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19 06:13:53| 人氣1,495|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親師新主張》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評《教師角色》的(四)營造雙贏親師溝通:家長是教育的重要合夥人,教師應善用各種溝通管道,如:電訪、親自家訪、班親會、家庭聯絡簿、班級刊物以及班級網站等,隨時與家長保持密切地聯繫,將自己的教學理念與家長溝通。並且建立家長人力資源網,充分利用家長資源,營造良善的親師關係,為孩子的未來一同攜手打造。
又算啥?
依《親師新主張》(天下,2000),教師得成為社區改造者才夠格!

那豈不成了當局「社區整體營造」的共犯、執行者了?

唉啊!老美的啥教改良策、來台全會變質?

台灣第一本專門討論傾聽家長聲音、提倡家長參與學校決策的教育類書籍。
這是一本主要討論美國高中生家長與老師如何打破歧見、有效合作,進而打造更理想的高中學習環境的書。兩位作者兼具豐富實務教學經驗與深厚學理研究基礎,這次以類似田野調查方式,實地訪談東地(Eastland)與葛洛弗角(Grover’s Corners)(化名)主要高中家長與老師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分析造成兩者歧見的文化背景、困難,以及可能的合作方式。透過本書,台灣讀者除了可一窺美國高中教改演變的歷程外,貫穿全書的家長與老師不同的聲音此起彼落,更能反向思考台灣一向被忽略(尤其是孩子上了高中以後)的家長參與角色。
老師說:找家長參與只有製造麻煩。
父母說:到學校去根本沒人把我的意見當真。
教改,除了政府、專家和老師,難道真沒家長的事?
誰來傾聽高中家長的聲音?
每天,教改名詞千變萬化:「多元入學方案」、「高中學區制」、「九年一貫新課程」……,只見媒體上的政府官員、教育專家、學校老師口沫橫飛,就是從少有人來問問家長的意見。他們說改革之風席捲全國,教育動起來了!父母卻只覺得眼花撩亂、無所適從,還不如聯考來得公平簡單。
於是,教改人士無奈表示:保守舊勢力太頑強;家長憤怒指責:別把我家小孩當作教育實驗的白老鼠!
其實,大家都是為了孩子好,為什麼到最後非得劍拔弩張?
《親師新主張》深度探討推動教育變革的困難,歸納家長與教育工作者各自對改革不同的想法與成因,分析雙方衝突之源。本書兩位作者,兼具父母與教育專家雙重身分,以質化研究方式,實地訪談美國兩所小鎮公立高中家長與老師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同時檢視數則美國中學變革成功與失敗之例。
本書最難能可貴的是,將焦點鎖定在較少人注意的高中教改,並讓教育界長年忽視的家長之聲貫穿其中。它提出一項新主張:現在,該是聽聽家長意見的時候了。唯有家長積極參與學校,親師坦誠溝通、彼此合作,才能為我們下一代打造更美好的學校教育,延續民主社會的精神。
台灣讀者將發現,書中許多父母的心聲、老師的困擾,也和我們一樣。
安‧多德 著
現為美國緬因州劉易斯頓市(Lewiston)貝特斯學院(Bates College)教育系主任。 過去十五年,曾於加州兩所中學教授英文、社會研究和法語會話,以及於緬因州的四所高中教授英文。目前也是《緬因州教育學報》(Journal of Maine Education)編輯之一,該報曾多次獲得全美傑出獎。
珍‧康查爾 著
現為美國紐澤西州愛文市(Ewing)紐澤西學院(The College of New Jersey)初級與學前教育系助理教授。 曾任教師、閱讀指導專家,以及州政府都會與鄉村學校教育改革議題的諮詢顧問。

台長: 阿楨
人氣(1,495) | 回應(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性別教育 |
此分類下一篇:假憂鬱之名
此分類上一篇:《教師角色》

