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1-22 07:20:17| 人氣8,669| 回應19 | 上一篇 | 下一篇

《美洲歷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相對於前評《亞洲歷史》以儒家文明的「朝貢體系」做為「國際體系」的核心,圈住整個東(南)亞!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9291992/20080730062325

許海山《美洲歷史》(北京:線裝書局,2006)的以下大意就沒啥特色了:

《美洲歷史》要講述的美洲文明史有很大特點,自發現新大陸之後,美洲的文明發生了劇烈的演變,歐洲各國的殖民入侵幾乎把美洲本土的瑪雅文明和印加文明洗蕩殆盡,到了近代文化發展時期,代之以歐洲多國混合的殖民政治和殖民經濟,並且在新大陸上發展了區別歐洲的美洲文明,所以美洲文明就歷史延續性來說,具有巨大斷裂感和跳躍性的發展特征,古代文化與近代主流文明幾乎沒有因果關聯。美洲歷史起源于原生的美洲土著人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歐洲列強紛至遝來,開始了對美洲的瓜分和殖民統治,南美主要被西班牙、葡萄牙等歐洲老牌殖民國家瓜分和統治,北美則為英、法等新生殖民帝國所瓜分,因此,南北美洲的殖民地時期的歷史文化也有很大不同。北美的代表性文明是美國文明,南美的文明則被稱為“梅斯蒂素文明”。“梅斯蒂索”一詞在西班牙、葡萄牙語中意為“雜交的”。南美和北美因地理上的因素,南北文化的交融和交叉較少,其歷史文明的發展也相對比較獨立,為了便于系統的闡述,本書對南美和北美的歷史分別敘述,上部講述南美史(拉丁美洲史),下部講述北美史(美國與加拿大史)。

還是有的,即殖民主義,先是西方殖民美洲,後是曾被殖民的美國殖民美洲。

是嗎?那先貼:

美洲殖民

歐洲各個強權對美洲殖民的熱潮是在克裏斯多福?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之後開始的,在那之後大量的歐洲殖民者來到了美洲,也開始了哥倫布交流時期(Columbia Exchange),進而改變了美洲大陸的歷史。儘管是哥倫布開始了大量的美洲移民潮,但是他並不是第一個來到美洲的歐洲人,來自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北歐人〔其中包括維京人〕才是第一個登陸美洲的歐洲人,他們早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500年前就在文蘭〔Vinland〕建立了殖民地,但是後來這些維京人放棄了他們在美洲的殖民地。
第一個歐洲勢力在美洲征服當地原住民文化的是西班牙,其在美洲的佔領地幅員遼闊,包含了絕大部分的南美洲和中美洲以及北美洲的一部分。葡萄牙人佔據了巴西,英國人、法國人、還有荷蘭人則佔據了加勒比海中的大小島嶼。除此之外,英國與法國人也分別在北美洲的新英格蘭及路易西安納建立各自的殖民地。
剛開始的殖民大部分都是由各個國家所贊助,到了後來前往美洲殖民變成了人民為了逃離歐洲的貧窮或是宗教迫

早期國家贊助的殖民

第一波歐洲強權殖民美洲的活動是在由西班牙皇室於1492年所贊助的克裏斯多福?哥倫布為了尋找一條前往印度及中國的新通道但卻跨越了大西洋(1492-1500)來到美洲之後開始的。繼哥倫布之後還有許多的探險家陸續的來到了美洲;例如由英國贊助的約翰?開伯(John Cabot)來到了美洲發現了紐芬蘭,而葡萄牙贊助的佩卓?卡布羅(Pedro Alvares Cabral)則發現了巴西。在亞美利哥?維斯普西於1497年至1513年之間自西班牙與葡萄牙出發所領導的探險隊確認哥倫布的確是發現了一個新的大陸洲——美洲新大陸。為了紀念亞美利哥?維斯普西,當時的製圖家以他的名字「亞美利哥」(Amerigo)命名這塊新發現的大陸為亞美利加州(America)。其他探險者包括,法國贊助的喬凡尼?達?維拉劄諾(Giovanni da Verrazzano)發現了紐約的良港、葡萄牙探險家莒奧?維斯?寇特-裏亞(João Vaz Corte-Real)發現了紐芬蘭、以及探索加拿大的山姆?德?尚普蘭(Samuel de Champlain)(1567-1635) 。
在這些航海家成功的跨越大西洋之後,更多人前仆後繼的來到新大陸,其中最著名的是西班牙對美洲的征服。在成功的將穆斯林驅逐出伊比利半島之後,西班牙人成為第一個試著殖民美洲的國家。西班牙人從歐洲帶到美洲的疾病,例如小兒麻痺、痲疹、黃熱病等,對西班牙在美洲殖民的成功有著不小的幫助;因為這些來自歐洲大陸的疾病在美洲大陸是前所未見的,這對美洲原住民造成了大量的死亡,而西班牙殖民者對這些疾病的免疫讓美洲原住民誤以為西班牙人是神的錯覺,使得西班牙人得以在當地成功的傳播基督教。對西班牙士兵最常見的獎賞方法是將當地印地安聚落封給某人,而來自非洲的黑奴也被大量的引進來補充印地安人勞力的不足。來自西班牙的殖民者們為了取得當地原住民的勞力以及合作,便讓天主教的教士們在當地傳教,這不僅對語言的傳播有很大的幫助,也使得當地原住民有了來自歐洲的書寫系統。而為了傳教的傳教士們也建立了許多學校,而在1523年佩卓?德?甘提〔Pedro de Gante〕建立了美洲的第一個學校。
葡萄牙人在嘗試著建立一個貿易點之後更進一步的全面殖民當今的巴西,他們更帶進了數以萬計的奴隸以運作他們的農場。

宗教移民

除了為財富而來到美洲的殖民者之外,許多人是為了尋求信仰宗教的自由以及逃離宗教迫害才來到美洲的。
在經過了十六世紀時的宗教改革、英王亨利八世宣佈拋棄羅馬天主教、以及英文聖經的出現等事件之後,許多人開始對英國國教的組織架構產生了信心上的動搖,而這件事對英國國教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進而促成了為了所謂「淨化」當時的英國國教內所有與羅馬天主教有關且聖經內沒有提及的習俗的「清教徒運動」。到了查理一世時,查理一世以其英國國王及英國國教最高權力擁有者的「國王之天賦權」將他個人的信念強加於人民,這種作法讓許多教會內人士及民眾感受到迫害,而後來英國國教對這些有異議的人士的大力清查導致了自1629年起到1642年之間大約兩萬人飄洋過海地遷移到新英格蘭以尋求宗教自由。除此之外,此事件的另一個結果即便是長達八年的英國內戰的暴發,最終查理一世被捕並且被奧利弗?克倫威爾帶領的清教徒斬首。英國國王將賓夕法尼亞給予威廉?賓以償還國王對賓的父親所欠的債,威廉?賓便於1682年以此塊土地設立了一個主要為受到來自英國迫害的貴格會成員提供避難的政府,許多浸信會、貴格會、以及德國與瑞士的新教教徒們便大量的湧進了賓夕法尼亞。
雖然信仰各種宗教的人們都來到了美洲,但是大量便宜的土地、宗教自由、以及可不受約束的自行改進事物的權利為這些渴望逃離宗教迫害及貧窮的人提供了非常大的誘因,在一直到美國革命戰爭爆發的150年之間的融合及相處之後所有的宗教也漸漸地學習了如何與其他宗教和平且合作的共處。
在當時來到美洲新大陸的主要宗教包括:
於1620左右到來的與英國國教決裂的分離支持者,亦稱為Pilgrims
於1630左右到來的清教徒(Puritan)
於1682左右到來的貴格會
於1682左右到來的路德教派
於1840左右到來的天主教

經濟移民

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許多的殖民者是為了尋求經濟上的利益而來到美洲新大陸的。在西班牙人自十六世紀時以歐洲疾病徵服阿茲泰克、印加、以及其他美洲原住民文明之後所獲取的豐厚利益的消息傳遍全歐洲後,第一批來自英國的殖民者們在現今維吉尼亞州的詹姆斯鎮建立了第一個英國殖民地,他們並沒有向國家或貴族們般有雄厚的資金,所以這批一般人的殖民者是由共同股票公司出資的「探險隊」,而這個殖民地的主要任務便是找尋黃金或是一條經過美洲通往印度的通路〔雖然說在當時是不可能的〕。剛開始時這些殖民者並沒有馬上意識到生活上的許多基本需求,例如食物和水及居住環境,直到約翰?史密斯說服大家才開始建設詹姆斯鎮。在建立殖民地的過程中許多人都因不適或病而死亡,直到他們發現種植菸草可以為他們帶來巨大的財富,自此之後菸草的種植成為維吉尼亞州及其後進的北美殖民地之主要經濟支柱。
自殖民者初次登陸維吉尼亞州到1680年代之間,勞力的主要來源與大部分的移民都是簽有契約的工人〔Indentured Servants〕,這些人與其僱主簽有契約約定僱主為工人付來到美洲的船資但是該工人必須為該僱主工作幾年以付清僱主預先付的船資。大部分的工人都是來自英國的佃農,他們都因為在英國土地空間的減少而失去了可耕作的土地所以才來到美洲新大陸尋求一個新的生活。雖然這個不幸的事件使得數以千計的工人來到了美洲,但是這些工人卻為美洲殖民地提供了大量的勞動人口。
法國殖民地的主要經濟活動是與美洲原住民進行皮毛交易〔Fur Trading〕,農業只是為了滿足維持一個殖民地的需求而已,並不是為了買賣來賺取利益。除了法國人之外,俄國殖民者也同樣在美洲的西北部及阿拉斯加進行皮毛交易。英國在「法國與印地安人戰爭」〔French and Indian War〕中戰勝法國之後便佔有了所有法國在美洲的殖民地。

強迫性移民

奴隸制度在美洲有著長久的歷史。早在歐洲殖民者來到美洲之前,美洲原住民已有了奴役自其他部落捕獲的俘虜的習慣,阿茲泰克族甚至以這些奴隸當作活人祭品。當西班牙人到了加勒比海地區後,當地的原住民也隨之成為第一批歐洲人的奴隸了。在西班牙人征服了美洲原住民之後許多原住民被西班牙人變為奴隸,但是隨著西班牙人從歐洲帶來的疾病感染死亡的美洲原住民人口數量大量減少,西班牙人引進非洲黑人作為取而代之的新勞動力來源,甚至到了十八世紀時,來自非洲的黑奴的數量遠遠的超過了當地原住民的數量。這些來到新大陸的非洲人都是在被敵對的非洲部落所抓到之後賣給在非洲的歐洲人才來到了美洲。在非洲,酒、槍枝、以及火藥是主要與非洲部落買賣交換奴隸的主要物品。除了西班牙人之外,所有在美洲的殖民地都有普遍的使用引進非洲黑奴,據估計直到1810年大約有3000到4000名非洲人經由南方的南卡羅來納查爾斯頓及北方的羅德島新港市進入美洲成為奴隸,而被引進加勒比海、巴西、墨西哥等中南美洲地方的非洲人奴隸的總數據估計有三百到五百萬名之間。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E%E6%B4%B2%E6%AE%96%E6%B0%91

殖民主義

殖民主義是指一個比較強大的國家越過自身的邊界而建立移民殖民地或行政附庸機構,藉以對外延伸其主權。而該地區的原住民會被受到直接統治,或被遷徙至其他地區
殖民主義國家通常會該地區的自然資源,人力和市場。殖民主義國家亦會強加自身的社會文化,宗教和語言於被征服的民族身上。所以殖民主義實質上是一個比較強大的國家直接干預比較弱小的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系統。雖然殖民主義一詞常與帝國主義交換使用,但帝國主義一詞較常被使用,因為該詞包括到非正式的對該地區的控制,以及正式的軍事控制或經濟槓桿作用。
殖民主義一詞過去被歸類為一套理論,用於將上述定義合法化,以及促進該理論。殖民主義通常建基於民族中心主義,即開拓殖民地者自以為在精神和價值上比被殖民者優越。一些觀察家將十八、十九世紀的殖民主義連接成種族主義和偽科學兩者的邂逅。這種思想,導致西方世界孕育出原始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即白色人種站在動物王國的最頂端,理所當然地負責控制非歐洲的土著民族。

殖民主義的歷史

殖民主義是一個不分時間,不分地域的歷史現象,包括一些相異的民族,例如希泰人,印加人,以及英國人等。雖然殖民主義較傾向關於與本土不有邊界連接的海外帝國,而不是與本國有連接的陸上帝國;但歐洲人及其他人都照慣例地形容為帝國主義。陸基帝國的例子包括由西太平洋到東歐的蒙古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等。而鄂圖曼土耳其就建立了一個橫跨地中海,北非和東南歐的大帝國;而且還在歐洲各強國在世界別處進行殖民地化中存活了下來。
而歐洲的殖民主義始於十五世紀,從葡萄牙佔領果阿開始。殖民主義領導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對美洲,中東,非洲海岸,印度和東亞的探索。十六世紀的後半段見證了英國向愛爾蘭普遍的擴張。不管早前失敗的嘗試,這些都不是真正的殖民主義。直至十七世紀時,英國,法國和荷蘭才成功地建立起一個海外帝國—透過與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直接競爭,以及其他強國。到了十九世紀,英國便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個帝國。

在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的時候,第一次的非殖民地化時期開始:當大部分歐洲在美洲的殖民地分別從各自的宗主國手上得到獨立。雖然失去新世界殖民地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經不可避免地衰落了;但是英國,法國和荷蘭卻將注意力轉到舊世界:尤其是南非,印度和東南亞。在那裡,海岸領土已經建立起來。而統一了的德國 (普魯士)亦在德屬東非 (Deutsch Ost Afrika)中尋找殖民地。義大利則佔領了厄利垂亞,索馬利亞和利比亞,並在第一次(First Italo-Ethiopian War,1896)和第二次意埃戰爭(Second Italo-Ethiopian War,1935-36)入侵了阿比尼西亞(今衣索比亞 )。1936年,義大利帝國正式成立。

十九世紀的工業化步伐被冠名為」新帝國主義」,而1880年代對非洲的爭奪成為了殖民地化步伐加快的高潮。在二十世紀中,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國(即同盟國)的海外領地,被戰勝國(即協約國)所瓜分為託管地。但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才預見到第二波非殖民地化的開始。

蘇聯的帝國主義

紅色代表與蘇聯同一陣線的共產主義國家。黃色代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同一陣線的共產主義國家。黑色代表兩邊都不討好的共產主義國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將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以及其他獲得短暫獨立的國家(包括烏克蘭、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以及蘇聯中亞的一些地方,即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塔吉克和吉爾吉斯斯坦)融合在一起。但他們不能接受一個事實——在1919年至1921年失去了西烏克蘭,西白俄羅斯和波羅的海三國——這些都是前俄羅斯帝國的領土。正因為這個緣故,蘇聯不但將目標放在吞併這些土地,而且攻打芬蘭以獲取足夠的緩衝地帶(冬季戰爭,1939年至1940年),但不大成功。當蘇聯跟隨和配合納粹德國進攻波蘭—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之後,蘇聯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吞併了波蘭第二共和國的東部。之後,蘇聯並在1940年吞併了波羅的海三國,比薩拉比亞(現今大部分成為摩爾多瓦)等地。

當蘇聯的世界超級強國地位於二次大戰後逐漸浮現後,她對東歐的霸權足足延續了四十年之久。宣稱為列寧主義執行者的蘇聯,一方面宣示自己為反殖民主義的先鋒,支持第三世界的武裝民族獨立或反西方運動;一方面卻同時野蠻地支配著東歐和中亞地區。而馬克思主義、毛澤東主義和較左派的俄國革命領導者卻認為這無疑是殖民主義。

在冷戰期間,東方集團(或稱作共產主義集團)一詞通常指以蘇聯為首的中歐和東歐國家(包括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東德、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和匈牙利)。二次大戰之後,蘇聯利用其強大的武力來影響東方集團各國的政治生活,以佔領為威脅來確保東歐各國遵循蘇聯的政治系統,外交政策,法律,學術思想,軍事活動,以及經濟各方面的命令,以保持所謂(名義上的)獨立。東方集團的國家都被蘇聯以心理上和生理上予以消滅而成為共產主義國家。及後,東方集團國家都被透過蘇聯的軍事力量而納入所謂勢力範圍之內。(楨:那美帝北約也算!)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AE%96%E6%B0%91%E4%B8%BB%E7%BE%A9&variant=zh-tw

西班牙殖民美洲初期經濟體系的形成與發展

歷史月刊 2007/11/15 當今日的人們在談論西班牙海外殖民地經濟理論或其架構時,事實上,當時的西班牙君王們及其勇往美洲殖民地冒險拓展的子民們,從未意識到他們所進行的海外殖民行動,帶給今日人類歷史發展的重大影響。【文/李毓中】

慾望的滿足與權力的擁有,促使了勇氣的滋生。十五世紀起西班牙在美洲土地上的拓展,總以拯救靈魂的神聖使命自居,然而在面臨財富的誘惑與權力的渴望之時, 無論代表正統的官方或是在殖民地土地上衝鋒陷陣的征服與拓荒者,獲取經濟利益才是他們心中奉為圭臬的最高原則與策略。於是,無數的西屬海外帝國傳說為此鍍 了金,但是對上帝承諾救贖美洲原住民的使命,卻為此生了鏽。

當今日的人們在談論西班牙海外殖民地經濟理論或其架構時,事實上,當時的西班牙君王們及其勇往美洲殖民地冒險拓展的子民們,從未意識到他們所進行的海外殖 民行動,帶給今日人類歷史發展的重大影響。而身在彼時的他們,最初的思考,僅僅有如出外覓食的螞蟻般,努力地在新大陸上尋覓經濟資源,然後想盡辦法將這些 物資搬運回西班牙本土,殊不知他們在新大陸的經濟活動,正一點一滴地累積出驚人的力量,進而改變了近代世界歷史的發展。

如同西班牙君臣建構一套統治新大陸殖民地的管理機制一般,西班牙政府亦是在一步步地探索中,根據新取得的經濟資訊而調整、修正新的經濟政策,並隨著時間與 資源探勘的所得資訊,從而逐漸地形成一套有利於西班牙國力的殖民地經濟體系。如果硬要簡單地歸納出其最高指導原則,那麼或許可以說,殖民地的一切存在,皆 是為了供給母國的需求與維護母國的光輝。而在這樣的目的之下,西班牙人一方面努力地在新大陸上尋找貴金屬發展礦業,另一方面則是藉由壟斷殖民地的對外貿 易,而將殖民地視為母國產業的禁臠,最後的層面才是考量殖民地人民自給自足的農業與手工業發展的問題。

農業及手工業的發展與交流

雖說尋找貴金屬對西班牙而言,是西班牙人在美洲拓展殖民活動的首要目標,但是如何能在新大陸上立足,而無須事事仰賴遠渡重洋來自母國的補給,飲食上的自給自足,便成為殖民者們首要忙碌的事務。

美洲的原住民在西班牙人到達前,雖已培育與發展出一套農作物耕作與農業技術,但對於源源不絕到來的西班牙移民而言,除了飲食習慣的不同外,美洲原住民的農耕技術與效益仍有待提高,為此西班牙人引進了歐洲的農作物如小麥、大麥、燕麥等西班牙人常用的食用植物以及蔬果等,另外一些屬於經濟作物的橄欖、葡萄及甘 蔗等農作物,亦在某些特定地區開始栽種。為了配合這些農作物的耕種,大型的牲畜如牛、馬及驢以及農耕技術也都一併移入新大陸,而其他的家畜如豬、羊,也都 隨著西班牙人的足跡而逐漸遍布在新大陸的土地上,如今拉丁美洲畜牧業的蓬勃發展,便是在這段時期開始逐漸地奠下了基礎。

同樣地,在西班牙人四處探勘美洲各地時,也發現了許多美洲農作物的高經濟價值,而陸續地引入歐洲、亞洲而傳播至全世界。最著名的莫過於玉米、馬鈴薯、花 生、蕃茄等,而台灣自視為本土代表的蕃薯,亦是源自於美洲的一項農作物。農業的發展需要勞力,除了西班牙人所引入的大型動物可作為農耕使用外,多數的土地 仍須仰賴美洲原住民的勞力來開發與耕種。隨著「委託監管制」的實施,許多的美洲原住民隨著他們世代居住的土地,被分配給西班牙的「征服者」。雖然在名義上 他們都是自由人,接受「託管主」的保護與教化,以便成為一名天主教徒。但事實上,這樣「被教化」成為天主教徒的恩賜,卻往往使得他們淪為「託管主」的免費 勞工。

在手工業上,雖然西班牙政府在殖民初期便開始引進與推廣,但是由於許多短視的因素,許得這些產業不但未能迅速發展,甚至有些還遭到母國政府的限制與打壓。 如絲綢業,本來這是殖民政府極力推廣的一項手工業,且在十六世紀中時,便已獲得不錯的成果。但是,為了要避免與母國的絲綢業造成產業競爭,影響母國絲綢業 的出口,因此母國開始箝制其發展。當太平洋航線開闢後,價廉物美的中國絲織品源源不絕地輸入美洲,西屬美洲的絲綢業,更是自此一蹶不振,而葡萄酒、亞麻等 產業,亦是在同樣的因素下,受到限制而無法蓬勃發展。

礦產的開採與慘絕人寰的勞役制度

在礦業上,西班牙政府大力鼓勵其子民在新大陸的土地上探勘貴金屬礦區,並引進新的採礦技術。雖然在黃金的開採上,西班牙人並未獲得重大的成果及收益,但是 在白銀的探勘與挖掘上,卻在殖民初期便大有斬獲。自1531年在墨西哥米邱阿坎(Michoacán)等地發現銀礦後,西班牙人為了要更有效地自礦石中煉 取白銀,自歐洲引進一種以汞來提煉白銀的最新方法,使得西屬美洲白銀的產能大為提高,而1556年秘魯烏安卡維利卡(Huancavelica)汞礦的發 現,使得美洲銀礦的生產更加鞏固,從而一舉將西班牙的國力推展至顛峰。

