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1-17 09:09:24| 人氣1,55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大學生了沒(四)~博士班沒教的事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話說博士班雖然象徵著知識的專精,但博士班教育裡也有盲點,比方說博士班裡就沒有教這些未來的教授們怎麼教書。

 

所有的大學似乎都假設唸書唸到了博士的學生未來自動就會教書一樣,博士班教育裡除了固定的課程與實習外,幾乎沒聽說哪個博士班課程裡有教博士怎麼設計課程或帶討論(當然教育專業除外)。記得一堂課上某位年輕的教授也說,她在博士班裡拿到了學位,也知道怎麼做研究,但就是沒學到怎麼教書,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或許正因為如此,許多大學裡的教授教起書來頗讓人失望,不是令學生興趣缺缺提不起勁,就是課程設計總和實際上課進度有落差,沒法在學期末按照計畫教完預先定下的內容。

 

當一般針對國民教育設計的教育學程裡還有規定要修教育心理學、課程設計等學分,唸博士班的研究生們除了被自己的研究與論文困住外,系上提供的課程往往也與未來就業沒有關係。換言之,即便一位博士的研究做得再好,發表過的論文再多,面對陌生的教學工作都可能遇上問題。好在,拿獎學金博士生往往都有機會做助教(TA),負責分擔一些教學工作,這才讓部分學生能有機會直接面對大學生,學習如何教書。

 

一般來說,TA在上場前往往學校都會安排一些簡單的訓練課程(大概一天),教授也會指示教學方針,之後學校與教授就放手讓TA去做。但第一次上場缺乏經驗、或是沒有教學概念的TA,面對大學生時往往不知道該怎麼設計課程或是設計問題帶討論,這就讓recitation(TA負責的課程)變得沈悶,也讓學生對於課程失去興趣。

 

在人文社會科學的大學教育裡,尤其對我來說,如果學生只能從課本與演講中學習知識,哪麼他們就跟台灣的高中生一樣,只懂得背多分,不僅容易失去興趣,也將會失去人文學科裡所要求的自主思考與反思能力。而針對學生心理設計過的活動與問題討論,一方面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趣味,也讓他們有機會應用課堂上所學,且有進一步的思考。

 

英文已經不是我的母語,在美國教書如果再不想辦法讓自己的課程活潑一點,我想我的學生們的痛苦應該會加倍吧!在上學期設計課程時,我主要參考了以前自己大學在救國團嚕啦啦裡的社團活動經驗,以及應用在「地球村美日語」裡補英文時體驗到的教學方法,試著讓自己的課程裡演講、討論與活動都能平均分配,希望學生們能不僅能複習到教授演講與書本裡的內容,更對於這些內容有體驗與體會。整個學期下來,學生反應都不錯,也認同我的教學方法,在學期結束後我也和一些學生交換了臉書帳號,成了朋友。更令我高興的是有些學生開始對於人類學產生興趣,考慮選人類學為主修,或是多修一些人類學系開的課程,這些對我都是相當大的鼓勵。

 

有趣的一點是,在嚕啦啦學團康活動時,學長姐曾提到一點,大學生就跟小學生一樣活潑好帶,這點在美國大學生上一樣適用。這些大學生們一樣喜歡活潑的活動,所以當我學期末請他們匿名寫下對我教學裡最喜歡且最有印象的部份時,大部分都寫我所根據「庫拉圈」設計的「交換遊戲」。

 

這學期跟上學期一樣,一個禮拜四堂recitations,教的也是文化人類學導論。除了希望自己的英語教學能力比上學期更好外,也希望有了上學期的經驗後,這學期能給學生更豐富、品質更好的教學。

 

 

台長: 咖啡海
人氣(1,552) | 回應(0)|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業餘的社會人類學觀察家 |
此分類下一篇:大學生了沒(五)~大一的挑戰!
此分類上一篇:大學生了沒?(三) 交換的力量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