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臺灣固無史也」?
1、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個再簡單不過的概念:只要有人類發展的地方就有歷史。然而嚴格說來,其實並非所有的群體都有對於「歷史」的需求。
2、我們當然會想知道過去發生什麼事,昨天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從哪裡來,又要往哪裡去?對於過往的好奇存在於人們普遍的心中,然而回答這份好奇卻並不一定需要「歷史」。比如,對於一個小孩來說,只要一個簡單的故事就可以解決他的疑惑。不只小孩如此,一個更加複雜的部落、群體、民族也不一定會產生「歷史」的需求,他們可以仰賴神話、傳說,來回答有關世界與生命起源的所有問題。盎格魯撒克遜人一直到中世紀,都流傳著一部偉大的英雄傳說「貝奧武夫」,他們不需要「歷史」,也可以獲得某種生存的理由。
3、「歷史」是一種更高的需求,它絕不只是過去單純發生的事件而已。「歷史」是人們對於過往的理智反省,並想從中尋找出意義與價值,它涉及一整套複雜的程序,比如:保存材料、篩選事件、編纂方法、如何解釋、我們想從這些東西中獲得什麼……。產生「歷史」的條件必須仰賴成熟的文明,它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心理需求。
4、也因此當連橫在文章開頭第一句便說「臺灣固無史也」的時候,指的並非這塊土地沒有過去,也不是說這裡過去沒有任何的人類活動,都不是。「臺灣固無史也」指的應該是在連橫撰著《臺灣通史》之前,還沒有人對這塊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們進行過一整套嚴肅的、理智的反省,並想從中尋找出臺灣的意義與價值。
5、如果「歷史」一如柯靈烏所說,是「人們現在與過去無止盡的對話」,那麼就不會有所謂客觀中正的、永遠不變的、絕對正確的歷史。也許「歷史」的重要性不在於它做出了怎麼樣的判斷,而更在於人們持續地思索,並在其間解答自己的困惑、尋求自己的位置。我們理解《臺灣通史》也應該保持這樣的心情,它與所有歷史紀錄一樣,都具有時代背景與限制,然而重要的是它首次做出了嘗試與反省,而不在於堅持這個反省是對是錯——因為終究說來,所有「歷史」在不同時代不同人們眼裡,都是不夠公正客觀的;而那是因為我們也佔據著某個特定位置的關係。
6、此外,這篇文章充滿著駢麗的風格,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它涉及的是正式的、嚴肅的對象,並且具有一種公共性質,因此要塑造一種體面的印象。長期以來,當文章被使用在公眾事務的場合,都會有駢麗的傾向,為的是展現一種莊重與大器,李斯〈諫築客書〉、賈宜〈過秦論〉直至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都是很好的例子。
文本分析
第一、二段
1、〈臺灣通史序〉全文共分六段,我們將只把重點放在前面四段,理由是第五段屬於插敘性質,提及了《臺灣通史》整本書的寫作體例與內容,就文學表現來說,無甚重要;最後的第六段則表達了期勉的心情,多呼告語氣,是此類文章慣用的結束方式,因此也將省略。如果捨棄最後兩段,則前四段將形成一個嚴整的文章結構,基本上亦符合起、承、轉、合的形式,第三段造成了很好的效果,第四段則尤其重要。
2、既然已經提及了「臺灣固無史也」,就從這句開始接下來的分析。我們直接可以感覺到,這篇文章的開頭,展現了一種堅決的語氣及立場,這是由「固」字所造成的效果。這樣的開頭很像韓愈的〈師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同樣以一「必」字,表達了無可質疑、不容妥協的態度。這樣的開頭、語氣、立場、態度,決定了整篇文章的論說性質,我們強烈感覺到,作者有個意見想要陳述、公布、說服讀者,他不是要我們同情他的感受,而是要我們思考他的問題。
3、這個「固」字所造成的堅定感非常重要,因此作者更直接用這個句型建立起某種節奏感,我們接下去讀,將發現第二段開頭的第一句便是:「夫臺灣固海上之荒島爾」,第四段開頭第一句也是:「顧修史固難」,一而再、再而三,在同樣的地方,以同樣的句型,表達了同樣強烈的態度。這當然不是偶然,而是經過思索的安排、布置,作者以這種不容質疑的口吻,穩重地、大跨步前進。
4、第一段的重點在於反省舊志的誤謬,臺灣這塊土地以及生活其上的人民,當然不會沒有過去,然而舊志因為記載「僅隸有清一朝」、又「侷促一隅,無關全局」,因此無法反應臺灣整體的「歷史」,這也是作者打算重寫一本通史的原因。他責難過去的歷史作者,或者不夠盡心、或者觀點過於偏狹,而發出「此非舊史氏之罪歟?」的感嘆。
5、請注意這個感嘆,與「固」字造成的堅決感相同,這也是個激烈的感嘆,近於呼告的語氣,作者以反詰、激問的方式表達了這個感嘆,因此雖然以問句作結,但作者絕不是在詢問或者懷疑這樣的意見、看法,相反的,他已經有了明確的立場,問句只是更加提醒了、宣示了這個觀點。
6、因此我們可以發現,作者除了以「臺灣固無史也」這個句型建立節奏感之外,同時他也以「此非舊史氏之罪歟?」,建立起另一個節奏感。我們將在第三段的最後一句,重複聽到「然則臺灣無史,豈非臺人之痛歟?」,並在第四段的最後一句,再次聽到「又豈非今日我輩之罪乎?」。同樣地一而再、再而三,用類似的句型,在散文裡製造重複的美感。