阿楨
霸凌不只存在校園 2010-12-23 中時 【莊佩璋】

 校園霸凌本是學生欺負學生;老師與學生是「特殊權力關係」,應是維持秩序、排難解紛、伸張正義的仲裁者。但,桃園八德國中事件中,老師卻由仲裁者淪為受霸凌者。這樣的校園其實已是無政府狀態,唯一的規範就是叢林法則。
 老師既然已壓不住陣腳,為重建校園秩序,立委乃要求警政署發動「校清專案」,全面進行校園掃黑。
 不過,警察也不是「無敵鐵金剛」;宜蘭縣兩名交通隊員警及一名替代役男,日前便衣執勤交通違規蒐證;違規被拍照的高職生不滿,竟召來十名同夥帶棍棒圍毆三警,警察雖表明身分還是照打不誤,直到拔槍才停止。
……………
 現在的亂象,當然是教育出了問題。但,校園並不等於教育;校園是個小社會,當社會罹癌,校園不可能維持健康,也教不出健全的學生。
……………
 立委們痛批霸凌,檢討教育時,為什麼不拿面鏡子照照自己?事實上,立法院就是政治叢林,無時無刻不霸凌。國會一天到晚打群架,有什麼資格責怪校園霸凌頻仍?當社會瀰漫著拳頭大聲音就大的氛圍時,小孩子又哪有可能溫良恭儉讓?
 可笑的是,有人竟把校園霸凌歸咎於太民主自由,認為少年隊、教官、體罰…等威權手段才能解決失序問題,恨不得時光倒退回威嚴時代。
 台灣在民主化的過程中,因為要摧毀威權,也連帶傷害了權威。我們的警察、老師比不上美國有權威,當然就會產生現在的亂象。但光靠棒子絕對無法重建權威,專業、愛與信任才是正確有效的教育方式。(楨:假民主自由/愛與信任之名的高調誰不會唱!)

(楨:上下霉體酩嘴血手/邪者磚家叫獸乃霸凌共犯!)

如果九把刀到八德國中宣導 2010-12-23 中時 許又方(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
 知名作家九把刀在台南女中演講時當眾脫下褲子,惹來某位大學教授批評他「品味低俗」,但在場聆聽的一千多位女學生則同聲叫好。約略同時,教育部長吳清基親自督察近來霸凌事件頻傳的八德國中,甫上台便以愛深責切的口吻希望同學為校譽著想,沒想到回報的卻是青少年的鼓躁與噓聲。
……………
 依我陋見,教育不能只站在大人的高度往「下」看,而應適時去理解時下青少年到底在想什麼、認同什麼。傾聽並適當使用學生的話語,有時更易達到教育的效果。面對校園層出不窮的霸凌事件時同樣也當如此。
留言
2010-12-24 11:49:17
版主回應
我不信這教授敢在研討會"當眾"對年輕的教授會說出「幹,太寫的真他媽的好! 小子,你真他媽的有前途。」或是說「幹,你是咧寫啥小...。」
悲哀,學校的正規教育被大學教授批評成食古不化.反而被青少年的次文化所淹沒,9把刀去8德罵罵髒話脫褲子只是讓學生瞎起鬨,結果那些霸凌者覺得好像氣氛沒那麼嚴重隔天還是繼續霸凌啦
無法相信連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也這麼媚俗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01x112010122300450,00.html

(另參本館:《校園暴力》 《教改錯在哪裡?》 教改與體罰 體罰險熱賣 快樂學習 《夏山學校》 《親師新主張》 《教師角色》)

適度體罰 遏止霸凌 2010-12-23 中時 【石文傑】(曾任教師人權促進會秘書長,目前為國中教師)

