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社區社區訪問逐字稿
當日受訪者:王忠星 村長 訪問地點:村長家的客廳
訪問日期:96年05月07日 (一) 走入社區次數:第 一 次
參與組員名單:黃筱茵、洪意婷、林若琳、蔡幸君、黃意中
若琳:想請問一下這個社區的組成?
小君:為什麼要叫五福社區?
村長:之前我們這邊是叫作吳厝。
若琳:(向村長徵求錄音同意)。
村長:之前我們這個村莊叫做「吳厝」,口天吳的吳,後來再改成五福村,政府為了推動這個村里,所以又推動村裡發展,在這裡增設了一個社區,這個社區叫作五福社區,這個社區大部分都使是在我們村莊的活動中心周圍。
意中:這個村是跟四德村分離的嘛!當初為何要分?原本不是在一起的嗎?
村長:每一村、每一村都有他的分界線,有的用水溝、水圳,有的是用路劃分,我們這裡跟四德是在你們剛進來的兩邊矮榕樹那邊做為劃分。
意中:四德村和五福社區是在同一條路上?
若琳:他的意思是:五福路是不是橫跨在五福村和四德村?
村長:不橫跨,會有連接,那個地方在上去一點有連接。
若琳:就是還沒進來榕樹那邊都是四德村。
村長:對!那邊都是四德村。
若琳:那什麼時候,幾年的時候,把吳厝分成四德村跟五福村是在什麼時候?
村長:幾年我就不曉得了,我出生以後就知道這裡是五福村吳厝庄了。
小君:所以說是很久了!
村長:對,很久了!
村長:這邊很早之前就分成五福村了。
若琳:社區裡面有沒有比較重要的故事,比如說志工隊還是什麼比較重要的故事?
村長:這個社區裡面,廟宇的話有福成宮,是我們居民的信仰中心。
若琳:就是活動中心上面那個嗎?
村長:對。
村長:還有土地公
小君:是在中投旁邊那裡嗎?
村長:對,在中投旁邊。
村長:還有百姓公。
意婷:(對著若琳小聲說:「百姓公?」)
村長:百姓公是公墓,有廟,叫百姓公。土地公再下去那邊,西邊,中投以西,再下去還沒到大里溪那邊,那裡是第二公墓。
若琳:社區裡都是本地人嗎?有外來的嗎?
村長:大部分都是本地人。
若琳:有看到一些工廠,那些都是本地人開的嗎?
村長:工廠就不一定喔!工廠也有本地人開的,也有外地人開的。
村長:活動中心這裡包括:老人俱樂部、村辦公室、社區活動中心,福成宮也包括在裡面,最上層有桌球俱樂部。
意婷:平常他們都會這裡辦活動嗎?
村長:對,平常他們都會這裡辦活動。
小君:他們曾經辦過什麼樣的活動?
村長:曾經辦過重陽節活動,摸彩晚會,最主要是要讓那些老年人娛樂,然後福及到整個村裡的人都可以來摸彩。大家都來這邊歡樂一下,來摸彩。
小君:有沒有中年人外流?
村長:有!
小君:就是去外面工作嗎?
村長:對,是去外面工作。
小君:住這邊的人,年齡層都比較高嗎?有沒有人口外流的情況?
村長:到外面發展的也有啦,晚上再回來,通勤。有些比較遠的話,就直接在外面了。
村長:這裡是農村嘛!空氣好、水質好,農民有在種田,比較健康,年齡高齡化,年齡就會比較高。
村長:還有一所學校─五福國小。
小君:村子裡就只有那一所學校喔!
村長:這所學校是在社區範圍內。
小君:喔!就是村子裡面只有那一所國小喔!
小君:那如果國中要唸,就要……。
村長:就要到霧峰國中,有些住比較靠近溪南,就讀溪南國中。
村長:知道溪南國中在哪裡吼?
小君:我只知道霧峰國中。
村長:溪南國中就在溪南,我們五福隔壁,那是烏日界的。
若琳:辦活動時,民眾參與率會很高嗎?
村長:很高!這個要看籌劃人有沒有吸引力,我們每次辦的時後,居民參與率都很高。
村長:你們剛還提到社區義工,環保義工,現在是環保志工,還有家長會義工,他們都在中投那邊指揮,讓小朋友放學的時候比較安全。
小君:社區中有成立守望相助隊嗎?
村長:目前沒有,人員要多、壯年人口要多,現在工業社會,壯年要工作,都比較忙碌,如果要成立的話,他們晚上經常不能睡覺,可是白天要工作,這樣要成立就比較困難,而且鄉村經濟有限,還要去募款,募款還要很大,所以不好募啦!
若琳:環保志工在社區裡面都做一些什麼事?
村長:環保志工要整理花、草、樹木,掃地、割草,打掃道路。
意婷:目前環保志工有多少人?
村長:目前五六十人。
意婷:他們都是自願的嗎?
村長:對。是村辦公室所屬,有一位小隊長,就由小隊長去帶動。
筱茵:成立多久了?
村長:成立好幾年了,今年有再重編過。這些環保志工,現在比較年輕化,以前是老年化的,環保志工也有設立一個資源回收站,往土地公方向的路的右手邊。
若琳:資源回收站是我們那天繞過去的那裡嗎?
