅率為9.8%。台灣若孤立在外,不能享有東亞自由貿易區平等待遇,台灣將面臨更大挫敗。
例如中國一年進口石化產品763億美元,進口關稅稅率為6.17%,台灣、韓國、日本各占15%~20%;又如中國進口機械產品一年1,177億美元,進口關稅稅率為7.85%,台灣占5.8%,韓國占9.2%,東協14%,日本21%。東亞自由貿易區形成之後的東協及日、韓出口中國石化及機械關稅為零,區外的台灣卻要課6%~7 %關稅,試問台商將如何自處?因此石化、機械、塑化大廠才急迫呼籲政府早日與中國簽訂ECFA,主要目的為爭取台灣產品在世界最大消費市場能保有公平競爭之地位。
兩岸簽訂ECFA之後,對台灣還有一些附帶利益。今天台灣一些零組件廠商,為減免中國關稅而隨下游成品廠外移中國。兩岸簽訂ECFA之後,協議關稅降低,非關稅障礙解除,今天台灣一些出超中國之零組件就能根留台灣,無需去大陸設廠。如中國自台灣進口半導體晶粒,汽機車及自行車零組件關稅率多在10%上下。
再者,配合大三通,貨物與人員流通之便利性,台商可以重新定位自身的利基,將台灣發展為「轉口」、「物流配銷」等全功能的運籌中心。最後因為台灣出口到中國的優惠關稅,兩岸大三通的便利性,及台灣政府對研發,營運中心的優惠措施,也能吸引外商選擇台灣作為進入中國市場之門戶。特別是在IT產品上,台灣具有一流的科技人才及卓越的工程技術,外商可以與台商策略合作,將研發、生產或營運總部設在台灣,讓台灣成為「全球創新中心」及「亞太營運樞紐」。
經濟部希望年底簽訂之ECFA只是現階段促成兩岸「貿易自由化」及「經濟合作」的架構。實質內容則顧慮政治與經濟現實,採多步到位。有所謂早期收獲(EHP)條款,針對衝擊最大的石化,機械、金融等先行協商,達成共識後再簽約。民間顧慮之農產品或少數傳統工業產品開放進口,並不在當前協商清單內。
當然任何政策都有利弊,施政者只能選擇利多於弊的最大公約數。不能因為占GDP極少比率之毛巾、寢具、襪子等產業會有不利影響,就全盤否定對國家發展具更大利益的經濟政策。一些傳統產業,即使沒有ECFA或任何貿易開放,也還是在茍延殘喘,淘汰只是遲早問題。
任何國家,經濟持續成長的條件之一就是產業要不斷升級。無法轉型或升級的企業勢必會淘汰,「中小企業」或「傳統產業」生存發展的關鍵在於技術升級與提升競爭力。(作者任職於電子業)

美國積極參與東協 兼顧政治經濟考量【中央社╱普吉特稿 2009.07.24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參與東協區域論壇,多次強調「美國重返亞洲」,各界解讀美國重視亞洲是有意牽制中國在亞洲的勢力,實際上除外交政治因素,經濟也是重要的考量。
美國總統歐巴馬上台後,希拉蕊今年初首站即訪問亞洲,更預定出席這次的東南亞區域論壇,以實際行動-簽署「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展現參與東南亞事務的決心。
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於1976年領袖會議催生了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是東協重要文件之一,簽署國家必須維持區域和平穩定,包括和平解決爭端、放棄威脅或使用武力,不干涉其他國家內政等。
一般認為,東南亞地區在冷戰期間對美國有戰略意義,911事件發生後,美國為防堵恐怖主義,對東南亞仍有一定關注,視這裡為全球反恐戰爭第二戰線,但隨著戰爭開打,逐漸忽視東南亞的重要性。
就在中國積極參與東協事務並發展經貿的同時,美國則忙於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忽略與東南亞地區的關係。中國2003年簽署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北韓也於去年簽署,美國這次加入成為第26個簽署的國家。
中國與東協明年將完成自由貿易區,雙方進一步整合,根據這次會議發布的東協外交部長公報,中國計畫在未來三到五年內,提供東協150億美元商業信貸,包括17億美元的優惠貸款。
中國也與東協共同設立100億美元的投資合作基金,有助東協完成區域的交通運輸,中國對東協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在東協與東亞經濟日趨整合下,中國對東協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希拉蕊多次強調美國重返東南亞,除了顯示對東南亞外交戰略的重視,也有意藉由簽署友好條約進入東亞高峰會,進一步參與東亞事務。
雖然外界多解讀美國積極參與東協,意在牽制中國在東南亞的勢力,但更重要的是,亞洲經濟仍快速發展,剛剛歷經金融風暴的美國勢必要與亞洲發展更深入的關係,為恢復經濟創造條件。
雖然出席東協區域論壇的外交人士認為美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一直存在,但從希拉蕊多次強調美國重回東南亞,美國對這個地區的重視程度顯然比過去增加。
對東協國家來說,與美國在經濟技術上的合作,也有利於本身的經濟發展,並透過大國的勢力平衡,更顯現東南亞地位的重要性。

中國+泛北 東協經貿前哨站【經濟日報╱記者何蕙安 2009.08.08

最新統計顯示,2008年中國與泛北部灣六國的貿易額已達2,269億美元,占中國與東協貿易總額的98.2%;泛北合作成東協經貿的前哨站,連已加入東協的泰國與柬埔寨,都想盡辦法透過管道,要求加入「泛北」大家庭。
中國積極推動與東協國家的經貿整合不遺餘力,配合明年與東協之間的貿易自由化進程,中國早在2006年起推動「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作為通往東協的入口。
新華社報導,「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6日上午在廣西南寧開幕,來自泛北六國的部長級官員風塵僕僕來到南寧,除了商討泛北合作如何度過金融危機,還要討論「泛北合作可行性研究成果」,並提交東協審議。
北部灣位於中國南海的西北部,是指廣西沿海、廣東雷州半島、海南西部,以及越南東北部所圍繞而成的海域,總面積約13萬平方公里。2006年,中國鄰近的越南,與隔海相鄰的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和汶萊共七個北部灣鄰近國家,簽署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協議。
泛北的焦點,在於與東協的成員高度重疊,除了泰國、寮國、緬甸與柬埔寨外,其餘東協國家都是泛北合作的成員。
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馬飆強調,泛北合作蘊含強大的生命力。2007年,廣西與泛北經濟區國家的外貿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59.2%,2008年再增長37.2%;即使是被金融危機籠罩的今年上半年,廣西邊境貿易仍然增長8.7%。
「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與中國和東盟(東協)自由貿易區建設有著緊密的聯繫。」馬飆指出,泛北合作是「東協加一」框架下的次區域合作新平台,彼此將從貿易、投資、資源開發等方面,深化東協自由貿易區的發展。
馬飆表示,目前以南寧為起點,連通越南、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的「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已初具雛形,南寧到新加坡的公路、鐵路也幾乎全線貫通,泛北國家將把握中國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319億元)的東協投資基金與150億美元(約新台幣4,978億元)信貸,持續建立國際大通道,並抓住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的機遇,加快推進區域市場和信用體系的發展。
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蔡華相認為,從世界經濟的大格局來看,泛北區域合作不僅能帶動區域內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有效拉動東亞環太平洋經濟帶,而且也為亞洲各國提供新的發展空間。
今年論壇還有一個焦點,是非泛北合作國家的泰國,爭取成為論壇主辦國之一。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陳武透露,泰國多次透過外交途徑表示願意參加泛北合作,此舉將進一步加快東協自由貿易區的發展。
 
中外金融業 搶灘泛北【經濟日報╱記者何蕙安2009.08.08
 
中新社報導,2009泛北部灣經濟區合作論壇6日起廣西南寧舉行兩天,風起雲湧的「泛北」商機,不僅讓中、菲、柬、越、星、印尼、泰、馬、文等國的官員齊聚一「壇」,更使中外各金融機構投資「泛北」區域,充滿信心。
北京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認為,由於近期中國新公布了加強與東協合作的八大措施,包括設立規模為100億美元的「中國-東協投資合作基金」;以及在今後三至五年內向東協國家提供150億美元的信貸資金;在上海、廣州、深圳、東莞、珠海等五城市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與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簽署了人民幣800億元和人民幣1,100億元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等系列巨大商機,將迅速吸引中外財神的眼睛,廣西在泛北部灣經濟區中的特殊地理優勢,勢必使中外金融巨頭加快「搶灘」速度。
事實上,獨具慧眼的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早已經在廣西設立據點,攻城掠地。農行之前已向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累計投放貸款人民幣200多億元,並承諾將加快推動廣西地區人民幣跨境結算試點準備工作,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還將開設更多的境外機構,與東協國家和地區金融機構在更多領域展開合作,為泛北部灣地區企業提供更優質、便捷的跨境人民幣結算、投資、貿易融資等服務。
柬埔寨國家銀行副行長倪芙‧珊莎娜指出,隨著北部灣地區產業集中度和市場開放度提升,金融服務需求將多樣化、高層次和綜合化。在現行金融法律架構下,泛北區域內的金融機構間應共同建立包括銀行、保險、證券、基金、金融租賃、擔保、諮詢公司在內的金融市場,加強區域金融機構資金、資訊和技術等合作,加強產品創新與業務協調,共同為泛北區域提供多樣化、全方位、高水準的金融服務。

東協+中國 自貿區明年形成【聯合報╱編譯林沿瑜 2009.08.16
 
東南亞國協(ASEAN)和中國繼簽署「貨物貿易協議」、「服務貿易協議」後,15日於泰國曼谷再簽署「投資貿易協議」,讓雙邊共築的自由貿易區在明年形成。這是中國對外商談的第一個自貿區。
此外,東協15日與澳洲和紐西蘭確認後,雙邊的自由貿易協定(FTA)亦將於明年元旦生效。
中國除了確定與東協形成自由貿易區外,另外也正與紐西蘭、巴基斯坦、祕魯、澳洲、智利、挪威等14國洽談成立自貿區。
中國商務部統計,截至2008年底,東協10個會員國在中國的投資總額為520億美元(約台幣1兆7117億元),占整體外資的6.08%;而中國對東協的投資則達21.8億美元,較2007年成長125%。
中國商務部表示,中國與東協簽署自由貿易區投資協議,向外界發出一個明確的信號,即中國和東協各國願同舟共濟,攜手對抗金融危機,繼續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反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
根據「投資協議」的27個條款,雙方將相互給予投資者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和投資公平公正待遇,同時提高投資相關法律的透明度,為雙方投資者創造自由、便利、透明及公平的投資環境,並為雙方的投資者提供充分的法律保護。
亞太各國相繼談成自貿區,未能參與的台灣顯得相當不利。在東協與中、日、韓、紐西蘭經貿部長的聯合記者會中,中央社記者提問,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是否有利於東協經濟整合,而台灣是否更有機會參與東協?
中國經貿部長陳德銘並未正面回答台灣是否更有機會參加東協,僅表示,「海峽兩岸的中國正在磋商相互之間如何保持正常的經貿關係,我們願意更積極主動,用各種方式和台灣溝通」。
他表示,台灣當前失業率高,今年經濟負成長,如果兩岸能在經濟更緊密發展方向達成共識,有助於台灣早日走出當前危機。

東東協成長區四會員國經貿恢復熱絡【中央社 2009.08.11
 
菲律賓官員今天表示,隨著會員國預見跨境經濟及安全環境逐漸好轉,汶萊、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四個東東協成長區會員國之間的經貿往來,即將開始恢復熱絡。
菲律賓貿易部次長克魯斯(Merly Cruz)在馬拉坎南宮召開的一場記者會上介紹,東東協成長區(EastASEAN Growth Area, EAGA)的成立宗旨是推動會員國距首都較遠地區的經貿發展,以菲律賓為例,就是民答那峨島(Mindanao)以及巴拉旺島(Palawan)。
克魯斯代表菲律賓參加了5日至8日在汶萊舉行的東東協成長區第18屆高層官員暨第14屆部長級會議,她說,會員國勾勒出未來幾年的經貿發展藍圖,並希望見到彼此的經貿法規獲得協調。
此外,會議還特別增闢了地方政府官員座談會,以認可會員國地方政府在東東協成長區扮演的角色。
克魯斯說,受到全球金融風暴波及,東東協成長區的一些計畫暫時陷入停滯,但最近會員國之間恢復了締結貿易關係的意願。
她說,與會官員不但討論了東東協成長區2006至2010年發展計畫的落實情況,也為地區未來發展擬出具體方案,將於今年10月在下一場會議中更進一步討論,包括交通、天然資源、中小企業以及觀光事業的推動。
除了來自汶萊、印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四國官員以外,還有來自澳洲、日本、德國以及亞洲開發銀行的代表總共150人出席了會議。


【印尼】

經濟情勢仍嚴峻 印尼總統提2010預算赤字佔GDP 1.6%  鉅亨網 2009 / 08 / 03 

 印尼總統尤多約諾(Susilo Bambang Yudhoyono)今(3)日向國會提出 2010 年預算赤字將佔總體 GDP 1.6%,總額約 98 兆印尼盾。由於經濟情勢仍然嚴峻,尤多約諾計畫繼續實施刺激政策來恢復印尼景氣。印尼政府預估 2009 年 GDP 成長率在 4-4.5%,低於 2008 年 6%。2010 年通膨目標保 5%,但央行預測指標則落在 6.5 %。
印尼政府表示,根據 1 美元兌 1 萬印尼盾匯率均值來計算,明年的稅收及盈餘總值將增加 38.8 兆至 911.5 兆盈餘。明年財政開支則將達 1009.5 兆印尼盾。
根據《DowJones》報導,尤多約諾表示,2010 年 GDP 佔比 1.6% 的預算赤字對於仍在復原當中的印尼經濟而言是適切的。
尤多約諾表示,印尼政府將提撥 61.2 兆印尼盾(約 61 億美元)財政預算來執行刺激政策,這個額度低於今年的 70 兆印尼盾。
印尼總統表示,這將有助於明年經濟成長率達到 5%,提高外資吸收率 8.5%,同時降低失業率至 8%。印尼政府先前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在 4-4.5%,低於去年的 6.1%。
由於預算赤字達 98 兆印尼盾,印尼計畫明年從國內公債市場中提撥 107 兆印尼盾。
尤多約諾表示,印尼將可能發行全球公債、伊斯蘭債券等。亦可能從多邊管道取得長期低利貸款。
尤多約諾上月二度贏得 5 年一任的印尼總統大選,重申印尼政府決定不會接受 IMF 的資金救援。IMF 曾在 1997-1998 年間的亞洲金融風暴中注資金援印尼。
另外,印尼政府將提撥 144.4 兆印尼盾補貼食品與能源部門,但尤多約諾沒有詳述此一計畫。
他表示印尼將會翻新此項針對燃油、電力、食品的補貼政策,以確保目標地區的居民受惠。
印尼政府將提出明年為公職機構增加 21% 開支,藉此激勵文官表現。
尤多約諾表示,2010 年的預算計畫藍圖是根據印尼原油價格在國際市場中每桶 60 美元均價、產量每天 96.5 萬桶來計算。
此外,印尼總統表示,明年通膨目標為 5%,但印尼央行季報顯示明年全年通膨均值將會落在 6.5%。
尤多約諾表示,政府明年赤字佔比已較 2004 年下降了 30%。2004 年是尤多約諾就任上屆印尼總統第一年。
印尼國會將會討論預算的細節,最終結果將不同於行政部門提出的版本。該預算案將於 2010 年 1 月 1 日起實施。

華爾街日報:印尼經濟受創將波及東南亞

【大紀元2002-10月15日訊】(中央社記者曾志遠紐約十五日專電)華爾街日報今天表示,早在峇里島爆炸案之前,經濟學家就「看衰」印尼的經濟,如今雅加達政局和恐怖份子的攻擊讓局勢更混亂,不僅對印尼,對整個東南亞地區來說,前景都將進一步惡化。
印尼擁有二億零七百萬人口,地處重要航道的樞紐位置。在全球經貿體系中,印尼事實上也有著吃重的角色,包括它是全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氣輸出國、是東亞唯一的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成員。但自從一九九七、九八年東南亞經濟危機以來,麻六甲海峽航道上的海盜行為日益增加,印尼的搶徒不時洗劫往來於馬來西亞和印尼之間的貨輪。印尼嚴重的經濟問題也帶來大批難民,成千上萬印尼人找不到工作,它的鄰國已面臨印尼人非法入境的問題。
文章指出,一個不穩定的印尼,會將不安的因素擴散到整個東南亞。文章說,投資者雖然已儘量避開印尼,但是峇里島爆炸案的發生,可能促使投資者三思:是否要在其它東南亞國家投資?
經濟學家指出,如果印尼恐怖事件嚇得投資人,週遭國家中首當其衝受影響的就是菲律賓。主要是因為菲國現有一個與「蓋達」有關連的阿布塞耶夫(AbuSayyaf)回教激進組織,這個組織經常以綁架、殺害外國人及土製炸彈行兇。
位於香港的SGSecurities(HK)Ltd.亞洲經濟研究部門主管Steve Xu認為,泰國和馬來西亞能否倖免也是問題之一,然後下一個焦點將是新加坡。
多數經濟學家認為,調整印尼經濟成長前景目前言之過早,事實上,印尼經濟成長已經低於政府的預期。評級機構史坦普公司也警告,峇里島恐怖攻擊事件將對印尼經濟造成不利影響,不過史坦普仍維持對印尼信用的評級。
雅加達的戰略與國際事務中心資深經濟學家HadiSoesastro說,峇里島爆炸案短期內會嚇跑一些投資人和觀光客,而印尼出口商明年的訂單也可能會減少,因為它們對貨品的安全沒有保障。
投資人週一時紛紛從印尼股市撤資,雅加達綜合指數重挫百分之十,達到四年來最低水準;馬來西亞股市跌百分之一點二、泰國股市跌百分之二,新加坡和馬尼拉股市則持平。
印尼盾在亞洲匯市上,從一美元兌九○一○印尼盾跌到週一的九三三○印尼盾,在中央銀行進場干預前,甚至一度跌到九三五○印尼盾。經濟學家說,不斷貶值的印尼盾,將使印尼更難償還高達一二一二億美元的外債。
http://www.epochtimes.com/b5/2/10/15/n235851.htm

印尼官員稱酒店爆炸事件對印尼經濟影響不大2009-07-21 新華網

  新華網雅加達7月21日電(記者李曉渝)綜合當地媒體21日報道,印度尼西亞政府官員近日表示,17日發生在雅加達的酒店連環爆炸襲擊事件不會對該國經濟和市場造成太大影響。
  印尼財政部長穆爾亞尼20日說,雅加達豪華酒店連環爆炸事件不會影響印尼在即將到來的齋月和開齋節期間的商品供應。她說,工業部長和貿易部長將保證全國的工業生產和商品運輸不受爆炸事件的影響,節日期間商品供應將保持順暢。
  印尼貿易部長馮慧蘭說,鋻於本國經濟基本面情況良好,相信爆炸事件不會對經濟增長造成不利影響,也不會對雅加達股票市場和印尼盾匯率造成太大影響。
  針對澳大利亞等國對印尼發出的“旅遊警告”,印尼文化旅遊部長耶羅·瓦芝說,從目前情況看,還沒有大量外國遊客離開雅加達和巴厘島。
  印尼證券分析家協會首席秘書哈利亞吉德18日說,爆炸事件不會大幅增加在印尼投資的風險。但他也承認,投資者們會因感到印尼投資環境不夠穩定而採取觀望態度。他說,為增加投資者的信心,政府必須儘快找出這次恐怖襲擊背後的主謀,堅決對其進行法律制裁。
  印尼首都雅加達南區的萬豪酒店和麗思卡爾頓酒店17日上午相繼發生爆炸,兩次爆炸造成9人死亡、61人受傷,死傷者中有近20名外國人。印尼警察總長班邦·亨達爾索17日在爆炸現場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說,經調查證實,兩名自殺式炸彈襲擊者製造了此次連環爆炸事件。
  到目前為止,印尼官方還沒有正式確認兩名襲擊者的身份,但警方發言人蘇卡爾納暗示,兩名自殺式襲擊者與恐怖組織“伊斯蘭團”有關。國際危機研究組織駐印尼反恐專家瓊斯也認為,事件的主謀應該是“伊斯蘭團”及與其關繫緊密的馬來西亞炸彈製造專家努爾丁·穆罕默德·托普。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27824/2009/07/21/1062s2568960.htm

金磚加一 印尼大紅【工商時報09-08-10徐晨縈

     全球股市反彈,過去下架基金紛紛回籠,特別是今年以來漲幅強勁的中國、大中華基金和新興市場基金,又重新上架,包括富達新興市場基金、施羅德香港基金等;近來印尼股市大漲,且被列為第五塊金磚,德盛印尼基金為因應市場需求,本周一也重新上架,力求吸引民眾投資眼光。
     過去多檔海外基金因投資中國有所限制而下架,但在限制放寬後,不僅這些境外基金回籠,今年以來新興市場股市大漲,投資人需求殷切,許多國內投信透過總代理方式也引進多檔的金磚概念基金,如金磚四國基金、中國基金、印度基金、巴西基金等,甚至連原物料題材熱的澳洲基金,也有新的生力軍將於下半年在台銷售。
     施羅德投信指出,施羅德香港基金因2006年簽訂總代理時,受限於法令限制對中國投資比重而未簽訂,如今法令限制放寬,重新引進,提供民眾投資新選擇。
     在民眾投資信心增強之際,除了金磚四國市場基金之外,市場詢問度高的亞太境外基金,莫過於印尼基金,根據理柏統計,今年印尼股市漲幅大,國內核備的三檔印尼基金平均投資報酬率約100%,讓民眾眼睛為之一亮。
     德盛安聯投信指出,今年以來全球股市出現強勁反彈,全球投資氣氛轉佳,而經濟成長持續向上的金磚國家更是受到市場的矚目,尤其在6月份摩根史坦利證券將印尼列為新興國家中第五塊金磚後,「新金磚五國」投資題材受到投資市場高度注意。因為市場詢問度高,而且印尼投資前景看好,所以再度開放民眾進行申購。
     2009年6月,摩根史坦利證券將印尼列入金磚第五國(BRIIC)。主要就是擁有超過2億人口的印尼,挾著「內需市場起飛」、「原物料優勢」以及「政局穩定全力發展經濟」三大利多,前景相當的看好。
     根據彭博資料顯示,印尼第一季經濟成長率達到4.4%,有效躲過衰退的命運,表現遠優於其他亞洲國家,主要原因就是印尼在內需市場起飛與原物料外銷優勢。世界銀行6月份資料預估,規模達4,330億美元的印尼經濟今年成長可望達3.4%,僅次於印度和中國,但自明年開始,經濟成長可望超過5%,2010年可達5.4%,2011年達6.3%,恢復成長力道。
     保誠投信指出,基於看好印尼的發展潛力,外國公司對印尼的投資也不手軟,像全美第2大石油公司 Chevron Corp.(雪佛龍) 已簽署一項高達25億美元的初步協議,要和ConocoPhillips(康菲石油)一起購買印尼蘇門達臘島的天然氣。同時,東協自由貿易區明年正式實施,在東協各國中兼具內需與原料題材的印尼,就會是最大的受益者。
     基於近來無論是新的新興市場基金或是下架基金回籠,民眾有更多的選擇機會,但德盛安聯投信提醒注意投資風險,做好資產配置,可採取印尼基金加上金磚四國基金,以1比4的比例,讓自己投資布局更完整。


【泰國】

泰國拚經濟 降息2碼【經濟日報編譯紀迺良09.02.26
 
泰國央行25日宣布再度調降基準利率2碼至1.5%,以期刺激經濟、恢復整體信心。
由於消費者物價指數下滑、經濟衰退,泰國央行三個月來已三度降息利率降至2005年來的低點。
泰國央行助理總裁董曼妮(Duangmanee Vongpradhip )表示,全球金融危機已使成長趨緩,未來經濟展望仍充滿不確定性,政府救經濟的措施需要一段時間才會見效。
泰國上季經濟萎縮4.3%,是近十年來第一次出現單季萎縮。去年經濟成長2.6%,和2007年的4.9%相比已明顯趨緩,也是七年來最差的數字。本周泰國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委員會更進一步警告,由於外銷下滑、內需不振,今年經濟可能衰退1%。
泰國和其他亞洲國家一樣,經濟高度依賴出口,外銷占其國內生產毛額65%,由於全球汽車、硬碟及電子產品需求銳減,1月出口和去年同期相比衰退26.5%,是12年來最深跌幅。

 泰國經濟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首次陷入衰退 2009-05-25 新華網  
 
    新華網曼谷2009-5月25日電 泰國權威機構25日宣布,受出口和旅遊業不振影響,今年第一季度,泰國經濟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7.1%,為連續第二個季度負增長,這是泰國經濟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首次陷入衰退。
    去年第四季度,泰國經濟負增長4.2%。按通常的定義,一國經濟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即表示該國經濟陷入衰退。
    泰國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委員會當天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泰國按美元計算的出口額下降了19.9%,進口額下降了38.3%。
    該委員會還將2009年泰國經濟增長預期從原來的負增長1%至零增長之間下調至負增長3.5%至負增長2.5%之間。
    該委員會秘書長安蓬·吉滴安蓬表示,受外部經濟環境改善和泰國政府經濟刺激計劃發揮作用的影響,泰國經濟有可能從今年第三季度開始復蘇。但安蓬同時表示,如果到9月份不能開始實施第二階段經濟刺激計劃,泰國經濟有可能繼續萎縮。
 