7、論說文裡經常會出現「激問」句,為的是要給文章製造一點波瀾。其實這樣的感嘆根本與懷疑或詢問無關,本質上它與「固」字的堅決感一模一樣,然而以問句展現,會製造一個停頓、一種警醒,在內容上完全相同的事物,改變語氣陳述,感覺會變得不一樣,這是文章的形式之美,論說文裡經常會以激問語句造成這種波瀾之美。比如〈指喻〉的第三段,也是很好的例子。
8、現在我們有了兩種節奏感,一種是「臺灣固無史也/夫臺灣固海上之荒島爾/顧修史固難」、一種是「此非舊史氏之罪歟?/然則臺灣無史,豈非臺人之痛歟?/又豈非今日我輩之罪乎?」進一步,如果我們再仔細一點,會發現這兩種節奏感安排的方式相當微妙:「固」字節奏感出現在第一段、第二段、第四段;「?」句節奏感出現在第一段、第三段、第四段。也就是說,「固」與「?」節奏感同時出現的是第一段與第四段,而在第二段與第三段,則各自出現一次,並且不同時出現。
9、兩種節奏感於「第一段同時出現」是很好理解的,因為第一段首要就是確立文章形式,為往後出現的種種要素作準備。「第四段同時出現」則留待第四段時再仔細討論。重點在於第二段出現了「固」字節奏感、而缺少「?」句節奏感;第三段則相反。我們可以整理成下列表示:「(固/?)—(固)—(?)—(固/?)」,讓「固字節奏」與「?句節奏」交叉出現於二、三段的理由就在於:這樣的安排使得每一個段落都與另一個段落,發生了關係。
10、我們可將「固」與「?」視為某種「扣環」,每個段落則視為一個「車廂」,文章要達成某種統一性,除了內容的講求之外,其實形式也非常重要,一節一節車廂依賴扣環結合在一起,就好像一個段落一個段落,依靠「固」句型與「?」句型結合在一起,也許我們在理智上沒有注意到,但在閱讀的情緒上,其實都隱隱被影響了。我們會覺得文章前後一貫、有一種整體感,「形式」也佔了很重要的因素。
第三段
11、第三段寫的非常好,但不是內容好,而是安排的位置很好。第三段的內容有點八股,其實就是在反省、頌揚「歷史」的偉大與重要性。然而它被安排的很好,試想如果這一段被挪到了第一段作為文章開場白,會是怎樣的感覺?其實很多文章便是這樣寫的:「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龜鑑也。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虛,均於是乎在」。這種寫法讓人厭煩,一開始就扣了一頂大帽子,講一些冠冕堂皇的話,其實沒幾個人會認真看待,不會引來重視。然而作者把它安排在第三段,便造成了很好的效果——給人一種開闊、高遠的感覺。
12、理由是第一、二段所寫的都是眼前、當下之事,具有一種現實性。剛提及第一段的重點在於反省舊志的誤謬,第二段承接這個內容,更細緻地論及了舊志的各種缺失,比如「西力東漸」、「朱林喋血」、「建省開發」等等,皆不及備載。如果說第一段是泛論、第二段則是具論,然而如論如何,都是與臺灣這塊土地人民生活過往切身相關的具體事物。因此當第三段突然離開這種現實性,而去談論歷史重要性的時候,便產生一種對比,一種「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對比,一種「具體」與「抽象」的對比、一種「物質」與「精神」的對比、一種「小」與「大」的對比,一種「短暫的經驗」與「永恆的循環」之間的對比。
13、這樣的對比同時也是第三段的內容,盛衰、文野、得失、盈虛,總結為「國可滅,而史不可滅」。這裡有個中國傳統的史觀,認為歷史更高於政治,文明的恆久更高於政權的興衰替換,這是一種以「天下」為主的眼光,而非如西方以國家為首的觀念。因此國家可以滅亡,也必定滅亡;然而文明的歷史、文化的歷史將會延續下去。對於歷史重要性的思索出現在第三段造成了很好的效果,它給人開闊、高遠的感覺,讓文章突然從平地拔高到了青天、從個人融入了群體,從此刻回到過去並延展到未來;相反的,如果第一段便出現這樣的論述,將只會帶來呆板、僵化、陳舊的感受。
第四段及之後
14、第四段是整篇文章最華麗的一段。首先是這個段落展現了最高密度的駢化傾向,從頭至尾幾乎都是四字句,並且都出以對句的形式。再來則是這一段再次同時出現了「固」與「?」兩種節奏,在形式上讓我們回望起第三段、第二段,並且遙遙地指向了第一段。
15、最後,這樣都還不夠,第四段更進一步,另外再建立起一個屬於自己的節奏感,那是「……,則…」。我們一連讀下,出現了「郭公夏五,疑信相參,則徵文難」、「老成凋謝,莫可諮詢,巷議街譚,事多不實,則考獻難」、「重以改隸之際,兵馬倥傯,檔案俱失,私家收拾,半付祝融,則欲取金櫃石室之書,以成風雨名山之業,而有所不可」,不斷出現「……,則…」的句型,並且一再地延展、拉長,在整齊中又略帶變化,並且製造了慨嘆的效果。
16、第四段絕對是作者寫作時用心之所在,這一段承接了前面所有的安排,又新創了自己的美感,並且把文章的形式之美推向了極致,展現高度的駢化風格。它是文章的高潮,雖然是挑選分析的最後一段,然而文章當然還沒結束,一篇結束在如此熱烈氣氛的文章難免讓人不安,於是承接它的是平淡無奇的第五段,插敘了《臺灣通史》的寫作體例安排,在形式上,這一段也起到了緩和的作用,然後,文章再次義無反顧地奔向真正的最後一段,結合呼告與歌頌,與第四段同樣華麗,最後莊嚴地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