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18 06:10:56| 人氣4,760| 回應1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教師角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教師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角色都已不堪勝任了,如今「不僅要為知識傳播者,更扮演知識學習者及知識創造者之重要角色。身為教師應努力不斷地汲取新知,若能資訊融入教學、時時進修儲備能力、建立教師知識社群、營造雙贏親師溝通、創意教學多元評量及行動研究增進效能,便能使學生享受知識學習樂趣,豐富學生學習內涵、刺激學生創意思考、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
可能嗎?

行!依書商的以下文宣,只要將《教師角色》(桂冠,1999)當教育手冊、就行:
本書試圖從社會生態環境的角度,深入剖析在這個遽變的多元社會裡,教師在總體教育體系下,要如何認知並成功地扮演教師角色,積極培養教育工作者的自我成長。本書作者古萊德博士在本書中,不僅深刻而詳實地提出,在當前社會生態下,教學環境、家庭以及社會變遷、文化、政治等因素,對教育工作者專業教學與個人生涯,可能造成的重大影響。進而就教育工作者可能遭遇的諸多實際教學情境、挑戰,逐一列舉,與讀者共同探索、尋找最圓滿而理想的因應與解決之道。《教師角色》不只是當前教育工作者認知自我不可不讀的佳構,更是每一個關心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現代人必備的教育手冊。

教師角色變遷~如何成為一位專業且快樂的教師~

九年一貫 報導地區:雲林縣 報導時間:2006/09/12

時代的巨輪正一歩歩地向前邁進,人類社會已從過去農業化社會,轉變為知識化的社會。爲了因應時代的需求,教育的內容不可千篇一律,而應有所更新,教師由以往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必須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角色。身為教師的我們,專業的教育素養是必備的,不單單只是知識的傳遞者爾爾,更得扮演知識的生產者,透過持續地學習、進修與研究,建構課程與教學的專業性知識。我認為在知識化的社會中,教師得具備下列條件,才能為真正扮演好教師的角色,兹分述如下:
(一)資訊融入課程教學: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中,電腦、網路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教師須從自己做起,學習足夠的電腦科技知能,如:CAI、多媒體、各種教學軟體等,將資訊科技適時適切地應用在教學上,甚至可以讓孩子進行線上學習,突破學習藩籬,更可豐盈、活化自己的教學方式,引起孩子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成效。
(二)時時進修儲備能力:教育具有不被時代淘汰的特質,站在教育第一線的我們,必須隨時接受新知,多方參與師資培育機構、學術單位或地方主管教育行政機關之進修研習,個人學歷的更上一層樓,甚至與教學群之間的專業對話,皆能儲備自我能力,充實專業智能,建立專業自信。
(三)建立教師知識社群:教師同儕間建立「知識社群」,如:教師讀書會、專業成長團體、教學工作坊……等,在知識投入、累積、創新、傳遞、分享及運用過程中,不僅達到資源共享,更能彼此相互提攜及成長,促進教學經驗交流。
(四)營造雙贏親師溝通:家長是教育的重要合夥人,教師應善用各種溝通管道,如:電訪、親自家訪、班親會、家庭聯絡簿、班級刊物以及班級網站等,隨時與家長保持密切地聯繫,將自己的教學理念與家長溝通。並且建立家長人力資源網,充分利用家長資源,營造良善的親師關係,為孩子的未來一同攜手打造。
(五)創意教學多元評量:教學是一門藝術,端看教學者如何以創意融入教學。教學並非一成不變,設計活潑多樣的課程,善用教學媒材,融入各領域教學,並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如:角色扮演、發現教學法),以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擺脫以往重視紙筆測驗的評量方式,九年一貫的課程著重多元評量,以多元化的評量方式,如:檔案評量、真實評量、實作、晤談……等,兼顧認知、情意、技能的學習,啟發孩子的多元智慧。
(六)行動研究增進效能:「行動研究」係指實務工作者結合專家學者之力量,以解決目前實際上所遭遇之困難。教師於平日教學過程中,必會遇到一些問題,不妨將問題與相關人士進行討論,並參考相關文獻,嘗試擬出解決方案,進行資料蒐集及結果分析解釋,最後提出建議研究報告,不僅能解決教學現場之問題,更能增進教學效能。此外,將教學活動前的準備工作、教學時的活動過程,以及教學之後的檢討省思加以詳細紀錄,「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每一次的教學都視為學習,使下一次的教學更加完善。
教師身處知識經濟時代,不僅要為知識傳播者,更扮演知識學習者及知識創造者之重要角色。身為教師應努力不斷地汲取新知,若能資訊融入教學、時時進修儲備能力、建立教師知識社群、營造雙贏親師溝通、創意教學多元評量及行動研究增進效能,便能使學生享受知識學習樂趣,豐富學生學習內涵、刺激學生創意思考、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
http://teach.eje.edu.tw/eduReport/checkDir/lolly20060912194028.htm

 十大優良教師電影推薦 
  「教師」是名符其實的良心事業,只要是懷有熱忱、希望能帶給學生改變的教師,大多必須付出大量的私人時間工作,無論是備課、作業批改、學生問題處理、與家長溝通等,絕非跟著學生上下課就能處理完善。面對的壓力除了家長、校方以外,對學生的使命感才是真正促使教師焚膏繼晷投入心力的主要原因。
  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及對社會的貢獻是無庸置疑的,而好的教師電影不僅能彰顯教師的熱情與使命、激勵人心,更因此吸引更多人踏入教師的行列。
   教育世界(Education World)做了一份全美教師的抽測問卷,調查出教師心目中的優良教師電影Top 10,教師們反應,他們往往能夠透過電影,看見教育的本質,同時得到面對挫敗繼續前進的力量。
  以下,則是我們為您蒐集整理的優良教師電影Top 10相關訊息。
 
春風化雨1996(Mr. Holland’s Opus, 1995)
 
導演: Stephen Herek
主演: Richard Dreyfuss, Glenne Headly
  六0年代的美國,氣氛保守得就像一堵銅牆鐵壁,擔任音樂課程的賀老師在教學挫折中領悟,學習必須伴隨著樂趣,決定將當時視為“撒旦之聲”的搖滾樂,帶入課堂。此舉引起同僚間的批評,所幸有女校長的全力支持和學生的熱烈響應,才讓他能繼續執教。
 萬世師表(Goodbye Mr. Chips, 1939, 1969)
導演: Sam Wood(1939), Herbert Ross(1969)
主演: Robert Donat(1939), Peter O'Toole(1969)
  故事以主人翁齊平來到一所擁有優良教學傳統的男子學校教拉丁文為開端。齊平先生態度認真但舉止在學生眼裡卻有些笨拙,剛開始被學生捉弄,經過一些事件之後卻得到學生的愛戴。齊平實行愛的教育與校長認為壞學生就應體罰完全背離。
 
 十月的天空(October Sky, 1999)
 
導演: Joe Johnston
主演: Jake Gyllenhaal, Chris Cooper
  煤山所有的男孩只有兩種命運:當礦工或是取得足球獎學金上大學。席侯麥沒有踢足球的專長,再加上他的父親是煤產公司的高級主管,總期盼著兒子能夠繼承父業。他的人生彷彿已經被規劃完成了,沒有選擇的餘地。直到那年十月天空中星光般閃耀的火花,啟動了他要衝脫宿命的夢想:造火箭!因著學校老師萊莉小姐的鼓勵與支持,以及侯麥母親的善解人意,幾乎解散的「火箭男兒幫」又再度燃起了活力與希望,再多麼不切實際的夢想也變得指日可待!
 
 《為人師表》(Stand and Deliver, 1988)
 
導演:Ramón Menéndez
主演:Edward James Olmos, Andy Garcia
  數學老師詹姆是個嚴格督促學生課業的老師,答錯問題的學生便得接受他的一記手刀;但在他"愛的教育,鐵的紀律"薰陶下,班上的學生竟因而成了學術冠軍!
 
 《危險遊戲》(Dangerous Minds, 1995)
 
導演: John N. Smith
主演: Michelle Pfeiffer, George Dzundza
  改編自真人真事,揭露時下問題青少年步向自我毀滅的原因,海軍退役的軍官蘿恩轉行擔任英文教師,本來懷著滿腹理想,沒想到面對的卻是一群活在社會邊緣、墮落度日的學生,學生的懷疑與家長的不信任,讓蘿恩充滿挫折感,到底她如何才可使這群頑劣學生重拾信心、積極的邁向人生呢?
 
 《吾愛吾師》(To Sir With Love, 1967)
 
導演: James Clavell
主演: Sidney Poitier, Christian Roberts
  工程師出身的馬克奉派到倫敦東區一所中學教授一群頑劣的學生,由於他仍想擔任工程師之職,因而只打算做短期的教學,他對學生最大的要求便是:不分種族、男女皆要彼此尊重;後來不可避免地,馬克還是介入了學生們的生活,在他不斷地付出愛心與耐心後,學生們對這位黑人老師也產生了感情,但是當馬克嚮往的工程師職位有著落後,他會決定留下來照顧學生,還是接受新職位呢?。
 
 《黑板叢林》(The Blackboard Jungle, 1955)
 
導演: Richard Brooks
主演: Glenn Ford, Anne Francis
  年輕的職校教師達迪爾,雖然滿懷教學熱忱,面對的卻是胡作非為、桀驁不馴的叛逆少年,接踵而來的挫敗是否會澆熄達迪爾的熱情?達迪爾又將利用什麼方法融化少年們的冷漠?
 
 《桃李滿門》(Up the Down Staircase, 1967)
 
導演: Robert Mulligan
主演: Sandy Dennis, Patrick Bedford
  新手教師西爾維亞‧巴雷特身處於一個只注重表面規範,卻無法確實提供教學資源的中學,在沒有粉筆、教科書缺乏、甚至上下課鐘聲都打錯的環境裡,面對學生層出不窮的問題,她是否能突破逆境為學生帶來契機呢?
 
