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仍是我101.11.25在臺北專題演講的錄音稿,此段講述的重點是:
一˙《易》賾的真諦與《論語》的精髓。
二˙性理的中國文化。
三˙性與天道與下學上達。
請繼續看:
嚇死他了!所以,他第一件事就是把樂全部刪除掉,統一中國後焚書坑儒。這在說什麼呢?其實,一切說到最後,都是在說我們自己。這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秦始皇,在未功成名就之前,追求功成名就。功成名就之後,就開始追求登峰造極。登峰造極之後,妄求永保登峰造極。然而,從登峰造極起,自己就非常的敏感,對登峰造極有任何的不良影響或威脅者,都非常的敏感而疑神疑鬼的力求探求出來且極力排除。積極的回應此,即尋訪長生不老的仙丹妙藥。說實在的,人生自古如斯逝,見惡無聞四五十,未知生矣焉知死,漢心丹心兩皆无。因此,秦始皇驗證了原始儒家的遠見,孔子乃在《史記》裡與《史記》之外,宋明理學更開拓了合內外、一天人的意義與其臻實,當代新儒家開拓的謂之即內在即超越,其之實質義涵還是回到孔子為善:民到於今受其賜的見群龍無首吉從心所欲不踰矩與吾與點也。因為,我理解與體驗了《易》賾的真諦:
自己的存在
自我的存有
人的存在
人心的存有
國家的存在
文化的存有
存在的存在
存有的存在與存有
自己、自我、人、人心、國家、文化、存在與存有的
不朽的存在與存有
乃:到最後,都是回說到我們自己。說到了自己,那就是仁難的和而不同識仁否矣。因此,《論語》的精髓在問仁為仁,明道及朱熹更說學者須先識仁與務使學者汲汲于求仁也,馬一浮也說學者第一事便要識仁,熊十力先生仁體體仁的不敢不敬恭領受明了自己最傳神與貼切。因此:
講到最後,一切絕對是回到自己的身上。回到自己的身上後,再重新出發。然後,回到自己身上的重新再出發,第一件事即對所有的危險,全數都要把它去除掉。對於所有的疑問,也全數都要把它去除掉……蕭先生問:這不就是帝王術了嗎?你不能這樣子講!因為,如果您就是周公了。也就是說:我們就是周公了,大家想要建設什麼樣的國家呢?就好像自己的家,您要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家呢?蕭先生又問:我的意思是說,帝王術包含了它,這也只是帝王術的一部分而已,它更是帝王之間的不傳之祕。沒有,沒有,在那個時候,它沒有帝王術。有的頂多是《論語》的:堯曰天之曆數在爾躬及舜亦以命禹。帝王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它是從秦始皇開始的。秦始皇之後,接續的就是漢代,其中的重要人物就是董仲舒,關鍵就是讖緯學、命學及儒學政治化,乃由是展開了帝王術。中國的國祚即由董仲舒的天人三策開始轉向,由是為《禮經˙禮運》的禮運大同而離開了《書經˙鴻範》的大同吾與點也。其實,這是運用儒家、扭曲儒家的結果。但是,儒家的真正義涵是在講存在。因此,上周我才說:我們是什麼樣的存在呢?大家希望自己是怎麼樣的存在呢?我們到底要怎麼樣的呈現我們的存在呢?這就是原始儒家的胸懷,這更是周公從制禮作樂時開始,就是在講個人的存在,也是在講國家的存在,更是在講不朽(文化)的存在……博士,不好意思,再請教一下。嗯!那麼儒家是典章制度的建立,還有階級的劃分,如天地君親師及士農工商。這都是因為儒家的推動,老百姓才有階級的劃分。對不對?其實,這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結構,不用劃分,自己也會自動的規劃於哪一類組群中。