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12-12 00:03:41| 人氣2,46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願成佛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潘文良著作集>菩提品>學佛心語論述

  ◎我願成佛

                   ⊕潘文良 撰

・世間無常,萬苦熾燃。不思成佛,煩惱難斷。
 未脫生死,怎證涅槃?眾生沉墜,恆住此岸。

  阿文在公園裡,講講故事給小朋友聽,後來,又講了幾個「佛教寓言故事」。
  有個小女孩,突然叫問道‥「為什麼要成佛?成佛做什麼?」
  阿文聽到這問題,一時之時,竟然莫名地,鼻酸喉滿,淚水盈眶,不禁想起‥
《法華經.方便品》中,佛說‥
「於千萬億劫,不聞佛名字,亦不聞正法,如是人難渡。」
  有的人(眾生),是那樣的……可憐,經過了千萬億劫,那麼長久的時間,都不曾聽到佛的名字,也不曾聽到佛的正法,像這樣的人,實在是很難去渡化他呀!
  佛說此偈,就是在說明「劫濁」的問題‥幾千萬億劫,那麼長久的時間,都不能聽到佛及正法,就是因為被「劫濁」所礙;而劫濁就是由‥「眾生濁、命濁、見濁、煩惱濁‥四濁」,所匯集而成的,因此‥障礙了學佛求道的機會與因緣,自是經過千萬億劫,那麼長久的劫數,都不能到佛的名字——就算是聽到,也不知道、不了解‥「佛」是什麼意思。
  僅管民間,流傳著‥「戶戶阿彌陀、家家觀世音。」這麼一句話,大家也都很耳熟,可是‥「阿彌陀佛」是什麼?「觀世音菩薩」,又是什麼?
大家則是‥知(知道名字)而不曉(不曉得意義),一般的信仰,總是認為(阿文以前也是一樣認為)‥佛菩薩,就跟那麼什麼‥玉皇大帝、天公、土地公、關公、灶神、門神、瑤池金母、九天玄女……「都是一樣」的,甚至跟外國的‥上帝耶和華神、耶穌基督、阿拉真主……也是一樣。
  聽到諸佛菩薩的名字,一點「好奇心」也沒有,反正是如臺諺所謂‥
「有食藥,有行氣;有燒香,有保庇。」
何妨「多多益善」?拿著一把香,管它是佛陀、菩薩、神仙、妖魔、鬼怪,統統給「祂」拜一拜;而所求的,不外是‥消災解厄、平安健康、如意吉祥、生意興隆、金錢大賺、六畜興旺、頭腦聰明、提名金榜……求事、求利、求功、求名、求權、求勢、求福、求祿、求壽、求夫、求妻、求子……無所不求——
但怎麼求,就是不會求、不知要求‥「斷苦除惱、了生脫死」之道。
  世人所求者,也只是所謂的「方便法」,然而‥這並不是佛教的「正法」,所謂「正法」,就是‥「真正的佛法、究竟的佛法、了義的佛法」,是佛陀之所以降世的「真正目地」。
  真正的佛法,不只是在教人心好、行善,修身養性,更要教人‥解迷釋惑,而將此「五濁惡事」淨化,使每個眾生,都能去小向大、去邪歸正,而能離苦得樂,了生脫死,而 能成佛——這才是佛世尊,之所以出現於世間的真正目地啊!
  可惜‥凡人們,都不知道去求、都不會去要。
 
  就讓我們,先來談談‥「佛」是什麼? 《佛光大辭典》佛‥
「佛,是印度梵語 buddha 之音譯。全稱為‥佛陀、佛馱、休屠、浮陀、浮屠、
 浮圖、浮頭、沒馱、勃陀、馞陀、步他。
 意譯為‥覺者、知者、覺。覺悟真理者之意。亦即‥
 具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如實知見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覺之大聖者。
 乃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者‥
 凡夫無一具足;聲聞、緣覺二乘,僅具自覺;菩薩具自覺、覺他。
 由此更顯示‥佛之尊貴。」