源源不絕的白銀開採,使得西班牙在雄厚經濟力量支持下國威大振,但是對於開採這些銀礦的美洲原住民而言,卻是跌入痛苦深淵的開始。西班牙殖民政府為了要大 量地開採這些貴金屬,殘酷地逼迫美洲原住民前往礦區服勞役,以便為這些礦業迅速取得充足的人力來源。如同前面已提及的,西班牙王室採用「分配制」的方式, 將新取得的土地及新子民美洲原住民,當作酬庸一併分配給「征服者」,之後則以「委託監管制」取而代之。美其名是委託殖民者協助這些原住民皈依天主教,但事 實上卻是將這些原住民當作廉價勞力的來源,強迫這些原住民進入危險的礦坑,從事開採與搬運礦石的辛苦工作。在墨西哥,是採用「分配制」的方式驅使原住民入 礦坑工作;在秘魯,則是利用印加帝國原本已存在的徭役制度奴役可憐的美洲原住民,而此一制度,即是令當時原住民聞之膽寒的「米達」(Mita)制。

「米達」制本是美洲原住民社會一種服義務從事公共事務的制度,但西班牙人到來後,便利用這種原本善良美意的制度,支付極為微薄的待遇迫使原住民替他們工 作。根據西班牙殖民政府的規定,每一個原住民酋長卡新克(Cacique),每一年必須提供其轄下七分之一繳納貢賦的成年男子,前往礦區服勞役四個月。雖 然美其名西班牙人有支付工資,但事實上所支付的工資,根本不足以讓這些遠離家鄉的原住民維生,所以他們還得進行額外的勞動,方得以支付在礦區的生活開銷。 為此他們往往得在礦區工作整整約一年的時間,若身體強健且未不幸遇到礦災,方有機會返家與親人團聚。但是七年一輪的時間一到,仍得再度應召前往礦區工作。 應「米達」制前往礦區工作的原住民,死亡率更是高達近百分之七、八十,所以人人視服此勞役,有如蒙死神的召喚,林林種種的人間慘劇聽聞亦不斷傳出,而「米 達」制亦成為西班牙殖民美洲歷史,最醜陋的一頁。

由於西屬殖民地對勞力的極度需求,因此西班牙政府開始准許民間企業自非洲引進非洲人做為奴隸,以彌補西屬美洲殖民地上勞力的不足。首張執照於1517年發 給一家義大利的公司,由於利潤豐厚,因此在非洲設有殖民據點的葡萄牙人也加入「黑奴」的買賣。之後,十七世紀起法國人、荷蘭人及英國人也陸續地加入黑奴的 買賣賺取利益,據估計約有百萬的非洲人離開其故鄉,來到拉丁美洲的土地上落地生根。雖然一部分的黑人被送往城市從事勞役工作,擁有較佳的生活環境,有時還 獲得較原住民更好的待遇,如果懂得財務概念的話,甚至還有可能在多年後贖回其人身的自由。但是絕大多數的黑人則是被送往古巴、聖.多明尼哥、巴西及加勒比 海沿岸地區從事農業耕種的工作,其悲慘的待遇已成為人類歷史上,永遠無法磨滅的痛。

西屬美洲貿易的發展與海、陸交通路線的形成

在貿易上,西班牙政府則是採取了雙向策略,一方面在海上,嚴格管制海上貿易活動;另一方面在陸地上,則是積極開闢陸上的道路網絡,以便將美洲大陸的貴金屬運送至港口方便出口,此舉亦有助於母國的產品銷售至殖民地各重要城市。

為了要有效地執行上述策略,在海路上,西班牙母國只允許特定的船隻在特定的港口裝、卸貨,且所有的貨物與商品,在母國與殖民地都需先繳交進出口稅後方能放 行,而這些海上貿易的所有林林總總相關事務,諸如船隻的調度集結、貨物的審查及人員的登記與管制等,皆是由位在塞維亞的商務局所負責。
在商務局的規劃下,每年有兩次集結的船隊自西班牙本土航往「印地亞斯」。在春天出航的船隊被稱之為「浮若塔」(flota)船隊,這個船隊在離開西班牙本 土後,先開往非洲東北角的加納利亞群島,然後才橫渡大西洋來到加勒比海,再轉東北航往墨西哥的維拉克魯斯(Veracruz),為新西班牙副王區內的西班 牙殖民地運來所需的商品、軍火與士兵,甚至傳教士與移民家庭。

另一個於秋天出發的船隊,則被稱之為「加雷翁」(Galeón)船隊,「加雷翁」船隊的路線,在離開西班牙本土後一直到加勒比海的航程,與「浮若塔」船隊 皆是相同的,只是在進入加勒比海後轉西南駛往秘魯副王區,然後分別在哥倫比亞的卡塔黑那(Cartagena)以及巴拿馬的波特卑羅 (Portobelo)停靠卸、補貨。但不管是「浮若塔」還是「加雷翁」船隊,在卸完來自西班牙本土的貨物裝上美洲大陸的財寶後,回程時都是在今日古巴的 哈瓦那聚集,然後在夏天趁著加勒比海颶風期的掩護回航西班牙。颶風的損失固然無可彌補,但對於西班牙政府而言,荷蘭人、英國人及加勒比海海盜的掠奪,遠比 颶風所造成的損失,還要來得可怕。

不管是自西班牙駛來船隻在美洲大陸港口卸下的貨物,還是開採後鑄成條狀貯存在遙遠內陸王室金庫裡的白銀與黃金,都無法藉由海路直抵它們的目的地。許多重要 的富庶城市如墨西哥市、利馬與產銀的波多西等,皆位於與海洋相隔數百里內陸船隻無法抵達之處,因此,興建陸路以聯繫這些重要城市、運補貨物以及輸出貴金 屬,便成為殖民地經濟事務中最重要的一項公共事務。

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陸路運輸系統,基本上可以兩個副王區為區分,北邊為以墨西哥市為中心的新西班牙副王區,南邊則是以利馬市為重心的祕魯副王區。兩個副王 區相較而言,新西班牙副王區雖有許多高原,但地形較為平緩,因此陸路系統也較為完善,除了自維拉克魯斯經墨西哥市至阿卡普爾科(Acapulco)這條連 接大西洋與太平洋兩岸的道路外,還有一條由北而南貫穿整個墨西哥抵達瓜地馬拉的道路,除此之外,還有幾條以墨西哥市為中心與臨近海港相接的陸路。

至於秘魯副王區,由於位於高聳的安地斯山脈,道路的修建與維護明顯較墨西哥一帶困難,除哥倫比亞境內平原的道路條件較為良好,其他地區由於位於高聳且山谷 落差相當大的安地斯山脈地區,因此多是利用印加人原有的人行步道系統進行運輸。也因為如此,遂發展出另一個美洲大陸內的海運系統,以解決部分地區陸路運輸 不便的問題。至於南美大陸南方的道路,除了阿根廷與智利之間受到安地斯山脈阻隔的影響外,其他地區多位在平坦的彭巴草原上,因此可沿著大草原連接至阿根廷 的布宜諾艾利斯(Buenos Aires)等地,暢行無阻。

美洲大陸內的海運系統,主要是在西屬美洲殖民地西岸,發展出一套以利馬外港卡耀(Callao)為中心的太平洋海運網絡。最重要的一條航線是用來連接巴拿 馬與秘魯兩地,由於受到安地斯山脈的阻擋,使得自卡塔黑那上岸前往利馬以及庫斯科的大型陸上運輸相當困難,因此不得不採用陸路與海路並用的連接方式。如同 前面已提過的,「加雷翁」船隊在卡塔黑那卸貨後,再前往巴拿馬的波特卑羅港停靠卸貨,然後藉由牲畜載運將這些貨物運至太平洋邊的巴拿馬港,再用船隻將商品 運至利馬的外港卡耀,最後再以陸路運至利馬以及其他的內陸城市。

事實上,這條路線的開闢,始自於征服印加帝國的法蘭西斯克‧皮薩羅(Francisco Pizarro),當年他就是循這樣的交通方式抵達印加帝國。同樣地,許多秘魯與波利維亞的貨物,亦是循此管道反方向運至巴拿馬東岸的波特卑羅港,再由 「加雷翁」船隊運回西班牙本土。其次的兩條航線,一條是自卡耀港向北連接至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港,由此接陸路可通往墨西哥市;另一條是往南連接智利的瓦爾 帕賴索(Valparaíso)港,再接陸路前往智利首府聖地牙哥等地。

太平洋海上貿易的發展

美洲西屬殖民地,除了與西班牙母國設有定期航線往來大西洋兩岸,以及近海航線聯繫太平洋海岸主要港口外,還有一條以「馬尼拉加雷翁」(El Galeón de Manila,又譯為馬尼拉大帆船)著稱聯繫亞洲與美洲的航線。該航線由於為美洲大陸帶來豐富的中國貨物,因此在墨西哥亦被稱之為「中國船」(Nao de Chino)。每年的2、3月間「加雷翁」船由阿卡普爾科出發往南航行至赤道以北的附近海域,然後藉由洋流西航經南太平洋上的島嶼抵達菲律賓群島海域,最 後穿過比薩揚群島抵達馬尼拉港,歷時約三個月的時間。至於前往美洲大陸的「加雷翁」船,通常是在每年的6月間駛離馬尼拉灣,藉由黑潮經過台灣東岸、琉球群 島及日本群島附近海域,然後藉由西風抵達當時西班牙人曾設立殖民據點的美國加州海岸,最後沿海岸線返回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港。此趟行程大約需花七到八個月 的時間,但遭遇風災有所耽擱亦是時有所聞。

每次的航行船隊,通常由兩艘在馬尼拉外港甲米地(Cavite)所建造的「加雷翁」船所組成,美洲大陸航往菲律賓群島時,船上主要的貨物是已經製造成西班 牙銀幣「里爾」(Real)的美洲白銀,以及一些來自於西班牙本土的生活用品如紅酒、衣物與生活用品等;而由菲律賓運往美洲大陸的商品,則主要是中國的絲 織品、棉布、瓷器與東南亞的香料等。除了這些商品與運補物資外,船上還載有前往菲律賓述職與去職返鄉的官員、傳教士、商人、軍人與他們的家屬。事實上,除 非生活困頓或其他不得已的原因,通常西班牙人並不太願意冒著生命危險遠渡大西洋前往美洲大陸,而位在寬廣太平洋另一頭的菲律賓,更是令許多西班牙人聞之卻 步的海外疆土。

結語

原始的美洲成為西屬美洲殖民地後,在西班牙官方與殖民者勢力介入之下,殖民地母國的農作物與耕作技術,陸續地被引進美洲大陸,而美洲畜牧業今日的蓬勃發 展,亦是在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情況下,成為拉丁美洲人民的一個意外收獲。而美洲的數種農作物,也隨著西班牙人與葡萄牙人的足跡傳播世界各地,並對人類的飲食 文明與人口的繁衍,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但另一方面,手工業的發展卻因為西班牙母國的抑制與外來競爭而日益式微。

至於令人注目的礦業發展,雖對人類經濟生活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改變,但是對於西屬美洲殖民地的人民而言,卻是苦難深淵的開始。當十七世紀馬尼拉華人用不熟 練的西語,告訴西班牙人「白銀是血」以表示美洲銀幣對他們的價值時,或也正巧合地說明了,每一個銀幣都是美洲原住民以血與淚開採而來的事實。

而在貿易方面,藉由海上航線與陸上道路的彼此相接,從而帶動整個西屬「印地亞斯」殖民地內部商品貨物的流動。雖然這些可稱之為「殖民帝國血脈」的往來貿易 路線,不管是航線還是道路的規劃與修築,主要目的皆是為了殖民母國的利益以及殖民地西班牙人生活的便利,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道路與航線也逐漸地成為美洲 原住民與其他西屬殖民地人民及全世界聯繫的媒介。西方文明伴隨著基督舊教天主教的教義,一點一滴地滲入原住民與西班牙人所生混血兒昧斯地索 (Mestizo)的腦海裡;更令人出乎意料地,輸出美洲財富的道路,同時亦是將法國大革命與美國獨立精神,傳入西屬美洲殖民地的道路。

美國

美國全稱美利堅合眾國,是一個年輕的國家,從建國到現在只有二百多年歷史。

在歐洲人來到這裡之前,印第安人等北美洲的原住民生活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相傳他們的祖先在大約一萬多年前經由西伯利亞跨過白令海峽來到北美洲,並且在這裡生存繁衍,他們沒有自己的文字,卻有著豐富的口頭文學。對於原住民的人口,歷史上的統計有很大出入,據1492年(哥倫布第一次來到北美洲)的估測,北美印第安人總數大約有八百萬到一千萬人。隨著歐洲殖民者的深入,原住民的健康和領土受到嚴重威脅。由於歐洲人帶來的各種病菌,在150年內,原住民的人口銳減了90%;他們的村落被摧毀,原本用於畜牧或種植的土地被毀掉了。

殖民地時代(1493年—1779年)

十七世紀初,英國開始向北美殖民。最初的北美移民主要是一些失去土地的農民,生活艱苦的工人以及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在殖民地時代,伴隨著與北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的長期戰爭,嚴重的勞力缺乏產生了像奴隸和契約化奴役這類的非自由勞力,而英國政府的放任政策則讓特有的美利堅精神與文化得以發展出其獨特性。萬惡的黑奴貿易在美國盛行起來。從1607年到1733年,英國殖民者先後在北美洲東岸建立了十三個殖民地,後來,這些殖民地便成為美國最初的十三個州。
重要歷史事件:
1619年7月,在維吉尼亞州詹姆斯敦召開了維吉尼亞議會,這是世界最早的代議制機構。
1620年11月,一批受英國迫害的清教徒乘著五月花號抵達普利茅斯的港口,共同簽署五月花號公約,決定按照多數人的意願進行管理,建立民治的政府。

美國獨立戰爭

獨立戰爭後,正在慶祝勝利的美國民兵。北美殖民地於18世紀逐漸繁盛,在經濟上也開始尋求獨立,減少對英國的依賴。然而這引來英國不滿,因為英國希望可以利用北美殖民地,作為她廉價的原材料的供應地,以及商品的傾銷市場。英國政府乃率先頒布法令,不準殖民地居民向西開拓,並禁止其發行自己的紙幣,再對其課以重稅及解散其議會,這使得殖民地居民發動了大規模示威。英國當局乃在1773年3月5日派兵射殺反抗英國的波士頓居民,製造了「波士頓茶葉事件」。

1774年英國當局更頒布了5項「不可容忍的法案」,激化了雙方的矛盾。1774年9月5日,除喬治亞州外,12個殖民地的代表會議選派56名代表,在費城召開第一屆大陸會議,通過宣言,並建立大陸協會。新英格蘭的人民組織了民兵,並於1776年7月4日通過了《獨立宣言》,正式宣佈13個殖民地獨立。

在喬治·華盛頓的帶領下,北美殖民者在對英國的美國獨立戰爭中贏得了勝利,並且建立起了美利堅合眾國。

重要歷史事件:
1770年3月5日,波士頓市民與英國駐軍發生衝突,英國駐軍向北美平民開槍,造成舉世矚目的波士頓慘案。
1773年12月16日,波士頓傾茶事件。
1774年9月5日,來自各地的殖民者代表在費城召開了第一屆「大陸會議」。

1789年—1861年的美國歷史

1803年的路易西安納購買案(Louisiana Purchase)讓農民得以使用重要的密西西比河水路,把法國勢力從美國西部邊界移除,並且提供美國農人一塊廣大的土地。

幾個星期以後,英國和拿破崙統治下的法國之間開戰了。美國當時的收入仰賴向歐洲輸出農產品,因此試圖同時對兩個戰爭中的強權出口食物和原料,以及在它們與它們的加勒比海殖民地之間運輸產品來獲利。當這個行為對兩個戰爭國有利的時候,它們便會准許,然而當這個行為無利於他們的時候便予以反對。

當1805年法國海軍在特拉法爾加戰役(Battle of Trafalgar)中被摧毀後,英國希望斷絕法國的海外貿易紐帶,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報復美國的貿易行為,英國於是對美國海岸實施了封鎖。

1861年—1865年的美國歷史

接下來的四年,爆發了美國內戰南北戰爭,在美國歷史上是最陰暗的,國家為自己流淚,奴隸制度和各州權力的爭鬥。日益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北部各州擊敗了以種植園農業爲主的南部各州。但是雙方共600,000至700,000的美國人犧牲,並且許多南方土地被毀壞。不過最後,無論如何,奴隸制還是被廢黜了,美國也開始了緩慢的重建。

這段時間也是一個空前的移民高潮,有3700萬人在1840年與1920年間移居美國,範圍包括歐洲、非洲以至亞洲。這除為美國提供充足勞動力外,並令先前未開發的區域得以開發,如加州中部。美國種族之間衝突開始,大量黑人遭受壓迫,以便白人農民和大農場經營者可以接管他們的土地。

1865年—1918年的美國歷史

內戰後美國政府鼓勵民眾向西移民,還鼓勵修築鐵路,連接西部至經濟較發達的東岸地區。同時西部不少地方自1850年代都發現了金礦,吸引不少居於東岸的人淘金。1869年連接美國東西海岸的鐵路竣工,鐵路帶給美國原居民更多衝突,當當地土著首領和移民簽訂土地協議時,雙方對協議內容有不同理解。土著不能理解移民的私有財產理念,他們認為自己能在土地上打獵。一場為生存而戰的戰鬥開發了,許多土著買了槍械,襲擊移民宅地、馬車隊、鐵路和美國騎兵。而美國白人則大量屠殺土著賴以為生的野牛,由1860年的1500萬頭,到1885年只剩下2000頭。土著被迫在貧瘠的土地上種植莊稼,他們不習慣種植,不能成為美國公民。土著與美軍長期戰鬥,使土著幾乎滅亡。1890年,最後一次戰鬥屠殺了200多名蘇族人。不久後所有的土著都被趕進保留地。土著美洲人的生活方式永遠結束。

這段時間美國利用其充足的人口、國內工業發展和一系列的國際投機活動,令美國國際影響力迅速攀升。在十九世紀末期,美國已成為世界工業大國,並出現新的科技(如電報和貝塞麥(轉爐)煉鋼法),興建更大的鐵路網路。
在這個時期,美國也成為國際性參與者。在1900-1903征服菲律賓超過一百萬人,殺掉大量菲律賓人。

1918年—1945年的美國歷史

1929年經濟大恐慌,銀行出現擠兌第一次世界大戰使歐洲元氣大傷,美國卻因置身事外,損失不多,聲望大為增加。在整個1920年代,農產品價格不斷降低,工業利潤大幅增長,美國經濟發展得異常繁榮。這波經濟成長還被信貸上升和股票市場的興盛推波助瀾。終於股市在1929年大崩盤,隨之而來的是經濟大恐慌。
為了復甦經濟,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政府實行新政,大幅增加政府對經濟的干預。然而新政卻沒有完全生效,美國經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徹底復甦。
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加入反法西斯同盟以對抗軸心國。接下來的戰爭成為美國歷史上代價最高昂的一場戰爭,然而前線和大後方創造的大量工作機會、以及軍工產業帶動的生產復甦,使美國經濟完全走出了大恐慌的陰霾。美國婦女也因此大規模踏入工作職場。

1945年—1964年的美國歷史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研製出核子彈頭,並在1945年投嚮日本迫使日本投降。
在戰爭勝利後,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國家,元氣進一步大傷。美國儘管在二次大戰中付出沉重代價,由於美國本土未曾遭戰火波及,損失卻是戰勝國中相對地小。美國藉著其經濟和軍事力量,成為世界頭號大國,與蘇聯平起平坐,並引發了冷戰。美國代表的是資本主義和自由民主制,而蘇聯則代表共產主義和計劃經濟,蘇聯的崛起和意識形態的差異,與美國的一套格格不入,雙方衝突造成了1940年代末期開始的冷戰。自1945年起,美國和蘇聯在許多地區和國家,進行一連串代理人戰爭,最先有東德和西德的分裂,後來包括了朝鮮戰爭,以至六十年代初觸發核大戰危機的古巴導彈危機。

1964年—1980年的美國歷史

美國和蘇聯的冷戰至這段時期仍未停止。其間美國和蘇聯展開了一連串的太空競賽,蘇聯派出了世界首個太空人加加林上太空,而美國則派太空人首次登陸月球。

七十年代越南爆發戰爭,北越與南越開戰,美國為阻止蘇聯和共產勢力擴張,毅然介入越戰。其間美軍傷亡人數不斷增加,最終北越統一了越南,美國的企圖未能實現。

1973年10月以色列與中東一系列國家關係惡化,觸發中東戰爭。石油輸出國組織為了打擊對手的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宣佈石油禁運,暫停出口,造成油價上漲。原油價格曾從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漲到超過13美元,1974年美國還要派發汽油定量配給票。這就是第一次石油危機。原油價格暴漲,引起了包括美國在內的發達國家經濟衰退,據估計,美國GDP增長在這段期間就下降了4.7%。

過了數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而後伊朗和伊拉克開戰,原油日產量銳減,國際油市價格飆升,每桶原油的價格從14美元漲到了35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機也引起了西方工業國的經濟衰退,據估計,美國GDP大概下降了3%。

冷戰結束(1980年-1988年)

1980年,隆納·雷根(Ronald Reagan )當選總統。這時美國的經濟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列根在經濟主張減稅、縮小政府規模、減少對商業的管制,以刺激美國的經濟。美國經濟在歷經1981年-1982年的衰退後,於1983年開始了戲劇性的復甦,這波經濟成長還維持了好幾年,直到雷根任期結束前都還未停止,成為美國史上為期最久的經濟擴張,原本高漲的失業率於1984年中旬已經降回了1981年早期的數字,並且在接下來幾年裡也持續下降。

同時列根還積極推行反蘇的國際政策,曾聲稱要把蘇聯這個共產大國「送入煙灰缸」。東方集團在日益增長的經濟壓力下開始逐漸瓦解。1989年東歐許多共產政權相繼倒台,東德與西德統一。而蘇聯則於老布希總統(George H.W. Bush)在任時,於1991年戲劇性的崩潰。冷戰時代就此結束。

新時代(1988年-現在)

美國在蘇聯解體后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實力之強橫,使美國在國際上有著超然無比的地位。美國這時在海外依舊進行著各種軍事行動,舉例1991年海灣戰爭美國就成功戰勝伊拉克,並對伊拉克實行經濟制裁。

1992年比爾·柯林頓上台後,得益于數字革命和網際網路帶來的巨大機遇,美國經濟迎來了其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增長。反映科技股的納斯達克指數一度升上歷史高位,最後在2001年崩潰。