 桃園八德國中老師遭霸凌事件,引起軒然大波和社會關注,其實這只是冰山之一角,自從教育當局明令校園零體罰之後,太多類似的個案被粉飾太平了。今天從事基層教育工作者,人人都深感無力感,幾近無計可施,徒呼負負。
 零體罰和廢死刑其實有某種相似之處。某些標榜人道的社團一再籲請廢除死刑,然而因為社會並無共識,政府始終持審慎態度,不敢貿然實施;同樣未具備足夠配套措施,以及社會共識,卻在部分民間教改團體一再要挾教育部嚴禁體罰,教育部竟隨之起舞,亦明令「零體罰」,在《教育基本法》中,增列校園零體罰條文,立院竟然草率通過,造成基層教育工作者驚恐不已,左右為難、手足無措。基層教師惟恐動輒得咎,觸犯法律,只能道德勸說,別無籌碼,形同警察繳械。
 近年來校園幾近失控,幾呈無政府狀態,如今終於遭致反噬,自食惡果,已到痛定思痛,深切檢討地步。現下各種社會亂象、暴戾之氣叢生,青少年犯罪年齡下降,其手法殘暴、泯滅人性,令人髮指,而社會也因此付出極大社會成本。
 其實適度體罰,並非絕對的惡,不要一昧的予以汙名化,其中不乏蘊涵師生之間的某種教育關懷與禮義人倫。譬如師生相互約定學業增進的許諾,或學生進德修業的出軌,為此引起的薄懲,其中卻有著濃烈的師生關愛與人情味,豈能與一般的體罰相提並論?豈能隨意加以汙名化?
 有些學生對自己未能達到進步的標準而內疚,甚至主動要求老師懲處,事後還向老師鞠躬道聲,並誓言訂定標竿,力爭上游。
   從這些角度看,對教師而言,禁絕體罰不啻自毀長城。當一個學生自暴自棄,不在乎記過、退學處分,或聽不進任何大小道理時,若一昧禁絕體罰,無異對其放任、棄守,似意味教育人員已束手無策、棄械投降。一個「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心態的學生,天不怕、地不怕,長大成人後,難保不會成為「陳進興第二」,校園恐怕要淪為無政府狀態,屆時整個社會恐將付出更大社會成本。
 「根絕體罰」或「零體罰」和「廢除死刑」,這些也許是全民共同的目標與理想,然而在社會機制及配套措施尚未充分完備之際,我們似應循序漸進,不可躁進。更不必因噎廢食、好高騖遠,奢言「根絕體罰」或「零體罰」和「廢死刑」。否則不知伊於胡底?
 筆者建議教育當局可以與家長團體、教師團體共同訂定「適度體罰規範」,採有條件(定時、定期、定點)、訂定嚴格規範的體罰標準,既符中外潮流及主流民意,亦符合社會的共同期待。企盼關心教育的各界人士,冷靜深思並集思廣益,共同努力,讓校園霸凌根絕,有如刑期無刑!
相關新聞
恐嚇槍殺師 學生解釋:是玩笑話
八德國中嗆聲學生被函送 校方並記他大過
八德國中3學生外套遭刀劃破 校決全面揪嫌
八德老師再爆料:學生廁所甩炮惡整老師
吳清基:民代關說霸凌 考慮公布名單
馬:處理霸凌 不要怕家醜外揚
反霸凌跨部會平台 司法院加入
跨部會防制霸凌 曾志朗督軍
民間社團:1個月不改善 教長下台
老師:推行零體罰 沒人願兼行政
被嗆老師:制度霸凌教育生態
學者:改變學校輔導結構 比反霸凌立法有用
解決霸凌 需要專業不是軍警
留言
最好不要體罰學生,罰寫罰站都會上報,和學生無冤仇,誰會喜歡體罰,不要體罰比較好,不體罰比較輕鬆。
笨蛋, 是家庭出了問題, 怎麼都沒有人提起父母的責任
為什麼學生被體罰,人本基金會就出來叫囂,反過來的情況,怎麼不出來講話?民進黨政府時期拿那麼多補助,現在應該做事吧?
請用依法行政, 合法管教, 來處份違規的學生.學生犯小錯, 請按校規罰, 學生犯大錯, 請按國法罰. 老師不該跟人本基金會一樣, 他們誤以為可以不打不罵用啟發代替懲罰. 老師也不該和違法體罰的不肖教師一樣, 他們誤以為[違法體罰]是在做[法治教育],但其實違法體罰只是一種反教育的行為.請老師用合法的處罰, 取代完全不罰.請老師用合法的處罰, 取代違法體罰.
2010-12-24 11:51:56
阿楨
教育政策、恐龍家長…43%老師憂鬱【聯合報2011.09.29