世銀估泰國經濟下季增長1.8% 互聯網2009-08-01

【本報訊】中央銀行金融政策部主任披奇表示,今年第2季,泰國經濟出現復甦信號,多項經濟數字都上揚,包括工業生產指數、消費指數、民間部門的投資及進出口數字都有所好轉。央行的7月份通貨膨脹率趨勢報告指出,今年第2季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季比有望成長2%,但年比仍負增長5.4%。世界銀行(WB)指出,全球經濟已走出谷底,泰國經濟有望在今年第4季恢復正增長,額度達1.8%。
披奇透露,如果全球經濟能夠按照原預測出現復甦趨勢,出口有機會在今年第4季恢復正增長,促使明年出口增長率可能回升至14.5-17.5%。今年第2季的工業生產提高10.6%,相比下首季縮減9.8%。原因是出口導向的工業,自2008年11月份起首次恢復增長,特別是硬碟(Hard disk Drive)、電視機及罐頭水產工業。
報告指出,企業信心指數從今年6月份的45.4,提升至46.3,其他指數也提高,為近9個月來首次出現好轉,預測今後3個月的企業信心指數將達到50.4的水平。
今年第2季,民間消費季比增長1.1%,但年比仍降低4.2%。消費開始恢復,得益於政府推出年中預算,刺激經濟前進,政府也加緊落實「泰堅強計畫」中的貸款,增加提支預算。民間投資今年第2季仍持續衰退,接近今年首季的水平,但目前已出現復甦訊號。不過,市場還存在一定投資風險因素,必須緊密追蹤國內外市場走勢。
世銀經濟學家吉麗拉表示,全球經濟已走出谷底,開始逐漸出現復甦訊號。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負增長約2.9%,明年可望攀升2%。泰國經濟有望在今年第4季恢復正增長,額度達1.8%,使全年經濟負增長幅度收窄至2.7%。
吉麗拉指出,此次經濟危機過後,全球經濟結構將出現變化,美國消費減少,貿易競爭加劇,影響對泰商品的需求降低。隨美國儲蓄增加,促使全球資金更加順暢,使投資者增加轉移資金至亞洲地區,推動泰銖匯價升值。
財經辦事處主任頌猜說,泰國經濟已開始出現復甦訊號,政府及民營部門宜盡快作好準備,迎接經濟恢復。在泰國民間消費及投資低迷期間,政府推出3項措施刺激經濟成長,包括是執行赤字預算政策,加緊提支財政預算,促進國內資金流通;執行金融政策,通過國有銀行增加提供放款額;以及貨幣政策,避免泰銖幣值過度堅挺,超過競爭對手國家的水平。
頌猜透露,政府必須妥善管理貸款計畫,提高國家競爭能力。目前財經辦事處準備採取進攻式的財經政策,著重於解決中長期經濟及社會問題,例如開徵土地及建築物稅、環境保護稅、草擬合理追債條例、以及企業擔保條例等。同時官方應重視加強國際間合作力度,特別是新興國家。
泰國工業院副主席塔匿說,目前泰國經濟的風險因素,主要是全球經濟復甦速度緩慢,恐影響泰國經濟恢復也隨之放緩;各國採取的貿易壁壘措施更加激烈;泰銖匯率連續升值,衝擊出口業者;金融體系內的流動資金高,但商業銀行謹慎放款,特別是中小型企業(SME)的信貸申請,導致SME資金吃緊;A流感持續蔓延,恐引起民眾驚慌,減少經濟活動。
http://www.udnbkk.com/article/2009/0801/article_57417.html

泰國救國支票 刺激經濟成長0.24%  互聯網 2009-08-03  

【本報訊】國家社會及經濟發展委員會秘書長安蓬表示,調查發現,救國支票項目只能夠短期解決經濟問題,刺激國內消費提升,推動廠商增加生產,促進經濟成長0.24%。
泰國商會大學、以及泰國商會隨機調查1,047位民眾。報告指出,政府之前發放的救國支票,高達90%的民眾用於消費,只有10%的民眾將支票兌換成現金用於儲蓄。
救國支票項目總值189億銖,民眾獲得支票後,用於消費的資金達170億銖,占泰國家庭整體消費總值4兆9,900億銖的0.34%。如果換算成服務及商品生產,占經濟的0.19%。剩餘18億9,296萬銖,民眾則用於儲蓄。
如果以生產的角度分析,民眾使用170億銖的在市場中購買成品商品,首期將促使市場總值增高51億2,300萬銖。根據生產鏈的定義和計算,將促使工廠需要購買價格170億銖的原材料,增加產量,促使整個體系的收入提高221億銖。
另外,若以固定價格計算,救國支票項目還有助推動泰國經濟增長0.24%,促使全年經濟負增長幅度,從之前預測2.5-3.5%,收窄至2.26-3.26%。
http://www.udnbkk.com/article/2009/0803/article_57475.html

【新加坡】

2009年新加坡經濟成長率負2% >中時09-03-02

 景氣持續惡化,讓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也深受衝擊。新加坡政府二日調降今年經濟成長預估,二○○九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由原先的負一%至二%進一步調降至負二%至一%之間。此舉引發外界疑慮,擔心新加坡可能面臨一九六五年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新加坡貿易工業部表示,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最多可能萎縮二%。此外,經濟情勢持續惡化,去年第四季GDP萎縮二.六%,和第三季相比,足足掉了一二.五%。二○○八年全年經濟成長率是一.五%,遠不及二○○七年的七.七%,是二○○一年以來新低。

 經濟持續惡化 成長率萎縮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前天表示,政府將提前在本月宣布今年度政府施政預算,及早因應全球景氣下滑的衝擊。政府並將推出更多措施,用於協助企業並減少裁員。
 新加坡的經濟大量仰賴全球貿易,因此分析師看壞新加坡今年經濟前景,認為它和台灣將是亞洲表現最差的兩個國家。其中花旗集團甚至預估,新加坡今年成長率可能萎縮二.八%。
 貿易工業部說:「由於經濟展望持續惡化,在這個區域的多個經濟體今年經濟成長率不是持平就是負成長。」

 仰賴貿易觀光 分析師看壞

 新加坡所有製造業都受到波及,成長率比去年少了九%。電子業出口至十一月為止連續廿個月下滑。至於居世界領導地位的鑽油平台商,據悉去年第四季竟未收到一張新訂單。至於服務業,前景也一樣黯淡。新加坡主要服務業包括金融、觀光,兩者皆因全球經濟衰退而大受影響。去年第四季勞務產值年增僅一.一%。新加坡服務業約占GDP三分之二,所以對經濟成長率影響頗大。
http://alex.obm.tw/Economic_Times/World/2009/Q1/Singapore_2009_GDP_-2

星上半年經濟萎縮6.5% Q2失業率維持3.3%【中央社 2009.08.09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今天在新加坡國慶前夕發表談話指出,雖然新加坡今年上半年經濟萎縮6.5%,但第2季失業率仍維持在3.3%。不過,他也警告,今年仍會有職位流失。
李顯龍表示,和去年同期相較,新加坡今年上半年經濟萎縮6.5%,而全球經濟不佳的狀態可能會維持一段時間。
李顯龍說,由於全球經濟衰退傷害了東南亞的出口,所以東南亞的整體國內生產毛額(GDP)可能萎縮4%到6%。
他強調,雖然新加坡無法倖免於全球經濟風暴,但是政府已經採取積極行動,例如把國家預算提前使用,以及把國家儲備金拿來用在雇用補貼(Jobs Credit)計畫。
李顯龍認為,只要民眾保持團結,新加坡將可渡過這次難關。
李顯龍也警告說,現在要慶祝(經濟復甦)還為時太早,前景仍烏雲罩頂,並不明朗,先進的經濟體(advanced economies)預期經濟不會很快反彈,新加坡的出口仍遠低於去年,諸如新加坡航空公司等新加坡企業仍面對非常艱難的環境。
雖然新加坡今年第2季的失業率仍維持在3.3%,但李顯龍指出,今年稍後的時間,可能還會有一波裁員,所以大家必須對可能到來的更多挑戰保持警惕。
李顯龍表示,儘管外在環境不利,但不代表新加坡無法成長,企業和勞工已經開始藉著尋找商機和重新接受職業訓練,來適應新的環境。
他強調,機會仍然存在,特別是亞洲。政府成立的經濟戰略委員會正與私人領域合作,尋找新模式讓經濟轉型,相關報告會在明年發表。

淡馬錫 資產減278億美元【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2009.07.30

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公司(Temasek)21日表示,3月底止的過去一年內,旗下投資組合的規模縮水逾400億星元(278億美元),執行長何晶承諾未來將審慎追求利益,並且考慮開放給民間參與投資。
何晶指出,去年3月淡馬錫曾公布全年風險值達400億星元,這意味到今年3月止,投資組合的價值有16%的機率萎縮逾400億星元,如今印證這個結果,且情況甚至更糟。但她並未具體點出投資組合的價值剩多少。
星國政府的資料顯示,去年3月底止,淡馬錫的資產規模為1,850億星元,到了11月底,總價值已銳減580億星元,降至1,270億星元。
何晶表示,未來淡馬錫將致力於強化資產價值,也不再為了撤資輕易出售持股。她說:「我們不打算放縱投資胃口,或短視近利而出售傳家寶。往後公司將謹慎維護利益,並進行合理、有意義的投資,以確保公司能追求永續價值。」
何晶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夫人,在她領導下,淡馬錫擴大海外投資,買進美林、巴克萊與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等金融類股,使金融類資產占整體投資組合的比率提高到40%。不過,信用危機爆發後,這些持股的價值已大幅縮水。
儘管如此,何晶說,淡馬錫仍對金融業「有信心」,未來金融類標的仍會是公司核心持股的一部份。
何晶也透露,淡馬錫考慮組成新的股東會,也可能邀請大眾「共同投資」,未來五到八年間,公司希望吸引專業投資人共襄盛舉,接下來八到十年間再開放給散戶。
何晶補充說,淡馬錫也在尋找長期投資人。
Action Economics公司亞洲經濟預測部門負責人科恩指出,淡馬錫必須權衡股東和政府之間的利益,「但我想,他們應該能吸引到一些大型投資」。
新加坡市值前十大的股票上市公司中,淡馬錫是其中五家的最大股東,其中包括東南亞第一大通訊業者新加坡電信,以及該區資產最龐大的星展集團(DBS)。
淡馬錫控股去年12月和1月認賠出售巴克萊持股,第一季又賣掉美國銀行3.8%的全部持股,因而慘賠46億美元。 

陸企海外投資 虧3.3兆【聯合報╱記者汪莉絹 2009.07.25
 
曾在大陸中國人民銀行工作的經濟分析師彭俊明指出,近兩年大陸企業海外投資「虧很大」;據公開資料估計,大陸企業套期保值帳面虧損約五十六億美元,股權投資虧損達一千億美元(約台幣三兆三千萬元)。
「人民網」刊登彭俊明的文章指出,去年以來,中國國航、東方航空、中信泰富、深南電等公司與高盛等多家國際金融機構,簽訂多份遠期保值合同。這些航油套期保值合約,是油價在一百四十七美元之前簽的;此後油價一路跌到三十五美元,有關企業全部套牢。
去年十二月初,中信泰富披露,過去兩年中,分別與花旗集團、美洲銀行、摩根斯坦利和德意志銀行等十三家金融機構,簽下二十四款外匯累計期權合約,因澳元兌美元大幅下跌,導致其澳元累計認購期權合約損失約一百八十億港元。這一損失,導致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榮智健下台。
彭俊明指出,○七至○八年,中國對外收購礦產或其股權近三十次,大多數都是在油價高達一百四十七美元一桶之前簽訂的合約。近兩年來,中資機構共動用資金三百八十三億六千萬美金進行海外股權收購,截至今年二月底,帳面虧損累計二百九十三億一千萬億美元,總虧損幅度高達百分之七十六。
另外,據美國財政部二月底公布的調查統計資料,截至去年六月金融危機前夕,中國持有一千億美元的美國股票,結合增持成本和美國股價跌幅超過百分之五十來看,其帳面虧損已高達五百億美元。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經濟正處於衰退邊緣 2009-03-04 法新社

    (法新社吉隆坡4日電) 獨立智庫今天說,馬來西亞經濟正處於衰退邊緣,因為需求節節下滑衝擊出口業和製造業,並預估馬來西亞今年經濟成長率僅有0.5%。
據馬來西亞經濟研究所(Malaysia Institute ofEconomic Research)主管阿瑞夫(Mohamed AriffAbdul Kareem)告訴法新社:
「我們預測今年上半年經濟會出現負成長,讓我們陷入技術性衰退,下半年會有正成長數字。」
他警告說:「整體而言,最好情況,今年經濟會有0.5%的成長,最壞情況是,有五成機率今年經濟全面衰退。」
該研究所今年1月將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從原先預估的3.4%下修至1.3%,而馬國政府仍維持2009年經濟成長率為3.5%。(譯者:王黛麗)

【越南】

罷工沒處理好 越南熱冷了【工商時報09-08-03黃智銘】

     神基董事長蔡豐賜日前在法說會中說,「越南可惜了,滿手好牌卻打壞了。」
     神基旗下的機殼廠漢達多年前就配合大客戶佳能在越南設廠,另外也在等待NB大廠到越南設廠,漢達可以就近供應的商機,但是金融風暴讓越南貨幣大貶以外,去年起接連的罷工事件,越南當地政府都無法作一有效處置,讓大廠開始對越南望之卻步。
     本來中國由於勞動合同法實施,沿岸工資大漲3成,對勞力密集的製造業形成龐大壓力,是越南崛起的大好機會,但是現在看來,2年前越南熱似乎已經完全冷卻了。
     雖然如鴻海與仁寶等大廠在越南都開始了實際建廠的動作,頭都洗了除了繼續等待何時局勢穩定外,另一方面也開始在大陸內陸的區域積極布局,設置生產基地來因應未來成長。
     在中國沿海陸續富有之後,中國內陸政府也對爭取這些台灣大廠西進設廠相當積極,仁寶發言人呂清雄就表示,因為NB代工產業整體供應鏈可以帶動龐大就業人口,是相當受到鼓勵的,所以各地政府都提供相當優惠的配套來爭取。
     即使在過去NB代工重鎮昆山,在感受到越南或是中國其他地方的競爭,也開始放下姿態來與廠商溝通,廠商也沒有非走不可的理由。
     所以在越南不穩的推力,與中國持續提供優惠的拉力,兩股力量交互作用之下,本來成本高漲的中國因為局勢穩定,又再次成為代工廠首選的設廠區域。

越南盾急貶 仁寶、緯創止步【工商時報09-08-03黃智銘
 
     歷經去年越南匯率大貶值與罷工風潮後,原來積極到越南布局的NB代工廠仁寶與緯創,在越南投資動作已轉趨保守,繼緯創決定往泰州設第二基地後,仁寶也將在南京設廠。仁寶發言人呂清雄表示,目前南京當地政府提供相當優惠條件,不過至於實際量產的時間還是要看訂單狀況才能決定。
     前年越南投資大熱,除了電子五哥的大哥鴻海大手筆在越南投資外,仁寶也是積極南進的一家,董事長許勝雄就表示,仁寶要號召約50家零組件廠一起「打群架」。在越南當地建立完整NB供應鏈。日前包括新日興、金像電、萬旭等零組件廠都有傳出要與仁寶一同在越南設廠的規劃。
     但越南局勢不穩,仁寶昆山廠區目前都已經蓋滿,供應鏈傳出仁寶為了因應明年以後成長,將在南京設立第二生產基地。呂清雄表示,仁寶集團在南京布局相當悠久,除手機廠華寶外,面板廠統寶以及最近與巨騰合作的機殼廠巨寶都在南京,因此對南京相當熟悉。
     再加上NB代工廠業屬於中國政府鼓勵可以帶動經濟發展的大型產業,所以南京當地政府對於爭取仁寶相當積極,呂清雄說,南京當地政府提供相當優惠條件,此外原來昆山廠區當地政府也大力挽留,所以昆山廠區也有擴廠的可能。
     另外,NB代工三哥緯創原來傳出要與面板廠奇美攜手在越南設廠,只是緯創越南設廠始終都停留在與越南政府談判階段,並沒有看到任何正式的投資。近來緯創則是敲定將前往泰州設立第二基地。
     仁寶越南廠設於永福省與鴻海永福廠區距離不遠,今年陸續完成土建,原先與供應商表示要在第三季開始試產,最近則傳出延後試產。呂清雄表示,越南廠還是會持續進行,除了因應未來成長外,也是配合一些客戶的要求,至於生產計畫延後,主要還是因為金融海嘯訂單縮減的關係。

【補貼】 

打東協牌 廣西邊境貿易暴衝【經濟日報╱特派記者林庭瑤 2009.10.26

隨著中國大陸與東協自由貿易區成形,廣西強打「東協牌」發威,據南寧海關統計,中越邊境貿易從2001年以來逐年拔高,近幾年更以30%到50%飛快增長。
廣西憑祥萬通國際物流公司秘書朱潛指出,每天通關車次從去年400車次減少為300車次,大陸出口到越南的產品,主要有農產品、五金、百貨、摩托車、水果、魚、蒜頭、瓷器。
大陸進口越南的產品,包括紅木家具、西瓜、龍眼、山竹、火龍果、毛荔枝等。
中越邊境貿易是指,在大陸與越南邊境地區進行貿易,可享有關稅減免和簡化海關手續等優惠。
廣西現有邊境口岸13個,其中東興、憑祥、友誼關、水口口岸為大陸第一類口岸,另外還有25個邊境貿易點,各邊境口岸和邊境點都有公路可以相通。
據南寧海關統計,中越邊境貿易每年以30%到50%的速度增長,僅次於新疆和黑龍江,居全大陸第三位。2008年中越邊貿總進出口額為20.1億美元(約新台幣651億元),比上年增長33.4%,2007年總進出口額為15億美元,增長43.2%。
最新南寧海關資料顯示,縱使受國際金融風暴衝擊,廣西邊境貿易今年1至8月進出口額為16.3億美元,仍比去年同期增長22.6%。
根據海關統計,從事邊貿的企業類型,民營企業佔邊貿進出口總值95%的絕對多數,國有企業進出口額下滑,集體企業反而小幅增長。
據海關分析,廣西邊境貿易成長原因有三:
一是中央政府鼓勵出口政策效應明顯,如提高紡織品出口退稅率。
二是廣西與越南貿易結構互補,廣西出口紡織品和機電產品,進口以資源性、農副產品為主。
三是廣西口岸基礎設施改善,有效降低進出口成本。
從進出口規模和增長幅度來看,廣西邊貿在全大陸猛打「東協牌」,比其他邊貿大省表現搶眼,但也存在大陸與越南發展不均衡、進出口商品結構單一等問題。
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廣西邊貿同時發展面臨巨大挑戰與機會。
 
東協加一 四大隱憂【經濟日報╱特派記者林庭瑤/南寧2009.10.26
 
中國大陸與東盟自由貿易區仍然存在隱憂,德勤北方區主管合夥人朱桉認為,大陸與東協雙方還有國際投資保護、人民幣區域化、國際會計準則、國際稅制協調等四大問題待解決。
朱桉長期為大陸與東盟之間的企業投資服務,他表示,大陸與東盟在投資法、外匯、會計制度、稅收制度方面,不利於未來區域一體化。
首先是國際投融資問題。
他指出,中國大陸有很強的外匯管制,東南亞國家受1997金融風暴的陰影下也習慣控制外匯,兩地資金流動不自由,如果東南亞企業要到大陸投資,「進場容易、退場難」,如何保護好投資人,大陸與東盟之間還需要規劃與協調。
其次是人民幣區域化。
朱桉指出,大陸對人民幣進出管制,東南亞與大陸交易接受人民幣,但仍無法成為正式結算。
隨著雙邊貿易增強,可仿效歐盟成立歐洲議會、成立歐元,中國大陸與東盟透過協商溝通,可用人民幣作為主導貨幣。
第三是國際會計體系。
他表示,所有投資分析都是建立在會計制度上,全球近三分之一國家採國際會計準則,大陸與東盟雖然都朝向國際會計準則,但大陸的財務報表拿到馬來西亞,還要進行會計準則的轉換,增加會計成本。
第四是國際稅制協調。
朱桉舉歐盟為例說,在歐盟國家之間的股息分配沒有所得稅,資本利得稅給予優惠,才可促進資本自由流動,因此,大陸與東盟之間可簽定雙方課稅協定,給予企業更多稅收抵免。
朱桉羅列出大陸與東盟在投資法、外匯、會計制度、稅收制度方面,不利於未來區域一體化,他更指出,「歸根究底,就是政治層面如何相互信任的問題。」
他指出,大陸與東盟可能由於意識型態不同,導致東盟對大陸缺乏信心,深怕「巨龍」構成威脅;又如像泰國長期民主體制,與中國大陸一黨專政體制不同,會認為大陸做事比較專斷,不聽其他人意見。
他指出,大陸與東盟的區域經濟之間,要加強改善相互之間的溝通與理解,彼此是伙伴而不是競爭者,對一體化的發展才有幫助,制定政策更容易,若有防備,對中國大陸或東南亞企業都不是好事。
 
中日大談東亞共同體 東協想當核心角色【中央社 2009.10.25
 
日本、中國在東協高峰會都談到東亞共同體願景,這個被提及多次的概念,因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積極推銷再成關注焦點。中日對東亞共同體形成具有影響力,東協仍想當核心角色。
  鳩山由紀夫(Yukio Hatoyama)10月初在北京的中日韓領導人峰會上提出東亞共同體的想法,出席第15屆東南亞國家協會高峰會(ASEAN Summit)之前接受泰國媒體專訪再闡述此一願景,並在東協與日本高峰會上尋求東協國家支持。
  實際上,東亞共同體想法多年前就被提出過,但也有類似的概念在這次的高峰會上被提出,澳洲就提出了亞太共同體的提案。
  東協陸續與中、日、韓、印度、澳洲、紐西蘭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明年與中國自由貿易區也將上路,以東協為基礎向外擴大發展的藍圖,一直是東協的企圖,因此,對話夥伴國提出更廣大共同體機制的想法,東協都很歡迎。
  不過,對東協國家來說,他們認為無論什麼名稱的共同體,東協必須是共同體的核心,澳洲版的亞太共同體就把東協當成核心角色。
  中國總理溫家寶提及應該在東協加三、東亞高峰會等基礎上去發展東亞共同體,而鳩山由紀夫也表示,東協是真正東亞中心,雖然外界認為中、日兩國都有意主導方向,但以東協為基礎去發展已是東亞國家的共識。
  東協主席國泰國總理艾比希(Abhisit Vejjajiva)在記者會上指出,東協和許多亞洲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東協已有很好的基礎去發展東亞共同體。   
  不過,東亞共同體仍是一個遙遠的概念,無論是相關會議甚至哪些國家可能參與共同體等具體細節,現在談仍然為時尚早。對東協國家來說,能不能在2015年實現東南亞國家協會共同體(ASEAN Community)的目標,減少東協國家間的鴻溝,才是東協最重要的事。
 
東亞共同體 看齊歐盟【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 2009.10.26
 
東南亞國協(ASEAN)與中、印、日、韓、澳、紐共16國領袖25日在泰國舉行東亞高峰會,討論經濟合作、災害管理、人權和環境變遷等議題。
中國和日本均同意創造一個類似歐盟的貿易區,但對是否納入美國則有歧見。
東亞各國領導人這三天在泰國華欣進行一系列會議,共商區域經濟合作等議題。
東協10國領袖先行開會,中國、日本、南韓陸續進場,最後加入印度和紐澳三國領導人,擴大成東亞高峰會。
這次會議頗有為這波全球經濟危機劃下句點的意味,許多依賴貿易的亞洲國家,在這波經濟衰退中嚴重受創,但如今反彈回升的速度顯然比歐美先進國家更快。
東道主泰國總理艾比希表示,東亞各國領袖最主要的疑慮,在於找出經濟成長的新管道,以擺脫對歐美市場的依賴,「舊的成長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必須依賴西方消費此區生產的產品與服務,我們覺得已不適用。」
中日兩國都支持加強東亞區域經濟合作關係,也同意應該建立像歐盟的關係,以減少亞洲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雙方也體認這是個長期目標,無法一蹴可幾。不過是否該讓美國加入,兩國的立場並不一致。
日本想把印度、澳洲和紐西蘭都納入東亞共同體。
該國近來呼籲,「東亞共同體」最終將擁有自己的貨幣。
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說,美國仍是日本外交政策的「基石」,為美國可能未來加入任何區域性組織留下各種可能性。
中國並未公開表示對東亞共同體的意見,但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東協加三峰會中,大半時間都在討論該國最近和東南亞國協10國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如何發展。
此會後聲明更表示,13國將形成「建造東亞共同體此一長期目標的主要工具。」
北京政府顯然希望繼續加強與東南亞各國的關係,把美國排除在外。
澳洲總理陸克文則建議,東亞各國應該把焦點放在成立一個新論壇,讓包括美國在內的亞太國家,更有辦法應付各種經濟危機。
陸克文已再三強調,他認為澳洲的未來繫於東亞快速增長的經濟體。 

東亞VS.亞太締共同體 日澳較勁2009-10-26 中國時報 陳文和
 
     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廿四日在泰國中部華欣舉行的「東南亞國家協會」(東協)峰會期間,勾勒其師法「歐洲聯盟」而締造「東亞共同體」的長程願景,至少將納入東協十個成員國與東協六個對話夥伴國家。雖然鳩山強調美國對東亞事務的持續參與不可或缺,但是否將美國納為東亞共同體成員則仍未明朗。
     而澳州總理陸克文緊接著於廿五日在華欣提出「亞太共同體」構想,與鳩山互別苗頭。據陸克文規畫,亞太共同體將以美國、中國、日本、印度、印尼與俄羅斯六國為核心成員。另一項與東亞共同體計畫最顯著的差異則是,陸克文並未主張採行區域共同貨幣。
     願支持哪一案 美國未表態
     美國並未明說較支持哪一項提案,僅表明美國向來積極參與亞太事務,期望能獲邀加入。而中國對此兩案的回應則均顯冷淡。
     東協十個成員國領袖廿四日與中國、日本及南韓領導人舉行「十加三」峰會。日相鳩山期勉東亞領導人建立能在全球起主導作用的強勢經濟共同體。按其構想,東亞共同體的建構需時十年以上,可能會採用某種形式的區域貨幣,而成員國至少應涵括印尼、泰國、新加坡、菲律賓、 馬來西亞、汶萊、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十個東協成員國,以及中、日、韓、印、紐、澳六個東協對話夥伴國家。東亞共同體一旦結成,將囊括全球近四分之一經濟產值。
     怕拉抬日本 中國意興闌珊
     鳩山並指出,美日同盟是日本外交政策的基石,但日本也是亞洲國家,必須強化與亞洲各國的相互關係和彼此信任。日本外務省發言人兒玉和夫於峰會後的記者會強調,日本認為美國對東亞事務的持續參與十分重要,但峰會並未討論是否邀請美國加入東亞共同體。西方媒體認為,中國唯恐鳩山倡議的東亞共同體計畫會拉抬日本的國際影響力,因而對此並不熱中。