 《教師》(Teachers, 1984)
 
導演: Arthur Hiller
主演: Nick Nolte, JoBeth Williams
  教師幫助學生,卻惹來教育委員會的不滿,看學生如何支持他克服困難。
 
 《春風化雨》(Dead Poets Society, 1989)
 
導演: Peter Weir
主演: Robin Williams, Robert Sean Leonard
  校風保守、教學嚴謹的威爾頓中學,一直以升學為主要目標,可是,英文老師基廷的出現,卻為原本傳統的校風注入一股活力與朝氣。基廷獨具創新的啟發性教學方式,不僅引領學生們走入文學的殿堂,在賞析詩詞之美的過程中,更趁機傳授了「把握今天、及時行樂、認識自我,才能走出不一樣的路」的真諦。
http://www.teachers.fju.edu.tw/epapers/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63&Itemid=163
 
人性好老師?看中外教師電影
 
《我的野蠻女教師》
 
  導 演: 金京形
  主 演: 金荷娜 權相宇 
 出品:韓國CJ娛樂公司出品
  電影簡介:
  她是大學生,閱曆不深,經驗不夠,保持著世界上最短的家教經曆。
  他是高三的學生,成績糟糕,分數低得“驚人“。
  秀婉是大二的學生。由于父親失業她不得不用兼職家教的錢來付學費。做家教可不是件容易的差使,尤其是那些學業毫無指望的學生,對她的裙子比對書本更感興趣,
  她無法忍受,剛開始教一個新學生才7天,她就被解雇了。
  “不做家教就沒有學費。”母親想要她明白她沒有其他選擇。所以秀婉只得繼續做家教,而這次遇到的是自大炫耀的吉鴻,更給她帶來不可言狀之隱。
  他是一家暴發戶的長子。在學校,他是大名鼎鼎的搗蛋王和打架高手。這是他第三次重修高三了。有著如此“驚人”成績的吉勳極不情願地成了同歲但在大學念書的秀婉的學生。吉勳衣著入時,花錢不眨眼,整堂課上煙抽個不停。這些都讓秀婉驚得目瞪口呆。雖然極想放棄,但爲了不使媽媽失望,她只能硬扛。第一次見面吉勳就已經讓秀婉受盡了羞辱和威嚇,爲了不拖累自己的學業,她硬著頭皮裝狠,以暴制暴,好笑的事情一件接著一件發生。不料,秀婉的野蠻政策對不可救藥的吉勳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最後升入了大學!而兩人也由此打出了感情……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html
 
《風流教師霹靂妹》
 
  演員列表: 馬修?布羅德裏克 瑞茜?威瑟斯彭 克裏斯克萊因
  內容簡介:
  吉米?麥卡裏斯特(馬修?勃德瑞克飾)是一名深受學生喜愛的老師。在喬治華盛頓卡沃中學任教的12年中,由于業績突出,吉米曾三次榮獲“最佳年度教師獎”。但是最近他的生活將面臨巨大改變,過去的一切榮譽,過去所從事的事業都將隨著一場選舉的展開而發生變化。   翠西?弗麗克(瑞斯?威澤斯普恩飾)是學校中最爲雄心勃勃的女教師。
  她十分能幹又極有上進心,但她總想把學校當成她日後成就大事業的跳板。平日,翠西時常奔忙于學校的俱樂部或委員會之間,處理各項事務。在她的觀念中,只有不斷努力的人才能在機會來臨時大顯身手。老天不負有心人,翠西等待的機會終于來到了,那就是競選學生管理委員會的主席。   當選此職對翠西來說是天經地義之事,因爲在侯選人中沒有能對她構成威脅,可是事情並沒按她設想的樣子發展下去,這都是因爲吉米也決定參加競選。
  就在吉米與翠西展開兩人激烈競爭的時候,苔米(傑希卡?坎貝爾飾)又橫插進來。她是校橄欖球隊明星保羅(克萊斯?克雷飾)的妹妹。在這場競選中,她的角色與吉米和翠西截然相反,她的任務不是當選主席之職,而是要取消學生管理委員這個機構,取消管理學生的制度。很自然她的競選得到了許多學生的支持,他們組成所謂的學生“十字軍”,向其他候選人發起猛烈進攻。
   競選的氣氛越來越緊張,人們的熱情也越來越高漲,但是哪方是正確的,哪方是錯誤的,已越來越無法讓人分辨清楚。吉米的生活在競選的強大沖擊下已經變得無法控制,無論是在校內還是校外,他都開始感到困惑。競選已不再是單純的競選,而是一場對人們的道德觀、倫理觀、愛情、事業及欲望的考驗。
   該片的主題是校園生活,但不同于其他校園題材影片的是它注重于校園中的成人,而非學生。它從成人的眼中反映了學校中的生活和對當代教育制度的反思。該片屬于輕喜劇類型,片中不時有機敏、幽默的對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1.html
 
《肥佬教授2》
 
  演員列表: 艾迪.墨菲,珍妮.傑克遜,拉瑞.米勒
  內容簡介:
  上一次差點把自己的肉身本尊給弄丟了的肥佬教授謝爾曼?科魯普,這個夏天又回來了!繼96年創出票房佳績之後,環球影片公司一直籌劃開拍《肥佬教授》的續集,但三年裏卻一直未能如願,此次總算說動了主演埃迪?墨菲重新擔綱,才令影片公司長出了一口氣。
  在2000年7月28日上映的新一集影片中,科魯普教授自己的一身肥肉不再是愛情不可逾越的鴻溝,而最大的麻煩卻同樣是他自己。故事講述年青貌美的女學者丹妮絲(珍妮?傑克遜飾演)因爲工作的關系而漸漸喜歡上了臃腫但卻開朗可愛的科魯普教授,但96年的那一場可怕的變身實驗的後遺症幾年來仍未消除。
  就在科魯普教授想將那個不安分的變體——巴迪抽離他的身體時,竟然令巴迪變成了一個獨立的人。獨立的巴迪當然不好惹,他不但想去偷取科魯普教授發明的回複青春藥方,更時時刻刻都在威脅著教授剛剛萌動的愛情之火,教授最終能夠找到並捍衛住自己的真愛麽?
   一般來說,續集影片很難在觀衆中獲得認同並在票房上再創佳績,但影片公司卻不這麽認爲,他們不僅召回了第一集裏的所有制作群,更請出歌壇天後級巨星珍妮?傑克遜助陣(據說還是她主動提出試鏡請求)。埃迪?墨菲本人對此次的冒險也很有信心,不然的話,埃迪?墨菲不會在上次一人分飾兩角玩到盡的情況下,重又戴上厚重的行頭再度演繹同樣的角色了,相信他這一次的戮力演出也是爲了一洗去年《聖人/搖錢樹》的頹勢,爲自己的演藝生涯扳回一程吧。據說這一次肥佬教授/巴迪?洛夫不僅玩轉大學城,更殺到首都華盛頓來了一番大鬧天宮呢!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2.html
 
《不良教師》
 
  主演: 金孝珍 樸健衡 姜恩飛
  類型: 韓國地區 日韓片
  看點:
  1.100%投入的真實演技,金孝珍的醉中演技&樸健衡的被打演技。
  2.講述我們曾經的一些回憶和當時潛在的欲望和想法。對老師的回憶、學生時代中我的身影、與同窗一起的回憶等等,給大家的不僅僅是單純的笑聲,而是經曆過學生時代的人們能夠感覺到的絕對共鳴。
  劇情介紹:
  于周浩(樸健衡飾)的家族世世代代都是老師,不過他偏偏不喜歡做老師,他只想要自由。無奈他的爺爺希望他能做個老師,在爺爺的威脅下只好選擇了當老師。天生膽小怕事的于周浩曾經上學的時候最怕的就是走小巷,因爲那裏時常會有不良少年出現。
  現在已成爲老師的于周浩要挑戰並不簡單的教育圈,而他的命運也因此變得並不平坦。于周浩在學校裏只是想應付爺爺的心願,根本不想做個老師。于是遲到、不愛回答問題等等是他的家常便飯。
  曾經是學校女老大的尹小珠(金孝珍飾),現在卻成爲了一名教師。曉珠開始管起了無心做老師的于周浩。曉珠讓于周浩監督學生自習課,但于周浩總是偷偷地跑出去。曉珠讓于周浩尋找離家出走的學生,但于周浩卻發了份“尋找離家出走青少年,必有重謝”的公告,讓曉珠是哭笑不得。一個是一心想脫離老師身份的于周浩,一個是想改掉不良老師習慣的曉珠,他們帶著各自的目的將展開一系列搞笑的故事。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3.html
 
《GTO麻辣教師 》
 
  主演: 反町隆史
  GTO 麻辣教師 身爲超級飛車黨員的鬼塚英吉的最大願望竟然是當一名老師,而當他真的實現了他的願望後,麻煩卻又接踵而至,不過,鬼塚以自己的方式解決了問題的。
  因爲此片改自于日本藤澤亨的著名同名漫畫,因此是一部具有典型漫畫風格的日劇。主角是前暴走族前輩鬼塚英吉,空手段五段,志向是卻當老師,其結果可想而知。然而他卻以戲劇性的教學方法取得空前成功。
  鬼塚英吉(反町隆史)是前飛車黨員,爲了想要接近高中女生而決定參加代課教師的面試,在誤打誤撞下竟給他夢想成真。當了老師的他受到學校的老師和學生排擠,經常差點便被開除,但每次他都能化險爲夷,用他那獨特的教學方法,或以暴易暴,或故意放任,總之,他以“關心學生,萬事以學生爲中心”出發,因材施教,最終將一幫問題學生收服得貼貼服服,亦令到那些千方百計要迫走他的老師無話可說……
  此片編劇輕松自然,從另一個角度討伐當代教育。鬼塚不羈的外表,實質上處處爲學生著想與那些道岸貌然、整天將“教育”一詞挂在嘴邊的“優秀教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因材施教的方法更加值得所有爲人師表的人的借鑒。
  本劇的主題不錯,輕松搞笑之余還頗發人深省,是少有有教育意義的日劇。不過,編劇過于強調“英雄主義”,將鬼塚感化問題學生當成了“降魔服妖”的戲法,因此鬼塚英吉更被日本傳媒譽為「後現代英雄」;最令人不能信服的一點就是,這個“麻辣老師”的專業知識這麽差,除了把他們團結在學校裏,但學生能在他身上能學到什麽課本知識(縱使他能臨急抱佛腳地考個90高分)?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4.html
 