2001年9月11日,美國遭遇九一一事件,由奧薩馬·本·拉登策劃的恐怖活動襲擊了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和華盛頓五角大樓。作為回應,美國總統喬治·W·布希下令軍隊進入阿富汗並推翻了庇護本·拉登的極端勢力塔利班政權。2003年,布希以反恐為名,推翻伊拉克獨裁政府並抓捕了薩達姆·海珊。第二次伊戰受到了大部分國家的贊同,但也有少數國家表示反對(楨:相反吧)。

2000年美國總統選舉是美國歷史上結果最為接近的一次總統選舉,也預示著政治兩極化的到來。2005年8月,卡特里娜颶風引發的洪水嚴重摧毀了紐奧良和密西西比州沿海地區,美國政府因災前準備和災後援救工作效率低下、動作緩慢而備受批評。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E%E5%9C%8B%E6%AD%B7%E5%8F%B2

美國史研究:回顧與思考>楊玉聖 中華讀書網

由于受1972年尼克松戲劇性訪華及隨後中美關系解凍的積極影響,與其他國別地區史研究相比,我國的美國史研究從“文革”的破壞與打擊中恢複得相對要早一些,此後發展得也相對快一些,著譯成果也相對多一些。特別是1978年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及1979年初中美正式建交之後,美國史研究(包括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等)迅速進入了健康發展的新時期,此一強勁勢頭持續不衰,以迄于今。當然,也未免問題與堪憂之處。



1979-1996年間,我國美國史研究的發展與成就體現于方方面面,主要有:

第一,研究機構不斷擴建。

除原有的南開大學、武漢大學兩校的美國史研究室外,1981年後新設立的實體性研究機構有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複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南京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東北師範大學美國研究所、山東師範大學美國史研究室、九江師專江西省美國史研究中心。此外,北京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設立了跨系所的非實體性研究中心。

第二,中國美國史研究會自1979年成立以來,在團結和聯絡全國美國史研究隊伍、推動和促進學術交流、合作、發展與繁榮等方面,貢獻卓著。一直堅持連續印行的《美國史研究通訊》(其前身爲《中國美國史研究會通報》)系其會刊,以信息性、學術性和討論性爲特色。

第三,人才培養與研究隊伍不斷擴大。

從1981年起,我國陸續培養出第一批以美國史爲研究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從1985年起,又開始獨立培養該學科的博士研究生。目前活躍于美國史研究領域的中青年學者基本上都是我國自行培養的碩士生、博士生,人才斷層的危機有所緩解。
現在全國從事美國史教學與研究者約有四五百人,其中大多數具有高級職稱。在現有的美國史研究隊伍中,從年齡構成的代際分析的角度來看,既有德高望重的前輩學者(如張夢白、劉緒貽、黃紹湘、楊生茂、劉祚昌、丁名楠、汪熙、鄧蜀生、丁則民等),又有承前啓後、兼跨中老年的學者(如資中筠、張友倫、黃安年、陶文釗、袁明、何順果、余志森、李慶余、馮承柏、莊錫昌、華慶昭、齊文穎、李世洞、張廣智、陸鏡生、黃柯可等),也有年富力強的中年專家(如王緝思、時殷弘、李劍鳴、牛軍、羅志田、章百家、任東來、王旭、王曉德、賈慶國、史靜寰、胡國成等),還有青春正富的年輕學者(如張小明、梁茂信、王立新等)。此外,一些留學美國、現仍在美深造或工作的中青年學人(如滿雲龍、徐國琦、王希、陳兼、洪朝輝、韓鐵、王政等),也不時在國內發表其科研成果。南開大學的美國史是國家重點學科,中國美國史研究會秘書處現設于該校。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南開大學、南京大學、複旦大學、中山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均有資格培養美國史(含中美關系史)專業(或方向)的博士研究生。除上述院校外,武漢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山東師範大學等均可培養美國史專業(或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第四,研究領域不斷拓展。

除傳統的研究課題繼續深入外,對美國的殖民時期史、當代史以及經濟史、現代化、區域史、城市史、種族與民族及其文化關系史、中美文化交流史、四五十年代的中美關系史、重要曆史人物等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進展,一派生機,滿園春色。

第五,科研成果豐碩。

除《曆史研究》、《美國研究》、《世界曆史》、《太平洋學報》等專業報刊發表的大量研究論文外,每年還有數量不等、但選題較新、資料較多、見解獨到的美國史碩士或博士學位論文。
就著作而言,十幾年來,既有傳世名著的翻譯出版(如莫裏森等著《美利堅共和國的成長》、托克維爾著《論美國的民主》、布爾斯廷著《美國人》、比爾德夫婦著《美國文明的興起》等),也有原始文獻的整理和翻譯(如《美國的曆史文獻》、《聯邦黨人文集》、《林肯集》、《傑斐遜集》、《美利堅合衆國總統就職演說全集》等);既有我國學者自行主持的大型叢書陸續編輯出版(如楊生茂、劉緒貽主編《美國通史叢書》等),也有單卷本的通史著作(如黃紹湘著《美國通史簡編》)、大學必修課或選修課教科書(如黃安年著《美國的崛起》等)。
更引人注目的還是篇幅不一、但學術質量堪可稱道的學術專著紛紛問世(如劉祚昌著《傑斐遜傳》、劉緒貽主編《富蘭克林?D?羅斯福時代》和《戰後美國史》、余志森著《華盛頓評傳》、何順果著《美國邊疆史》、李劍鳴著《文化的邊疆》、楊生茂主編《美國外交政策史》、資中筠主編《戰後美國外交史》、時殷弘著《美國在越南的幹涉和戰爭》、王曉德著《夢想與現實——威爾遜“理想主義”外交研究》、王旭著《美國西海岸大城市研究》、張友倫、陸鏡生著《美國工人運動史》、陳寶森著《美國經濟與政府政策——從羅斯福到裏根》等)。
除中國美國史研究會主持編輯的兩種《美國史論文集》和《美國現代化曆史經驗》外,這期間還出版了若幹個人文集(如鄧蜀生著《美國曆史與美國人》、羅榮渠著《美洲史論》等)。曹德謙研究員撰寫的兩大卷《美國通史演義》是出自中國學者手筆、迄今最有影響的演義體美國曆史讀本。
這裏有必要特別提到我國學者在中美關系史研究領域的突出成績。除丁名楠主編《中美關系史叢書》、汪熙主編《中美關系研究叢書》外,還有一系列有影響、有深度的學術著作被推出(有代表性者如資中筠著《美國對華政策的緣起與發展》、袁明等主編《中美關系史上沈重的一頁》、牛軍著《從延安走向世界》、任東來著《爭吵不休的夥伴——美援與中美抗日同盟》、陶文釗著《中美關系史》、華慶昭著《從雅爾塔到板門店》、楊玉聖著《中國人的美國觀》、王緝思主編《文明與國際政治——中國學者評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等)。



1979年以來,圍繞著美國史研究的一些重大理論和事實問題,我國學者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進行了不少引人注目的學術討論。這些討論極大地活躍了美國史研究的學術氣氛,有力地推動了美國史研究的深度發展與學術繁榮。
從討論的問題看,從殖民時期到當代史,幾乎無不涉及;舉其要者,如對美國內戰前的妥協問題的認識、關于林肯的評價、對羅斯福新政的性質與曆史地位的估斷、對中美關系史的整體認識、圍繞門戶開放政策的評價的爭論,等等。其中對林肯、羅斯福新政、門戶開放政策的爭論,七十年代末至今,不絕如縷,尤爲可觀。
對林肯的評價,主要是圍繞著林肯是否爲廢奴主義者等問題展開的,劉柞昌、楊生茂、黃紹湘、霍光漢、張茲暑等學者參與討論,反反複複,已發表的文章有六七十篇。劉柞昌力主林肯不是廢奴主義者,但對其偉大的政治家風範稱頌備至;楊生茂對所謂林肯是美國黑人的“偉大的解放者”之說不以爲然;霍光漢與劉柞昌的觀點針鋒相對,主張林肯是堅定的始終如一的廢奴主義者。
對羅斯福新政的研究,在我國,還在三四十年代即已有大量文章發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陸續有學者對新政進行重新研究,其中鄧蜀生等捷足先登,劉緒貽的開創性探索自成一家,還有胡國成、黃安年、李存訓等卷入其中,十幾年來發表的有關專題文章近百篇,另有大部頭的羅斯福新政研究的著譯作出版。圍繞羅斯福新政的性質和曆史地位的激烈論爭,蔚然而爲我國美國史、美國學甚至是整個世界史研究領域影響最大、最爲引人關注的學術討論之一;這場爭論的主角是劉緒貽教授和黃紹湘教授,兩人早年都畢業于清華大學,皆留美深造而歸,均系我國美國史研究界的元老。

黃、劉關于羅斯福新政的不同解釋,本系正常的學術討論,但可惜後來摻雜了非學術的意氣之爭,不歡而散。這說明,在我國缺乏真正的學術批評傳統這樣的國情下,如何切實貫徹“雙百”方針,還仍然是一個相當嚴峻、尚待大力鼓吹的根本大計。

至于門戶開放政策,也是自1979年以來美國史、中美關系史界爭論的熱點。人們對該政策的帝國主義性質及其侵華性質的認識,並不存在異議;主要的爭論點是它當時在客觀上究竟對中國有無積極的曆史作用。積極參與討論的學者包括汪熙、丁名楠、張振昆、羅榮渠等一流專家學者。由此討論,學者們還對中美關系史的整體性質、近世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等宏觀問題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回顧這17年來的美國史研究,我們有理由充滿信心和希望。經過老中青學者的辛勤勞作和協作,中國的美國史研究業已開始進入大面積豐收的准備期。對現有的學術業績,當然要加以充分肯定和理解;不過,也不能回避已有的或潛在的問題。我們應當敢于面對而不是回避問題。與此同時,我們還應特別保持足夠的清醒、理智和進取精神。

(1)大環境的沖擊。在我國由傳統計劃經濟向現代市場經濟的轉軌期,純學術特別是像曆史學這樣的基礎學科,無可避免地受到歧視和排拒;美國史也難免困擾。比如,堅持搞研究者,收入微薄,囊中羞澀,甚至出現生計危機;比如,中青年學者普遍面臨著職稱難、住房難等後顧之憂;國家、學校或科研機構對純學術研究的投入嚴重不足,但學者們——哪怕是再有敬業精神——總非生活于真空之中,由此而造成不少人改行他就或者消極應付或者疲于奔命;可是,即使“創收”再多,如果學者們不能一心一意、專心致志地從事學術探索,要想建樹史學大廈,則恐難免空中樓閣之譏。“跨世紀”雲雲,也只是唱唱高調而已。學術文化建設乃我中華民族未來的寄托之所在,無論如何,國家應該有戰略眼光,再窮也不能窮了教育,再苦也不能苦了科研;我們的政府理應全力扶植包括史學在內的基礎學科。
順便說一句,目前搞的所謂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雖不失爲一有益的嘗試,但仍不免名不副實,杯水車薪;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和國家教委社科基金,目前主要傾斜于經濟學、社會學等實用學科,像美國史等不能“立竿見影”者一般難以得到資助;
從這些年來的實施效果看,這些有限的基金也往往“因人而設”,由此而出現某些“基金資助專業戶”,而絕大多數人則與此無緣。這種資金支持中的嚴重“貧富不均”現象,已在越來越多的學者中間引起了相當多的反感情緒。如何把錢用在刀刃上?這仍是一個沈重的話題。

(2)要旗幟鮮明地抵拒學術上的不正之風,堅決根治學術中的腐敗現象。目前最要緊的是應大張旗鼓地反對抄襲剽竊、粗制濫造、弄虛作假、假冒僞劣等醜惡現象;開展“學術質量萬裏行”活動,學術打假,淨化學壇;大力倡導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努力培植一絲不苟的學術精神,喚回學術的良心和尊嚴、嚴謹的學風和文風;提倡和扶植嚴肅的學術書評,勇于批評與自我批評。

(3)目前美國史的研究表面上熱熱鬧鬧,但不少文章是低水平重複,或者華而不實,或者有名無實。雖然以美國史研究自居的人不少,但各人的志趣、素養參差不齊,隨著現在占相當多數的60歲以上的學者陸續退休,加上相當多的中青年學者在赴美留學或訪學後往往滯留不歸(不少人還入了美籍),這樣一來,美國史研究又將面臨新的人才斷層危機的嚴峻挑戰。

(4)在美國史研究中,要盡量減少非學術因素(如中美政治關系、國內國際政治氣候等)的幹擾;應嚴格區分學術研究與政治宣傳、學術研究與對策報告的不同。學術研究無禁區,應允許自由討論學術問題。



在現有的基礎上,如何進一步開創煥然一新的美國史研究局面,這是一個說起來難、做起來更難的大問題。除社會環境、學術環境亟待改善這一必不可少的根本革新外,學者們唯有弘揚“鐵肩擔道義”的精神,兢兢業業,埋首學問,才可以“更上一層樓”。但究竟能有多少人最終能心甘情願地“坐冷板凳”、全身心地致力于美國史研究,在未來的若幹年內,恐怕都將是一個令人難堪、難以樂觀、誰也不能擔保的問題。
我國的美國史研究雖已有相對較好的基礎,但仍然大有工作可做。原定六卷本的《美國通史叢書》,自1979年開始撰寫,但至今仍差兩冊,而且在近期尚難以出齊。換言之,我們中國至今還缺乏自成體系的大型《美國通史》;盡管已有數種教材,但參差不齊、遠不夠理想,而擁有一套或數套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教材無疑是推進美國史教學質量的關鍵一環。對中美關系特別是美臺關系的曆史、現狀及未來走向的研究,仍然有待加強。關于美國現代化進程的研究,雖已開始進行,但依舊相當薄弱。如何把美國史放在近現代世界曆史的宏觀進程中加以立體研究,至今還是一個難度很大的空白點。對美國的移民史、種族史、文化史、科技史的研究,也只是剛剛開始,今後應大力加強。專題史(如美國革命、美國憲法、美國內戰、西進運動等)的研究,也需要在充分了解、理解美國學者的成果的基礎上,加大研究的力度和廣度,推陳出新。延續二百多年的殖民時期史奠基了美利堅文明的基石,但長期以來,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一直十分薄弱(而美國學者在這方面的研究恰恰十分深入),嚴重制約了我國美國史研究整體學術水平的提升。此外,還應從學術史的視角系統總結、深入研究中國美國學史。
一言以蔽之,在跨世紀的機遇和挑戰面前,我國的美國史研究依然任重而道
http://www.booktide.com/news/20010702/200107020017.html


拉丁美洲曆史

拉丁美洲位于西半球。地理上包括美洲中南部,可分爲四個部分,即北美洲的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島和南美洲。這一地區一度淪爲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國等歐洲拉丁語系國家的殖民地,故名爲拉丁美洲。美洲人類遺迹大約可上溯至 4萬至 1萬年前,其曆史發展大體經過了古代印第安人文明時期、殖民統治時期、近代、現代四個階段。
  
    自然環境和居民

  拉丁美洲北與美國接壤,南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相望,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陸地面積約2070萬平方公裏。現有44個國家和地區。
  地理  拉丁美洲北部的墨西哥和中美洲多山,主要爲馬德雷山脈及其余脈。南美洲大陸地形可分爲三個南北縱向列帶:西部爲狹長的安第斯山脈,東部爲波狀起伏的高原,中部爲廣闊的平原低地。全洲平均海拔600米。安第斯山緊靠太平洋沿岸,南北綿亙約9000公裏,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中部的漢科烏馬山海拔7010米,爲南美最高峰。拉丁美洲火山較多,地震頻繁。海岸線平直。島嶼除西印度群島外,主要分布在大陸南部沿海。較大的河流爲亞馬孫河、拉普拉塔河、奧裏諾科河、聖弗朗西斯科河等,亞馬孫河長6480公裏,爲世界第一大河。瀑布較多,主要有安赫爾瀑布、庫克南瀑布等,安赫爾瀑布落差達 970米,爲世界落差最大的瀑布。湖泊主要有馬拉開波湖、的的喀喀湖等。

  氣候  

拉丁美洲位于北緯32°42′~南緯57°之間,赤道橫貫中間,大部分地區屬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平原、低地區終年濕熱,山地區四季如春,高山區終年積雪。拉丁美洲以濕潤著稱,暖季多雨,年降水量平均超過1000毫米的地區約占全洲的 3/5。智利南部沿海地區年降水量達2000~5000毫米,是世界上降水量較多的地區之一。

  自然資源  

拉丁美洲的自然資源豐富。礦産方面:巴西的鐵、鈹、鈮,牙買加的鋁土,智利的銅、鉬、硝石,秘魯的鉍、釩,玻利維亞的錫、銻、鐵,墨西哥的銀、硫黃,古巴的鎳,哥倫比亞的綠寶石等,蘊藏量都居世界前列。動力資源方面:墨西哥和委內瑞拉的石油,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墨西哥、阿根廷、厄瓜多爾、秘魯、哥倫比亞、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天然氣,哥倫比亞、巴西、阿根廷等地的煤儲量也極豐富。水力資源主要集中在南美洲。由于幅員遼闊,氣候適宜,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所以作物種類繁多,産量豐富。玉米、甘蔗、咖啡、香蕉、可可、煙草和天然橡膠等,産量大多超過其他洲。森林面積約9.12億公頃,占全洲土地面積的44%,盛産紅木、檀香木、巴西木、香膏木、洋蘇木、桃花心木以及西洋杉等名貴木材。天然牧場面積約4.54億公頃,占全洲土地面積22%,主要牲畜有牛、羊、馬、騾、豬、羊駝、駱馬等。沿海盛産金槍魚、鯷魚、沙丁魚、鱸魚和各種蝦類,秘魯、巴西沿海和加勒比海爲拉丁美洲的三大漁場。

  種族與民族  

拉丁美洲的居民主要是印第安人,白人、黑人和各種混血種人。據美洲國家組織1981年宣布,拉美人口總數爲3.54億。1976年統計,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約3700多萬,是美洲的土著居民;白人約 1億以上,系西班牙、葡萄牙早期殖民者及歐洲各國移民的後裔;黑人約3000多萬,大多數是殖民時期由非洲販運來的黑奴的後裔;混血種人約 1.5億,其中白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種稱梅斯蒂索人,白人和黑人的混血種稱穆拉托人,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種稱桑博人。此外,還有相當數量的日本人、印度人、華人以及亞洲其他民族的移民。華僑和華裔主要集中于巴西、秘魯、墨西哥、古巴和巴拿馬等國,20世紀50年代後,阿根廷、委內瑞拉、智利、烏拉圭等國的華僑逐漸增多。

  語言  

拉丁美洲國家所使用的語言有西班牙語、葡萄牙語、英語、法語、荷蘭語以及多種印第安語等。西班牙語使用最廣,系拉丁美洲大部分國家的官方語言。巴西主要使用葡萄牙語。海地、法屬圭亞那和法屬西印度群島使用法語。巴巴多斯、牙買加、圭亞那、伯利茲、巴哈馬等國使用英語。蘇裏南及荷屬安的列斯群島等使用荷蘭語。印第安居民較多的地區,一般使用印第安語。印第安語的方言達1700多種,以納華特語、瑪雅語、克丘亞語、瓜拉尼語、艾馬拉語等使用較廣泛。
  宗教  拉丁美洲大多數居民信奉天主教,在使用英語和荷蘭語的國家和地區,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還有少數居民信仰印度教、伊斯蘭教以及猶太教等。印第安人和黑人雖名義上皈依天主教,但其傳統宗教至今仍在基督教義的掩飾下保存著。
     
古代印第安人文明時期

  拉丁美洲是世界古代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印第安人是美洲古代文明的先驅和創造者。意大利航海家C.哥倫布到達美洲以前,印第安人已遍布美洲各地,人口估計爲1400~4000萬。美洲古文明是印第安人在與舊大陸隔絕的情況下獨立發展起來的。他們依靠自己的勞動和智慧開拓了拉丁美洲。反映古代印第安人曆史的文字資料很少,現存的少數幾部印第安人文獻,至今還未能全部釋讀。因此,對印第安人曆史的研究,主要依靠考古學、地質學、民族學以及西班牙、葡萄牙早期殖民者記錄下來的口頭傳說等資料。
  印第安人的來源與分布  印第安人屬于蒙古人種,是從亞洲經白令海峽抵達美洲的。人類到達美洲的時間存在爭論,一般認爲當在距今2.6萬~2萬年;有人認爲距今2.8萬~2.3萬年,人類已進入美洲內地;更有人推測,早在 4萬多年前美洲已有人類居住。遷徙是分批進行的。他們到達阿拉斯加後,在北美大陸作扇形展開,並沿落基山脈及西海岸向南,經墨西哥、中美洲進入南美洲。有人認爲南美洲某些居民的文化特征與大洋洲各族的文化相似,因此可能有部分居民來自澳大利亞的美拉尼西亞,這部分居民可能是越過南太平洋島嶼進入南美洲或中美洲的。
  拉丁美洲印第安人的分布非常廣泛,部族也極複雜,各部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其中主要的部族有:墨西哥的阿茲特克人、托爾特克人和薩波特克人;南部墨西哥和中美洲的瑪雅人;加勒比海地區的加勒比人;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及周圍各地的奇布查人;秘魯、厄瓜多爾和玻利維亞等安第斯高原地區的印加人;亞馬孫尼亞的阿拉瓦克人;亞馬孫河口的圖皮人;巴拉圭、阿根廷和下巴西的瓜拉尼人;智利的阿勞坎人等。

  經濟生活  

古代印第安人以漁獵爲生,使用石器和弓箭,已學會取火、養狗、編織漁網、制陶和利用獸皮作衣服,也能使用獨木舟或革制小船。南美安第斯山地區的居民還能將棉花和駝毛制成十分精細的紡織品。由于美洲各地的自然條件不同,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各不相同,從漁獵、采集、遊牧到農業,無不具備。在歐洲殖民者到達拉丁美洲之前,印第安人已種植玉蜀黍、馬鈴薯、番茄、花生、甘薯、龍舌蘭、蕃瓜、南瓜、參茨、豆類、香草、向日葵、煙草、馬紐卡、可可、橡膠等幾十種糧食和經濟作物。飼養駱馬、羊駝、火雞等家畜家禽。印第安人培植與養畜的成就,大大豐富了西半球的物質文化生活,對整個人類文化作出了貢獻。