中日韓對研究簽訂FTA 達共識 2009-10-26 旺報 記者鍾張涵

     在泰國華欣舉辦的東盟(台灣稱東協)及東亞峰會25日進入最後的議程,各國領導人昨日共聚一堂,針對區域合作加強討論;會上大陸與東盟共同簽署多項協議及備忘錄,未來還將在北京成立「中國──東盟中心」。
     大陸和東盟自由貿易區明年將正式上路,雙邊多數貨物免關稅。中日韓3國24日達成共同研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共識,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將成立共同研究籌備會。中日韓3國經濟部長會談決定就FTA的簽署展開產業界、官方和學界研究;此前,3國對FTA的研究只有民間研究。
     各國簽署多項備忘錄
     東盟認為,中日韓合作有助於東亞經濟合作;但日韓外交人士也透露,3國產官學共同研究即使開始運作,要等到政府之間開始交涉仍需時日。
     昨日的東亞峰會上,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東盟各國領導人共同見證了多項合作文件的簽署,包括:《建立中國──東盟中心諒解備忘錄》、《中國──東盟知識產權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中國──東盟關於技術法規、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諒解備忘錄》及中泰《跨湄公河大橋融資安排協定》。
     大陸並和汶萊、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簽署了《中國──東盟東部增長區經濟合作框架》,發表《十加三糧食安全和生物能源開發合作華欣聲明》、《東亞峰會災害管理華欣聲明》、《東亞峰會關於重建那爛陀大學的聯合新聞聲明》。溫家寶表示,東亞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最具活力和潛力的地區之一,各國的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相連、休戚與共,有力地推動了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
     優惠貸東盟67億美元
     溫家寶表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仍是當務之急,力爭年底前簽署清邁倡議多邊化協議,建成區域外匯儲備庫、加快亞洲債券市場、穩步推動東盟加3東亞自貿區。
     溫家寶因此宣布,大陸將設立總規模100億美元的「中國──東盟投資合作基金」,提供東盟國家150億美元信貸支援,其中優惠性質貸款額度將增至67億美元。這項舉措不但贏來東盟10國領導人的熱烈掌聲,也讓泰國商業部長蓬提瓦因此宣布,將加強建設5條連接中國和東盟的物流通道。

旺報開講-東亞共同體與台灣的大戰略2009-10-27 旺報

     這幾天,東亞各國領導人開了一系列的高峰會,東亞共同體的展望與構想是焦點話題,各國紛紛拋出了各自的亞洲外交構想。
     在此同時,英國《金融時報》發了一篇分析稿,大談「為何東協缺乏真正影響力」,認為東協「作為一個個體統一行動的能力,比非洲強不到哪去」,話說的十分尖刻。文章雖然沒提到東亞共同體,不過幾個亞洲大國都承認東協在推進東亞共同體上要扮演核心作用,如果連東協這個核心都如此不堪,那東亞共同體恐怕更是遙遙無期。
     每次談到東亞整合願景,主流聲音都是說亞洲各國政治對立深、制度與文化差異性大,難以整合,絕對比不上歐盟。其實,歐盟的官方語言就有23種,各國歷史上的糾葛也不少,何況亞洲各國的歷史與現實紛擾,西方強國也「貢獻良多」,中南半島就是明顯的例子。說到底,歐美強國還是未必樂見東亞整合。
     對立與差異當然是現實問題,不過政治意願也很重要。現在東亞諸國都表露了建設共同體的意願,當然是好事一件。但事涉「統合」,就一定會有主從之分的問題。沒有中日兩強參與,東亞共同體是空話,但由中日兩強之一主導,立刻會引來各種「威脅論」,也是整合不了。這是中國當局為何小心謹慎的原因,有人說在東亞共同體問題上,中國不打算當駕駛員,而是要作積極活躍的乘客,形容的很貼切。
     中國不謀主導地位,除了要讓東南亞諸國放心外,也有不能讓日本主導之意。鳩山上台後,果然在「務實外交」上有亮眼之作,從小泉-安倍的對美從屬路線稍作修正,也向亞洲擺出「和解」姿態。這不是要搞親中,而是在新的國際格局下,根據國家利益調整國家戰略。問題在於,日本國內共識還嫌不足,歷史也說明日本往往在「和解與民族主義」間擺盪,鳩山政權外交路線的一貫性,非常值得關注。
     美國現在在亞太地區十分活躍,也強力表明參與東亞共同體的意願,出於政治平衡與經濟利益考量,多數東協國家也不會排斥美國。東亞共同體納入美國,就丟掉了「東亞」,但拒絕美國,現實上也做不到。中國外交部說,亞太地區合作是多機制、多層次的,中方樂見美國發揮積極作用。未來東亞共同體果真成形,與美國和其他國家發展類似「東協+N」的關係或許是可行方案。
     處境最尷尬的是台灣,東亞共同體的政治拼圖上若少了台灣,怎麼說都不完整,但台灣能否參與、如何參與卻是大問題。澳洲的亞太共同體構想中是有台灣,2005年日本東亞共同體評議會的相關報告中,也把台灣的編入與定位當成要面對的重大課題,但不表示台灣就不會被排除。
     上個月馬英九總統在接見澳洲議員時表明了參加亞太共同體的意願,問題是台灣有具體的戰略與戰術嗎,實在不得而知。東亞共同體將是費時5到20年的大事,台灣政客心中卻只有明年後年的選舉,有戰略遠見的領導人究竟何時才能出現?

東協加一成立 中國如虎添翼【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 2010.01.01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簡稱東協加一)今天正式成立,這個含蓋11個國家、19億人口、六兆美元GDP的巨大經濟體,其最重要意義之一,是將加速全球經濟一體化。
專家指出,在世界貿易組織 (WTO)多哈回合談判陷入僵局,以及金融危機/經濟衰退驅使保護主義陰影抬頭的大環境之下,「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有助加深亞洲經濟區域化的程度,從而加快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腳步。
分析家表示,經濟全球化和經濟區域化是推動全球經濟整合的兩大要素,投資、貿易自由化則是前兩「化」的基礎。
為了追求一個全球化的架構,國際社會尋求打破各種經濟藩籬已有一段時日,但多邊自由化談判裡,各國或各地區利益糾葛千絲萬縷,難以突破,多哈回合從2001年開談,協定迄無眉目。2009年的G20高峰會信誓旦旦2010年要拿出結果,但觀察家說,這是「政治意志」語言,無助實質進展。日內瓦剛結束的WTO部長級會議也看不出會有進展的跡象。
多邊協商既然難見成效,則先推動雙邊或區域經濟自由化,多成立自由貿易區,應該能為全球經濟自由化鋪路。
根據WTO最新資料,目前全球已有二百多個各種規模和性質的自貿協定,2010年預估將增加到四百個。在這樣的形勢裡,世界三大自貿區之一的「中國-東協自貿區」,對世界經濟格局勢必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分析家指出,自貿區是充滿活力的貿易合作形式,所產生的貿易移轉、加乘效應,能大幅促進區域內的資源優質配置與產業結構升級,而且中國-東協自貿區市場廣闊、資源多樣豐富,成員經濟之間能做很強的互通有無、相輔相成互動,整合效應尤為可觀。
效應之一,是深化整個亞洲的經濟一體化。1月1日以前,東協國家早已形成一個同心圓式的區域合作戰略,此圓以東協為圓心,以「10+1」 (東協+中國)為第一外圍,10+3(東協+中、日、韓)是第二外圍,而東亞高峰會 (10+6)是第三外圍,層層擴大。
據此觀察,中國-東協自貿區將促成亞洲經濟自由化體系更趨多元、更深入,並且不斷調整,達到結構完善而水平提高,從而朝外推廣,在全球架構內與歐盟、北美自貿區展開對話和合作,走向一個更富活力、更均衡、更永續的世界經濟新格局。

人口最多自貿區 東協加一上路【聯合報╱編譯陳世欽 2010.01.02
 
中國/東協自貿區(簡稱東協加一)元旦正式上路,數十輛載運生鮮蔬果的越南卡車當天立刻抵達中國大陸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一處大型市集,準備大展拳腳。
中國大陸與汶萊、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六個東協成員國之間一日起,將有逾百分之九十的產品實施零關稅。中國大陸對東協的平均關稅將從目前的百分之九點八降至百分之零點一,上述東協成員國對中國大陸的平均關稅將從百分之十二點八降至百分之零點六。
中國大陸與東協人口合計十九億,占全球總人口四分之一,是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區。GDP達六兆美元,雙邊貿易總額去年1930億美元,是十年前的六倍。
至2015年,「高度敏感」項目的商品關稅也將降至百分之五十以下,包括汶萊的救護車、印尼的爆玉米花、泰國的雪靴與中國的衛生紙等。過去十年,中國在東南亞各國之間的經濟分量有增無減。日本、印度、歐盟與美國近年來仿效中國,相繼向東協國家招手。
雙方的經濟有互補也有競爭,東協國家可能面臨來自中國大陸威脅的產業,包括紡織品、石化產品、鞋類、電子、鋼鐵、汽車零件、食品飲料、工程服務與家具等。另一方面,中國大陸低端的勞力密集產業與部分農產品也將遭受衝擊。東協國家的原材料出口商則將獲益。農業方面,中國受到的衝擊較大。
東協國家的原物料將可更容易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相對的,中國大陸製造的廉價消費商品也會席捲東協各國,對當地的產業衝擊最大。
 
促東亞共同體 陸居主導地位【聯合報╱記者汪莉絹 2010.01.02
 
中國-東協自貿區昨天啟動,開始步入零關稅時代,中國獲益大。中國紡織、鋼鐵、製鞋等具競爭優勢產品將占東協市場,不過,中國低端的勞力密集產業和部分農產品,也將遭受衝擊。
但是自貿區更重要的意義在涵蓋亞洲區域安全與國際格局等深層問題。隨著自貿區推進,中國在東亞地區所獲的政治經濟效益,將十分可觀。
中國-東協自貿區的啟動,首先將加速東亞地區經濟融合、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降低亞洲國家對出口歐美的依賴度,維持亞洲國家的經濟成長與穩定。此外,以「中國-東協自貿區」基礎,走向東亞經濟一體化到促成東亞共同體,一個由中國主導的國際經濟新格局發展脈絡,隱隱若現。
在去年東協加一或三及東亞峰會上,中國和日本都提出關於東亞共同體的構想。基本想法是,以十加一(東協加中國)、十加三(東協加中日韓)與十加六(東協加中日韓紐澳印度)的東亞峰會合作機制,所形成的東亞共同體基礎。可以預期,未來全球政經格局,將會因東亞區域整合,而出現新局面。
除經貿領域深化合作,近年來,中國與東協雙方實質互動也從經貿活動,逐步地擴大到軍事安全對話、軍事人員訓練與交流合作,以及非傳統安全議題合作。對中國來說,發展與東協國家的全面性關係,最重要的戰略性價值之一,即確保中國能源運輸線的安全與穩定。
目前中國是東協國家最大的天然氣買主,中國與菲律賓、印尼、越南、泰國等,都有能源合作開發計畫。中國為確保能源運輸線的安全,也積極與印尼、菲律賓、泰國等,發展海軍的交流活動,並在麻六甲海峽附近,進行聯合軍事演習。
擁有十九億人口、六兆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四兆五千億美元貿易額的中國-東協自貿區啟動後,中國對東協的政治與經貿影響力,將隨著合作深入而快速增強,其所獲得的政經效益,絕對遠遠超過東協對中國農產品的貿易逆差。

第三大自貿區 大陸大贏家【經濟日報╱記者雷盈 2010.01.02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昨(1)日成立,成為年貿易總額達4.5兆美元(約新台幣144兆元)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貿易區,其龐大的經濟潛力,將帶動亞太區域經濟整合,大陸企業也將可借道東盟,進軍歐美市場。
邁向東協一哥
大陸在全球的經濟地位已逐漸提升,法新社報導,東協副秘書長素林(H.E Sundram Pushpanathan)說,大陸剛超越美國,躍升東協第三大貿易夥伴國,未來可望「超日趕歐」,在東協加一自貿區上路後數年,一躍成為「一哥」。
中國商務部國際司商務參贊張克寧說,1月1日起,大陸和東協六個成員,即汶萊、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和新加坡之間,將有超過90%的產品實行零關稅。
大陸對東協平均關稅將從目前的9.8%降到0.1%,東盟六個成員對大陸的平均關稅將從目前的12.8%降到0.6%。東盟其餘四國,也將在2015年跟進,實現90%零關稅的目標。
除了貨物貿易之外,雙方服務部門的開放水準也將進一步提升,包括投資政策和環境,將得到法律制度的保障,資金、資源、技術和人才的生產要素的流動效率會顯著提高。
張克寧說,大陸和東協之間有很多互補的產品、產業。如大陸主要向東協出口船舶、鋼鐵、針織服裝、陶瓷製品等;而進口較多、成長較快的是銅製品、橡膠製品、等資源型產品,雙方可優勢互補。
中新社報導,對大陸企業來說,東協加一啟動後,未來將可藉由投資東協進軍歐美市場。廣州創信鞋業董事長吳振昌說,他準備將部分生產線往東南亞轉移,這對未來規避貿易摩擦,將有很大幫助。
馬來西亞中國經濟貿易總商會會長楊天培則表示,大陸和東協各國可優勢互補、加強合作。例如大陸有技術、資金、人才等優勢;而馬來西亞有資源、原材料,大陸輪胎企業可以在馬來西亞投資設廠,利用馬來西亞的橡膠資源生產產品後,銷往世界各地。
FTA戰略奏效
【記者雷盈/綜合報導】近幾年,大陸積極與各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專家分析,大陸近來多邊貿易受挫,希望藉由FTA以求市場多元化、緩和貿易摩擦,東協加一形成,更顯示大陸的自由貿易協定戰略,已進入實質階段。

最快年底簽 最遲明年春【聯合報╱記者李明賢 2009.10.26
 
中共國台辦主任王毅希望年內兩岸能正式商談ECFA,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昨回應表示,我方會按計畫循序漸進,推動ECFA相關協商。
據指出,府院高層對於ECFA底線仍是最快年底、最遲不晚於明年春天完成簽署,目前兩岸已進入非正式協商階段,雙方就早期收穫項目正密集磋商中。
知情人士也說,我方提出早期收穫項目約數百項,「都已經談了差不多了!」
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則表示,大陸對此議題更積極了一點,是一種善意的回應;但ECFA協商的結果,要看經濟部與大陸洽談的實質進度而定,陸委會沒有設定時間表。他說,經濟部與對岸已各自完成對ECFA的專案研究,目前雙方正在進行意見交換,接下來則是進入共同研究階段。未來工作進展和期程,仍得等專業部會的實質共同研究成果出爐後,才能明朗。

施顏祥:簽ECFA 有必要性、急迫性【聯合晚報╱記者沈明川2010.01.01
 
「東協-中國FTA(自由貿易協定)」2010年1月1日起全面啟動,根據經濟部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的評估研究,「東協加一」將對台灣總體經濟帶來部分衝擊,但是如果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不簽,一旦「東協-中日韓FTA」(俗稱東協加三)生效,將對台灣主力產業產值與出口衝擊更大,對台灣更不利。
東協與中國簽署「全面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即東協-中國FTA),從此刻起,東協國家生產的大部份貨品在中國大陸市場可享有零關稅優惠。
經濟部長施顏祥表示,中國大陸是台灣出口最重要市場,今年起東協產品幾乎零關稅,但台灣製造業產品卻平均要負擔8.94%關稅,將很難與東協國家產品競爭,所以台灣與中國大陸洽簽ECFA有其必要性與急迫性。
經濟部委託中經院的研究評估指出,「東協-中國FTA」形成對台灣總體經濟的靜態影響,台灣GDP將下降0.04%,其中出口將減少0.28%,進口減少0.56%;在動態模擬下,GDP將小降0.18%,其中進口將減少0.41%,進口減少0.60% 。
 
馬總統:參與東亞經濟整合【經濟日報╱記者何孟奎 2010.01.02
 
馬英九總統昨(1)日發表元旦祝詞指出,未來一年是重振經濟的關鍵年,對內要積極改善經濟體質,推動重大投資,「現在是投資台灣的最好時機」;對外要掌握國際經濟趨勢,參與東亞區域經濟整合。
東協加一昨天成立,馬總統說,面對東協加一衝擊,政府不能坐視台灣產業即將面臨的困境,這就是為何要推動與大陸協商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原因,政府希望在ECFA中納入降低關稅的早期收穫條款,以維繫台灣產品外銷的競爭力。
馬總統指出,ECFA可以避免外銷市場的邊緣化,並引進新的外來投資,激勵台灣經濟成長,創造更多就業。對於可能受到不利影響的弱勢產業與勞工,政府會提出配套措施,進行必要的輔導與支持。
 
各個突破東協國 學者:可化危機【聯合報╱記者陳曼儂 2010.01.02
 
「東協加一」自由貿易區昨天起生效,中國與東南亞六國間約九成貨物都免關稅。中華經濟研究院估計,「東協加一」將使台灣產業的生產總額將減少廿四點六億美元,約合七百八十億元新台幣,對台灣整體產業將有嚴重衝擊。
不過,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表示,台灣的關稅門檻雖然的確會讓競爭力降低,但台灣廠商可以更靈活安排,減少負面的衝擊。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碧珍表示,東協與大陸的大部分商品關稅因此降為零,但台灣產品進入大陸時,仍須繳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五的關稅。中經院推估,「東協加一」對台灣整體經濟將產生負面影響,未來東協再進一步與日、韓形成「東協加三」自由貿易區,對台灣的負面影響將更多,因此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有急迫性。
她還說,就算兩岸ECFA可以在今年五月順利簽署完成,還要經過立法院同意,因此台灣銷往東南亞國家的產品可能會出現一年左右的「關稅優惠空窗期」,包括石化、紡織中上游、機械、汽車零組件等台灣廠商,競爭力可能因此大幅流失,也可能產生產業外移、失業率攀高等後遺症。
中經院推估,「東協加三(日本、韓國)」生效後,衝擊將更大,台灣產業產值將減少九十九點九億美元,約合三千二百億元新台幣,因為台灣目前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就是南韓。
不過,陳博志指出,換個角度思考,這正是廠商可以打進東協整個大市場的機會,以往若想出口到東協的國家,每個國家都要分別去打通關,或是在各國都要設廠;現在我們可以選擇關稅比較低的國家當「突破口」,用那個國家的零關稅去開拓全部「東協加一」的市場,政府應趕快選擇某一個東協國家談降稅。
 
台商利多/食品紡織 毛利率看升【經濟日報╱記者記者邱馨儀2010.01.02
 
東協加一(中國大陸)成立,對包括統一、味丹、大成、味王、南僑等在東協布局多年的食品業者來說,也跟著受惠。另外,已搶先在大陸布局及越南卡位的紡織業,不論是東協加一,或是未來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對於台灣紡織業都有加分效果。
味丹集團表示,已擬定發展策略,計劃進一步擴大對大陸、日本等國的味精銷售;在越南的投資將由原先的產能進一步往品牌、行銷延伸,並著重提升自有品牌營收占比。此外,透過在柬埔寨與寮國等地契約種植樹薯掌握原料,提升整體毛利率與獲利表現。
統一集團在中國、印尼、菲律賓、泰國、越南布局多年,除擁有品牌、生產基地、同時涵蓋零售通路,去年中國市場大賺、東南亞下半年起也全面轉盈。
 
台商利空/機械鋼鐵 促速簽ECFA【經濟日報╱記者宋健生 2010.01.02
 
東協加一今年上路,台灣機械與鋼鐵業都面臨衝擊。業者呼籲,政府應加速與大陸簽訂ECFA,並進一步與相關國家簽訂FTA,否則台商為了生存,將被迫外移。
台中精機總經理黃明和指出,東協國家目前在機械業的發展尚未成熟,對機械產品進口關稅普遍還不高,平均在2%至5%。他認為,國內業者面對東協區域整合,還能勉強支撐二至三年,但長期拖下去,恐將全面喪失競爭力。
黃明和說,若台灣遲遲無法與大陸簽訂ECFA,那麼「東協加四」將很難實現,台商只能被迫轉往大陸設廠,改由大陸出貨搶攻東協市場。
東協加一上路,鋼鐵業外銷市場立即面臨關稅差異挑戰,影響性會逐步加深,國內鋼鐵業者加速東南亞布局行動。 
 
台美牛肉談判 重啟TIFA大門【聯合報╱記者李明賢2009.10.26
 
政府開放美國牛肉與內臟進口,背後更牽動美中台的經貿戰略布局。據透露,政府規畫最遲明年三、四月兩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同一時間也恢復台美經貿談判,「開放牛肉,就是為了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作準備。」
經濟部長施顏祥日前向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報告重啟TIFA諮商,發言人王郁琦昨天也證實:「開放美國牛肉,有助於促進台美經貿關係!」
TIFA是台美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模式,知情人士透露,最快年底、最遲明年初即將恢復經貿次長級對話,「台美間已取得高度的默契」。
據轉述,台美進行牛肉談判過程,我方明確告知華府「底線在哪裡」,目的就是為建立台美互信。
知情人士進一步透露,台灣與大陸、美國簽署ECFA、TIFA是同步進行,其餘包括與新加坡、澳洲、歐盟、日本、南韓各國也密集接觸,針對雙邊簽署FTA都有進展,這就是政府的全球經貿戰略布局。
據轉述,副總統蕭萬長今年五月曾與歐洲使節會談,對方對於兩岸簽署ECFA有所疑慮,認為是否造成台灣經貿傾中,蕭萬長則建議歐盟各國與台灣洽簽FTA。
府方人士說,從最新情況發展,「副總統的建議,歐盟使節應該有聽進去。」
知情人士還提到,若依照順序,明年三月簽署ECFA、台美恢復經貿高層對話,但不論ECFA、TIFA都屬架構協議性質,台灣與新加坡簽署FTA,「明年一定會簽」。
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去年曾提到「新加坡與台灣的關係不能快過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據透露,馬政府上台至今,台灣與新加坡雙邊也就簽署FTA多次磋商,雙方有高度默契,簽署FTA只是時間問題。
 
另參本館:狂牛病政府

救歐債大鬥法 梅克爾勝歐巴馬【聯合報2011.12.12

紐約時報報導,歐盟峰會9日提出歐債危機最新解決方案之際,美國與德國卻對如何處理此次危機不同調,美國力主撒錢救市、速戰速決,德國卻認為應趁此良機改善歐盟體質,美國總統歐巴馬要求撒錢刺激經濟的主張,過於短視。
歐巴馬對於自己成功處理次貸風暴,避免美國經濟崩潰十分自豪。他相信,正是由於聯準會砸錢救市,才讓全世界躲過大蕭條。
歐巴馬將歐債危機視為總統連任之路的重大威脅,因為若歐洲國家實施的撙節措施讓景氣更衰退,將拖累美國經濟。德國官員對此心知肚明,私下抱怨歐巴馬要求歐洲砸錢救市,只是為了自己明年的選舉考量。
德國將歐債危機視為改革契機:若非公債殖利率超過7%紅線,義大利總理貝魯斯柯尼不會被迫辭職;若非市場對歐元失去信心,多數歐盟國家不會同意國家預算受監督,遑論赤字超標將受懲。
許多德國人認為,英美兩國對於金融業的保護與推崇,正是近年來西方國家競爭力不敵東方新興國家的原因。大型銀行創造泡沫經濟,危機時又要求政府提撥巨額紓困款,卻從未締造可長可久的經濟成長;反觀德國模式卻能奏效,今年德國出口將創1.3兆歐元(約台幣52兆元)新高。
歐巴馬擔憂歐盟峰會通過德國主導的加強財政同盟方案,特地派遣財長蓋納出訪警告歐洲。
歐元區國家迫於借貸成本不斷上升,別無選擇,只好追隨德國。顯然這次梅克爾贏了。

英相拒新歐盟條約 副手不滿【經濟日報2011.12.12
 
雖然英國首相卡麥隆在上周布魯塞爾高峰會否決歐盟條約修訂案獲得英國多數民眾支持,但副首相克萊格(Nick Clegg)稍早的支持態度卻一百八十度轉變,說他感到「生氣」,指責卡麥隆此舉不利英國經濟利益。
克萊格的憤怒,使籌組英國聯合政府長達19個月的保守黨與勢力較小的自由民主黨陷入最嚴重的緊張關係,而一些歐洲議員此刻則把英國視為破壞協定達成「老鼠屎」(deal breaker)。
英國獨立報11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指克萊格私底下非常不爽。他擔心英國影響力減少,可能變「歐洲孤鳥」,對倫敦而言,對美國的影響力與外國投資都會變少,「使英國被孤立,這不符國家利益」。
不過英國外交大臣海格(William Hague)11日則表示,卡麥隆此舉不會使該國陷入孤立,或被歐洲邊緣化。
根據英國星期日郵報10日出爐的民調,大多數英國人認為卡麥隆否決歐盟條約修訂案是正確的抉擇,他贏得62%民眾支持,僅19%受訪者認為他做錯了。
不過歐盟廣泛認為卡麥隆動用否決權誤事,更傳出卡麥隆在歐盟峰會陷入孤立,遭法國總統沙克吉冷落。
每日郵報報導,卡麥隆在歐盟高峰會歷經一整晚煎熬後,走向沙克吉伸出右手準備握手,但心存芥蒂的沙克吉假裝沒看見,飛快轉向一旁朝他人揮手,此舉被解讀為不爽卡麥隆。遭冷落的卡麥隆只好把伸出的手拍拍沙克吉肩膀,昂著頭走過,臉上還帶點苦笑。

歐洲債信 穆迪下季重估 歐美股收黑【經濟日報2011.12.13 (楨:美英唯恐歐盟壯大,試圖裂解不成!再讓打手信評出擊!)