小君:右邊那裡。
村長:對!
意婷:當初為什麼他們會想要成立這個志工隊?
村長:一方面配合政府的政令,現在政府很重視環保。
村長:社區裡面有土風舞班
小君:在哪裡上課
村長:之前是每個禮拜二、禮拜三,現在是每個禮拜三、四的晚上,在這個廣場。
小茵:那個老師是社區裡面的人還是外面請來的?
村長:剛開始是去外面請老師,現在是土風舞班班長親自在教,他自己去外面學,
學回來再自己教,成員大概有25個。
意婷:他們土風舞班會去表演嗎?
村長:會,他們經常去表演。
小君:社區裡面還有其他比較特色的象徵嗎?可以代表五福社區的那種地域景象
的。
意婷:譬如矮榕樹。
村長:比較早期是香瓜、美濃瓜,可能是土地肥沃,種出來很好吃。以前有個人去日本拿種子回來種,那個人現在已經不在了,姓梁的。現在比較多的作物是香米,目前盛行的是香米。現在交通也很方便,二高交流道、中投交流道、高鐵也在附近,交通現在很方便。
筱茵:社區現在除了土風舞班以外,還有什麼班之類的?
村長:福成宮有組成一團誦經團,成員差不多十五、六個,
意婷:他們每天都會來誦經嗎?
村長:農曆初一、十五的時候會來誦經。
意婷:是白天還是晚上?
村長:平常都是晚上七八點開始,到晚上九點半左右。
村長:公共飲水,村裡有村里水塔,不是從霧峰自來水塔出來的,是地下水,水質好、14度內,有些水質二十幾度這就比較差,咱們這邊水質好、空氣好、人情味好、交通現在也好。
村長:外面搬進來住的,大部分都會發展,都會賺大錢。
若琳:你是說外面搬進來住的嗎?
村長:嗯!大部分都是來賺錢的。有些老師來這邊教書的老師,都不想離開,因為這邊清靜、很涼,學生人數少很好教,連老師都不太想走。
筱茵:這邊居民的關係都會很好嗎?比如說跟隔壁之類的……。
村長:居民都有互動,不像街上的人,連隔壁都不認識,有人情味就是這樣。這邊大部份的人都會互相照顧,門一打開,彼此都很熟悉,都會打招呼,大家笑瞇瞇,多好阿!(呵呵!)
若琳:晚上還是什麼時候,會有一群人坐在一起聊天嗎?還是出來散散步、聊天啊?
意婷:下午在哪裡泡茶啊?
若琳:在哪裡下棋啊?
村長:其實晚上是有,早年晚上都會在公地樹下聊天,現在家庭比較舒適,有電視有冷氣,都會去某個家庭,像我這邊每天都嘛有人來坐坐、泡茶、聊天,公地白天,長青俱樂部分成兩個地方,有公的,私的是再過去那邊有個河流、有欄杆。
我們:是在車籠埤那邊嗎?
村長:不是車籠埤那邊,在95巷那邊,路邊也都有欄杆,那邊有個私人的老人集會的地方,老人都會在那邊泡茶、酌一下、下棋,另一個就是在公的這邊。
若琳:辦活動還是發佈什麼消息的話是用什麼管道?
村長:辦活動用發通知單。
若琳:每一戶嗎?
村長:對,每一戶,麻煩鄰長負責發給每一戶
若琳:有幾鄰?
村長:目前五福村共劃分有20鄰。
意中:這裡的住戶都是集中在什麼地方?是這條路上嗎?這裡的老人平時都在做什麼?
其他組員竊竊私語:種田啊!
村長:種田。
意中:平常有沒有比較特殊的休閒?
村長:下棋、卡拉OK、有很多運動器材。
意中:都是在這裡嗎?(手指著活動中心)
村長:對!(指著活動中心的一處)
意中:除了這裡還有哪裡嗎?
若琳:就跟你說有公的跟私人的。
小君:有什麼設施嗎?
村長:卡拉OK、運動器材,還有練臂力的、踩步的,還有氣血循環機、仰臥起坐。
若琳:平時他們都是什麼時候來運動?
村長:這裡差不多早上就會有人來運動,到中午早,下午大概睡一下,然後去七
逃一下,就沒有來了。唱歌、下棋、泡茶。
意中:在這裡泡的喔!
村長:對啊!旁邊那一間。(手指著活動中心外面的那間矮房子)
村長:一年內有很多節日,過年、元宵、中秋、重陽等這些大節日就會舉辦活動。
小君:中秋節會烤肉嗎?
村長:我們不喜歡烤肉,因為他們會自己在家烤,我們都辦卡拉OK、唱歌等。
意婷:每年有固定嗎?
村長:沒有,有時候辦元宵,有時候辦中秋,有時候辦重陽。
若琳:所以沒有每一年的每個節日都辦?
村長:沒有。太累了,受不了。而且也要很多經費。
若琳:社區內有基金嗎?還是有什麼經費、管理費之類的嗎?
村長:社區發展協會會撥一筆基金下來,生利息用,這個是不能動的。加入社區
會員,每年繳1000元當作基金
小君:會員人數多嗎?
村長:社區發展協會會員有七、八十名,由劉國珍理事長掌控。
意婷:環保志工做資源回收,賣來的錢都用在哪邊?