 
  簡單的說‥佛就是「大覺者」。
  覺,有「覺悟」和「覺察」二義‥
  「覺悟」是‥覺知萬法的事理,歷歷在心、了了分明。
  佛陀在無始劫以來,不斷的修行之後,證得「正遍知」和「無漏智」。
「正遍知」是‥正確而圓滿、普遍的了知‥這宇宙人生的真理實相。
「無漏智」則是‥對於所知的,無有任何遺漏,完整而透澈的意思。
  「覺悟」,就如比是‥人在黑夜裡作夢,好夢是歡樂甜蜜、惡夢是驚險刺淚,可是‥五更雞啼,太陽昇起,一覺醒來,頓時明了‥「啊!原來‥我是在做夢!」任它夢中‥萬般光景,醒時剎那,消失無跡,了無可覓。
  「覺察」是‥覺知一切苦惱根源,與其對治的方法,使之不能為害。
好比說‥世人覺知‥有颱風要來,就做防颱準備;覺知附近,常遭小偷,就做防盜準備;夏天防火、雨季防水、種田防蟲……世人真是「無所不防」,然而‥雖能覺察到‥人生的苦惱,而想辦法「防治」呢?
  「覺」還有三種含意,那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什麼是「自覺」呢? 你我現在,都是尚未覺悟的凡夫眾生,而佛陀,則是已經「自覺」了,是一個「先知先覺」者;佛陀自己覺悟之後,還想盡辦法,令其他人(眾生),也跟他一樣覺悟,這種行為,就叫「覺他」,所以‥凡是聽了,或看了佛法,而開悟者,都是「後知後覺」。
  而在「自覺」與「覺他」之間,還有種種不同的程度,因眾生的根性有利鈍,所悟就有遲速、大小。佛陀自己所覺悟的是「無上正等正覺」,因此‥也要令一切眾生,都能獲證如他一樣的「無上正等正覺」,到了這兩種覺行,都圓滿了,就叫作「覺行圓滿」。
  能使一切眾生,從「不知不覺」,變成「全知全覺」,才堪稱為「佛」。
  若是「自覺、覺他‥覺行未滿」者,就叫作「菩薩」。
  諸佛菩薩,都是具有「大智慧、大慈悲、大平等、大能力」的。
  佛陀在自覺之後,為什麼還要覺他呢?佛陀絕對不是‥吃飽了撐著,吃飽沒事幹,「家婆」(雞婆)多管閑事。
  佛陀經過無數劫的修行之後,坐於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覺悟的當時,成就了無邊的大智慧,很自然的,就流露出無量的大慈悲,而發願要渡化眾生。
  所謂「慈悲」者‥慈是予樂、悲是拔苦。
  要使他人,得到快樂,就要拔除他人的痛苦,人謂「惻隱之心」也!
  儒家講「仁」、基督教講「博愛」,在含義上,雖然與「慈悲」相似,但是‥在分量與程度上,卻是有所差別的。
  孟子所謂‥「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
  這種對於禽獸的同情心,也是較為膚淺的——不聞其聲,難道就忍食其肉嗎?
  而基督教的「博愛」,所謂‥
「要愛你的鄰居、要愛你的仇敵——信主得救、信主得永生。」
那些不信主的人、不能信主的人(譬如‥生於回教國家,一生只信真主阿拉,而不信上帝耶和華),將來都只有下地獄的份,主也顧不了他們了。
這與地藏王菩薩之大願‥「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相較之下,便有如天壤之別。
  佛教的「慈悲」,乃是建立在「智慧」之上的,慈悲與智慧,是缺一不可的,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就世間的「感情」與「理智」而言‥如果太重於感情,而「感情用事」的話,則是「迷痴無智」;如果偏重於理智,而「意氣行事」的話,往往就會「冷酷無情」了。
  唯有佛教的慈悲,是徹底、究竟而平等的!
  佛教主張‥「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是何等偉大的境界啊!
  無緣大慈,就是‥不僅對自的父母、親友要慈愛,就對於其他人,及至於一切眾生,都要慈愛,沒有貧富、貴賤、老少、美醜、強弱、怨親之差別;就是對於愚痴禽獸,其至是微小的昆蟲,都是「一視同仁」的,都要使他使能夠獲得快樂。
  同體大悲,就是「視人如己」之意,所謂‥「人饑己饑、人溺己溺」,就是這種精神。看到別人肚子餓,就如同自己肚子餓,於是‥設法使人飽暖;看到別人沉溺,就如同自己沉溺,於是設法救人起來。
  地藏王菩薩,看到地獄眾生,受到無量無邊的苦難時,所以發起‥「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之宏願,正是因為「同體大悲」之心所致啊!
  如此來看,佛教才是真真正正「之大平等」者啊!
 