  社會組織  

各地的印第安人社會基本上都處于原始的氏族公社制階段。同一氏族的人們通常聚集在一個或幾個村落裏,人口一般爲500~3000人,有的達萬人或更多。部落首領或酋長是部落全體成員意志的執行者,由部落議事會選出,其地位與普通氏族成員相同。土地爲部落公有,由議事會掌管,其他公共事務也由議事會決定。議事會把土地分配給各氏族,再由氏族分配給各家庭使用。耕種時實行集體勞動,産品平均分配。各部落之間經常爲爭奪獵場、水道、河谷、湖泊、燧石産地、鹽、灌溉用水等進行戰爭。
  有些印第安部族如瑪雅人、阿茲特克人和印加人,生産方式有較大進步,手工業已和農業分離,有剩余産品和交換關系出現,建立起一些規模較大的城市,創造了較高的文化。土地公有制開始瓦解,酋長和高級僧侶把部分土地據爲己有,社會上初步出現貴族、平民(農、工、商)和奴隸三個等級,生活出現較明顯的差別,國家的雛形在初步形成中。但其社會基層組織仍然是公社和氏族,生産資料基本屬于公有,集體生産勞動和平均分配産品仍然是普遍現象,社會生産主要依靠公社成員的自覺勞動。瑪雅人、阿茲特克人和印加人的社會屬于部落聯盟性質,處于由原始公社制向奴隸制社會過渡的階段。但也有學者認爲它們已進入初期奴隸制社會。

  主要古文化中心  

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經曆了漫長的發展時期。在墨西哥和中美地區,先後交錯出現過奧爾梅克文化(公元前第1千紀初~公元3世紀)、瑪雅文明(全盛時期爲公元250~900)、托爾特克文化(約 900~1200)和阿茲特克文明(約1000~1620);在南美安第斯山地區,先後出現過查文文化(公元前900~前200)、莫奇卡文化(公元200~700)、蒂亞瓦納科文化(約 400~1000)、印加文明(約1400~1533)等。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是古代拉丁美洲最有代表性的三大文化中心。這些文化各具特點,都有光輝的成就。
  瑪雅人是美洲大陸唯一的發明使用一種獨特的象形文字的印第安部族。約在公元前後,他們就用樹皮紙或鞣制過的鹿皮記載天文、醫學、儀典、神話傳說、詩歌和曆史等。其天文、數學和藝術均較發達,有准確的曆法,已推算出日蝕的時間及月亮、行星運轉周期;使用20進位的計數方法,使用“零”的概念比歐洲早 800余年;雕刻、建築、彩陶、壁畫均有很高水平(見彩圖)。博南帕克壁畫是世界古代壁畫藝術的著名寶庫之一。
  阿茲特克人的文化也有較高水平。1325年,阿茲特克人在墨西哥河谷特斯科科湖中的島上建立特諾奇蒂特蘭城,並以此爲基地,逐漸向外擴張,成爲當時中美洲的強大“帝國”,人口可能達 600萬(一說1519年約達1100萬)。阿茲特克文化繼承托爾特克文化、也受到瑪雅文化的影響,突出的成就表現在建築方面,所建堡壘、橋梁和廟宇都很壯麗,金字塔式臺廟的規模甚至可與古埃及媲美。(見彩圖)首都特諾奇蒂特蘭城的城市建設工程浩大,是當時美洲最繁華的都市。
  南美洲古代文化中水平最高的是印加文明。印加人約從11世紀起進入庫斯科地區,到1525年,已先後征服從哥倫比亞至智利北部的安第斯山區的印第安人各個部族,建立起人口約1000萬的龐大“帝國”。印加人以首都庫斯科爲中心,修築了延伸到全國各主要地區的寬闊的道路網,在安第斯山區營造起擁有完整灌溉系統的梯田。他們馴養駱馬和羊駝,已知銅錫合金以提高銅的硬度。所制造的金、銀器皿特別精致,庫斯科太陽神廟的金像和金飾極爲華美。其毛、棉織品質地優良。醫學方面,印加人已能使用麻醉劑和多種藥材治病,並掌握開顱術、制作木乃伊等技術。
  奇布查人的文化也較發達。奇布查人主要分布在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地區,處于阿茲特克和印加兩大文化交彙之間。受兩者的影響,其農業技術、紡織、制陶、路橋建造、金銀工藝等都有相當高的水平。

  同世界其他地區古代文明相比,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有自己的特點。這一地區的文明主要起源于高原盆地,主要作物是玉米,故又被稱爲玉米文明。印第安文明基本上是獨立地發展起來的,直到被西班牙人征服之前,還不知使用鐵器、車輛和牛馬,生産力較其他文明區落後,社會和文化的發展也較緩慢。
    
殖民統治時期

  1492年8月3日,C.哥倫布率3艘帆船由西班牙的巴羅斯港起航,10月12日在西印度群島的瓜納阿尼島(今華特林島)登陸(見彩圖),從而開始了歐洲人“發現”和征服新大陸的進程。美洲的“發現”,是地理大發現史上劃時代的一件大事。它擴大了舊大陸人們的眼界和知識領域,形成了新的地理概念,打破了西半球的孤立狀態,使美洲大陸與世界其他地區聯系起來。哥倫布繼第一次航行後,又作了三次航行,陸續“發現”了牙買加、波多黎各等加勒比海島嶼及巴拿馬等地。哥倫布的航行和“發現”,掀起了歐洲人海外拓殖的浪潮。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英國、法國、荷蘭等國探險家和殖民者很快踏遍整個新大陸沿岸,其中主要的有V.N.de巴爾沃亞、A.韋斯普奇、F.de麥哲倫等人。新大陸被“發現”後,西班牙和葡萄牙因爭奪美洲殖民權益發生糾紛,在羅馬教皇的調停下,1494年6月7日,西、葡兩國簽訂《托德西利亞斯條約》,劃分了兩國在美洲的殖民勢力範圍。到1541年,北起加利福尼亞灣,南至南美洲最南端的廣大地區,幾乎完全爲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所占領。在征服拉丁美洲的過程中,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掠奪印第安人的土地,滅絕印第安人,在印第安人的鮮血和枯骨上建立起龐大的殖民帝國,進行了長達 300年的殖民統治。

  西班牙的殖民統治  

西班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占有的土地最多,除葡屬巴西外,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區都在其統治之下。(見彩圖)。15世紀末至18世紀末的西班牙,是一個封建專制和重商主義國家,其殖民政策也打上了這樣的烙印。殖民者采用一切手段爲西班牙王室、貴族和大商人攫取土地,掠奪資源,最大限度地剝削與奴役殖民地人民,西班牙美洲殖民地是西班牙國王的直轄領地,有宗主權,而且有財産權,並按照國內的統治方式,把西班牙君主專制體制推行于殖民地,建立起殖民地的官僚統治系統。

  統治機構  

西班牙的殖民統治系統是隨著殖民發展的需要而逐步形成的。在開拓美洲殖民地初期,西班牙王室主要通過阿德蘭塔多進行統治,阿德蘭塔多掌握全部政治、軍事、經濟、宗教大權。1524年成立西班牙印度等地事務院,主管美洲殖民地的所有事務,包括殖民地的立法、行政、軍事、財政及教會等事宜,任命殖民地的高級行政官員和神職人員。該機構直接對國王負責。1717年設印度事務大臣,其職權有所縮小。西屬美洲各國獨立後,該機構失去意義,1834年被撤銷。
  1535年,西班牙王室在墨西哥城設總督。作爲國王在殖民地的代表,總督掌管殖民地的行政、軍事、財政大權,負責榨取殖民地財富,防止印第安人的反抗,防禦英、法、荷等國的入侵等。總督從王室最親近、最忠實的大貴族中遴選,任期一般爲3~5年,可以連任;另一方面,國王又通過印度等地事務院和彈劾制對總督進行控制。在整個殖民統治時期,西班牙王室先後在美洲殖民地設立四大總督區。其中新西班牙總督區(1535)轄區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秘魯總督區(1542)轄區包括秘魯和智利;新格拉納達總督區(1718)轄區包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拉普拉塔總督區(1776)轄區包括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和玻利維亞。殖民統治後期,還分別在危地馬拉、委內瑞拉、波多黎各、古巴和智利等地區設立都督府。都督府的首長爲督軍,其職權基本與總督相同,但某些方面受總督節制。在總督和都督轄區內又分設若幹行省、郡和市。省長、郡守由總督或督軍任命。市的權力機關爲市政議會。市政議會系兼有行政與司法職能的帶有一定自治性質的地方組織,其成員包括市議員、市政官、警長等官吏。市議員最初從當地的富有市民中選舉産生,有的由總督和督軍指派,1620年後,可以用金錢賄買。市長、法官和警長由市政議會選舉産生,負責管理城市事務及商業、宗教等。印第安人聚居的村莊,由總督或督軍委派印第安人酋長卡西克治理。
  在總督區的首府和一些重要城市,還設有檢審庭。這種制度是1511年按照西班牙國王的指令首先在伊斯帕尼奧拉島的聖地亞哥城建立起來的。檢審庭具有行政和司法的雙重職能。其長官一方面是總督或督軍的政治顧問,執行總督或督軍的命令,總督或督軍去職,繼任者尚未到職之時,代行總督或督軍的職務;另一方面又是王室在殖民地的最高法院法官,負責審理其轄區內的重要訴訟案件,包括總督或督軍的犯法案件,對總督和督軍起一定的牽制作用。至獨立戰爭前夕,西班牙殖民地建有14個檢審庭。
  土地制度  西班牙對殖民地實行經濟剝削的基礎是封建土地所有制。西班牙王室按照國內的封建土地制度,把從印第安人手中奪來的大批土地分配給早期的殖民者,包括大貴族、大主教、大商人以及各式各樣的冒險家、騎士等。這些土地所有者是殖民統治的支柱。1499年,西班牙殖民者F.羅爾丹在西印度群島給殖民者分配土地時,還分派一定數量的印第安人爲其服勞役。但這種制度對西班牙王室不利,掠奪印第安人的財富主要落入征服者的私囊,而沒有增加王室的財富,因此,1503年,改爲委托監護制。王室指定殖民者作爲委托監護主,對印第安人施以“教化”和“保護”,使其皈依基督教,並代王室征收人頭稅。印第安人每年必須在監護主的田地或礦場從事一定時間的無償勞動。在法律上,這些土地歸王室所有,監護主無土地所有權。印第安人名義上是自由人,但實際上完全處于被奴役的地位。委托監護制在1720年被最後廢除,繼之而起的是大莊園制和種植園制。監護主從國王手中獲得土地所有權,並侵占印第安人的土地而成爲大莊園主,失去土地的印第安農民則淪爲其雇農。莊園主通過預付工資、以工償債等方式,實際上把印第安農民變爲世代相襲的農奴,永遠束縛于莊園的土地上(見彩圖)。這種債役雇農制是西屬美洲大莊園制的特征。此外,在西印度群島、中美和南美東部沿海地區廣泛采用以黑人奴隸勞動爲基礎的種植園奴隸制。除上述兩種主要的土地制度外,還存在印第安人公社土地制,教會和王室也直接擁有大量土地。在礦場則采用強制勞役的米塔制。

  經濟生活  

由于西班牙對殖民地經濟的嚴格控制和壟斷,在 300年殖民統治期間,除貴金屬、礦業和某些農作物外,經濟發展十分遲緩。
  農業是在印第安人傳統農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歐洲殖民者到達以前,當地已盛産玉蜀黍、馬鈴薯、番茄等多種農作物,西班牙人又輸入小麥、水稻、香蕉、葡萄、馬、牛、羊、豬等作物和家畜以及比較先進的農具。殖民初期,農業曾有一定的發展。進入16世紀後,西班牙對殖民地農業采取了三種措施:凡與宗主國利益相沖突的農作物均嚴格予以限制,如蠶桑、葡萄酒、橄欖油和亞麻等都被禁止生産;凡殖民地人民生活上必需而宗主國又無法供應的農産品,如小麥、大麥及水稻等,准許在保證供應地方市場的限度內進行生産;凡能在宗主國和國際市場上銷售並能爲王室、大地主及大商人牟取暴利的作物,如甘蔗、棉花、可可、藍靛、煙草等,均加以鼓勵和推廣。這一政策導致了單一産品制。除上述産品外,畜牧業也是殖民地經濟的重要一項,豬、牛、羊等用途非常廣泛,可以向宗主國和歐洲市場大量出口,從而使南美的畜牧業發展迅速。總之,農牧業是殖民地的社會經濟基礎,是投資少、收效快、最穩定而又最有利可圖的行業,在殖民統治時期,農牧産品的出口總額遠遠超過其他行業。
  西班牙王室宣布,殖民地的地下財富歸國王所有,一切私營礦業均要向王室交納總收入的 1/5。西班牙殖民者從重商主義立場出發,首先掠奪金、銀之類的貴金屬和寶石。在王室扶植下,巨大的礦業中心,如墨西哥的薩卡特卡斯、瓜納華托和上秘魯的波托西,成爲當時世界上産銀最多的地區。在殖民統治時期,西班牙在拉丁美洲通過金、銀開采獲得的收入達60億美元。這筆巨額資金,是造成歐洲價格革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對于當時西歐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17世紀中葉以後,西屬美洲貴金屬生産開始衰落。
  殖民地工業與農業和礦業相比,遠爲薄弱。西班牙爲保護本國工業,把殖民地當作獨占的原料供應地和工業品銷售市場。爲防止殖民地工業和本國工業相競爭,西班牙王室對殖民地工業的限制比對農業要更嚴格。它禁止殖民地生産棉、毛織品,不許開采鐵礦和制造鐵器,還有許多行業屬于禁止和限制之列。但實際上由于殖民地人口衆多,西班牙提供的工業品根本無法滿足需要,所以殖民地的一些行業,如紡織、家具、皮革、肥皂、食品、火藥、金銀飾品、造船等,仍然有所發展。這些行業中的手工業工人還成立了行會,16~17世紀,行會發展比較普遍,僅在墨西哥城,這類行會組織就達到百個以上。
  殖民地商業受到宗主國的嚴格限制與壟斷。1503年,塞維利亞成立西班牙印度等地貿易署,對殖民地貿易行使全面管理權。商業行會協助其工作。王室規定,殖民地只能與宗主國進行貿易,不得與其他國家往來,殖民地各地區間的貿易,也有限制,所有開往殖民地的船只必須由塞維利亞起航(1717年改爲由加的斯起航),所有貨物必須由西班牙船只裝運。爲防止海盜襲擊,1543年起建立雙艦隊制,實行軍事護航。爲防止走私,船只到達殖民地後,只允許在韋拉克魯斯、波托貝略和卡塔赫納等少數港口停泊,然後再在各指定地點舉行大集市,以出售貨物,購入殖民地土産,各地需要購入的貨物只能從這些集市通過陸路或水陸轉運。18世紀中葉,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三世對這種貿易制度進行改革,逐步放寬對殖民地經濟貿易的控制,取消雙船隊制,准許西班牙人自由在殖民地各港口貿易,准許殖民地各總督區港口之間的商業往來,但殖民地與其他國家間的貿易仍在嚴禁之列。卡洛斯三世的改革,使殖民地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貿易自由化和生産多樣化,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並出現了一批新的經濟中心。

  教會  

西班牙殖民者是一手持國旗,一手持十字架征服美洲的。爲鞏固對殖民地的統治,彌補天主教在歐洲宗教改革後的損失,西班牙王室憑借宗主國地位,在羅馬教皇的大力支持下,使天主教會成爲殖民地統治機構的一部分,其影響遍于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最早前往美洲的天主教士是1493年哥倫布第 2次航行美洲時同行的12名教士。1511年,在聖多明各建立了第1個大主教區。此後,每開拓一個新的殖民區,就建立起一個新的教會機構。至殖民統治末期,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共建立了10個大主教區和38個主教區。從1520年起,天主教的各類傳教會也紛紛前往美洲活動,其中勢力最大的是聖方濟各會和耶穌會。根據教皇的訓諭,西班牙國王享有直接管理殖民地教會的權力。他可以任命高級神職人員,並掌管教會的稅收。教會有一整套自上而下的組織機構,它受印度等地事務院管轄,與行政機構並行,是殖民地統治機構的主要組成部分。教會對拉丁美洲的社會生活實行嚴格控制。殖民地居民從出生受洗禮、受教育、結婚一直到送葬都要受教會管理。學校、醫院和各種“慈善事業”一般都由教會掌管,教會還利用宗教裁判所控制人民的思想。天主教會不但是殖民地的精神統治者,也是世俗的統治者,教會擁有巨額財産和土地,18世紀末,教會所占的土地已達殖民地全部土地的 1/3。在巴拉圭的東南部,耶穌會傳教士還曾建立起由其實行全面統治的神權國家,存在近兩個世紀,所管轄的印第安居民超過10萬。

  文化教育  

殖民地的文化和教育事業非常落後。西班牙對殖民地人民實行愚民政策,印第安人、黑人、混血種人,幾乎全是文盲。能上學的多屬上層白人子弟及少數富裕的混血種人和印第安貴族的子弟。西屬拉丁美洲最早的小學建立于1523年,稍晚又建立了中學。1538年在聖多明各、1551年在墨西哥城和利馬分別創建大學。以後陸續在其他地區創辦了大學或專門學校,但小學、中學和大學都受天主教會的嚴格控制,教學人員幾乎全是教士,絕大部分課程是宗教內容。
  西班牙王室對殖民地的圖書和出版事業的控制比教育還要嚴厲,對運往殖民地的書籍要施行檢查,對殖民地書店、圖書館、大學的藏書也不斷檢查。規定保存禁書者沒收財産,人要處死,書要公開焚毀。盡管殖民統治者設置種種障礙,宗主國和殖民地的某些進步人士,仍能避開政府和教會的檢查,把古希臘羅馬時代的作品、近代歐洲的科學和人文主義作品,以及有關美國獨立和法國革命的書籍帶進殖民地,並廣爲流傳,産生了很大的影響。殖民統治時期,土生白人和印第安人還逐步創造和發展起具有一定民族風格和地區特色的文化,在文學、建築、繪畫、雕刻、工藝、音樂、曆史、地理、數學、天文。植物學和冶金學等領域內,都有出色成就和獨特貢獻。其中17世紀墨西哥的女作家 J.I.de la克魯斯和18世紀波哥大的植物學家J.C.B.穆蒂斯是世界曆史上著名的文學家和科學家之一。秘魯的 G.de la維加所著的《印加諸王的曆史傳記》是美洲人撰寫的第一部有重要價值的印加文明編年史。

  葡萄牙的殖民統治  

根據《托德西利亞斯條約》,巴西劃歸葡萄牙。1500年3月,葡萄牙航海家P.┭.卡布拉爾在率領船隊去印度的途中,被暴風卷向巴西,4月22日,在巴西海岸登陸,宣布該地歸葡萄牙所有。1530年,葡萄牙國王派貴族M.A.de索薩率領遠征隊前往巴西。1531年,索薩到達巴伊亞海岸,次年在聖保羅附近的聖維森特建立起葡萄牙在巴西的第一個永久性殖民點。此後,葡萄牙步步推進,侵占了巴西全境。葡萄牙在巴西的統治基本上與西班牙相同,但由于彼此間的具體情況不盡相似,因而也有不同的特點。

  政治體制  

葡萄牙王室沒有在國內設置專管巴西的機構。1534年,在巴西沿海地區建立起13個(一說14個)都督府,由王室任命大貴族統治。1549年,王室在巴伊亞設置總督府,作爲統一領導機構,以加強對巴西的全面控制。1572年,巴西被分爲北巴西和南巴西兩部分,分別以巴伊亞和裏約熱內盧爲首府。1578年又恢複舊制。1580~1640年葡萄牙歸並于西班牙,西班牙王室于1604年按照西班牙印度等地事務院的模式,在葡萄牙設立了印度等地事務院。1640年葡萄牙恢複獨立後,這個機構改名爲海外事務院。1763年,由于巴西南部地區日趨重要,巴西首府由巴伊亞遷到裏約熱內盧。
  司法是按照葡萄牙模式建立的,首府設有一名首席檢察官,行使大部分法律職能,並有權解決殖民者與督軍間的爭端。成立于西班牙統治時期的最高法院有權審理重要訴訟案件,是爲宗主國的利益服務的。地方權力方面,亦設有市議會,其成員或指派,或選舉,有的還可繼承。市議會不僅有行政權,而且有立法權。它監督關稅和征稅,掌管公共事務、軍事防衛並控制警察,權力比西班牙美洲地區的市議會更大,因此它完全由大貴族、大種植園主壟斷。

  經濟生活  

在經濟方面,巴西一開始就盛行單一産品制和種植園奴隸制。“發現”和征服初期,主要出口是被稱爲“巴西木”的貴重紅木。16世紀初到17世紀末,農業初步得到發展,農作物有煙草、甘蔗、棉花、藍靛、木薯、稻米、可可、玉米、咖啡和菜豆等,占主要地位的是甘蔗。1678年米納斯吉拉斯州發現金礦,1720年聖弗朗西斯科河流域發現豐富的金剛石礦,從而掀起一股“采金狂”。黃金與金剛石的年總産值達10億美元以上。18世紀末,由于黃金和金剛石礦源逐漸枯竭,蔗糖再度成爲巴西經濟的重心。但無論是甘蔗種植,還是金礦開采,都依靠奴隸勞動,爲了獲取奴隸,種植園主、礦場主以及奴隸販子等曾組織“奴隸獵取隊”,深入內地搜捕印第安人(見巴西奴隸獵取隊)。1538年,開始從非洲輸入黑奴。到18世紀末,巴西輸入的黑奴總數估計達500 萬人。奴隸勞動是巴西種植園經濟的基礎。巴西大種植園主的勢力比西屬美洲大莊園主的勢力還要大,統治著整個巴西社會。巴西的工商業發展速度比西屬美洲緩慢,教會勢力不如西屬美洲那樣強大,文化教育更比西屬美洲落後,在殖民統治期間,沒有建立過大學。

