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7-21 05:50:43| 人氣5,639| 回應16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男裝扮終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男裝扮終生》(女書,2001)是本沒啥文彩的紀傳書,八卦故事嘛、又非現在讀者所關心,真不知如何評?

是嗎?那我剪貼下女書店的讀者心得來代書評:

「這本書從1989年比利的死亡寫起,然後再回頭尋訪她何以扮裝的原因,又如何瞞天過海,甚至娶妻、養子,過著「正常」的家庭生活…比利穿男裝,看起來像是時勢造英雄。起先是為了在那個性別歧視的世界裡,躋身為職業樂手,所以她試著在舞台上著男裝…比利扮裝的第一層意義,便使我們得以回顧那個年代巨大的兩性權力落差,許多職業排斥、歧視女性,使得有志於此的女性竟然必須以冒充男性為唯一的出路。

穿了男裝以後,比利的情慾生活也似乎隨之打開了空間。從書中看來,比利的情史堪稱順利,前後共有五任妻子,其中一任(貝蒂)在比利過世後才得知自己以前愛上的竟是一個女人,始終有點無法置信。──比利若是女的,那麼貝蒂不就成了(不自知的)女同性戀嗎?比利扮裝的第二層意義,便在於明確點出人們慾望的可塑性。(自以為的)異性戀者未必沒有對同性的情慾,有時那人為的疆界僅僅作用在意識層面、理性層面,而潛意識裡、感情上,依然是一片渾沌。

顯然,比利的男裝生活不只是為了打破性別區隔,也不只是為了取得與女人結婚的權利,因為在她的晚年,這兩項目的都已不復存在。比利之所以繼續扮演比利,或許正為了「揭露自我」,而非「模仿別人」。或許對他來說,「比利」真的比「桃樂西」更接近他的真實自我。這是比利扮裝的第三層意義:性別不像我們所想的那樣單一。或許,性別是一顆多層次的洋蔥,最外層是男性,往裡剝一層卻是女的,裡面又含著一層男性,再往裡剝,又不盡然……。洋蔥剝不盡,而我們已震懾於這豐富性,淚流滿面。」

要偷懶、以貼代評是嗎?那我從http://sts.nthu.edu.tw/board/read.php?f=10&i=22&t=22
剪貼篇更佳的<性別,天生?裝扮?>(高醫性別研究所助理教授 成令方):

「傳記的作者可以有很多立場,其中有一種是以主人翁的立場和視角出發。這二本書剛好都採取這樣的立場。「男裝扮終生」的作者Diane Wood Middlebrook是史丹福大學英文系教授。這本書企圖以這位扮裝的比利(桃樂西)‧提普頓(Billy / Dorothy Tipton)的立場來看世界,所以原書名是「適合我:比利‧提普頓的雙重人生」。「性別天生」(經典傳訊,2002)的作者是位資深的新聞記者John Colapinto, 也是站在這名失去陰莖被變性成為女生的布蘭達/大衛的立場,痛斥建議變性的性學專家曼尼(John Money)。二人蒐集資料的認真態度和窮追不捨得能力令人佩服。這二本書的可讀性很高,一方面是作者的巧思佈局把複雜的故事說得有條有理生動引人,另一方面也要歸功於譯者的流暢文筆和對此領域的知識廣博。但我對John Colapinto的立論有些批評,對小部分的翻譯也有一些微言。
「性別天生」一書企圖以布蘭達/大衛的悲劇故事來說明生理的性別很難被社會養育的性別取代。布蘭達出生時與他同卵雙生的弟弟布萊恩都是男孩,只是在八個月大割包皮手術發生意外,陰莖被燒焦壞死。焦慮的父母於1967年認識了霍普金斯大學的性學大師曼尼(John Money),經由曼尼的建議把布蘭達變成女生養育,作為曼尼理論的實驗品。他的理論是:雖然出生前荷爾蒙對成人性行為有「深遠的影響」,但並非具有決定性,後天環境的影響對個人性別認同的形成更為重要。因此認為缺少陰莖的男孩在社會壓力下一定會出現精神疾病的症狀,必須當成女孩來養,讓後天來形成他/她的自我認同。
其實,曼尼在1951的博士論文計畫中,就檢視超過250名初生時沒有接受過手術的陰陽人,發現他們會做適當的調整,並未造成精神疾病。生殖器對他們形成 穩定的性別認同影響不大,更別提關乎一個人的安全自信的自我形象的形成。我們不能瞭解,為什麼四年後他改變了立場,認為陰陽人非要動手術不可。
作者對曼尼成為世界性學研究的大師的過程有十分批判性的評論。作者指出曼尼的推論錯誤:他原本研究的是陰陽人,後來卻把這理論用在那些初生時性器官並無不正常的小孩身上,例如:布蘭達/大衛的身上。作者認為曼尼的成功與他會操縱媒體有密切的關係,他又是絕頂聰明、口才文筆均佳的文宣公關大師。「性別天生」 一書也可以被視為是性學、荷爾蒙研究和醫學學術團體內部形成理論霸權的分析。持反對意見的戴蒙(Milton Diamond)認為嬰兒出生前就受到雌性或雄性荷爾蒙的制約,日後的文化與學習對性別認同的影響不大。出生時是陰陽人,其神經能力可以雙向遊走,這是一般嬰兒不會有的。戴蒙在學術界一直被曼尼排擠,甚至粗魯對待。其他同儕也很少有人敢直言支持戴蒙的理論。一直到九十年代,布蘭達/大衛「實驗」失敗的結果 被媒體報導出來,曼尼的學術理論與研究品質才受到廣泛的質疑。可見學術界的「真理」建構與學術權威的建立是相互援引資助的。
「性別天生」一書也可以被視為展現科學權威專家以「研究之名」在實際生活中陷普通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而不自知的悲劇。曼尼在醫學界有名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的地位,使得受困擾的小老百姓,如布蘭達/大衛的父母,願意接受權威專家的指示,對專家的知識無力質疑或反抗。專家對待「實驗品」,即布蘭達和布萊恩,的惡劣控制和操縱的態度,被作者生動地重建,令人讀者髮指。原來,曼尼學術資料的收集建立在殘酷控制「實驗品」及其家人情緒的基礎上。

最後我們再回到「性別天生」作者要闡明的主題:布蘭達因為天生就是男孩,因此會對日後的女兒身感到不適應。筆者認為作者的推論方式略嫌粗糙。他過度聚焦在布蘭達/大衛經常表現的陽剛角色,忽視與他同卵雙生兄弟經常表現出陰柔角色做對比,既然二人都是天生男兒,為何一陽剛,一陰柔?而文字中流露的都是指認布 蘭達各方面都不像女孩,但卻不會說布萊恩多不像男孩,可見作者對男性之間的陽剛差異相當容忍,對女孩的性別標準還停留在刻板印象中。由於作者是以社會僵化 的二極化性別角色為衡量「像男生,不像女生」為尺度,來解釋布蘭達/大衛的悲劇,所以沒法進一步批評到社會二極化的性別觀對布蘭達/大衛的父母,兄弟,心 理醫師和性學專家的影響。筆者認為,也正是因為這些人的腦海中存在著過度狹窄的性別認定,使得布蘭達/大衛在變性手術外,還深受心理層面的傷害,悲慘地度 過十八個年頭。作者把矛頭完全指向曼尼,認為他必須為一手造成的悲劇負責,這論點犯了簡化的毛病。
我們把「男裝扮終生」和「性別天生」二本煞看是對立觀點的書來比照,在此可以提出幾個想法供讀者參考:(一)布蘭達/大衛的陽剛氣質無法穿上「女性角色」的小鞋,與桃樂西/比利無法以女性角色在樂團謀生於是非要扮裝不可,二人的故事都讓我見識到男性角色在美國社會中給予很大的發展空間,而且對男性的約束遠較於對女性的少很多。布蘭達/大衛的很多不愉快經驗,就是來自於父母、醫師、專家不能接受他比較陽剛的行為,一再規訓他要他成為向「非常女孩」的女孩。布蘭達/大衛的很多行為在當今看來也是很多女生會做的,這些女生有的也經常受到嚴厲的規訓。(二)這二個例子使我們不得不承認生理構造、荷爾蒙和社會性別認同之間的關係遠比曼尼和戴蒙之間的爭論複雜太多。荷爾蒙對性別的影響是不可否認的,但是其影響到什麼程度,目前還是很難說。看看桃樂西/比利的例子,我們就不能完全接受戴蒙的理論。(三)布蘭達/大衛的例子提醒我們醫學專家草率武斷的建議變性的錯誤。專家和父母不應該強加變性手術在嬰兒身上,除非,日後經過本人的主動強烈要求,才可以另做考慮。「性別天生」的第十四章有很多陰陽人的複雜例子,可供大家參考。(四) 若社會有朝一日發展出寬鬆的性別尺度,能夠包容多樣的性別,當大家都認為男人可以有很多類型,女人要陽剛也不會受到矯正和限制,同性戀也被視為常態,陰陽 人也可以有陰陽人的發展空間,很多人就不一定想要變性或扮裝了。
最後我想談談這二本翻譯書的小缺點。「男裝扮終生」的第273頁的年代標示錯誤,應該是1989年(桃樂西/比利去世的那年)而不是1998年。「性別天生」一書的編輯為每一節加上次標題,其實原文中並沒有標題,只有三大部分的標題。我對二個名詞的翻譯有些不同的意見在此就教於譯者:ambiguous genitalia 或許翻成「性器不明」而不是「外陰性別不明」(36頁)。Hermaphroditism 翻成「陰陽症狀」比「半陰陽症」好(42頁)。」
 