《女王的教室》
 
故事簡介:表面看上去,阿久津真矢大概是曆史上最恐怖的女老師,除去陰沈的個性不說。以分數作爲看待人的基本參照,最後幾名的人就要做所有雜務,漸漸發現這位老師其實還有更重要的標准:凡是反抗自己的人就要受到懲罰。除了體罰學生,還要從精神上打垮對方。但是,正是阿久津真矢老師的“魔鬼和專制”,使得人生中初次面對考驗的學生,不知不覺成長起來,最後,這些學生們甚至愛上了這位“魔鬼女教師”!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5.html
 
Mr. Holland`s Opus——生命因你而動聽

  這是我所見的翻譯最爲詩意和貼切的片名,三十年代曾有過這樣短暫的錦瑟年華,象《魂斷藍橋》,原名是《滑鐵廬大橋》,可以說是化腐朽爲神奇。
  作曲家賀蘭,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去中學當了一個音樂教師,動因只是權益之計,掙了錢後就閃,從事自己心愛的作曲事業,但沒想到偶然的選擇,竟成了終身不變的唯一。
  並不是一開始就上路,教了五個月,學生聽得呵欠連天,突然意識到了自己的無能,于是變了通,從搖滾樂入手,真正引導學生進入了一片嶄新的天地。
  于是回想起我們的學生時代,一直渴望有人來發現自己的特長,因材施教,我們沒有出生在春秋,沒有當孔夫子學生的福氣,我們只想平平凡凡擁有一項特長,一項能讓我們能微笑回味學生時光的特長,很遺憾,到現在我仍然只限于憧憬。
  有很多機會在我們甚至根本來不及獲得的時候,就已經失去了。
  這就是我看本片感動的原因,賀蘭老師,擁有自己的事業,爲了發掘出孩子內心世界的渴望,放棄了自己與生俱來的沖動。當那個吹腫了嘴唇也找不准單簧管音的、長了一頭晚霞一樣長發的小女孩,在賀蘭的啓發下,閉著眼吹出了想象中的音符,我不知道她吹出這樣的音,究竟是克服了多大的困難,但我跟她一起欣喜若狂。
  還有那個黑人男孩,一無所長,爲了能拿到學分順利畢業,對節奏一竅不通,居然還會去練打鼓,在樂隊練習中,賀蘭突然喊停,男孩一臉錯愕,老師告訴他,剛才他終于找到了節奏,全場掌聲雷動。
  那個黑人男孩後來中越戰中陣亡,在他的葬禮上,賀蘭又使另一個天才少年成熟起來。生生不息,綿綿不斷。
  無論是聰慧的,還是笨拙的,都有自己合適的位置,生命理應獲得尊重,這個意義,賀蘭起初並不知道,直到他退休的那一瞬間,他所教過的學生,從四面八方彙集在一起,爲他送行的時候,賀蘭明白了,他的學生也明白了,所以淚水滂沱的觀衆也明白了。
  賀蘭自己的兒子卻是一個先天聾啞人,對于這樣一個視音樂爲生命的父親,是不是有點殘酷?
  這部片子沒有任何華麗的技巧,也沒有藝術或技術上革命性的突破,它手法陳舊,敘述傳統,思想保守,所歌頌的也是司空見慣的美好品德,主題是尊師,沒有嘩衆取寵之處,但卻如此令我戀戀不舍。
  我覺得,它其實講述了一個亙古的話題,生命的價值,使我在聲色犬馬中逐漸迷惑的時候,有如醍醐酩頂。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6.html
 
《放牛班的春天》
 
  故事簡介:克萊門特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不過在1949年的法國鄉村,他沒有發展自己才華的機會,最終成爲了一間男子寄宿學校的助理教師。
  因爲這裏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難纏的問題兒童,學校校長以殘暴高壓的手段管治這班問題少年,體罰在這裏司空見慣,性格沈靜的克萊門特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閑時他會創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驚奇的是這所寄宿學校竟然沒有音樂課,他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7.html
 
《死亡詩社》
 
  故事簡介:1959年,威爾頓預備學院以它凝重的風格受到了當時人們的尊敬。在那裏,教育模式固化,不僅單調而且束縛了思想。
  然而這一切在一個新教師的手中發生了改變。基丁老師反傳統的教育方法給學院帶來了一絲生氣:在他的課堂裏,他鼓勵學生站在課桌上,用一個嶄新的視角去觀察周圍的世界;他所提倡的自由發散式的思維哲學在學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漸漸地,一些人接受了他,開始勇敢地面對每一天,把握他們自己的人生。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8.html
 
燭光裏的微笑
 
  中年女教師王雙鈴自告奮勇地接任學校出名的亂班四(二)班的班主任。她很快便以自己的慈祥與威嚴羸得了同學們的尊敬。放學後,她去小朋、路明、麗萍家訪問,晚上回到家才知是自己四十歲的生日。大劉給她買了蛋糕,還勸她在家病休,把身體養好。
  小朋的父母因販賣黃色錄像帶和聚賭而被捕。王老師一直陪伴著不知所措的小朋。以前小朋仗著父母有錢,在班裏趾高氣揚,現在他父母被捕,周小剛等人乘機揍了他一頓。小朋一氣之下離開學校去賣外煙。王老師和大家一起找回小朋,將他帶到自己家裏。麗萍是隨母親從黑龍江返滬的,成績老不及格,在王老師和老師的幫助下,成績提高了。四(二)班消滅了不及格,王老師決定帶大家去看海,以資鼓勵。  
  王老師爲了祖國的明天,燃盡了自己,照亮了別人。在帶孩子們看海,爬山時,她的心髒病複發,與世長辭。四(二)班的教室裏,孩子們自發地開起了王老師的追悼會,在融融的燭光中,孩子們淚流滿面地傾訴著對這位好園丁的思念之情,王老師慈母般的形象,永遠留存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9.html
 
《我的父親母親》
 
導演:張藝謀
主演:章子怡 鄭昊
劇情介紹:
  初戀的回憶,是人生中最美妙的感覺,而當生子的父親已經過世,年邁的母親講述她夢系魂牽的初戀時,生子不但體味到那初戀情愫的淒美動人,甚至還分明讀出對美妙人生的執著追求……
  母親乳名招娣,年輕時是遠近聞名的美人,不僅心靈手巧,而且勇敢地成爲十裏八鄉第一個自由戀愛的女孩,她暗戀上生子的父親--一個淳樸幽默的青年教師,她以家傳的青花大碗爲記號,給心上人花樣翻新地送最好吃的“派飯”;她通宵達旦織出最豔的“房梁紅”裝點他的教室;爲了聽到他的朗朗讀書聲,她不惜繞遠路去擔水;爲了引起他的注意,她每天在送學生的路邊等著他。
  終于,招梯的美麗和誠摯打動了青年駱老師的心,他們很浪漫又很傳統地相愛了。一只塑料紅發卡就是他給她的愛情信物,然而,就在心靈剛剛撞擊的那一刻,悲劇降臨了:駱老師莫明其妙被打成右派,招娣特意爲他做的晚飯蒸餃子沒吃上,就被帶走了。她瘋了一般,懷揣蒸餃沿路追趕,人摔倒了,蒸餃爛了、青花碗也碎了……
  技藝精湛的鋦碗匠鋦好了青花碗,卻彌合不了姑娘破碎的心靈,招娣決心拖著病弱的身體去遠行尋找初戀情人,瞎媽媽的淚水阻止不了招娣的決心。她瞞珊上路了,卻昏死半途,被路人送回,執拗的招娣掙紮起身還要冒死去尋覓。恰在此時,駱老師意外地來了,她躺在病床上,大滴的淚珠從她美麗而又憔悴的大眼睛中盡情地滾落。
  他再也沒有離開她,兩個人一愛就是四十年,相儒以沫,心心相印。
  丈夫的葬禮後,年邁的招娣在悲慟中又聽到了世界上最好聽的聲音,那是駱老師自編的“識字歌”——人生在世、要有志氣、讀書識字、多長見識……招娣沿著當年的小路向學校走去。教師裏,她的兒子駱玉生像當年的駱老師一樣,以淳樸、清朗、穿越時空的聲音在教孩子們讀書。頓時,兒子和丈夫的身影在她眼中置化,在她眼前,又出現年輕盈巧的招娣穿著碎花紅襖雀躍在讓她走不完初戀的那一條小路上。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10.html
 
一個都不能少

導演:張藝謀
主演:魏敏芝 張慧科
  十三歲的魏敏芝替老師代一個月課。爲了找到因貧困失學到城裏打工的學生張慧科,單身一人踏上了進城之路,魏敏芝開始了人海裏的尋找……
 
教師節電影:鳳凰琴
 
  導演:何群
  主演:李保田王學圻
  張英子高考落榜來到山區小學做教師,學校的四名教師都巴望著能從民辦教師轉爲正式教師。張英子慢慢了解了學校也了解了同事們,寫了篇報道引來了記者和社會的關注,也弄來一個轉正名額,張英子最後一次參加了全校師生的升國旗儀式,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這所小學。
  《鳳凰琴》極爲真實地再現了山區民辦教師的艱難處境。使人們深切地感受到忍受著困乏的物質條件而獻身于農村教育事業的民辦教師的崇高。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11.html
 
《鳳凰琴》揭示問題意義深遠
 
  張英子高考落榜來到山區小學當教師,學校的四名教師都巴望著能從民辦教師轉爲正式教師,張英子從對他們弄虛作假的手法感到不滿到開始慢慢理解他們,後來她寫了一篇報道引來了社會對民辦教師的廣泛關注……
  這部根據劉醒龍同名小說改編、何群導演、獲得1993年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曾經感動無數人的影片《鳳凰琴》真實再現了幾年前農村教師的艱難處境。
  在第21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當我們把目光聚焦農村教師時,我們發現,他們的處境仍然艱辛,因此,這部影片仍然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讓鳳凰琴早日奏出新歌,是鄉村教師,也是鄉村孩子們共同的期盼……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12.html
 
《美麗的大腳》美麗大腳美麗心靈
 
  失去丈夫和孩子的農村婦女張美麗,爲了農村的娃兒們不再愚昧下去,開辦了一所鄉村學校。在北京過膩了養尊處優生活的夏雨,報名成爲一名志願者,來到這個偏僻的小山村。山外的世界讓張美麗和孩子們感到困惑和迷茫,山裏的貧乏讓夏雨感到難熬。
  但山裏人的淳樸感動了夏雨,她說服了有錢的丈夫帶著張美麗和孩子們到北京見見世面,可這又能改變什麽呢?最終張美麗卻在車禍中喪生……
  影片關注的是西部窮鄉僻壤的鄉村女教師的個人命運,但挖掘的是人性中最爲可貴和永恒的母性。
  片中爲農村教育事業而傾心竭力的張美麗讓人感動,她把女性所特有的母性延展開來,融入到自己所從事的農村教育事業中,這完全是其美麗心靈的彰顯。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13.html
 