村長:拿來買一些工具,掃把、鋤草機一些打掃環境工具,有時候辦自強活動,在外面觀摩一下,那些礦泉水都要。
小君:種值的作物,除了香米、香瓜,還有其他的嗎?
村長:主要是這兩種。
若琳:辦活動主要是從社區基金裡面……
村長:對!是從社區基金,還有一些外面的贊助,地方人士的暫助。
小君:社區裡有從事老人居家探訪或關心的志工嗎?
村長:沒有。
若琳:有獨居老人嗎?他們的自理能力都還OK嗎?還是需要人家幫忙?
村長:子女會照顧啦!如果是獨居老人,都還可以。政府也有送餐,是外面的,醫院規定他們要照顧,餐做好後,就請志工送過來。
小君:獨居老人會很多嗎?還是少數?
村長:沒有很多……,對,是少數。
村長:還有一個籃球場,有看過嗎?
若琳:在車籠埤旁邊那邊嗎?
村長:對!
若琳:那是社區裡面的籃球場嗎?
村長:對!那個地是借用的,算是租用的。
小君:社區發展協會成立幾年了?
村長:成立二十幾年左右,第四屆了,一、二十年有了,十六年了。
小君:所以今年是第16年了!上次帶我們來的劉理事長是今年才當選的嗎?
村長:他是去年當選的,去年7-8月的時候。
若琳:榕樹的意義是什麼?當初是有什麼意義一棵一棵去種?
村長:很久了!我爸爸當村長的時後就有了。至少有30年。
若琳:榕樹不會長大嗎?
村長:要修剪,每一年修剪兩次,農耕完後、稻米收成以後,稻米也是每年收成兩次。
若琳:有特別含意去種這樣子嗎?或是有什麼特別的故事嗎?
村長:一方面是配合政府環境美化綠化,每個村都要有一個特色,當時我們把它命名為「金榕矮樹」,之前也有把它稱作黃金大道,葉子的型很漂亮,這是由社區義工去整修,每年都是他們去整修。
意婷:社區義工有包括環保志工嗎?
村長:沒有,社區義工就是以社區會員組成的,不包括環保志工。
若琳:就是那七、八十位嗎?
村長:對,曾經環保志工隊大家一起去修剪,但權責上是由社區義工去負責。
志工,現在只有環保義工改志工,其他的都還是義工。
村長:還有成立過媽媽教室。
意婷:現在還有嗎?
村長:還有,可是比較少在推動。曾經在端午節有舉辦過一次成果展,一人煮一
樣,大家一起品嘗。
若琳:(向村長徵求欣賞過去辦活動的照片的同意)
● 照片時間─欣賞、分享、觀察、發現:
1. 農曆4月26日,神農大帝生日。
2. 中投常有車禍事故,所以去年普渡一次,保平安。
3. 72水災,霧峰的和睦愛心基金有來,也有國軍來做清理動作。
五福社區社區訪問逐字稿
當日受訪者:種瓜達人 訪問地點:種瓜達人的瓜田旁
訪問日期:96年05月14日 (一) 走入社區次數:第 二 次
參與組員名單:黃筱茵、洪意婷、林若琳、蔡幸君、黃意中
筱茵:這個瓜有什麼由來嗎?
種瓜達人:這種瓜,根據我個人所知道的,是我們台灣人從日本拿種子回來的,那個人過世了,他以前就是去日本吃了這個,覺得好吃,就把種子拿回來種,大家也覺得不錯,覺得有經濟價值,就開始大量繁殖。我們以前,你們現在看的到的地方,種稻米的地方,都是種這種,稻子收割完後,就種這個。
筱茵:台灣是從這裡開始的嗎?
種瓜達人:台灣有這個就是從這裡開始的。之後往大肚二崙、西螺二崙,然後往
南部那邊一直下去。
若琳:除了種瓜之外你有種米嗎?
種瓜達人:那個(稻米)我不喜歡種,有種過但我不喜歡種。
種瓜達人:種米要怎麼樣?
若琳:問一下!
種瓜達人:過程嗎?
小君:就是想知道過程,它的由來。
種瓜達人:有一位教授叫做益全教授,後來就用他的名字就叫做益全香米。
小君:霧峰大部分都是種這個(香米)嗎?
種瓜達人:對!
筱茵:大概從哪時候開始種這個?
種瓜達人:益全香米喔……久了喔!
若琳:這個呢?(手指著香瓜)
種瓜達人:不是喔!這是蓬萊米,台灣改良的。
若琳:不是,我是說這個,香瓜,從什麼時候開始種?
種瓜達人:將近50年,從我孩時的時候開始,差不多啦!
筱茵:這個都只有送去北部賣嗎?
種瓜達人之友人:大部分是送去北部,也有少部分送去南部。
種瓜達人:沒有啦,這些都是送去中央系統跟三重埔。
意婷:三重。
筱茵:現在種的就是這樣嗎?都自己吃嗎,還是拿去賣?
種瓜達人之友人:霧峰還是外地的人都會來買啊!
種瓜達人:一般會來買的,大約有八成都是曾經有種過香瓜的人,他們也沒吃這麼多,都是拿一些去送給別人。
若琳:這個是4月到9月都會有,還是.……
種瓜達人:國曆還是農曆?