《美人圖:私情畫慾》(2008)
導演:鄭允洙
編劇:韓秀蓮
主演:金敏善、金英浩、秋瓷炫、金南吉

《美人圖》︰宰制、欲望、愛、真實   by樂沁
男裝的女主角很美,畫師的扮相更是清秀動人,但我最想問的是︰當女人到底何罪之有?為何女人一定要扮成男人才能當畫師?《美人圖:私情畫慾》同時也在藝術與色情間做了一番探討。
我一直很喜歡女扮男裝以及男扮女裝的劇情,無論它是發生在電影、連續劇、動畫或漫畫中,這種劇情編排大多是︰有錢人家的小姐不滿指腹為婚的家族聯姻因而女扮男裝逃家或某位王子為報國仇家恨不得不男扮女裝委身鄉野躲避敵人追查,這種劇情讓我喜愛的原因除了主角在變身過程中發生的種種狀況外,最有趣的莫過於另一名主角對男/女主角的內心反應︰我喜歡他/她,可是我們都是同性,想愛,好愛……像一直打轉停不下來的陀螺,永遠進退維谷,痛苦萬分。性別互換的故事總讓我投射對另一種性別的臆測與幻想,更偷渡我只能藏在心底的諸多道德,情欲與人性的掙扎。
《美人圖:私情畫慾》是一部描寫韓國畫家申潤福生平(1758-19世紀中期)的電影,同樣也是女扮男裝的故事,只是這樣的性別假扮卻帶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悲哀和無法抗拒的宿命。擁有極高繪畫天份的女主角代兄作畫,雖然畫作一出艷驚四座卻也導致毫無繪畫才能的兄長在眾人面前出醜最後上吊自殺,父親得知女兒天賦異秉,要求女兒女扮男裝進入當時最有名的畫家門下(另一個原因也是要女兒贖罪),女主角自此隱瞞女兒身的事實努力學畫,之後在一次與畫家出遊中與男主角相遇,而男主角亦在偶然機會下發現她的真實性別,兩人日久漸生情愫,但卻沒料到畫家對女主角早就心懷愛意並百般阻撓兩人,另一方面素與畫家相好的青樓花魁因無法完全得到畫家的心而由愛生恨,加上畫壇人士眼紅陷害……就在多方衝突下,四個人捲入一場命運的滔天巨浪。
看完《美人圖:私情畫慾》後我特別上網去找申潤福的資料,現實總是這樣殘酷的戳破我的想像,其實資料上並無明確指出申潤福為女性,反而顯示申潤福是個男人的證據比較多,所以《美人圖:私情畫慾》終究只能算是一部以民間傳說與鄉野軼事改編而成的電影。美女假扮男性總是俊秀斯文飄逸非常,而當時申潤福所處的正是一個奢侈與淫靡之風盛行的年代,雖然朝廷屢下禁令但成效不大,人之七情六欲原是律法所不能規範,壓抑的後果只是讓情感如地底竄動的火苗冒出地面燃燒更形劇烈,其中男女主角落水溼身一幕,那瀰漫於水波間載浮載沉的曖昧氣味幾乎就要衝破畫面。女主角扮男裝是有意隱瞞性別,但當假相被識破,那仍要掩藏到底的性別就是一種極上誘惑,這誘惑可說比女主角隱約露點還讓人坐立難耐,更遑論之後那幾場稍嫌刻意的性愛場景。
男裝的女主角很美,畫師的扮相更是清秀動人,但我最想問的是︰當女人到底何罪之有?為何女人一定要扮成男人才能當畫師?女人就是要死守三從四德,拋頭露面?不可以!發揮才能?罪大惡極!兒子因受不了壓力自盡,留下來的女兒卻也無法自由發揮天賦甚至被扼殺身為女性的事實,除非妳是個男人!父權思想在電影中不斷宰制女性的肉體與心靈,其實追根究柢錯的不是性別而是女主角那遠比男性同儕還高的天賦,敗給同性沒關係,輸給女人才真的叫窩囊廢!這種深怕別人才能超過自己而對其施壓的心理不過是一種妒嫉怨恨,性別只是藉口,偏偏片中用此手段者均為男性,從父親、同業甚至當朝天子,真不知到底哪一方才比較像男人口中所謂小肚雞腸的女人?還是說男人在某些方面比女人更像女人?
《美人圖:私情畫慾》同時也在藝術與色情間做了一番探討,女主角的民間俗畫被朝廷視為淫畫,女主角是這麼回答︰「這些畫都是從那些自然純粹的人因喜歡而經受不住誘惑得來的,我覺得那份脆弱很美所以把它畫下來」。藝術本就是呈現人性中的所有,無論聖潔與墮落,既然男女互訴衷曲是人之常情,又有誰可以給這些情感安上一個這麼大的罪名?若說這些淫穢之事敗壞人心,那些士大夫及畫師可都是每晚跑妓院觀賞活春宮的忠實觀眾呢!這不是偽善是什麼?
《美人圖:私情畫慾》雖是古裝片,但在琴箏淙淙,迴廊簾幕下盡是欲望如蛇般蜿蜒︰女主角於男主角背部作畫並趴在男主角背上,讓畫墨印於胸口,其意象遠比熾熱的肢體交融更為濃烈。站在窗外偷窺男女主角兩人歡愛的畫家,視線游移間那近乎父女亂倫般對女主角扭曲的戀慕。還有青樓花魁對畫家心機用盡索性痴纏毀滅如颶風強烈的獨佔欲……很可惜,這些愛沒有一個善終,男主角最後中毒身亡,女主角與畫師歷經嚴刑拷打後驅逐出境,可憐的花魁仍是得不到心愛之人,儘管如此,與當時朝廷虛偽之假道學相比,他們至少都展露自我愛得無比真實,反倒是電影中皇帝與女主角關於禮義廉恥的幾句對話,聽起來還真的是一整個假仁假義。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25&eid=v225113
「美人圖」大膽性愛堪稱韓版【色‧戒】
韓國影壇近年掀起一股華麗的古裝激情風,繼【王的男人】、【霜花店:朕的男人】後,描述十八世紀中葉朝鮮三大風俗畫家「申潤福」傳奇故事的電影【美人圖-私情畫慾】也將脫得精光,與台灣觀眾坦誠相見。本片由曾以【食客】大放異彩,獲得韓國新人導演獎的新銳導演全閏秀執導,金敏善、金英浩、金南吉主演,片中性愛場面尺度之大膽、露骨,被影評譽為韓國版【色‧戒】!
由文根英主演的韓劇【風之畫師】曾在韓國和台灣創下極高收視率,其中描寫的主角,便是韓國歷史上身世神秘,雌雄莫辯的畫家申潤福。電影故事著重在對繪畫相當有天份的申潤福(金敏善飾),礙於是女兒身所以無法進入宮廷擔任畫家,他的父親一心一意要培養哥哥擔任宮廷畫師,沒想到沒有天份的哥哥竟承受不住壓力而自殺身亡。傷心欲絕的父親只好強迫申潤福扮女裝,代替哥哥進入宮廷作畫。
某日,偶然的機會下申潤福遇上商人姜武(金南吉飾),不久被他識破她的真實身份,兩人產生了甜蜜的愛情。這段戀情無意間被申潤福的師傅金洪道(金英浩飾)發現,迷戀申潤福的金洪道妒火中燒,不顧一切的要破壞他們。而名妓雪花(秋瓷炫飾)深愛著金洪道,四人的複雜的愛恨情慾糾葛,即將一觸即發…….
其實電影【美人圖-私情畫慾】比起小說、電視劇開始企劃的時間都要早的多,由於電影由企劃到放映需要很長一個周期,所以【美人圖-私情畫慾】最晚與觀眾見面。不過,電影與電視劇著重的重點截然不同,電視劇【風之畫師】在繪畫中穿插了推理故事,而【美人圖-私情畫慾】的重點是言情,講述畫家生平的電影,隱藏在畫作『美人圖』裡的神秘面紗大膽的程度堪比電影【色‧戒】的床戲,堪稱是古朝鮮時代最情慾的一段歷史故事。【美人圖-私情畫慾】將延續【王的男人】、【霜花店:朕的男人】的韓國古裝熱,揭開古朝鮮的神秘面紗。
而飾演韓國版「卡蜜兒」的年輕女星金敏善不僅在戲中學伊莎貝‧艾珍妮、湯唯大膽犧牲,與金南吉激情演出尺度令人咋舌的性愛場面,就連拍攝宣傳海報時也極盡展現魅力之能事,上半身全裸,以陶瓷般的美背對著鏡頭,下半身則穿上一襲長達六米,光染色就花了一星期的華麗折裙,如荷葉般鋪灑一地。也難怪【美人圖-私情畫慾】甫一推出即在韓國造成轟動,並創下高達四億台幣的超高票房!
http://blog.udn.com/dodobear/3047056
 
另參本館:《霸王別姬》《美麗佳人歐蘭朶》《另一個衣櫃》《京劇‧蹻和中國的性別關係》 《美人圖》
 
 
扮裝>維基百科
 
扮裝又稱易服、變裝,是人類一項受予複雜解釋的行為,指任何人為任何理由、動機穿著「被視為屬於另一個性別」的服裝。成語易弁而釵就是男扮女裝的意思。
扮裝的複雜意義
由於人、理由、性別、衣物都相當的複雜多變,因此扮裝也是相當複雜多變。很多人扮裝並不是為了性或是戀物癖的理由。同樣的,儘管扮裝也是一種跨性別的行為,不是每一個扮裝的人都有跨性別的感覺或認同。甚至一種行為是否是扮裝也很複雜,例如某些人認為男性穿耳洞戴耳環是男性的裝扮(他們所處環境之風氣只有女士才戴耳環而又默認之故引申出此念),某些人卻認為不是,這兩類人對扮裝的定義就不同。這很視乎於社會與民俗對於衣著所造就的風氣與潮流。
扮裝一詞的意義未必與理由無關。像是某些跨性別者就把扮裝當作一種身份、認同。
扮裝一詞的意義甚至也不限於性別,也有Cosplay、角色扮演、化粧舞會扮演行為等意思。
兩性定義、人民兩性觀念缺陷之兩極化、引申扮裝行為被抑壓的歷史背景
 
詞語定義
 
「SRY基因」」指:「性別決定基因」,攜帶於性染色體(第23組基因)之上,是決定睪丸發育的重要因子。[1][2]
「男士」/「男性」指:其性染色體組合主要為「XY」 和/或 如有X性染色體而其上帶有「sry」而形成帶有「XX」性染色體組合 和/或 生成擁有雄性性器官較明顯於雌性性器官者。
「女士」/「女性」指:其性染色體組合主要為「XX」 和/或 如有Y性染色體而其上缺失「sry」而形成帶有「XY」性染色體組合 和/或 生成擁有雌性性器官較明顯於雄性性器官者。
「男性化」指:在所謂「男士」身上普遍找到的生理特質和心理特質,包括粗獷、堅挺、動作敏捷、理性先決思考……等等。
「女性化」指:在所謂「女士」身上普遍找到的生理特質和心理特質,包括溫婉、嬌柔、動作纖巧、感性先決思考……等等。
「心理性別=男」指:其人在性格和心理等內在精神因素含有較多所謂「男性化」因素。
「心理性別=女」指:其人在性格和心理等內在精神因素含有較多所謂「女性化」因素。
「男裝」指:設計上默認供予男士穿著之服飾,其設計通常旨在散發穿著者之所謂「男性化」特質。
「女裝」指:設計上默認供予女士穿著之服飾,其設計通常旨在散發穿著者之所謂「女性化」特質。
 
自然界的陰陽定律與兩性定義[3]
 
