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9-01 14:08:20| 人氣1,58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060825第三百篇紀念文~網路部落社會的形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060825網路部落社會的形成

一直在猶豫著,新聞台《咖啡海的天堂》的第三百篇文章應該要寫些什麼?畢竟第三百篇頗有意義。最後決定呼應「新聞台」本身所代表的「部落格」熱潮,探討一下當代網路社會的樣貌,這一方面是對於自己過去所寫的文章做一回顧,同時也希望從中建立起一套理論架構,以理解當代的網路現象。

「MSN」(用此代稱所有即時通訊軟體)與「部落格」早已成為台灣與全世界最重要的兩項網路現象。「MSN」為電腦網路使用者作為生活中重要的溝通工具,其重要性可與行動電話相比。全球數目每秒激增的「部落格」則成為當代人在網路世界表達自我的重要場域,也是宣示自己成為網路公民的身份證與履歷表。關於MSN與部落格發生的歷史,已有很多人討論過,在此不多贅述。只是要提醒,這些網路服務的普及背後有尚有整個台灣網路硬體成熟、電腦相關商品質好價低、政府推廣電腦網路教育等原因,讓「MSN」與「部落格」有良好的土壤可以深根。

何不用「部落」的概念來解釋網路上的「MSN」與「部落格」。當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網路社群」、「家族」在網路上興起,藉著網站凝聚社群的向心力,或著是每個人啟動自己的「MSN」時,長長的聯絡人名單秀出,每個人都是以自己為中心,來經營自己在網路世界裡的人際關係。這種人際關係的性質,除了事務性的溝通之外,更重要的是個人情緒的表達以及實際人際關係的延伸。而當越來越多的溝通工作並不是在真實世界發生,而是發生在網際網路世界,也會有越來越多的「真實活動」發生在網路世界裡。就像我們看到一波又一波波的網路話題,網友們如朝聖般前仆後繼地發表自己的意見。或是如我與身在北京的父親,雖相隔邀遠,卻因MSN感受不到溝通的困難。

然而,該如何定義網路上的「部落」?對於較早期的人類學家而言,「部落」(tribe)往往代表著一種相對較原始純樸的生活空間,或是具有遠距離的想像,同時也指射比較小型的人群生活共同體。當代德國消費社會學家Maffesoli則以「部落」來理解當代消費社會,強調消費過程中的「情感」作為「部落」的指標,當代人因為消費習慣而聚集,藉由相似的「品味」與「生活美學」形成了新的「部落」。綜合以上對於「部落」的想像,我們可以嘗試對於網路上的「社群現象」做一個定義:「遙遠角落以個人情感為中心的社群。」

以「遙遠角落以個人情感為中心的社群」做為網路部落的定義出自於對於「MSN」與「部落格」的觀察。當我們開啟「MSN」,常常的聯絡人名單。所以,我們可以想像一張台北市地圖,在地圖上可以畫出大大小小的同心圓,散佈在地圖上。每個同心圓的圓心即是個人的MSN介面,而向外的各層即是聯絡人。或是,我們可以想像另外一種地圖,在這張地圖的中心是個人的MSN介面,依照聯絡的頻繁程度一層一層地將聯絡人相外圍地位。而每一個聯絡人也可以成為新的圓心,畫出同樣的同心圓。這兩種地圖中,真實的距離消失。距離不見了,距離只存在於「上網的頻率」及「與『連線工具』的距離」。每一個同心圓都是以個人為核心的部落,整個網路世界即是部落散佈的是世界。

當然,只有MSN,還不足以稱之為網路部落社會。「部落格」的形成,才算宣告其誕生。「部落格」的中文譯名也取得真好,暗示了「情感」在網路世界中的重要性。「格友」/「部落客」貼在部落格上的每篇文章,所傳遞的不只是資訊,更是活生生的情感。再者,透過一些簡單介面的設定,部落格與部落格之間,更可以相互連結起,形成一個更大的串連,也就是一個更大的「部落」,甚至可以擴張到成為一個「民族」。

部落格與MSN之間的關係可以是直接也可以是間接的,端看使用者本身是否連結起。使用者可以在MSN的暱稱裡加上自己部落格的網址,反之亦然。而即便不願在部落格上貼上MSN帳號,部落格本身的張貼與留言功能,也能發揮出類似MSN的效果。或許我們可以說,部落格即等於「MSN」,差別只在「對話速度的快慢」而已。雖然上面的論述偏向把MSN當成是工具,但實際上MSN其實也是一種記載文章的地方,也就是說,MSN也是「部落格」。別忘了,MSN還有記錄對話的功能,把曾有的對話檔案打開,對MSN的使用者而言,不也像是貼在部落格上的文章嗎?更別說MSN使用者對於本身暱稱所做的變化,每次的變化不也是個人情緒與資訊的呈現嗎?

沒有歷史留下的人群聚集,僅能被稱之為「市場」,或是「集會」。而隨著情緒、想法被記錄留下,感情也隨之投入在這樣的人群之中,網路的使用也因此帶有了儀式性的意義。人類學者指出,部落社會的延續有一部份原因即是靠著口傳神話的記憶。MSN與部落格的溝通方式即以文字取代了口語,存載在觸摸不到,卻能點選連結的虛擬空間裡。對原初部落來說,神話即是歷史,歷史即是神話。而對於MSN與部落格的使用者而言,曾經講過的話,曾經參與網路活動的記憶,也都清楚地被伺服器或是電腦硬碟紀錄著。MSN就是高立的「圖騰柱」,傳載著自己的神話軌跡。而部落格所表達的不光是生活美學而已,更是生活哲學。「我的宇宙長什麼樣子?請看我的部落格!」。同樣的道理可以用在MSN上,「我是什麼樣的人?」,也投射在MSN的聯絡人名單上。神話般的思維,都可在「MSN」與「部落格」裡找到。

正因為MSN與部落格,我們對於網路有了感情上的依賴,一旦我們脫離了網路,便感覺像是被踢離開某個重要的場域,甚至感覺找不到自己。這正是「部落」,自己即是部落的頭目,沒有族人的頭目,還算是頭目嗎?我們回到了原始的生活嗎?或許我們可以說,因為網路,我們回到了重視情感的部落生活,找到了原初的自己。


圖片來源:
http://issue.udn.com/DAILY/8912/15

台長: 咖啡海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