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1-24 23:42:03| 人氣2,66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93-2霧峰學,教室日誌摘要 (2)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科目:通識中心 霧峰學 學霧峰  第六次上課紀錄(940412

主講:桐林社區發展協會

內容:桐林藝術之旅

 

    桐林村,是一個充滿原野氣息與山林資源的村落。這天我們在僑榮國小集合,一行人浩浩蕩蕩前往目的地,途中還有同學一不小心,就飆上路途中的岔路-朝陽科大,還好即時回頭,終於約莫二十分鐘後,到達我們的第一站-桐林工藝教室。

 

俟集合後,看見當地人熱情的歡迎學生們的到來,淑娟老師充作主持人介紹他們,並致贈學校旗幟,以示感謝。

 

這是一間木造的、充滿「原味」的木屋,入內便可看到牆上掛滿了藝術的圖畫,一時之間還弄不清是何種素材來創作而成的,待同學坐定位後(座位是木造的橫條椅子、桌子,兩兩相對而坐),由當地熱情又專業的村民開始幫我們做介紹,村民隨便指著週邊的幾幅立體的畫,說:「同學你們猜猜看,這是用啥麼東西,去製作而成的?」然後說明,其實這些素材均是桐林的特產-如:龍眼殼、檳榔、胭脂花、枯枝、枯葉等等所做,同學們無不驚嘆:「哇!怎麼可能,這麼漂亮」。待大家隨意參觀和聽完初步解說後,我們便前往下一站-霧峰鄉農產品產銷班去參觀。

 

從工坊往下走,約莫五分鐘的路程,我們轉入了一小徑,兩旁是翠綠的田園及一潺潺小溪;這裡有一鐵皮屋搭建的二層樓空間,有農用車在屋裡及已經排列整齊的桌椅和好多植物素材擺在前頭。

 

村民大哥帶領我們跟他進入屋後,他拾起一大叢樹枝並吆喝我們每個人找尋這裡所以可以用得到的自然物品,作為待會創作的原料,於是同學們變紛紛蒐集起來了!有人拿樹枝、枯葉等。

 

隨後來到了屋前,分組坐下後,他先講解前方這些已分類好的有:龍眼樹的枝幹(已做加工處理成一小片或塊狀)、各種『資源回收的結果』如:清洗過的破布子、龍眼殼、龍眼子、或漂白過度的南瓜子等,還有:檳榔、胭脂花(可做紅色染料)等當地生長的植物;當然還有一個個以這些素材發揮創意組合而成的成品-如貓頭鷹、稻草人、或一幅圖,同學們無不感到驚喜與興奮,因為這是一種滿獨特的創意。於是等講解後,迫不期待的各自展開創作的過程。村民大哥建議我們以臉譜開始進行創作。

 

創作的過程有很多不同狀況,有同學請求在裁木機旁的村民,幫忙裁成他們想要的木頭形狀;有的埋頭苦思,也有的就逕自拿取所需的各式素材開始『玩』了起來,在創作過程中,有的作品很簡單的便被做出來了,而有些是運用很有趣的創意-如用檳榔剝殼當屋子的屋頂,或除了臉譜外也創作出如:吉他、別墅、或不知為何的「無題」等作品。

 

待大家利用約四十分鐘的時間完成各自的作品後,紛紛拿起自己的照相機留影為証;當作品陳列出來時,兩大桌的創意真讓大家嘆為觀止,也驚訝學生豐富的想像力。

─────────────────────────

 

 

 

科目:通識中心 霧峰學 學霧峰  第十週(第七次)上課紀錄(940426

主講:賴永慶、黃秋玉、廖淑娟

內容:期中小組主題報告與討論

 

這週是一次很特別的分享與討論活動,因為各組成員終於要將本學期、學期中前五次出外探訪,以及已選定的學期報告主題,作一階段性的總整理。

 

兩位參與討論的老師分別為:賴理事長及黃秋玉小姐。他們都是長期以來深耕於社區的前輩,當然能給予大家在行動上及思考上的寬度,及廣度上更多元的視角。

 

以下為本週兩組所作的討論紀錄。

 

l          第一組是由-李建龍所作的『霧峰香米』。

 

報告內容如下

 