  再說‥佛陀的「大能力」。大能力,並非其他宗教中,所宣傳的‥「上帝是全知全能、是萬能的。」萬能的意思,基督徒認為是‥「無所無能」也! 這就是說‥萬能的上帝,「高興」的話,就有能力,把所有的人,全都帶到天堂去享樂,為什麼要說「高興、不高興」呢? 如果‥上帝真的是萬能的話,他應該有能力,讓全人類,都「信主——得永生」,把全人類,都帶到天堂去。可是他卻要在將來,審判全人類,把不信祂的人,統統踢進地獄去;若不是祂「不高興」的話,就是‥上帝並非是萬能的——上帝竟拿祂所創造的人類沒輒?
  佛陀雖然有廣大的能力,也不敢妄稱是「萬能、全能」的,因為‥眾生的「業力」,是佛菩薩再大的能力,也改變不了的。「如是因,就有如果」,因果報應,是改變不了的;佛陀的能力,也只能作「助緣」而已!而不能做「親因」——
外教所謂的「萬能、全能」,卻是說‥
「神不但能做助緣,也能做為一切的親因。」
這是違背「因緣果報」的定律,缺乏理性的說詞啊!
(神能創造宇宙萬物,則是「親因」,既然「能」創造宇宙萬物,
 為何「無能」救出全人類,使人類全上天堂?
 而在將來審判的日子,還會有人,要下地獄呢?)
  所謂「助緣」者,助是幫助、緣是機緣。佛教所謂‥
「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佛法雖廣,難渡無緣之人。」
  佛教所主張的是‥「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穿衣各人暖。」
  好比一位媽媽,聽到孩子,在喊肚子餓,就告訴孩子說‥「肚子餓,就去吃飯吧!吃了飯,肚子就會飽啦!」 可是‥那孩子,卻不吃飯。(想去吃「麥當勞」。)孩子不吃飯,媽媽也無能讓孩子的肚子,自己飽起來啊!
吃飯(因)就會使肚子飽(果),而媽媽所說的話,就只「助緣」而已;孩子不吃飯,就想肚子餓,媽媽也「莫法渡」啊!
媽媽所能夠做的,也只把飯菜煮好,而要不要吃,還是在於孩子自己。
  諺云‥「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
  佛陀雖有千千萬萬的法門,如果人們,不去實行的話,佛陀也是「莫可奈何、愛莫能助」的。好比‥現在,窗外的太陽很大,只要你願意走到太陽底下,太陽就會給你溫暖;而那些躲在陰暗角落,叫寒叫冷,不走出去曬太陽的人,太陽也拿他沒辦法啊!
  這麼一解釋,大家當能了解,簡單的說‥媽媽和太陽,都是具「大能力」的,而不是具有「萬能、全能」的。
  真是‥越說越遠啦!之所以如此,乃是因為‥要解釋一個「佛」字,絕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解釋得清的——即使說上「一千零一個‥一千零一夜」,也是說不完的。
 