男人四十:異性學生色誘教師
 
  四十歲的林耀國,雖然自感慚愧,但在他的學生彩藍的眼中卻是很有魅力,彩藍愛上了他。而彩藍的身上真的有幾分她妻子文靖的影子,這些又觸動了他心中的傷痛。因爲她的妻子當年也曾愛上了自己的老師……
  他會不會重蹈覆轍?他會不會因爲漂亮女學生的誘惑而付出代價呢?這畢竟是電影,現實裏,我們已經有了答案。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14.html
 
《教室別戀》別樣戀情別樣滋味
 
  “二戰”期間,一個15歲的少年史迪和一個37歲的女教師絲奧麗産生了戀情。一個對成熟異性充滿熱切期待,一個對少年情意寄注深切愛意。縱使年齡差距大,甚至社會道德不容,在兩眼深情相望一刻,又怎能阻止激情迸發……
  師生戀並不是本片著力表現的內容,一個在教育體制下男孩長成男人的過程則是記錄的重點。青春期的男孩用其特有的敏感體驗著有些畸形的情愛,並用自己的眼睛去探索和關注世界。
  這部瑞典影片在1996年獲得了柏林影展銀熊獎,影片的最後,主角史迪提著所有的字典搖搖擺擺地越走越近。學校壓抑沈重的大門在他的背後永久地關閉了,寓意深厚。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15.html
 
《鋼琴教師》
 
  導演: 邁克爾?哈內克 Michael Haneke
  演員: 伊莎貝爾?赫波特 Isabelle Huppert Dieter Berner Vivian Bartsch Georg Friedrich Annie Girardot Cornelia K 
  劇情簡介:
  年屆四十的愛莉卡是一個嚴厲冷峻的鋼琴教師,在維也納音樂學校教授鋼琴,而且以對她的學生嚴格出名,與年老但控制欲強烈的母親同住,在母親異嚴厲的管教下長大,導致日後壓抑矛盾欲求不滿的個性,困在這個關系裏兩個女人互相折磨日日爭吵。
  外表賢淑的愛莉卡唯一的發泄管道是去錄影帶店看色情影片與到露天電影院看情人們做愛以宣泄情欲,甚至到廁所內以剃刀自虐得到快感。透過病態的偷窺欲望與自毀頃向的受虐癖來抒發心中的憤怒與不滿。
  直到一天金發活力十足的男學生,亟欲拜師的闖進她的生命中,被她那種奇特沈靜的外表所吸引,加上他自己奇異的人格,開始對老師進行一連串的性愛誘惑,互相以精神與肉體虐待對方。
http://emotion.pclady.com.cn/photo/0709/186777_16.html
 
另詳參本館:《親師新主張》 流浪教師  快樂學習  鋼琴教師
 

台長: 阿楨
人氣(4,760) | 回應(1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性別教育 |
此分類下一篇:《親師新主張》
此分類上一篇:《非學校化社會》

台罷工權呢
抗議政府調薪低 英教師24日大罷工【歐洲日報08.04.24

為抗議政府調薪低於通膨水平,英國全國將近二十萬名小學老師全面罷工,學校二十四日將被迫關閉。這是二十一年來首次全國教師罷工。
全國教師工會百分之七十五的會員,將近二十萬名教師,二十四日罷工一天,抗議布朗政府於一月間宣布的三年薪資方案。
全國教師工會代理秘書長布勞爾說:「教師們並不輕言罷工,但大家都已忍耐到極限。」她說:「這不是只有一年的問題,而是連續三年調薪低於通膨之後,同樣的情形還可能再忍受三年,這種預期心理是壓垮教師耐心的最後一根稻草。」
布朗政府的三年調薪方案由獨立公正的小學教師薪資評議會提出,自今年九月開始,全國小學老師逐年調薪,第一年調高百分之二點四五,以後兩年每年調高百分之二點三。
布朗首相廿三日在國會下院說:「教師明天要罷工,我認為是很令人遺憾的事。薪資評議會主席都說這項調薪方案不偏於任何一方,是獨立公正的裁定與獎勵,教師們應該接受才對。」
地方政府聯誼會說,根據九十一個市議會調查,全國六分之一以上小學會受到此項大罷工的影響,一千八百九十六所小學將停課一整天,另兩千零六所小學將部分停課。
全國無數小學生二十四日將失去一天寶貴的學習時間,父母也連帶受累,必須請假在家照顧子女。
另外兩個主要的教師工會,NASUWT和大中小學老師合組的ATL不參加這項大罷工。
2008-04-26 07:33:55
阿楨
兒童健康守則難推?教長嗆全教會2010/08/04聯合報(楨:全狗叫師會

教育部日前訂出國小「兒童健康守則」,但全教會表示難以推動,教育部長吳清基昨天發火,公開在全國教育局長會議上要求教師要有愛心,專業要加強,不能只爭個人權益;台北縣長周錫瑋隨後也將矛頭指向教師會,指老師就是要犧牲奉獻,天天爭權利、吵吵鬧鬧對抗,「不夠資格做老師。」
周錫瑋說,「你教師會上街造反,我都不理你,台北縣有24萬小學生,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剝奪他們的權益與希望。」言語間對教師會反對英語活化課程表示不滿,他還說,「教育是感動人的事業,你自己當老師也沒感動的力量,對不起,你是失敗的!」
被部長及縣長猛批,全力反對台北縣推動英語活化課程的全教會理事長劉欽旭也反擊,「周縣長做了4年,感動了台北縣民嗎?感動了國民黨高層嗎?」他強調,北縣實施活化課程後,老師反而還少教一堂課,教師在爭的絕不是自己權益;教師會針對北北基選書爭議提出批評,也不可能得到什麼權益。
劉欽旭說,全教會並不反對推動「兒童健康守則」,但建議以活潑、非制式化的方式,如四格漫畫、滑鼠墊來宣導,而不要讓老師在家庭聯絡簿上勾選,「小孩每天有沒有睡足8小時?老師不可能檢查得到,但如發現小朋友上課沒精神,我們一定主動關心嘛!」
劉欽旭說,教育部不必「過度指導」中小學老師,老師也絕不可能把兒童健康守則的「十要」教成「十不要」。
吳清基得知全教會反彈後表示,他對劉欽旭還是肯定的,只是想到上次教育部為弱勢學生爭取企業捐助早餐,卻被批撈過界,他很難過;有這麼多人在做志工,教育部多做一點,有什麼不對?他也期許教師會未來少爭一點、多付出一點。
2010-08-04 09:28:00
版主回應
教師不得罷工 全教會:不該有差別待遇 2010-06-01中廣(楨:叫師也不該有寒暑假,免稅...

立法院三讀通過工會法修正案,賦予教師可組織工會的法源依據,但不得罷工。對此,全國教師會批評,經過長期努力,「教師罷工權」依舊被排除在外,無法讓教師有完整的「勞動三權」,教師應該和其他工會一樣,不能有差別待遇。
新修正的法律規定,教師只能組織產業工會和職業工會,不能組織企業工會、不能發動罷工。
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劉欽旭表示,經過長期努力,教師終於達到可以組成工會的目標。完整的勞動三權包括:團結權、談判權、罷工權,但是法律限制了教師的「罷教權」,在團結權的部分,更限制不能以單一學校為組織單位,組成企業工會。教師工會的「會務假」得和雇主約定,這等於是讓教師組了一個「空的工會」。

教職員月退金改85制 全教會批:重擊師培、延滯代謝2010/05/06(楨:師心不足...

行政院院會6日通過教師月退從「75制」,改為「85制」,完成修法後,未來公立學校教職員想領取月退休金,必須比現行制度多花5年到10年的時間,對此,全國教師會批評:這項制度犧牲教師替代率,將導致資深老師想退卻不能退,年輕準教師卻沒有缺額可考正式教師,將對師培單位造成重擊,未來師資培育大學可以關門了。
未來教師退休領取月退規定,將從現行的「75制」改成「85制」,藉由10年的緩衝期逐步施行,以減少政府財政負擔,預估明年2月1日新制施行後,大約會有19.7萬教職員受衝擊。
現行條文規定,公立學校教職員只要年滿50歲,任滿25年,就可領月退休金且年滿50歲,或任職滿25年,就可申請退休,也就是俗稱的「75制」(即「退休年齡」加上「工作年資」,為領取月退休金的門檻)。
而6日的政院院會通過的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部分修正草案,則修訂為未來將改為須年滿60歲,任滿25年,或者是年滿55歲,任滿30年,才能領取月退休金,即「85制」
全國教師會退撫基金監理委員吳忠泰表示,過去教師20歲從師專畢業,工作30年後,到50歲退休,奉獻國家時間長達30年,講「75制」是錯誤的訊息,而從「75制」改為到「85制」,太簡化過去退休制度。他認為,一旦變成「85制」,校園中將會看見「爺爺帶孫子」的情況,他反問:家長能接受嗎?
吳忠泰指出,實施「85制」後,資深老師的退休年齡將往後延,尤其是現在師資培育多元化,有些教師不是一畢業就能成為正式教師,退休年齡會更往後;新制將讓資深教師任職的時間更久,相對的,年輕準教師們則沒缺額可供考正式教師,形同要逼他們去跳海。
吳忠泰批評政府只從「財政」觀點考量通過新制度,但實際上新制並沒有更多效益;因為現在資深教師月薪7萬多元,年輕老師則有4萬1,估算下來,還是進行「汰舊換新」比較划算。
不過,教育部人事處長陳國輝表示,教育部曾向政院提出中小學教師採「83制」方案,但政府基於全盤考量,決定採「85制」,由於新制有10年緩衝期,現行平均老師平均退休年齡53.8歲,已很接近「85制」,因此造成的衝擊不大。
2010-08-04 09:44:17
阿楨
霸凌不只存在校園 2010-12-23 中時 【莊佩璋】