信評業者穆迪公司(Moody's)12日宣布,將於明年第一季重新評估歐洲國家的債信評等;標準普爾公司(S&P)並警告,歐元區化解危機的時限日漸緊迫,恐面臨降評。
穆迪以歐元區持續缺乏決定性的政策措施為由,重申將在明年第一季重新評估歐盟國家信評的決定。雖然在歐盟峰會中,26國達成協議要厲行財政紀律,短暫提振市場信心,但穆迪認為峰會幾乎沒有提出新措施,意味高負債國在公債市場將遭遇更多困境。
穆迪宣布此消息後,道瓊歐盟STOXX600指數跌逾1.5%,歐元兌美元盤中下跌1.26%至1歐元兌1.3218美元,歐洲政府債務違約擔保成本也攀升至歷來新高。
紐約黃金2月期貨最低跌3.3%至1,660.3美元,跌幅創三周來最大;紐約原油1月期貨最低跌1.85%至97.57美元。
   相關新聞
歐盟峰會達協議 歐財政聯盟成形 全球股市勁揚
壓力測試結果 歐銀需增資1,528億美元
IMF救歐債 美無意注資
英攪局 恐自食苦果
要求特權 英國搗蛋被孤立
伊爾艾朗專欄/歐洲央行踢皮球 救市沒誠意
彭博資訊/歐洲財改綁救市 當心兩頭空
名家觀點/陶冬:歐洲財政同盟 中看不中用
歐盟防長決議,集資提升軍力2011-12-1(楨:歐債危機反促使歐盟各國在國防/貨幋/財政……一體化)

標準普爾烏龍 誤降法國債信評級 2011-11-12 (另參本館:經濟巫師
信評公司 守門人或麻煩製造者?
歐元區經濟報告出爐 法現警訊 三A債信岌岌可危
債券殖利率飆…法國告急 芬蘭拉警報
穆迪降德10銀行信評 惠譽對美銀行業示警
歐元區15國 標普列負向觀察
歐盟反擊 抨擊信評機構是金融海嘯幫兇
觀察站/標普 捲入政治漩渦
國際降評潮…葡降至垃圾級 日法被點名
三大信評 輕放美國 看扁歐洲
避風港!美債搶手 殖利率跌破2%  2011-11-10

倒述

(楨:由北非的茉莉花革命和南歐的歐豬四國聯想到布羅代爾的《地中海史》之長時段下之地中海衰退史。該書從總體觀視角出發,將地中海世界視爲一個整體加以全面考察,獨創了“長時段、中時段和短時段的曆史時間三分法”理論,並以此爲“解釋工具”來確定各種物質與非物質的因素對曆史發展的不同程度的作用。又由西方民主和文化起源地古今希臘皆衰亡於民粹暴民式民主聯想到亞里斯多德的《政治學》。另參本館:伊斯蘭革命 歐豬四國 民主形式萬歲  民粹亡臺)

公投紓困協議橫生枝節 希臘爆新危機2011-11-2
公投的弔詭(另參本館:公投誰不會玩)
希臘民主悲喜劇
民主的實現與侷限
流產的公投與希臘的鬧劇
西方的沒落
撙節時代 歐美福利制度面臨存亡危機
逃稅成全民運動 南歐地下經濟占兩成
貪婪時代的終結
IMF憂全球經濟陷「失落十年」
希臘要公投是否接受紓困 歐美股暴跌
被歐債拖累 明富環球破產
明富環球破產 金融業不怕
歐債危機燒 亞洲冒黑煙
陳冲領軍成立景氣對策小組
劉憶如:將衝擊訂單
希臘公投4變數 步步驚
希臘公投若否決紓困 歐元區恐解體
希臘公投震撼彈 全球經濟面臨衰退
不知好歹的希臘 禍延全球
希臘政府內鬨 公投添變數
希臘紓困 德法下通牒
希願撤公投 歐美股市翻紅 2011-11-4
政治賭徒 希臘總理這回輸了!
希臘總理下台 成立聯合政府保紓困案 明年2月大選
歐央行前副總裁 任希臘總理
希臘擠兌!領走近3%全國存款額

減債方案未過 義拉警報 借貸成本激增 2011/11/04
步希臘後塵? 義公債殖利率飆新高
全球急救義大利 貝老打瞌睡
預算案過關 義總理寶座仍不穩
老貝搞砸義國 連歐洲都受累
義總理支出案過關 下台聲再起
義總理允辭職 美股歐元叫好 2011-11-9
希臘之後又一人! 義總理被逼下台
老貝叱吒義政壇 一本風流帳
貝老辭職 問題還在
義殖利率飆升 歐美股重挫 2011-11-10
義大利提改革案 歐美股回穩 2011-11-11
義大利若陷倒債危機 比希臘更嚴重
殖利率飆高 沒人買公債
義國新預算過關 歐美股歡呼 2011-11-12
義、希政局趨穩 全球股漲
蒙提出任義總理 歐股先漲後跌 2011-11-15
義西公債殖利率飆 歐美股跌
義大利新內閣專業入主 撇政客舞伶(另參本館:解毒馬蕭配)
比利時同志總理上台 終結無政府2011-12-6(另參本館:比賣國為榮
無政府狀態542天 創世界紀錄 經濟問題 新內閣首務

西法公債殖利率飆升近7% 歐股跌五周來新低 2011-11-18
西大選人民黨大贏、美減赤破局 股市全趴 2011-11-22
歐債搞垮執政黨 又增西班牙
人民黨領袖拉霍伊坦言:救西班牙需要奇蹟
歐債危機 愛爾蘭也中彈
西、葡嗆撙節 軍人也上街
歐債燒到東歐 匈牙利求金援 2011-11-23

歐元區 明年不排除深陷衰退
歐洲經改失利 全球代價慘重
經建會副主委胡仲英:風暴不會擴及全球
歐元區工業生產下滑 跌幅兩年半最大
歐元區連環燒 Q4恐爆衰退
歐債解危 明年Q2才有望
名家觀點/歐債 不會成為雷曼第二
巴菲特:歐洲經濟 十年後更強
羅傑斯:100%會再爆金融危機
索羅斯:歐元危機 比次貸還棘手
歐元區瓦解 惡夢恐成真

遏危機 梅克爾:歐盟要更團結 2011-11-14
歧見加深…法籲ECB印鈔買債 德反對
德國減稅 感謝民眾扛起歐債
歐元區問題多 德人懷念舊貨幣馬克
出手救希臘 梅克爾:最後一次
懶惰鬼希臘欠錢 德國為何埋單?
德與希臘 恩仇難解
德國發債失利 歐元區瓦解機率升高 2011-11-28
歐債風險飆高 美股重挫 2011-11-24
雙英膠著 台股創2年新低(另參本館:2012大選)
唯恐兩岸利多泡湯 外資先落跑
政府護盤 台股守住十年線
美感恩購物季 524億業績創紀錄 美股收紅 2011-11-29
亞股領漲台股勁揚114點,量能不足反彈恐有限
六央行聯手救市 歐美股市狂飆 台股破底解危 2011-12-1
G6打強心針 西法公債熱銷
觀察站/美元及時雨 不能澆熄歐債風暴
薩夫特專欄/六大央行聯手 聲譽大於實力
觀察站/聯合干預 只是緩衝非解答
聯合筆記/六國聯軍救市真相
美失業率降至近三年最低 復甦添馬力(楨:?另參本館:歐巴馬 )
美失業率降 利多無效 美股平盤作收
台股量縮至582億 下跌至7098點 2011/12/04

歐洲危機 讓美國愈來愈恐慌 (楨:美英唯恐歐盟壯大,試圖裂解不成!)
歐債危機蔓延 英國央行按兵不動 2011-11-11
歐債輪誰落馬 英財相點名法國
英政府為歐元解體預做準備
英國大罷工 1日蒸發5億英鎊 2011-12-1(另參本館:伊斯蘭革命
穆迪警告:美減赤若變卦 將降信評
協商失敗 美被迫啟動自動減赤機制2011-11-23
美國還能領導全球經濟嗎?

G20峰會/未加碼援歐 美歐股跌 2011-11-5
援助歐債危機 展現中國巧實力
中國有機會成為G20峰會贏家
沙克吉求救 胡錦濤點頭 2011-10-28
沙柯吉乞援中國 法反對黨砲轟
歐洲求援 陸:將見相關部門
陸:擴大投資貿易金融合作
拔刀相助 大陸坐穩高姿態
解決歐債協議 中:積極但艱難
徹底解決歐債危機 得看美中臉色
IMF救歐債 美無意注資
救市非無條件 歐媒:窮國救富有點難
中國救歐債 金援千億美元
專家激辯 多數傾向有條件援助
EFSF 可望發行人民幣債券
陸已購EFSF債券 可能持續加碼
中國不是歐債救世主
陸前官員:中國援歐遇瓶頸
援不援歐?陸媒:取決可靠回報
歐債陸救? 眾說紛紜
商務部長:積極挺歐 胡錦濤訪奧 可能伸援歐債?
胡錦濤:歐洲可克服債務危機
人行有條件購千億美元歐債 胡錦濤:解決歐債主要靠歐洲
北京坦言 「不可能英雄救歐」
外媒諷中趁人之危
圍堵中?德反對用SDR強化EFSF
歐洲可能明年承認中市場經濟地位
陸專家:援歐難度高 中不應出手
歐債救星與失格的台灣人(另參本館:真有哈臺族?)
援歐是人民幣國際化捷徑
拯救失落10年 拉加德籲中放鬆貨幣政策
陸專家:為何要幫歐有錢人
歐債敲警鐘 亞元路迢迢
亞元誰說了算 大陸逼退日本
歐洲招商 陸企海外投資豐收
大陸錢潮湧進 歐洲焦慮拒或迎
歐債危機 歐洲央行是唯一救星
金磚五國拯救歐豬五國?
求中國注資歐洲是不是向龍叩首
歐債危機陸伸援 開政治價碼遭拒絕?
未持希義西國債 中行:不受歐債影響
大陸趁金援歐盟提3條件 遭拒 
IMF、亞銀籲中印出手救歐元區
世銀:中國不該救歐洲
林毅夫:大陸無力救歐債
金援歐洲 陸外交部強力回絕
中國促勿將經濟合作政治化
歐盟或將提前承認陸市場地位
歐元之父孟代爾:陸別借錢給歐元區

人民幣案美參院過 眾院挑戰大  2011-10-12中央社

美國聯邦參議院今天投票通過制裁中國大陸操弄人民幣的法案。由於共和黨主導的眾議院不傾向表決此案,除非此案成為明年總統大選的核心議題,它要在眾院過關還有得拼。
   相關新聞
日政府「干預到滿意為止」 日圓重貶 2011-11-1(楨:只准美友干預不許美敵干預!)
報復人民幣 對美國經濟不利
制裁人民幣匯率案 歐巴馬反對
美國政治風險
人幣制裁案有用?美國人都懷疑
逼升人民幣 美國如何拿捏分寸
蓋特納籲中國 速允人幣升值
人民幣法案 陸學者:兩敗俱傷
陸外交部:人民幣案損人不利己
人民幣若升值 美通膨更慘
反擊參議院 陸三大部門齊轟
人行警告 恐引發貿易戰
人民幣若遽升 陸出口剉咧等
美中匯戰可能點到為止
美匯率草案 陸商務部:不公正
中國強烈反擊:匯改以來升值近30%
中方邊罵邊承諾改革

揭穿老美假道學的面目……吵嚷不休的中國人民幣議題,說穿了就是虛偽二字。
普丁:美元壟斷是世界經濟寄生蟲
敏感期 美延後匯率報告 2011-10-15
人民幣 升值壓力緩解
「匯戰」 美、中都不想鬧大
大陸9月加碼美債113億美元達1兆1,483億美元 穩居美國最大債主
中國發動遊說 手段純熟
人幣案 陸專家:不必過度反應

人民幣升值 不受外力脅迫
溫家寶表態 不會加速升值
美通過涉匯法案 人民幣嗆貶
人民幣帝國 築長城抗美元
官方智庫:該讓人民幣走弱了
全球對沖基金做空中國
人民幣連貶3天 長期看升5字頭 2011-10-15
歐債拖累中國10月外銷減速
大陸救出口 要靠非洲拉美
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預言:逆差兩年後出現 人民幣會貶
美10月貿易逆差降4% 赤字降30%
美10月貿易逆差 近10月新低 但進出口值皆告萎縮,顯示內外需求均不振。
中願進口美國產品但受限制
為亞洲四小龍代工 陸成順差替死鬼
大陸前11月順差1383.98億元 年減18.79%
中國世界貿易第1大出口國及第2大進口國 世界經濟陸貢獻超美
高盛:陸16年內取代美 成世界第一經濟體
美前商務部長:中國 將決定全球經濟成長
林毅夫預言:2030年 中國躍經濟最強國
美國國會成立的一個獨立委員會表示:人民幣10年內威脅美元地位
諾貝爾獎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西蒙尼‧詹森預言:人民幣 25年後取代美元
學者:人幣30年內成自由兌換貨幣 
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20年內 美元仍是老大
人民幣取代美元需要過三關:貿易結算貨幣;國際投資貨幣(楨:此投機性中不要);國際儲備貨幣。
熱錢月流1800億 人幣走勢看貶
市場觀點:熱錢撤離 逼人行出手
陸媒:11月人民幣貶0.5%
G20逼升人民幣 胡錦濤堅拒 2011-11-5
三年首見 人民幣連六天盤中跌停2011.12.08
陸官方表態:未操縱匯率 走勢可證明
滙豐:人民幣升值潛力 長期看好
熱錢避險 人民幣反轉走貶
有升有貶 人民幣將更市場化
中國將維持穩健貨幣政策
看匯率 夏斌:明年人民幣升壓變小
人民幣升值預期 急凍
陸港貨幣互換規模 倍增
夏斌:搶人民幣離岸 台灣不夠積極
夏斌:兩岸速簽貨幣清算機制

中美大戰 掃到美零售業巨頭沃爾瑪
流彈波及 工廠傳惡臭 可成停工早有端倪
陰謀論陸反擊蘋果 向可成開刀
外交部談沃爾瑪事件:外企不能僅靠優惠政策
削蘋果大陸推環保稅

中國駐世貿組織大使易小準:中國與世界實現共贏2011-12-12 新華國際(另參本館:《中國入世》)

入世10年,中國對世界產生的重大影響,可以從經濟、政治、法律三個方面來認識。
 經濟上,入世10年,中國成為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進出口已佔到全球進出口的十分之一。這一數字對中國、對世界都具有重要意義。對中國而言,中國出口佔世界十分之一,說明中國的外部需求有多麼大,中國GDP增長中有多麼大一塊是靠向世界市場出口拉動的。這是中國參與全球化,融入世界的最重要標志之一。對世界而言,中國進口了全球近十分之一的貨物,這證明中國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場之一,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這兩個十分之一,既反映了中國對世界的貢獻,也顯示了世界對中國的重要性,是一個“雙贏”的典型。
 政治上,縱觀世界近代史,我們不難發現,從1840 年至今的170多年歷史中,世界上只有三個國家曾經做到進出口佔全球十分之一——英國、美國和德國。今天,中國也做到了。而且,中國是做到這一點的唯一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經濟實力大增,實現歷史性跨越,使中國歷經百年滄桑後,終于完成向世界經貿大國的轉變。對世界而言,中國入世10年,是中國與各國分享繁榮、實現互利共贏的10年。中國全面融入經濟全球化,每一個國家都或多或少從中國的參與中獲得好處。中國以大國身份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推動實現發展目標,展示了中國說話算數、勇于擔當的負責任大國的良好形象。10年歷程也證明了世貿大家庭接納中國是一個正確的抉擇。這是多邊貿易體制的勝利,也是現代國際關係史上一個成功的范例。
 最後,從法律上看,對內而言,中國入世10年,守諾履約,遵循國際規則和市場經濟理念,開展了大規模的法律法規清理工作,穩步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初步建立了符合世貿原則的法律體係。
   相關新聞
中國入世十年「與狼共舞」?
入世十年 中國的成長與反思
巴西又在WTO向人民幣發難 實為行貿易保
瞄準人民幣 WTO同意明年討論貨幣傾銷
陸入世十年 美譴責國家資本主義
VS
美媒:美應向中學習計畫經濟 
北京措辭強硬:美保護主義升級
貿易戰一觸即發 台商皮繃緊
中願進口美國產品但受限制
陸太陽能電池 遭美雙反調查
反擊「雙反」措施 陸14家太陽能廠聯合抗美
中輸歐皮鞋反傾銷案 WTO判歐盟敗訴
積極應對多層木地板相關產品雙反 陸企首次完勝
王岐山:中美經濟問題政治化 雙輸
中美太陽能「雙反」戰 恐雙輸
中對美反擊 太陽能貿易戰開打
太陽能企業:美國別傷人害己
陸製太陽能產品 恐遭美封殺 (另參本館:綠能產業(一)
美反傾銷調查 中國太陽能業黯淡
貿易戰 恐阻礙陸十二五新能源發展
形勢逆轉 陸風電業恐死一批
太陽能電池 兩岸囊括8成
過度投資 LED業不再發光發亮
電動車市場慘 比亞迪難挽頹勢
太陽能輸美雙反案 陸轟挑釁
十二五太陽能發電目標提高50%
陸遭雙反 盧明光:台廠未必得利
報復!陸醞釀提高多晶矽關稅
衝擊發酵 太陽能組件恐大漲
雙反 美、加盯上陸鋼製品
保護主義當道 佛山輸歐陶瓷少16.5%
美歐化纖原料乙二醇EG涉傾銷 大陸調查
大陸毛巾 台灣擬續課反傾銷稅(另參本館:欺中怕美

陸CPI驟降 經濟軟著陸成功 2011-11-10 工商時報

     中國國家統計局昨(9)日公佈10月份CPI升幅為5.5%,連續第3個月下降,也創下近5個月來新低,與9月份相比,更大減0.6個百分點,是2009年2月以來的最大月度降幅。
     通貨膨脹風險驟降,被視為是大陸經濟「軟著陸」的成功象徵,也讓投資人對於政策放鬆預期普遍增強,但在外部經濟環境不穩情況下,市場普遍認為信貸政策鬆動空間有限。
   相關新聞
世銀:陸軟著陸 今年成長率9.1%
大陸經濟 林毅夫:還能高速發展20年
歐債導致原物料行情回檔
歐債 反助金磚四國抑制通膨
製造業降溫 陸11月PMI跌破50
出手救市 人行調降存準率2碼
大陸降息 最快明年初
大陸銀根鬆了 幅度將超預期
名家觀點/中國人行 發射「經濟大砲」
證券業看法:緊縮結束 陸股牛來了
銀監會主席:繼續提高直接融資
人行:民間借貸利率 4倍為限
衝著艾未未?北京嚴打非法集資(楨:啥都能扯到政治?針對溫州借貸事件啦!另參本館:中共為何反維權 )
溫總一席話 貨幣政策緊轉穩 陸港股齊攻高
通膨降溫 貸款暴衝 陸貨幣政策緊轉穩
陸財政部:新振興方案規模4兆人民幣起跳
拓內需拚轉型 消費月展決心

陸發動秋季外交 劍指「美帝」 2011-11-09 中時 亓樂義
     
     今年九月中旬起,中共中央九名政治局常委當中,有五位相繼出訪,近至俄羅斯和中亞,遠至歐洲,其中去俄羅斯兩次,副總理李克強甚至同時訪問南北韓,此前尚無先例。到中國訪問的有菲律賓總統和越共中央總書記等政要,此兩人均首次登陸,都談到敏感的南海問題。
     不僅如此,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近來出席廿國(G20)集團領導人峰會,溫家寶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接著胡、溫二人還將分別前往在夏威夷召開的APEC峰會,以及在印尼舉行的東協首腦等系列峰會。世界四大峰會,中共無一缺席,角色愈顯重要。      
     相關新聞
中俄攜手:反對大國主宰世界
溫家寶提點子上合組織設銀行 會員支持
溫家寶喊話 擴大本幣互換
APEC未登場 中美煙硝味濃
美力推TPP 中國不埋單
TPP議題 中方再槓上美國
APEC前嚷TPP 美爭亞太主導權
中美大戰 從APEC延燒到東協
強化亞太影響力 美駐軍北澳
歐巴馬矢言續留亞太 坦對大陸
美澳軍事合作 中嗆不適當
美菲簽宣言 南海問題齊抗中
歐巴馬:美國是太平洋強權
歐巴馬的「亞洲祭」
溫家寶公開演說籲外部勢力退出南海
雖然美國近來四處宣揚其重返亞洲計劃,瑞士媒體稱美國無力對中國展開遏制蘇聯般冷戰
東亞峰會/政經議題 美中火辣角力
歐巴馬的亞太文攻武嚇
東亞峰會/無視美反對 選緬甸當2014主席
中國外交面臨戰略調整
希拉蕊會緬甸總統 恩威並施
(楨:緬親西將重蹈利比亞?另參本館:伊斯蘭革命)
評:挑撥中緬關系失風度
白宮毫不掩飾對中國遏制意圖 笨拙而愚蠢
緬甸改革 中國樂觀其成
中日較勁 爭相砸錢助東協
溫家寶喊話中國、東協 擴大本幣互換
會歐巴馬 溫家寶:增強人民幣浮動彈性
人民幣帝國 築長城抗美元

美掏不出東西給亞太國家 2011-12-05 中國時報

     美國要拉攏緬甸,緬甸則要利用美國,西方多數媒體似乎認為美國讓國務卿親自訪問,緬甸應該受寵若驚,事實上卻不盡然。
     緬甸人要聽其言也要觀其行,希拉蕊口口聲聲要緬甸推動民主進程,卻不提解除禁運制裁,而這是緬甸人所想望的。
     美國要在亞洲遏制中國是很明白的,但現在美國已在走下坡,不但欠中國大量國債,未來還將大幅削減國防外交預算,還能拿出什麼使東亞國家動心、使中國恐懼?
     美國刊物說:美在澳洲派駐二千五百陸戰隊,很難想像這支小部隊在什麼情況下能派上用場,它在軍事部署上無用,徒然激起中國反感,歐巴馬重申與菲律賓間近乎垂死的同盟,也可得到同類結論,三流的菲律賓軍隊在任何危機中都不是安全伙伴。
     希拉蕊去年訪問柬埔寨,鼓勵柬國勇於向中國提出關乎柬國利益的問題。但她沒有說美國將給柬國什麼東西,一年過去了,不能拉開柬中關係。這次美國想拉開緬中關係,倒是中國替美國出主意:「解除對緬制裁」,但美國能嗎?且等明年此時如何。
     美國在南海問題上不斷攪和,確實使中國疑心,但究竟產生什麼實質效果?有評論認為當今區域中等力正崛起,對大國形成有力制衡,甚至能左右、挾持大國為自己服務。究竟是美國利用南海國家?還是南海國家利用了美國?

TPP 擴大自由貿易圈  2011-11-14 中國時報

     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是二○○五年由新加坡、汶萊、智利、紐西蘭等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組成的多邊貿易協定,主要目標是因應金融海嘯衝擊,與加強亞太經濟推動擴大對外自由貿易圈。直到二○○九年美國加入才進一步擴大,先後有澳洲、秘魯、越南、馬來西亞加入,共九個經濟體。其主要討論議題,主要鎖定勞工、環境、政府採購、政府投資、智財權等領域。這次美國大張旗鼓的準備擴張TPP,讓它成為一個龐大的自由貿易組織,被認為是對大陸在亞洲勢力的挑戰。
     目前TPP區內的人口數有5億人,與ACFTA域內擁有19億人口,TPP規模還是相形遜色。不過隨著日本、墨西哥、加拿大新力軍,讓原本規模遜於ACFTA的TPP,頓時成了APEC區域內兩大自貿區。

新華社評論:美欲一石三鳥 2011-11-14 中國時報

     針對歐胡第十次會面所拋出的TPP議題,大陸官方新華社評論指出,美國積極推動開展TPP談判「意欲一石三鳥」,首先是為了提升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主導權,其次是借此制定新的國際貿易規則」,還希望「借此促進出口,挽救美國低迷的就業市場」。
     新華社指出,儘管TPP談判在一年半多時間裡已進行了9輪,但在一些敏感領域分歧大,談判進展不順,短期內難以取得實質性進展。      
      相關新聞
美推TPP架空APEC?中冷淡以對
是否加入TPP 中改持開放態度
人民幣匯率 歐胡會交火過招
歐巴馬警告 陸應遵守遊戲規則
美強推TPP 與中針鋒相對
陸學者:排中 顯見美短視且矛盾
搶當亞洲一哥 TPP燃中美戰火
美國以TPP再君臨亞洲
美中邁向對峙 TPP布局掀經濟冷戰?
時殷弘:TPP能否成功得看中、日
外媒:日入TPP打亂陸東亞戰略
日相改口:TPP損國家利益 就不加入
歐巴馬:TPP明年定案
TPP明年完談目標 恐因日拖緩
受美鼓舞 加拿大入TPP談判
台灣入TPP 還有漫漫長路
我憂邊緣化 洽簽雙邊FTA突圍
馬:10年內創造條件參加TPP
選ECFA或TPP 台處在夾縫中
美韓FTA的愛恨情仇
催淚彈鬧場 韓美FTA強行過關
催生FTA 中日韓:年底完成投資條約

各有算計 TPP很難搞定 2011-11-15 工商時報 蕭麗君
 
     儘管美國總統歐巴馬大力宣揚TPP,然而事實上TPP已成中美政治的角力戰,加上日本政府雖支持,國內卻是強烈反彈,反映各國國情不同,對TPP的參與程度也不盡相同。凡此種種,都意味TPP要簽定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參與TPP的國家加總起來只占美國總貿易的6%,對美國經濟助益並不如外界預期。TPP議題,戰略意義大於經濟實質利益。同時,歐巴馬也期待藉此來拉抬國內人氣,以迎接明年選戰。  

林中斌:中國欲不動武主宰東亞2011-12-08 中央社(另參本館:中國與東協 東協加三 PLA最急需的武器 中國海軍 《國家海上利益論》《海權論》 保釣再起?)
     