若琳:上次沒有說國曆還是農曆,我只記得是4月到9月。
種瓜達人之友人:你們上次來是什麼時候?
若琳:國曆吧,因為我們上次來是5月了。
種瓜達人:勉強的話國曆3月中旬就可以種了,收成後再種下去。
若琳:這個可以種很多次嗎?
種瓜達人:一般的話,夏天天氣較好的話,平均50天就可以收成,差不多是5
月、6月、7月、8月,這4個月份裡,大約都是50天就能採收了。
意婷:這個是有機的嗎?
種瓜達人:這個也可以用有機栽培的,但是很麻煩,有機栽培的話,一般要用有機肥料,還要搭棚子。
小君:香瓜現在只有這邊有嗎?
種瓜達人:目前在霧峰地區,大概還有5-6個地方有。
筱茵:種這個瓜對社區有什麼影響嗎?
種瓜達人:沒有影響。
若琳:有帶來什麼特別的好處嗎?
種瓜達人:好處就是他們有瓜可以吃,但是要用錢買。
意婷:當初為什麼你要種稻米?
種瓜達人:我只喜歡種瓜,不喜歡種稻米。
若琳:所以這個是比較適合天氣好的嗎?
種瓜達人:雨量少。
若琳:那如果到時候梅雨季節到了,一直下雨、一直下雨……
種瓜達人:那就完蛋了!瓜子會爛掉,還會感染細菌。
若琳:所以它不怕熱喔?
種瓜達人:他不怕!
小君:它比較怕水。
種瓜達人:也不是比較怕水啦!就是說,天氣如果不順的話,像今天天氣這麼好,再給你下幾天雨,然後又出幾天太陽,這樣就完蛋了!它調節溫差,這種溫度很不能適應,這跟人不一樣,會冷穿外套,下雨撐傘,可是它什麼都沒有。
種瓜達人:農業試驗所裡面也有人在做研究,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去請教他們,他
們寫的過程都很清楚,解釋也很清楚。
若琳:稻子一年是不是可以收兩次?
種瓜達人:咱們這邊兩次。
意婷:南部是不是三次?
種瓜達人:屏東地區。
種瓜達人:香米,天氣好的話應該是100天左右,100天到105天就可以收成,有的其他種的,要120天左右。
若琳:稻米收割後,要休息多久?
種瓜達人:種稻是以節氣來看,一冬是立春,一冬是立夏的樣子,我知道立春是一定對的,立夏不太確定,不過應該是沒問題啦!
意婷:這邊收割後是自己曬(稻穀),還是送去專門在烘乾的地方?
種瓜達人:現在都烘乾了,哪裡還有人用曬的。
若琳:我們那邊種的是麥。
種瓜達人:那個要看區域性,有的地方適合種這個,有的地方適合種那個。
若琳:鋪這一層紙要幹麻?
種瓜達人:你們想呢?
意婷:防水?
種瓜達人:防草,防雜草。蓋著,草才不會長出來。
筱茵:這是你想出來的嗎?還是流傳下來的?
種瓜達人:這不是我們想的,以前是蓋稻草,後來有塑膠,就把塑膠應用在農業面。
小君:你是專職在種這個嗎?
種瓜達人:不是專職,是興趣。
小君:你還有在做其他工作嗎?
種瓜達人:沒有。
小君:你平常就是都在種這個就對了喔!
種瓜達人:這個也不是常常可以種的。
小君:那不種的時候,都在做些什麼?
種瓜達人:不種的時候就遊手好閒。
種瓜達人:因為種這個,要喝酒都不夠,利潤低。
筱茵:沒有種這個的時候,這裡還會種其他東西嗎?
種瓜達人:種稻子。借別人種,自己沒有要種東西,別人如果想種,就會租給他們種。
意婷:灌溉的時候要怎麼辦?這邊都沒水。
種瓜達人:(看著附近那所五福國小)那邊有小朋友啊!
意婷:這樣有水嗎?
種瓜達人:有啦!前面那邊就有灌溉溝了!
意婷:如果要種稻米的話,水要從哪裡來?
種瓜達人:就一起灌溉啊!從後面那邊。
小君:後面那邊是種什麼?
種瓜達人:你們自己去看看那是什麼!看有沒有一樣。
意婷:為什麼那邊比較少,這邊比較多?
若琳:那邊該不會已經收了?
種瓜達人:你們自己去看看。
(看完回來,覺得很像,又有點不像的地方,意婷說:「是西瓜嗎?」)
小君:花很像,葉子不太像耶!
種瓜達人:花很像,葉子不太像,那種叫作西瓜類的。
筱茵:西瓜類是什麼?
種瓜達人:西瓜類就是西瓜類,他的品種很多。
意婷:小玉。
種瓜達人:有小玉、哄公仔、西瓜、黑美人的。
意婷:哄公仔是什麼?
種瓜達人:一顆差不多幾十斤,剖開裡面是紅肉的。
意婷:那橢圓的那種是哪一種?(比手畫腳)
種瓜達人:那種就是西瓜。
意婷:那個跟哄公仔不一樣嗎?不是都紅肉的?
種瓜達人:哄公仔不一樣,那是圓的。
意婷:所以你種的是什麼?
種瓜達人:那個是黑美人。
意婷:裡面是什麼顏色?