 校園霸凌本是學生欺負學生;老師與學生是「特殊權力關係」,應是維持秩序、排難解紛、伸張正義的仲裁者。但,桃園八德國中事件中,老師卻由仲裁者淪為受霸凌者。這樣的校園其實已是無政府狀態,唯一的規範就是叢林法則。
 老師既然已壓不住陣腳,為重建校園秩序,立委乃要求警政署發動「校清專案」,全面進行校園掃黑。
 不過,警察也不是「無敵鐵金剛」;宜蘭縣兩名交通隊員警及一名替代役男,日前便衣執勤交通違規蒐證;違規被拍照的高職生不滿,竟召來十名同夥帶棍棒圍毆三警,警察雖表明身分還是照打不誤,直到拔槍才停止。
……………
 現在的亂象,當然是教育出了問題。但,校園並不等於教育;校園是個小社會,當社會罹癌,校園不可能維持健康,也教不出健全的學生。
……………
 立委們痛批霸凌,檢討教育時,為什麼不拿面鏡子照照自己?事實上,立法院就是政治叢林,無時無刻不霸凌。國會一天到晚打群架,有什麼資格責怪校園霸凌頻仍?當社會瀰漫著拳頭大聲音就大的氛圍時,小孩子又哪有可能溫良恭儉讓?
 可笑的是,有人竟把校園霸凌歸咎於太民主自由,認為少年隊、教官、體罰…等威權手段才能解決失序問題,恨不得時光倒退回威嚴時代。
 台灣在民主化的過程中,因為要摧毀威權,也連帶傷害了權威。我們的警察、老師比不上美國有權威,當然就會產生現在的亂象。但光靠棒子絕對無法重建權威,專業、愛與信任才是正確有效的教育方式。(楨:假民主自由/愛與信任之名的高調誰不會唱!)

(楨:上下霉體酩嘴血手/邪者磚家叫獸乃霸凌共犯!)

如果九把刀到八德國中宣導 2010-12-23 中時 許又方(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
 知名作家九把刀在台南女中演講時當眾脫下褲子,惹來某位大學教授批評他「品味低俗」,但在場聆聽的一千多位女學生則同聲叫好。約略同時,教育部長吳清基親自督察近來霸凌事件頻傳的八德國中,甫上台便以愛深責切的口吻希望同學為校譽著想,沒想到回報的卻是青少年的鼓躁與噓聲。
……………
 依我陋見,教育不能只站在大人的高度往「下」看,而應適時去理解時下青少年到底在想什麼、認同什麼。傾聽並適當使用學生的話語,有時更易達到教育的效果。面對校園層出不窮的霸凌事件時同樣也當如此。
留言
2010-12-24 11:50:08
版主回應
我不信這教授敢在研討會"當眾"對年輕的教授會說出「幹,太寫的真他媽的好! 小子,你真他媽的有前途。」或是說「幹,你是咧寫啥小...。」
悲哀,學校的正規教育被大學教授批評成食古不化.反而被青少年的次文化所淹沒,9把刀去8德罵罵髒話脫褲子只是讓學生瞎起鬨,結果那些霸凌者覺得好像氣氛沒那麼嚴重隔天還是繼續霸凌啦
無法相信連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也這麼媚俗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01x112010122300450,00.html

(另參本館:《校園暴力》 《教改錯在哪裡?》 教改與體罰 體罰險熱賣 快樂學習 《夏山學校》 《親師新主張》 《教師角色》)

適度體罰 遏止霸凌 2010-12-23 中時 【石文傑】(曾任教師人權促進會秘書長,目前為國中教師)

 桃園八德國中老師遭霸凌事件,引起軒然大波和社會關注,其實這只是冰山之一角,自從教育當局明令校園零體罰之後,太多類似的個案被粉飾太平了。今天從事基層教育工作者,人人都深感無力感,幾近無計可施,徒呼負負。
 零體罰和廢死刑其實有某種相似之處。某些標榜人道的社團一再籲請廢除死刑,然而因為社會並無共識,政府始終持審慎態度,不敢貿然實施;同樣未具備足夠配套措施,以及社會共識,卻在部分民間教改團體一再要挾教育部嚴禁體罰,教育部竟隨之起舞,亦明令「零體罰」,在《教育基本法》中,增列校園零體罰條文,立院竟然草率通過,造成基層教育工作者驚恐不已,左右為難、手足無措。基層教師惟恐動輒得咎,觸犯法律,只能道德勸說,別無籌碼,形同警察繳械。
 近年來校園幾近失控,幾呈無政府狀態,如今終於遭致反噬,自食惡果,已到痛定思痛,深切檢討地步。現下各種社會亂象、暴戾之氣叢生,青少年犯罪年齡下降,其手法殘暴、泯滅人性,令人髮指,而社會也因此付出極大社會成本。
 其實適度體罰,並非絕對的惡,不要一昧的予以汙名化,其中不乏蘊涵師生之間的某種教育關懷與禮義人倫。譬如師生相互約定學業增進的許諾,或學生進德修業的出軌,為此引起的薄懲,其中卻有著濃烈的師生關愛與人情味,豈能與一般的體罰相提並論?豈能隨意加以汙名化?
 有些學生對自己未能達到進步的標準而內疚,甚至主動要求老師懲處,事後還向老師鞠躬道聲,並誓言訂定標竿,力爭上游。
   從這些角度看,對教師而言,禁絕體罰不啻自毀長城。當一個學生自暴自棄,不在乎記過、退學處分,或聽不進任何大小道理時,若一昧禁絕體罰,無異對其放任、棄守,似意味教育人員已束手無策、棄械投降。一個「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心態的學生,天不怕、地不怕,長大成人後,難保不會成為「陳進興第二」,校園恐怕要淪為無政府狀態,屆時整個社會恐將付出更大社會成本。
 「根絕體罰」或「零體罰」和「廢除死刑」,這些也許是全民共同的目標與理想,然而在社會機制及配套措施尚未充分完備之際,我們似應循序漸進,不可躁進。更不必因噎廢食、好高騖遠,奢言「根絕體罰」或「零體罰」和「廢死刑」。否則不知伊於胡底?
 筆者建議教育當局可以與家長團體、教師團體共同訂定「適度體罰規範」,採有條件(定時、定期、定點)、訂定嚴格規範的體罰標準,既符中外潮流及主流民意,亦符合社會的共同期待。企盼關心教育的各界人士,冷靜深思並集思廣益,共同努力,讓校園霸凌根絕,有如刑期無刑!
相關新聞
恐嚇槍殺師 學生解釋:是玩笑話
八德國中嗆聲學生被函送 校方並記他大過
八德國中3學生外套遭刀劃破 校決全面揪嫌
八德老師再爆料:學生廁所甩炮惡整老師
吳清基:民代關說霸凌 考慮公布名單
馬:處理霸凌 不要怕家醜外揚
反霸凌跨部會平台 司法院加入
跨部會防制霸凌 曾志朗督軍
民間社團:1個月不改善 教長下台
老師:推行零體罰 沒人願兼行政
被嗆老師:制度霸凌教育生態
學者:改變學校輔導結構 比反霸凌立法有用
解決霸凌 需要專業不是軍警
留言
最好不要體罰學生,罰寫罰站都會上報,和學生無冤仇,誰會喜歡體罰,不要體罰比較好,不體罰比較輕鬆。
笨蛋, 是家庭出了問題, 怎麼都沒有人提起父母的責任
為什麼學生被體罰,人本基金會就出來叫囂,反過來的情況,怎麼不出來講話?民進黨政府時期拿那麼多補助,現在應該做事吧?
請用依法行政, 合法管教, 來處份違規的學生.學生犯小錯, 請按校規罰, 學生犯大錯, 請按國法罰. 老師不該跟人本基金會一樣, 他們誤以為可以不打不罵用啟發代替懲罰. 老師也不該和違法體罰的不肖教師一樣, 他們誤以為[違法體罰]是在做[法治教育],但其實違法體罰只是一種反教育的行為.請老師用合法的處罰, 取代完全不罰.請老師用合法的處罰, 取代違法體罰.
2010-12-24 11:51:32
阿楨
老師,斯卡也答 (1982,中影)

導演 宋存壽
編劇 小野 吳念真
攝影 閻崇聖
演員 丹陽 李強 岳玲 武拉運 蘇明明 胡冠珍 陳碧蓮 丁漢

老師,斯卡也答(老師斯卡也答電影主題曲)

你來時的天空 像嬰孩甦醒時的臉
溫柔的紅霞 圍繞著池塘邊
你走時的天空  像嬰孩哭泣後的臉
殘餘的淚珠 垂掛在松樹間
斯卡也答 斯卡也答
走過郵筒 別忘了捎信來
斯卡也答 斯卡也答
走過山下 別忘了上山來

「斯卡也答」,泰雅族語「再見」的意思。由胡冠珍,蘇明明以及丁漢所主演的電影〈老師,斯卡也答〉,片中歌曲均收錄在這張電影原聲帶。透過「秋蟬」主唱人楊芳儀真摯深刻的詮釋,格外引人共鳴。特別是小朋友們與楊芳儀合唱的主題曲〈老師,斯卡也答〉,洋溢依依不捨之情,令人動容。
電影中的歌曲主要由小野、陳雲山/凌譽所創作。由小野作詞,陳雲山譜曲的〈老師,斯卡也答〉,是同名的電影主題曲,專輯中共收錄了楊芳儀演唱、音樂演奏以及楊芳儀與小朋友合唱等三種版本。這首歌出現在史修女(蘇明明飾)和陸碧蓮老師(胡冠珍飾)即將離開學校的時刻,因學生們不捨,便唱了這首歌。透過楊芳儀濃郁而富感情的歌聲,加添了離別時的感傷。而插曲如陳小霞譜曲的〈歡迎歌〉,描述山地小朋友對劇中老師到來的歡迎之意。由於歌詞簡單易記,輕快的節奏更使這首歌在日後亦成為團康活動的寵兒。和〈歡迎歌〉一樣,同樣由林嘉祥作詞,陳小霞譜曲的〈飲酒歌〉,饒富趣味的歌詞加上類山地歌謠的曲式,十分具有特色,也是影片開場時的主題歌曲。〈ㄅㄆㄇ〉一曲則是劇中史修女為方便教導山地小朋友學習國語所編寫的趣味之作,亦加添了電影輕鬆的氣氛。由陳雲山詞曲的〈歌聲滿行囊〉,分別收錄楊芳儀與新格合唱團合作及松江兒童合唱團演唱的兩個版本。這首歌同時也是台視製播長達十餘年,由沈春華、田文仲主持的男女交友節目「我愛紅娘」的節目主題曲。因著這個受歡迎的節目,〈歌聲滿行囊〉得以每週在電視頻道強力放送,使歌曲更廣為流傳。
至於五燈獎製作人周宜新所寫的〈囍〉則是仿台灣民謠風格的創作台語歌謠。而蘇來的作品〈甜蜜如今晚〉以及〈愛情,斯卡也答〉則是對情愛滋長與消逝的感懷。「老師,斯卡也答」透過影像與聲音的完美搭配,使影中有歌,歌中有影,記憶因而得以常存永遠。而今,隨著楊芳儀歌聲的再次揚起,一幕幕醉人的光影流轉又將在你我心中重現。
http://blog.udn.com/communicate/1721397
2011-01-12 14:06:34
阿楨
老師你好My Teacher, Mr. Kim (2003)