     奧地利「標準報」(Der Standard)記者最近在台北專訪林中斌。今天在國際版刊出記者與林中斌的對談內容。
     針對最近美國與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的緊張關係,林中斌認為,看這個問題,要考慮到4項重點。
     第一,強硬的外交經常是為了向國內交代,2012年歐巴馬總統要尋求連任,而中國領導階層也將更迭。
     第二,中國在南太平洋地區的鄰國,包括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或新加坡,都不是出於自願成為美國的盟友,而是基於自保。
     第三,美國不僅有經濟問題,政治也陷入僵局,所以,美國的軍事支出會大幅削減。也因此,可能無法維持在太平洋地區的強勢地位。
     第四,北京有一套細密的大戰略,有一部分可追溯到鄧小平。這一點常被忽略。鄧小平說過:「我們和美國人交涉立場非常強硬,但絕不會斷絕關係」。這正是北京目前的做法。它的戰略其他部分就是主宰全東亞不必用軍事手段。中國並沒有意圖超出這個範圍。
     他指出,北京打算藉由經濟、外交、心理、文化及傳媒等非軍事手段達到目的。武力則是這個戰略的支柱。中共人民解放軍的信條為:「隨時作好準備,但是儘可能不必動用。」這個觀念和一百年前美國羅斯褔總統提出的概念相似。羅斯褔的說法:「口氣要軟,不過要隨身帶根大棒,這樣就萬無一失。」     
     關於美國遏阻中國的戰略能否收效的問題,林中斌的看法是:就長期來看,未必有效;然而,仍是可以運用的手段,在未來的談判桌上可以挫大陸的銳氣。
     他強調不能錯誤地低估美國。當下的美國不同於以往,已有能力自省和自我批評。這一點也挽救了美國。雖然可能不再是第一大國,卻仍然是一個被信賴的外交強權。
     解讀一些中國軍事將領的武嚇作勢,林中斌說,中國軍方將領有分工,有些負責對外武嚇,有些負責策劃。一些常耀武揚威的將領,從一星升到兩星軍階後,立即封口。
     根據他的分析,中國解放軍早已是被拔了利齒的老虎。當年鄧小平僅晉升17位三星上將,江澤民時期卻有79位。被封官削權的將領們對內張口無牙,只能對外舞爪。
     他同意「標準報」記者的看法:中國海軍在太平洋實施演習是對外武嚇。不過,他也提醒,在中國的戰略傳統,關鍵在於不讓對手看清虛實,並非威懾。西方國家會盡可能展現自己的實力。對中國而言,卻無此必要。他特別引述中國古代哲人老子所言:「邦利器不可以示人。」

分析稱中國有多種戰術組合應對駐澳美軍 2011-11-25環球時報

美國軍事專家拉裏?沃策爾這樣表述:澳大利亞北部確實遠離中國,不過具有較高機動性的海軍陸戰隊,仍可輕易鉗制中國的動作。此外,中國軍隊最近加強部署中程彈道導彈,而澳大利亞不同于沖繩,不在中程彈道導彈的射程內,這在戰術上是一大優勢。
但中國的武器庫中遠不止有中程彈道導彈和洲際導彈。中國的核潛艇具有全球巡航能力,中國航母的發展,不久也會讓沃策爾的自信變得不可靠。此外,中國還有足夠多的戰術組合,可以讓入侵者的出發地不落到打擊範圍之外。和武器平臺比起來,更重要的是中國維護自身安全利益的決心,讓中國人民和軍隊只挨打,還不了手,是不可想象的。
http://mil.news.sina.com.cn/2011-11-25/1106675030.html

中美太平洋大博弈【經濟日報社論2011.11.15

首先,必須觀察進入新世紀這十年來,全球戰略形勢的變化,要言之,兩個大趨勢:美消與中長。從2001年遭911恐怖襲擊後立即發動反恐戰爭開始,美國先後陷入阿富汗與伊拉克戰爭泥淖,元氣大傷,國際形勢受損;又繼之以世紀金融海嘯,有點焦頭爛額。另外一頭,中國埋頭搞經濟,GDP的全球排名上升到僅次於美國,外匯存底全球第一,中國與東協十國的自由貿易區也正式啟動,而美國在亞洲則疏於經營,與東協、日本、韓國關係有點鬆動;也正是在這段期間,中國成了全球最大債權國,美國則是全球最大債務國。這即是「美消中長」。
被《時代周刊》稱為美國「地獄十年」告一段落之際,正是歐巴馬總統上台之時。歐巴馬一上台,即進行全球戰略大調整,三個重點:(1)戰略退卻,自阿富汗及伊拉克撤軍;(2)戰略統戰,積極全面改善與矛盾國家如俄羅斯、古巴、緬甸、委內瑞拉等的關係。所有這一切,似乎都在為了(3)戰略進取,即針對中國進行的全面戰略部署做準備。也就在這個時候,歐巴馬說出了「我要做太平洋總統」、「我不接受美國成為世界老二」的話。一個所謂的「重返亞洲」、劍指中國的大戰略隱然成形。
希拉蕊指出,建立「跨太平洋體系」涉及六個方面的工作,包括加強與盟友關係、深化與強權間工作關係、緊密與地區多邊機構關係、擴大貿易和投資、廣泛的軍事存在,及提升民主和人權。這些工作中,民主、人權、軍事存在等,都有明顯的「項莊舞劍」意涵。(楨:越南等有民主、人權?)
與這一套「跨太平洋體系」的理論架構配套,是一系列具體的行動,包括(1)TPP的經貿外交戰略;(2)即將舉行、美國總統首次出席的東協加美國高峰會(ASEAN+A),這個高峰會將把中國極力避免國際化的南海問題正式列入議程;(3)一個已浮現輪廓、欲隱又現的美、日、澳、印四國間的「亞洲版北約」。看來美國的「重返亞洲」,從戰略思慮到行動部署,邏輯井然,動作確實。中國大陸似乎是落於後手了。
在理論上,中國大陸的訴求是和平與和諧,似略失之於抽象;但中國主張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大方向是正確的,關鍵在於「新秩序」的內涵是什麼?如何建立?撇開理論不談,中國大陸在實際行動上還是相當積極的,除了與東協「10加1」的自貿區已正式啟動外,中國與中亞及俄羅斯的「上海合作組織」也極可能從安全及反恐領域延伸到經貿與金融,中國與日、韓也將展開雙邊的自貿區協商;當然,兩岸四地之間的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協議)與ECFA(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也在運作之中;甚至原本很抽象的「金磚五國」概念,最近也開始針對以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展開討論。
總體看來,美國與中國正在亞洲及太平洋這個大棋盤上展開世紀大博弈,目前大棋盤上正在交手的領域有經貿、軍事、價值(民主與人權)、金融(人民幣)等,有的平分秋色,有的互見優劣。

德班大會落幕 取得四項協議 2011-12-12 旺報(另參本館:氣候峰會
 
     歷經兩周馬拉松式磋商,最後加碼數十小時衝刺「延長賽」,《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17次締約國南非大會終於達成《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2013年執行,綠色氣候基金啟動,成立工作小組負責2020年後減碳安排等四項協議成果。
     陸支持印度責任區別
     爭議甚大的《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將從2013年起執行,明年5月1日前提交減碳承諾;成立「德班增強行動平台特設工作組」,負責2020年後減碳的具體安排。
    歐盟這項提議引發大陸和印度強烈不滿,印度環境部長那塔阿拉賈(Jayanthi Natarajan)說,印度不會因各方聲浪就不顧貧、富國責任分擔原則,不會因任何形式的威脅或恫嚇就退縮;大陸代表團團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表態支持印度,應落實「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
     新華社報導,這次德班會議達成決議如此困難重重,主要是已開發國家如美、日、加拿大等國不考慮第二承諾期的減碳指標,對《議定書》也抱持消極態度,美、加甚至不願簽署。歐盟雖然相對積極,卻額外要求大會敲定「路線圖」,在2015年制定具法律約束力的減碳框架,在2020年生效。
     陸籲開發國拿出誠意
     大會觀察員分析,美歐態度迥異,是因為美國不願為減碳犧牲利益,歐盟卻試圖用減碳和成熟的碳排放交易系統獲取利益。大陸代表團在會後指出,這次未能全部完成談判,最主要是因為已開發國家對減碳及提供開發中國家資金、技術轉移的政治意願不足所致。

綠色科技賽 中國領先【經濟日報2011.12.12

中國已在綠色科技競賽中跑在前端,其成果最終可能比年年召開、卻仍無法有效因應氣候變化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更能拯救地球。
雖然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碳排放國,但同時加速投資綠色科技。
率歐洲議會代表團前往南非德班與會的議員萊恩(Jo Leinen)表示:「世界有場非正式的綠色科技競賽,由中國領頭,可能比正式協議取得更成功的結果。」
美國皮尤環境組織表示,中國去年投資低碳能源技術達540億美元,高於美國的340億美元。
由於中國有提供13億人口食物、燃料與水的迫切需求,因此比他國更知道抑制全球暖化的能源型式價值,因為全球暖化已國內大片土地沙漠化。

爭議不斷 歐盟和基礎四國槓上 2011-12-12旺報

     這次德班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從9日一路延長到11日清晨,才得以有協商成果,主要是受到歐盟和大陸、印度等開發中國家意見分歧所致,直到11日清晨才完成協商。
     歐盟在大會中突然提出「路線圖」,並提出2018年生效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減碳框架,並將《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等其他議題與此掛勾,小島國也附和歐盟立場。
     大陸和印度則強調,不能忘記公平原則,應落實「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印度環境部長那塔阿拉賈(Jayanthi Natarajan)強烈反對並激動反駁:「公平在哪裡?」大陸代表團團長、大陸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也表態支持印度,並質問已開發國家應給發展中國家資金和技術支援,「快20年了,你們做到了嗎?」
     9日下午,美國、大陸、巴西等國家都取消記者會,外界傳出,歐盟連合小島國、中南美洲國家形成小集團,向他國施壓。
     9日晚間被稱為「基礎四國」的大陸、印度、南非和巴西舉行最後磋商,印度當場表態支持大陸,南非和巴西也都認為磋商順利,當場粉碎9日上午歐盟記者會傳出「四國分裂」說法。
     德班大會期間,不斷傳出「基礎四國」已分裂的說法,某些成員倒向已開發國家,新華社報導,解振華還對此澄清:「我們每天要碰頭三、四次,每個重大表態都經過協商。」
     新華社昨天報導,德班大會最後是在「基礎四國」團結一致,對發展中國家最關切的問題同聲同氣,才使得德班取得「里程碑」成果。

減碳政治角力 開發中國家低頭【聯合報2011.12.12

一九九七年的京都議定書將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區隔開來,開發中國家不需受到減少碳排放的約束。德班會議的最大成就,是說服印度和大陸未來接受法律約束,雖將雙軌制再保留幾年,但許多國家希望在二○二○年京都議定書下一階段屆滿時,完全打破雙軌制。

應對氣候變遷 誰是阻礙合作的壞蛋?2011.12.12
【聯合報╱鄭方婷/日本東京大學博士候選人(南非德班)】

會議本應於九日結束,在歐美等傳統大國與中國印度等新興大國之間政治衝突劇烈之背景下,延長兩天,號稱有史以來最長的締約國會議。
對於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美國與歐盟有著極大的根本差異。美國基於其國內產業界與議會的不支持,自京都議定書之後,就主張建立一個不設定強制性減排年限、目標,但要求所有主要排放國提出自主性減排目標,並接受國際與國內的測量、報告與證明,以確保自主性目標獲得落實。美國在本次會議的最大目標,就是具體實施去年坎昆會議達成的幾點重要成果。
相對的,歐盟主張應該設定一套路線圖,提出於二○一五年完成協商,至二○二○年為止成立包含主要排放國接受具有法律約束效力的國際合作方案。同時歐盟宣布,即便日本、加拿大與俄羅斯不繼續參與京都議定書減排承諾,仍舊承諾第二約定期,至二○二○年從一九九○年基礎上削減百分之廿至卅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歐盟的主張受到絕大部分發展中與最貧窮國家的歡迎,在歐盟強力遊說下,隨著中國暗示可以考慮在二○二○年以後接受法律約束後,巴西與南非也表示可以接受。美國對於歐洲提出的路線圖是否成立並不重視,也不支持建立具有法律約束效力的議定書,美歐雙方差距甚大,難以相互讓步。最後在中國、印度等國的讓步之下,歐盟的主張獲得採納。
對於歐盟而言,削減百分之廿至卅的排放量並非難事,而且歐洲的減排對於減緩氣候變遷的影響也很有限,但是歐盟在國際談判中對於先進國家的減排行動積極主張,的確獲得廣大的開發中國家的歡迎。
相形之下,美、日、澳、紐、加等國被型塑為阻礙國際合作發展的壞蛋,苦思如何爭取中、印等主要排放國的支持。氣候變遷的國際政治當中,重要的是如何擴大支持力量;在歐盟獲得中國等主要發展大國的支持下,美日等國顯得孤立。若美日選擇繼續參與氣候變遷國際談判,勢必得與歐盟取得妥協。

新減碳承諾 我將自願遵守【聯合報2011.12.12

南非德班氣候大會達成減碳承諾,環保署長沈世宏表示,新減碳承諾應會變得更「嚴格」,台灣屆時也將自願遵守;且若各國減碳達共識,彼此之間應會建立「碳關稅」制度,作為履行減碳承諾的約束機制,台灣外銷產品必定面臨製程減碳的壓力。
 
另參本館:歐豬四國 《歐洲新霸權》 《歐洲共同市場》 國際金融新體制(一)  國際金融新體制(二)   中國大戰略 上海合作組織 中國宣言(館長代胡擬) 雙率大戰  貿易保護主義  美中互為人質? 全球股災 美該為股災道歉? 臺股  股市的貪瞋癡  連戰出任APEC特使  G2  G20 vs G7  美國價值2 歐盟向俄求援? 姓資姓社 經濟巫師  忽漲忽縮 全球糧荒 東協加三  中國崛起(二)

台長: 阿楨
人氣(6,312) | 回應(7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時評國際 |
此分類下一篇:歐巴馬
此分類上一篇:俄羅斯經濟

顯示全部74則回應

圖博館
一是對日政策調整方面存在一定瑕疵,因為中日緩和關係的結果是韓國也不得不緩和對日關係,這對形成美日韓聯盟是有利的;二是中國對朝政策方面存在瑕疵,中朝在金3代上台後兩國關係一直都沒有理順,這雖然主要原因不在中國,但中國在控制節奏上應該是有一定問題的。
  對於不可控的重大事情,一則是爭取拖更長有利於中國的時間,二則是想應對之策。佔豪的看法是,前面中國在這方面做得不錯,接下來薩德入韓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中國一方面在未來技術上不久應該可以應對(台灣部署鋪路抓大型雷達,中國一年就搞定了),另一方面作為大國調整一下政策即可,倒霉的一定不是中國而是韓國。當然,對中國來說也不是沒損失,中韓自貿區發展肯定受影響,中國在平衡半島方面之前3年工作付之東流(依然爭取到了三年時間,也是有意義的),除此之外中國並沒失去什麼。
  薩德的部署,對中國來說負面作用威脅是其次的,因為真到戰時瞬間可以實現摧毀,不會起什麼作用。其負面作用主要是平時的雷達監控,這個問題技術上應該不久可以實現應對,這方面對中國軍工完全可以放心。
  事實上,薩德的部署,最重要的影響不在軍事安全方面,而在於戰略平衡被打破。戰略平衡被打破對中國來說是延長了東北亞的整合時間,這當然也是不利的,同時還增加了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這對中國來說也是不利的。但是,這些不利都屬於戰術層面的,戰略層面中美實際上得失是等價的。終極博弈方面,中國賭上的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美國賭上的是全球霸權,兩者籌碼實際上是對等的,甚至美國籌碼更大一些。
  中國對薩德的反對主要是為了要展開反制,現在反制措施才剛剛開始而已,對一個大國來說這不過是你一招我一招的你來我往,也僅此而已。就像喬良將軍所說,薩德部署天塌不下來,兵來將擋水來土屯即可,有什麼好緊張的?
  至於南海仲裁,連聯合國、海牙國際法院都明確表示這個所謂仲裁和他們無關,這已經表明這一仲裁是非法仲裁,不過是一場鬧劇而已,誰出錢誰都可以搞,你如果和你鄰居有糾紛,只要你出的起錢一樣可以找他們仲裁一下,菲律賓為此付出了3000萬美元的代價。這樣一出鬧劇和無用的廢紙,當然最終的結局也是扔進垃圾桶。至於所謂的承諾不再建人工島這顯然是個人理解問題,中國外交部、國防部、海軍司令吳勝利等各方面都明確表示,“種島”是中國自己的事,誰也無權干涉,這在美海軍作戰部長訪華時是當面說的。所以,種島這事中國根據需要,任何國家也擋不住。
2016-08-09 08:08:12
圖博館
所謂停止種島之說來源於中國與東盟的共同聲明,聲明原文是這樣的:各方承諾保持自我克制,不採取使爭議複雜化、擴大化和影響和平與穩定的行動,包括不在現無人居住的島、礁、灘、沙或其它自然構造上採取居住的行動,並以建設性的方式處理它們的分歧。
  什麼叫“不在現無人居住的島、礁、灘、沙或其它自然構造上採取居住的行動”,就是說我在那裡不建民居唄,難道說我自己的島礁派兵看守也不准了?這壓根就不合邏輯嘛。所以,這種聲明只是政治博弈後一種階段的一種表述,是矛盾暫階段性緩和的一個所謂共識,僅此而已。至於說相關行動,那就在於各方解釋了,在中國的邏輯裡就是維權。譬如,剛剛進行的多機種戰鬥巡邏,按照中國就是維護國家權益。所以,對於這些表述,不必太過認真,還是該干嘛幹嘛。
  至於黃岩島的“種島”,其實是否開工現在的問題不是政治時機,而是技術問題。看一下黃岩島的礁盤會發現,其環形礁盤非常窄,而礁盤兩邊的水深又非常深,如此在黃岩島上進行建設其技術難度比其它島礁要大很多,而且能開闢出來的陸地也很有限。黃岩島種島一定要起到戰略性作用才能開工,那麼這裡就涉及到很多相對難度較高的技術問題,相信相關論證會比較多。
  而關於和菲律賓的關係,在其新總統上台後,他如果不做戰略退讓,中國不可能與其緩和關係,這就是為何杜特爾特喊了那麼久要派總統特使中國都沒有回應的根本原因。現階段,處於外交鬥法階段,這也是正常的。而且,對中國來說,杜是想修復與中國關係的,他要平衡在中美之間的關係,這時中國應該做的是亮明態度和底線,然後等其自己上門。而與此同時,我國在南海展開戰機戰鬥巡邏,未來在南沙島礁的相關部署也會做好準備,這難道還不夠嗎?國家行為是以國家利益最大化為基礎的,不是以個人情緒化為基礎的。
  至於蔡英文,這也是不可控因素,如果說我們之前存在怎樣的失誤,其實也還是在國民黨“九合一”選舉前沒有預估(楨:?)到國民黨敗得那麼慘。但事實上,對此我們能做的也只是準備相關預案。事實上,在佔豪看來,台灣換蔡英文我們有點“塞翁失馬”的味道,即雖然兩岸關係惡化了,但考慮到中國的國家實力在提升,這客觀上可能會加速兩岸一統。
  現在,外交部門正在抓緊工作,相信不久台灣方面就會迎來“斷交”潮,這是藉機收割台灣對外關係的一次機會。接下來,就是我們該去另一些手段來對付台灣方面了。
2016-08-09 08:10:17
圖博館
所以,中國周邊看似熱鬧,其實談不上被動,中國走的每一步都是紮紮實實的。釣魚島從日本實際控製到現在中國已經對日本形成優勢,東海防空識別區中國能力明顯強於日本,南海島礁建設更是讓中國在與美國的博弈中一點不落下風······那麼,中國在哪個地方顯得被動了?美國看似在攻實則是守,守得是其霸權;中國看似在守實則是攻,攻的也是美國霸權。
  所謂美國離間中國東盟關係,中國東盟聯合聲明實際上證明了中國東盟關係雖然因為個別國家的影響而出現了些問題,但最終美國並未撼動根基,TPP到現在美國依然未批,而到底最終是否真的能夠通過美國國會依然是未知數。而中國與東盟的經濟關係早已聯繫得非常之深,這是美國所無法割裂的,哪怕中國與個別國家爆發軍事衝突,中國與另外東盟國家的關係也不會發生本質改變。事實上,經過中美如此博弈,東盟客觀上是有些分裂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是複雜的,其緊密連不是一年兩年可以形成,其關係走向破裂也不可能一年兩年。
  事實上,美國圍繞中國消耗了大量政治經濟資源,也的確取得了一定成效,給中國帶來了較大壓力,但客觀上中國的實力不是因為美國的遏製而被削弱了,恰恰相反中國在美國的遏制中成長的速度更快、勢頭更猛。所以,雖然站在國家立場反對美國遏制中國,因為這樣對世界、對彼此都會增加風險。但是,未來如果翻回頭看,中國復興的步伐離不開美國這個“超級陪練”。
  總結上面的得失,中國恰恰得到的都是裡子,釣魚島、東海防空識別區、進出第一島鏈、南海“種島”······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里子,是過去中國一直想有但沒有的真正的里子。
  而關於戰友所提的建議,佔豪個人非常不認可“濤”戰友所謂佔豪指出政府做得不夠好的地方不夠這種暗示。無論佔豪的書《貨幣戰爭背景中國經濟與應對方略》、《大博弈中國之危與機》系列,裡面都既談問題又說方案,既分析“危”又強調“機”,而在佔豪的文章之中除了分析問題的來龍去脈外,就是提出建議。沒有問題,何來建議?建議當然就是奔著解決問題去的,建議對對應的部分就是政府做得不夠的地方。難道說非要把問題拿出來抨擊一番,然後自我裝13地“為民請命”一番,通過挑逗其戰友們的情緒以證明政府無能和自己英明就好了?恰恰相反,在佔豪看來,那叫沽名釣譽,是君子所不為的行為。
2016-08-09 08:12:03
圖博館
事實上,通過抨擊政府挑起粉絲情緒是最簡單聚攏人氣的方法,因為那根本不需要動腦子,只要找一個看不順眼的社會痛點無限放大就能以非常低門檻的思維和語言來實現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但這種方式是佔豪絕不會去做的,這不是佔豪的為人處世風格,更不是佔豪的人生態度。
  在佔豪看來,人立於天地之間,最重要的是擔當。一個人,在其位謀其政,不在其位不要裝13,佔豪作為一個老百姓首先該承擔的就是所謂的匹夫之責。對國家,談問題就提解決思路和方案,這就是態度。然而,也正是佔豪只要談到問題就給出了解決思路和方案,然後說明只要在這個方向前途就是光明的。事實是,過去差不多十來年的時間,佔豪所分析的東西有n多最終成為現實,又有N多建言在政府後來的政策中見到了。佔豪依然還是佔豪,這是個人生態度。
  就像在微博有一位童鞋留言評論說“和國家隊同行,不知不覺地就會講政治,就是失去原來的視角和切入點!”佔豪的回答是:不和國家隊同行我講的也是政治,更講政治,這是n多年來的傳統,講政治就是佔豪最大的原則,過去、現在和將來都不會改變。獨立思考、客觀理性、中國立場、百姓視角是分享的前提和基本原則,是佔豪評論存在的基礎和意義,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
  別的不敢說,但獨立思考、客觀理性、中國立場、百姓視角作為佔豪分享天下事的前提和基礎,是永遠都不會變的。在佔豪這裡,變化的是分享的內容,變化的是分析問題的方式方法,變化的是如何讓佔豪的“產品”更加適合社會的發展,但其價值觀、其立足的基礎是不變的。
  所以,要看佔豪談問題,得順著分析的邏輯去找,得順著解決方案對應的部分去找,佔豪不會單單把問題拿出來抨擊一番以顯示自己多麼英明,以此來忽悠粉絲搞個人崇拜。佔豪與戰友,是價值觀一致的同行者,“佔豪團隊”就包括佔豪和戰友們。
  今天談到這裡,恰好藉“濤”戰友的問題我們可以談談中美在過去6年多較量中的的是問題,如此大家也能有一個對這場世紀博弈的認識。
  美國重返亞太遏制中國有沒有成果?當然,就戰術層面而言,成果還是斐然的,美國的行動至少有四大成果:
  一、美國勾勒出了美日韓聯盟這個東方小北約雛形。
  二、美國暫時遏制住了中日韓、中國與東盟加速整合的步伐。
  三、美國一定程度激化了中國周邊的矛盾,使得中國周邊開始不再平靜。
  四、軍事上美國加強了在東亞的軍事存在。
2016-08-09 08:13:57
圖博館
那麼,美國又失去了什麼呢?
  一、美國失去了引導世界發展世界經濟的戰略機遇和時間。
  二、美國同時與中俄較量,促使中國快速戰略靠近,這是美國戰略上非常重大的損失,或者說是一個戰略失誤。
  三、美國失去了在中東一家獨大的能力。
  美國同時與中俄交惡,結果在中國支撐下俄羅斯沒有倒下,反而在中東出擊。普京軍事出擊中東的結果是,美國原來一家獨大的格局被打破了,現在連土耳其盟友也失去了彼此信任。這一戰略損失,是美國永遠也無法還原的。
  那麼,中國又得到了什麼呢?中國在過去6年得到如下幾方面戰略好處:
  一、由於美國將精力放在了遏制中國和挑撥地區矛盾上,這使得美國喪失了領導世界的製高點,中國在2013年10月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成了引導世界發展的戰略。
  二、中國與俄羅斯徹底戰略攜手。
  三、中國軍事上突飛猛進。
  四、中國在地區軍事控制能力上大幅提升。過去六年多,中國得到了釣魚島的實際控制能力,得到進出第一島鏈的能力,擁有了東海防空識別區,在南海種了一批島嶼,擁有了在中國周邊地區強大的軍事控制能力,中國軍事影響力的對外延伸正在加速。
  這些成績都是擺在眼前的,而且都是具有非常高戰略意義的。
  那麼,中國又失去了什麼呢?主要如下幾個方面:
  一、TPP對中國的競爭。
  二、東北亞經濟整合進程的停滯和中日韓和解進程的階段性終結。
  三、中國周邊軍事壓力增大,地區不穩定性提高。
  四、台海問題再次凸顯。
  過去6年多,中美較量中國的得主要在戰略層面,而且得到了非常多的戰略好處,這些好處實際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美國戰略失誤送的。中國所損失的實際上大多是戰術層面的,這種損失以美國的實力來說實際上是中國所逃避不掉的;相反,中國得到則主要是戰略層面的,這是基於中國的國家戰略決策者的眼光及中國的國家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決定的;相反,美國失去的都是戰略層面的,得到的卻是戰術層面的,這也正是現在美國在維持霸權的戰略上很被動的根本原因。
  在很多人心目中,有那麼多國家挑釁中國,所以不自覺地就會有一種“中必最輸”的感覺,否則為何那麼多國家總是與中國過去呢?事實上,站在一個歷史角度去看中國,新中國六十多年,在大國博弈中一直是戰略上得分,偶爾戰術上失分並不影響中國不斷走向復興。
2016-08-09 08:14:23
圖博館
中國正在加速復興,這個過程將非常精彩,佔豪和戰友們同行,有責任和義務讓大家能更好地感受這個過程,相信一兩百萬戰友長期這樣同行,從根本上說也是想從占豪這裡得到更多解析世界的視角,而佔豪也正在盡力扮演好這一角色。當然,角色可能不止這一個,還有財經、文化等領域。總而言之,希望大家不枉同行一場!
  回應
 佔豪真是人才!阿Q現世啊!
 佔豪水平比你高得多!你給別人提鞋都不配。
 重回奴隸制發展更快不是很正確嗎?不服就反駁嘛!
 寫的真好,真奇怪還是有那麼多瘋dog來噴,真有本事你們一條一條的來反駁給我們看看啊。
 東盟聲明說成是沒什麼影響、那就明擺著是胡扯了、一個發展中國家、也要去挑戰世界老大的霸權、那是什麼由你來說好了!
  相關新聞
 深度:南海仲裁案後中國使了什麼絕招讓美國最終認輸2016.7.28占豪 一、中國與東盟關係沒發生變化。第49屆東盟外交部長會議聯合公報25日出爐,提及南海局勢的段落雖有8個,但文件對非法的所謂南海仲裁案結果隻字未提。二、中國的好朋友柬埔寨力挺中國。三、美國向中國妥協,南海仲裁認輸。25日,美國國務卿克里明確表態:美國對菲律賓單方面提出仲裁案的內容不持立場,明確支持菲律賓跟中國恢復對話,通過雙邊對話協商來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很顯然,這和之前要中國接受仲裁的態度完全不同了。四、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訪華談妥協。美國對華妥協,在佔豪看來根本原因有五:一、美想孤立中國的外交戰失利。二、美輿論戰失利。三、美軍事施壓未奏效。四、菲律賓換了總統。
五、東盟不支持。
 英國《金融時報》2016.7.29稱TPP接近臨床死亡美國圍堵中國戰略失敗
 中時 2016/8/5社論稱 目前很清楚可以看出,在TPP可能胎死腹中的情況下,美國與歐洲的自由貿易協定TTIP,也同樣因英國脫歐,與歐盟內部右派和貿易保護主義興起而無以為繼。反倒是中國大陸在全力推動RCEP與一帶一路上頻頻得分,國際經濟舞台遂成為中國獨領風騷的局面。
 韓媒《中央日報》2016.8.5社論稱 中國全方位(楨:?)對韓部署薩德施壓用上全部王牌
2016-08-09 08:16:49
圖博館
G20共識 全球拚經濟 三管齊下 2016-09-05 經濟日報