  英、法、荷等國的侵擾和劫掠  

16世紀時,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世界殖民強國,它們把拉丁美洲視爲壟斷領地,不許他國染指。英、法、荷等國資本主義興起後,開始以走私、劫掠和戰爭等方式,打破西、葡的壟斷,試圖插足于拉丁美洲。走私貿易在16世紀初葉已經開始。1624年,西班牙駐巴拿馬的皇家視察員宣布,當年合法貿易值只有約144.6萬比索,而走私貿易總值估計高達759.8萬比索。18世紀末,開進西屬美洲港口的其他國家船只比西班牙船只多10倍。殖民地革命前夕,西班牙對殖民地的貿易壟斷早已名存實亡。劫掠活動始于16世紀中葉。英、法、荷等國海盜,或在大西洋航線周圍,或在拉丁美洲各重要港口附近,搶劫西班牙和葡萄牙從拉丁美洲返航的滿載金銀的船只。1562年以後,英國海盜J.霍金斯和F.德雷克對西屬拉丁美洲殖民地的襲擊和掠奪,攫取了大量財富,給西班牙的海上霸權帶來威脅。1588年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英國、法國和荷蘭海盜愈益猖獗。1623~1636年,僅荷蘭海盜就搶劫了 550艘西班牙船只。1665~1685年,西班牙被劫去的財物價值達6000萬克朗之多。英國、法國和荷蘭海盜還先後洗劫貝略港、巴拿馬、哈瓦那、馬拉開波、韋拉克魯斯和卡塔赫納等幾十個西班牙殖民地的大城市。這種海盜活動前後持續達200年,至18世紀中葉才告結束。
  英、法、荷等國爲爭奪拉丁美洲,還公開發動戰爭。英國于1578年並吞巴哈馬群島,1624年占領巴巴多斯,1670年占領牙買加,1786年占領伯利茲並改名爲英屬洪都拉斯,1797年占領特立尼達。此外,還奪得圭亞那的一部分,1814年改稱英屬圭亞那。荷蘭于1634年占領西印度群島中的庫拉索島,1667年占領蘇裏南。法國于1635年占領馬提尼克和瓜德羅普,1676年占領圭亞那一部分並改稱法屬圭亞那,1697年占領海地。此外,古巴和巴西東北部地區也曾一度是英、法、荷等國激烈爭奪的地方,法國海盜1555年占領過哈瓦那,英國于1762年占領過古巴,荷蘭從1630年起占領巴西東北部達24年之久。
  拉丁美洲人民的反殖鬥爭  殖民主義者的暴行,激起拉丁美洲人民長期的激烈反抗。這些反抗鬥爭大大打擊和動搖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統治勢力,爲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的獨立運動奠定了基礎。

  印第安人的鬥爭  

印第安人是殖民主義者最早的掠奪和奴役對象,因而他們也最早起而進行反抗鬥爭。在整個殖民統治時期,印第安人的起義遍及拉丁美洲各個地區,其中規模較大的是發生于1780~1781年的圖帕克?阿馬魯起義、1535年爆發的曼科起義、1742年胡安?桑托斯領導的起義等。其中圖帕克?阿馬魯起義具有鮮明的反對種族壓迫和反對剝削階級的性質。起義的領導者J.G.孔多爾坎基以恢複印加帝國爲口號,自稱爲圖帕克?阿馬魯二世,試圖重建獨立的秘魯國家。起義得到各地印第安人的響應,隊伍很快發展到 6萬人,數月內占領了秘魯的大部分領土。由于戰略失策、土生白人背叛等因素,起義最後失敗,圖帕克?阿馬魯二世壯烈犧牲。

  黑人的反抗鬥爭  

從非洲販運來的黑人與印第安人同處于殖民地社會的最低層。他們來自非洲不同地區,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和語言。到達美洲後,被當成會說話的工具,任憑奴隸主處置,生命沒有任何保障,每天勞動達十八、九個小時。共同的命運使被奴役的黑人逐漸團結起來,以怠工、拒絕生育、自殺、逃亡等方式進行鬥爭。有時還奮起焚毀種植園,殺死監工、奴隸主和官吏,進行武裝暴動,甚至建立國家。巴西伯南布哥地區的黑奴1630~1697年舉行帕爾馬雷斯起義,就曾按照非洲社會的組織形式,建立起有名的帕爾馬雷斯共和國。

  土生白人的鬥爭  

土生白人反抗殖民統治的鬥爭也時有發生。土生白人處境與印第安人和黑人不同,其中的一部分人參與殖民地上層社會生活,但在許多方面他們也受到宗主國的歧視和排斥。因此他們也經常投入反抗殖民統治者的鬥爭行列,較重要的鬥爭是新格拉納達市民起義。但總的說來,獨立戰爭以前的土生白人的反抗鬥爭是很不徹底的,他們一般沒有提出粉碎宗主國殖民統治和求得完全獨立自主的口號,而只限于反對殖民當局或西班牙王室的一些具體措施。由于種族偏見的限制,他們在鬥爭中一般不敢與印第安人和黑人聯合,因此他們的鬥爭就很容易被殖民當局所鎮壓。
  
近 代

  拉丁美洲的近代史始于18世紀末19世紀初,終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殖民統治後期,殖民地生産力進一步發展,社會各種矛盾日益尖稅,資産階級革命思想廣爲傳播,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統治日趨削弱,拉丁美洲各族人民經過長期的醞釀,終于在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爆發獨立運動。這次運動幾乎遍及拉丁美洲各地,革命戰爭前後持續近40年,卷入鬥爭的人口約2000萬,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最大規模的殖民地獨立解放運動,其性質總的來說屬于資産階級革命範疇。通過獨立運動,拉美絕大部分地區結束了殖民統治,建立起一系列民族獨立國家。

  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獨立運動以1790年海地革命爲開端。海地人民(主要是黑奴)在杜桑-盧維圖爾的領導下,經過十幾年的艱苦鬥爭,終于推翻了法國的殖民統治,于1804年1月1日建立拉丁美洲第一個獨立國家。1810年起,獨立運動蔓延到整個拉丁美洲大陸。在西班牙所屬美洲地區,革命分別在墨西哥、南美洲北部和南美洲南部同時展開。墨西哥革命爆發于1810年9月16日,領導人物是M.伊達爾戈?伊?科斯蒂利亞和J.M.莫雷洛斯?伊?帕馮,經過10多年的鬥爭,墨西哥終于在1821年贏得獨立。南美洲北部的革命于1810年 4月首先在委內瑞拉的加拉加斯爆發,領導人主要是S.玻利瓦爾,革命後來又擴大到新格拉納達、厄瓜多爾、上秘魯以及秘魯等地,1819年在波哥大建立包括委內瑞拉和新格拉納達在內的哥倫比亞共和國,1822年又建立了包括厄瓜多爾在內的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在南美洲南部地區,革命首先于1810年5月25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爆發,1816年宣布獨立,成立拉普拉塔聯合省,這一革命的領導者是J.de聖馬丁。爲徹底摧毀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統治,聖馬丁和玻利瓦爾聯合行動,南北夾擊西班牙殖民統治的堡壘秘魯。1824年12月 9日玻利瓦爾的軍隊在阿亞庫喬戰役中,擊敗西班牙殖民軍。1826年 1月23日,西班牙最後一支軍隊在秘魯的卡亞俄港投降,整個西屬美洲大陸獲得解放(見西班牙美洲獨立戰爭)。
  葡萄牙所屬巴西地區的獨立運動,始于1789年由 J.J.da席爾瓦?沙維爾所領導的起義。迫于拿破侖?波拿巴入侵的威脅,葡萄牙的若昂六世,于1808年 1月把王室遷到巴西。1820年,葡萄牙國內發生資産階級革命,若昂六世返國,其子佩德羅留在巴西任攝政王。佩德羅在巴西人民運動的推動下,于1822年9月7日宣布巴西獨立,12月 1日,佩德羅在裏約熱內盧舉行加冕典禮,稱巴西皇帝佩德羅一世。1825年葡萄牙正式承認巴西獨立(見巴西的獨立)。
  到1826年,拉丁美洲除加勒比海島嶼及大陸極小一部分地區外,都擺脫了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國的殖民統治獲得獨立。其中法國殖民地獨立的有海地;西班牙殖民地獨立的有墨西哥、中美洲聯邦、大哥倫比亞、秘魯、智利、玻利維亞、拉普拉塔聯合省(阿根廷)及巴拉圭;葡萄牙殖民地獨立的有巴西。1828年,烏拉圭脫離巴西,建立獨立共和國。1830年,大哥倫比亞分裂爲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 3個共和國。1838年,中美洲聯邦解體,而後分別成立危地馬拉、薩爾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哥斯達黎加 5個共和國。1844年,聖多明各島的東部與海地分離,成立多米尼加共和國。

  獨立以後的發展  

拉丁美洲各國的獨立革命,屬于資産階級革命的範疇,但這場革命是不徹底的,沒有從根本上動搖封建土地所有制。各國獨立後,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主義枷鎖雖被解除,英、美等新殖民主義者卻接踵而至,反殖和反封建的資産階級民主革命任務並沒有完成。獨立後的拉丁美洲各國的曆史,實際是拉丁美洲人民同殖民主義者、帝國主義者和本國考迪略統治者不斷鬥爭的曆史。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繼續  

在拉丁美洲的資産階級革命中,封建土地所有制除海地、墨西哥有局部破壞外,其余各國很少觸動。土生白人地主階級憑借政權的力量,霸占從“半島人”手中沒收過來的土地,並用掠奪、沒收、廉價收購、壟斷水源、丈量土地以及強迫遷移等非法手段,大肆兼並印第安人土地。據估計,獨立後的最初幾十年,被掠奪的印第安人土地,比整個殖民統治時期還要多。各國的軍事獨裁者常把國家和人民的土地大量贈給其追隨者,如墨西哥的P.迪亞斯在30多年裏,贈送給追隨者的土地就達近6000萬公頃。隨著單一作物的發展和歐洲移民的增多,土地的兼並和集中也較前明顯,不少大莊園主、大畜牧主和大種植園主擁有土地達數十萬公頃以上。表面上有些大地産的經營方式已逐漸資本主義化,印第安人和黑人已被承認爲雇工,但實際上,中世紀式的勞役地租、實物地租等封建剝削方式,仍以變相的形式在農村中廣泛流行。這種封建土地關系阻礙了農業生産技術和民族工業的發展,使得獨立後的拉丁美洲各國的經濟長期停滯不前。

  考迪略主義的盛行  

拉丁美洲大多數國家獨立以後,政壇上出現了一批被稱爲“考迪略”的軍事獨裁者。這些人多出身于大地主和反動軍官,他們通過發動軍事政變上臺後,即把政府要職和國家財産分給親信和支持者;對人民和反對派進行極端殘酷的鎮壓。考迪略是大地主階級借以維護其統治的工具,是大地主階級獨裁統治在拉丁美洲的體現,在考迪略獨裁統治下,各國獨立後建立的共和政體以及頒布的憲法和成立的議會形同虛設。各地區、各派系相互撕殺,戰爭頻繁,社會處于劇烈的動蕩之中。

  英美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侵略  

拉丁美洲各國獨立後,英國和美國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爲奴役拉美人民的新的殖民主義者。英國是第一個對拉美進行滲透的國家。獨立戰爭時,英國以幫助獨立運動爲名,對拉美貸款和投資,至19世紀30年代,英國的投資和貸款總額已達2500萬英鎊。隨著拉美各國經濟的逐步恢複,英國又進一步擴大投資額,在各國建築鐵路和港口,開辟輪船航線,低價收購土地,利用當地廉價勞動力開采礦産,獲得許多政治和經濟特權,1918年英國在拉美的投資已達10億英鎊以上。英國商品充斥拉美市場,拉美的農、礦産原料也主要輸往英國。拉美各國的鐵路、港口、公用設施、硝石、石油以及電話和電力等行業,都不同程度地爲英國所控制。而當其既得利益受到威脅或企圖奪取新的利益時,英國往往直接采取武裝侵略的方式來達到目的,如1833年武力奪取馬爾維納斯(即福克蘭)群島,1835年以武力將洪都拉斯的部分領土作爲自己的殖民地,1837年以艦隊封鎖卡塔赫納等。
  美國對拉美早有擴張野心。1823年,盛傳神聖同盟擬派軍隊鎮壓拉美各國的革命,美國總統J.門羅于當年12月發表門羅宣言,反對歐洲列強幹涉美洲事務(見門羅主義)。美國此舉的實際目的是要把美洲變成“美國人的美洲”,試圖取得對美洲的領導權。美國在拉美的侵略對象首先是墨西哥。19世紀中葉,美國致力于所謂“西進政策”,要將領土從大西洋向西擴大到太平洋東岸(見西進運動)。墨西哥是美國西向擴張政策的第一個受害國。1835~1845年,美國軍隊侵占墨西哥的得克薩斯。1846~1848年發動美墨戰爭,強迫墨西哥簽訂《瓜達盧佩-伊達爾戈條約》,墨西哥割讓得克薩斯、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亞大片土地給美國。1853年,美國又從墨西哥取得麥西亞峽谷地區。這樣,美國先後攫取了墨西哥全部國土的55%。19世紀80年代後,美國在拉美的擴張更爲積極。爲了拉攏和控制拉美國家,排斥英國勢力,美國在門羅主義的基礎上,利用玻利瓦爾在巴拿馬大會上提出的加強美洲團結的主張,打出“泛美主義”的招牌,于1889年在華盛頓召開有18個國家參加的泛美會議。會議決定成立美洲共和國國際聯盟(見美洲國家組織),以設在華盛頓的美洲各國商務局爲常設機構,由美國國務卿直接領導。從而使泛美聯盟在發展南北美洲的經濟、社會和文化聯系的外衣下,成爲美國對拉美擴張的工具。泛美主義實際是門羅主義在帝國主義時代的發展。
  1898年爆發的美國-古巴-西班牙戰爭,標志著美國在拉丁美洲擴張的新起點。通過這一戰爭,美國吞並波多黎各,並把古巴變成事實上的“保護國”。隨後,T.羅斯福推行“大棒政策”、W.H.塔夫脫實行“金元外交”,T.W.威爾遜則步二者後塵,厲行炮艦政策,對加勒比海和中美洲地區進行一系列軍事幹涉。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美國已逐步把赤道以北的拉美地區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在對拉丁美洲的經濟擴張方面,美國比英國落後一步,但19世紀80年代後,美國急起直追,對英國在拉丁美洲的經濟利益産生威脅。在對外貿易方面,美國勢力增長更快,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美國已超過英國,居于首位。

  經濟狀況

獨立戰爭中,拉美各國經濟遭到巨大破壞。獨立初期,各國政權一般都不鞏固,有些國家內戰頻繁,田園荒蕪,工礦停産,道路失修,碼頭破敗,橋梁倒塌,盜賊橫行,居民逃亡,各國國民經濟陷入癱瘓狀態。
  19世紀50年代起,部分國家的生産逐步得到恢複,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和智利開始從事鐵路和港口的建設,逐步建立起銀行信貸事業,並出現了某些新的輕工業,對外貿易也有增加。80年代後,國際市場對各種農、礦業原料需求量的大大增加,海洋運輸條件的改善,歐洲移民的大量湧入以及某些外國先進技術的輸入等,促進了拉美經濟的發展。古巴的蔗糖,巴西的咖啡和橡膠,阿根廷的牛、羊肉,中美洲的香蕉,智利的硝石和銅,秘魯的鳥糞,墨西哥、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的石油及有色金屬等,産量都扶搖直上,並在國際市場享有盛譽。古巴蔗糖19世紀60年代産量只有50萬噸,到19世紀末增至100萬噸以上。至1900年,阿根廷的企業總數已達2700家,墨西哥已擁有146家用近代機器裝備起來的紡織工廠。到1913年,拉美的鐵路總長從1870年的數千公裏,增加到11萬多公裏,對外貿易總額已達30億美元。不過,這一時期拉美經濟的發展,主要集中于農、牧業和礦業方面,仍屬單一産品制的畸形生産,沒有建立現代制造業,大部分重工業制品要依賴進口。這種經濟的發展,加深了各國經濟對帝國主義的依賴性,擴大了本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是各國經濟長期不能獨立自主的原因之一。即使得到發展的農業、礦業、加工工業以及交通運輸業,也大部分受英、美資本的控制。

  拉美人民的鬥爭  

面對國內封建勢力、考迪略政府和帝國主義的剝削和壓迫,拉丁美洲人民進行了堅持不懈的鬥爭。獨立初期,鬥爭焦點之一是爭取廢除黑奴制度。19世紀初西班牙美洲的黑奴約有80萬,葡屬巴西的350 萬人口中,60%是黑奴。首先廢除黑奴制度的是海地。19世紀50年代,大部分拉美國家宣布廢除黑奴制度。種植園奴隸制特別頑固的古巴和巴西,直到80年代才被迫頒布解放黑奴法令。但黑奴制度的廢除並不徹底,奴隸在法律上雖得到了人身自由,但沒有得到土地,仍然被迫在大種植園當雇工,實際等于隱蔽的奴隸,他們常常舉行暴動,反抗種植園主的壓迫。
  19世紀初拉丁美洲國家獨立後,資本主義經濟有了初步發展,英、美等外國資本的加緊滲入,更刺激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在這個基礎上,誕生了拉丁美洲的近代無産階級。1900年,在拉丁美洲大陸經濟自立人口中,工業無産階級約占10%。剛剛誕生的拉丁美洲工人階級從一開始就受到外國資本和本國剝削者的雙重壓迫,生活狀況極端困苦,勞動時間每天長達12~17小時。爲了捍衛生存權利,工人群衆逐步掀起罷工鬥爭和集體抗議的浪潮,要求提高工資,減少工時,實行保障工人權利的勞動法,反對外國和本國雇主的殘酷剝削和反動政府的血腥鎮壓。
  拉丁美洲早期工人運動,主要集中在阿根廷、墨西哥、智利、烏拉圭等無産階級形成較早國家。1849年智利首都工人舉行了拉丁美洲最早的罷工。墨西哥工人在1876~1910年舉行罷工達 250次以上。巴西工人在1914年以前罷工達百余次。
  早期的工人組織經曆了從互濟會、兄弟會、合作社等互助團體到工會的發展過程。較早的工人組織有阿根廷首都印刷工人聯盟(1857)、古巴卷煙廠工人協會(1863)、墨西哥工人大團體(1870)、烏拉圭首都印刷廠工人協會(1870)、智利首都鐵路工人聯合會(1886)等。1909年在阿根廷首次舉行了有 6個國家參加的拉丁美洲工會大會。工人運動的參加者既有土著印第安人、黑人、混血種人和土生白人,也有歐洲及亞洲移民。許多早期的工人組織是按移民的不同民族建立的,這使工人運動內部難于團結統一。當時拉丁美洲國家的工業還不夠發達,無産階級力量還不夠強大,小資産階級思想的影響在工人中還占優勢,特別是在歐洲移民工人中廣泛流行的無政府主義、無政府工團主義思潮嚴重影響了拉丁美洲初興的工人運動,還有不少工會組織的領導權掌握在社會黨右翼、民族主義、天主教會等各派改良主義勢力的手中。另一方面,科學社會主義思想從19世紀50年代中葉開始在拉丁美洲傳播,70年代初在阿根廷、烏拉圭、墨西哥創建了第一國際支部,19世紀末20世紀初阿根廷、智利、古巴、烏拉圭等國相繼建立了社會黨。由于第二國際修正主義影響,這些政黨內部出現了左派和右翼之間的對立和鬥爭。
  在工人運動發展的同時,農民和農業工人爲抗債、抗租和奪取土地,也曾多次發動大規模的鬥爭。1896年,巴西東北部巴伊亞洲掀起了著名的卡努杜斯農民起義。農民起義軍奪取土地,建立鐵工廠,制造武器彈藥,廣泛使用遊擊戰術,多次擊潰政府軍的圍攻,1897年才被政府軍鎮壓下去。阿根廷在1912年農民起義過程中,還成立了農民組織──阿根廷農業聯合會。
  古巴獨立戰爭和墨西哥革命  19 世紀末 20世紀初,拉丁美洲出現了兩次大規模的革命鬥爭即古巴獨立戰爭和墨西哥資産階級民主革命。在拉丁美洲獨立戰爭期間,古巴成了西班牙殖民官吏和親西班牙分子的避難所。古巴人民不堪忍受西班牙殖民者的奴役,于1868~1898年,掀起了規模巨大的擺脫殖民統治的鬥爭,在1895~1898年的古巴獨立戰爭中,成立獨立的古巴共和國,解放全國 2/3的土地,迫使西班牙同意古巴自治。1898年美國對西班牙宣戰,侵入古巴,古巴人民的勝利果實落入美國之手。1902年5月20日成立古巴共和國。此後不久,1903年11月美國又策動巴拿馬脫離哥倫比亞,成立了巴拿馬共和國。
  1910~1917年墨西哥資産階級民主革命的參加者有農民、工人、激進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民族資産階級以及對外國壟斷資本不滿的部分地主。農民武裝力量是革命的主力。但領導權掌握在資産階級自由主義者手中。革命推翻了P.迪亞斯的獨裁統治,資産階級憲政派掌握了政權。1917年通過的民主憲法是這次革命勝利的標志。憲法規定:所有礦藏、水域、山脈和森林爲國家財産;嚴格限制外國資本對墨西哥自然資源的利用;沒收教會財産歸國家所有;采取適當方式拆散大地産,發展小土地所有制;廢除農奴制;工人有組織工會和舉行罷工的權利以及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等。這是當時拉丁美洲最進步的資産階級憲法。墨西哥革命揭開了拉丁美洲現代史的序幕。
  
現 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拉丁美洲各國都沒有卷入戰爭旋渦。歐洲各國同拉丁美洲的聯系減弱,美國乘機加強了對拉丁美洲的幹預。1914年 4月,派軍隊占領韋拉克魯斯,幹涉墨西哥革命;1915年武裝占領海地;1916年侵略多米尼加,使其淪爲保護國。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喚醒了拉美各國人民的民族覺醒。在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鬥爭中,拉美各國人民致力于保衛民族獨立,發展民族經濟,加速了拉丁美洲曆史發展的進程。