導演:張奎聲
演員:車承原
超過2,500,000觀影人次,韓國年度賣座強片!一個難得的教學經歷.....一段難得的回憶.
劇情簡介
在漢城,父親是學校工友的國小老師金邦鐸,小時候每當作錯事時,老師都以工友為壞榜樣來責罵他,使他產生極大的自卑。於是立志要成功,做大事賺大錢!長大後雖然勝任父親心目中極尊崇地位的老師一職,也仍以賺錢為人生第一目標。
一次機會中,學校需要派遣一位老師去既偏遠又落後的地區教學,在無毫無人選的情況下,金邦鐸就只好被派去偏遠地區的學校教書。
在這個鄉下學校6個年級,只有5名學生。村裡上自村長、家長下至學生們都很期待新老師到來,希望新老師帶來新氣象。一群純樸憨厚的村民加上充滿求知慾真誠無邪的學生碰上一心想做大事業的金老師,在這人跡罕至的窮鄉僻壤,他們會產生什麼樣的火花?
慣於都市生活的金老師,不甘於在這窮鄉僻壤的學校任教,因此,從他到達鄉村後即不斷的找機會要重返漢城。可是,他要離開也不是那麼容易,因他面對的是一群極為純真的學生和純樸的村民
對小學生來說,金老師帶領他們找到自己的理想。對學校來說,金老師改變了校園風氣。對村民來說,金老師是上天給予他們的寶貝。而對金老師來說,這是一段永生難忘的的美好經歷。
本片以最親切純真的自然風格描寫這個遠離塵囂的
世界裡一段可愛的真實故事,質樸而深刻
92年教師節真情推薦本年度最好看的電影【老師你好】
2011-01-23 09:32:15
版主回應
【老師你好】電影心得

  我對金邦鐸老師的第一印象就是「這個人好狗腿!」,一開始,金老師因為收了學生父母給的錢而眉開眼笑,「我一直覺得她特別可愛!」、「今天起他就是我姪子!」拍馬屁、上酒店、宿醉、開會遲到、邋遢、衣衫不整、品格低落,把老師為人表率的形象都敗光光了;在教學上也時常以「自修」混時間。片子開頭在金老師性格的描寫上可說是非常成功;他是典型的不良老師。我對他的印象自然也就不是很好,會有種「這個人可以做些什麼呢?」的想法。
  這部片子有韓國片一貫風格:會用很多時間鋪敘內容差不多的事情。大約有1/2的時間都在描寫金老師對教學、對人生、對父親病痛的無力感;在他的生活、言行中看不見他的理想和靈魂;老實說用很長的時間拍這些內容有些無趣,但是,以此映襯後面的劇情就顯得感人無比了!
  對一個偏遠地區的鄉下小學來說,金老師的到來是相當不得了的事,鄉民以前任老師的印象套在金老師身上,認為他會是為孩子奉獻的好老師,可惜並不是。我想最終改變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鄉民和孩子們純真的心還有對老師無條件的信任。金老師ㄧ開始就在大家面前酒後失態,但是並不影響隔日大家對他的態度,因為他是「老師」,在大家眼中幾乎和聖人同等地位,可見「老師」一職在傳統觀念中重要性。相對之下,完全無心待在這裡的金老師成了名符其實的雙面人,他只是有著老師的稱謂,但是並沒有想為學生付出的心,甚至想從他們身上得到好處。
  其實金老師並不是壞人,他會成為老師,是因為學生時代、身為父親的工友時常成為學校老師輕視的對象,「不用功讀書,就像他一樣在大太陽下做工!」這讓幼小的金邦鐸有奮發向上的動力;但是他卻忘記他努力的初衷,是為了證明自己有能力、在別人面前抬得起頭、為了成為父親的驕傲;父親說過「我驕傲的事就是工友的兒子當老師」,隨時間改變還有社會的現實,他漸漸迷失在其中,金錢才是對他有實質幫助的,金錢才是萬能。迷失自我的金老師和五個天真無邪的學生相處,學生免不了會受到傷害,但是金老師也在其中改變了,這真的很感人!
  一開始我看不太懂金老師態度突然轉變的點在哪裡,我想開始萌芽大概是:期望學校關閉而態度大轉變,開始關心學生、卻在潛移默化中愛上學生和這個地方,真正體會到和學生相處的快樂。為了讓學校關閉,他簡直無所不用其極;直到商人請託金老師設法讓學校關閉時,金老師不像從前一樣馬上收下金錢,他猶豫了,這是很重要的地方。雖然他買禮物給學生背後是有原因的,但是他願意把最重視的金錢換作禮物分享給孩子們,這是重要的轉捩點。
  金老師調職後,倫理相關的缺失主要有幾項:將個人情緒及不滿發洩在學生身上、企圖從學生身上得到利益、教學倦怠;最重大的就是金老師不當收取家長金錢餽贈,致使書松翹課打工賺錢。由此可見,「老師」的身分不只在教室中,老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學生。
  我覺得本片最感人的地方就是書松和新同學打架、新同學說出「我媽媽有給他錢!」之後的部份;小孩子的純真真的讓人很感動,書松沒有上學卻跑去工作,是為了要賺錢給老師。金老師晚上到書松家找書松實拿棍子打他,這裡我有一點訝異!但是他抱著書松哭成一團時我相信他完全改變了,他的情緒裡有對孩子們的憐惜和自我懺悔,真的非常感人!孩子們從來不覺得金老師對他們不好,有任何問題都覺得是自己的錯,他們很珍惜和金老師相處的時間,他們的純真漸漸感化了像金老師這樣拜金主義的人,他真的在孩子身上學到很多,和他最後說的「不,是他們在教我」相呼應。我相信是孩子的純真無邪觸碰到了他的內心深處,將他心中的孩子喚醒。蘇格拉底認為每個人心中都住個一個小丑──真正的孩子,只是他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漸漸沉睡了。我想,就是學生們喚醒金老師心中的孩子。
  金老師在書松翹課事件、父親去世之後,他的眼神、儀表完全變了,他已經不是以前那個只重視物質需要的金邦鐸了,而是孩子們心中那個最好的金老師「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們的金老師是最好的」;不只是孩子,還有童心未泯的崔老先生,他們都是改變金老師的推手。這部片子有個很重要的理念「真心(無條件)付出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應」,回應不一定是物質上的餽贈,有可能只是一句感謝、或者是沒有說出口的心裡話;我相信冥冥中兩者是會互相滋潤對方的。
http://blog.yam.com/sphinx/article/12328749
2011-01-23 09:33:49
阿楨
家長團體別擺威權姿態2011-06-24 中國時報李柏欣(退休教師)

 教育部委託全國家長聯盟訂定「教師工作守則」草案,欲規範教師晚上十時前「不得拒接」家長電話,引發不少教師反彈。其中「不得拒接」呈現十足威權、忽略教師尊嚴的用詞,是家長團體欲加諸老師身上的法令條文。
 各界不必獨對教育說是「清高、良心」的工作,跟其他行業一樣「負責盡職」就無愧,否則就是有虧職守。下班後老師接不接家長電話?我們相信多數老師懂得分寸、知所拿捏,不必勞心費力的制設「定時」框架。如果只因少數家長與少數老師之間的不愉快接觸,就必須要形諸法令條文規範全體老師,那無異「少數人生病,大家陪吃藥」一樣的荒謬。教育果真走到如此地步,那還有什麼前途可言?
 貴報廿三日〈別侮辱老師們〉一文講得好,「家長團體應該扮演輔助老師完成教育志業的角色,不應自我膨脹成監督、管理教員的老闆」。明天的教育要更好,就應該相信老師、協助老師、鼓勵老師,若只知對老師架框設限、威權規範恐得反效果。
留言
教師哪邊有尊嚴,不就是每天打混摸魚 還得裝的很忙,沒創意的日復一日教學,這個要背 那個要考,一輩子重覆教一樣的東西,把台灣的教育搞的跟垃圾一樣
又是一桿子打翻整船人,士兵不能選擇戰場,但無能的將帥會累死三軍,整體教育出了毛病,責任全由基層老師扛,合理嗎?!不否認有打混摸魚的老師,如果所有的老師都這樣.這個國家就完全沒指望了.有本事,考上教師做看看再說.不容許你胡亂抺黒教育人員
2011-06-24 10:14:45
版主回應
教師工作守則 太僵化了2011-06-22 中國時報 關昕(教師)

 教育部委託某家長團體,訂出《教師工作守則》,規定「晚上十點前,老師不得拒接家長電話」,讓人搖頭。
 有些公司要求員工打卡,理由是上班時間制;又要求員工加班很晚,直到把事情做完,理由是「工作責任制」。老闆佔盡便宜,員工權益受損、乃至過勞死。《教師工作守則》中,規定教師工作時間為早上八點到下午四點,是「上班時間制」,卻又要求「晚上十點錢,老師不得拒接家長電話」,形同「工作責任制」。這樣合理嗎?官員們也都這樣子做嗎?
 根據多年經驗,我相信絕大多數的教師都會給家長聯絡電話,不給聯絡電話者只佔少數,親師溝通不難。為了少數人,竟然訂出僵化的守則,誰評估過它的可行性呢?