20國集團(G20)峰會2016.9.4在杭州揭幕,為了拚經濟,在G20公報中,各國將同意採用貨幣、財政及結構改革三大政策,在貿易保護主義高漲的年代,各國也可望力挺國際貿易體系,發展自由貿易。
  不過,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秘書長葛利亞表示,全球各大央行刺激經濟的能力已經「接近極限」。他是在杭州G20峰會前接受專訪表示,在缺乏「突破性、合作性」政策下,全球經濟增長可能持續疲弱。
  德國總理梅克爾4日讚揚中國推動經濟結構改革做法,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爾則說,這次峰會須找到解決中國鋼材產量過剩問題,中國的貿易夥伴痛批中國是工作機會流失的元兇,他呼籲中國接受生產過剩監督機制。
  各國元首將同意一套政府制定跨境投資政策的準則,在全球貿易與經濟成長走下坡之際,此舉凸顯各國推動跨境投資的決心。根據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UNCTAD)數據,2016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的金額恐怕會驟降10%至15%,目前FDI的金額較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銳減10%。

習近平G20杭州峰會開幕辭向世界傳遞六大信號 2016.9.4中國經濟網

  一是表達了中國與二十國集團成員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責任擔當。
  二是為走到關鍵當口的世界經濟開出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中國藥方”。
  8年前,在國際金融危機最緊要關頭,二十國集團臨危受命,秉持同舟共濟的伙伴精神,把正在滑向懸崖的世界經濟拉回到穩定和復蘇軌道。8年後的今天,世界經濟又走到一個關鍵當口。上一輪科技進步帶來的增長動能逐漸衰減,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尚未形成勢頭。主要經濟體先後進入老齡化社會,人口增長率下降,給各國經濟社會帶來壓力。經濟全球化出現波折,保護主義、內顧傾向抬頭,多邊貿易體制受到衝擊。金融監管改革雖有明顯進展,但高槓桿、高泡沫等風險仍在積聚。在這些因素綜合作用下,世界經濟雖然總體保持復甦態勢,但面臨增長動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場反複動盪、國際貿易和投資持續低迷等多重風險和挑戰。
  希望杭州峰會能夠為世界經濟開出一劑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藥方”,讓世界經濟走上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之路:
2016-09-09 07:18:26
圖博館
第一,面對當前挑戰,我們應該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合力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維護金融穩定。第二,面對當前挑戰,我們應該創新發展方式,挖掘增長動能。第三,面對當前挑戰,我們應該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夯實機制保障。第四,面對當前挑戰,我們應該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第五,面對當前挑戰,我們應該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促進包容性發展。
  三是為世界經濟開闢新道路、拓展新邊界關鍵在於創新。
  四是二十國集團承載著世界各國期待,應該與時俱進,發揮引領作用。
  五是要把要把製定的計劃、達成的共識落到實處。
  六是共建共享,打造合作平台。

峰會開幕 瀰漫民粹情緒 2016-09-05 聯合報

G20峰會昨在杭州開幕,習近平致詞強調G20要能成為「行動隊」、而非「清談館」,各國應制訂行動方案,落實每一項政策。
  中國希望能藉由成功舉辦這次峰會來展現自身是個有自信、強大的國家,並準備好在國際舞台上扮演角色,以符合其身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但日漸高漲的反全球化民粹情緒,以及各國對於中國大陸領土野心感到憂慮的陰霾,卻籠罩整場峰會。
  在領袖峰會登場前夕,習歐在三日批准了巴黎氣候協定,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對兩人「跨出這個歷史性一步」表示讚賞,他還呼籲其他G20領袖跟進,並將理想的承諾化為「世界非常迫切需要的變革行動」。
  然而,專家預期會談將缺乏實質性內容,因為日漸升高的民粹情緒,將讓各國領袖難以對解決世界最緊迫問題所需的各種措施做出承諾。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拉加德上周警告,世界正面對長期成長低迷與不平等現象增多的潛在混合毒物,使政治人物受民粹主義和提高貿易壁壘的誘惑。

G20 陸釋六大經濟政策信號 2016-09-07 經濟日報

作為東道主,大陸在G20杭州峰會提供的全球治理方案備受關注,從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講話,到多名財經高官的發言,共釋放包括推動「一帶一路」、大刀闊斧去產能、外商投資鬆綁、擴充SDR(特別提款權)產品、保持穩健貨幣、金融助力環保六大政策信號。
2016-09-09 07:19:00
圖博館
習近平企圖改變全球經濟治理模式 2016/9/7 中時社論

仔細看在中國主導下所達成的G20共識文件,可以發現中國把自己十三五計畫的重點、一帶一路的規畫,和G20的共識方向緊密扣在一起。G20的主旨是「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強調綠色金融,互聯互通,這都是中國現在已經在推動,或計畫要推動的項目。於是我們看到這裡面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是中國自己的經濟發展,第二層是G20的共識與規畫,最上面一層是全球多邊的經濟貿易建制。中國要追求的還是全球、多邊、具有包容性的經濟治理,而不是切割、破碎化的經貿規範。所以由中國、G20到全球,三個層次,用同樣創新的精神予以貫穿。

G20閉幕 陸宣布建立全球稅收研究中心2016-09-05中央社

習近平宣布,G20決定深化國際稅收合作,加大打擊逃避稅的行為力度,支持發展中國家稅收能力的建設,通過稅收促進全球投資和經濟增長,中國將建立全球稅收研究中心,做出自身貢獻。
習說,今年在反腐敗領域,追逃、追贓取得突破性進展,已制訂追逃追贓的高級原則,在陸設立反腐敗追逃追贓研究中心,制訂了20國集團2017至2018年反腐敗行動計畫,成功打造「原則、機制、行動」三位一體的國際反腐敗格局,讓腐敗分子在G20、甚至在全球更大範圍內無處藏身、無所遁形。

中國2年追逃1915人追贓74.7億元 2016.9.6 新華網

  2014年以來,我國成立了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先後開展“天網2014”、“天網2015”行動,已從70餘個國家和地區追回外逃人員1915人,追贓金額74.7億元;集中曝光國際刑警組織已發布紅色通緝令的100名涉嫌犯罪外逃國家工作人員、重要腐敗案件涉案人等人員,目前“百名紅通人員”已有三分之一(33人)落網。
2016-09-09 07:22:17
圖博館
歐習會獲35項成果 2016-09-05 經濟日報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3日晚間與美國總統歐巴馬會談,雙方達成35項共識,同意以建設性方式管控分歧。習向歐表達大陸堅決遏制「台獨」的態度,並要求美方恪守一中政策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以實際行動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中美合作大局。
  大陸方面4日還特別發表「歐習會」35項共識成果清單,指雙方會談成果豐碩。在朝鮮半島核問題上,習強調,中方反對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要求美方切實尊重中方戰略安全利益;各方應避免採取加劇半島局勢緊張的行動,共同為推動形勢轉圜作出積極努力。在美方關切的南海議題上,習重申中方立場指,中國將繼續堅定維護自身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希望美方為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
  【記者周志豪/台北報導】蔡政府八月底確定指派前外長田弘茂接任海基會董事長,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昨天表示,九二共識是復談基礎,也唯有回到九二共識基礎,海基會與海協會才有恢復協商的可能。
  相關新聞
東協峰會不提南海仲裁 凸顯北京的外交勝利

G20杭州峰會 歷史和現實交匯 2016-09-05 經濟日報社論

G20峰會開幕式,習近平強調希望杭州峰會能夠為世界經濟開出一劑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中國方案」「中國藥方」,包括:採取更全面的宏觀經濟政策,統籌兼顧財政、貨幣、結構性改革政策,努力擴大全球總需求;提出《二十國集團創新增長藍圖》,通過創新、結構性改革、新工業革命、數位經濟等方式,為世界經濟尋找新的成長動能;完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優化國際金融機構治理結構,充分發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作用。展現出「以中國發展推動世界增長,用中國理念回應世界關切」的深刻用心。
  儘管北京在杭州峰會致力彰顯中國在全球的領導力,但國際現實對中國的挑戰也愈來愈尖銳、嚴峻。因為南海、東海主權爭議,北京和亞洲鄰邦包括日本、東協國家緊張關係大幅升高,最近更因美國在南韓部署「薩德」飛彈,導致近年中韓友好關係生變,這些發展已嚴重挑戰中國大陸作為亞洲領頭羊角色。
2016-09-09 07:23:00
圖博館
北京有強烈意圖參與及共同主導國際經濟及金融遊戲規則的重建,但大陸產能過剩、人民幣貶值及經濟持續走緩等問題,讓本身成為各國關切的焦點及抨擊對象;美、歐等工業國家興起的反移民、反自由貿易等風潮,也讓北京走向世界、擴張經濟版圖、爭取全球領導權及話語權的努力,遭遇重重阻力。
  杭州峰會讓中國跨出歷史的一步,但眼前的國際現實卻成為實踐「中國夢」的最大障礙,歷史和現實的交匯,映照出的是G20杭州峰會盛況和中國在全球所製造的各種衝突及問題,這種矛盾若能給予北京若干啟示,重新調整全球戰略目標及步伐,讓歷史可以和現實相互融合,這或許才是杭州峰會的最大收穫。

兩大峰會 豈可不察 2016-09-05 聯合報 黃介正

中國杭州「二十國集團」(G20)峰會與寮國永珍「東亞峰會」(EAS)將在本周相繼召開;前者是大國、富國尋求世界經濟與金融規則的談判場合,後者則是亞洲各國政經與安全政策的角力場。
  美國的「亞洲再平衡」與「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對上中國的「一帶一路」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形同拉鋸;美國在朝鮮半島部署薩德反彈道飛彈系統,對上中國在南海填海造島與軍事化部署,牽動兩個大國對自身「戰略安全」的算計,也考驗「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如何延續。
  歐任期僅剩四個月,應只專注政治遺產與歷史留名;習則至少還會在位六年,自然聚焦於實現中國夢的建構,未來中美互動關係誠屬難料。俄羅斯總統普亭、日本首相安倍、印度總理莫迪、印尼總統佐科威均雄心勃勃,南韓總統朴槿惠與新加玻總理李顯龍則將面對權力交棒。未來一年,亞太戰略格局將否發生結構性移轉,變數不小。
  從世界經濟動力與金融秩序,到區域強國角力與和平發展,九月中國G20及寮國東亞兩大峰會,極有可能為來年台灣所處之外環境定格。我們除兩岸關係僵持之外,目前置於重點的南向政策仍在籌謀而未發,邦交國維繫及國際組織參與足以堪慮,朝野各方萬萬不可因完全投入年金改革與轉型正義之內政鏖戰,而疏忽了對影響國家長遠發展與命運大局的兩大峰會之關注。(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
  回應
看看台灣無良媒體對G20的關注盡是在:甚麼安檢恐怖啦 工廠強迫停工可笑啦 全城淨空獨裁啦 就知道台灣氣數如何了
2016-09-09 07:26:20
圖博館
“美記者G20遭隔離”真相:想搞特殊待遇被中方拒絕

  據《紐約時報》稱,奧巴馬在杭州期間,中國對美國媒體與他的接觸進行了“不同尋常的限制”“白宮隨行記者團通常可以跟著總統參加任何公共活動,這次卻被隔離在距G20會議場所200碼(約合180米)外的大巴上,吃不到食物,也沒法上衛生間。”但一位中方知情人士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稱,《紐約時報》特意忽略了一個細節,那就是造成這樣的結果恰恰是美方自己要求的。他表示,美方記者專門提出要求,所有記者跟著奧巴馬的車隊走,儘管不能進會場,但他們願意乘中巴車外邊等著。這原本不符合相關安保規定,不過中方最後還是同意了,但現在美國媒體卻故意略過這一細節不提。

歐巴馬下機事件 陸外交部批美媒傲慢 2016-09-05 中央社台北

美國總統歐巴馬3日抵達中國大陸杭州參加20國集團峰會時,雙方工作人員曾發生爭執。今天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相關報導不專業,「給人留下個別西方媒體傲慢和自以為是的印象」。華引用歐巴馬的話表示,機場發生的小插曲不應被過分誇大,華說,作為東道國,中方盡可能在確保現場採訪安全和秩序的情況下給媒體提供便利和服務,「到訪的代表團也應該尊重和服從東道國符合國際慣例的做法和安排」,她還說,這些是「基本禮貌」。

杭州辦G20是虧是賺?專家:催生580億經濟增量

據大公網2016.9.6報導,杭州舉辦G20峰會是虧是賺?有機構指出,G20峰會不但可以提升杭州城市地位與國際形象,且峰會後對杭州經濟的中長期拉動不可限量。據G20智庫會議牽頭人之一,中國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測算,G20峰會將為杭州帶來不少於500億元人民幣的中期經濟增量;另有研究機構表示,G20峰會的舉辦將為杭州未來承辦系列重大活動打下良好基礎。除G20峰會外,杭州還將相繼舉辦“2017年國大中學生運動會、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2019年屆東亞青年運動會、2020年世界游泳大會,及2022年亞運會。市場機構判斷,上述一系列盛會的承辦,有望令杭州本地體育產業迎來新發展。
  相關新聞
G20杭州峰會紀念郵票 銷售破億元
2016-09-09 07:26:50
圖博館
回應
 不同的眼光與智商,會有不同的答案。祝賀杭州!
 是虧是賺?作為一個杭州人真心不明白怎麼會有這麼弱智的問題!不說杭城接住峰會加快的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保護、市民素質提高,就一台晚會,將杭州的山水、人文,細緻而全方位的呈現在國人及全世界面前,世上還有比這更好的廣告了嗎?就這一項全值了!我現在擔心的是峰會後,西湖邊的人可不要太多哦!
 最討厭辦個什麼東西後算贏虧,有些東西算得過來嗎?國際聲譽、關係、影響力、政治地位等等等等。祝賀中國、祝賀杭州!

林毅夫:中國或將成為世界發展的領頭羊
經濟學家,曾任世界銀行副行長2016-08-26

今年9月,中國將首次主辦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這將成為中國在國際事務上發揮其領導力的一次難得良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以今年的G20峰會為契機,抓住寶貴的歷史機遇,向世界展現中國發展的雄心壯志。更為重要的是,習近平主席應始終確保發展成果能由全體人民共享,並在明年啟動中國與其它經濟體的多邊投資協定談判。
  我們深知,當前世界各國發展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但是這些國家又需要資本流入來建設和發展必要的金融部門,這使得這些欠發達國家陷入了“死循環”。要彌補發展中國家在人力資本與金融資本等方面與發達國家的巨大差距,並使得它們能夠獲得更高的外匯信貸額度,助力國家發展,最好的方式就是獲得外國直接投資。
  如果各國能夠達成一項多邊投資協定,那麼投資於發展中國家就將變得不再困難重重,或許這能夠將欠發達國家拖出“死循環”。與此同時,這一多邊投資協定也將涵蓋設立投資保護機制和激勵機制、爭端解決機制、企業社會責任準則和國有企業與主權財富基金投資規約等,這些機制的設立將增強投資者的信心,強化欠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基礎。
  根據聯合國貿易與發展組織(UNCTAD)的報告,2013年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總額就已上升為世界第三。據其預測,中國將在2016年成為資本淨輸出國。中國的“走出去”戰略鼓勵國內的企業到海外投資並擴展業務,“一帶一路”戰略則計劃為整個歐亞大陸提供貿易基礎設施保障。因此,這一趨勢只會日益加強。
2016-09-09 07:28:58
圖博館
中國很快就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FDI)來源國。中國在對外投資方面的快速發展使它當仁不讓地成為G20峰會全球發展議題的領頭羊。為此,中國應當明確具體的發展目標,規劃切實可行的、可供借鑒的發展路徑。這一框架協議理應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平等對待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促進世界各國的經濟增長。
  相關新聞
 RCEP 觸礁亞洲國家紛紛琵琶別抱TPP 天下雜誌 2015.11.22
 美國反TPP與亞太國家焦慮 中時社論 2016.8.5 目前很清楚可以看出,在TPP可能胎死腹中的情況下,美國與歐洲的自由貿易協定TTIP,也同樣因英國脫歐,與歐盟內部右派和貿易保護主義興起而無以為繼。反倒是中國大陸在全力推動RCEP與一帶一路上頻頻得分,國際經濟舞台遂成為中國獨領風騷的局面。
 TPP遇阻多國欲投中國RCEP懷抱
 英媒:是時候宣布TPP臨床死亡了
 天災黨爭不斷 安倍放棄在本屆國會通過TPP
 聯合報:G20峰會 看中俄縱橫 憂台灣孤立:中(一帶一路)俄(歐亞經濟聯盟)戰略方向一致;美國歐(TTIP)亞(TPP)布局難產。(回應:台灣本來就微不足道,是自己在自欺欺人,自我感覺良好!)

中國正以全新之姿重返國際舞台2016-08-26 經濟日報社論

由中國大陸擔任主席的G20峰會即將在9月初在杭州舉行,峰會主題為「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主持會議及發表主題演講。大陸當局預料會在峰會中向全球提出「中國方案」,展現中國的意志。要解讀此一作為,得從整個國際社會自進入新世紀以來大形勢的變化談起。
  這個所謂的大形勢,就是全球權力結構的巨大變化:一、作為超級強權的美國,歷經兩次反恐戰爭及金融海嘯之後,元氣大傷,難以再「號令天下」;二、自1970年代以來就主導全球事務討論與發展的G7組織,也因參與國家國力的減弱而顯得益發力不從心;三、一些發展中大國尤其是中國異軍突起,經濟增長表現亮麗,綜合國力急速壯大。在這樣的背景下,2008年突然爆發金融海嘯,全球金融及經濟形勢險峻,發達國家全都束手無策,倉皇間,才意識到G7完全無力應付這樣的危機,因為G7沒有納入當時GDP已是全球第三的中國,於是立即決定將已納入中國在內的「20國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升格」為領袖峰會,在金融海嘯爆發後的兩個月舉行了第一次「G20峰會」。這是中國以關鍵新興大國的身分「受邀」登上國際治理舞台的開始。
2016-09-09 07:29:28
圖博館
八年過去了,在「後金融海嘯時代」中,儘管發達國家一而再、再而三採取量化寬鬆(QE)貨幣政策,全球經濟卻仍一直陷於長期停滯的「L型」困境之中,並且還將面對一再QE後超量流動性反撲的巨大風險;中國成長雖也放緩,但大致仍能維持在6%到7%之間,以這樣穩健的速度,遲早必將取美國而代之,成為全球GDP之首。
  根據這樣的了解與觀察,不妨對這個所謂的 「中國方案」作一猜想與推測,其核心內容或包含兩部分:
  一、對全球化進行全面深刻地反思。自上世紀二戰結束迄今70年來,全球化範圍不斷擴大,的確為全球帶來了很多利益。但不容否認,當前全球貧富問題日趨嚴重,這不但導致了益形尖銳的社會矛盾與政治危機,甚至也成了全球需求遲滯不振的主要根源。與此同時,在美元霸權主導下的全球金融秩序不但經常失衡,導致風險,而且美國QE也正是全球貧富持續加速惡化的主要源頭。另一方面,全球化也似乎正在加劇不同信仰、不同文明之間的對立、矛盾與衝突,IS的壯大及全球恐怖主義的蔓延,對全球安全正在構成愈來愈大的威脅,凡此,在在顯示已到了必須對全球化進行全面反思的時刻了。
  二、全球化有利有弊,而如今結果卻顯示弊愈來愈大,其原因自然跟一個日漸失序與失能的國際權力架構或全球治理體制有關。
  這或許就是「中國方案」的基本內容或方向。
最後,為什麼是「中國方案」而不是美國方案或新加坡方案,因為美國及發達國家都是全球化的既得利益者,對改革不會積極;而一眾小國、窮國、弱國,即使想改也有心無力;最後,就只能是屬於發展中且快速崛起、影響力日益增加的中國了。
  「中國方案」,看來是事有必至,理所當然。

美媒: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四成要靠中國 2016-09-04

近日,美國《評論彙編》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全球經濟增長還要靠中國》的評論文章。文章稱,按照預計,2016年中國經濟增長對於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約為39%,而印度經濟增長的影響力遠不及中國。實質上,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比那些所謂的發達國家可能的貢獻的總和還要高出50%。由此可見,無論如何中國都仍是帶動全球增長的最大動力。以下為觀察者網全文翻譯的《全球經濟增長還要靠中國》一文:...........總之,儘管都在看美歐日,在當今疲軟的世界經濟中,王牌仍掌握在中國人手中。中國“硬著陸”將會造成災難性後果,平衡的成功恢復無疑將是全人類的福祉。最終,中國的未來如何完全有可能成為影響世界未來的決定性因素。
2016-09-09 07:32:21
圖博館
票數多卻落選 民主黨再一次飲恨2016-11-09經濟日報