  再來談談‥什麼是「佛法」?
  佛法,簡單的說,就是‥佛陀所覺悟的、那些能令眾生「離苦得樂、了生脫死」之法。就如‥為了治癒病人,而研製出種種的藥一樣。
  《法華經.方便品》中,佛說‥
「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舍利佛!云何名‥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
 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
 欲示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
 欲令眾生,入佛知見故,出現於世。
 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諸佛陀世尊,無時無刻,就是想使生「開啟」佛陀之正見正知;「示現」眾生看到佛陀之正見正知;欲令眾生,「了悟」佛陀之正見正知;使諸眾生,都能「證入」佛陀之正見正知。 這也就是‥佛陀欲令一切眾生,都能夠同他一樣‥成佛。
(這決不是像外教一樣‥神帶我們到天國去,做祂的「子民」,去給祂「歌功頌德」那樣。由此可見‥佛陀才是「真平等」者。)
 
  為什麼‥佛陀欲令一切眾生,都能成佛呢?
  因為‥這個世間,是「苦海無涯」啊!眾生在苦海當中沉淪,唯有「成佛」,才能真真實實的,脫離苦海,而得到澈底的、究竟的大樂。
  說這個世間是苦海,沒有信佛的人,是很難覺知的,跟他說,他也不相信。
  我們現在所住的這個世界,叫作「娑婆世界」,娑婆,是印度梵語,其意為「堪忍」,這是說‥這世界的眾生,堪忍其苦。大抵‥人們都苦得「麻痹」了,能夠「逆來順受、苦中作樂」,否則就是‥人們帶有「受虐症」,於是‥雖受苦痛,亦覺快樂。
  這個世界,到底有所苦呢?
  眾生一識入胎,就必定要受‥「生、老、病、死」,這四種苦了——如果沒有意外(墮胎、流產)的話,就必定要受此四大苦。 在「生老病死」之苦的一生中,還會有‥「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而不得苦、五陰熾盛苦」,如此合稱為「八苦」,教人苦不堪言。
  何以此等是苦呢? 且略作說明‥
  一、生苦 當一業識,投入母胎時,就開始受苦了,在胎內,猶如「坐監」一般,母體一動,胎兒則感撲打之痛苦;母親如飲熱水,則如滾湯潑身;如飲冰水,則如寒風刺骨;如吃得太飽,則如受重石壓迫,如此痛苦,連續不斷,等到十個月後,才剛始「習慣」這些痛苦,又要被推出胎外,剎那之間,有如車輪,壓輾而來;在分娩的過程中,毋子無不是「拚死拚活」的,共受此場苦難。難怪‥嬰兒一生下來,總是哇哇大哭‥「苦啊……苦啊……」 誰能說‥這不是苦呢?
  二、老苦 人一到老來,就悲哀了!髮白皮皺、面枯容瘦、眼矇耳聾、舌堅齒落、精衰神朽、頭昏腦鈍、舉步艱難、提手遲緩、力不從心、飲食難進、興寐無安、百病染身……飽經世故、歷盡滄桑,呵……道不盡‥萬般淒涼! 誰能說‥這不是苦呢?
  三、病苦 人生在世,痛痛難免,四大合體,若不調和,則患諸病,一時之間,飲食無味、坐臥不安,其中痛楚,有口難言,欲生欲死,無人可代…… 誰能說‥這不是苦呢?
  四、死苦 一旦有生,必定有死,無常來時,管你是誰?王侯乞丐、富貴貧賤,一概得死。有德之人,好死升天;無德之人,臨死當前,恩怨情仇,難割難捨,業境現前,驚懼恐慌;神識離體,四大漸散,猶如生龜,遭受脫殼,屎尿齊洩,抽筋拔骨,慘痛無比…… 誰能說‥這不是苦呢?
  五、愛別離苦 人間恩愛,乃是前世善緣所聚,一旦緣盡,自要分散;生離死別,念起彼此,情深義長,相送千里,痛哭流涕,不捨依依,無可奈何;別後相思,望斷秋水,難能再見,感慨萬千…… 誰能說‥這不是苦呢?
  六、怨憎會苦 人間仇怨,及是前世惡緣所至,天地雖寬,冤家路窄,宿業相招,欲避不得;厭者常纏,揮之不去,甩又不開,不勝其煩;仇者相逢,觀之好比‥眼中之釘、肉中之剌,咬牙切齒,摩拳擦掌,甚欲相害…… 誰能說‥這不是苦呢?
  七、求而不得苦 世上萬般,難能如意,前生福德,自(自己)已注定,今不努力,順其自然,有者終有、無者總無,而且人心,貪欲無盡,百般思量、萬方設計,用盡手段,願不從心,有求難得,白費心機,自尋麻煩…… 誰能說‥這不是苦呢?
  八、五陰熾盛苦 五陰身心,煩惱熾盛,色受想行,因織轉變,百感集,錯綜複雜,千頭萬緒,難斷難理,猶似大火,焚體燒身,逼迫煎熬,無路可逃,到處奔波,疲憊辛勞,無有安寧,不得清淨…… 誰能說‥這不是苦呢?
 