在自然上,人類和其他動植物,陰陽和性別只是相對而沒有絕對,既沒有絕對、完全的陽性,也沒有絕對、完全的陰性[4],他們或多或少都會有雌雄間性的成份。參與決定性別的因素,除了靠性染色體外,還視乎體染色體、性別決定基因、性腺、外性器官以及性別認同等因素,沒任何一分類法能定於一尊[5]。故此雙方各都擁有對方的原始遺留器官及內分泌:如一些男士有光滑的肌膚,舉動比較女性化;一些女性胸部平坦,腿毛茂盛,舉止粗獷,甚至有個別個案在每懷孕一次後其外在性徵就更偏男性化[6];這些並不能視為異常。但有些雌雄同體或男女難辨的陰陽人,由於狀況不常見,的確使堅定認為「陰陽觀念應絕對兩極化」者所迷惑。醫學上將陰陽人區分三種:
 
真性陰陽人:具有內外兩性男女生殖器官,睪丸卵巢俱備,或一側睪丸一側卵巢。性染色體為「XX」或「XY」,乃外表或似男性或似女性的雌雄同體。
 
男性陰陽人(外陰內陽): 其性染色體主要為「XY」(生理上為男士),但其個別生理與心理上的發展特點則受「XX」染色體影響,可能出現以下任何近似普遍女性的特徵:
外表女性化,
有女性化的身材,
體形短小纖柔,
胸部發達有如女性乳房,
皮膚光滑、汗毛柔細,
無子宮也無卵巢,所以無月經,
陰莖短小或隱於皮膚內,
隱睪丸藏在腹腔內,
心理狀態與大腦運作模式都有可能與普遍女性相似。
 
女性陰陽人(外陽內陰):其性染色體主要為「XX」(生理上為女士),但其個別生理與心理上的發展特點則受「XY」染色體影響,可能出現以下任何近似普遍男性的特徵:
外表男性化,
體形高大粗壯,
體毛多、聲音低沈,
陰道短小或無陰道,
有子宮、卵巢,但陰蒂特大,被誤認是男性生殖器,
心理狀態與大腦運作模式都有可能與普遍男性相似。
 
人類社會兩性觀念缺陷之兩極化
 
可是人類社會迄今一直普遍也把人類陰陽的介定與塑造均推至絕對極端──往往習慣按照一個人擁有雄性性器官抑或雌性性器官,而同時把兩類人的心理性別都絕對兩極地區分塑造,並因此定義所謂「男性化」和所謂「女性化」,又規範了兩類人應有的著裝風格──「男裝」與「女裝」,且以為一切為「陰陽兩極化」所作的都是理所當然,更對跨界者與自然處於灰色地帶者(即陰陽非兩極化者)標籤為異常並施以壓力,彷彿把兩種人類訣裂成為兩種完全水火不容的生物(實際上所謂兩種生物都只是由同一種生物──「人類」如何分別受兩種性染色體影響身心發展的)。
例如在中世紀白人社會,高跟鞋、絲襪、褲襪、長襪,都是宮廷和上流社會的象徵式服裝。當時其圈中人的衣著打扮,男裝甚至比女裝的要來得精緻。只是到了十九至二十世紀,女裝高跟鞋、絲襪、褲襪、長襪的興起,而男士認為此等服裝穿著和保養不便(尤其對以男士作勞動為主的社會而言),加上當時社會有視女士為低鄙者之劣習,還有後來女裝發展到用以勾襯女士身體曲線美的特性(一般男士身體曲線美較為缺乏),引發男士穿高跟鞋、絲襪、褲襪、長襪的習慣逐漸式微,「甚至變成異習」,而市場上又鮮見繼續專門推出供男士穿著之高跟鞋、絲襪、褲襪、長襪,因而形成人類社會「女士可以穿高跟鞋、絲襪、褲襪、長襪等精緻服裝,而男士則不可」的性別偏見。
其影響力更及至國際標準通用的男女標識圖示──從服裝反映生殖性別,穿褲者必為男,穿裙者必為女。
頭髮方面,西方男士認為在勞動方面把頭髮留長不僅處理和保養困難,更容易釀成意外,因此男士留長髮逐漸式微,「甚至變成異習」。
至於現代當代東方男士絕少留長髮,一來受近代西方文化傳入東方社會所影響,二來則乃中華民國立國後強迫所有男士剃去滿州人慣留之鬢辮以收徹底剷除滿清餘孳之效。
上述邏輯締造成人間甚麼樣的效果?
由是者,上述邏輯強行地把一個人的所謂心理性別跟生殖性別完全掛勾,即認為一個人應該由生殖性別強行地完全控制其應有的心理性別,沒有尊重到「處灰色地帶」或「普遍以外」的自然現象。
把擁有雄性性器官者(男士)者強硬塑造成「絕對陽性」而不得帶有一點陰性,其心理與言行舉止上只能夠擁有男性化特質而不可擁有女性化特質,甚至連穿著較精緻的服裝、佩戴較精緻的飾物和留長髮也不可以;
把擁有雌性性器官者(女士)者強硬塑造成「絕對陰性」而不得帶有一點陽性,其心理與言行舉止上只能夠擁有女性化特質而不可擁有男性化特質,至於服裝則一定要穿得精緻。
除此二之外,別無他選,把「沒有完成的陽性,或是完成的陰性」的自然定律徹底推翻,以滿足人類社會對「人類陰陽應強制兩極化」的以為應有觀念。
此「以其人性別對其人性格思維言行舉止服裝等作絕對二元性決定與鮮明區分」的邏輯人為觀念於人類社會維持多年,根深蒂固;儘管這個邏輯被認為是科學根據不足,且局部干擾抑壓著人類心理與文化的自然發展和多元發展,可是迄今企圖作鮮明突破者尚未為多,主要是與社會輿論壓力關卡(例如人類美感觀念)未解決有關。況且,在人類歷史上,也鮮有因穿著「被視為屬於另一個性別」的服裝而自然死亡或遭強行處死的個案。
 
扮裝的理由動機的問題
 
研究扮裝的理由、動機有不少問題。歷史上的扮裝案例,除非是明顯與一個特定事件有關,或由扮裝者刻意強調其扮裝動機,通常都很難確定扮裝者之動機。而且現在作出的性別分類,像是同性戀、跨性別,在過去的扮裝案例上未必有意義。而且即使在現在,扮裝的人的動機也很難確定,常出現說法反覆的情形。
有關「跨性別」之「性別認同」所作的扮裝
某些人是為自身的性別認同認同另一個性別而扮裝。像是某些跨性別者就覺得在日常生活中與人交流時為求心安理得與自在,而穿著另一個性別的衣物,以表達自己正確的心理性別,繼而在自己與他人交流時希望他人適度按照「男女社群話題之異」來相應調整話題。
跨性別包括了許多次分類,比如變性者(transsexual)、變裝者(cross-dresser)、扮裝者(transvestites)、扮裝國王(drag kings)與扮裝皇后(drag queen)。
通常戀異性裝癖者或是異裝癖(transvestic fetishist)不包含在這裡面,因為在大部分的情況下這並不是一個性別議題(gender issue)(不過在實踐上很難分)。
在本文中為行文方便起見,扮裝是指行為而與理由動機無關。。但是扮裝一詞的意義未必與理由無關。某些跨性別者就以「扮裝」或是意義相關的CD(cross-dressing)、TV(transvestic)來稱呼相關的行為或人物。在此,扮裝可說就是一種身分認同。
 
戀異性裝癖者
 
人類扮裝的動機,有因為性別認同障礙而扮裝,也有因為純粹戀異性裝癖而扮裝。
這裡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戀異性裝癖不能劃到跨性別類別裡來,原因與分別如下:
跨性別者乃認為自己心理性別和生殖性別不一致,並基於在「社會普遍習慣把男女衣著風格作鮮明區分」的風氣下務求取得大眾對其內心真正性別即心理性別之認同,而進行扮裝。他們對異性服飾並不會有慾望,假如人類都回復一絲不掛,他們就不會再有扮裝的需要和擔憂,故此以戀異性裝癖並不適用於判定到跨性別者上。
戀異性裝癖的扮裝則並非因為如跨性別者般其內心不認同自己的生殖性別,而是純粹迷戀該等服飾之功能以達求滿足自身性慾幻想之目的。
很多戀異性裝癖者跟人間既有的刻板印象不同,不是跨性別也不是同性戀。而許多人就只是單純把自己定義為跨性別者,儘管他們也可能符合以上所述的其中一個分類。
職業與扮裝
職業有時會使工作者作出扮裝行為,像是台灣沒有男用絲襪,某些需要長時間站立的男性工作者就會穿上女用絲襪或褲襪。
 
演員與表演
 
男演員演出女性角色在中國傳統戲劇中有悠久的歷史。京劇大師梅蘭芳就以此聞名。民國初年開始有女演員演出男性角色,粵劇名伶任劍輝就是經常扮演男角的女演員。演員扮演異性角色稱為反串。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在就讀天津市南開中學的時期,曾參與「南開新劇」(南開中學的話劇團隊),並多次反串飾演女性角色。[7]
而較知名的男扮女演員則計有香港已故藝人張國榮,其扮裝動機乃基於在「社會普遍習慣把男女衣著風格作鮮明區分」的風氣下務求以衣著風格取得大眾對其心理性別和戀愛傾向的認知與認同。
在台灣綜藝界也有很多例子,並且用中國傳統戲劇中的「反串」一語來指扮裝。在電視界中像是藝人楊帆扮的「楊婆婆」,澎恰恰與許效舜主持的「鐵獅玉玲瓏」,還有藝人大炳的表演都是很有名的反串。在某些餐廳秀中,第三性是一吸引人的主題。
在泰國,以「泰國變性女人」為主題的表演早已是國際馳名。
在日本,1913年成立的寶塚歌劇團則以女演員演出男性角色聞名。
在長江七號電影中,周星馳的契女徐嬌、黃蕾和姚文雪反串演出男性角色[8][9][10];而韓美華則反串演出女性角色[11]。
 
特種行業
 
在台灣「特種行業」,有所謂的「第三性公關」,是由男士穿著典型女裝,再作坐檯的「小姐」。
 
掩飾身份的扮裝

中國古代民間傳奇人物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家喻戶曉,文學作品中亦有不少女扮男裝的女性形象,例如祝英台女扮男裝讀書。
 
衍生的社會問題
 
有時,扮裝者在街上行走因受社會習慣與人民審美觀念影響,會惹來別人的注意,甚至令別人感到不安(特別是男性扮裝者往往缺乏女性散發的含蓄嬌麗等特點)。
女士們則認為男士易服後難以單從服飾被辨認其生理性別,從而增加她們遇到男士非禮時防範上的困難,情況如同「披上羊皮的狼」。
因此,有些地方就設有禁止人民作異性典型打扮的法律,以減少可能出現的風化案件。而如果扮裝行為對別人構成不安,執法機關也有可能以遊蕩罪或類似罪名向扮裝者提出告訴。
新加坡法律曾經以當今社會兩性著裝習慣為規範訂立法律,並強制所有於其境內外出現或駐留的人士遵守,把「社會普遍習慣把男女衣著打扮風格作鮮明區分」的風氣貫徹硬性執行,例子繼有:
規定男士頭側頭髮長度不得足以蓋住耳朵;
規定男士頭後頭髮長度不得及膊;
規定男士不得穿著修裁標緻的衣衫、裙子、絲襪、褲襪、高跟鞋等「被視為屬於女性穿著」的服裝;
規定男士不得佩戴耳環與任何標緻飾物等「被視為屬於女性佩戴」的飾物。
新加坡境內任何民眾儀容一旦未符合上述所有規定者即屬違法。
著名日本音樂大師喜多郎曾因為在新加坡機場辦理入境手續時留長髮,與新加坡政府對男士的儀容規範不符,就被拒絕入境,而其專場音樂會也因此被迫取消。[12]
扮裝也有Cosplay或是角色扮演的意思。
 