截至美東時間早上8點10分為止,柯林頓的全國總得票數為59,163,675票,贏過川普的59,027,971票。逾13.5萬票的領先差距,使柯林頓成為歷來第五位贏了總票數,卻輸了大選的美國總統候選人。民主黨候選人高爾(Al Gore)在2000年的激戰中,以些微票數領先小布希,但最終以五張選舉人票敗選。

川普贏了!外媒分析四大原因

選前民調完全失準,讓許多專家跌破眼鏡,票數領先的4大原因:
第一,川普獲得無大學學歷的白人選民,壓倒性支持。有大學學歷的白人選民在幾次大選較傾向共和黨候選人,但2016年多轉向支持希拉蕊。第二,歷史紀錄顯示,低收入選民傾向支持民主黨,富裕的選民傾向共和黨,而收入與教育相關,使得每個水平收入指數的選民,對於兩黨的支持率有大幅更動。第三,少數族群如拉丁美洲裔、非洲裔及亞裔壓倒性支持希拉蕊,但支持率仍普偏低於四年前的歐巴馬。而川普在白人族群的支持率,與歷代共和黨候選人的支持率相當。第四,川普獲得男性選民壓倒性支持,但女性選民也沒有減少。

主流媒體民調崩盤 沉默之聲集體反撲2016-11-10聯合報

川普勝出,各家主流媒體眼鏡碎一地。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瑪格麗特.蘇利文指出,美國記者從來沒把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當一回事,因記者大多出身良好,不相信川普這個歧視殘障者和少數族群、以性騷擾女性自豪的人真的會當選,就算目睹大批選民嘶吼著想要改變,也視而不見。記者無法看清美國社會真正發生的事,只是不斷查詢喜愛的選舉預測網站,並暗自感到安心。蘇利文說,川普顯然嗅到了美國大眾對貿易和移民等議題的憤怒。雖然許多記者報導這些美國人的挫敗與幻滅感,但並不真的當一回事,只一廂情願地相信,得體和禮貌在美國仍然很重要,像川普這樣粗魯、言詞激烈的人一定選不上。
  國內學者則表示,從英國脫歐公投到這次美國大選,顯見民調和真實民意差距太大,值得思考。
  台大政治系教授王業立提到,川普的支持者是相對沉默的一群,當然也是民調無法反映的原因之一,這群偏向藍領、中低階層選民的主動或被動「沉默」,也是因為所謂的「主流媒體」沒有讓他們的聲音出來。台灣閱聽眾接收到的是美國自詡自由派大眾媒體的詮釋,他們型塑出來的川普形象,是充滿負面爭議的狂人。隨著科技發展變遷,過去包括電話、出口民調等傳統訊息收集方式,亟待重新思考改變,因為其結果是否充分反映意向,已經是一個問號。
2016-11-10 19:33:11
圖博館
川普唱反調 歐巴馬4壯志難酬

接納非法移民遭擋 待川普、新國會決擇
歐巴馬推寬赦非裔 川普:縱容販毒
川普要恢復禁運 美古伊朗關係恐退回原點
TPP觸礁
  相關新聞
 RCEP 觸礁 亞洲國家紛紛琵琶別抱TPP 天下雜誌 2015.11.22
 美國(總統候選人希拉蕊/川普)反TPP與亞太國家焦慮 中時社論 2016.8.5 TPP遇阻 多國欲投中國RCEP懷抱
 英媒:是時候宣布TPP臨床死亡了
 天災黨爭不斷 安倍放棄在本屆國會通過TPP
 聯合報:G20峰會 看中俄縱橫 憂台灣孤立:中(一帶一路)俄(歐亞經濟聯盟)戰略方向一致;美國歐(TTIP)亞(TPP)布局難產。
 百日大計 川普怎打造新美國
 川普第一步 先弭平被撕裂的國家
 川普勝選釋善意 市場巨震後趨穩
 Fed臉綠 下月升息生變
 川普經濟解方…減稅、增支出「把就業帶回美國」
 川普傾向孤立主義…亞歐中東 美恐放手
 世界權力版圖重劃
 民粹川普 掀起歐洲反體制政潮
 老美移民加拿大 不是笑話
 美歐反體制怒火 愈燒愈旺
 國際關係巨變 …全球瀰漫濃濃震驚、不安
 日媒:日將因美陷經濟危機 韓專家:韓經濟難逃衝擊
 習近平電賀川普當選:中美管控分歧、合作共贏
 陸:盼中美關係持續穩定發展
 陸學者:川普保護主義 陸反有戰略機會
 印媒稱美大選致決策停擺 中國出手撬走美兩重要盟友:菲律賓、馬來西亞
 环球网社评:中国为何无需担心美国总统更迭:中美关系已经不是华盛顿一方说了算,更不是白宫的某位阶段性主人说了算,是由华盛顿和北京共同塑造,且北京塑造的能力在增强。
 16位學者評特朗普勝選:美國向何處去?對中美關係有何影響?
 特朗普是商人,中國最懂商人 by金燦榮
 蔡政府「押寶」柯林頓 台美關係有不確定性 蔡急開國安會議
 充滿不確定…台恐成美中交易籌碼
 邱毅酸蔡英文:惡夢真的實現了!

張小寶:為了證明美國媒體在大選中客觀中立,中國磚家也是拼了2016-11-09

大選中美國媒體的偏向也令人大跌眼鏡,遭到了美國國內外的諸多批評。然而,美國媒體產業發達,積累了許多粉絲擁躉,為其辯護。筆者最近就抱著學習的態度,認真研究了一篇媒體界專業人士的辯護文,果然受益匪淺。
2016-11-10 19:34:10
圖博館
大選中,媒體的表現最為詭異,可以說打破所有底線和禁忌。在共和黨初選時,紛紛炒作特朗普的出格觀點,頗有嗜臭如飴的感覺。結果很快就把特朗普這個政治素人變成了全國著名的政治新星,為他成為共和黨候選人立下汗馬功勞。
  這種反常的背後首先反映了媒體在互聯網時代的困境:傳統媒體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單靠不痛不癢、四平八穩的報導已經不可能贏利。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把市場效應放到極高的位置。所以即便特朗普表現得很政治不正確、很不靠譜,只要能吸引眼球,媒體便一擁而上,充當了他傳播的媒介。雖然,職業道德讓位給了生存壓力,透著一番無奈,但吸引眼球賺取點擊,短期內還是得利者。
  那段時間,特朗普利用媒體或者主動被媒體利用做得十分成功。
只是沒想到,美國媒體“溫飽”之後,還有餘力追求“淫欲”。等到進入兩黨對決階段,各大媒體又打破長期以來的中立、客觀原則,一邊倒地站在了希拉里的一邊。
  我在美國觀選期間,雖然選舉已經進入尾聲,但媒體的風格依舊。《New York》雜誌封面是特朗普誇張、醜陋的特大頭像,封面標題則是大大的《LOOSER》。《大西洋月刊》乾脆發表社論:請不要投特朗普。
  至於各家紙媒和電視台每天的主要內容就是攻擊特朗普。出版界也出了紅寶書——《特朗普語錄》。
  顯然,這一會兒,媒體發現先前自己玩火玩過了頭,但悔之晚矣。於是只能不顧“節操”,鼎力支持希拉里以求“彌補過失”。然而,這種為了“正確”的目的,不顧手段的風格一旦成為傳統,後患無窮。
也難怪美國著名的媒體人庫克在一場研討會上說:“紙媒的方式在我看來違反了所有新聞報導的準則。”
  當然站在中國人的立場,對媒體的觀察並不僅僅局限於大選,還有對中國的報導上面。這裡面不妨以西方媒體的標杆《紐約時報》為例。
  最近《紐約時報》有這樣兩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其春秋筆法簡直讓人自愧不如。
  這一次大選重創美國的軟實力,把展示其製度優越性的機會變成了一場鬧劇乃至悲劇。但《紐約時報》的文章竟然還能把這個“制度事故”轉化成對中國的攻擊。
.........
2016-11-10 19:35:15
圖博館
回應
裡面那個黑中國的文風,完全是中國公知的風格啊,燒成灰也認識。
人不要臉最可怕
文人之筆利於刀劍,古來如此
手段精巧,內心邪惡。西方政治幾百年來一貫如此
儒以文亂法,果真如此啊
結果出來之後,不管誰當選,都會有人說是民主的勝利。再順便黑一波某國沒選票。民主國家誰上台都一樣,民主再差都比沒選票強云云。
http://www.guancha.cn/SongLuZheng/2016_11_08_379857.shtml

全國人大通過香港特區基本法第104條解釋2016.11.07新華社

  新華社快訊: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7日上午經表決,全票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的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主要官員、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各級法院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員在就職時必須依法宣誓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發言人7日釋法通過發表談話。該發言人說,今天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針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選舉及個別候任議員在宣誓時宣揚“港獨”主張,侮辱國家、民族引發的問題,對基本法有關條文作出解釋,明確了依法宣誓的有關含義和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這一解釋,表明了中央政府反對“港獨”的堅定決心和意志,維護了基本法的權威和香港法治, 順應了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願望,完全必要,正當其時。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負責人表示,此次釋法有利於解決香港立法會部分候任議員宣誓違法引起的爭議,有利於維護國家安全,打擊和遏制“港獨”勢力,有利於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
  連日來,香港許多政界人士紛紛表示,人大釋法就是為了遏制“港獨”。
  有關立法會議員宣誓的問題,目前在香港正在進行司法程序,香港高等法院最快下週一才會作出判決。行政會議成員葉劉淑儀認為,人大釋法選在這個時間段是有技術上的考慮,有利於澄清本地法律模糊不清的部分,“就算法官盡快裁決,還都會有一段訴訟時期,在香港也可能上訴到終審庭,也許最快也要一年半載,在這段時期內,怎樣的宣誓才有效,怎樣才符合《基本法》第一條、第104或者其他條款的要求,才能當特區的議員,這方面香港的法律就很不清晰,所以人大常委在法律上早日將有關的法律原意澄清,是有幫助的。
………..
2016-11-10 19:36:33
圖博館
相關新聞
中聯辦:絕不容許“港獨”分子就任立法會議員
人民日報微信:是時候給“港獨”分子一次徹底教訓了!
港民眾期待“人大牌釋法消毒水”澆滅“港獨”
中央出手 港府:人大常委會將主動釋法
內地學者:釋法有助維護法治權威和香港民生福祉
港媒力挺人大常委會就基本法釋法
环球网社评:人大释法打击了“港独”和极端势力
英媒妄称释法系香港终结的开始 中方:不要干涉中国内政
多名“港獨”分子或失去议员资格 “港独”终遭主流民意唾弃
港議員不依法宣誓 人大:不得就職 港獨議員喪失資格
环球网社評:香港社會千萬別中了西方輿論的招
西方妄稱破壞香港司法獨立 外交部:中國不是你們在亞洲的傀儡
  回應
 不僅要釋法,還要對一切分裂國家的跳梁小丑施以重刑!
 趕緊通過第23條吧,具體應該在刑法裡增加分裂國家罪,可操作性就強了。
 香港是中國的,你要獨立,請滾出中國。
 這是修改基本法!
 這是修改法律?你的智商真值得懷疑。法律條款大多數情況下是不用解釋的,但是有人肆意利用法律條款概括性往別處解釋,那就要說明法律的本意了。
 此次釋法有利於解決香港立法會部分候任議員宣誓違法引起的爭議,有利於維護國家安全,打擊和遏制“港獨”勢力,有利於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
 誰觸碰底線,就應該從嚴懲處誰,國家完整的根本大義,誰都不可違背。

港示威者試圖重演占中 但被驅散2016.11.07 中央社

香港一批年輕示威者6日晚試圖重演「占中」運動,但占據馬路數小時後被警方驅散。事件起因緣於泛民主派以民間人權陣線名義舉行遊行,抗議大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就香港立法會宣誓事件釋法。
  遊行於下午3時半由港島灣仔修頓球場出發,向西遊行前往位於中環的終審法院,泛民各黨派代表都有參加,包括民主黨、社會民主連線、青年新政、香港眾志等。
  民陣方面宣布有1萬1000人參加,警方則說有8000人。
遊行於晚上結束後,部分激進年輕示威者沒有散去,而是轉往西環的北京中央駐香港聯絡辦公室大樓示威,期間他們曾衝擊維持秩序的警員,警員向他們噴射胡椒噴霧。
2016-11-10 19:37:33
圖博館
其後,這些示威者轉往附近的干諾道中和西邊街交界處示威,占據了十字路口,令交通癱瘓,而現場所見,當時大概有數百人。
  在與示威者對峙多個小時後,警方於凌晨12時採取行動,從3方面推進,逼使示威者回頭向東走向中環方向,但推進行動時而進行,時而停頓。
  凌晨2時左右,有個別示威者向警員投擲磚塊後,警方採取終極行動,派遣俗稱「速龍」的特別部隊驅趕示威者。
  在短短10多分鐘內,示威者四散,占據行動結束。

香港宣誓事件反釋法遊行 警民爆發衝突2016-11-06聯合報記者李春╱即時報導

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即將就香港立法會兩名青年新政議員宣誓風波釋法,香港民間人權陣線今天下午發起萬人遊行反釋法。中方駐港官員說絕不讓港獨分子進立法會。
  香港民陣今天下午發起遊行,反對人大釋法。遊行隊伍下午三點半由灣仔修頓球場出發,五點到達終點中環香港終審法院,在法院前集會。
  民陣發言人說,有一萬一千人參與遊行,感到滿意。民陣召集人區諾軒說,人大常委在香港法院審理宣誓事件的司法覆核期間釋法,是破壞香港的法治的行為,希望人大常委撤回釋法的決定。
  部分參與團體社民連、香港眾志、工黨等,接近遊行終點後就繼續前行,準備遊行到大陸駐港中聯辦示威。警方舉黃旗指其違法,雙方一度對峙,最後開放一條行車線放行。
  但也有人支持人大釋法,一個叫「保衛香港運動」的團體,在分域街附近集會,約有五十人參與。
  大陸駐港中聯辦主任張曉明下午召集香港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到中聯辦,講述人大常委釋法。張曉明指港獨言行觸犯一國兩制底線,危害國家領土完整及統一,絕不允許港獨分子當立法會議員,釋法主要針對港獨。
  張曉明又說,中央已預計到,部分香港人對人大釋法持抗拒態度,部分年輕人可能採取激烈行動,但為保持原則,即使抗爭行動難以避免,會堅定地應對。
  回應
支持釋法,捉拿暴民。
香港这些英皇民的逻辑就是:他们可以打砸抢,可以骂你支那猪,你却不能用法律制裁他们。其實以前英國管治香港年代,香港不像現在那麼自由、民主。
2016-11-10 19:38:40
圖博館
紐約時報:美國總統選戰 醜態畢露 舉世鄙夷 2016-11-07聯合報

美國總統投票前七十二小時,紐約時報以「別提候選人付出的代價了,美國為這次選戰的付出更慘」刊出專論,指出二○一六年大選,是美國政治制度遭舉世鄙夷譏諷最嚴重的一次。這次選戰卻將美國政治醜陋面赤裸裸攤在世人面前,且暴露美國這個以民主理想自我界定的國家,其實和第三世界民主停滯國家一樣,成為反民主勢力受害人。
  這次選戰充斥謾罵、性醜聞、貪腐指控,川普還說他擔心做票。美國這個品牌究竟失去多少光澤,目前無法量化。
  美國人一度自覺是舉世羨慕的對象,現在則常覺得處境尷尬。美國的品牌仰賴美國夢,美國商家向來將牛仔褲等商品包裝成美國夢的一部分,向全球行銷,如今全部聽從建議,取消類似廣告。
  回應
 這次美國大選,醜態畢露的是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CNN、、等所謂的主流媒體。紐約時報選邊站,積極充作希拉蕊的打手,每天批評的矛頭直指川普,不管道理只問立場,天天洗選民的腦,完全喪失了媒體中立的基本原則。
 這次美國的大選,把二戰後國際新秩序,全世界民主系統設計的核心價值『商業帝國利益派』四處發動戰爭.掠奪全世界的資源,美國國內分贓不均、內部爆發嚴重衝突,讓全世界的人民直接戳破民主的神話
 美是金錢立國! 假民主!
 是的,美國不要再輸出民主了,你們的制度並不是最好的
 美國總統是間接選舉 即使獲多數人支持 仍然落選 :在1824年、1876年、1888年及2000年曾出現過。

另參【圖博館】:中國大戰略 《絲路文化海上卷》 藏疆港台獨之毒藥 民主的烏坎之路 假民主自由之名 民主就是挑爛蘋果 《民主的類型》 中國式媒體監督 中日釣島之爭 中艦南海逼退美艦 中國與韓朝 中國與東協東協加三 中國崛起(二) G2 炒作能阻止中國崛起?《中國模式》 《柔性權力》 中國經濟成長之謎 中日筷箭之爭 中國市場 對中貿易戰 大陸經濟 國際金融新體制(一) 國際金融新體制(二) 雙率大戰 對中貨幣戰 二馬二印鈔二後果 貿易保護主義 《中國入世》 俄烏戰爭 天下民主一般黑 民主偽形(一) 民主偽形(二) 《德國與日本的省思》 伊斯蘭革命 《歐洲新霸權》 《歐元》 歐豬四國 《歐洲共同市場》 《費城神話》 美善的《帝國》 《歷史的終結》 《文明衝突》 《美國的分裂》 《美國時代的終結》 《霸權體系與國際衝突》 《美國的危機與轉機》 《美國實力的衰落》 《全球反恐戰爭》 《恐怖主義威脅與美國政府的回應》
2016-11-10 19:39:23
阿楨
陸大畢生薪資2.6萬 超過台灣 2019/09/20 旺報

大陸互聯網招聘平臺BOSS直聘近日發布《2019年應屆生求職趨勢報告》顯示,2019年大學畢業生的平均招聘薪資為5909元人民幣,較去年成長多達10.2%,換算新台幣接近2.6萬元,超過台灣最低工資2萬3100元。若是「雙一流高校」(大陸137所頂尖大學院校)畢業生,平均薪資更達6721元,逼近新台幣3萬元。

兩岸大學畢業生薪資 台灣領先 2019-09-20 聯合報

今年大陸大學應屆畢業生平均起薪為人民幣五九○九元,約新台幣二萬六千元;而若是「雙一流」大學的畢業生,平均薪資更達到人民幣六七二一元,將近新台幣三萬元。而台灣勞動部日前公佈,近五年台灣大專以上畢業生薪資行情,去年大專畢業生全時工作者,平均勞退提繳工資為三萬四二七八元。顯見台灣大學生的平均起薪仍高於大陸。
  回應
大陸慢慢追上來
沒事的我們現在和越南比
也要看城市,大陸差異很大的。如果你在中國東部沿海一帶出沒,會覺得大陸年輕人的工資高出臺灣一截。
2019年大陸畢業生近4成往「新一線」城市發展 ; 台灣畢業生去新加坡餐館發展 ,或澳大利亞工廠切牛和豬。
2019-09-20 08:59:14
阿楨
陸大畢生薪資2.6萬 超過台灣 2019/09/20 旺報

大陸互聯網招聘平臺BOSS直聘近日發布《2019年應屆生求職趨勢報告》顯示,2019年大學畢業生的平均招聘薪資為5909元人民幣,較去年成長多達10.2%,換算新台幣接近2.6萬元,超過台灣最低工資2萬3100元。若是「雙一流高校」(大陸137所頂尖大學院校)畢業生,平均薪資更達6721元,逼近新台幣3萬元。

兩岸大學畢業生薪資 台灣領先 2019-09-20 聯合報

今年大陸大學應屆畢業生平均起薪為人民幣五九○九元,約新台幣二萬六千元;而若是「雙一流」大學的畢業生,平均薪資更達到人民幣六七二一元,將近新台幣三萬元。而台灣勞動部日前公佈,近五年台灣大專以上畢業生薪資行情,去年大專畢業生全時工作者,平均勞退提繳工資為三萬四二七八元。顯見台灣大學生的平均起薪仍高於大陸。
  回應
大陸慢慢追上來
沒事的我們現在和越南比
也要看城市,大陸差異很大的。如果你在中國東部沿海一帶出沒,會覺得大陸年輕人的工資高出臺灣一截。
2019年大陸畢業生近4成往「新一線」城市發展 ; 台灣畢業生去新加坡餐館發展 ,或澳大利亞工廠切牛和豬。
2019-09-20 09:00:19
阿楨
瀾湄機制 支撐一帶一路 2019/09/20 旺報

以「共建『一帶一路』共繪合作願景」為主題的第16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將於9月21至24日在廣西南寧舉行。與以往不同的是,本屆東盟博覽會無論從會議規模,相關的配套活動還是首個歐洲國家波蘭作為合作夥伴被邀請參會等一系列信號來看,作為中國與東盟重要合作平臺的東博會都在進行著升級。
  2015年3月,根據不同的次區域發展特色,一帶一路倡議建設被重點分為六大經濟走廊,其中當前在東南亞的佈局主要涉及有「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覆蓋中南半島大部分國家,並向東南延伸到新加坡等國家,是中國連接中南半島的大陸橋。與其他5條經濟走廊相比,「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推進速度相對緩慢,不過,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以廣西為例,該省與其他成員國之間正在運營的客運和貨運線路已經有11條。
  「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整合了中國、印度和東盟3大亞洲經濟體,有助於推動亞洲經濟一體化進展,是一帶一路從太平洋走向印度洋的重要節點和支點,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建設工程、中緬油氣管道、緬甸皎漂經濟特區工業園和深水港項目等都是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的重點工程。
  2016年,瀾滄江─湄公河沿線國家以水合作為中心創建了瀾滄江─湄公河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瀾湄機制)。瀾湄機制自提出以來,為成員國之間加強合作,推動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平臺,成為次區域合作的典範。瀾湄機制有三大核心機制,上層機制是領導人會議,主要負責敲定機制在宏觀戰略層面的規畫。中層機制是外長會議,負責協調上層機制達成的戰略規畫。而底層機制就是祕書處,負責執行上述機制的工作成果。
  相關新聞
不滿美澳施壓,索國內閣會議0票反對2019/09/16台索斷交,索投靠新老大中國:索稱台灣毫無用處,陸佈局南太一帶一路,意圖突破第二島鏈,南太骨牌恐倒,斷交總統小英丟6邦交國搞砸美國印太戰略
蔡高估美澳低估大陸:在香港街頭暴力逐漸收撤、美國總統川普辭退鷹派大將國安顧問波頓後,大陸十一慶典之後,兩岸對抗非常可能再度轉強
2019-09-20 09:01:11
阿楨
RCEP全球規模最大 印度為何不簽 2019-11-15 聯合報

印度四日宣布,初步決定退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路透從幾方面分析。
  協定做什麼?不做什麼?
支持的陣營說,企業把某一種產品出口到RCEP任何一個成員國時,不必再滿足各國不同的要求,也不必在每個國家分別填寫文件。RCEP能促使企業,在RCEP區域內建立供應鏈,就算企業要把產品出口到區域外也一樣。
  RCEP還涉及服務業和保護智慧財產權。
RCEP並不是所謂「高品質」貿易協定,因為涵蓋範圍和需要成員國採取一致標準的地方並沒那麼多。要收多少關稅,是由成員國之間兩兩商定,並不是全體成員國一致。RCEP也不涉及某些成員國認為敏感的議題,例如農業。此外,RCEP也沒有國營企業民營化、保護勞工和環境的條款。
  會對經濟造成什麼影響?
多名經濟學家說,這不容易精確評估,因為就算成員國明年簽署RCEP,數月後才開始執行,幾年後才會全部落實,過程很複雜。十五個成員國占全球人口近1/3,如果包含印度,占了近半數。成員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占全球近1/3,印度退出對這點沒什麼影響。
  印度退出協定意味什麼?
印度可以日後再加入。其他成員國極力勸印度留下,尤其是印尼和日本,印度退出雖然使RCEP價值降低,卻也移除談判的最大障礙。
印度擔心廉價的中國大陸等國商品湧入,重創小商家。對其他成員國來說,印度市場本來就很難進入,印度退出意味企業更進不去,此外,企業也很難把印度納入供應鏈。
支持RCEP的陣營說,印度退出會使外國投資減少,印度消費者要付更多錢才能購買同樣的商品。
東南亞國家認為,印度留在RCEP,能牽制大陸的影響力,印度失去了一個機會。
  與美中貿易戰有何關聯?
美國總統川普偏好雙邊貿易協定,RCEP如果談成,就算沒包括印度,也能加強多邊貿易協定的聲勢。大陸很希望RCEP談成,彌補貿易戰對經濟成長的衝擊。對RCEP幾乎所有成員國而言,大陸已是進口商品最大來源國,也是最重要出口市場。RCEP強化了大陸作為東亞和東南亞經濟夥伴的地位,並使大陸更能主導這個區域的貿易規則。
  相關新聞
劍指美國 金磚五國共抗保護主義
簽9協定 巴西川普反中變親中
2019-11-16 06:29:11
阿楨
中國在湄公河興修水利 動了誰的乳酪? 2020-05-04 余鵬鯤