再說,秦漢統一了中國,這不是階級的劃分,實質意義是政府組織的功能分工合作運作規劃,董仲舒乃比照秦朝規劃社會組織型態……蕭先生再說:這一套,有形無形中就被帝王拿來用了。說實在的,這個意義不只是帝王學,您自己都在用了。您在自己的家裏面,您自己都拿來用了。比如:您在家裏面,您要不要您的兒女孝順呢?您是不是嚴父嚴慈母呢?我懂了,我懂您的意思了。因此,大家就想一想周公就好了,整個天下都是武王的、周家的,現在由我攝政的統轄著。但是,您卻要讓所有想背叛我的人,安定的待在他的住地不背叛我,我們能用什麼方法能辦得到它呢?想想看,我們能用什麼方法呢?在每一個都可能背叛我們下,更隨時隨地都有背叛的可能,而且他們還能集合別人取而代之。但是,周公卻能讓每一個人,都安安靜靜的待在家裏且尊敬他。這就是周公了不起的地方,家、國、社稷就是最好的方法,乃讓天下的男人在太陽下山的時候都回家、回國,大家晚上熄燈的個個安穩就寢、做愛做的事。永祀永錫,世世代代,就是孔子制禮作樂展現出來的意義。孔子理解了以後,他發現這一套非常的了不得。所以,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周公制禮作樂的展現出來後,孔子接續的彙整為六經,《易》、《詩》、《書》、《禮》、《樂》及《春秋》,並化為教材且為六藝教育,禮、樂、射、御、書及數,《論語》就是教育日誌或筆記。除此之外,我們要找尋故國的傳統文化精髓,是很難尋覓的。因此,沒有孔子的話,周公的東西,我們就沒有辦法知道了。所以,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周公及周公之前的東西,在孔子之外,就很難理解了。所以,宋明理學的大家,就把這一套編輯起來。因為,他們發現,思想是最重要的。思想如果能夠接續,思想如果能夠開創,整個意義就出來了。故,這就是《性理大全》了。
我們講了這麼多,講了這麼一大套,我們討論了這些。這個意義到底是什麼呢?這就是:中國文化!也此,我們由此跳開,那就是世界五大文明了。第五個原則,這也就出現了。它就是:性理!第一個原則是物理,(含數學、邏輯)第二個原則是化學,第三個原則是生理,第四個原則是心理,第五個原則是性理,這就是中國文化。同理,跟他相對的,那就是西方文化或外國文化了。西方文化,蘇格拉底、柏拉圖及亞里斯多德都不能少,這叫做希臘哲學(蘊含希臘神話及史詩)而為第一項。其次即第二項的羅馬文化之法與城邦,第三項即基督宗教精神。所以,我們在談中西對比的時候,我們在談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對比的時候,尤其是譚嗣同在講中體西用的時候。譚嗣同就含糊籠統的說西,乃含糊籠統了這三大板塊,更未釐清這三大板塊收攝於哲學中的深意,如宗教哲學、政治哲學、法律哲學及倫理學。譚嗣同在講中的時候,他雖然掌握了仁。但是,他不像我現在跟大家談的東西、我介紹《易經》,它最後面的意義,也就是在介紹仁……蕭先生說:那個時候,譚嗣同是為了幫皇帝。所以,我以為他還是滿個人的,不是為了整個國家。其實,他是有為的,他是想為四萬萬五千萬同胞開拓……蕭先生說:但是,他還是帝王學。他不是帝王學……蕭先生說:那他是為了新政了?對!就此,我為什麼會用這種方式跟大家談《易經》,更從這一盆茄苳樹開始,意義就在此了。因為,我們已經預設了,我們在解釋這個世界的時候,在一開始我寫在白板左邊的內容物理、化學、生理、心理、性理及性與天道一以貫之,這些都是在解釋這個世界的原則,我們就以理解這些原則為知識,操作這些原則而為知識即力量,知識的意義就由是呈現了。因此,一個一個原則往上加進去,原則之間(關係原則)亦越來越調節了,我們對我們所理解的對象或世界,就越來越理解而把握與操作也就越來越清楚關鍵且有效。