上星期五與農民大會的一位柯大哥作訪談,初步了解了有關:

 

1.      益全香米的發展歷史與改良過程(引進日本技術),及為增加農會信用部支出而開發的多元化產品如:香米蛋糕等等。

 

2.      因生產技術大幅改良,增加許多農閒時間,故在農閒之餘也推廣了如:編織等休閒產業以增加農民收入。

 

3.      調查者的觀察:發現農民與農會互動過程良好,農民也十分認同霧峰香米。

 

   回應與討論

 

  黃老師

 

問題一:因為你做的主題為香米,所以首先應就香米自播種、種製到行銷整個完整過程作一深入了解與解說;而關於本地人對霧峰香米的品牌認同又為何呢?因為全台各地香米如此多,霧峰香米如何在市場激烈競爭中獲得在地或外地人的認同呢?宜找出其定位。

 

問題二:試就農民與農會互動、老一輩與年輕人對農村生態的改變及農業技術的改良作詳細了解與訪談!

 

 賴老師

問題一:你們小組的分工情形為何?

問題二:就學生觀點提供當地人不同的思維與看法。

問題三:就我本身對香米的了解,對你提出一些建議:

 

        對於,因改良技術及集體行為搶種所製的香米生產過剩的問題,已有在研究有關酒莊建立等討論。而你剛說的霧峰香米米粒夠大,我也予以澄清,其實像本地的米,因米粒不夠大所以粹取的成分有限,並不像日本香米品質較好,可作清酒。另之前已辦過稻米文化季活動,結合在地文化、推動產業再造。

 

  

l          第二組 是由-詹建宏、陳德祐、陳泓翔所作的『霧峰神農大帝廟』。

 

報告內容如下

 

就 1 神農大帝由來

     2 霧峰神農大帝歷史演進

     3 訪談心得與結論作介紹

 

回應與討論

 

黃老師

 

問題一:就我訪談經驗來看,與廟方約好時間訪問是很重要,可找廟方管理委員會之主委開頭並留影。

 

問題二:你們組究竟想以何種角度切入?是以文獻探討或是訪談廟宇在當地人的信仰地位等等。建議先弄清楚基地位置,並畫出各樓層供奉神明之位置,此為基本功課。

 

賴老師

 

問題一:建議可由其他地區之神農大帝廟與本地作一比較,其特色為何?

 

問題二:由宗教信仰角度看人民與社區的聯結?信仰者是在地或外地的多?

 

問題三:本廟的門神及十二生肖石雕,可作一詳細解說。

 

另對作老樹的同學,黃、賴老師也提供以下方向:

 

黃:可做全霧峰鄉二十村的老樹地理位置調查,因為無人作過,若完成也很有價值。或連帶調查各村最老的人、事、物等。

 

 賴:老樹是否有生病現象?說不定無意中還可就活它們呢!

 

────────────────────

科目:通識中心 霧峰學 學霧峰  第十一週(第八次)上課紀錄(940503

主講:南柳社區溫幹事、楊理事長、廖淑娟、賴永慶

內容:南/北柳社區踏察

 

    酷熱的氣候與微微暖風,帶我們來到了距離學校最近的村落,也就是學校所在地-南柳村。沿著學校旁的民生路直直駛去,約莫不到十分鐘就來到了我們集合的「新柳宮」,這是一座色彩艷麗、雕功細琢的大廟,是南北柳村民的信仰中心。

 

不久後在地的楊理事長,就引領我們到廟對面的戲台下的守望相助隊裡就坐,後因電風扇傳送的熱氣,實在無法消除同學們的躁熱,於是老師便提議不如往戲台上移動,於是一夥人約莫20來個,便拿著小椅子來到了上面的小戲台。有人說到,這樣好像開村里大會,是阿!雖然來往車輛不少,吵雜聲不斷,但是大家吹著涼風,像輕鬆的聊天大會,也鼓舞了在地人士與莘莘學子對話的深度與廣度!