種瓜達人:有黃色,也有紅色。
小君:西瓜可以種在這種地喔,不是要種在沙地嗎?
種瓜達人:不一定。
小君:那是你種的嗎?
種瓜達人:依你的觀察呢?
小君:應該只有種這個吧!
種瓜達人:聯想力不夠。
意婷:上下區。
小君:所以這兩塊都是你的囉!
種瓜達人:你看有沒有可能跳過中間那一區?
小君:所以三區都是你的囉!你是自己種嗎?
種瓜達人:西瓜是跟朋友一起種的。
小茵:那最後那邊是種什麼?
種瓜達人:那個也是香瓜。
意婷:為什麼不要把香瓜都種在前面,把西瓜種後面就好了?為什麼還要分成這樣?有什麼特別的用意嗎?
種瓜達人:沒有,就是喜歡把西瓜種在那邊,把香瓜種這邊。
種瓜達人:你們念幾年級了?
若琳:二年級,還要念兩年。以後我們每年來吃。
種瓜達人:我又不一定每年都有種。像這個的話,土壤中成份不一樣,土裡有雜
菌,所以要讓土壤休息一下再種,不要每年都種。
五福社區社區訪問逐字稿
當日受訪者:王村長、村長夫人 訪問地點:村長家的客廳
訪問日期:96年05月21日 (一) 走入社區次數: 第 三 次
參與組員名單:黃筱茵、洪意婷、林若琳、蔡幸君、黃意中
《村長不在家,先訪問村長夫人》
若琳:當初建福成宮的錢是從哪裡來的?香油錢嗎,還是……
村長夫人:建廟捐錢算丁、口,丁代表男生,口代表女生,男女都要捐。大家把錢捐出來建廟,不足的部分再去樂捐。
村長夫人:差不多有30年歷史了,當初會選擇這塊地,讓福成宮座落於此,是因為屋主搬到別的地方住,這裡就空了下來,有些村民有些想法,因為本地沒有一處公共的廟宇可以供大家拜拜,有村民找屋主談,故屋主捐出部分地,最後這塊地為半捐半買的,而建了福成宮。(此為村長的父親當村長時的事情。)
村長夫人:因為沒地方,又沒有錢,不然應該把廟建得跟一般看到廟宇一樣(屋頂彎起來),看起來不像廟,但想說有個大家可以去拜拜的地方就好了。
村長夫人:以前沒有幼稚園,我們小時候都只有國小,沒有幼稚園,大約在35年前,才開始有公所設立的幼稚園。
小君:在一樓嗎?
村長夫人:我們村裡的幼稚園是從福成宮建起來之後才有的,距今約25年前。
小君:現在還有嗎?
村長夫人:現在沒有了,現在遷去我們學校(五福國小)了。
若琳:設在這邊大概有幾年?
村長夫人:921地震前才遷走的。所以大概是8年前才遷到五福國小的。
小君:那是公所來設的嗎?還是……
村長夫人:幼稚園,是公所派人來教書的,現在幼稚園遷移到五福國小內,變成國小附設幼稚園,原本由公所管理改成由五福國小管理。現在仍有部分幼稚園是歸公所管理的,例如:四德、南北柳、亞洲大學這邊的村,而原本在五福幼稚園教書的老師也都被分配過去這些地方教書。
小君:現在一樓就沒有幼稚園了。
村長夫人:一樓就變成辦公室,社區發展協會辦公室,還有老人館,還有一些運動器材;二樓是村里辦公室還是廟;三樓有桌球桌,有人會去那邊打桌球。
《村長回來了,一起訪問村長及村長夫人》
若琳:當初你不是說在中投有辦過一次普渡,為何那時候要在那邊辦普渡?一般而言,很少看到有人在路旁辦普渡的。還有想知道一些詳細過程。
村長:這裡車禍頻繁,中投開通後,車禍頻繁,有一種習俗,就是把那些孤魂超渡一下。
若琳:是誰發起這項活動?
村長:由村民反應,由福成宮跟村長兩個單位發起,全村居民準備供品,集體在那邊普渡、拜拜,並請法師超渡。
村長夫人:大約有3-4百桌供品。
小君:上次舉辦活動大概是什麼時候?
村長夫人:兩年前。
意婷:大普渡就只有辦過那一次嗎?
村長:對!每年福成宮這邊都有辦普渡,農曆10月15日廟口大普渡。
村長夫人:這是比較特殊的,類似中元普渡那樣。我[們都沒有普七月半的,都只有普十月半。
村長:有人去神農大帝前許願,若能保祐不再有洪水為患,不影響稻作收成,每年在農曆10月15日這一天,會舉辦個大普渡。
意婷:拜拜的時間是在什麼時候?
村長夫人:以前還沒建福成宮時,大家就是像七月半一樣,在自家門口拜拜,但自從福成宮建廟後,大家改在廟前拜拜。
村長:每年大概有200多桌供品。
村長夫人:採自願方式,不強迫。
村長:一戶1200元,如果願意的話,可以交公的這邊幫忙買供品。
村長夫人:以前是自己買自己拜,現在可以出錢請公的這邊幫忙準備供品、紙錢,拜完後,可以自行將供品帶回。
村長夫人:中投那邊是比較特殊啦!剛開通的時候沒有普渡,之後車禍頻頻,大家認為沒有普渡這樣不太好。原本那邊是條小路,後來改建成大馬路,大家沒想太多,有些老年人不識字,不知到哪些地方不能轉彎、不知道路要怎麼走才是正確的,因此有些交通事故發生。
村長夫人:你有調查過我們這邊的名產是什麼嗎?
