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語
梵語अधिवचन (adhivacana)
《俱舍論》卷第十〈分別世品第三之三〉:「第六意觸,說名增語。所以然者?增...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8-05-23 06:08:55 | 回應:0
後有愛
T16 No. 0717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卷下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復言:「世尊!後有愛者其相云何...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3-12-21 18:29:33 | 回應:0
斷德、智德、恩德
《廣論》手抄稿舊版第冊3冊p.07711
「我們現在修學佛法最大的困難是什麼?障礙未除、資糧未聚...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3-09-27 10:53:55 | 回應:0
《廣論》一輪手抄稿第五冊第14頁倒數第3行(33A)
所以我們說,這個真正的沒有正確方法,悲心不行,所以叫,我們...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3-07-24 18:52:41 | 回應:0
《廣論》第二輪新版音檔第三卷8:41~8:54
如果我們簡單的來說,這個裡邊總共說三樣東西,或者是法的八個大綱:...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3-03-31 20:30:51 | 回應:0
乘戒四句
《廣論》舊版手抄稿第7冊第288頁第10行
現在我們常常有這個說,叫乘、戒──有一種叫「俱急」,有一種...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3-01-27 22:06:53 | 回應:0
有師姊託同修問《備覽》手抄第1冊第189頁第5行:
……平常我們說生緣慈、法緣慈、無緣慈――所緣的...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3-01-05 06:51:33 | 回應:0
同修問我《備覽》手抄第3冊第65頁第10行
《業疏》云:「五趣為言皆得受也。除報重者,自餘山間空遠輕繫地獄皆成...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3-01-03 09:06:51 | 回應:0
今日(2012/12/22)下午到金華麗水店,師姊問我要六和敬的解釋,於是返家即著手把消文(2010/11/13)內容中搬出來便...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12-22 16:45:02 | 回應:0
問曰:有情與眾生差別云何?
末學答謂:有情又名眾生,眾生又名有情。
問曰:何故有此二說?
末學答謂:譯者...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08-18 20:19:59 | 回應:0
梵語सप्रतिघ (sapratigha)
藏語ཐོགས་པ་དང་བཅས་པ།
「對」義為「障礙」。
「有對」義為「法...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04-17 10:16:48 | 回應:0
乃「心法」與「心所有法」之簡稱
心
指「心法」,梵語चित्तधर्म (cittadharma),即心王,因為心是人思想...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02-21 19:10:31 | 回應:0
四加行
有二:
一、指唯識五位中加行位之煖等四善根,即煖、頂、忍、世第一法。(唯識五位:資糧、加行、見道、...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02-18 11:38:48 | 回應:0
七慢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分別隨眠品第五之一〉
慢隨眠差別有七:一、慢;二、過慢;三、慢過慢;...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01-12 11:44:31 | 回應:0
梵語पञ्चधर्मकाय (pañca-dharmakāya)
又作無漏五蘊、無等等五蘊。
大小乘無學位(指佛及阿羅漢...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1-12-29 15:58:45 |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