  除此之外,阿文還歸納了六種苦‥
  一、五欲不制苦 所謂五欲者‥財色名食睡,人若貪五欲,不知要節制,則苦惱叢生。
  二、六根殘障苦 所謂六根者‥眼耳鼻舌身意,若有殘障,則苦惱常隨,一生皆難安。
  三、七情變異苦 所謂七情者‥喜怒哀樂愛惡懼。人生雖有快樂,但此快樂,總是短暫而淺薄的,快樂稍縱即逝,苦惱卻不單至,而人更是‥忽而喜、忽而怒;一下笑、一下哭,情緒起伏,反覆無常,更所謂‥樂極生悲、喜至反愁,這些,都是脫離不了苦啊!
  四、十惡造業苦 所謂十者‥殺生、盜竊、邪淫;妄言、惡口、兩舌、綺語;;貪欲、瞋恚、痴愚。人因此「身口意‥三業」,而造下無量罪業,自召惡報,無不惱苦。
  五、天災地變苦 地球上的颱風、地震、水火之災,冬天寒風刺骨、夏天暑氣烤身,無一不是苦。
  六、人危物害苦 社會進步,科技發達,危害越大;戰爭動亂、車禍墜機;噪音、垃圾、污染;劫奪、盜竊、詐騙、色狼、綁票;被人欺壓凌辱、譏笑咒罵……無一不會帶來惱苦。(連一隻小小的蚊子,都能搞得人們,不得安寧呢!譬如‥登革熱、瘧疾。)
  人間之苦,已無邊無量;地獄之苦,更是苦上加苦;天界雖享諸樂,無有惱苦,然而‥一旦到了「天福享盡」之時,則有五衰現象‥「身上光滅、頭上花萎、不樂本座、腋下出汗、塵土著身」,令人苦惱不已,而墮輪迴。
  《法句經》云‥「諸天雖樂,福盡亦喪。」
  可見‥升天‥上了天堂,也不是究竟安樂之道啊!
  佛陀所謂‥「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試看大樓‥發生火災,屋裡的人,無不爭先恐後的,想逃出來,什麼東西,都丟下不管,(其實‥是急得什麼東西都忘了,要管也管不了。)先逃命要緊,跑到外面,才發現‥自己是兩手空空,卻也慶幸‥自己撿回一條命。
  「三界火宅」,是那樣的可怕,何以大家不放下,趕緊逃命要緊呢?
  一般人,對於佛教所說的‥「人間是苦海。」總是指著佛弟子說‥「你太悲觀了吧」
  這可不是‥「悲觀、樂觀」的問題,而是個實實在在的「現實問」啊!
一般人,總是不想去面對它、不願去討論它、不敢去研究它,以為「避而不見」,就能擺脫一切苦痛,真是所謂的「掩耳盜鈴」啊!想要瞞人,結果騙的是自己。
  有的人,只會大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算了吧!認了吧!」
好看得很開似的,如此,只是在「躲避」問題,想要「忽略」問題而已,並沒有解決問題啊!
  有的人,更是天天叫苦叫惱,卻不去思考‥苦惱的根源,以及解決的方法。
  眾生,就這麼‥白白的,留在世間,徒受苦惱折磨。
  世人所謂的「悲觀」,就是那些‥看透人間是苦,而起厭世,卻不思「捨離、出離」,反而自甘墮落,及至跑去自殺的人(但自殺也是解決不了問題啊),這樣,就是悲觀。
  而佛陀覺察出‥世間是苦之後,便思要如何「捨離、出離」,於是‥覺悟了苦之根源,及澈底解決苦惱,以獲得究竟安樂的方法。
  所以‥在告訴人家‥「人間是苦海」之後,阿文總是不忘,告訴人家說‥
「佛國是樂土!」願其在看透人間的苦海之後,能燃起嚮往佛國樂土之希望;能努力的修心聖道,捨離欲苦,了斷生死,至涅槃岸,常住快樂,這才是一條正道啊!
  而我們所要依循的,正是「佛法」。
  佛陀在世,說法四十九年,渡脫了無數眾生,也為剩下的眾下,做了「得渡因緣」,在其進入涅槃之後,幸好弟子們,將佛陀在世時,所說的法,結集成經典,留下三藏十二部經,給予後世;更幸有無數的人,窮畢生之力,去翻譯、印行、講解佛法,而使佛法,能保存到現在。
  佛說一切經典,字字句句無不是可令眾生‥離根本苦、得究竟樂之法啊!我們是何其之幸,而能夠見聞佛法,若不知受用,那就真要感嘆的說‥「世人真是愚痴啊!」
  每當感懷諸佛菩薩的偉大,就禁不住,要鼻酸欲泣……這娑婆世界的眾生,真是非常難渡的呀!然而,諸佛菩薩‥
「只因慈悲心太切,常把娑婆當道場‥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儘管眾生難渡,諸佛菩薩,依舊「發大乘心,普濟一切‥眾生無邊願渡」的大宏誓。
  我們亦當發此大乘之心,履行菩薩道,在學知生死苦海之後,不但自已,希求了生死,同時,也要想到‥一切眾生,也在苦海中沉淪;自己想脫離生死苦,眾生當然也會想要脫離生死苦——而我們早受佛之教化,獲此離苦得之法,就不該只是想要「自利」而已,更當要想到「利人」,而將此法,告諸大眾,開導一切,讓大家都能同得其利。
 