小君:美濃瓜。
意婷:香米。
村長夫人:巴西磨菇。我們這邊有一戶在種,專門在種,有申請合格的。
村長:有聽過十八庄媽祖嗎?每年農曆3月15媽祖開始出巡。
村長夫人:媽祖農曆3月1日就會出門了。
從土城開始迎(媽祖)到這邊,迎到我們這邊是第15庄,以前都會請客,丁台村是第16庄。
五福社區社區訪問逐字稿
當日指導老師:劉國珍 老師 訪問地點:種瓜達人的瓜田旁
訪問日期:96年06月02日 (六) 走入社區次數:第 四 次
參與組員名單:黃筱茵、洪意婷、林若琳、蔡幸君
劉老師:種香瓜要靠天吃飯,因為太陽這麼一曬,葉子有點垂下去,有時候西北雨若來的時候,雨一淋下去,瓜果、葉子的受損都會相當嚴重。
意婷:那這些為什麼會黃黃的?
劉老師:可能原因有幾個,一個是曬太陽的,第二個也可能是成熟了,還沒摘起來。瓜還有一點綠綠的,就是還沒成熟,都白的就是比較沒曬到太陽的,如果被很多葉片擋住的話,它會比較不會黃黃的,會比較白,這就是比較沒曬到太陽的。
意婷:現在稻米是不是在收割了?
劉老師:對!旁邊這個不是香米喔!因為香米收割期會比較快,比較早一點點。 我有請教過別人,他說香米的葉片比較黃,現在收割起來這些,大部分都是香米比較多,它比較早熟。
五福社區社區訪問逐字稿
當日指導老師:劉國珍 老師 訪問地點:五福社區小巷中
訪問日期:96年06月02日 (六) 走入社區次數:第 四 次
參與組員名單:黃筱茵、洪意婷、林若琳、蔡幸君
劉老師:這個神明是彰化南瑤宮的媽祖,有一個組織,就是1個村有1個角、1個角,比如分10個角,就10年一次,一直去run。它有一個會員制,南瑤宮的媽祖有組織,譬如說:總共有1000個會員,今天六村大拜拜,會把除了這六個村以外的會員,請他們來這邊吃流水席,這樣一直輪。
這個組織也延期很久了,門口有掛一個燈的,代表他們有參加會員,參加會員都要請會員,請其他沒有中角的、沒有熱鬧的那個村落的會員來,所以他們事先都會發邀請函給其他會員,請他們來,這些會員可以去給他們請客,所以他們整個組織的運作是很久了,應該是滿完善的,要不然一個這麼龐大的組織要運作,應該是滿難的。
五福社區社區訪問逐字稿
當日指導老師:劉國珍 老師 當日受訪者:劉阿伯
訪問日期:96年06月02日 (六) 走入社區次數:第 四 次
訪問地點:劉阿伯家外面-劉家竭誠歡迎你
參與組員名單:黃筱茵、洪意婷、林若琳、蔡幸君
全程台語對話 (本篇有些部分採用台語直接翻成國語)
劉老師:你跟他們介紹,你來到這邊,過去有什麼較難忘的故事,讓他們知道。
劉老師:阿伯每天都有在看日文書、唱日文歌,日文歌很會唱喔!
劉阿伯:八七水災那一年我差不多是三十幾歲。
劉老師:八七水災是哪一年發生的?
劉阿伯:48年,從那場水災後,我想學,不過卻學不起來!
所以說,年輕的時候就要學,不要等到老年的時候才要學。
劉老師:你算早期的時候,基礎有打好。
若琳:阿伯你來這裡多久了?
劉阿伯:水災那一年來這邊的。(指現居)
若琳:48年喔!
劉阿伯:11月的時候,我家和菸間都倒了,當時請建築師父快點趕工,可是這邊尚未建完,就先搬進來住了!
劉理事長:早期他們這邊都種植菸葉。
劉阿伯:那一年,我爸70歲,舊家倒了,爸爸被洪水拖走,當時水已經淹到胸前了,我趕緊從他的腋下托(拉)住他,才沒被水沖走,算很萬幸了!那時候父親的腳要鋸斷,想說準備要祭祀了,以為父親可能要走了!
劉老師:(因事離開!)
若琳:水災有造成很大的影響嗎?
劉阿伯:有!在五福村裡,我的損失最大。稻米都死了……
意婷:阿伯,你是因為水災才從那邊搬過來住的嗎?
劉阿伯:對!
若琳:那麼,那間房子呢?
意婷:水災後就不見了!
劉阿伯:水災後,分開後,我蓋了兩間屋頂有鋪瓦礫的土埆厝,以前屋頂有蓋瓦礫的也沒幾間,村裡也沒幾間瓦礫厝,我跟老爸說:「我不用分,你給我那兩塊空地可以蓋房子就好。」
有一間菸間,我把東西都放在那邊,人住的地方,就是一間房間、一間客廳,當時,土埆厝沒有倒,那時還住在水中心,想說這種磚塊建的房子比較牢固,但那時候也走投無路了!我趕快去救我一個姪子,他是我哥哥的小孩,說實在的,他可能被洪水沖走,姪子說:「完了!完了!」
我說:「要跟他拚,怎麼說完了!」腳要快點走,腳要快點撥水,我牽著他走。
小君:水是多久之後才退?