…….
湄公河的水能資源豐富,自1950年開始便有眾多國家及國際機構計畫開發下湄公河水資源的水電、導航、灌溉、防洪功能。但是從1950年開始到1994年幾十年間,眾多發達國家及專業國際機構進行實地勘察及論證後,最終都沒有實施的湄公河幹流大壩專案。一方面是因為當時中南半島的局勢不允許進行這樣的水利開發,另一方面也是西方的低效率和貪婪使得沿途國家不支持西方公司主導的大型水利工程。
  但是中國率先在瀾滄江上修建了漫灣水電站(1996年),而且逐步地達到了今天15級水電站的預定目標。在這個過程中,沒有發生災難性的工程事故和生態後果,使得西方打“生態牌”威脅發展中國家的理論不是這麼可信了。
  現在老撾還打算在中國的技術支援下,用十幾年的時間在湄公河幹線上修建9座水電站,並完成70餘個支線水電站的修建。這更是為西方環保“小將”們所不能接受的。
  對於中國而言,開發湄公河並不全是為了發電,灌溉也是重要目的之一,但最重要的目的是促進和保證通航。早在2000年中老緬泰四國交通部長就正式簽署了《瀾滄江-湄公河商船通航協定》。根據協定各方的合法船舶可在中國思茅和老撾瑯勃拉邦港之間自由航行。
  商船能在湄公河上自由航行對中國而言意義重大,湄公河是雲南省最重要的出海水路,通過湄公河與陸路的配合,還可能直接與印度洋的貿易通道相溝通,這是第一島鏈和麻六甲海峽所控制不了的。
  拋開這些戰略意義不說,發展湄公河的水運有利於促進出口,有利於延緩低端產業向東南亞進行轉移的速度,有利於雲南和貴州的經濟發展。這些也不是唱衰中國的西方媒體願意見到的。
2020-05-07 07:45:19
阿楨
湄公河沿岸經濟的往來,還會帶動周邊國家的發展。東南亞國家平均受教育水準在發展中國家相對較高,是最有希望借鑒中國道路、中國方案的地區。如果說越南的發展西方還可以用普選勉強解釋過去,那麼隨後其他東南亞國家的發展就很難解釋了,這將促使其他發展中國家認真考慮中國道路。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西方媒體經常抹黑中國在東南亞的行動,挑撥東南亞國家和中國的關係。這種行為是註定要失敗的,這是中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和東南亞多邊機制的有效性決定的。這種能力在過去的萌芽階段,就能完美處理“10•5湄公河慘案”這樣撲朔迷離、紛繁複雜的突發事件。十年過去了,這種能力只會更加強大。
  但是《紐約時報》中文網的這種抹黑還是給了我們一些啟示,首先就是要警惕極端生態主義。當極端生態主義以瑞典環保少女桑伯格這樣的形象出現時,人們普遍能認清其荒謬性。但當其以一種溫情脈脈的面孔參與到有環境風險的工程決策中時,迷惑力還是很強的,《紐約時報》在東南亞人民面前扮演的就是這樣一種角色。
  《紐約時報》的這種表演,以及最近發生的中泰網友之間的“罵戰”,說明在湄公河沿岸政府合作異常火熱的大背景下,民間交流還是非常貧乏。國之交在民相親,只有民間交往也跟上去,才能讓東南亞民眾都知道是誰一直在做大發展的蛋糕,又是誰一心要動地區和諧的乳酪。
https://www.guancha.cn/yupengkun/2020_05_04_549183_3.shtml
2020-05-07 07:48:46
阿楨
陸強勁復甦 帶旺東協 2020-09-30 經濟日報

中國大陸經濟復甦勢頭紅火,正在對東南亞鄰國產生正面的外溢效應,並吸引股市投資人的注意,有助拉抬東南亞股市。
Markit公佈東協8月PMI指數升至49,為連續第四個月上升,顯示製造業景氣已接近擴張水準。
中國景氣正強勁反彈,8月零售銷售也是今年首次出現回升,東協經濟因而受惠。MSCI東協股價指數也於9月開始從今年的低點回升。

新冠疫情如何使東南亞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美國之音

東協人口超過6億4千萬,區域各國工資上漲,民眾有能力在市場上購買更多的中國產品,包括手機。東協成員國的工業化催生了大量從中國購買原材料的工廠,並將製成品在中國出售。
2020年,由於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世界富有國家經濟活動放緩,東協和中國之間的經濟活動增加,東協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頭5個月,東協和中國貿易額達240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上升4.2%,中國同東協的貿易占其全球貿易總額的大約15%。

大量印度紡織訂單轉移至中國 訂單量已排到明年5月

2020年9月份以來,印度多家大型出口型紡織企業因疫情無法保證正常交貨,已經有多個本來在印度生產的訂單轉移到中國生產,訂單數量已排到2021年5月。
2020-09-30 07:35:01
阿楨
憂與陸角力落下風 美海軍部長警告北京已威脅美式生活 2020/10/29 中時

甫結束為期1周亞太行的美海軍部長布瑞斯威特28日警告,中國大陸對美國構成的威脅,遠比許多美國人想像得還大。不僅對美式生活形成「無可比擬」的威脅,更讓人憂心的是在這場美陸角力中,華府是落後的一方,必須迎頭趕上。「有一天我們可能發現再也不能說我們的語言,我們失去自由開放的社會生活、宗教自由、言論自由與集會自由。這些可能都遭到一筆勾銷」。
美國911後,中國將全部精力投注在中東之上;如今則致力於復興過去繁榮。中國目標是在2049年成為全球領先國家,並在軍事上投入大量金錢,還在南海造艦與島嶼軍事化。
布強調,建立夥伴關係在對抗中國全球影響力的擴張至關重要。在13號到20號的亞太訪問行程中,先後訪問日本、新加坡、關島與帛琉,會見當地政軍領導人。布此行重要任務是讓第二島鏈在面對中國時,能在軍事計畫與作戰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回應
白人自以為高上大,其實什麼都不是,只要白人不要全世界強迫推銷好笑的所謂由民主,誰有空閒管你們白人愛過啥生活.
全球回教徒 : 美國早就摧毀了我們的生活.美國有色人 : 美國正在摧毀我們的生活.伊拉克, 伊朗, 敘利亞, 葉門... : 美國使得我們沒有生活了
恐共到精神错乱,瘋了
美國人的邏輯就是,如果美國不能再隨心所欲地操緃這個世界,不再擁有想炸誰就炸誰的力量, 不再擁有隨意推翻外國政府的力量, American Way of Life就是受到了威脅.
  相關新聞
印度專家:中國在中印邊境的村莊扶貧威脅到了印度
中國脫貧攻堅的世界性意義:中國將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減到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0.6%,是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改革開放40年間,共減少貧困人口8.5億多人,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70%”。
  回應
真是奇談怪論!你家窮的要飯難道也不讓鄰居過好日子嗎?
沒錯,阿三這幫無賴孫子就是這奇葩腦路。
  相關新聞
蓬佩奧“反華”亞洲行“收效甚微”,外交部:這並不奇怪
「川普治世」的榮耀與哀愁:圍堵中國...卻遠離亞洲?2020-10-30聯合報 / 轉角國際 :雖然川普急劇尖銳化中美衝突,但中國還是希望川普連任。原因是川普膚淺的美國優先政策,破壞了與傳統盟國之間的信任,弱化美國在世界的影響力和領導威望。不論2020選舉誰當選,中國已經接受中美關係無可恢復的現實。
  回應
轉角國際這次終於忘了罵中國,改成罵川普!
2020-10-31 11:01:30
阿楨
RCEP今正式誕生 全球最大自貿區 涵蓋逾3成人口及貿易額 2020/11/15 中國時報

東協峰會今舉行第四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領導人會議,線上正式簽署協定,一個涵蓋東協10國及大陸、日、韓、紐、澳共15國全球最大自貿區就此誕生,這將是東亞經濟一體化建設20年來取得的最重要成果。
  大陸主導 東亞經濟一體化成就
陸美貿易戰以來,大陸主要貿易夥伴發生重大變化。東協去年超越美國,成為大陸第二大貿易夥伴。今年上半年再超越歐盟,躍居第一大貿易夥伴。顯見亞洲域內國家對大陸貿易重要性急劇上升。
  我目標CPTPP 美若重返助攻台
美國總統川普2017年宣佈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談判,RCEP對美國在亞太地區勢必形成挑戰。下任美國總統拜登可能帶領美國返回TPP,或將日本等國簽署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升級,與RCEP競爭。
  相關新聞
李克強:RCEP談判八年 多邊主義勝利
美國為什麼阻止不了中國主導RCEP
RCEP簽署後 美國與印度的對策
印度退出RCEP,「反中情緒」其實只是下台階
無法加入RCEP,國民黨批民進黨讓臺灣成“經濟邊緣人”
  回應
美國自己都亂成一鍋粥了,民竟黨還妄想著 CPTTP?!
當初太陽花反服貿後,這扇大門就已經關了
吵起來吵起來,大陸這邊順便把ECFA斷了,看看沒有外部輸血的臺灣所謂的 靠自己能發展出個什麼東西來
對台應該分化瓦解徹底打壓,拖垮了再收拾,不能再惠台了,惠了也不領情。
窮島政策才是好政策。才有利於統一。
2020-11-16 07:39:41
阿楨
世界不會等待美國 2021/01/01 衣冠城

2020年12月30日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完成雙方投資協定的談判,只待歐洲議會通過即可生效。該協定除了提升雙方經濟合作發展的水平之外,對新冠疫情後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有重大的意義。
  首先,「新冷戰」將胎死腹中。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後,發現中國崛起的勢頭越來越明顯,如不加以遏制以後更難阻擋。於是從歐巴馬開始推動「重返亞太」的戰略構想,對中國進行戰略圍堵。川普政府對中國大陸的遏制更加積極,鼓吹所謂的「新冷戰」。
拜登任命的國務卿和國家安全顧問都是「知歐派」,打算聯歐制中的意圖十分明顯。但是「中歐投資協定」通過後,雙方經貿關係深化,與美國共同抗中的力道將會大減。與冷戰時代不同,當時蘇聯結合以東歐為主的共產國家自成體系,與西方國家貿易往來不密切,現在再出現冷戰結構的機率幾乎不可能。
  第二,美國單邊主義失去盟友信任。一切以美國優先的川普雖然下台,川普主義的幽靈仍在,甚至川普可能在2024年再度出馬,這都讓歐洲對於美國餘悸猶存,失去信心。
  第三,美國對中貿易戰失靈,對多項產品提高關稅,不但未能減少中國對美出口反而加大貿易順差,而中國大陸也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與「中歐投資協定」找到突破口。
  第四,世界經濟進入新格局,世界經濟格局將是多個區域經濟體的互動。中國同時參與兩大區域經濟體,將在全球經濟扮演軸心的角色。將由所謂「龍騰效應」取代「雁行模式」。不再是由日本領頭帶動,以美國為最終市場,引導東亞新興國家工業化的發展模式。如今中國龐大的市場與強大的製造能力,將成為東亞國家發展的火車頭,而產生龍騰效應。
  而歐洲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終點站,雙方簽訂投資協定後對於一帶一路的發展將會起加速的作用,近年來中歐班列已經漸漸發揮經濟效用。
  美國對於中歐簽訂投資協定有意見,但這些作為都無法改變歐洲的意願。
  新冠疫情彷彿一場戰爭,對世界格局產生重大的影響,世界不會等待困於內鬥與疫情的美國,自然也不會為了台灣而放慢前進的腳步。
2021-01-02 12:53:44
阿楨
不止火龍果!印度人不想提中國,還要改“茶”和“炒鍋”?

《印度快報》2021-01-22,火龍果令人想到中國——當前地緣政治環境下,這是被禁止的。
  相關新聞
龍在中國意象崇高的,西方Dragon卻是代表恐怖象徵,政協提議改為改為諧音loong。
中國白酒英文改為Chinese Baijiu :中國白酒有兩千多年歷史占世界蒸餾酒的1/3。但多年來,缺乏一個官方的準確英文名稱,造成海外消費者的困擾,比如Chinese spirits(中國白酒),Chinese distilled spirits(中國蒸餾酒), Chinese liquor(中國烈酒)等。

印媒:靠美英學術成果來瞭解中國,是印度的中國研究悲劇

《印度快報》2021-01-20瞭解你的鄰居——印度的中國歷史研究處於危機中,無力解讀中國的情況,絕非(印度)政策界特有現象,在學者中也普遍存在。目前在印度的主要研究型大學裡,沒一個現代中國的歷史學家任教。結果是,我們將越來越依賴別國(主要是美英)的學術成果來瞭解中國,將有關中國的討論陷入種族主義、無知和嫉妒的漩渦。

馬凱碩:“四邊對話”並不會改變亞洲歷史進程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2021-01-27刊發新加坡前駐聯合國大使馬凱碩的文章稱,美日印澳希望通過四邊對話機制(QUAD)應對所謂的中國風險。不幸的是,亞洲的未來將由RCEP來書寫,而不是QUAD。首先,這四個國家有著不同的地緣政治利益和弱點。其次,亞洲的重大戰略博弈不是軍事結盟,而是經濟發展。
2021-01-30 09:37:31
阿楨
拜登G7峰會踢鐵板 要盟友聯手抗陸太敏感斷網 2021/06/13 中時

拜登此趟歐洲行的最主要目標就是向西方盟友展示「美國回來了」,不過現實世界總是有些複雜,今年沒了川普,但是白宮以為能說服G7其他盟友硬吞拜登的所有政策立場,似乎是有點太過自信了。
7國領袖達成共識,支持「重建更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B3W)的全球基礎設施建設計畫,縮小開發中國家40兆美元的基礎建設資金缺口,對抗中國推動的一帶一路倡議。
不過拜登12日試圖說服盟友簽署共同聲明,直接對新疆強迫勞動問題批評北京,歐盟傾向中國合作,會議上的分歧更一度因為太過敏感而中斷會議室對外的所有網路連線。
法國總統馬克宏上周就率先警告華府,歐洲不會跟隨拜登希望回到冷戰思維,歐洲將保持獨立。

拜登拉攏G7盟友對抗覺醒巨龍 德媒:中國和7個小矮人 2021/06/13 中時

《德國之聲》評論文章《中國與七個小矮人》說,美國總統拜登希望通過一個全新的自由國家網路來束縛中國這個覺醒的巨人,拜登相信,在抗擊疫情期間,美國以及自由世界應該能提供的還是比獨裁的中國國家主席更好。習近平的看法則完全相反,自由國家的「混亂」正在以近乎科學的方式表明中國制度的優越性。
  相關新聞
防北京當局竊聽!G7開會討論中國 會議室全面斷網 - 自由財經
三年後 美FBI探員在法庭承認誣陷華裔教授是中國間諜 2021-06-16
拜登:發起民主版「一帶一路」 抗衡大陸
德媒:B3W無具體計劃比中國差遠了
  回應
哈 驚訝!美國竟公然剽竊大陸一帶一路
唱衰了幾年,發現唱不衰,趕緊拿香跟拜。
中國一帶一路「債務陷阱」?美國除了印鈔票外, 還會三小!
阿共仔跟世界各國的貿易緊密依存,比美國能給多的多,美國的造價和工時都要中國的幾倍!
美國「一帶一路」肯定失敗。1. 「一帶一路」要花大錢投資給窮國搞基建。美國十分吝啬,一毛不拔。2. 美國的基礎建設破爛落後,拜登3兆美元的基礎建設法案是要為美國,無力幫窮國搞基建。
美國版的只能叫「西方白人一炸一路」。
防北京竊聽? 美國自己幹過很多竊聽,所以比較神經質。
G7各國被美國竊聽,美國仍當歐盟成員國是早期的儍瓜?
2021-06-17 08:28:15
阿楨
相關新聞
馬克洪強調 G7非敵視中國俱樂部
美英加日想對華強硬 德法意“踩刹車”
美俄首腦峰會前 北約盟國反對在歐洲部署陸基核導彈
北約秘書長稱沒有與中國進行“新冷戰”
韓國:只部分參與了G7公報 不針對特定國家
王義桅:美國忽悠盟友的能力不可小覷
日澳:反對中國“經濟脅迫”
G7反對中國“脅迫外交”何等的虛偽、無恥和雙標!
BBC:G7重要嗎?峰會在履行新冠疫苗和氣候變化承諾令人失望,而在英國脫歐和中國問題上分歧重重!
美俄領導人峰會後十六日發表「戰略穩定」聯合聲明 強調降低戰爭衝突風險
烏總統:西方若不幫 烏克蘭將被迫發展出歐洲最強軍隊(回應:喜劇演員總統的年度最佳冷笑話)

人民幣升值後,美國開始通脹,白宮終於坐不住了!2021-06-03

由於疫情影響,全世界只有中美經濟運行基本正常,美國靠的是無限印鈔,中國是良好的疫情防控。但是現在,美國也有點扛不住了!
美聯儲一年之內印了10萬億美元,再加上人民幣升值(5月27日升破6.37創三年新高),導致中賣美商品價格大漲, 4月CPI物價指數4.2%,接下來兩個月,可能會漲到6%。一個美國人說:飛機票漲了9.6%、油價漲了11%、電器漲了15%、二手車漲了21%、玉米漲了44%、牛肉漲了100%。收入沒增加,再加疫情對就業的影響,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社會矛盾被激化,就連特朗普都趁機叫囂著8月份要重返白宮。
之前幾個月,美國一直不想和我們談經貿協議,但在5月12號和6月3日接連通話,並傳達出雙方已經恢復了正常經貿溝通的消息。
……..
原本美國的算盤打得很好,讓印度和東南亞逐漸取代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位置,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徹底打亂了美國的整體佈局。
  回應
不宜將匯率升值作為應對通脹的政策選項。
我們已是世界工廠,剛好疫情,加上美元氾濫,所以是升值的機會。要讓通脹回到多印貨幣的國家去,沒道理讓14億中國人去承受。
2021-06-17 09:01:36
阿楨
菲棄日本,為中送上三個基建大單,三大優勢讓日啞口無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31EwdA4S50&t=338s

陸企 標到菲最長鐵路項目 2022-01-20聯合報

由多個中國大陸企業組成的聯營體日前中標菲律賓國家鐵路南線長途運輸段一期工程,將承建菲律賓迄今里程最長、速度最快的鐵路項目,以完善當地基礎設施,增強運輸能力,滿足出行需求。
新華社報導,菲律賓交通部18日聲明,一期工程起點為內湖省卡蘭巴市,終點為阿爾拜省黎牙實比市,全長380公里,連接呂宋島南部多個省份,是菲律賓「大建特建」重點項目之一,項目總額為1420億菲律賓比索(約28億美元)。
聲明說,項目客運列車運營速度預計為最高每小時160公里,貨運列車運營速度為每小時80至100公里,年發送旅客能力為1460萬人次。項目建成後,首都馬尼拉大區至南部比科爾大區的通行時間將從現行的12小時縮短至4小時。
中國大陸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表示,這不僅是菲律賓迄今里程最長、速度最快的鐵路項目,也將是中菲友誼合作的又一里程碑。項目建設期間,每年將直接創造1萬個就業崗位,並帶動相關行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以促進項目沿線經濟發展。
2022-03-07 08:22:23
阿楨
越南學者:中國人很怕被越南製造取代,卻不懂我們最大的痛處 2022-07-26

【導讀】近年來,有關外商投資轉向越南、越南製造將取代中國的討論持續不斷。很本文提供了越南學者的內部視角。作者以越南製造業的一個分支——電子工業為樣本,分析了近30年來越南經濟政策與電子工業發展的關係。
  回應
越南憑什麼不能產業升級?
越南還真的實現不了產業升級,1,越南儲蓄率過低。2020年越南人均GDP為2800美元,中日韓三國分別在2007,1972,1987年達到這個水準,三國在當時的儲蓄率分別為50.28%,36%,39.17%,而越南只23.16%,和泰國印度比都遠遠不如。2,研發投入(R&D)比例過低。2007年中國GDP比重為1.34%,1986年韓國為1.6%,而越南僅為0.53%。2020年生產總值,雲南2.4萬億人民幣全國第十九,廣西2.2,貴州1.7,越南1.8。越南體量太小,只能是世界工業產品的補充者,而非替代者。
越南取代中國?不過是那些公知意淫出來的!開始是日吹,接著韓吹,印吹,現在是越吹,下一個估計是印尼吹,
2022-07-29 08:47:53
阿楨
緬甸原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因4起貪腐案被判6年監禁

  2022-08-15,緬甸原國務資政昂山素季所涉4起貪腐案在內比都監獄中的特別法庭宣判,判處昂山素季6年監禁。至此,昂山素季已被累計判處17年監禁。此前,昂山素季由於違反自然災害管理法和進出口管理法以及收受原仰光省首席部長賄賂等6項罪名,被判處11年監禁。
  回應
政治啊,弄人。
這就是投機倒把的下場,以為在國外抱大腿找靠山就安全了,這下好了永遠沒有東山再起之日了。
軍政府不下臺緬甸永無寧日!欲加之罪何患無詞?專職政權無處講理
嗯,哪有什麼聖人
  相關新聞
緬甸:軍政府處決四名民主活動人士,包括前議員
台灣人赴緬甸、柬埔寨打工受騙
臺灣民眾被騙到柬埔寨,救援者:中國大使館幫忙救出
緬甸「KK園區」 詐騙業績沒達標恐被迫賣器官
2022-08-17 06:19:46
阿楨
習近平為什麼不出席印度G20?

中國外交部2023年9月4日宣佈國務院總理李強將於9月9日至10日出席在印度舉行的G20峰會。
近年來G20會議機制已經陷入僵化,成員利益分化、作用弱化、議題泛化非常突出。中國不會在沒有進展的方向投入更多外交精力。

習近平已無必要出席本次G20峰會

2023年南非金磚峰會擴容成員後,足以與G7分庭抗禮,未來將以金磚會取代G20。相對於美中關係的停滯,美印關係卻是快速增溫。集中力量於「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相關新聞
李強抵印尼東協峰會試乘雅萬高鐵. 李強::反對集團對抗和「新冷戰」 合作牢不可破 東協對南海議題態度軟弱. 李強與岸田文雄與為核污水互嗆(回應:中國有骨氣說NO!)
習首缺席G20峰會 美媒CNN意在重塑全球治理體系 冷落美印主導的峰會
陸智庫批印度 挾帶私利辦G20: 印度三月於阿魯納查省(中國藏南)主辦G20邊會;五月在克什米爾舉辦G20觀光會議。
G20習近平缺席 拜登藉機宣佈美版一帶一路(回應:到處罵一帶一路,經典的美式雙標。 美國沒錢沒人才沒技術,基建能力那來?中國公司來建設保證成本最低。 拜登對外援助跳票的記錄是不忍卒睹:拜登攜G7推6000億美元全球基建計畫!)
普京預計10月訪華出席“一帶一路”論壇
習缺席G20 星學者向紐時彭博表示:皇帝心態作祟--自由時報(回應:李家坡才是皇帝世傳的獨裁專制國家吧。)
G20都不去了,誰說習一定去美國 APEC (回應:敗燈不過是想在見習時,發表一些強硬言論,做內銷救選情) 美國禁香港特首李家超出席APEC,習拜甭談了?
烏砲轟:印度G20領袖宣言避提「俄羅斯侵略」
巴西總統盧拉:如果普京2-24年來巴西參加G20峰會,我們不會逮捕他
烏軍貪汙,24徵兵官員被炒,國防部長遭開除:能逃就逃!烏男不惜代價為躲徵兵,軍官倒賣武器庫裝備賺外快,伙食費虛報翻倍,高價買冬外套錯買夏衣.
印度不叫India了?改名Bharat婆羅多!
中國偷偷在中印邊界搞這舉動 11處工程「轉入地下」 Newtalk頭殼新聞(回應:自己的領土做軍事攻事有何不是? 頭殼壞! 記者弱智?軍事設施不隱蔽,難道要放在最顯眼的地方等著被轟炸?)
中國公佈標準地圖納入「台.中印邊界.南海」惹議(回應:印日…一樣納入地圖。)
2023-09-11 08:44:11
阿楨
讓十四億人水果蔬菜自由,需要付出什麼? 2024-05-26

2022年,中國鮮蔬消費量高達6.16億噸人均440公斤,美國祇有0.27億噸人均77公斤,中國人均消費水果221.68公斤,美國110.67公斤。中國水果蔬菜的消費量,碾壓全世界第二名到第十名之和,絕大部分所謂“發達國家”,連我們的零頭都不如。
中國人均每天蛋白質124.92克,超過美國122.88克,世界第九,遠超德日、南朝鮮、某島等發達國家和地區。
中國花錢還比美國少,美國人每年約5,000美元,中國只1,622美元。
中國,從物質匱乏的90年代到現在,也才30多年而已,這一切是因工業化,世界第一的化肥產量,不斷發展的農業科技,全世界無敵的水利電力、基礎建設、交通運輸……是因為高瞻遠矚的「菜籃子工程」。和「積極性」沒關係?因為中國數千年農地都是私有的,但並沒有讓農民吃飽飯,能讓農民吃飽飯,靠的是社會主義工業化。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大型水利工程,化肥工廠。
  回應
搞公社搞了不到一年,農民吃不飽飯,而搞承包才十年,農民就吃飽了,緊接著就是農民進城,中國工業化起飛。把承包和農業科技水利建設對立起來,也是奇怪的邏輯。全世界在農村搞「一大二公」的,就沒有成功過的,蘇聯,朝鮮,東歐都如此。
中國飲食至少有以下要改進:1,吃飯太多,結果就是碳水太多蛋白不足。2,蛋白質過於依賴豬肉,雞魚太少,奶製品不足,身高肌肉量和西方有差距。3,油和鹽太多,因為蔬菜多炒制下飯,所以很多人不胖也高血壓。4,海產品不足。5,水果不足,我們的水果消費跟發達國家比依然有不小差距。6,白米飯和麵條也太健康,缺乏全穀物的攝入。7,醃制不健康的食品攝入過多。對比公認最健康的日本/地中海飲食,中餐很不健康的。
公認個鬼,也就那些所謂的實驗和論文,大多是廠商贊助的,這你也迷信? 現代中國人,受西方所謂的「營養學」洗腦,大量吃牛奶、水果、肉食、蛋類,不重視主食,喝汽水、各種飲料、冷飲,重油、重鹽,大量的調味料。中國傳統的七分飽,“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才是最適合國人的飲食習慣。幾十年觀察,用中醫傳統飲食的中年以上人群,普遍健康。
中國的蘋果/西瓜世界第一,中國人均消費水果221.68公斤,美國110.67公斤。和東南亞自貿區之後,一開始以為會大量進口導致逆差,結果溫帶水果蘋果梨桃子之類大規模返銷東南亞,好吃是不分氣候的。
2024-06-03 02:16:5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