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पुद्गल (pudgala)之音譯,藏語གང་ཟག。
根據《梵漢大辭典》釋義:「形容詞:美麗的、漂亮的。名詞:身體;物質;我、靈魂;個人。經文:人、士夫、丈夫、有情、眾生;我。數取趣,更求趣。」
根據《藏漢大辭典》釋義:「人、數取趣。佛書說依附五蘊命名為人、為士夫、為有情眾生。其身、心中所有功德、過失,時增時減,數數聚散,故名。」
《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三〈攝異門分之上〉:「補特伽羅者,謂能數數往取諸趣,無厭足故。」
《一切經音義》卷第四十八》:「補特伽羅,案梵本,補,此云數;特伽,此云趣;羅,此名取。云數取趣,謂數數往來諸趣也。舊亦作弗伽羅。」
《續一切經音義》卷第三:「補特伽羅,舊經云富伽羅,亦云弗伽羅,舊翻為數取趣。謂諸有情,數造集因數取苦果。」
三補特伽羅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四〈三法品第四之二〉:「三補特伽羅者。一者覆慧補特伽羅。二者膝慧補特伽羅。三者廣慧補特伽羅。
云何覆慧補特伽羅。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為聽法故苾芻前坐。苾芻哀愍為說法要。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彼在法座。於所說法初中後分皆不能知。從座起已於所說法。初中後分亦不能了。所以者何。彼都無慧猶如覆器亦如覆瓶。雖多溉水竟無受入。如是一類補特伽羅。為聽法故苾芻前坐。廣說乃至彼都無慧。是名覆慧補特伽羅。問何故名覆慧補特伽羅。答彼有是慧在法座時。於所說法初中後分。雖皆欲知而無慧故皆不能知。彼有是慧從座起已。於所說法初中後分。雖皆欲了而無慧故。亦不能了故名覆慧補特伽羅。
云何膝慧補特伽羅。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為聽法故苾芻前坐。苾芻哀愍為說法要。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彼在法座。於所說法初中後分。雖皆能知而從座起。於所說法初中後分皆不能了。先雖領受而後忘失。譬如有人得妙飲食。置於膝上以失念故。欻從座起皆悉墜落。如是一類補特伽羅。為聽法故苾芻前坐。廣說乃至而後忘失。是名膝慧補特伽羅。問何故名膝慧補特伽羅。答彼有是慧在法座時。於所說法初中後分。隨所欲知以有慧故。雖皆能知彼有是慧。而從座起於所說法初中後分雖皆欲了。而無慧故皆不能了。先雖領受而後忘失。故名膝慧補特伽羅。
云何廣慧補特伽羅。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為聽法故苾芻前坐。苾芻哀愍為說法要。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彼在法座。於所說法初中後分皆悉能知。從座起已於所說法初中後分亦悉能了。復能善知所說義趣。如剎帝利女或婆羅門女。或長者女或居士女。清水沐浴妙香塗身。梳剪髮爪瑩飾眉面。服鮮淨衣著諸纓絡。以環釧等而自莊嚴。唯少花鬘未冠其首。有諸尊者持妙花鬘。謂嗢缽羅瞻博迦等。隨其所好而授與之。諸女爾時歡喜踊躍。恭敬受取冠在頂上。深心愛翫終無遺失。如是一類補特伽羅。為聽法故苾芻前坐。乃至善知所說義趣。是名廣慧補特伽羅。問何故名廣慧補特伽羅。答彼有是慧在法座時。於所說法初中後分隨所欲知。以有慧故皆悉能知。彼有是慧從座起已。於所說法初中後分隨所欲了。以有慧故亦悉能了。復能善知所說義趣。故名廣慧補特伽羅。
如世尊說。
覆慧不聰明 雖數多聞法
無智不能了 如灌覆瓶器
膝慧勝於前 坐聽雖能了
而起已皆忘 如遺膝上食
廣慧最為勝 在法座若起
於文義俱了 如女冠花鬘
具持念辯才 樂修淨業染
斷憍慢放逸 能捨諸惡趣」
八補特伽羅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第二〈證淨品第三之一〉
謂佛弟子。具足妙行、質直行、如理行、法隨法行、和敬行隨法行。於此僧中。有預流向。有預流果。有一來向。有一來果。有不還向。有不還果。有阿羅漢向。有阿羅漢果。如是總有四雙八隻補特伽羅。
注:即四向四果。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