劉阿伯:以前老天皇在大里公所旁,想辦法把小溪圍成大溪,所以我們這邊的小溪才會變成大溪;當時因為洪水沖壞舊街路,水才慢慢消去,如果當時舊街路沒有被沖壞,我們可能都會被洪水沖走。
洪水慢慢在退去時,放眼望去,好像海浪一般,從五張梨那邊過去,有一位婦女站在橋上,一直喊救命。
意婷:最後她有獲救嗎?
劉阿伯:哪有獲救,她被水沖走了!以前要救生的東西很少,沒什麼設備,當時很不發達。
有一位社口人,名叫「雞仔」,他被大水沖到大肚溪橋,被大浪一翻,剛好翻到橋的欄杆上,倖免於一死,有人說那隻雞會游泳,名字叫做「雞仔」。
意婷:就這樣被救起來!
劉阿伯:我有一個朋友的爸爸,在社口當校長,我朋友的兒子跟我兒子是同年的,社口算是一個小山,那時候,那個小孩被水沖走,一直呼喊著:「爸爸!」,他爸爸小我7-8歲,也是去把他救起來,幸好沒死那位校長有一個女兒或兒子,精神狀況也不太好,他因為八七水災而被洪水沖走、喪命。
若琳:阿伯,你住這裡這麼久了,有什麼印象比較深刻的事情嗎?
劉阿伯:沒有啦!也沒什麼!
意婷:除了水災以外,還有其他讓你印象比較深的事情發生嗎?
若琳:地震那時候呢?
意婷:九二一地震呢?
劉阿伯:九二一地震不要緊啦!那時候沒電,鏗鏘叫,當時,我媳婦有一個皮箱不要了,我太太覺得還滿新的,就把它收起來放在衣櫥上,九二一地震這一晚,那個皮箱掉下來,衣櫥也倒下來,還好衣櫥倒下來時,我們被卡在縫隙中,雖然沒有被壓到,但是很難移動。剛好我平時有抽菸,所以床頭的打火機,可以拿來當手電筒照明,我太太的心臟不太好,我摟著她,趕緊走到外面去,當時房子也沒怎樣。
劉阿伯:地震後,在外面那條路上,用黑網子圍起來,大家晚上的時候都去那邊睡覺,白天再回自己家中,這樣維持半個月之久。
劉阿伯:當時經濟不景氣,我的稻作跟魚池都因為八七水災而被大水沖垮,當時想說,過年把魚池裡一、兩千斤的魚賣出去,可以賺不少,應該可以過個好年,但那年卻是最不好過年的一年。
意婷:因為都被沖走了!
劉阿伯:對啊!被沖走後,留下一些日本台(魚名),下面大深池那邊,水一直退去後,日本台,肚子大大紅紅的那種,有人說,電來分一下,我心想,這些魚是我的,我怎麼還電來分給你,沒意思!就算是分給你,也要留幾條自己吃。我搬過來這邊時,一不注意魚池,所有的魚都被電光了,都被抓走了,大深池那邊還有一些比較大的魚,有人要我分他,我拒絕了,整個魚池一、兩千斤的魚都被抓光了,我還分給你,日本人說やままどけ(發音:呀媽媽都愧),山本魚,就這樣都空空。
劉阿伯:住在魚池後矮房子那邊,他請我去幫他領錢,結果錢也被水沖走,有兩千多塊。
劉阿伯:當時政府沒有補助,只有補助一支鋤頭,一支除草刀,一支耙子,這些價值不超過兩千。
意婷:政府只有補助這樣而已?
劉阿伯:政府只有補助這樣而已!
意婷:沒有金錢補助嗎?
劉阿伯:沒有!我還跟政府借七千塊建菸間,我大部分的稻田被大水沖走,只剩下這幾分田而已!
若琳:阿伯,你從小就在五福這邊長大的嗎?
劉阿伯:我是桃園人,12歲才跟我爸爸來這邊住,住到30幾歲,大約住了十幾年,直到八七水災後,才搬到現在居住的地方。
若琳:當初您受日本教育,日本人甘會很壞?
劉阿伯:大家都說日本壞,那時候日本政府不知道戰爭何時會停止,所以控制糧食,替台灣保持了三年的糧食,擱有呼阮飯吃,擱賣呼阮餓死,街仔人擱卡少,一碗飯盛尖尖的吃不夠,就要自己加蕃薯,阮有偷藏,對面那家姓劉的有錢人不敢偷藏,驚呼郎抓到,財產會充公。
若琳:所以沒有像別人說的那麼恐怖?
劉阿伯:不會啦!
若琳:他們會打人嗎?
劉阿伯:不會啦!又沒有做錯事,他們哪會打人!但如果是當小偷的話,他們很打喔!用一根竹竿碾你的腳踝,像是在碾花生一樣,眼淚都掉不完!日本很刑喔!
