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1-20 23:00:52| 人氣1,26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地方耆老郭雙富,講解南屯公學校簡易國語講習所的源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日治時代日本人為了讓台灣人同化,所以積極加強教育。明治3112(1898)設立頭店公學校,大正11(1922),改為南屯公學校。昭和164月初(1941),改為南屯國民學校。因為昭和16(1941)以前,日人子弟入小學校,漢人子弟入公學校。

 

昭和17(1942)以後,通通入國民學校,但課程上仍分為一、二、三種;

日童用第一種、漢童用第二種、原住民子弟則用第三種。

 

十二歲以上至二十歲以下,設國語講習所,三十歲以下,設簡易國語講習所。研習內容主要以日語、體操、唱歌、修身、算數、遊戲、公民、手藝、家事、裁縫等科目為主。

 

加強婦女知識,研習時間為一年,每日上課23小時不收講習費,猶如現在的國民義務教育。有些農家婦女為了生計,又要去讀書,所以只好連小孩都一起帶去上課,一面聽講,一面照顧,跟現在的小孩不專心上課,尚且不願意去,真是有天壤之別。

 

所以(當時)相片中的婦女,簡易國語講習所畢業式,猶可看到婦女背著小孩一起合照,因為簡易講習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教婦女學習語言,溝通無障礙,在學體操增強體力,並學一些算數、修身、裁縫等才藝,對日常生活有所助益。

 

現在政府大力推行的公民大學,希望我們能多利用工作餘暇,充實自己的第二專長,如此大家熱衷學習,生活品質一定往上提升,社會也能安樂。

 

霧峰收藏生命禮俗文物郭雙富

地方耆老郭雙富.台灣藏書票協會理事郭雙富

補充資料:國(日)語講習所(以台中大雅為例)

民國二十六年抗戰軍興,日政府為適應戰時需要,於同年十二月十日頒怖教育審議會官制。台灣總督府同時推行皇民化奉公運動,獎勵國(日)語家庭,更改日式姓名,其目的在台灣漢人的日人化,國(日)語講習所之設立即其一環。民國二十七年本鄉各村落普設國(日)語講習所,凡未受公學校教有之失學婦女一律規定每日下午上課三小時,男生則夜間上課。教學內容偏重於簡單日語會話及簡易算術。講師由初中以上畢業生考選訓練後充任。

更多相關資料請至http://content.edu.tw/local/taichun/yuan/h005/c3.files/032.htm

 

台長: 主持人:廖淑娟老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