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3-16 23:49:17| 人氣33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107-1霧峰學成果報告-阿罩霧自然農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阿罩霧自然農~小小農夫大大體驗  
        
                        
                                                           指導老師:廖淑娟老師、周良皇老師
                                                           成員:呂欣怡、陳彥伶、葉玉珊、賴柔昕、
                                                                    廖家鋐、楊國興、王信和、陳威丞、
                                                                                                謝俊楷、簡蔡竹浩

壹、研究背景與動機

    
食品安全一直以來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自從人們開始使用農藥來驅蟲和保持蔬果的美觀開始,蔬菜上農藥殘留的問題就已經是消費者最不放心的問題,雖然施用農藥得目的是驅蟲,但不可否認農藥不但會危害人體,也會破壞環境,汙染河流造成生態危害,施用農藥雖有好處,但帶來的壞處更多,不用化肥、農藥、噴草劑,光是不噴除草劑就讓農民卻步。因自然農法栽培方式,會讓農田雜草多、蟲子多,自然農的執行有這麼大的難處,但在聽完老師的講解之後,瞭解自然農法帶給土地及產品的安全及友善環境,為了減少農藥帶來的影響,我們阿罩霧自然農組決定研究自然農法,採用不施用農藥,只施用有機肥料來耕作的方式,讓我們一起在老師的帶領下,體驗研究霧峰的自然農法。

貳、研究目的
    
瞭解自然農法的真正含義,我們認為選自然農這個組別就應該瞭解自然農其中的意義,主要就是在用大自然法則方式去耕種,其中具影響的因素有氣候、土壤、病蟲害防治,而自然農法最重要的是做環境的保護和生態的維持,達成永續發展的理念。

參、發現/創意/想法  
    發現:
這應該是我們第一次這麼近距離接觸霧峰的在地文化─光復新村,一直以為它就
            是一個小小社區,沒想到實際走訪之後發現,原來光復新村是一個充滿文藝的地
            方,而且是有精心規劃過的一個轉型城鎮。
    創意:當初在教室分配組別時,我們決定是「自然農組」,因此接觸到整個菜園養成計
            畫,從一片荒蕪到充滿各個品種的菜,是發揮了大家極大的創意,包括菜園、灌
            溉渠道的分布設計圖等。
    想法:經過這麼多個禮拜的接觸,覺得光復新村最缺乏的是宣傳,因為這是一個有很多
            很不一樣故事的地方,值得大家去探索與發覺,應該不只讓附近居民認識,更可
            以包含所有來參訪的人可加瞭解這片土地。

肆、分析與討論
    
光復新村位於霧峰區坑口里,裡面古色古香,充滿了眷村的氣息,而我們的小菜園也是從這裡開始的。從一開始只是一片荒地,到後來的一片小菜園,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事情就發生在短短的幾個禮拜裡。第一週的課程中,我們利用石頭及竹筒圍出好幾塊菜圃,接著將土壤與肥料攪拌在一起,並將它置入菜圃中,隨後便將幼苗給種植下去。後來,當我們所種植的植物漸漸成長茁壯,卻發生了別的問題-菜蟲的出現,由於菜蟲的出現導致許多的植物都遭到了啃食,也因此讓它們看起來傷痕累累。
    在整個過程中,雖然看似個再平凡不過的種植活動,卻仍有許多值得我們去分析及探討的問題,像是利用石頭及竹筒所製造出來的菜圃,雖然增加了美感,但這也減少了許多能種植土地的面積。由於霧峰學這堂課是一個禮拜一次,在這間隔中,幫植物澆水的問題要如何解決,以及會不會有鳥類及其他動物來破壞植物和菜圃等等。而最大的問題莫過於菜蟲的困擾了,每週來照料植物時,雖然植物都有成長,但會發現有不少被菜蟲所啃食過的痕跡,由於我們自然農是不能灑農藥的,所以組員們只能利用雙手,辛苦的將菜蟲給挑出來,雖然這樣不能十分有效的阻止菜蟲的啃食,但這也間接地展現出了我們自然農的精神及主旨。
    我們期待能透個這個活動讓更多的人認識光復新村不只是光復興村,而是瞭解在地的歷史及文化,希望我們透過這些活動能對大家認識光復新村有幫助,而辦這個活動的其中一個目的及期望,也是希望大家能從原本只是知道光復興村這個地方,從不瞭解變成瞭解,然後喜歡上這裡。

伍、照片  

第一週:
解自然農法的派別以及耕作方式,並進行推土實作。
  
  

第二週:解種菜的細節、肥料的成分和來源以及有機和友善耕作的常用方法,並進行螺旋
           菜圃實作。
  
  

第三週:認識菜苗及花苗,認識螺旋菜圃的建造方法及理念,並進行實作。
  

 

第四週:
螺旋菜圃之應用與瞭解簡單的耕作知識和各種作物生長週期,製作新的螺旋菜圃、
           澆灌前幾週種植的菜、種植一批新的菜、挑菜蟲。

  

  

第五週:
完成螺旋菜圃、抓菜蟲。              
  
              

成果發表:

    我們覺得這堂課的目的,不在於種出來的菜是否成功,而是在於我們體會到早些年,那個只有手做,沒有機器的年代,並瞭解到自然農的困難之處。
    動手製作菜圃不是一件簡單事,經過這次的實作課程我們瞭解到農夫的勞力是如此的辛苦,一個基本的動作就讓我們整身大汗,更別說還要把竹筒架得美觀。在過程中每個組員都留下辛勞的汗水,大家的辛苦都是值得的,看著這些幼苗成長茁壯,讓我們感到十分得有成就感,實在是覺得我們很厲害,明明土地就這麼一塊而已,我們真的是物盡其用,化腐朽為神奇,一絲絲的小空間都不放過,種了茄子、青江菜、小白菜、高麗菜、甜菜、刺蔥、九層塔、地瓜,多虧了這堂課讓我們學習種植的技巧,不過我們仍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我們所做的每件事情對指導老師來說,是他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但是對我們來說卻是十分有新鮮感的事情。

    最後一週我們又將之前所做的螺旋菜圃改良了一次,之前種的蔬菜已經快要成熟了,但是在蔬菜上出現了菜蟲,菜蟲的出現也代表我們種的蔬菜是純天然無農藥,展現出我們自然農的宗旨。看著蔬菜從種子慢慢發芽到長出幼苗後慢慢長大可以收成,讓我們懂得生命的成長是需要付出努力。

     


陸、成員介紹




















台長: 主持人:廖淑娟老師
人氣(333)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107學年 |
此分類下一篇:107-2 霧峰學期末報告-阿美族野蔬文化組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