劉阿伯:他們把糧食留起來,也是怕說戰爭時,大家餓死怎麼辦?如果不留一些糧食,到時候真的打仗了,餓就餓死了!他還有給咱吃,自己再加蕃薯。
劉阿伯:我們是比較會種蕃薯的人,我們種在比較沙的地方,蕃薯比較好吃,也比較會生,長出來比較優,種在比較前面的這些,蕃薯比較水,比較不好吃。那時候利用蕃薯賺不少錢,我老爸那時候養我們到現在,我們會種植了,阮種起來比較Q、鬆。我十五歲的時候,就開始去工作了,沒有念書就要去犁田了!
筱茵:住在這裡這麼多年了,你有發現這裡有什麼改變嗎?
劉阿伯:我的故鄉(桃園)改變比較大,這裡改變比較小,我阿祖留給我阿公他們四兄弟三分半地及一塊厝地;以前從大陸來的人,地是用佔的,我們的祖先佔很大一片,來了之後就吃鴉片,比較後面來的唐山人,用一些鴉片跟我的祖先換幾分地。
小君:你有去過五福的活動中心嗎?有人在唱歌那邊?
劉阿伯:有!去是有去過,不常去啦!以前有在唱歌,是到八七水災後,有一些都忘光了,以前也是在學校的時候,老師叫我起來唱歌,我才知道我會唱。念書時候,一間有20幾個,那時候是公學校不是國民學校,公學校裡,一禮拜有兩天要讀漢文;改國民學校後,就沒有漢文了。
小君:你過來這邊就沒有再讀書了,是在桃園讀的嗎?
筱茵:那時候為什麼會搬過來這邊?
劉阿伯:黑啊!我老爸幫人家做木工,做犁,新改量的;古早的犁,在握的那一個部分,長長的,現在又改成短短的。我十歲讀書,讀到十二歲(八月份)就來這邊了!
小君:迎媽祖是你搬來這邊就有了嗎?
劉阿伯:嗯!
小君:十二年一遍嗎?
劉阿伯:每年3月15到,就會來迎媽祖。這個五媽,以前是媽祖迎到那邊,那邊就沒有烏龜,稻子會被烏龜吃,被烏龜吃了,你就不用割了!那時候,如果迎媽祖,就沒有烏龜。
意婷:所以,媽祖過了,田裡的烏龜就會不見了!
劉阿伯:這是古早人這樣講的。
劉阿伯:以前讀書,北部人比較好還有,中部人比較少,像我們這一層的,很好!
意婷:都去做工作。
劉阿伯:對!
劉阿伯:我們去北部,有讀書來說,比較有在說日本話,我們這邊沒有聽到有人在講日本話,像我妹妹,她住在北部,他們沒有在做田,都去吃頭路,大家都有讀書,這邊讀書的很少,像我們村裡有個人跟他小弟說:「明天不要去讀書了,要來牽牛了!」才去學校沒幾天而已,「喂,書不能讀了喔,牛沒人牽了!」
若琳:社區這邊如果辦活動,你會去參加嗎?
劉阿伯:哪裡?
意婷:像說中秋節有辦摸彩活動……。
劉阿伯:幾半次啦!
劉阿伯:以前我們這邊的林校長,他在這邊當校長,最會辦活動。正月十五晚上,他會辦摸彩、做詩讓人猜。
小君:五福的校長嗎?
劉阿伯:對!
小君:現在還是他嗎?
劉阿伯:現在退休了。
劉阿伯:他說四季花盆,讓你猜一個地名,你們猜得到嗎?
若琳:猜什麼?
劉阿伯:猜花壇。
小君:這是辦在活動中心那邊嗎?
劉阿伯:在公地那邊。他很有趣,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他很會在那邊辦活動。
意婷:這幾年,活動中心那邊在辦活動,你們都會去參加嗎?
劉阿伯:這幾年比較沒有,幾半次啦,也不是完全沒有。以前當鄰長時,就比較會去參加,後來就比較少了。
意婷:辦這些活動,您覺得如何?辦得好嗎?還是您有什麼想法嗎?
劉阿伯:好啦!辦活動是不錯啦!
劉阿伯:我們五福村人種這個算厲害的!以前洋菇,也是我們五福村是最先的,那時後大家還沒種,我們五福就先種了。以前我們這間房子還沒完全建好時,我也有種,最早,是我們五福村先種洋菇。
劉阿伯:我們五福村的美濃瓜,也是從我們這邊最先種的。
小君:從以前到現在?
劉阿伯:對啊!在農會裡,我要講,他們不讓我講,講那個種的方法,四德人說:「奇怪,你們那邊種的比較好吃,是因為地理還是……?」種的方法跟施肥的方式而已!我正要講時,我們村裡一個人在農會那邊,叫我不要講。
意婷:在路口那邊不是有個土地公廟嗎?那個土地公廟跟其他的土地公廟有沒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劉阿伯:這個土地公很早就有了,以前很小間。
小君:一直都在那邊嗎?
劉阿伯:對!
意婷:什麼時候變得比較大間?
劉阿伯:水災後,過好幾年才變成廟這樣。
小君:什麼時候才蓋起來的?
劉阿伯:沒幾年。以前比較小間,聽說清朝就有了。
若琳:建廟的錢是從哪裡來的?
劉阿伯:村民樂捐的。那塊地是當時的村長唐先生捐的。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