快樂教師節?老師快樂不起來!
昨天是教師節,根據北市教師會調查顯示,43%的教師的壓力已近臨界點,甚至有36%的老師需要到醫療單位尋求協助,壓力來源是不明確的教育政策和恐龍家長。
北市教師會理事長楊益風表示,他們引用董氏基金會的「台灣人憂鬱量表」,以電話訪談的方式調查700多名教師,共351份有效問卷,發現剛進校園22至30歲的新進老師壓力最大。
楊益風認為,近年來教育政策民粹化,第一線的教師承擔所有的指責,加上家長跟老師的互信基礎越來愈差,新進教師經驗不足,讓憂鬱傾向變得嚴重。
另外,超過一半的老師因為經濟壓力感到困擾,已婚有小孩教師最為嚴重,楊益風表示,北市的物價比其他縣市高,教師會希望教育當局能夠比照跨國企業,給予北市教師「首都加給」的福利。
教育局主任秘書馮清皇表示,教師的薪資是全國一致,不可能讓單一縣市有所不同。
根據教育局的資料,新進教師的薪資最低至少有4萬1905元,若還有兼任導師,還有導師費3000元,另外正式教師除了本薪之外,年終獎金固定是2.5個月,一年總共可以領到14.5個月的薪水,年薪至少60萬7千元起跳。
目前任教於北市私立中學的張姓教師表示,公立學校的老師享有的福利不計其數,像結婚生育都有2個月的津貼,子女教育費也有補助,甚至每年也放寒暑假,這份「鐵飯碗」人人搶,現在還要求「加給」,簡直是得寸進尺。
2011-09-29 09:48:54
阿楨
文藝復興:邏輯邪30/66

都已啥時代還在掰文藝復興

屍人不是想復辟古典的文藝
是因人文與人本有同一邏輯
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文主義
台灣教改的核心是人本主義

愛說笑
文藝復興是歐洲理性化關鍵
是中國現代革命學習的對象
教改是改革理性的教育制度
是兩岸後現代噴罵對象
二者八竿子打不到一起

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
尤其鄉民憤青糞青噴子那管那麼多
反正亂打亂罵一通誰管有沒有邏輯

這個嘛,廣義的人文主義是指:「一種以研究古典語文為基礎,以人為中心的教育和學術運動」,並隱含著樂觀主義、現世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狹義的則是指古典語文的研究和國語運動。只是當時歐洲的國語運動是想將方言提升到與拉丁文同樣精緻層次,而非中國白話文運動的古文太精緻故要廢,要用我口說我語的粗俗白話文。

精緻只是說說
粗俗白話文也不算啥
網文更進化到粗暴的外星文
都根源於同一邏輯:個人享樂主義
不論是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
或者人本的快樂學習
人文只是說說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8160050
2014-06-10 08:29:16
阿楨
人本主義:邏輯邪55/66 如了【文藝復興:邏輯邪30】所戲論: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文主義/台灣教改的核心是人本主義/都根源於同一邏輯:個人享樂主義,便可知人本的快樂學習為何會沈淪如下:

