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2-13 14:48:52| 人氣20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讀余英時〈從宋明儒學的發展論清代思想史〉 筆記(3)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三:經典考證的興起與儒學的轉向】

 

.明初,吳與弼(康齋)門人有:陳白沙、胡居仁、婁諒三人。而胡、婁二人,可歸於智識主義一派。

 

.明中葉以後,在考據方面有貢獻者:楊慎、焦竑。

 

.錢穆認為,清代考證之學遠起於明代中葉。[1]

 

.胡適之認為,清代漢學風氣起於明中葉以後。[2]

 

.胡適之和梁任公都說過,清學在中國思想史上的意義是「反理學」,考證方法是一種工具。余英時先生認為此說,有商榷之處。說明如下:

 

.一是,依「反動」的邏輯,可以簡單歸納為,孟子闢楊、墨,宋明理學反佛、老。余英時先生認為,應該找出正面的意義,這是治思想史必須解答的問題。

 

.二是,清代有許多第一流的考據學家,並不反對理學。

 

.三是,考證和反理學,並無必然關係。清代如此,明代亦如此。

 

.【按】:兩個時代思想的交替,關鍵可能不在於正、反面的意義。

 

.【按】:我們是不是可以說,時代思想的交替,關鍵就是因為,這是儒學爭正統的一個過程?

 

.【按】:我們是不是可以說,整部儒學史,就是儒學爭正統的過程?

 

.以焦竑為例,他是明代王門泰州學派的理學家,在清代,以考證聞名。以他的例子,最能說明:考證與反理學,不能混為一談。

 

.【按】:以焦竑為例,說明考證與反理學,不能混為一談。但是,焦竑一人,不一定足以代表明清之際的全部狀況。

 

.【按】:如果考證與反理學,不能混為一談。那麼,一定有一個原因可以說明這個現象。我認為,那就是儒學爭正統的過程。

 

.宋明時代,主「尊德性」學者,勢必要牽涉到「取證於經書」的問題。

 

.明代「尊德性」學者佔上風。但是,面對宋明時代「道問學」學者,提出「取證於經書」的問題,使宋明時代「尊德性」學者,無法置之不理。

 

.【按】:宋明時代學者,通常透過幾個問題的討論,回應是否要「取證於經書」的問題。例如:要不要「學問思辨」、對於「尊德性」、「道問學」的看法、對於「德性之知」、「見聞之知」的看法……等。

 

.【按】:宋代象山回應是否需「取證於經書」的問題,象山的回答是「六經皆我註腳」、「堯舜之前何書可讀」等。

 

.【按】:明代陽明回應是否需「取證於經書」的問題,陽明的回答是「夫學貴得之於心」、「雖其言之出於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舜之不告而娶」等。

 

【按】:整個宋明時代,是否需「取證於經書」的問題,象山、陽明爭議不大。我認為【最有爭議的人是朱子】。舉例來說,朱子對於「知止而後有定」的解釋,就有「尊德性」與「道問學」兩種看法,無怪乎,王陽明的「朱子晚年定論」引起許多爭議。

 

【按】:整個宋明時代,是否需「取證於經書」的問題,我認為【次有爭議的人是湛甘泉】。他解釋「隨處體認天理」,實在太曖昧了。

 

.明代羅整菴認為,【心性必須取證於經典】。

 

.從明代到清代,象徵從「尊德性」走向「道問學」。

 

.但是,為什麼明代會從「尊德性」的高峰,走到經典研究的路上去呢?

 

.清代萬斯同於《顏氏學記》,他受學於黃梨洲,與一潘(潘平格)先生論學。當他講論心學時,他說:

 

.同學競起攻之,某遂置學不講,曰:「予惟窮經而已。」

 

.【按】:我認為,從明代到清代,從「尊德性」走向「道問學」,不能避免的,要面對王陽明「夫學貴得之於心」的問題,因為良知沒有客觀的標準,必然容易導致「良知的傲慢」,最後走向「取證於經書」。

 

.【按】:象山不是不「取證於經書」,而是「堯舜之前何書可讀」。

 

.【按】:王陽明不是不「取證於經書」,而是經書也有不合時宜的時候。王陽明的致良知,並非沒有標準,他也積極尋求聖人的「案例」,但孔孟的情況不一定符合實際情況,所以他說「雖其言之出於孔子,不敢以為是也」。

 

.【按】:王陽明不是不「取證於經書」,而是有些情況,經書也沒有記載。例如舜,必須要「不告而娶」,沒有聖賢「案例」可找的情況,「取證於經書」恐怕也找不到答案。這時候,還是要「得之於心」。

 

.【按】:若沒有我們的【心】作判斷,我現在又如何【讀書】作筆記呢?

 

.【按】:「孔曰成仁,孟曰取義」,讀書,必然有益於道德實踐。

 

.【按】:「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讀書,不做道德實踐的人,比比皆是,問題不是出在於【要不要讀書】,而是出在於【心在想什麼】。

 

 



[1]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上冊,頁135-137。

[2] 《胡適文存》第2集,頁70-71。

台長: 張雅評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