 參考文獻
 
1.^ Berta P, Hawkins JR, Sinclair AH, Taylor A, Griffiths BL, Goodfellow PN, Fellous M: Genetic evidence equating SRY and the testis-determining factor. Nature 348: 448-50, 1990;
Jager RJ, Anvret M, Hall K, Scherer G.A: Human XY female with a frame shift mutation in the candidate testis-determining gene SRY. Nature 348: 452-4, 1990.
2.^ 中時部落格-生理人生-性的變貌
3.^ http://www.doctor.com.tw/tc_chan/paper14.htm
4.^ 中時部落格-生理人生-男性的沉淪——《Y 染色體》導讀
5.^ 中時部落格-生理人生-性的變貌
6.^ 聯合報 (2007-09-08):「罕例!每懷一次孕 就更男性化」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908/2/k6h2.html
7.^ 天津市南開中學校史館內
8.^ 《長江七號》「星光幫」──徐嬌
9.^ [ http://ent.sina.com.cn/m/2008-01-20/16431884624.shtml 《長江七號》「星光幫」── 黃蕾]
10.^ 《長江七號》「星光幫」──姚文雪
11.^ 《長江七號》「星光幫」──韓美華
12.^ 中國寧波網──淺談新加坡鞭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89%AE%E8%A3%9D&variant=zh-tw
 
變性>維基百科
 
跨性別的積極行動主義者,攝於2005年的巴黎變性者指的是那些希望或已經擁有和原本生理性別不同性別的人 。一種典型(但有點過於簡略)的例子像是 "男兒身,女兒心" 。許多變性女雖然生理性別是男性,但是覺得自己是女性;而變性男則剛好相反。
變性的過程,通常包括了實際生活體驗 (Real Life Test) 、荷爾蒙更換治療(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以及旨在改造身體第一性徵的性別重構手術(sexual reassignment surgery,或也作 gender reassignment surgery)。在制度嚴謹的國家和地區,欲進行荷爾蒙或手術治療的變性者往往需要持久並反覆地向醫師表達強烈的治療慾望,他 / 她們才會獲得合適的診斷。 為了使身體與心理認同性別保持一致,很多變性女亦會選擇進行除毛、隆胸 和 磨平喉結等整容手術,而很多變性男亦會選擇儘早進行縮胸手術。
有時我們會用 transexual (只有單一個 s 而不是 transsexual) ,以用來減少它和精神病以及醫學上的關聯性。
 
各地變性人
 
泰國變性女性
 
在曼谷Nana Plaza跳艷舞的Kathoey泰國變性女性(泰文:กะเทย,羅馬拼音:Kathoey或Katoey,IPA:[kaʔtʰɤːj])是泰國男性變女性變性人,又名ladyboy。許多華人常將其稱之為「泰國人妖」。
在古代,กะเทย是指雌雄同體,與現代所指的扮裝者、變性者或男同性戀者不同。
現代幾乎所有的kathoey都有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大部分有作過隆胸手術,有些已接受變性手術以及其他整形手術。通常kathoey很年輕就開始扮裝、注射荷爾蒙、整形等等。kathoey的扮裝與身材通常非常女性化。很多kathoey在娛樂業與旅遊業作舞者,歌舞秀,以及性工作。也常有聽說kathoey在觀光區行竊。從事娛樂業與旅遊業之外的並不多,有些則是知名美容理髮師。在泰國,多數家庭如果有個成為kathoey的兒子會很失望。法律則完全不承認變性女人。即使在變性手術之後,變性女人也不能變更其法定性別[2]。kathoey通常來自社會低層,很大一部分幼年時期因生活所迫被販賣後被改造成kathoey,自殺率顯著高出一般人,平均壽命一般不超過五十歲。
在芭塔雅作歌舞秀的kathoey1996年,一個大半由男同性戀與kathoey組成的排球隊(外號「鐵娘子」)贏得全國排球大賽冠軍。但是泰國政府以國家形象為由禁止其中兩個kathoey參加國手隊作國際比賽。kathoey排球隊的事件在2000年改編成賣座電影《人妖打排球》,並於2003年推出續集。
根據東森新聞2004年6月與7月的報導,已常常見到娛樂業與旅遊業之外的變性女人,一所技術學校也設立了變性女人專用廁所,同志和變性女人並且於此時成立「泰國同性戀政治群」,目的是向政府在同志權利議題施壓。
帕莉亞是一位參加泰拳比賽的知名kathoey。
 
外部連結
 
^ Peter Jackson, Performative Genders, Perverse Desires: A Bio-History of Thailand's Same-Sex and Transgender Cultures. ("The Homosexualisation of Cross-Dressing"那段)
^ Andrew Matzner: In Legal Limbo: Thailand, Transgendered Men, and the Law, 1999.描述1999年時kathoey的一般社會與法律狀況。 (英文)
貝月清:泰國人妖探秘/變男變女變變變! 人妖處處在身邊以及其他相關報導,《東森新聞》,2004年6月與7月
伊朗的變性
伊朗是唯一認可變性權利的伊斯蘭國家。在1979年伊朗革命前,政府從未正式關注變性議題。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政府正式認可跨性別人士並且准許進行變性手術。
 
著名變性人
 
日本:椿姬彩菜
韓國:河莉秀
其它
金星
琳·康維
帕莉亞
唐鳳
拉里·沃卓斯基
捕蠅草(en:Venus Flytrap (band)):泰國流行樂團
李晉廷
 
歧視
 
變性人常被歧視,中文被稱為人妖。
人妖是中文中的一種蔑稱,原意指男扮女、女扮男、行為怪異、不守常法的人。《南史》˙卷四十五˙崔慧景傳:「東陽女子偵闛變服詐為丈夫,粗知圍棋,解文義,遍游公卿,仕至揚州議曹從事。……此人妖也。」
作為網路用語,「人妖」指男性玩家在網路遊戲中使用女性遊戲人物形象,可以隱藏自己真實的性別也可以不隱藏真實的性別。男性玩家在網路遊戲中成為「人妖」,多數是因為對遊戲設計的男性玩家形象不夠滿意。作為網路用語的「人妖」一詞一般沒有貶義。
中國河南省副省長張大衛在2006年11月9日的「鄭開大道建設、移交及通車儀式籌備協調會」上說:「對於道路兩側的廣告牌,......不能搞些變性美女之類的廣告牌,影響河南形象。」此言對變性人充滿歧視。
 
相關電影
 
玫瑰少年(比利時 1997)
男孩別哭(美國 1999)美國Teena Brandon的真實故事改編。
人妖打排球(泰國 2000)1996年一個大半由男同性戀與變性人組成的排球隊(外號「鐵娘子」)贏得全國排球大賽冠軍的故事。
人妖打排球續集(泰國 2003)
美麗拳王(泰國 2003)泰國有名的變性女人泰拳冠軍帕莉亞的真實故事改編。
窈窕老爸(又名尋找他媽的故事或穿越美國)(美國 2005)美國一位還未動手術的MtF變性女人與兒子相處的故事。
肥皂(丹麥/瑞典 2006)
為己而生(日本 2006)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E%8A%E6%80%A7
 
 
 
 
 

台長: 阿楨
人氣(5,639) | 回應(1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性別教育 |
此分類下一篇:《寂寞之井》
此分類上一篇:《京劇‧蹻和中國的性別關係》

塵俠
以當初上帝造人時的情況來看
為何不是兩個女生 或是兩個男生
應該就是覺得陰陽調和 才符合自然法則
--他沒有創造2男1女 或是2女1男
  應該是連選擇的機會(包含3P?)都不考慮吧
2007-07-22 12:31:14
版主回應
旣是法則、當然就會有例外

你們都不了演化論
同性戀等皆非例外
而是各種可能的演化之一

是嗎?那演化可真不可思議
2007-07-23 06:59:37
男扮女
大學男穿女晚禮服窒息死【聯合報者林保光07.12.16  

高雄某國立大學趙姓男學生穿著女性晚禮服,頭罩濃煙救生袋,袋口繫皮帶窒息死亡,檢警相驗懷疑模仿SM情節「玩過頭」了。記者林保光/翻攝

高雄某國立大學趙姓男學生前晚穿女性晚禮服,頭罩濃煙逃生袋,袋口用皮帶緊繫窒息死亡;警方在他的租處找到色情漫畫書,書上有類似的SM性虐待情節,檢警昨天相驗,認為他可能「玩過頭」。
廿歲的趙姓學生住台南市,是資訊工程系三年級學生,租住在學校附近學生套房。警方最初懷疑他自殺,但他的父母向警方表示,兒子生前曾偷藏媽媽與姊姊的衣裙,沒有理由輕生;他的女友、同學也說他平日很正常,不可能有自殺傾向。
趙姓學生與林姓女友交往兩個月,兩人是同系學長妹關係。前天他騎機車載女友上學後,約好下午四時接她下課,但林姓女學生等不到他,打行動電話也沒人接。
她向警方表示,直到晚間九時卅分左右,她不放心到趙的租屋找人,見到他的機車停在樓下車棚,往二樓高聲喊他沒回應。正好房東前來,請房東上樓開門才發現出事。
高雄市警楠梓分局前晚十時卅分許據報,趕往案發現場,發現趙姓學生穿著粉紫色女性晚禮服仰躺床上,頭部罩著濃煙逃生袋,另以他的黑色皮帶繫緊袋口,皮帶扣環卡在頸部,袋內布滿他生前呼吸所凝結的水珠。
他的身體已出現屍斑,警方認為死亡至少四小時,趕緊通知他父母到場,並查訪其他租屋學生,但沒人聽見他房內有呼救聲。死者頭罩的逃生袋,是房東在每個房間準備供緊急逃生所用。
林姓女學生說,她想不透男友死亡時為何穿著晚禮服,這件晚禮服男友曾要求她穿過,當時說是向朋友借的服。
警方勘查趙姓學生的房間,發現門窗沒遭破壞,書桌上電腦螢幕仍開著網路遊戲畫面,鍵盤前另擱著整包濃煙逃生袋。
後來員警在房間浴室的鋁架上,找到三本漫畫書,其中兩本是色情漫畫,封面及內頁有女子口塞異物、頸部繫著皮帶的畫面,懷疑他學「SM」性虐待姿態,失手「玩過頭」致死。
檢警相驗後,認為死者頸部所繫的腰帶平整,無打鬥外傷,死亡原因是「自我皮帶勒頸,窒息死亡」。他父母拿到死亡證明,得知這樣的結果,說他以前在家也看過這類漫畫,不禁痛哭。
校方調查,趙姓男學生課業成績中等,平時交友並無異狀。校方將對趙生女友、班上同學進行輔導,將衝擊減至最低。