  台灣教改運動除反國府及反升學主義之外,尚有源自西方教育史及教育哲學的背景。由西方的初中等教育,隨著社會發展,時而重個人重啟發、時而重團體重灌輸來看,凃爾幹的教育反映社會需要的看法是有其道理的。西方教育在文藝復興和理性主義之後,為反對教會控制下的教育,而強調生活需要的「唯實主義教育」及理性知識的「理性主義教育」,但二者顯然是以成人看法而非以兒童的觀點為出發點,於是盧梭在其反理性崇感性的哲學上,提出了影響後世裴斯泰洛齊、赫爾巴特、及福祿倍爾等浪漫主義或個人主義教育極深的教育觀。這種教育觀在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國家教育」興起時雖一度消淡,但之後無論在歐美或後進的東方皆重興甚至激進,台灣的人本教育風潮即是。

  美國的人文主義教育戰前便在反社會達爾文主義和反映資本主義等背景下,依杜威的教育哲學(教育即成長即生活)而發展出「進步主義教育協會」及「美國教育會」的教育觀:1.強調自然自由之發展。2.以興趣為學習之動因。3.教師非監督而是引導者。4.以科學方法研究兒童之發展。5.促進學校與社區合作,以實現真正的民主社會。此種教育觀雖遭多方批評:忽略了社會共同需要的知識道德、及導致知識普遍不足道德敗壞。 …………

  涅勒在其《當代教育思潮》的〈浪漫主義〉將根源於盧梭的「夏山學校」「開放教室」「自由學校」「反學校教育」等統稱為浪漫主義教育,批評有以下缺失:1.對教育作主觀的解釋。2.意圖改造社會但未深思其影響。3.其教育理想只能在特殊環境才有可能實現。4.可能將學習者局限於該特殊環境。5.無法讓學習者有充足的準備來面對社會。6.無法充分了解大多父母都希望學校對年輕人訓練道德和授予知識。7.忽略了一般學校生活所具有的團體性和趣味性。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9108799
2014-07-30 07:52:21
阿楨
中國的學校在基礎教育階段,過於重視知識的記憶和訓練,非常輕視情商的培養 2023-01-06

【本文來自《我堅決反對基礎教育階段把數學搞的過難,而是建議全方位的培養,尤其是情商的培養》評論區】
事實證明,一個人的成就,很大程度取決於情商,而不是智商。至於智商的培養,可以在孩子們15歲以後,對自身特長和人生規劃有了一定的認識後,再根據他們的專業理想,安排適當難度的數學教育,其實一點也不晚!
  回應
 高中就常在《知音》雜誌中,看到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但是我不明白情商是什麼。34歲前,領導都會通過各種方式提醒我,要注意委婉一些,也就是通俗的說:情商低”。34歲後,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我要對“情商更重要”的人說,去NTMD。以後我會對我閨女說,學好數理化,培養好智商,情商是你成為獨特的你的一部分,不需要改變什麼或者培養什麼。中國文化的影響,到了一定年齡的中國人,不缺情商,缺的真TMD是智商。
 美國教育培養孩子們的情商,是通過寫作,演講,辯論,社會實踐,才藝展示,組織各類文娛和體育比賽,才讓孩子們潛移默化地培養出情商。書本的東西,都叫“知識”。行為,實踐,動手,才是情商的源泉。
 這個還是別學了...這種培養訴棍、政客、寄生蟲的教育模式已經成災了
 美國人情商這麼高,也沒見他們國家幹件人事啊?光看老美教育出來的,算個乘法連腳趾頭都用上了。沒事都在天天撒謊吸毒,拿槍突突突,0元購什麼的實踐,這我們是沒法比。
 曾仕強說過,美國人一生只幹兩件事:talk and show
 然則歐美貴族學校玩的就是填鴨式教育,給平民才是快樂套餐。結果就是大英500年以來,能從底層爬到上層只有0.04%。
 好笑的是,美國人這會兒正在痛駡自己的教育系統呢…… 建議作者有時間泡泡美國的論壇開下眼界
2023-01-09 08:02:0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