如果講說,我們不要物理的理解對象或這個世界,那就是從空、緣起或神等開始了。即:我們不要物理,我們就會陷入困思邏輯裡。所以,老子沒有辦法說服別人。唯一的方法,就是出關的留下了《道德經》。莊子替《老子》講自然,卻也沒有辦法說服別人。因為,無跟自然,都等於沒有說什麼。因此,莊子由是開出了悠然見南山的意義,乃從自然裡找尋或開拓美學境界、閑適境界及精神境界。但是,用它來解釋世界,仍然是很困難的事。因此,從以上的原則來解釋萬物或世界的時候,我們大部分都跳過了化學原則。因為,人類的智慧,還未發現它。(需要蓋實驗室的實驗證明)後來發現了它,我們就很清楚的知道,有很多事物的變化乃因化學變化而了解了如氧化作用的燃燒等。也此,我們對於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也就越來越理解了。同理,為什麼宋明理學、中國文化,會讓我去尊敬它的原因,也就在於周公、孔子這兩位最重要的人物,呈現了這樣的意義也。然而,這樣的意義是什麼樣的意義呢?我想,你們大家都知道:
基督宗教的傳統,他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人與上帝的關係。在哲學,就把它叫做一與多的關係。這樣的一個義涵,它到底是在說什麼呢?這樣的一個義涵,其實它是在回問、回到所有問題的根本問題去,這個根本問題就是回到自己的身上、回問自己。因此,人與上帝就是在問我自己,我是誰?我算哪一棵葱呢?我們到底又有什麼不得了的東西呢?就像我們現在經常聽人家講的特殊、特性、特色或風格,這也就是在講我跟大家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然而,這個特殊或特色,它最重要的根本意義是來自於人與上帝的關係。但是,人與上帝的關係,它到底是在說什麼呢?它是說:我是莫札特,我是貝多芬,我是李白,我是了不起的這些人物,康德就把它叫做天才。這個天才,它真正的意涵是什麼呢?就是上帝揀選的那一個人!中國,在這個地方,也出現了這樣的意義。最早就是堯舜禹的天之曆數,其次就是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最後就是道教的張天師。因此,我們從這個地方來理解人與上帝的意義,它根本的義涵是:
我的價值!
因為,我的價值,它不只是我自己而已。我的價值,它還有老天爺給我的使命。所以,我不僅是因為我自己,我更帶著使命而來。這個人與上帝、一與多的最重要基本義涵又到底是什麼呢?那就是要:凸顯自我!這個凸顯,最重要的概念是自我絕對化。最有名的例子即黑格爾,他叫做絕對精神。所以,後面就有希特勒了。這個自我絕對化,更有名的人物就叫做尼采。所以,他說上帝死了,代之而起的就是權利意識。(傅柯說人死了)張先生問:是自我膨脹嗎?不一定,可能是很可怕的,那是被擡轎的自我絕對化,也就是水漲船高的意義。基本上,我們以此來看今天的政治人物、歷史上的政治人物,他們多有自我絕對化的意義或傾向,再來就是被別人擡起。因此,當他被擡起來的時候,他也就順勢的上去了,真的也就上去了。然而,他上去了以後,竟然開始下命令了。蕭先生問:孔子,他也是這樣的人物之一。他當時雖然被趕來趕去,卻也曾經執政過,雖然短暫,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我的認知:他也是一個政治人物。他,就是要幫你變成你想要變成的那個人,(重點是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他想要陪您走過變化的這一段路。