全教會拒參加教師工作守則公聽【聯合報 2011.06.21

教育部委託全國家長聯盟訂定「教師工作守則」草案,其中規定教師晚上10點前不得拒接家長電話,引發不少教師反彈,全教會表明,將不參加教育部即將針對該守則草案舉行的公聽會;全家盟理事長謝國清說,「如果10點不好,9點可以嗎?8點可以嗎?」希望教師團體與家長一起坐下來談,不要拒絕溝通。

研訂教師工作守則參考事項是教育部的委託案
而非全家盟單方面研訂其內容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 聲明稿2011/6/22

媒體報導全家盟訂定「教師工作守則」完全是錯誤的說法,事實是全家盟受教育部委辦「研訂教師工作守則參考事項」。
教育部因應校長團體投書要求訂定「教師工作守則」開了兩次會議(100年1月7日及2月18日召開),第二次會議中教育部表示將委託校長團體或教師團體或家長團體進行「教師工作守則參考事項」研究案。後因教育部再三徵詢本聯盟意願後,本聯盟致電詢問校長團體及教師團體的意見。兩團體表示不反對,並認為由家長團體進行此案較其他團體合宜的情形下,本聯盟考量此案之研討除有三方(行政、教師及家長)代表外,亦涵納專家學者共同良性討論 方才接下此案。
本委辦契約為「研訂教師工作守則參考事項」,本聯盟應「辦理焦點座談會與北、中、南分區座談會,邀請相關民間教育團體與學者專家共同出席;依據前述會議意見,研訂教師工作守則參考事項;研提成果報告書(含相關會議發言記要)」。
焦點座談邀約專家學者及三方代表討論原定辦理一次。5月5日進行第一次討論,在專家學者及三方的研討下訂出七大向度,並咸認應增加一場焦點座談,由三方各自依七大向度擬訂條目後。再交由5月27日舉行的第二次焦點座談討論,由於條目太多,因此決議未討論完的部份,由本聯盟在網路上開啟討論群組以公開、限時的方式再進行密集討論。
三場公聽會則依約辦理,分別於南區高雄市鳳新高中為6/15(三)上午9點到12點;北區新北市新興國小為6/19(日)上午9點到12點;中區苗栗縣明仁國中為6/19(日)下午2點半到下午5點半召開。教育部也針對北中南三場公聽會發文至各縣市政府,轉知其所轄學校校長、教師及家長相關活動訊息,並核予出席校長及教師公差派代。
承上可知,「教師工作守則參考事項」乙案乃教育部所委託之研究案,而過程中各項會議也同時邀請教師、校長及家長三方人士共同參加,絕非由本聯盟單方面所研訂,本聯盟特此聲明。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 謝國清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為結合各縣市家長團體,致力於關懷教育與保障學生權益的全國社團,於 民國94年5月22日 正式成立。其宗旨包括:1.保障學生學習權益,提升以學生為主體的優質教育;2.增進家長教育權及家長參與教育權之知能發展;3.推展親師合作及愛的教育;4.促進國際教育交流。

教育部表示「教師工作守則參考事項」尚未定案

今(21)日相關媒體報導教育部委託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研擬「教師工作守則參考事項」草案,由於該參考事項仍於受委託單位研究階段,教育部表示尚未定案。對於「教師工作守則參考事項」教育部說明如下:
一、教師法修正案仍在立法院審議中,有關教師在校服務之一定時間仍待完成修法程序。
二、教師工作守則只是參考性質之規則,目前仍是研究案。
三、教育部期待親師溝通無礙。
未來教師工作守則參考事項將廣納家長、教師、校長、專家學者等各界之意見,教育部亦歡迎各界提供相關參考建議,共同為提升國內教學品質努力。
2011-06-24 10:23:12
阿楨
「巫山神女」病逝 一生記掛學童2011-09-01 中國時報

 「小曹走得很早,但人生很有價值,重慶人民不會忘記!」當巫山縣副縣長陳紹叢讀到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親筆寫下的悼文時,二千多名自發性前來為曹瑾送行的學生和家長不禁潸然淚下,陣陣哭聲在山中迴盪不已;不捨被尊為「巫山神女」的曹瑾,終告別讓她一生魂縈夢牽的學生們。
 生前仍念念不忘巫山縣平河鄉小學的曹瑾,二○○五年考上重慶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但為了讓老家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走出貧窮,曹瑾重考錄取重慶師範大學數學系,去年畢業時,她只有一個想法:回鄉當老師。
 放棄城市工作機會,讓父母相當不理解。但時年廿一歲的曹瑾卻認為,大山裡的娃兒其實並不愚鈍,只是經濟落後、教育資源短缺和家庭教育缺失等原因,才讓孩子學習落後;回到深山教書,是為了讓更多孩子帶著尊嚴走出大山,實現自己的夢想。
 這席話,說服了年逾五旬、同為教師的父親曹長華。曹父送女兒一句教學名言:「每個孩子都喜歡吃糖,表揚時要給一顆大糖,批評時也要先裹一層糖。」曹瑾把這句話運用到留級兩次、性格孤僻的學生陳星(化名)時,深刻體會到問題學生都是「缺少愛」。
 這份對學生的愛,在曹瑾擔任六年級三十四名學生的班導師時體現無遺。每月她總要翻山越嶺親赴學生家中訪問,甚至走到腳腫,俏皮的學生則為她取了「長腿美眉」的綽號,數理、美術、音樂一手包的曹瑾卻不以為意,更照顧起學生們的生活起居,一年下來足足瘦了十公斤。
 用摯愛感動童頑之心後,今年六月,學生發現老師上課時,常常肚子疼痛的直冒冷汗,但為了不影響學生升學,曹瑾總騙說是吃壞肚子,直到七月赴院檢查,才得知已是惡性淋巴腫瘤末期。
 驚聞噩耗,學生們嗚咽喊著:「救救我們的老師,救救她…」。病入膏肓的曹瑾在病床上,還是想著如何在教室安裝空調,別讓孩子們遭熱挨凍,遺書行文間在在忘不了那群深山裡的學生。這月廿六日,「最美鄉村教師」曹瑾終不敵病魔摧殘而離開人間,讓這一現代版「魯冰花」故事,不斷在重慶傳頌開來。
2011-09-01 10:17:03
版主回應
(楨:與魯冰花何干?另參本館:魯冰花 《張藝謀神話的終結》)

一個都不能少 维基百科

《一個都不能少》是一齣1999年的戲劇電影,由中國導演張藝謀拍攝。該片使用一班非專業演員製作一齣像紀錄片的電影,故事主題是關於農村、貧窮及文盲的問題,在該片中張藝謀保留了演員本身的名字。本片獲得十項國際電影獎項,包括金雞獎、聖保羅國際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
劇情
故事圍繞一名十三歲女生—魏敏芝展開,她被任命到中國大陸河北山區一間偏遠學校去做代課老師。前任老師臨走前吩咐魏敏芝不要失去任何一個學生,這些學生「一個也不能少」。但其中一個男生張惠科因為家境的問題而輟學到大城市裡尋找工作,所以魏敏芝便到城市裡找他,可是卻得知張惠科在車站走失,後來便描述敏芝千辛萬苦尋人的感人過程,最後在電視台的幫助下順利尋回,並在各界的捐助下,這所偏遠小學也因此得以重生。
演員
其中的演員魏敏芝和張慧科並不是專業的電影演員,而是真實的農村孩子,他們來自於河北省張家口市赤城縣鎮寧堡鄉水泉村,後來電影名聲大噪,魏敏芝的母校「鎮寧堡學校」和電影拍攝地「水泉小學」也因此為人熟知。
此後,這兩人離開了她(他)們從小生活的小山區,到河北省的一個大城市(省會石家莊市)上學。魏敏芝曾經考過北京電影學院,大學高考後,進入了中國大陸的西部電影集團和西安外國語大學聯合創辦的西外西影影視傳媒學院。
2011-09-01 10:19:43
阿楨
教育政策、恐龍家長…43%老師憂鬱【聯合報2011.09.29

快樂教師節?老師快樂不起來!
昨天是教師節,根據北市教師會調查顯示,43%的教師的壓力已近臨界點,甚至有36%的老師需要到醫療單位尋求協助,壓力來源是不明確的教育政策和恐龍家長。
北市教師會理事長楊益風表示,他們引用董氏基金會的「台灣人憂鬱量表」,以電話訪談的方式調查700多名教師,共351份有效問卷,發現剛進校園22至30歲的新進老師壓力最大。
楊益風認為,近年來教育政策民粹化,第一線的教師承擔所有的指責,加上家長跟老師的互信基礎越來愈差,新進教師經驗不足,讓憂鬱傾向變得嚴重。
另外,超過一半的老師因為經濟壓力感到困擾,已婚有小孩教師最為嚴重,楊益風表示,北市的物價比其他縣市高,教師會希望教育當局能夠比照跨國企業,給予北市教師「首都加給」的福利。
教育局主任秘書馮清皇表示,教師的薪資是全國一致,不可能讓單一縣市有所不同。
根據教育局的資料,新進教師的薪資最低至少有4萬1905元,若還有兼任導師,還有導師費3000元,另外正式教師除了本薪之外,年終獎金固定是2.5個月,一年總共可以領到14.5個月的薪水,年薪至少60萬7千元起跳。
目前任教於北市私立中學的張姓教師表示,公立學校的老師享有的福利不計其數,像結婚生育都有2個月的津貼,子女教育費也有補助,甚至每年也放寒暑假,這份「鐵飯碗」人人搶,現在還要求「加給」,簡直是得寸進尺。
2011-09-29 09:47:42
版主回應
《人間師格》在乎,是需要勇氣的文:火行者