 

在公所溫幹事精闢的簡介後,可發現原來世界第一的稱號原來就近在咫尺,那是金針菇與豆苗,種植佔地約兩甲戴養菌場,與每日生產五千公斤小豆苗,皆是在地的奇蹟、也是台灣傲視全球的兩大出口品。

 

南北柳本地亦隨季節更替,盛產如:水稻、香瓜、蕃茄、大瓜(作蔭瓜用)等農作物。楊理事長也回憶兒時農村生活,他說:本地所產的大瓜、香瓜因質量俱佳,故也內銷到彰化、雲林等各地;另有洋菇也具盛名,價格好時連根莖處也無需削除,就可賣到約一籃二百元的好價錢(約二、三十年前)!

 

賴桑(他是北柳村人,太座是南柳村人)也補充說道:「柳仔湳」約80%村民務農,又除了種植水果、香米等經濟作物外,菸葉屋-在烏溪橋旁,原也是在地的另一項重要產業。但隨時代發展,現僅剩一間運作中。這也讓我聯想到我的故鄉旁-芬園(古地名:菸園)、集集和美濃等地的菸葉產業。

 

宗教信仰,也是村民凝聚的一大力量。在地還有一座『七將軍廟』,稍後我們也一起去參觀,正巧也碰上了電視台採訪,老師也藉機介紹了學校霧峰學這門深具在地特色的通識課。真期待看到大伙上電視的畫面!

 

在與熱情的在地人談過後,同學們也交相問了一些有趣的問題。在來此的路旁,有看到清澈的小溪中好多婦人在洗衣,此一久不復見的奇景,也讓大家大開眼界;他們回答說:這是從戴養菌場經冷卻後所流出的清水,而造成在地人的聚集與懷舊感而型塑在地獨特風光。

 

附近興建的工業區給在地居民的感受-在地人是最在乎環境評估的結果,當然也期待約五萬名就業機會帶給地方繁華。如:社區組織及南北柳村居民互動的情況,『社區發展協會』在當地扮演一聯繫的重要角色,各式活動的舉辦:元宵節、中秋節等同樂歌唱大賽及環保隊在當地的努力。

 

        這次的南北柳的戶外教學,巧遇客家電台在七將軍廟錄影,我們還當了臨時演員,又遇到了前霧峰以文圖書館館長,目前就讀朝陽科技大學休憩研究所,目前服務於鄉公所,以後可以多多向他請教。

 

  

─────────────────────────

 

科目:通識中心 霧峰學 學霧峰  第十二週(第九次)上課紀錄(940510

主講:黃秋玉、廖淑娟

內容:霧峰的常民文化簡介

地點:健康1406教室

 

    黃老師給我們看了兩部介紹霧峰當地的影片,因為他認為影像及本地人的真實紀錄,最能讓大家輕易地進入霧峰這個可愛的地方。

 

首先看到霧峰、甲寅村十年一度的『火神祭』。這是一部紀錄片,拍攝者為老師等人,他們在民國九十年時,跟隨著甲寅村在地居民,實地記錄了著一個在當地具有特色及意義的慶典;回溯往事,據說在民國三十幾年時,當地發生了有如神話傳說情節的大火災,自受訪談的耆老口中,出現了好多不同的版本:有的從回童年回憶,說道有一張紙隨風到處飄,只要它所及之處便會產生火,更可怕的事,那是由它自由選擇著火的人家或地點,因此想逃也沒法子!

 

只能任由火勢恣意的蔓延開來,村裡亂成一團、居民四處逃竄著,怒吼著、害怕極了!亦有好幾種有如神話般的說法,均讓同學們感到好奇及有趣!影片中呈現了甲寅村人的團結,及對宗教信仰的熱情,透過此片也讓同學們更貼近了霧峰的常民樸實,又充滿生命力的樸實生活面。

 

接著,是公視介紹台灣百年人物誌的影片,當然在霧峰最具代表性的莫非林獻堂先生了,從許多舊照片和歷史學家的口述,還有其後代子孫和相關文獻-日記、詩詞等,我們可以以一個較客觀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影響台灣許多的人。

 

影片中還有戲劇系的學生扮作林先生,彷彿重返舊時光,娓娓道出這個傳奇性人物的家族史、其作過的許多先進思想,例如:台中公園單車比賽、夏日學校、櫟社等計劃,或是帶領霧峰本地鄉民的演講會或營養學等課程,更獨特的是,在當時男女不平等的時代中,他卻力倡女權,在紀錄中可看到其敞開性別歧視,歡迎女性共學的先鋒精神!