  拉美各國經濟的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美、德、法諸國因忙于戰爭,放松了對拉丁美洲經濟的控制,參戰各國對戰略物資和糧食的需求的增加,又爲拉美民族工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戰爭期間,拉美各國,特別是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等國的輕工業和采礦業有了較快的發展。巴西新建企業5900多家。阿根廷牛油、肉類和羊毛的出口占世界第一位。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時期,拉美經濟由于單一産品制的束縛和過分依賴國外市場,受到了沈重的沖擊,農礦産品出口銳減,外彙短缺、難以從國外進口必需商品危機之後,拉丁美洲各國力圖改變經濟畸形發展的狀態,發展本國急需的工業,進出口貿易有較大增長。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些拉美國家先後參加反法西斯戰爭,向盟國提供戰略物資和原料,出口貿易有很大增長。黃金和外彙儲備迅速增加,民族工業得到進一步發展。進入50年代後,拉丁美洲國家,特別是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等國工業化發展迅速。在政府的扶持下,各國利用外資,引進外國先進技術裝備,開始建立起包括動力、冶金、汽車、機械制造、化學和電子等工業部門在內的工業體系,工業投資總額和國民生産總值有很大增長,國家資本主義企業成爲工業化的重要支柱。在農村,許多拉丁美洲國家通過貸款、墾殖、集約化和作物區域化等措施,逐步使封建大莊園向資本主義農場演變。在阿根廷、烏拉圭、墨西哥、委內瑞拉、秘魯、哥倫比亞、巴西、智利和中美洲部分國家,本國和外國的資本主義性質的農場、莊園和種植園已逐步取代封建大莊園。

  美國向拉美的擴張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繼續推行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的政策,加緊向拉美擴張,對加勒比海地區和中美洲國家的軍事幹涉有增無已。1924年侵入洪都拉斯。1925年占領巴拿馬城。1927年又侵入尼加拉瓜。20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由于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美國在拉美的投資急劇下降,英、德等國競相在拉美擴張。爲緩和拉美人民的反美情緒,同英德等國抗衡,1933年,F.D.羅斯福宣布實行“睦鄰政策”,提出“民族平等”、“尊重主權”、“互不幹涉內政”等主張,與拉美國家簽訂一系列經濟和政治協定,擴大資本輸出,增強其在拉丁美洲的地位。1939年,美國在拉丁美洲的投資已達40億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拉美國家中斷了同歐洲的聯系,美國趁機對拉美各國進行滲透和擴張。戰後,美國竭力變拉丁美洲爲自己的“後院”,在“泛美主義”的掩護下,對拉美實行全面控制,成爲拉丁美洲人民的主要壓迫者和剝削者。在經濟上,通過擴大投資、增加貸款和進出口貿易、高價轉讓先進技術、出售先進設備等方式,掌握拉美國家的經濟命脈,榨取超額利潤;在政治上先後扶植特魯希略家族、索摩查家族、巴蒂斯塔?伊?薩爾迪瓦和杜瓦利埃家族等反動獨裁政權,鎮壓各國民主勢力,並利用美洲國家組織肆意幹涉拉美國家內政;在軍事上,誘迫拉丁美洲國家簽訂《泛美共同防務條約》和一系列雙邊軍事協定,糾合受其操縱的軍事集團,不斷策動軍事幹涉和武裝顛覆事件。美國還在拉美建立數以百計的軍事基地,企圖使拉美成爲它向全球擴張的戰略後方。
  民族民主革命的發展  資本主義的發展引起拉丁美洲各國階級結構的變化。民族資産階級的經濟實力和政治影響不斷加強。在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國,私人壟斷集團逐步形成。與此同時,拉丁美洲的城鄉雇傭勞動者人數激增。工資勞動者在經濟自立人口中占的比重,1950年爲49.2%,1980年增至55.5%。工人階級隊伍的不斷擴大,爲民族民主革命增添了新生力量。美國對拉丁美洲的經濟擴張、政治幹涉和軍事控制,使拉丁美洲各國人民同美帝國主義和本國反動統治集團之間的矛盾更加激化,推動了拉美民族民主革命的進一步發展。在這場聲勢浩大的革命運動中,拉丁美洲各國的工人、農民、小資産階級、知識分子和民族資産階級建立起各種形式的統一戰線,通過武裝鬥爭和革命起義,粉碎美國的軍事幹涉,推翻美國扶植的本國獨裁政權,保衛了國家的獨立。爲保護國家資源,拉美各國普遍掀起國有化運動,將外資經營的礦山和企業收歸國有。很多國家不同程度地實行了土地改革。
  1924~1927年,巴西愛國起義部隊在L.C.普雷斯特斯領導下進行了反對本國反動勢力的 2.5萬公裏的長征。1926~1934年,尼加拉瓜人民在民族英雄C.A.桑地諾的領導下,堅持反美武裝鬥爭達 8年之久。1933~1934年,古巴人民推翻G.馬查多?伊?莫拉萊斯獨裁政權,廢除了奴役古巴人民的《普拉特修正案》。1938年,智利建立人民陣線政府,采取了若幹有利于人民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措施。1934~1940年,墨西哥L.卡德納斯執政期間,實行了鐵路和石油國有化,進行了土地改革。1944年 7月,危地馬拉人民推翻了J.烏維科?卡斯塔尼亞達獨裁政權,並在1945~1954年頒布了勞工法和石油法,將聯合果品公司和大地主的土地分配給農民(見危地馬拉革命)。1946~1955年,阿根廷J.D.庇隆執政時期實行了企業國有化、增進工人福利的改革。1952年玻利維亞人民推翻了A.巴利維安政權,將外資控制的礦業公司收歸國有(見玻利維亞革命)。1953~1954年,巴西總統G.D.瓦加斯實行了一系列經濟改革,由國家壟斷石油工業,限制外國資本的超額利潤。1959年,古巴人民推翻F.巴蒂斯塔?伊?薩爾迪瓦的獨裁統治,實行一系列深刻的社會經濟改革,挫敗了美國支持的顛覆活動,有力地鼓舞了拉美人民的反美愛國鬥爭。1964~1977年,巴拿馬人民開展了要求收回運河區主權的鬥爭。1968~1975年,J.貝拉斯科?阿爾瓦拉多總統進行了以國有化和土地改革爲主要內容的“秘魯式的革命”。1970~1973年,智利S.阿連德?戈森斯,總統采取了銅礦國有化和沒收大莊園等改革措施。1979年,尼加拉瓜人民經過長期武裝鬥爭,終于推翻索摩查家族的獨裁統治,建立起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聯合政府。60年代以來,加勒比海地區原英、荷殖民地牙買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英屬圭亞那、巴巴多斯、巴哈馬、格林納達、蘇裏南、多米尼加、聖盧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伯利茲、安提瓜和巴布達、聖克裏斯托弗和尼維斯等先後取得獨立。進入70年代後,拉美國家注意共同進行反對霸權主義的鬥爭,宣布拉美爲無核區,捍衛 200海裏領海權等,就是這一鬥爭的具體體現。

  工人運動的發展  

俄國的十月革命促進了拉丁美洲工人運動的高漲,許多國家的工人先後掀起了大規模的罷工,如阿根廷1919年 1月的總罷工、1925年智利北部礦區大罷工、厄瓜多爾全國性罷工和1928年哥倫比亞香蕉種植園工人大罷工等。在群衆鬥爭的壓力下,南美許多國家及古巴、哥斯達黎加等開始實行勞動法,規定 8小時工作日和工會權利等。20年代以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對拉丁美洲工人運動的影響日益增長。各國年輕的共産黨積極參加和領導工人鬥爭,建立一批進步工會,並在此基礎上于1929年成立了拉丁美洲工會聯盟。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的沖擊和法西斯勢力的猖獗,促使拉丁美洲工人階級掀起更大規模的罷工浪潮,並和各階層人民一起進行了反帝、反法西斯的英勇鬥爭。巴西參加罷工的人數由1929年的 3萬激增至1934年的 100萬。秘魯于1931~1934年爆發全國性罷工運動。各國工人大力支持西班牙共和國人民陣線政府抵抗法西斯的進攻,積極參加在西班牙作戰的國際縱隊,表現了偉大的無産階級國際主義精神。這一時期各國的工會組織有顯著發展,不僅地方行業工會和産業部門工會迅速增多,而且建立了一批新的全國性工會中心,如巴西總工會(1929)、阿根廷總工會(1930)、墨西哥勞工聯合會(1936)、智利勞工聯合會(1936)、古巴勞工聯合會(1939)等。爲促進工人運動的統一,拉丁美洲工會聯盟于1936年自動解散,于1938年成立了包括當時拉丁美洲絕大多數工會在內的拉丁美洲勞工聯盟,該聯盟對實現拉丁美洲工人階級的團結、維護勞動人民的共同利益、支持反法西斯戰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拉丁美洲工人運動的發展進入新的時期。包括石油、冶金、化工、汽車、電子、機械等新興部門的現代産業工人隊伍日益壯大。從事腦力勞動的“白領工人”比重增大。在戰後世界社會主義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的形勢下,廣大工人不斷進行反對美國壟斷資本的掠奪,反對獨裁政權的鎮壓,反對通貨膨脹、物價飛漲、失業等各種經濟壓力的鬥爭。拉丁美洲參加罷工的人數由1953年的560萬增至1956年的970萬。1976~1977年拉丁美洲較大規模的工人鬥爭超過700次。
  隨著工人運動的發展,拉美各國工會組織不斷擴大,1970年僅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委內瑞拉、智利、秘魯、哥倫比亞、烏拉圭等8國的工會會員已達1344萬,並相繼成立了分別屬于國際自由工聯、世界勞工聯盟和世界工聯的 3個區域性工會組織。戰後幾十年來,拉丁美洲工人階級在開展爭取自身權利的同時,積極參加了本國的反帝反獨裁革命、民主進步改革或殖民地的獨立運動,並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拉美各國共産黨的産生和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拉丁美洲的先進工人和革命知識分子接受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指導,開始建立新型的無産階級革命政黨。1918年1 月,阿根廷社會黨左派同右翼決裂,成立國際社會黨(1920年改稱共産黨),次年加入В.И.列寧創建的第三國際。在第三國際時期除玻利維亞外,拉丁美洲20個國家先後建立了共産黨。此外,美國殖民地波多黎各也建立了共産黨(1934)。各國黨的著名領導人有:秘魯的J.C.馬裏亞特吉、智利的L.E.羅卡瓦隆、阿根廷的V.柯都維亞、古巴的J.A.梅利亞、巴西的普雷斯特斯等。拉丁美洲各國的共産黨從成立之日起就不斷地受到本國反動統治的迫害,許多黨長期處于地下狀態,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進行革命活動,在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開展工人、農民和學生運動,推進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鬥爭中,作出了積極貢獻。1929年舉行拉丁美洲共産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建立起紅色工會國際的區域組織──拉丁美洲工會聯盟。在1935年共産國際第 7次代表大會的號召下,拉丁美洲共産黨在積極開展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活動的同時,努力促進和加強拉丁美洲各國工人階級的團結,經過長期艱苦的鬥爭,許多黨逐步成長爲國內重要的政治力量。與此同時,也有些黨如海地共産黨、危地馬拉共産黨、洪都拉斯共産黨、巴拿馬共産黨、尼加拉瓜勞動黨等由于遭到殘酷鎮壓或發生嚴重分裂而陷于解體。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促進了拉丁美洲共産黨的發展,戰後各國共産黨積極參加本國人民的反帝反獨裁革命和武裝鬥爭。一些國家新建或重建了共産黨,許多國家的共産黨取得合法地位,參加議會甚至政府。但不久反動政府即實行高壓統治,巴西、智利、巴拿馬、哥斯達黎加、委內瑞拉、玻利維亞、秘魯等國的共産黨又先後被宣布爲非法,繼續遭到迫害。
  從50年代後期起,隨著國際共産主義運動內部分歧的加深,拉丁美洲各國共産黨受到強烈影響,黨員總數由1940年的40萬人減少到1959年的17.5萬人。隨著60年代初國際共産主義運動大論戰的展開,至80年代初,拉丁美洲先後建立近40個新黨,分布于26個國家和地區(其中4個是新獨立國家),較重要的有:厄瓜多爾馬列主義共産黨(1964)、玻利維亞共産黨(馬列)(1965)、智利革命共産黨(1966)、委內瑞拉革命黨(1966)和爭取社會主義運動(1971)、洪都拉斯馬列主義共産黨(1967)、阿根廷革命共産黨(1968)、秘魯共産黨(紅色祖國)(1969)、哥倫比亞革命獨立工人運動(1969)、墨西哥革命共産主義運動(1979)等。
  拉丁美洲原有的共産黨現存24個,1979年黨員總數估計達50萬,掌握的群衆組織人數約 120萬,占有各種議席共 250多個,唯一的執政黨是古巴共産黨。1964年和1975年在哈瓦那先後舉行過兩次拉丁美洲共産黨會議。

  拉丁美洲經濟一體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拉美各國民族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拉美國家要求加強本地區的經濟合作,共同維護各國的民族權益,爭取打破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對拉美市場的壟斷,更有效地發展民族經濟。阿根廷著名經濟學家、聯合國拉美經委會專家R.普雷維什提出的發展主義理論,強調“拉丁美洲需要一個共同市場”,通過在本地區內部訂立自由貿易和共同市場協定來擴大拉美各國之間的貿易,並推動拉美各國的工業化。在拉美經委會的贊助和推動下,從1960年起創建中美洲共同市場和拉丁美洲自由貿易協會(1981年正式改組爲拉丁美洲一體化協會),其後陸續成立了拉普拉塔河流域協定組織(1967)、安第斯條約組織(1969)、加勒比共同市場(1973)、拉丁美洲經濟體系(1975)、亞馬孫合作條約組織(1978)、東加勒比國家經濟組織(1981)等。這些組織的一體化程度雖有所差別,但宗旨都是在集體合作的基礎上,逐步取消成員國之間關稅和貿易限制,合理利用各國的自然資源、人力和資金。20多年來各國民族經濟的發展,加速了拉美經濟一體化運動的開展,大大促進了拉美各國之間貿易的增長。拉美自由貿易協會成立迄今,11個成員國之間的貿易總額增加約20倍,減免稅商品達 18695項。安第斯條約組織成立後,先後制訂了金屬和機械工業計劃、石油和化工計劃、汽車工業計劃、鋼鐵和化肥工業計劃等,通過這些共同的工業發展計劃,推動了各成員國的工業生産,並在開發資源和提供資金等方面加強合作。1982年底,13個拉美地區一體化組織的代表在利馬集會,討論地區經濟安全戰略問題,以對付西方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解決本地區的外債危機。1984年 1月,拉美一些國家領導人和拉美30國外交部長、財政部長參加的基多拉美經濟會議,通過《基多聲明》和《行動計劃》,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地區合作和一體化,采取共同行動,以解決當前面臨的經濟危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尤其是60年代後,拉美各國普遍實行的國有化運動,爲發展民族經濟掃除了一些障礙,拉丁美洲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和深化,加強了拉美地區的經濟合作,促進了各國間的貿易的增長。這使拉丁美洲各國的工業、交通運輸業、農業、教育科學文化事業都有很大發展。在一些國家,資産階級對國家的影響明顯增長,傳統的考迪略已消失,代之而起的是資産階級代議制政府,或代表資産階級利益的軍人政權。但目前,拉美各國的發展道路上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工業化發展不平衡,單一産品制現象仍然存在;外債數額巨大,對外國資本的依賴狀況沒有根本改變;土地集中程度相當驚人,農民土地問題仍未解決,一些國家和地區封建大莊園仍有相當大的勢力和影響;人口增長過快,城市過度發展等。這些問題已成爲拉丁美洲進一步發展的沈重負擔。
http://www.hoodong.com/wiki/%E6%8B%89%E4%B8%81%E7%BE%8E%E6%B4%B2%E5%8E%86%E5%8F%B2

台長: 阿楨
人氣(8,669) | 回應(19)|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時評國際 |
此分類下一篇:《衝突與合作》
此分類上一篇:《印巴分立:克什米爾衝突的濫觴》

阿楨
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
作者:愛德華多.加萊亞諾 Eduardo Galeano
出版社:南方家園 2011年

本書特色

  本書是本關於拉丁美洲文化背景的經典之作。在拉丁美洲世界極為暢銷,被眾多書評家喻為「凡是識字的人,都看過這本書」。成書時間已逾十年,儘管書中談及的拉美局勢今非昔比,然裡面許多精彩的用語,仍為拉丁美洲諸多政治領袖公開演講時所用。
  二○○九年的美洲國家領袖會議上,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將此書送給與會的美國總統歐巴馬,此書可謂是「拉美經濟、社會、歷史、文化甚至於殖民議題」的集大成解析,就連現今國際領袖也必然拜讀,藉由此書再次深入了解拉美社會演變脈絡。
  知名世界新聞工作者,也是中東、拉美特派的戰地記者張翠容,長年觀察第三世界國家局勢變動,更是推崇此書影響拉美社會發展的定位。香港文匯報報導此書:「六、七零年代的拉丁美洲曾在依附理論的旗幟下討論大陸的前途,此書是為這一解剖美洲病體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骨架補給了血脈、經絡和肌膚。」
  這本以「愛情小說」和「海盜小說」的方式來談政治經濟學的書,邀請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所長陳小雀專文導讀,以及淡江大學法文系教授吳錫德、世界新聞工作者張翠容聯名推薦。
  本書是一本關於拉丁美洲文化背景的經典之作。此書包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題為「地球的富有造成人類的貧困」,講述了舊殖民主義圍繞拉丁美洲金銀、農作物和其他礦產進行的掠奪史;第二部分題為「發展是遇難者多於航行者的航行」,敘述了新殖民主義如何通過自由貿易、貸款、鐵路、陰謀和暴力將拉丁美洲的民族工業發展扼殺在襁褓之中,解析了投資、技術、經濟援助、合資企業、金融機構、國際組織等現代文明手段如何不文明地參與了古老的掠奪戰。
  相較於一般史料類的歷史書籍,本書則是以說故事的方式從哥倫布發現現新大陸世界的一大改變,娓娓道出拉丁美洲接下來腥風血雨的一段歷史。作者用小說的方式敘述拉丁美洲的政治經濟發展,沒有嚴格的年代先後安排,更不按照國別鋪陳;每個小章節表面上是相互獨立的故事,彼此卻又有密切的關聯。這種鬆散的敘事結構,即便讀者從書中任何一頁開始閱讀,也能迅速進入拉丁美洲綿密、永無止盡的悲慘時空。
2011-10-09 12:35:57
版主回應
  第一個部分「地球的富有造成人類的貧因」,即在描述歐美帝國主義以掠奪國土以外的天然資源為其擴張目的,而資源豐富的地區如拉丁美洲等國之所以貧窮,就是因為他們的豐富天然資源如礦產、農產作物等,加上充足的勞動力,引來歐美等國的垂涎,結果造成了數百年的貧困。在這個部分,作者明確地提出藏在拉丁美洲血管裡 的血液是:黃金、白銀、農產品(蔗糖、可可、橡膠、棉花、咖啡)、勞動力、耕地與礦產(銅、錫、鐵、石油)。
  當地的領導階級並沒有為當地人民發聲,而是在歐洲殖民者的威脅利誘下,成為殖民主義的共犯。當地人民受到經濟上的剝削,更受到政治上的高壓統治,統治者配合殖民主義演出,當地的傳統工業與民族工業無法發展,只能任由外來者的宰割,這正是當今政治經濟學所忽略的一面。
  第二個部分「發展是遇難者多於航行者的航行」,是指英、美兩國把現代文明體繫帶進拉丁美洲,但這樣的現代體系並沒有為拉丁美洲帶來幸福,而是受到更不文明、更粗暴的對待,也因為英、美兩國的殖民統治披著「現代文明」的外衣,使得拉丁美洲人民「無處可伸冤」。
 拉丁美洲國家在獨立之後,英國人舉著「保護主義」與「自由主義貿易」的大纛光明正大的「入主」拉丁美洲,但是「保護主義」與「自由主義貿易」是對英國人自 己而言的,當地人是無緣享受如此的保護與自由。英國人把拉丁美洲當地一切的工業成品往自己國家輸送,使得當地的貿易天秤往英國傾斜,當地的工業與貿易還是無法發展。英國人也開始在拉美修建鐵路,這看似為當地帶來文明的舉動是一種傷害,因為拉丁美洲各地的扇形鐵路網所面向的是歐洲各個主要港口,所背對的、留下的則是一大片的沙漠。
  「正如人們所說的,拉丁美洲不發達的歷史成就了歐美資本主義的發達」。在本書中,拉丁美洲的落後是一種惡性循環:殖民帝國所施加的壓迫與剝削造成拉丁美洲的落後,而拉丁美洲卻還必須承擔「輸血」後的惡果:過度都市化所造成的巨大城鄉差距、各種環境汙染、全球資本主義體系下被注定的分工位置等等,使拉丁美洲難以脫離低度發展的困境。
  作者簡介 愛德華多.加萊亞諾(Eduardo Galeano)
  烏拉圭籍的新聞記者,之後為專職作家,在國際左派評論圈頗有盛名。關於本書的目的,他認為:「寫這本書是為了與人們交談。外行作家對外行讀者說話,是想公布官方歷史,即勝利者講述的歷史所隱瞞或謊報的某些事實。」
  名人推薦
  這是一本罕見在地觀點且極具省思的歷史記述與調查,客觀中流露憐憫,平實中帶有撻伐和針砭,寫出一段人類共同的悲劇史實;是拉丁美洲人最該讀的一本書,也是全世界有良知的人最要看的一本真實好書。(吳錫德 / 淡江大學法文系教授、法國巴黎第七大學歷史博士)
2011-10-09 12:36:28
阿楨
流亡16個月 宏國前總統回家【世界日報2011.05.31