男學生套頭亡》「兒子常拿媽媽姊姊衣裙」
 
「曾想要帶他去看心理醫師,沒想到出事了」,趙姓男學生穿女性晚禮服,疑學色情漫畫情節,頭套袋、頸勒腰帶窒息死亡,父親傷心地對警方說,「兒子常拿媽媽和姊姊的衣裙,早懷疑他有戀物嗜好」。
趙姓學生的父親是公務員,姊姊是某國立大學博士候選人。趙父說,兒子從高中時期,家人就發現他看色情漫畫書,且經常偷拿媽媽和姊姊的衣服到房間,家人收走他偷藏的衣服後,仍偶爾會發現他又拿,「但沒看過他穿女生的衣服」。
他猜測兒子穿的女性晚禮服,可能是從網路訂購,「有一回兒子在家裡收到一個郵寄包裹,問兒子是什麼東西?兒子支支吾吾」,趙父說,當時夫妻就想考慮帶兒子去看心理醫師,可是怕更會影響兒子,才一直沒去看醫生。
趙父說,兒子功課沒姊姊好,平常不太和他說話,但行為舉止沒有女性傾向,也沒有雙性戀情形,自從兒子開始打籃球以及結交女友後,家人放心許多。
「看交了女朋友以後,會不會好一點」,趙姓學生大一時交了女友,當時家人很高興,但沒多久分手,趙父又開始擔憂。
趙姓學生念大學以後,幾乎每星期假日都會回家,順便拿生活費,只有上周八、九日的周六、周日沒回台南。他向母親說要留在學校寫功課,沒想到出事,讓父母和姊姊見屍不禁痛哭。

男學生套頭亡》兩月前 男友叫她試穿
 
「他一點都不娘」,趙姓男學生穿女性晚禮服身亡,同學感到訝異,但都說他沒有女性化的傾向;和他交往兩個多月的林姓學妹,認為男友只是比較「中性」。
趙姓學生死亡後,和他租同棟學生套房的十多名男同學,在警方問到他生前是不是有雙性戀或較女性化的傾向,都說「不像」、「看起來和一般男生沒兩樣」、「一點都不娘」。其中一名男同學說,他們也常到趙的房間,但沒看過這套晚禮服。
趙姓學生的林姓學妹女友說,「學長的個性應該屬於較中性的」,講話不像男生一樣豪放,或帶髒字,但也不會娘娘腔;交往以後,有時互到對方的租處過夜,都只是玩玩網路遊戲,並沒有發生親密關係。
她說兩個月前到男友住處,男友曾拿出這件晚禮服要她穿看看,當時她也好奇穿了,還問怎麼有這套衣服,男友回答是朋友社團表演時穿的,借來讓她試穿;她又問是男的朋友還是女的朋友,男友說是男的朋友,她就沒再過問。
林姓女生也知道趙姓學生房裡有色情漫畫,但她不認為奇怪,說高中時候就看過同學看這種漫畫。

男學生套頭亡》醫師:扮異性 內心躲著女人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心理科主任鍾素英說,男大學生穿女性晚禮服,透露出他「想當女生」的訊息,這種性別認同障礙又稱為「扮異性癖」,這與偷內衣宣洩性欲的「戀物癖」不同。
鍾素英說,扮異性癖很多在小時候就開始出現,他們會和女生玩娃娃、扮家家酒,甚至比女生還愛漂亮;也有在青春期或成人才出現,且隨著年紀增長而越來越強烈。
她認為男大學生高中就開始暗藏媽媽的外衣,顯示他渴望當女性,由於傳統觀念不易接受跨性別的行為,常造成當事人及家人、朋友的困擾;這名大學生會交女友,或許是想嘗試讓自己變「正常」,但內心還是想男變女,才希望女友穿上禮服,最後自己穿上滿足自己當女生的需求。
鍾素英表示,性別認同障礙者若沒有得到適當的協助,有較高的比率得到憂鬱症和自殺。如果孩童異裝行為只是偶爾出現,父母不用太擔心,但如果長時間重複出現,家長就要了解這些行為背後的意義,及早介入處理,可預防問題惡化
2007-12-16 12:02:19
懷孕男
懷孕男上電視 證實懷女娃【聯合報╱編譯蔡繼光08.04.04
 
「我是人,當然擁有自己生孩子的人權…如果自己可以生,為什麼要找代理孕母?」懷孕男湯瑪斯‧比提在歐普拉脫口秀節目中接受超音波掃描,向世人證實他的確已懷孕六個月,而且是個女胎後,這麼說。
34歲變性男比提,夏威夷出生,本來是女兒身,名叫翠西‧拉宮迪諾,還參加過美國夏威夷少女選美比賽。後來,她決定要當男人,並接受變性手術,但仍保留她的生殖器官,讓他可用捐贈的精子受孕。
在鏡頭中,比提驕傲地看著掃描螢幕上模糊的胎兒影像,那是他和妻子南施‧羅伯茲數個月後即將抱在懷裡的孩子。他告訴歐普拉和「時人」雜誌,他很想吃黃豆和朝鮮薊。
不過,即將為人父的比提坦承,周圍的人並不完全贊成,甚至他的家人當中,還有人用「怪物」來形容他和南西的這個孩子。他說:「我不冀望每個人都能愛我們,但不能因為我們和別人不同,就把我們看成怪胎。」
將來這孩子應該叫誰爸爸,叫誰媽媽?比提告訴「時人」:「我當然是爸爸,南施才是媽媽。懷這個孩子,並沒有讓我變成不是男人。」
節目播放比提夫婦在俄勒岡州住家附近逛嬰兒用品店的影片。比提說,懷孕期間最令他覺得難受的,就是覺得自己不斷的「腫」起來,老是找不到合適的衣服穿。
他解釋,由於南西生病,被迫切除子宮,他才決定自己來代勞。他的預產期在今年七月。

遏少男變性 泰禁非醫療去勢>中時08.04.04黃文正

     泰國衛生部2日下令,暫時禁止全國1萬6000家醫院和診所施行非醫療目的去勢手術,若違反禁令,將強制勒令歇業。近來,泰國私人診所以極低廉的價格替青少年男子施行閹割手術,作為變性的第一步,引起外界強烈批評。
     泰國衛生部此項決定,主要係回應上周家長與同性戀人權團體之抨擊,泰國許多醫師替未滿18歲的男子動去勢手術,他們認為,這些青少年不論生理或心理狀態皆未臻成熟,應等到年滿18歲後才接受這類手術。
     衛生部官員表示,禁令將會持續下去,直至負責制定醫療道德標準的「泰國醫師公會」為這類手術訂出新的施行準則。官員強調,為青少年進行閹割手術,不僅危害其身心健康,而且「非常不道德」。
     據稱,這些男孩希望在成年前便先接受去勢手術,好讓自己的身體不會發育太壯碩,肌膚也更光滑,等未來再進行其他變性手術後,可以變得更有女人味。
     根據泰國法令,未滿18歲的青少年,只要獲得父母同意,就可接受去勢手術,但批評者認為,即便有家長的許可,醫師也不應替未成年男孩進行這種手術。
     尤其,若干私人醫院在網路上大作宣傳,宣稱去勢手術只要4000泰銖(約台幣4000元),前後僅需20分鐘,且可秘密進行,比全套變性手術便宜許多,頗有誤導青少年之嫌。
     上周,曼谷的私人診所PratunamKanpaet被查獲涉嫌替未成年男孩動去勢手術。診所負責人賽普澄清說,他做過這種手術超過500次,對象有泰國人,也有日本、美國和英國等外籍人士,「但年齡都超過20以上。」
     泰國對變性人或第三性公關向來採取開放的態度,而泰國的變性人選美大會,或華人社會俗稱的泰國「人妖秀」,更早已馳名國際。
2008-04-04 10:06:05
男變女
跨性別者謀職難 育伶窮到剩88元>中時08.04.24林倖妃

     正等待從男變女的跨性別者「育伶」昨天出面,控訴《性別工作平等法》無法給予保障,他失業至今,面試時雇主以各種理由婉拒,便利超商甚至直言「無法接受」,他窮到身上只剩八十八元。育伶沉痛地說,「是不是一定要被逼從事八大行業」?
     廿二歲的育伶在國中階段即隨同在中國從商的父母離台,在香港就學,兩年前回台就業。由於父母親不認同他的跨性別身分,目前身分證上仍是「男性」。返台後,他逐漸從中性穿著變裝為純女性化,髮長及肩、化淡妝,外表上很難辨認出「她」仍具有男兒身。
     育伶表示,在台灣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便利超商打工,當時仍是男性偏中性打扮,因此沒有太大問題。沒多久跳槽媒體公司擔任「創意總監」,後來因公司縮編而遭裁員。最近一份工作是在視聽製作公司任剪接師,當時他的外表已是「她」。
     但才一個多月,公司就以他沒有汽車駕照等理由辭退他。育伶說,由於已習慣女性化裝扮,也自認這才是真正的她,此後找工作都以女性身分。但從剪接助理、剪接師到餐廳服務生、夜店吧台招待,寄出四十多份履歷,常在面試後,人事單位發現是男性後就被以不缺人或莫須有理由搪塞不錄用。
     育伶說,雖然他已將名字改為女性化的育伶,身分證照片看來也是個清秀的女生,卻無法抹去性別欄「男」的事實。一次想去住家附近便利商店打工,對方卻直接說:「你這樣的狀況,我們無法接受。」
     另一次,一家中餐廳主管知道他是跨性別人,仍說「沒關係」,並同意他穿女性制服上班。但向人事部門報到時,人事主管說「以後再通知你」,從此石沉大海。
     育伶在香港出生、有香港公民身分。他無奈地說,精神科醫師評估確認他有「性別認同障礙」。原本希望努力籌錢,可以到香港變性,如今找工作處處碰壁,都快活不下去,相當沮喪,不知《性別工作平等法》對跨性別者有何保障!
2008-04-24 11:40:01
阿楨
【楨:片長71分的《父親的衣櫃》多臉部特寫和變裝秀,偶有二段親人間怨懟及對性別議題之辯也點到為止,即使剪些生活紀錄也無助於了解其心路歷程與感情世界。另參本館:《男裝扮終生》 《另一個衣櫃》】

父親的衣櫃(All about My Father)