《人間師格》適合一個人去看,最好不要有個認識的人看完還跟你問東問西的,因為會有很多的感覺要沉澱,你甚至可能會想要默默坐在黑暗的戲院中,等字幕跑完。但前題是,你本身就是想要看這種充滿人性和社會省思以及衝擊的題材。
  《人間師格》不是那種春風化雨的老師感化學生電影,它沒有那麼的「劇情」,就是說如果你是那種要電影起承轉合很明確,或是一定要主角們有個肯定的結局之類的,我必須說,《人間師格》的故事很棒,但不是你要的。《人間師格》很有內容,可是它是以一種很寫實的方式呈現,你會看到一個學校中的很多情況,很多的問題學生或是爛家長,但並不是A學生出現的目的就是要讓主角感受到什麼,然後B學生的故事就是要讓C老師變成怎樣怎樣…沒有那麼「設計」,你看到的很多亂象可能是無解的,就像我們真實的社會一樣。可是《人間師格》的寫實又不是很悶很乏味的那種影展級,我倒覺得它和我很能夠交流,我幾乎從頭到尾都在哭…不是大哭,就是有些時候,看到一些景象,眼淚就默默的滑落…。
  我覺得《人間師格》並不適合自以為懂或是知道什麼是好的觀眾,它比較適合能夠去了解別人的觀眾,這種觀眾會在《人間師格》中看到很多心痛的掙扎。
  這樣說吧,《人間師格》講的是一間非常非常爛的學校,學生可以說都是所謂的壞學生,且現在學生壞起來真的挺可怕的,比如長相兇惡的黑人學生對你狂罵髒話,你不會怕他真的到外面找人帶棍棒打你一頓嗎?面對這種學生,老師要怎麼處理才能真正讓他們心服口服?我很喜歡《人間師格》的劇本,就是因為它讓主角安德林布洛迪〔Adrien Brody〕真正散發出一種特質,他不會因為你的辱罵而生氣,你也不會覺得他是在裝在演在隱藏心中的不爽,而是他真正看透了一些事情,而讓他的心靈能夠不受到傷害。但同時你也會看到他無法承諾、投入的自我保護,他又是演技超級好的影帝,演起來實在是精的要命,有時候他只是淡淡的問一個問題,卻可以讓你打從心底平靜下來…他其實根本不是我的菜(我是那種看傑森史坦森露肌肉幹架就覺得他超man的膚淺觀眾,布洛迪對我而言是太文弱書生氣息了),可是他演出的這種特質,就完全抓住了我的心…。
  《人間師格》真的很殘酷的拍出了一個…沒有救的世界。你真的會覺得「我不要當老師」或是如果你是老師,你寧可不要管事以求自保,但久了你還是會因為總是在非常負面的環境中而抓狂…。可是《人間師格》也會讓你看見…並不是所有人的圍牆都是翻不進去的,有些時候,還是有人可以打開那把鎖,但人與人的互動真的是非常複雜的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對對方的期待,也要面對別人對自己的期待,《人間師格》就把這些一言難盡的心情都給拍出來了。
  很喜歡片中的一句話,it takes courage to care,要漠不關心的放棄是很容易的,在乎,才需要勇氣。可以說整部片子都是看到一些…社會上最黑暗的角落,很差勁的家庭養出來的墮落孩子…實在會覺得這些學校老師重要的只怕不是他們的專業,而是如何和這些學生互動、如何進入他們的心。
  不過,布洛迪的角色是教英文文學的,他也用很多很文學的方式,來寫出很多的矛盾心境,寫得也很棒,好多話值得玩味(A child's intelligent heart can fathom the depth of many dark places, but can it fathom the delicate moment of its own detachment? )。我覺得這部片子…適合一個人去看,最好不要有個認識的人看完還跟你問東問西的,因為會有很多的感覺要沉澱,你甚至可能會想要默默坐在黑暗的戲院中,等字幕跑完。嗯嗯,一個人去看也要看運氣,旁邊別坐會抖腳或從頭到尾都是塑膠袋聲音的觀眾。但前題是,你本身就是想要看這種充滿人性和社會省思以及衝擊的題材,說不定還會和你的人生有一些交集,如果你想要是明明白白的「故事」或是想要娛樂性,要很電影的電影,那請不要來看《人間師格》,它不是你要的。我真的很喜歡《人間師格》,可是我不會把它推薦給每一個人,就像一個愛咖啡的人,喝到極品咖啡時,應該也只會想把它推薦給懂得品咖啡的人而不是喝咖啡廣場也很開心的人吧?
  火行分說  滿分10
劇本  ★★★★★★★★☆☆
對白  ★★★★★★★★☆☆
演技  ★★★★★★★★★☆
思考  ★★★★★★★★★☆
真實感 ★★★★★★★★☆☆
題材  ★★★★★★★★☆☆
感受度 ★★★★★★★★★☆
導演  ★★★★★★★☆☆☆
戲劇化 ★★★★☆☆☆☆☆☆
心情  ★★★★★★★★☆☆
娛樂性 ★★★☆☆☆☆☆☆☆
後座力 ★★★★★★★★☆☆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361/33610532/
2012-09-14 09:51:00
阿楨
文藝復興:邏輯邪30/66

都已啥時代還在掰文藝復興

屍人不是想復辟古典的文藝
是因人文與人本有同一邏輯
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文主義
台灣教改的核心是人本主義

愛說笑
文藝復興是歐洲理性化關鍵
是中國現代革命學習的對象
教改是改革理性的教育制度
是兩岸後現代噴罵對象
二者八竿子打不到一起

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
尤其鄉民憤青糞青噴子那管那麼多
反正亂打亂罵一通誰管有沒有邏輯

這個嘛,廣義的人文主義是指:「一種以研究古典語文為基礎,以人為中心的教育和學術運動」,並隱含著樂觀主義、現世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狹義的則是指古典語文的研究和國語運動。只是當時歐洲的國語運動是想將方言提升到與拉丁文同樣精緻層次,而非中國白話文運動的古文太精緻故要廢,要用我口說我語的粗俗白話文。

精緻只是說說
粗俗白話文也不算啥
網文更進化到粗暴的外星文
都根源於同一邏輯:個人享樂主義
不論是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
或者人本的快樂學習
人文只是說說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8160050
2014-06-10 08:30:28
阿楨
人本主義:邏輯邪55/66 如了【文藝復興:邏輯邪30】所戲論: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文主義/台灣教改的核心是人本主義/都根源於同一邏輯:個人享樂主義,便可知人本的快樂學習為何會沈淪如下:

  台灣教改運動除反國府及反升學主義之外,尚有源自西方教育史及教育哲學的背景。由西方的初中等教育,隨著社會發展,時而重個人重啟發、時而重團體重灌輸來看,凃爾幹的教育反映社會需要的看法是有其道理的。西方教育在文藝復興和理性主義之後,為反對教會控制下的教育,而強調生活需要的「唯實主義教育」及理性知識的「理性主義教育」,但二者顯然是以成人看法而非以兒童的觀點為出發點,於是盧梭在其反理性崇感性的哲學上,提出了影響後世裴斯泰洛齊、赫爾巴特、及福祿倍爾等浪漫主義或個人主義教育極深的教育觀。這種教育觀在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國家教育」興起時雖一度消淡,但之後無論在歐美或後進的東方皆重興甚至激進,台灣的人本教育風潮即是。

  美國的人文主義教育戰前便在反社會達爾文主義和反映資本主義等背景下,依杜威的教育哲學(教育即成長即生活)而發展出「進步主義教育協會」及「美國教育會」的教育觀:1.強調自然自由之發展。2.以興趣為學習之動因。3.教師非監督而是引導者。4.以科學方法研究兒童之發展。5.促進學校與社區合作,以實現真正的民主社會。此種教育觀雖遭多方批評:忽略了社會共同需要的知識道德、及導致知識普遍不足道德敗壞。 …………

  涅勒在其《當代教育思潮》的〈浪漫主義〉將根源於盧梭的「夏山學校」「開放教室」「自由學校」「反學校教育」等統稱為浪漫主義教育,批評有以下缺失:1.對教育作主觀的解釋。2.意圖改造社會但未深思其影響。3.其教育理想只能在特殊環境才有可能實現。4.可能將學習者局限於該特殊環境。5.無法讓學習者有充足的準備來面對社會。6.無法充分了解大多父母都希望學校對年輕人訓練道德和授予知識。7.忽略了一般學校生活所具有的團體性和趣味性。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9108799
2014-07-30 07:54:38
圖博館
細數日本教師界三大墮落現象 2016-12-16

近年來,不論是從諾貝爾獎獲獎人數,還是日本學生在國際比賽中的表現,都可以看出日本的教育在某些方面是可圈可點的。然而,俗話說教書育人,光鮮的成績背後,日本教育體系的道德墮落也是不爭的事實。教師對人的影響大約和父母能夠相比較,所以教師和父母一樣,他們如何表現對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不得不說,日本教師隊伍當中的“人渣”越來越多了。說起來,日本教師隊伍當中的人渣,主要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參與和助長校園欺凌現象。教師不僅要負責學生的學習,也是維持良好校園風氣的重要角色。事實上,不少日本教師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倒“作惡多端”。隨著“ 3 • 11大地震”及福島核電站事故,不少災區孩子成為難民,離開家鄉去往其它城市上學。由於“難民”的身份,總是有人認為他們帶著會傳染的“可怕東西”。令人驚訝的是,新潟縣一名40歲的老師被揭發,在點名的時候總把一名從福島縣出來避難的孩子叫做“細菌”。橫濱的一所學校,一名13歲的男孩也被同學叫做細菌,他曾經向老師求助,卻沒有人回應他。教師的沉默,無疑是助長罪惡。
   第二類是猥褻學生現象時有發生,以至於日本人看到這類新聞時已經司空見慣,只能感嘆一聲世風日下。去年,東京三鷹市的一位小學老師讓班裡的男孩子去他家,並強迫他們脫光衣服,拍下了照片。受害者最少有10名,而最久遠的照片可以追溯到7年前。此外,他還強迫班上的女孩子坐在膝蓋上,對她們進行威脅。雖然“變態教師”最後被警方以強迫猥褻嫌疑逮捕,但是這種行為不僅是對學生造成陰影,還會對行業、對社會造成不可抹去的刻痕。這種“變態教師”被舉報的案例層出不窮,而藏在地下的更是無法估算。
   第三類是體罰“狂魔”教師。首先舉一個駭人聽聞的數字,2014年,日本長崎縣有432位教師因為體罰學生受到教育部門處分;山形縣有115名教師被處分;岩手縣有64名教師被處分。學生上課走神,考試成績糟糕,作業完成不了等原因,都會成為這些教師藉以發洩自身壓力和暴力傾向的理由。近年來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大阪市立櫻宮高中的一名學生因為教師的體罰行為而自殺。自此之後,文部科學省開始嚴密監督學校教師,一旦有體罰行為被告發,教師姓名、工作學校等個人信息都會被公佈。
2017-02-06 11:57:3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