宏都拉斯前總統賽拉亞(Manuel Zelaya)29日以勝利姿態返抵國門。他返國後可望使宏國脫離近兩年來的孤立局面。

塞拉亞:政變係"國際陰謀" 2011年05月31日 南方日報

  剛剛返回宏都拉斯的前總統曼努埃爾·塞拉亞29日在一場新聞發佈會上說,兩年前逼迫他下臺的那場政變係“國際陰謀”,幕後主使者實際想要殺害他。
  “策劃者來自不同領域”
  因軍事政變下臺23個月,流亡海外16個月,塞拉亞28日回到宏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爾巴,受到數千支援者歡迎。
  2009年6月28日,一夥政變士兵持槍闖入總統宅邸,挾持穿著睡衣的塞拉亞。
  他29日告訴媒體記者,“那場政變是國際陰謀,陰謀策劃者來自社會不同領域,應該接受調查。”
  政變結束後,時任議長的米切萊蒂就任臨時總統。當年11月,宏都拉斯舉行總統選舉,原反對黨國民黨候選人波菲裏奧·洛沃獲勝。
  塞拉亞說,前聯合參謀部參謀長羅密歐·巴斯克斯將軍曾告訴他,陰謀幕後主使者實際想要殺害塞拉亞,但武裝部隊反對刺殺行動。現任總統洛沃上臺後解除多名發動軍事政變的高級軍官職務,包括巴斯克斯。
  真相仍待調查
  2010年5月,一個由瓜地馬拉前副總統愛德華多·斯泰因領導的真相調查委員會成立,調查宏都拉斯軍事政變前、政變過程中以及政變之後的情況,定於今年6月16日公佈報告。
  不過,塞拉亞質疑真相調查委員會是否能澄清每一件事,因為調查委員會一些成員當初支援政變陰謀。
  按法新社的說法,回國後,塞拉亞將領導“全國民眾抵抗戰線”。塞拉亞因政變下臺後,他的支援者成立這一政治團體。

三陸官生宏國遭槍擊 脫險復原後繼續念2011-05-23 中廣新聞

三名到友邦宏都拉斯讀書的我陸軍官校學生,日前在宏國遭搶,行搶歹徒還開槍,造成兩名學生中彈。此事引發國防部高度關切,宏國國防部長、參謀總長等軍政高階首長,都到醫院探視受傷學生。

另參本館:拉美向左轉 新社會主義典範? 民主偽形 《卡斯楚》 《切‧格瓦拉》 《世界南方潮》 《衝突與合作》 《美洲歷史》
2011-11-08 10:25:43
版主回應
尼加拉瓜 奧蒂嘉陣營宣布勝選【中央社2011.11.07

尼加拉瓜前馬克思主義游擊隊指揮官奧蒂嘉(Daniel Ortega)的太太兼發言人今天一早表示,奧蒂嘉贏得第3個總統任期。根據部分開票結果,奧蒂嘉取得大幅領先。
選前民調指出,奧蒂嘉獲得48%的支持率,超過最接近的對手嘉德亞(Fabio Gadea)18個百分點。現年79歲的保守派嘉德亞為電台主持人。
根據尼加拉瓜選舉委員會,投票結束後約5小時的初步開票結果顯示,奧蒂嘉拿下66%的票數,嘉德亞得票率26%。

前將領當選瓜總統 鐵腕抗犯罪【中央社2011.11.07

矢言鐵腕打擊猖獗犯罪與毒品暴力的瓜地馬拉退役將領培瑞斯(OttoPerez Molina),今天輕鬆贏得總統大選,標誌這個中美洲國家政治改向右傾。
即將卸任的中間偏左總統柯隆(Alvaro Colom)呼籲培瑞斯和巴蒂松(Manuel Baldizon)兩方人馬尊重選舉結果,「以避免暴力和不法行徑」。他表示全國共106人因涉嫌觸犯選舉法規遭到拘留。
柯隆不能再競選連任、且其政黨未推其他人選角逐總統寶座後;2位總統候選人均偏右。
培瑞斯成為瓜國自1986年恢復文人統治以來,第1位具有軍事背景的總統。雖然部份國際團體對此感到憂慮,但在年輕人口眾多的瓜地馬拉,戰爭早已不復存於許多人的記憶。
培瑞斯早年畢業於瓜地馬拉國立軍事學院(National Military Academy)。軍旅生涯中,歷任軍事情報局長及督察長等職。
1993年培瑞斯於軍事情報局長任內,曾協助逼退當時的總統塞拉諾(Jorge Serrano)。塞拉諾當時試圖解散國會、任命新成員進入瓜地馬拉最高法院
當年內戰目擊者表示,數以百計的村落在軍隊堅壁清野之下,從地圖上消失;但培瑞斯否認屠殺或種族滅絕。培瑞斯從未遭到起訴,且是1996年和平協議談判的軍方主要代表之一,為自己博得「和平將軍」之名。
培瑞斯的政見包括,將殺人犯罪率降低一半,擴大軍警編制人力,打擊墨西哥販毒組織行徑兇殘的越界暴力犯罪活動,以及波及國內大小城市的街頭暴力。
培瑞斯支持者、48歲的馬丁尼茲說:「我們的確擔心他曾經涉入當年的內戰, 只是我們現在情況比過去更糟,看看暴力犯罪的嚴重程度,就知道了。」
瓜地馬拉的謀殺犯罪率在全球數一數二,每天18人死於非命,是世界平均值的6倍。箇中原因除了幫派和毒販暴力,還得加上1960至1996年內戰期間軍、警,及準軍事部隊被控屠殺大量人民,其中大部分為馬雅人。

宏都拉斯掃黑肅貪 176名員警有關 2011-11-04中廣新聞

宏都拉斯政府最近大力掃黑肅貪,結果導致176名員警被捕,因為這些員警涉嫌毒品交易、謀殺及綁架案。
宏都拉斯境內組織犯罪猖獗,日前當局釋放兩名被控謀殺學生的員警,舉國譁然,因此宏國總統「洛柏」下令將警政總長革職,改以部署軍隊協助掃黑肅貪,並逮捕不法員警。同時,國會也開始討論警政改革法案,以杜絕警政貪污腐敗。
根據聯合國報告,宏都拉斯被評為2010年全球謀殺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其中絕大多數都與黑幫有關。此外,宏都拉斯也是南美走私毒品到墨西哥及美國的要道,因此境內毒梟猖獗。

不滿世銀 厄國總統從峰會離場 2011/10/30 中央社

厄瓜多左派總統柯利亞( Rafael Correa)今天衝出拉丁美洲、西班牙與葡萄牙領袖高峰會場,要求世界銀行(World Bank)代表道歉。
柯利亞打斷柯克斯的報告後問道:「在葡西語系國家論壇,為什麼我要聽公開勒索我國的世界銀行副總裁說教?」
柯利亞回想2007年他接任總統的時候,世界銀行決定扣住之前同意給厄瓜多的1億美元貸款,他隨後驅逐世銀駐厄瓜多代表。
世界銀行發言人之後告訴記者,柯利亞的發言不恰當,且針對個人,世銀感到遺憾。
柯利亞稍後回到會場,在他演說中再度攻擊美國籍的柯克斯,還有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重挫叛軍 哥國擊斃FARC領袖 2011-11-6自由時報

哥倫比亞官員表示,左派游擊隊「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FARC)的領導人坎諾,已於四日遭政府軍狙殺身亡。哥國官方宣稱這是FARC歷來遭遇的最重大痛擊,但分析家指出,坎諾之死雖然不足以敲響這個已有近半世紀歷史的武裝叛亂組織的喪鐘,但有可能逼迫接棒的新領導人與哥國政府和談。
2011-11-08 10:26:15
阿楨
紐時:中國大陸搶攻加勒比海 2012-04-09 中央社

 「紐約時報」報導,巴拿馬日前獲得中國大陸政府資助,捐贈價值350萬美元體育館;多明尼克開辦新學校、醫院與體育館;安地卡及巴布達(Antigua and Barbuda)也有新發電廠與板球球場,新學校也正在興建中;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Trinidad and Tobago)也感謝中國大陸政府為他們興建新的總理官邸。
 隨著中國經濟起飛,中國大陸也開始積極資助第三世界國家,從過去的非洲,現在更是踏進美國後院加勒比海地區。從國有銀行貸款、企業投資,校園、體育館、港口、官方辦公大樓的興建等,中國大陸政府積極與加勒比海往來。
 報導指出,多數分析並未將此視為美國的安全威脅,認為中國大陸並未在加勒比海興建任何軍事設施,也未與這些國家建立軍事關係,看不出有引爆另一次古巴危機的可能,但已經可以看到中國大陸在加勒比海的經濟與政治影響力,正在逐日升高。
 中國大陸政府去年宣布將提供63億美元貸款給加勒比海各國。分析認為,南美洲與非洲不同,中國大陸在南美主要是尋求長期的經濟合作,像是旅遊、貸款等及可能的潛在聯盟。
 根據維基解密(WikiLeaks)取得的2003年電報顯示,美國外交機密文件中曾提及,中國大陸在這個距離美國不到190英里的地區積極發展,可能是基於「戰略舉措」(a strategic move),為古巴卡斯楚時代結束預做準備。
 另一個因素則是中國大陸要確保「一個中國」政策的落實,這些加勒比海國家因為拒絕給予台灣國際承認,獲得中國大陸在經濟上的支持。在2004年與台灣斷交的格瑞那達,就獲得中國大陸政府協助興建鐵路。
 為了不被排除,台灣則積極尋求與貝里斯(Belize)、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St. Kitts and Nevis)與聖露西亞(St. Lucia)等國維持良好關係,提供農耕、漁業等,為這些國家經濟產業發展提供協助。
 報導說,台灣外交官也坦言,他們無法阻止這些國家與中國大陸往來,只能繼續在加勒比海各國進行戰略投資,維持友好關係。
 不少加勒比海當地的分析指出,在美國專注於中東議題的現在,中國大陸總有一天將會整合和加勒比海的政治力量,特別是當地不少國家向中國借款,未來勢必得在許多議題上支持中國政策,以繼續取得經濟協助。

另參本館:《衝突與合作》拉美向左轉 新社會主義典範? 《海權》《切‧格瓦拉》 《世界南方潮》 《美洲歷史》
2012-04-11 11:15:57
版主回應
中國武器終于殺到了:中國軍火努力打進拉美!

歐亞評論網站2011-2-22刊發美國拉丁美洲事務委員會報告,近些年,向拉丁美洲不斷增多的武器銷售引發了美國的關注和擔憂;美方認爲,特別是俄羅斯和中國方面通過軍售買賣持續對拉美國家進行勢力的滲透。該文用一個章節說道中國軍品近年努力進軍拉美市場。
盡管無法忽視美國、俄羅斯,以及其它主要歐洲國家作爲武器供應商的存在,但中國依然十分努力的進入這個市場。舉例而言,在2009年中國向委內瑞拉出售了雷達系統 (10套JYL-1遠程三坐標警戒引導雷達);向厄瓜多爾出售4個型號的YLC空中搜索雷達系統;並向玻利維亞出售了多架K-8戰鬥機。墨西哥也購入了中國口徑爲105毫米的火炮。在2010年,中國曾試圖向秘魯銷售MBT-2000型坦克,但尚未能達成該協議。
  相關新聞
中哥攜手合建鐵路 與巴拿馬運河競爭
泛美計劃成立投資拉美的人民幣基金
西方吃驚:中國在拉美大力投資,將很快就取代歐美
中國與拉美經濟關系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插足巴拿馬運河 大傷美國自尊
中國人勢力擴大 巴拿馬人警惕
韓媒渲染中國佔領中南美 學者:韓國落伍中國顯焦慮
里爾升值 中巴貿易摩擦擴大
歐巴馬聯巴西制中 碰釘
巴西與美國商討 在里約設軍事基地
巴西和法國簽署曆史性軍事條約
俄轟炸機 進駐美國後院
拉美自覺 美後院失火
美國不容「後院」空虛
美國海軍重建第四艦隊遏止中俄潛艇進入南美
俄將貸款40億美元與委內瑞拉軍事合作
委內瑞拉與伊朗深化軍事技術合作
中國、俄羅斯在委內瑞拉軍事聯合阻擊美國
美國媒體:中國有望使用委內瑞拉軍事基地

福島戰爭30年 英阿劍拔弩張 中時 2012-04-04

阿根廷女總統費南德茲二日造訪阿根廷最南端港口烏蘇懷亞,悼念阿方六百四十九名喪生者,她向出席的老兵表示:「馬爾維納斯群島位於我們的大陸礁層範圍,遠離英國本土一萬四千公里,但英國卻宣稱握有控制權,可說荒謬。」「當今世界上仍存有十六個殖民地,而其中十個受到英國統治,這是廿一世紀的不公不義。」
二日英國各地也舉行紀念活動,許多老兵和遺族參加在英國國家紀念植物園的紀念儀式,儀式中並點亮一根蠟燭,預計燃燒七十四天,紀念在戰爭中犧牲的二百五十五名英軍。
福克蘭群島周邊海域蘊藏豐富天然資源,近年英方不顧阿方警告,開始鑽探石油與天然氣,阿方也重申對福島主權主張,導致兩國關係緊張。
英國皇家海軍驅逐艦「無畏號」(HMS Dauntless)四日將啟航前往南大西洋執行任務。
  相關新聞
阿根廷宣佈將懲罰開採福島石油的英國公司
領土之爭 阿根廷決將英國告上聯合國
福克蘭主權爭議 拉美32國替阿撐腰
南美聯手制裁 苦了3000福島人
英國退役將軍:中國將爲石油幫阿根廷奪取馬島
英國擬向馬島派遣核潛艇防備阿根廷軍事行動
學者稱若阿根廷國力超過英國馬島將自然回歸
讀圖:馬島,英國絕不拱手相讓 沒落帝國傾力一搏
馬島戰爭啓示:大國如何保護爭議海島
馬島海戰啓示:輕型航母不堪重任
馬島海戰:戰損與勝敗的錯位
專家稱保衛海島權益不能只靠地面部隊

半世紀古巴禁運 美國難撼卡斯楚 聯合報 2012-02-09

美國對古巴實施經濟禁運,7日屆滿50周年,古巴人並未視這一天是大日子,且多數古巴人認為美國的貿易禁令是一項失敗的政策,美國人唯一得逞的,是讓古巴人的生活變得較苦。
古巴電視新聞一再報導政府的說法,宣稱長達半世紀的禁運導致古巴付出9750億美元(約29兆台幣)代價,多數專家認為是誇大。
美國的古巴禁運支持者表示,禁運制裁在逼迫古巴變革上仍令人滿意。眾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羅斯─雷提南說:「直到古巴舉行自由、公平、透明的選舉,政治犯獲釋,言論自由獲得保障,在此之前,將持續禁運。」
美國故總統甘迺迪1962年2月7日將對古巴施加的部分禁運,後來擴大為全面禁運,提高對古巴狂人卡斯楚施壓力度。甘迺迪冀望禁運可阻斷古巴經濟,動搖卡斯楚政府。
美國總統歐巴馬放寬了對古巴的旅遊禁令。拉丁美洲智庫華府主任泰爾表示,古巴已開始改革經濟:「政治人物應推動與古巴更廣泛的參與及對話。古巴正在改變,我們不該再花50年當觀眾。」
  相關新聞
查韋斯三赴古巴治療 向天祈命淚灑當場‎
古巴50年來首次受難日放假‎
教宗籲社會開放 古巴副總統:無政改計畫‎
美國政府2010年以來沒收古巴4.93億美元‎
古巴大使:古巴看病全免費 發展模式恰與中國相反‎
古巴,只有免費沒有醫療‎ 中國評論
專家解析古巴免費醫療利弊 稱能否堅持有待觀察‎
卡斯特羅警告外國公司勿掠奪拉美資源
左派勢力 席捲三分之二南美
宏國流亡政府官員:美涉入政變
歐巴馬訪拉美修好:平起平坐
拉美要「脫美」自組聯盟
2012-04-11 11:21:10
阿楨
雙面君王與朝貢體系

  台評哈《雙面君王》哈到韓流1成為亞洲的好萊塢2了。其實《雙》片喜劇部分尚可!扳起臉當王就失史實失法理了!
  談起「影視史學」3,別說韓國歷史劇4失實,就連【圖博館‧影視史學】上百部的影視也多失實!
  問題是《雙》片完全顛覆了當時朝鮮史觀!
  韓國要獨立於儒家中華文化圈,當然要否定當時的韓中朝貢體系5。不只如此,還要對對東亞輸出此種去中國化6觀點,雖然儒家中華文化曾是東亞的「普世價值」。
  不就是「軟實力」7,重造「中國模式」8就是了!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6829182
2014-01-23 09:21:01
圖博館
發現最古「現代」手 可能改寫演化史2015-08-20 中央社

科學家19日發表報告說,1節在東非出土、有185萬年歷史的人類小指指骨,是歷來發現最古老的「現代」手。圖擷自每日郵報(8/18)
分享科學家昨在「自然通訊」發表報告說,1節在東非坦尚尼亞出土、有185萬年歷史的人類小指指骨,是歷來發現最古老的「現代」手。這節小拇指的發現,把人類祖先1個重要演化階段的時間向前推進,也就是由樹上採集食物進化到使用工具狩獵的階段。
手部是辨別人類的重要解剖依據,就算是3.6公分長、近200萬年歷史的1個片斷,仍能透露許多身體與行為特徵。
最早的「人族」約600萬年前開始行走,但那時的手指仍然彎曲,代表樹木仍是當時棲息處之一。大約400萬年後,老祖宗放棄樹棲進入到第2階段,手指才開始變直,為發明與使用工具鋪路。
如果這節小指骨屬於類似現代人的身體,這個老祖宗可能有5呎9吋(175公分)高。「現代人的」手出現的時間,也向前推進約40萬年。

另參本館:《右手左手》《非洲人》 《非洲黑人文明》 《非洲簡史》 地球沒人較自然
2015-08-20 11:36:42
圖博館
蛇之擁抱 維基百科

《蛇之擁抱》 (西班牙語:El abrazo de la serpiente) 是一部2015年希羅·蓋拉執導的哥倫比亞冒險劇情片,贏得2015年坎城電影節導演雙週單元的藝術院線獎[2][3],獲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4]
  目錄
1 劇情
2 角色
3 獎項
4 參考資料
5 外部連結
  劇情
影片講述了發生在亞馬遜叢林中的兩個故事,一個發生在1909年,另一個發生在1940年。故事的主角是德國科學家、美國植物學家和巫師。
  角色
Nilbio Torres - Young Karamakate
Antonio Bolívar - Old Karamakate
Jan Bijvoet - Theodor Koch-Grunberg
Brionne Davis - Richard Evans Schultes
Luigi Sciamanna - Gaspar
Yauenkü Migue - Manduca
Nicolás Cancino - Anizetto
  獎項 類別 結果
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外語片 Ciro Guerra 提名
第68屆坎城影展導演雙週 Art Cinema Award Ciro Guerra 獲獎
第31屆獨立精神獎[5] 最佳國際電影 Ciro Guerra 提名
2015 Yerevan國際影展 Golden Apricot for Best Feature Film Ciro Guerra 獲獎
2015年慕尼黑影展 最佳國際電影 Ciro Guerra 提名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影展 最佳拉美電影 Ciro Guerra 提名
2015 Pacific Meridian國際影展 Special Jury Award Ciro Guerra 獲獎
2015 Hamptons 國際影展 Golden Starfish for Narrative Feature - Honorable Mention Ciro Guerra 獲獎
2015 Mar del Plata國際影展 Golden Astor for Best Film Ciro Guerra 獲獎
印度國際影展 金孔雀獎最佳影片 Ciro Guerra 獲獎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B%87%E4%B9%8B%E6%8B%A5%E6%8A%B1
2016-03-07 08:30:19
jsoujsou
墨西哥暴力政治和毒品經濟的根源到底是什麼? 人大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楊光斌

2018-8-7,墨西哥當選總統洛佩斯開啟了全國和平與和解對話,與地方政府、暴力犯罪受害者及其家人、學者、宗教團體等討論如何解決國家暴力犯罪問題,促進社會和平。這次發起對話的目的是為未來六年聯邦政府的社會和平戰略聽取民意,是洛佩斯計畫調整社會結構、保障社會安全的第一步。
  剛剛結束的墨西哥2018年大選更是以其血腥而聞名世界。墨西哥全國共有32個州,其中23個州在選舉過程中發生了謀殺案,共有130多名參與到選舉活動的人士被暗殺,凡是有禁毒主張的候選人都是暗殺對象。眾所周知,墨西哥的暴力政治源於毒品貿易的氾濫,而“毒品經濟”的直接原因又是什麼?可以說是錯誤經濟觀念導致的顛覆性錯誤政策的惡果。
  暴力政治的源頭
  在墨西哥,有上百座城市都參與到毒品走私貿易中,直接從事毒品交易的人員超過45萬,還有300多萬人的職業與毒品貿易間接相關。毒品交易必然導致暴力政治。墨西哥因毒品戰爭在2016年共導致23000人死亡。這個數位令墨西哥超越處於內戰狀態的伊拉克和阿富汗,在世界上最危險的國家排名中,僅次於因內戰導致50000人死亡的敘利亞。
  為什麼墨西哥毒品交易氾濫?一般的答案都是“腐敗”,其中公務員的低工資所導致的腐敗是最直接的原因。墨西哥員警的平均月薪只有375美元,很容易被收買。但腐敗只是發生在毒品的交易環節,並不能回答那麼多的毒品的源頭在哪裡的問題。在墨西哥,很多農民靠種植大麻為生,這才是問題的根源。農民為什麼這樣幹?1990年之前並非如此,墨西哥農民經濟行為方式的轉變就發生在新自由主義宣導的土地私有化運動之後。
  20年前美國學者伯納德•羅森的題為《一次未完成的革命》的文章,依然有助於我們認識墨西哥的農民問題。1982至1992年,受新自由主義觀念的驅動,墨西哥政府大力推行私有化運動,國有企業的數目由1555家減少到217家,其中許多實行私有的公司被外國投資者買走了。私有化運動也同樣擴展到了農業領域,1992年的憲法修正案允許傳統的土地集體所有制私有化,因此美國大型的穀物公司如拉爾斯頓-普利納公司就買下了墨西哥大量的土地所有權。
2018-08-10 11:30:12
jsoujsou
墨西哥的社會結構被根本性改變了,後果是大量農民被從土地上驅趕出去。墨西哥人民中失業和半失業的占50%;占60%以上的人口所得收入不過是國民收入的15%;農村家庭中沒有自己土地的有200萬人;75%的墨西哥農民一年工作不到一百天;40%的居民是文盲;鄉村和城市地區都缺少下水道;群眾所需的衛生、教育和住房等社會服務極為匱乏。
  戰略顛覆性錯誤
  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 標誌著新自由主義最高成果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於1992年簽訂了,並於1994年1月1日生效。協定簽訂時,自由市場的支持者歡呼墨西哥即將成為第二個美國,墨西哥的現代化指日可待。結果那不過是一場黃粱夢。在協定生效的當天,墨西哥發生了兩個大事件,一個是墨西哥南部恰帕斯州的數千農民發動起義,一個是學生人數高達30萬之眾的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長達9個月的學生罷課,抗議教育市場化帶來的學費上漲,算是給《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當頭棒喝。教育市場化的問題不在於讓國民共同分擔成本,問題的本質是讓一大部分人、尤其是社會弱勢群體失去受教育的機會。
  為什麼發生了恰帕斯地區農民起義?在協定簽訂之前的5年裡,以種植咖啡為生的恰帕斯地區農民的生活狀況出現了惡化,咖啡價格下降了65%,牧場面臨生存危機,而信奉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聯邦政府又大大削減政府補助金,並且1992年開始生效的土地私有化方案根本性地動搖了“土地屬於開墾者”的傳統制度和生活理念。失地和生活狀況的惡化,使絕望中的部分農民只能武裝鬥爭而向外界傳遞自己的聲音。失地的農民武裝起義,只是土地私有化運動的極端表現,而更多無助、無望的農民則開始以種植大麻為生,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到毒品生意之中。
  回應
這篇文章把責任完全歸於墨西哥我認為有意無意轉移了焦點。湯姆克魯斯主演的電影《米國製造》和米劇《毒梟》揭露了一些米國控制中南美洲的秘聞。米國為控制哥倫比亞政局先是向反政府武裝提供槍支訓練,失敗後轉而支持哥倫比亞的販毒集團,然後以禁毒戰爭的名義要求哥倫比亞政府提供情報和執法合作。期間向哥倫比亞軍隊員警系統和政府進行滲透,培養了親米代理人集團。哥倫比亞政府現在成為了南美洲米國的傀儡,與委內瑞拉等反美國家交惡,是米國的軍事據點。現在墨西哥毒品問題中米國作為最大的毒品市場在為墨西哥毒品集團提供資金與槍支,其實就是最大的背後黑手。中南美洲毒品問題是米國門羅主義的一種手段。
2018-08-10 11:30:50
阿楨
習近平2019-04-26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共簽640億美元協議