編導:伊文.班尼斯泰(Even Benestad)
演員:艾斯朋.班尼斯泰(Esben Benestad)
挪威 / 2002年 / 71分鐘 / 輔導級
得獎:柏林影展最佳紀錄片泰迪熊獎
   邁阿密同志影展最佳紀錄片
◎ 劇情簡介 
  艾斯朋是丹麥一名人人敬重的醫生,他娶妻生了一雙子女,但卻很少人知道他其實有著變裝癖好。
  艾斯朋的兒子伊文已經二十六歲了,他決定為五十二歲的父親拍下紀錄片,而艾斯朋也爽快答應了。
  影片從年輕時的艾斯朋與妻子莉芙的婚禮開始,艾斯朋像一般的新郎一樣雀躍,他深情地吻著新娘,然後很快地大女兒伊莉莎白在無預警下出生了,而伊文則是透過兩人共同商議而產下。
  透過從事插畫工作的伊莉莎白口中敘述,她對父親是相當崇拜的,因為她認為父親樣樣事情都能勝任,而且更欽佩他的才能。伊莉莎白邊敘述邊繪著一幅未完成的人像畫。
  而莉芙的敘述則令人驚嘆,因為有一天上班忘了拿公司的鑰匙,於是匆匆趕回,卻發現家門被反鎖,她敲門許久,丈夫才來開門,但莉芙也在當下發現艾斯朋身著女裝並畫了濃妝,這令莉芙震驚不已。而艾斯朋當下則是羞愧不已,並向妻子承諾他會立刻停止這種變裝的行為。但莉芙發現這只是推托之詞,因為沒多久艾斯朋又故態復萌,這令莉芙困擾不已,最後夫妻訂下變裝的時刻表。意即家人不在時艾斯朋可以沉浸在他自己的變裝世界,但家人在時則應禁止。
  但事實上艾斯朋好幾次以女妝的扮相與女兒一起出遊。伊莉莎白倒不會有怪異的困擾或排斥,反倒是艾斯朋認為唯有如此才能紓解心靈背後的壓抑。
  從艾斯朋的自述中透露,他八歲時開始偷穿女裝,稍長之後更常偷母親的內褲穿,然後慢慢薰染了情慾的併現。艾斯朋的妻子最後無法忍受,只好下堂求去。而艾斯朋又認識了從事心理分析與輔導的第二任妻子艾莎。
  艾莎除了與伊莉莎白有些不愉快的小衝突之外,她與伊文及艾斯朋都能和睦相處。而她也全力支持艾斯朋變裝的慾望。
  艾斯朋與伊文在影片中有一段鮮明的對話,艾斯朋認為他這麼做其實也為一些相同心境的人提供了心靈的出口,他的自白以及對生命的詮釋是無怨無悔的。
2011-03-09 12:38:01
版主回應
劇情分析

  紀錄片至今的進展早已脫離過去傳統的制式觀念,甚至有更多的創作是與劇情片密不可分。或許是時代的價值觀不同,在認知上自然就會有更多的詮釋空間了。
  以自己的父親為題材幾乎是很多創作者的首選,因為從自己的角度觀察,自然比任何人更能深入其中;但缺點是因親情的緣故而容易流於報喜不報憂的困境。
  導演以特殊的觀點切入,雖然鏡頭只圍繞在家人的各自呈現,但卻也很快地在觀眾心中建構起故事整體的輪廓,毫無保留地從各人目光中獲得的線索其實才是客觀而值得注目的。
  伊莉莎白被訪問時也同時在繪製一幅畫,而在劇情結束時,畫作中的人物也完成了。這個畫作中的人似乎在搜尋著比夢境中更難掌握的心靈聯繫;而這個圖畫中的男人不也正是艾斯朋夢中的自我呼應?
  其實人的一生很少有人能夠明確地表示真正的目標,每個生命階段甚至每日每刻的念頭都是令自己困惑不已的。在追索與獲得之中,顯然也失落了不少。也許堅定了理想,但終究裡想也只是一種想法罷了。
  艾斯朋從事醫生的行業是人人稱羨的,但他變裝的癖好卻是一個令人困惑的難題,也許很多人會從心理與生理的角度來批判,但「父」片卻比任何醫生的見解更有效地命中核心問題。
  如果這是一種現象,那我們應該要用何種角度與心態來看待呢?艾斯朋的現象不會是個案,過去存在、現在存在、未來亦不會消失,只是這些現象與傳統的社會價值觀有了極大的差異與認知,所以才引得其妻無比的震驚,甚至最終離婚收場。
  艾斯朋剛被發現時也是屈服於傳統的認知的,他羞愧認錯,但這正是他最矛盾的所在。艾斯朋雖然打扮女裝而顯得更自在,但別忘了他依然還是希望保留男人的身軀與本色,性別在他身上顯然有了矛盾與掙扎。
  艾斯朋從八歲起就開始體悟身著女裝的樂趣,這似乎透發了艾斯朋體內男女賀爾蒙難分軒輊,既然社會體制是男女在外型與服裝都有了分別,但體內賀爾蒙的決定卻令傳統見解有了訝異與驚恐。畢竟違背道德觀念的呈現暫時是無法見容於世上的。
  艾斯朋願意將自己外在與心靈全然暴露在鏡頭之前是需要極大勇氣的,而這樣的認知也最終被提昇至本片的主旨,也因為如此而提昇了這部紀錄片的質感與厚度。也許導演或艾斯朋本人甚至其他人都無法告訴我們一些真相與答案,但這個過程卻散發了無比的因子,從而讓觀眾去思索一些問題。
  也許再過十年,這部影片就不再如此令人訝異,但這份承先啟後的任務卻是本片必然的精神所在。在未來的時日中,同性戀或類似變裝癖都不會被歸納至社會的陰暗邊緣,相反地,這些情況會全然被社會所接納甚至受到法律的保障。
  父親與母親是兒女心目中的標竿,尤其在成長與學習過程中是一切的指引中心。男孩會渴望模仿父親刮鬍子的動作;女孩子則模仿母親的化妝,但艾斯朋兩樣都做了抉擇,問題是,艾斯朋會因此被歸納為有問題的兒童嗎?
  如果艾斯朋在八歲時就被大人發現他的癖好,對他而言不知是福是禍?對艾斯朋而言,生命中伴隨而來的插曲應該也是一種考驗,雖然如此,艾斯朋拿捏相當得宜,他游離在男女之間,也樂在其中。譬如他可以用女妝陪女兒外出購物;也可以用男妝粉刷遊艇或傢俱。既是如此篤定,自然在兩性之間的心靈認知有其獨到的見解。
  我們見到的外在世界,其實不見得都是真相,迎面而來的路人,我們會以什麼角度去評估對方呢?大部份的人必定是以自己的主觀認定來看待,但這又能得知多少的真相呢?答案不顯自明。
  導演選擇這個題材也是令人讚嘆的,面對自己從小就天天相處的父親,而切入的主題也是如此的另類,導演的心態反而更是令人好奇的。或許導演並不是真正了解自己的父親,而面對父親神秘的內心世界卻又是如此好奇,於是下了這麼大的決定,究竟是要探討父親真正的心靈?或是想探究自己的困惑?
  艾斯朋著裝的過程也許讓許多人訝異,但在這個看似突兀的畫面中,於艾斯朋而言卻是最自然不過的。而這一切全都掏出在觀眾面前,確實有了「解構」傳統思維的動力。或許也唯有如此才能當頭棒喝地導引觀眾步入檢視與反省的空間,從而認知思索這一切的價值觀與傳統、新潮思維間的相互辯證。
  紀錄片是一般喜歡拍片的朋友較容易上手的方向,但嚴格地說,要完成一篇紀錄片的佳作卻也是不容易的事。不僅在探討的對象應該有新的見解與詮釋;而創作者更應該跳脫傳統的桎梏。
  「父」片在柏林影展中獲得肯定,這與取材的方向有關,但最後父親與兒子相互的申論倒也令人擊掌,相對地也豐沛了作品的質感。
http://blog.sina.com.tw/hero_movie/article.php?pbgid=2803&entryid=585920
2011-03-09 12:39:06
阿楨
同性戀與雙性戀 類固醇使用率高 中時2014-2-3

為求猛男體格,有人會在沒有醫生處方的情況下非法使用類固醇。根據美國最新一份研究顯示,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非法注射類固醇的比例竟是異性戀青少年的6倍。
整體而言,約21%同性戀與雙性戀男孩表示,曾非法使用類固醇。至於異性戀男孩,比例則大降為4%。主持研究計畫的心理學家布雷希爾(Aaron Blashill)表示,兩者之所以出現懸殊差異可能是因為同性戀與雙性戀男孩對於擁有「理想」男子體格有強烈渴望,因此承受的壓力也高於一般人。
2014-02-04 13:04:58
圖博館
泰國和尚變性後當模特代言內衣爆紅(視頻) 2015-12-18

視頻中的這位女生是現在泰國非常火的內衣模特,她的名字叫Mimi Tao,天生長了一副好身材,大長腿比例驚人。然而,不久之前,她還是個純爺們,還是個僧人。
小時候的Mimi Tao在一個富裕的天主教家庭中長大,本名叫做Phajaranat Nobantao,還是個男孩子。12歲的時候被送到泰國的僧人學校,剃髮為僧。但是他漸漸發現,自己的潛意識裡其實是想做女人。
於是他會偷偷地模仿女孩說話和走路,偶爾還跟寺院裡另外三個好朋友一起化妝。那時候他最喜歡的是在臉上擦上粉,畫上眉毛和紅唇,在房間裡走貓步。
但是因為寺院裡戒律森嚴,所以Phajaranat也不敢在公共場合表現出自己的女性化。就這樣默默地在廟裡修行了6年。
後來,因為​​母親欠了很多債,家裡出現了經濟危機,為了賺錢,Phajaranat決定要變性,靠表演賺錢,盡快幫母親還債,同時也圓了自己一直以來做女人的夢想。
他開始服用各種激素類的藥物,並且接受了變性手術,給自己改名為Mimi Tao,開始準備成為一名模特。
但一開始時,泰國並沒有人願意僱傭Mimi,於是她輾轉到了新加坡開始自己的模特事業。漸漸地,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她,她也得了很多模特的獎項,所以當她再回到泰國的時候,也順利地紅了。
現在的Mimi,是泰國最炙手可熱的內衣模特,但是Mimi 表示,自己始終沒有忘記曾經在寺院的生活,時至今日,她仍然遵守著一些和尚的戒律,還說有朝一日自己或許要重回寺院,當一名和尚。
  回應
 韓國美女靠整,日本美女靠畫,中國美女靠P,泰國美女靠閹
 亞洲四大邪術:韓國整容,日本化妝,泰國變性,中國PS. 聊以慰藉的是中國邪術對人傷害最小~
 模特都長那麼醜麼?
 曾經有個理論:模特是展示衣服的,衣服才是主角,所以模特只要身材好,不能長得太美,走秀時也不能笑,不然就會喧賓奪主了
 以淘寶買家秀觀之,不過一過時理論,重點還是看臉看身材,身材走樣的大媽穿啥都是大媽!
 佛的國度這種事情讓人看不懂
 佛是不分男女的
 觀音就男生變的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公知大V噴子在鬼打架!另詳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啥是雙修? 觀音與法華 《後異性戀革命》 《閹夫情結》 《男裝扮終生》 《另一個衣櫃》 單元成家方案 《京劇‧蹻和中國的性別關係》)
2015-12-19 10:37:48
圖博館
丹麥女孩 維基百科