 

尤其在拍攝照片時,女生是作在前排的,男性站後排。總之,兩部短片均吸引大家的目光,也學習與思考了霧峰當地的人文、歷史與宗教。

 

─────────────────────────

 

科目:通識中心 霧峰學 學霧峰  第十三週(第十次)上課紀錄(940517

主講:賴永慶、廖淑娟

內容:霧峰林家探訪

地點:明台中學

 

    要了解霧峰的林家,當然務必走訪位於明台中學裡的「林獻堂文物館」。這是一座位於萊園旁的二樓建物。在酷熱的烈陽中,同學們仍然帶著愉快且期待的心情集合於此;除了有陣陣清涼的冷氣吹撫外,校內的專業解說教師也使出渾身解數,如數家珍般的向大家說明館內陳列物之歷史與文化。

 

    館內有珍藏許多清朝至民國初年的家俬,如紅眠床(日治時期由台灣肖南精製而成),在床沿邊有雕工精細的各式吉祥圖案,抬頭一看還可發現琴、棋、書、畫四圖案,在床腳亦有螭虎吉祥物(此為龍生九子之一,帶有避邪及納瑞迎吉之意);另有梳妝台、鴉片床等中式古家具,及各種林家珍藏的婦女裝飾品(耳墜、玉佩、服裝、三寸金蓮)、秀才服等。

 

    館藏的另一邊,是陳列著林獻堂先生的真跡-日記、與友人往來書信,甚至其字畫。有此些一同見證台灣史的文物,讓大家不由得感動起來,也陸續發問了一些有趣的問題。

 

    約莫一小時後,繼而參觀外頭,包括萊園及周圍極富特色的文物。如:鐵砲碑、林允欽先生(獻堂之父)青銅像、櫟社二十年紀念碑、林家古墓、林石(林家開台祖先)紀念碑等等。是由本校觀光科的兩位同學負責導覽與解說;其中有幾處,也由本班隨班附讀的芳玲,熱心的為大家補充說明。

 

原來單是鑑賞一座碑文如:櫟社二十年紀念碑,即可從其前後、正反面、上下看出其所雕刻、繪圖或字體等,看出其美學意涵級歷史痕跡、價值性。

 

【如:麒麟-獸中之王,鳳凰-鳥中之王,牡丹-花中之王,此三物即代表三王獻瑞,是最吉祥的象徵】

 

又其碑頂為西洋風、碑底為中國風,可見日治時期當時的建築風。

 

 

─────────────────────────

 

科目:通識中心 霧峰學 學霧峰  第十六週(第十一次)上課紀錄(940607

主講:賴永慶、廖淑娟

內容:期末報告的前導

地點:本校I406教室

 

霧峰鄉在地40幾年的-賴桑,今日成為我們『霧峰學』期末總檢討的座上賓;對於各組報告的總呈現,他提出了以下的看法:

 

在他看來,即使是土生土長、在地生根,除當兵的2年外,在家鄉度過人生的全部歲月,他仍無法全面了解霧峰的全部。其時,這是全台300多個鄉鎮的其一而已!

 

所以,他認為即使是一個小小的鄉鎮,仍有其獨特與多樣的面貌。端賴觀察者用何種角度與心態去探索罷了。況且當地有許多不論是:人文、宗教、自然、歷史等豐富的資源,故只要肯用心、深入的親近這片富饒的土地,就等於了解台灣,因為它是一小社會的縮影。

 

而身為過客的我們,即使在短短的4大學生涯中,因為這門課,因為做了這份2學分的報告,而有機會以不同心情與看法,藉由團體培力、分工,完成這份報告,相信對於自己也必定留下在地特殊回憶。

 

因為人是親近與熱愛土地的!學習者的我們,必須抱著多角度、融合自己的想法,然後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從田野調查出發,開啟對人、事、物的新連結情感。

 

台長: 主持人:廖淑娟老師
人氣(2,66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93學年度 |
此分類下一篇:2005桐林社區會議
此分類上一篇:93-2霧峰學,教室日誌摘要 (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