  說了半天,還沒解釋到題後的詩偈呢!
「世間無常,萬苦熾燃。不思成佛,煩惱難斷。
 未脫生死,怎證涅槃?眾生沉墜,恆住止岸。」

  這是阿文,在流下淚後,所作的偈。
  小女孩又問道‥「叔叔!你怎麼在哭啊?」
  阿文只得趕緊揮掉淚水,笑道‥「沒有啦!眼睛進了沙子啦……」
  若能了解此偈,能夠了解佛菩薩的偉大,大家或許就會感受‥何以阿文會在小女孩問‥「為什麼成佛?成佛作什麼?」之後,會想要哭了。
  雖然‥阿文對於佛法,所知不多,初入佛教,也沒看幾本經典,但阿文知道‥佛法好!也深信‥佛法真能讓人‥離苦得樂、了生脫死——就像知道‥吃飯,就能讓肚子飽一樣。
  千言萬語,無以感謝佛陀!
  這世間,要是無佛陀,那麼‥我們眾生,勢將永在此三界火宅、六道苦途中徘徊,受苦受難啊!
 
============================================================
※舊文整修首舖「新聞台。潘文良著作集」。2022.12.12.一 00:03:41
◎潘文良《學佛心語論述。我願成佛》。
 https://mypaper.pchome.com.tw/avun01/post/1381298726
※FB佈:佈告於臉書。
■標籤:#佛教 #寓言 #故事 #正法 #機會 #因緣 #菩薩 #佛法 #自覺 #覺他 #覺行 #覺悟 #慈悲 #智慧 #捨離

台長: 阿文
人氣(2,467)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學佛心語論述 |
此分類下一篇:◎我就是佛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