預算 $1500萬美元
票房 $5389萬美元
  《丹麥女孩》(英語:The Danish Girl)是2015年的一部英國傳記劇情電影,由湯姆·霍伯執導,改編自大衛·埃伯肖夫2000年的同名小說,以丹麥畫家莉莉·埃爾伯與格爾達·韋格納鬆散的生活為靈感啟發[3]。電影由艾迪·瑞德曼分別飾演埃納·莫恩斯·韋格納及莉莉·埃爾伯,他是已知最早接受變性手術的人。而艾莉西亞·維肯特飾演埃納的妻子格爾達·韋格納,其他演員有艾梅柏·希爾德和班·維蕭等。
  本片被選定於2015年9月12日的第72屆威尼斯影展的正式競賽電影[4][5],並在2015年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的特別節目組展出[6]。電影於2015年11月27日在美國焦點影業限定發行。2016年1月1日環球影業在英國發行。艾莉西亞·維肯特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
  目錄
1 劇情
2 演員
3 製作
3.1 開發
3.2 選角
3.3 拍攝
4 後期製作
5 發行
5.1 市場
5.2 被禁止上映
5.3 票房
5.4 評論回應
6 爭議
6.1 歷史準確性
7 獎項
8 參考文獻
9 外部連結
  劇情
在1926年的哥本哈根,畫家格蕾塔·魏格納(艾莉西亞·維肯特 飾)一次因模特兒失約,而說服她的風景畫家丈夫埃納爾·魏格納(艾迪·瑞德曼 飾)穿上女裝來充當女模特以完成畫作。這次扮演女性讓埃納爾潛藏的女性基因被喚醒,他不斷模仿女性的神態,並享受著成為一個女性。女性的埃納爾在談笑中更把自己稱作莉莉·艾爾伯,並在畫家們的聚會上與一個男人吻起來,當下使格蕾塔感到困惑...
  格蕾塔的作品很受歡迎,導致格蕾塔經常把丈夫畫成女人,莉莉成為了格蕾塔的「靈感女神」。她的成功引發了一個不可收拾的局面,埃納爾逐漸拋開自己男性的身分,他的行為變得女性化,並以莉莉·艾爾伯的身分來生活。格蕾塔與莉莉搬往巴黎,格蕾塔繪畫女性狀態下的埃納爾,這深受畫商的青睞,使格蕾塔雀躍,她從未試過這樣。就在那時,格蕾塔追尋的畫商漢斯(馬提亞斯·修奈爾 飾),漢斯是莉莉(埃納爾)兒時的好友,格蕾塔與漢斯相互吸引著,而她與莉莉的關係正不斷變化著...
2016-03-07 08:53:38
圖博館
緃然面對社會非議,格蕾塔因為愛而一直因扶持著她深愛的埃納爾。在這趟人生旅程上,格蕾塔找到愛下去的勇氣,而埃納爾則學會勇敢做回自己...
  評論回應
《丹麥女孩》普遍從評論家當中獲得好評,特別是對於演員的演技,以及靈敏的處理一個困難的題材。在爛番茄網站,電影有70%的評分,基於186個評論,平均得分為6.6/10,一致意見寫著:「《丹麥女孩》作為埃迪·雷德梅尼天賦的另一個展示平台,以一齣精美的傳記片形式去拍攝,酸楚地探索一個發人深省的主題[47]」。在Metacritic網站,電影得分66/100基於40個評論,指出「總體看好的評論」[48]。
  這部電影的演技,尤其是埃迪·雷德梅尼和艾莉西亞·維肯特當主角,獲得了相當的好評,《神奇收費亭(Phantom Tollbooth)》的瑪麗·艾斯納爾(Marie Asner)指出,「演戲成就了這齣電影[49]」。《衝動玩家(Impulse Gamer)》的達明·斯特拉克(Damien Straker)指:「這兩個演員的演出給它一個扣人心弦的情感重量,這是非常有影響。[50]」雷德梅尼的表現被形容為「他可以把自己沉浸到角色那樣深,是另一個優秀的例子」3AW的占·斯肯布裡(Jim Schembri)說。《闊德城時報(Quad City Times)》的琳達·庫克(Linda Cook)指:「發人深省,令人心碎和可信的[51]」。
  《Vulture紐約雜誌》的凱爾·布坎南(Kyle Buchanan)抱怨說,「這是同性戀與變性人電影的潮流,實際上是關於所有順性別的人。[52]」。而《雪梨晨鋒報》的保羅·伯恩斯說這是個損失的機會,其中連衫裙是比情感更有說服力[53]。
  大中華地區方面,《明報周刊》的釋姬指:「男主角女性演出多麼的嫵媚,女主角流著淚的卻多麼的搶戲。細緻的演繹,動人的刻劃,足見導演功力。」《號外》的張高翔說:「電影證明愛的存在並非只有一種形式,也別以為將它與任何制度縛綁在一起,才配得被稱頌。」提到女主角的演技,影評人陳志華稱讚:「艾莉西亞·維肯特表現出眾,令人信服。」而影評人宣柏健稱:「女主角那義無反顧的支持令人讚嘆。」至於男主角,影評人鄭政恆說:「埃迪·雷德梅尼的演出上乘,繼《愛的萬物論》之後,再一次教人嘆為觀止。」及著名作家王迪詩說:「埃迪·雷德梅尼的演技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 — 登峰造極。演戲可以細膩到如此地步,到底是不是人類?」影評人邁克也讚嘆男女主角的演技:「男女主角毋須奧斯卡加持,自動當選我心目中的影帝影后![54]」
2016-03-07 08:55:41
圖博館
爭議
電影收到一些批評是對於由一個順性別的演員去飾演一個跨性別女性[55],它同樣被評為以女性化情色,掩蓋其歷史上跨性別人士的真實故事[56][57],並以虛構故事來掩飾這是莉莉·埃爾伯與格爾達·韋格納的真實故事[58][59][60]。
  歷史準確性
電影是根據大衛·埃伯肖夫的同名小說而寫的。這本小說,根據埃伯肖夫所述,並非試圖說出一個真實故事,他不僅想寫關於埃爾伯的內心世界,也創作了書中其他角色,例如是漢斯和亨里克,這兩個角色都出現於電影中[3]儘管有許多不準確,電影以一個「真實故事」及「一個真實的愛情故事」[35][61][61][62][63][64][65]。
  格爾達·韋格納描繪自己是一個自然的金髮和藍色眼睛和白皮膚的女性(因為她用自己的自畫像)[66][67],而艾莉西亞·維肯特是個自然深棕色頭髮與棕色眼睛以及天然橄欖色皮膚的女性,在拍攝電影時,她需要戴上金色假髮,她向《紐約時報》稱製片人需要她的膚色變得白皙,讓她光亮些[68]。
  電影所描述的是由1926年開始,當時莉莉是44歲,而格爾達是40歲,他們的婚姻維持了26年(1904年—1930年),他們結婚當時分別是22歲和18歲。電影只提到莉莉和格爾達已經結婚6年了。
  格爾達·韋格納在電影描述的事件時是43至44歲。在1930年,莉莉接受變性手術的時候是47歲,翌年她死亡時是48歲。而埃迪·雷德梅尼在拍攝時33歲,艾莉西亞·維肯特只有26歲。
  格爾達和莉莉於1912年搬到巴黎,當時他們分別26及30歲,但電影中他們看起來就像20年代末,巴黎於1910至1920年代奉行自由主義,這就能解釋為何格爾達與莉莉能夠公開地以同性戀的身分去生活[66][69]。而在莉莉穿著男性裝束的場景,被兩名男子誤認為是同性戀者後毆打的情節是虛構的。
  莉莉在變性後的姓名改為莉莉·伊爾莎·艾爾伯(Lili Ilse Elvenes)。
  莉莉·易北(Lili Elbe)這名字是電影中使用的名字,是由哥本哈根的記者路易絲·盧盧·拉桑(Louise "Loulou" Lassen)命名的[70]。
  電影的主題是包括格爾達的性傾向[71],這由她所繪畫的情色繪畫中足以證明[72][73],格爾達與莉莉的關係,在他們的婚姻於1930年終止後便在小說及電影中省略了[74][75]。
2016-03-07 08:56:06
圖博館
格爾達·韋格納的著名女同性戀情色畫作從未於電影中提及過,事實是在莉莉最後的手術及死亡之時,她都不在莉莉身邊,而是跟她的第二任丈夫,義大利官員費爾南多·門於義大利生活。隨後格爾達於1936年離婚,沒有兒女亦沒有再婚。後來她回到丹麥,窮困潦倒並走上酗酒之路,最後她死於1940年。
  漢斯·阿希吉的角色(馬提亞斯·修奈爾 飾)並沒有出現在她的生命中[76]。
  莉莉在最後的手術和死亡時的男友是法國畫商克勞德·勒瓊(Claude Lejeune),那個是她想與之結婚並有孩子的人。有照片顯示莉莉與克勞德於1928年開始相戀,當時莉莉還是跟格爾達仍有婚姻關係。電影中並沒有提及過克勞德,而亨里克的角色(班·維蕭 飾)就是,如之前提及過,是虛構的[58][77][78][79]。
  圍繞莉莉死亡的重要因素在電影中被省略:她在1931年進行子宮移植(第五次手術),她死於器官排斥,當時她48歲。但在電影中,她死於第二次變性手術。
  事實上,莉莉並非第一個女變性者,亦非第一個接受變性手術的人。多拉·里希特(Dora Richter),出生時名為魯道夫·里希特(Rudolph Richter),他生於1891年,他甚至早於童年,顯示「傾向採取以一個女性的方式進行的行動」,並在1922年,他自己要求被閹割,當時馬格努斯·赫希菲爾德(Magnus Hirschfeld)為她安排了雙側睪丸切除術 (閹割),並開始調查減少男性荷爾蒙對她手術的影響。她打扮成一個女人,在赫希菲爾德研究所內做家務。赫希菲爾德親切地稱她作Dörchen(小多拉),並把她的轉變過程以一個易裝癖的課題記錄於他的性別研究《Geschlechtskunde》,然後把它出版。研究所的醫生費利克斯·亞伯拉罕(Felix Abraham)發表了Dorchen的性別轉變為案例研究:「她的閹割過有效果 - 雖然不是很廣泛 - 使她的身體變得豐滿,限制她的鬍鬚生長,這可見乳房發育首先的跡象,並給予盆腔脂肪墊...是個更女性化造型。」在1931年6月,多拉年約40歲,她的陰莖被該研究所的醫生列維·倫茲(Dr. Levy-Lenz)截去,然後由柏林外科醫生喬哈爾班德教授(Prof. Dr. Gohrbandt)通過嫁接人工陰道到多拉體內[80]。多拉成為了記錄下首個跨性別女性接受接受陰道成形術。根據費利克斯·亞伯拉罕醫生記錄,在該研究所工作的精神病學家記述,她的「首步女性化被閹割的方式」於1922年創立。
2016-03-07 08:57:23
圖博館
「在此之後有一段長時間的停頓,直至1931年年初,當陰莖截肢術於6月完成,這就是上述所描述的手術。」由埃爾溫·喬哈爾班德教授進行了高難度實驗性的陰道成形術(1890年-1965年)。這高難度實驗性的手術(其中包括首次試驗的陰道成形術)都是一個非凡的成就,結果所得到的宣傳是足以引誘莉莉到研究所。莉莉的個案比Dörchen的更高姿態[81]。莉莉成為了喬哈爾班德教授自1931年後,第二個進行陰道成形術的跨性別女性,她的閹割和陰莖切除術由路德維希列維·倫茲醫生(Dr. Ludwig Levy-Lenz)於之前一年進行,這些初步的手術有時造成了莉莉進行變性手術日期的混亂。喬哈爾班德教授的手術故意完好的留下陰囊殘餘,以以在稍後的日期修改陰唇,但由於不明的原因,他自己沒有執行進一步的程序。相反,Elvenes的個案則由與媒體關係友好的納粹黨員庫爾特醫生於德勒斯登婦女診所(Dresden Women's Clinic)接管。在這裡,這裡,陰唇整型術和隨後的外科修正,在有抗生素前的時代,莉莉由於感染於1931年9月死亡。1955年5月,納粹學生於1933年5月在性科學研究院進行燒書儀式,及1945年2月遭盟軍轟炸襲擊,銷毀了德勒斯登婦女診所及其記錄,神話般的過程,與麗麗易北的敘述不一致,這可能永遠得不到解決。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B9%E9%BA%A6%E5%A5%B3%E5%AD%A9

