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1-18 15:27:17| 人氣915|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031111 網路交友熱潮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新新聞869期劉伯姬文<你叫小甜甜 我愛空心菜 網路之內皆朋友>,提出了幾項台灣目前網路交友熱潮下幾項值得注意的數據與論述: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公布的一份網路測量研究的調查報告顯示,顯示臺灣網友在今年六月上交友網站的不重複訪客有四百二十萬人。「台北市少年網路交友行為之研究」受訪對象裡59.43%有網路交友的經驗。
PChome Online交友會員超過三十九萬;Yahoo!交友網站會員已超過五十萬,每日一千零五十萬瀏覽次數,二十六萬封留言交流。

這些數據顯示,臺灣目前的確正值網路交友的熱潮,尤其是Yahoo!、PChome等「入口網站」夾著「人多」的優勢,成為大家交朋友的重要場域。為了方便以下的論述,在此筆者先進行幾個的名詞定義:「版主」意指交友網站「個人版面」的主人,往往匿名以暱稱方式出現,同時對於版上的內容(相片、自我介紹、日記與個人資料等)有著作、編輯與管理的權力。「訪客」意味著是來到到別人「個人版面」簽名到訪或是留言。(註一) 在交友網站上,因為版主必須要是網站會員的緣故使其將「版主」與「訪客」的身份結合在一起,版主同時也具有訪客的身份,可以到別人的「個人版面」瀏覽參觀。版主注意到訪客的來訪記錄,也藉著「連結」移動到訪客本身的「個人版面」參觀。於此,我們可以說「網路交友」即是個人以「版主」與「訪客」身份不斷地在各個「個人版面」上出現的過程,差別只在任務的不同。

文中也提出了作者觀察到幾個交友網站的特點,值得進一步解釋與討論:
交友網站的四個特點:一、交友人口來自四面八方;二、人際關係的建立非常快速;三、人際關係被(網站)當成商品在販賣;四、交友網站具有過濾功能,鬆懈了網友的戒心;五、「交友談心」的人最多,其次則為「找男女朋友」與「夥伴搭檔」。
網路無國界,社會上各年齡、各階層在網路上都可以碰到,只要有意願,就能認識與自己生活圈完全打不著關係的人,唯一可以確定彼此共有的生活習慣即是「上網」。人際關係在網路上建立起的時間比起實際生活中自然快了相當多,一個訪客的留言與簽名,即能引起對方的注意。但是有速度未必有深度,最初的互動往往僅是寒暄,仍需要有長時間的互動才能真正談到比較屬於內心的事,才能比較算是所謂的朋友。交友網站是否具有過濾的功能,對筆者而言,還需進一步討論。但是,可以確定的是,要交哪類型的朋友這樣的「主動權」是操之在版主,同時網路交友幾乎是以「匿名」的方式,個人資料也可以自己選擇公開與否,達到保護的效果,的確能讓上網交友者比較有安全感。但同時,也因為許多資料版主本身有所保留,或是僅是實際生活的片段而已,隱藏或不完整的資訊往往也成為訪客留言詢問引發話題的重點之一。

交友網站的運作邏輯,在筆者看來,其實是一個人文字生產的「異化」,網友其實是用一種電子商務式的方式來經營自己的個人版面並與他人互動:

經營電子商務的摩比家族協理陳正宏,以行銷角度觀察交友網站的經營,他形容:「在交友網站上,相片就是商品,暱稱就是品名,自介與日記就是產品訊息」,並且藉著「人氣指數」、「黑名單」這些指標,標註每一個人的身價。這時,交友網站就像是一大本圖文並茂的廣告型錄,消費者會針對本身的需求去索引適合的產品。

的確,這種現象類似Marx對於資本主義中的「異化」的描述。Marx所謂的「異化」意為生產者所生產的商品不再直接是自己的生活所需,產品的價值不再屬自己,而成為資本家的財產。同樣地,當我們把文字當成是一種生產的模式,自我的介紹與日記成為重要的生產,網友在交友網站上所寫的文字不再屬於自己,而成為其他網友所凝視的對象。其他網友看待自己所寫的文字、看到自己所放置的相片,所接受到的意義及所產生的想像,是與作者本身有所差異的,這樣的異化滿足了網路交友需求者的需求,也滿足了網站經營者的需求。也如文化研究與文學批判學者所指出,文本的意義往往並不在於文本,而是在於讀者本身。閱讀的動作即是一種對於作者本身文字的挪用與轉移,並轉為讀者自己的經驗。

對於網站經營者而言,網友對於自我的書寫與相片的張貼是最重要的賣點之一,透過對於網友日記文字與相片的宣傳,增加其曝光度,一方面書寫者增加了交到新朋友的機會,更重要的是,也間接地宣傳了網站本身的「熱門程度」。於此,原本代表自己的文字與相片意義,脫離了使用者本身,也成為交友網站的重要資本。在此脈絡下,版主成為交友網站的被剝削的生產者,網站實際的收益(如廣告)並沒有反饋給辛苦耕耘的消費者,僅以「一般訪客」身分的賦予作為回報籌。更甚者,從上面馬克斯主義的觀點來看,交友網站向版主們收取費用換取較多的文字發表空間 似乎是一種更嚴重的剝削。

以上的理論性推論,其實也忽略了「經營成本」的重要性,網友也的確正在享受網站經營者所提供的種種服務,這些服務的確有成本的重量存在。而從一個使用者的立場而言,也未必認同自己是個「被異化的商品」,但是我們的確是用一個類似電子商務或是拍賣網站消費的模式來進行網路交友活動。我們是透過消費的方式來交朋友,這種消費未必有貨幣上的流動,而是一種以類似消費購物的行為模式來完成交友的動作。瀏覽他人個人版面的過程,正是如同在瀏覽商品、吸收商品資訊的過程一樣。但是,這些都是最初或是最淺的層次,網路只是提供一個交朋友的「介面」與「場域」,要交到「真正的朋友」,關鍵仍在自己能否投入真心下去。