  2017第一屆高峰論壇279項成果全完成: 3800億人民幣貸款,絲路基金增資1000億,已有125國29國際組織簽署一帶一路,也寫入了聯合國/二十國集團G20/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等成果檔。
  在全球,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有效對接,在區域,與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非盟2063年議程、歐亞經濟聯盟、歐盟歐亞互聯互通戰略等有效對接;在國家層面,與土耳其中間走廊、蒙古國發展之路、越南兩廊一圈、沙烏地阿拉伯2030願景等有效對接。
  相關新聞
 聯合國秘書長盛讚一帶一路倡議是全球治理典範
 聯合報:北京一帶一路高峰論壇37國元首出席 大咖缺席(回應:在西媒眼中,他們才是高人一等的大咖,其他聯合報都是不重要的小弟。G7早就過時了,沒中國參加的會議,還算全球會議嗎? )
 美智庫CSIS眼紅中國一帶一路:美國得當全球高品質基建領導者,報告抹黑中國帶去腐敗、債務危機 (回應:先把家裡的破基建整好了再吹/噴)
 環球時報社評:常識和現實都在嘲笑“一帶一路”唱衰者
 環時社評:一帶一路,內在動力遠大於外部阻力
 3年多經八次擴容亞投行成員2019-04-22從57增至97個:共批准39個專案總投資79.4億美元,共撬動了近400億的總投資。絲路基金成立資金400億美元,2017年5月一帶一路峰會上增資1000億元人民幣。至2018年12月,已決策投資28個項目超過110億,約70%投向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典型項目包括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項目、阿聯酋哈斯彥清潔燃煤電站項目,以及與歐洲投資基金(EIF)等比例出資設立的中歐共同投資基金,第一期規模5億歐元,主要通過子基金投資於對中歐合作具有促進作用、商業前景較好的中小企業。
 美卿:華投資拉美非好心 京斥肆意誹謗煽風點火
 中拉開發銀行成立大會2019/04/22在京召開,由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牽頭拉美7家銀行,國開行已向拉美18國、200多項目提供超過1000億美元的貸款,牽頭設立225億的中拉、中國─加勒比基礎設施貸款,參與設立首期100億美元中拉產能合作投資基金。
 中國十年對拉美投資達2500億美元- BBC
 東盟正成為一帶一路投資重點:2016年,中國對東盟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715.5億美元,比2015年增長1.77倍,占一帶一路55.2%。2017年883.6億同比增長23.5%
2019-04-29 08:30:13
阿楨
中國連續9年成為東協第一大貿易夥伴:2017年5148.2億美元是2003年的6.6倍,至2018年5月中企累計工程合約3639.6億,完成2399.2億。
 習近平2018-09-03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再援非600億美元,未來三年將實施投資非洲基建、擴大進口非洲商品等八大行動。
 2015年中非十大合作計劃2018落實,中國連續九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2017年1700億美元,同比增長14%,年均直接投資30億。
 美稱中國金錢外交會導致太平洋島國落入債務陷阱2018-08-30外交部回應:同樣是資金,西方是餡餅,中方就成了陷阱?這是赤裸裸的雙重標準! 近10年來中國從0增至超過13億美元,澳大利亞66億是最大投資國.
 繼義大利、盧森堡後,瑞士04.26加入一帶一路。
 德國:歐洲願以集體形式加入一帶一路
 習訪歐:美聯歐制中夢碎
 中義簽一帶路一協議 200億歐元大單
 義高官:G7還有兩國準備加入一帶一路
 波音再遭重擊:習3.25與法簽400億歐元協議,購買300架約300億歐元空巴飛機。
 中歐德法3.26峰會:支持一帶一路倡議,共同應對氣候變遷,推動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改革。
 中國駐歐盟團長04-07簽署一帶一路協議歐洲國家達22個
2019-04-29 08:34:05
日本藤素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05 06:54:32
阿楨
感恩節前夕,美國德克薩斯州數萬人排隊領取救濟糧

美國闔家歡聚的傳統佳節感恩節快到了,但是受新冠疫情重創,德克薩斯州內許多人生計都難以維繫,數萬人駕車排隊領取救濟糧。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2020年11月17日報導,食品發放活動的組織者——北德克薩斯食物賑濟中心16日在得州的美麗公園,為約2.5萬人發放了總計超27萬公斤的食物,還有超7000只火雞。官方表示這是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食物發放。
美國的感恩節為11月第4個星期四。1620年,英國清教徒來到北美大陸後饑寒交迫,印第安人不僅給他們提供食物、生活必需品,還教授他們如何打獵、種植。為感謝印第安人,移民們邀請他們共同慶祝感謝上帝的日子,還用獵獲的火雞款待他們。但此後,印第安人遭到了大肆驅逐、殺戮,被侵佔了幾百萬平方公里土地,以及無數自然資源。到了1900年,全美一度僅剩下25萬印第安人。截至2018年底,全美有570萬印第安人,約占總人口的2%,他們中的22%居住在印第安人保留地。
  回應
數萬人排隊領救濟,說明美國不怕等,有耐心,有紀律,有毅力,中國動武前要三思啊

美教授發文:新冠擴大美國對華優勢,因為美國能承受極高的傷亡數字

新冠疫情導致超24萬美國人去世。美國政府公共衛生治理能力的短板如此明顯,竟還有美國專家借題發揮,強硬解釋說是“美國人不怕死”,認為這是“美國相對於中國”的優勢。
2020-11-17,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教授泰勒•科文(Tyler Cowen)在彭博社發佈《新冠擴大美國對華優勢》稱,中國對美國的“刻板印象”,就是美國人“軟弱”,不願承擔過高風險。如今“中國如果有訴諸武力的想法,可能就得重新考慮一下了”。
  回應
照這個清奇的思路還可以推出:
美國監獄人數世界第一,所以美國人不怕俘虜。
美國吸毒人數世界第一,所以美國人百毒不侵。
美國槍支擁有世界第一,所以美國人刀槍不入。
美國兇殺數量世界第一,所以美國人都不怕死。
難怪公知鼓吹美國不可戰勝
2020-11-19 07:15:55
阿楨
從暗殺總統到顏色革命:殖民者是如何切開拉美血管的 2021-07-14 軍迷圈

  最近,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區頗不平靜。
  7月7日淩晨,海地總統莫伊茲遇刺身亡,種種跡象表明,與美國脫不了干係。
  7月11日,與海地隔海相望的古巴爆發了大規模抗議示威。示威爆發後,古共中央第一書記、國家主席卡內爾表示,近幾個月來,華盛頓一直在試圖破壞古巴的穩定和經濟,這是一項旨在“引發大規模社會崩潰”政策的一部分。那些反革命分子、雇傭兵,被美國政府、美帝國主義收買了的人,從美國政府機構拿錢的人,來組織這類的示威活動,抗議活動是持“異見分子”受美國指使進行的一種“系統性挑釁”。我們不會讓他們妄圖通過顛覆意識形態,以在古巴製造社會動盪的陰謀得逞。
  自拜登擔任美國總統後,包括白俄羅斯在內的多國爆發了反政府示威遊行,每次都是在第一時間出來支持示威者。那麼美國是真的為這些國家的人民好嗎?顯然不是。美國對古巴的全面禁運始於1962年2月3日,至今已持續長達60年,其間聯合國大會數十次通過決議要求美國取消對古巴的禁運,今年6月23日,以中國為首的國家在聯合國大會上第29次通過決議,要求美國解除對古巴實施禁運及經濟制裁,美國從未執行。
  其實從海地總統被暗殺到古巴爆發示威遊行,都是美國在背後組織、策劃,幹這種事對美國來說是駕輕就熟,特別是在整個美洲,美國具有絕對的影響力和控制力,美國一直將整個拉丁美洲視為美國的後院,視為美國人的美洲。
  數百年來,美洲一直生活在葡萄牙、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殖民統治之下,受盡屠殺、剝削、掠奪、蹂躪,從未真正擺脫過這些所謂歐洲文明國家的殖民統治,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2009年,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在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會面時送給對方一本拉丁美洲烏拉圭作家愛德華多•加萊亞諾撰寫的著作《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
……….
  相關新聞
美國五角大樓承認涉嫌暗殺海地總統的哥倫比亞軍人曾接受美國軍方訓練
刺殺海地總統案一名嫌疑人曾是美國緝毒局線人 - 美國之音
2021-07-17 06:32:16
阿楨
“鐘擺”提速,拉美政壇再度“向左轉”? 2022-01-05 環球時報

年僅35歲的博裡奇上個月當選新一屆智利總統,正在吹起“左進右退”強風的拉美國家不止智利。最近兩年多,左翼政治人物先後在阿根廷、玻利維亞、秘魯、洪都拉斯等國“登頂”。左翼“回潮”並不稀奇,畢竟該地區以“鐘擺效應”著稱,只是這一次,“右進”週期比人們預想的時間似乎短了好幾年。
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 “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以及外生經濟衝擊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許多拉美國家的左翼政黨掌握了政權,迎來被稱作“粉色浪潮”的左翼運動高潮。後來,隨著委內瑞拉前總統查韋斯、阿根廷前總統基什內爾等人的離世或離開政治舞臺,這股浪潮逐漸消退,大約在六七年前,右翼政黨開始在拉美多國執政。當時人們普遍預計,這一輪右翼執政週期至少持續十年左右。然而只持續了3年左右(2015至2018年),此次拉美政壇的“鐘擺”提速了。
在過去5年裡,拉美出現一股潛在的“進步主義浪潮”,這股浪潮孕育了今天左翼政治人物的登場。而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重衝擊和饑餓、貧困等問題的加劇,令左翼政治力量在該地區加速復興。。右翼在崛起後不久就開始遭遇失敗,博索納羅、哥倫比亞總統杜克、智利總統皮涅拉遭遇大規模抗議就是例證。2018年7月,墨西哥左翼國家復興運動党候選人洛佩斯•奧夫拉多爾當選總統成為一個標誌性事件——這是左翼政黨40年來首次在一向親美的墨西哥執政。
這一輪拉美左翼的復興,與此前的“粉色浪潮”相比,新左翼更加擁抱綠色環保、女權主義、少數群體平權運動等潮流,這能獲得更多年輕選民的支持。在意識形態上或更溫和、包容。新左翼上臺後能否完成對新發展模式的探索至關重要。而左翼的復興並不意味著右翼的“大潰敗”,是左右翼力量在拉美仍整體保持均勢。
美國正在失去拉美嗎?
整體來看,左翼的復興對於中國與拉美的關係來說是一個“利好”。當然,這一切並不能得出“美國正在失去拉美”的結論。“美國在下功夫拉攏拉美左翼。”
“我們南美國家可以組成一個經濟集團,來面對兩個巨人——美國和中國,就像歐盟一樣。”重出江湖的盧拉日前這樣形容拉美未來可在國際地緣政治中扮演的角色。不少分析認為,拉美國家今後在外交上將採取更加獨立的政策,對區域外大國的認知或許會進入一個重新調整的階段。
2022-01-06 07:48:13
阿楨
中國科學院:雲南“蒙自人”與美洲原住民存在深度的古老祖源遺傳聯繫 2022-07-15

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專家運用科學手段,對在雲南蒙自發現的“馬鹿洞人”頭骨化石開展古DNA遺傳學分析研究發現,中國南方的古人類和最早的美洲土著人類之間存在深度的古老祖源遺傳聯繫。成果7月14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當代生物學》上發表。

雲南位於中國西南山地、東喜馬拉雅山地和印緬山地三個世界生物多樣性熱點的交匯地帶,不僅見證了“寒武紀生物大爆發”的奇跡,同時目睹了人科物種從1,200萬-600萬年前的祿豐古猿、約170萬年前的直立人“元謀猿人”,再到1.4萬年前的智人“蒙自人”等多個人類重要的演化階段。
“蒙自人”的線粒體遺傳世系屬於一種未知的M9支系,可能是亞洲古老型人類與早期現代人混血的結果,這種遺傳背景是晚更新世美洲最早定居者的東亞源頭。
此外,通過重構膚色基因OCA2的一個關鍵突變(His615Arg)的跨時空分佈模式,研究者發現導致比東南亞人群“更白”的中國人群淺膚色的這個突變最早在約7,500年前發生于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之後,作為對高緯度地區紫外線照射強度減弱的遺傳適應,該突變的頻率在東亞人群中逐漸上升,直至在現代東亞人群的平均頻率達到了~60%。
  回應
 這是可以推翻非洲起源說,不是支撐。
 我理解部分壇友不願意接受非洲起源說,他們主要的觀點在於無法接受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起源”自非洲,這我覺得毫無必要。
 為什麼不接受就是因為非洲起源說有漏洞。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不是光非洲才有,而是全世界“滿天星斗”,各地區都有,從能人到直立人,古人類一遍又一遍地重複了從非洲向世界各地擴散的過程,每一次遷徙也不是“踏入無人之境”,而是與各地原有的古人類交往爭鬥。中外的科學家根據人類基因研究和考古的發現,非洲起源說已經更新了很多現代研究成果,並不排斥各地古人類基因的混入。
2022-07-16 07:55:19
阿楨
美前高官承認美策動國外政變:“公開的秘密”實錘了 2022-07-15

  曾擔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博爾頓在CNN表示,特朗普沒有足夠能力發動一場“精心策劃的政變”,隨後,他便說出自己曾幫助策劃委內瑞拉2019年的未遂政變,這“需要大量的準備工作”。
  不知博爾頓是為了給特朗普“開脫”,還是不小心說漏了嘴,但事實上,世界多地動盪的幕後黑手是誰,人們早已心知肚明。有美國推特網友在此條新聞下留言諷刺道,“告訴我們點我們不知道的吧”。如今美國政客公開承認幫助策劃外國政變,不過是再次證明干涉別國內政、推翻別國政權已成為“美國規則”的一部分。
  2020年5月,包括兩名美國雇傭兵在內的一支60餘人的隊伍乘船從哥倫比亞出發,試圖前往委內瑞拉捉住馬杜羅,但他們甚至在上岸之前就失敗了。馬杜羅早已對此次政變陰謀瞭若指掌。最終,8人被殺,包括兩名美國雇傭兵在內的13人被捕。
  事實上,委內瑞拉對美國花樣百出的陰謀早已見怪不怪。今年4月,委內瑞拉舉辦國際反法西斯大會,紀念2002年4月11日針對前總統烏戈•查韋斯的未遂政變發動20周年。今年6月,委內瑞拉反對派企圖再次發動政變。委政府表示,美國等國煽動政變,為政變行動提供資金支援,並保護政變參與者。真正原因當然是因為委內瑞拉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備,而且該國領導人還反美反資本主義。
  委內瑞拉絕不是唯一一個受害者,太多國家遭遇過美國“黑手”。美國作家威廉在《民主美國最致命的輸出藝術》中指出,二戰結束以來,美國試圖推翻50多個外國政府,粗暴干涉至少30個國家的選舉。
2022-07-16 08:00:47
阿楨
“神秘面紗”揭開!9500年前就有南北方人之分了 2020/05/19 中國青年報

  5月15日,國際學術期刊《科學》線上發表一項關於華夏族群探源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付巧妹團隊主導,利用古DNA技術開啟了一趟尋根之旅,歷經8年艱辛探索,逐步揭開東亞尤其是中國史前人群南北格局、遷徙擴散及遺傳混合的“神秘面紗”。
  “我國南方大陸炎熱潮濕的氣候導致南方的樣本材料不僅稀少,而且微生物DNA污染嚴重,人類DNA被高度甚至完全降解。”他們深入南方30多個遺址,採集了257例古代人類樣本,,最終取得突破,能夠從大量土壤微生物DNA裡“釣取”極其微量的人類內源DNA,可成功捕獲僅占0.03%的人類核DNA。
  結果發現,在沿著黃河流域直到西伯利亞東部草原的人群裡,至少從9500年前起,他們就攜帶一種以新石器時代山東為代表的古北方人群成分,而中國大陸沿海及臺灣海峽島嶼人群,至少從8400年前起,就攜帶一種以新石器時代福建及其毗鄰島嶼為代表的古南方人群成分,這意味著,早在9500年前,我國的南北方人群就已經分化了。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南北方人之間的差異性和分化程度,又逐漸縮小了。付巧妹說,這種變化暗示著,自新石器時代以來,南北方人之間已經有了頻繁的遷移與混合。至少在8000年前,南北人群融合與文化交流的進程即已開始,4800年前出現強化趨勢,至今仍在延續。
2022-07-17 08:08:35
阿楨
有關東亞與東南亞祖先人群,學術界有一個“兩層假說”,即距今5000年及以前,中國福建奇和洞人與臺灣海峽亮島人等古南方人群,屬於“第一層”人群,他們與從事農業經濟的“第二層”農業人群,也就是現代東亞人,是截然不同的。
  不過,付巧妹團隊通過這次古DNA研究卻發現,在至少8400年前,組成現今東亞人群、南島語系人群基因結構的主要祖先群體之一,已經在東南沿海出現。
  沒有外來人群的“大換血”
  在約9000年前農業出現以來,歐洲人群就不斷遭遇近東遷徙而來的農業人群,以及歐亞草原人群等外來群體的“大換血”。換言之,外來人群長期在重構歐洲人群遺傳信息,對現今歐洲人產生重要影響。
  我國的情況卻有所不同。根據這次研究可以看到,雖然早在9500年前,我國南北方人群已經分化,但南北方同期人群的演化,基本是連續的。
  “這說明我們沒有受到明顯的外來人群影響,遷徙互動,也主要發生在東亞區域內各人群間。”付巧妹說。據她推斷,這可能與我國是稻作和粟作農業的獨立起源中心有關,不需要外來人群帶來農業,就能夠較好地自給自足。
2022-07-17 08:18:26
阿楨
澳洲原住民政策與中國民族政策對比的直觀感受2023-10-16
【本文來自《時隔24年,澳大利亞就修憲以設立原住民發聲機構的公投未獲通過》評論區】
在澳洲呆了三年,我覺得有一點點發言權。根據我的觀察,澳洲對土著一直在實行結構性壓迫,從白人登上澳洲大陸到今天從未間斷。而今天稍有不同的是,澳洲會展示原住民文化,以此來當做文化多元的幌子。我稱之為動物園裡的猴子。
白人們以保護和欣賞原住民文化為藉口,將原住民同現代文明隔絕開,讓他們很難融入現代城鎮生活,與城市居民格格不入。藉口反思強迫住校政策,摧毀他們受教育的意願,以至於大學幾乎看不到原住民的身影。這樣原住民除了越來越胖,跟他們幾十上百年前的祖先沒有兩樣。原住民永遠掌握不了現代技術,群體更不能進行有深度的思考。
他們只知道自己跟祖輩一樣,正在被壓迫,但是這種壓迫,現在卻不知道從何而來。政府表明上給原住民了很多稅收優惠,但是他們除了售賣自己的土著文化,連創造價值的能力都沒有。土著只能抱怨,在公共汽車上向當地居民大吼自己受到的不公。這又讓當地居民一致反感土著,這也是這次投票結果毫不意外的原因。
作為對比,讓我們想起了我們的西藏政策。我們是真的在把西藏人民當做同胞看待。想方設法在西藏實行現代化,教會藏民同胞技能,讓他們能自己動手創造價值。11年前,2012年我在西藏旅行,從拉薩租車去樟木,車主就是位藏族同胞。他家裡爺爺是農奴,被砍斷了一隻手,他屬於被解放那一批,從小送往重慶的民族學校,一直到長大學了駕駛技術回到藏區。駕駛員在西藏非常收人尊敬,並且收入頗豐。一路上他不時給我炫耀他新買的進口越野車,他去天津港提的車。他的車頭掛著毛澤東像,我想這個比活佛更能保佑他駕駛平安吧。
從藏民整潔氣派的越野車,到澳洲土著一上車就充滿奇怪味道的公車,這一路穿越和感受,兩種氣味的混雜,容易引起一個人的思緒。我們並沒有刻意去摧毀西藏人的文化,但西藏同胞要進入現代生活,要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明天,就要自己放棄一部分傳統,這是自我選擇的結果。這一點卻成了西方攻擊我們的把柄。每次想到這個都讓我覺得噁心。
究竟誰更文明一些?究竟誰又在壓迫當地居民?這個世界的黑白總是被人顛倒。
  回應
澳大利亞的土著應該感到幸運,知足吧。讓他們認真研修一下美國的印第安人的歷史就知道了。
要不是西方列強讓中國人開了眼界,中國人壓根就沒有種族的概念。就算是古代的蠻夷之分,說的也只是文化上的差異。如何比?
2023-10-17 06:26:3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