另詳參【圖博館】:《羅德列克》 《歌女五美圖》 《後異性戀革命》 《男裝扮終生》 《另一個衣櫃》 單元成家方案 《京劇‧蹻和中國的性別關係》
2016-03-07 08:57:44
阿楨
羅琳新書再度激怒跨性別人士 網友諷她事業完了 2020-09-15 聯合報

暢銷小說《哈利波特》(Harry Potter)作家J.K.羅琳(J.K. Rowling)於9月15日發行最新推理小說《混濁之血》(Troubled Blood),,內容寫到一位有「變裝癖」的男性,裝扮成女性犯下連續殺人案,這樣的人物設定引發性別平權人士的不滿。
今年6月,她轉推一篇文章標題寫著「有月經的人」(People who menstruate),嘲諷該標題的寫法拐彎抹角、認為大可直接稱呼女人。
羅琳這種說法認為有子宮、有月經才算是女人,把跨性別女性排除在外,她也被批為「TERF」,意思是「排斥跨性別的激進女性主義者」。
有網友指儘管羅琳還活著,但她的職業生涯很可能已經「完了」。一位用戶在推特上寫道:「紀念J.K.羅琳,即使她還沒過世,但她藉由自豪地憎恨跨性別者而親手毀了自己的事業。」
  回應
寫本小說就變批評性別平權,全世界寫小說就要寫同性萬歲囉
大家互相尊重,性平的時代來臨,但跨性別的人別得寸進尺成為霸道的弱勢
我認同,而且其實在叫罵的有很多並不是真的跨性別人士,而是所謂自認自己公正的人士,我也認識幾位同性戀的朋友,他們並沒有這麼敏感。
2020-09-16 08:03:17
阿楨
被嘲諷失去大量讀者“睡得著覺”?羅琳:看到版稅就不痛苦了 2022-10-14 觀察者網

有關英國作家、《哈利波特》系列圖書作者J.K.羅琳在跨性別問題立場上的爭議仍在繼續。
14日,有國外線民在社交媒體嘲諷羅琳失去了大批讀者“還睡得著覺?”對此,羅琳用“凡爾賽”的方式回應道,“我看了下最近的版稅支票,發現痛苦很快就消失了。”
近年,羅琳始終因其對跨性別群體的觀點身處爭議之中,除了被反對人士視作“患有跨性別恐懼症”外,還持續遭到激進線民的網路暴力。
羅琳也不選擇回避,反而時常會在推特帳戶轉發並回應一些冷嘲熱諷。
“你的言行給一群曾經崇拜你的人造成了巨大痛苦,你變得如此冷漠,這讓人很受傷。我想錢是你知道的唯一真正重要的東西。”
也有線民為羅琳鳴不平,“她哪裡變了?羅琳為女性辯護,她說孩子不應該跨性別,一個穿著裙子的男人不可以進入女性的空間(廁所、浴室等)和性別等等。就是這樣。”
《福布斯》雜誌網站2020年,羅琳是世界上收入第二高的作家(淨資產6000萬美元),僅次於美國驚悚推理小說作家詹姆斯•派特森。
  回應
一個正常的女作家,跟一群西方世界怪胎戰鬥,佩服!
她是建制派白左,只不過現在激進白左當道,讓她看起來正常了些。
這作者的觀念是正確的,但這個回答真的是不高級。
人家明顯說的是:我的版稅正常,說明讀者並沒有流失。
2022-10-16 08:08:29
阿楨
海豹隊員出櫃爆紅 10年後宣布「終止變性」:毀了我一生 2022/12/12 中時

美國海豹部隊隊員貝克(Chris Beck)2013年因公開出櫃成跨性別者、並且經歷變性過程聲名大噪,10年過去,如今已退役的他近日宣布「終止變性」(detransition),更稱這個過程「毀了他一生」。
綜合福斯新聞網(Fox News)、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現年56歲的貝克過去在美國海軍服役20年,更曾隸屬於菁英海豹部隊第6小隊(SEAL Team 6),他出勤過13次,榮獲包括紫心勳章(Purple Heart)、銅星勳章(Bronze Stars)在內等逾50枚勳章。
2013年貝克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知名主播安德森古柏(Anderson Cooper)專訪,公開宣布出櫃成為跨性別者,說明自己變性成為女性的過程,這段專訪讓他爆紅。貝克經歷過辛苦的整形手術,讓五官變得更為女性化,並且留長髮、穿著女裝、使用荷爾蒙,與過去留著大鬍子的粗獷外型有天壤之別,他同時改名為克莉絲汀.貝克(Kristin Beck),不過沒有進行性別重置手術。
貝克近日接受保守派人士史塔巴克(Robby Starbuck)專訪時宣布「終止變性」,稱這個過程「毀了一生」,呼籲美國人覺醒,批評美國的跨性別照護產業正在傷害兒童。
「你們在CNN上看到的有關我的臉的一切,別相信任何一個字,過去10年我所發生的事摧毀了我的生活,我毀了我的生活,我不是受害者,是我自己造成的,但我獲得了幫助。」
「我要負全部責任,我上CNN以及所有其他的,這也是為什麼我現在會在這裡,我在試著改正。」
貝克更批評自己當年無知、被利用,「我被利用了,我非常天真…我被宣傳,我被有更多知識的人利用,他們知道自己在幹嘛,但我不知道。」
貝克談到自己當年變性時,只在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諮詢1小時就獲醫生開立荷爾蒙。
他稱全美有數千家性別診所,只要孩子走進任何一間診所然後說自己是「男人婆」或「這讓我感覺比較舒服」等,心理醫生就會判定是「跨性別者」,「然後隔天你就能使用荷爾蒙,這與他們開給戀童癖者化學去勢的是同樣的荷爾蒙,現在他們開這個給健康的13歲青少年。」
「這看起來對嗎?這也是為什麼我現在試著告訴美國人覺醒。」
貝克稱自己已經7年沒有使用荷爾蒙。
  回應
太自由了,不過,也自由到可以反悔
他(她)應該是當年出名的錢花完了,又出來炒新聞,再變回男的,再賺一筆。
鬼島同性婚可以昏多久?
看看台灣,同婚大行其道,少子化其來有自。
2022-12-13 08:11:08
阿楨
網轟同志遊行太暴露很噁 喊話阿本「規勸」他發長文回應 2024/10/30 中時

第22屆台灣同志遊行活動26日在台北市府前廣場舉行,出櫃男星代表之一阿本(翁瑞迪)也和好友一起參與活動,隨後他也在臉書分享心得,但卻網友留言表示,部分同志穿著過於暴露、不倫不類,難以得到大眾尊重,甚至有「他們穿這個服裝好噁心」聲音出現,喊話希望阿本出面規勸他們,對此,阿本發出長文回應。
阿本在臉書上透露有男網友在留言區向他喊話:「希望阿本可以勸勸部分同志,穿著不要那麼暴露,遊行把自己的穿著搞得不倫不類,真的不要妄想得到大眾尊重」。對此,阿本坦言自己可以理解對方的喜惡,他過去也曾有「為什麼要這樣穿」的疑慮,不過之後開始慢慢理解,他認為「尊重不一樣」就是這個遊行重點,「我們用一般普世的社會價值,去檢視與自身不同的事物、人、觀念時,就很常會有歧見,甚至深化到歧視」。
阿本提到甚至會有「他們穿這個服裝好噁心」、「男生喜歡男生好噁心」這樣的聲音出現,但他反問:「到底普世價值是誰說了算?尊重是誰有資格給?跟誰在一起要得到誰的允許?」阿本表示自己很感謝遊行裡,大家願意展現自我很真實赤裸的樣貌,雖然會對許多人造成衝擊,但他覺得這樣的展示,如果以「行動藝術」的觀點來看,「透過服裝展示的代表就是個人存在價值」。
阿本認為在遊行裡的服裝重點,本來就不是要用穿著贏得「尊重」,而是用服裝說出聲明,「也許我們就是不一樣,但不一樣也很好!」針對外界各式各樣的聲音,他以「『尊重多元』不容易,所以還在努力」做總結。
  回應
不噁心還怎麼當GAY玩屁眼
沒讓你當眾姓焦就是對你不尊重的意思,不如讓同志們投身義務教育當老師,天天月月年年都透過服裝展示行動藝術,用穿著贏得「尊重」,畢竟教育『尊重多元』從小教起~~最紮實!
本來就是一群噁心的東西
原本台灣沒這種事,看看鄉愿縱容玩成什麼樣子,想和西方玩政治正確的狗屎,現在搞得一身都是屎
2024-11-02 03:21:4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