劉伯姬文其實忽略了交友網站的另一個重要現象—「網路社群」的出現。以「雅虎奇摩交友」為例,「屌盟」、「晴天亂舞大學」、「訪星團」、「不給虧團體」等都是在該網站上重要的網路社群。這是一個分眾化的現象。這樣一個社群的產生,透過社群的作用,強化了交友網站的正當性與合法性,我們找到了自己所想要進入的網路社群。這使網路交友不光是「個人」的行為,還形成「群體性」並以此作為認識新朋友的方式。這樣的社群可以用德國學者「新部落主義」的概念來說明。

德國社會學者Michel Maffesoli於The Time of the Tribe(1996)提出了「新部落主義」,在當代社會,人們越來越是以美感來建立群體。以此「我們正在見證理性化的『社會性』(rationalized ‘social’)被同感的『群體性』(empathetic ‘sociality’)所取代的發展趨勢,不斷訴諸於情調(ambience)、感覺(feelings)、情緒(emotions)等。」(p.11)人類社會不是走向個人主義,集體感受力(collective sensibility)作用依然發揮作用,形成新部落主義。(註二) 「美感」於此,不僅是對於藝術的鑑賞能力,而是一種生活態度、模式與美學,類似的生活經驗讓一群人宣示了「我們是同一群人」、「我們是同一掛的」。「新部落主義」中「部落」或是「社群」的意義不再需要「空間」的界線,而是將生活美學、態度與行為作為社群的疆界,宣示「我們就是這樣生活的」。但是,這種新部落也具有另外的特質:變動(fluidity)、偶發性的聚集(occasional gatherings)、離散(dispersal)。缺乏生活中實際、密切與長時間的互動,使彼此實際生活領域差異的並沒有真正被跨越,僅有行為與態度上的類似,而缺乏其他傳統部落中更重要的身份聯繫,如血親、年齡組織、宗教組織等。

以筆者參與「無限交流研究院」(原Yahoo!研究院)的成立過程來看,該社群主要以「研究生」、「碩、博士」為主要的團體成員,其目的在於希望藉此社群交流資訊,也交到好朋友。正如同其他網路社群一樣,可以發現這樣社群從交友網站所衍伸出的,彼此之間原本沒有任何的聯繫關係,但卻因為交友網站的關係,有了形成社群的機會。從無限交友研究院的實際運作情形中,也的確反映出了:變動、偶發性的聚集、離散。「無限交流研究院」的成員在Yahoo交友版之外架設了自己的網站,並以此網站作為資訊交流的基地。「無限交流研究院」成員也定期舉辦聚會,以面對面的方式聯絡大家的感情。這樣一個社群可以說是以一個「研究生的生活方式」或「研究生的生活美學」作為號召,希望藉著對於研究生學術生活上需求的回應,形成一個「新部落」。然而,群體之間因為缺乏真正實際頻繁的互動,往往都是「浪潮式」地一波波湧入社群自己的網站,也一波波遠離網站。在「無限交流研究院」的網站上,常常可以發現到人潮往往出現在「活動」舉辦的前後,在兩次活動中間往往是上站人次與發表文章數量最少的時候。有些網站成員持續地發表文章,有些網站成員選擇沈默,也有網站成員在熱潮過後離去再也不回來。於此,「變動」、「偶發性的聚集」、「離散」三種「新部落」別於「舊部落」的特徵顯而易見,相信也適用於其他的網路社群。

本文主要在回應最近新新聞869期劉伯姬文<你叫小甜甜 我愛空心菜 網路之內皆朋友>,嘗試從社會科學理論及實際的參與經驗與這篇報導進行對話。網路交友為目前新興的網路現象之一,值得大家的持續關注。另外也提出一個現象,許多過去在上Yahoo!交友網站上認識的VIP朋友 許多都在VIP到期後不再續約,原因還尚須進一步的研究,但網路交友熱「潮」正如浪濤般襲來也會退去。



(註一)此處「版主」、「訪客」主要是挪用BBS上的稱號,其在交友網站上意義是否如BBS上一般非本文重點,此處先不進行討論。
(註二)此段摘要東吳社會系劉維公教授誠品講堂綱要。

台長: 咖啡海
人氣(915)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網路社會觀察鏡 |
此分類下一篇:040406 MSN的重播
此分類上一篇:關於MSN05~什麼叫做通訊….

yu
Ciao,
Michel Maffesoli 是法國學者吧!
2006-12-08 07:03:10
版主回應
我印象中是德國喔!
我是從我的消費社會學老師那邊學到的。
他的著作原文都是德文的!
所以我推論他是德國人。
不然說他是歐洲人好了!
歐洲人都喜歡跑來跑去的。
2006-12-08 09:03:04
zen
不知道他是哪國人 不過我很喜歡他的The Time of the Tribes(1988法文版,1996英文版)
以前念消費社社會學時有念到(不知道yu是上誰的,我上了葉啟政老師的研究所課程)

Sage書上的作者資歷寫的是

Professor of Sociology at the Centre d’Etudes sur l’Actuel et le Quotidien, UER de Sciences Sociales,Paris

所以可能是在法國教書的德國人
可是德國人會用法文發表經典又跑到法國去教書的還真不多
2006-12-08 11:03:1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