陪您走這一段路,不是上帝來揀選,也不是我們自己的努力,一定要有他來陪……蕭先生說:有教無類嘛!嗯,答對了。如果講說是,沒有他陪,我們是沒有辦法出來的……蕭先生說:他自以為他是上帝嗎?沒有,沒有,他不會自以為是上帝。因為,到最後,他絕對會在陪的路上,把自己消掉,他在你的面前,在幫您的自我出來時卻不見了。絕不是你變成第二個孔子,或變成其他而是陪你助您的自我出來……蕭先生又說:那孔子是啟蒙者,你覺得呢?如果說啟蒙者,那就是上帝了。所以,《易經》說: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但是,孔子絕對不會自喻為聖人,更惟敬與德的面對老天爺。因此,孔子絕對不是啟蒙者。如果講啟蒙的話,那就是上帝或聖人了,上帝就是啟蒙者。故,我們回看《聖經》的時候,那就很清楚的是上帝告訴亞當夏娃說:這一棵叫智慧樹,智慧樹長的果子叫智慧果,你們不可以吃,吃就叫做啟蒙。有關上帝的問題,我當初在面對與研究這些問題的時候,對這些東西都非常的尊敬與小心。講啟蒙最有名的人就叫做康德,他說啟蒙就是走出蒙昧……蕭先生再說:我說的啟蒙跟您不一樣,我說的啟蒙是摩西的方式,乃透過上帝的旨意要摩西去傳祂的道。又,我所說的啟蒙是:孔子有教無類,把每一個人最美好的一面,他幫他們挖掘出來。所以,在這個之外,《論語》開章明義的說:學而時習之。這很清楚的標定了孔子,乃離開了老子,亦離開了所有的人。啟蒙的話,就回到西方去了。《聖經》、摩西及康德,就是非常有名的啟蒙者。我們在這裏講的意義,到底是些什麼意思呢?它的意義就是:
性與天道。
性與天道,人、多就是性,上帝、一就是天道。孔子透過自學,即前面說的郁郁乎文哉吾從周,他就去把古代的經典,全部好學的加以研究。研究時及研究後,更把它作成研究筆記,那就是《易》、《詩》、《書》、《禮》、《樂》及《春秋》六經,然後他再把它轉化為教材教學生,並以六藝禮、樂、射、御、書及數配合著教育。孔子死了以後,他的學生們,就把大家的筆記及孔子的教材彙整起來,這才讓我們看到了六經,尤其是《論語》。這樣的一個意義,是從「仁」開始的。這樣的一個意義既然是「仁」這一個字,它又怎麼跟人與上帝、一與多掛上鉤呢?孔子就說了:
下學上達!
什麼叫下學上達呢?我們今天的學前教育、國小教育、國中教育、高中職教育、大學教育、碩士班教育及博士班教育,就是很清楚的下學上達概念。然而,孔子怎麼解釋下學上達呢?我們一般都說舉一反三,孔子的說法是舉一三反。孔子怎麼解釋舉一三反呢?孔子說:各位同學,我們今天來學鋸木板。我現在跟大家講並示範給大家看,我們右手拿鋸子,左腳壓住木板的固定木板,鋸刃向下,在欲鋸的地方,鋸刃置於木板上的用力推拉鋸子的鋸木板,如是不停的鋸,直到木板鋸下來為止。這樣,大家懂了嗎?懂了!那好,大家就各自拿著自己的鋸子及木板,各自鋸著自己的木板。切記以下的規則:一是注意安全,不要有不良的行為如拿鋸子嬉笑或打架。鋸子不鋸的時候,要把它收好。二是美與藝術,即鋸的時候要有美與藝術的概念,叫自己鋸及鋸出來的東西,都有美與藝術的意義,讓自己、同學、老師、家人及鄰里驚奇。這,多美啊!三是鋸完以後,作品、工具與材料都該收好,更該恢復教室原來的整潔。現在,大家就開始鋸咯。很好,大家鋸的都很好,尤其是子夏。他四個角鋸得都一般大小,看起來還滿美的呢。這就是舉一三反的意義!然而,這樣的意義,到底是在說什麼呢?它就是在反省仁、無、空、自然與上帝等的舉一三反意義,這也才是一與多的真諦,尤其是一的多之反省如仁、無、空、自然與上帝等的舉一三反等。更尤其是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的反省等,特表徵孝、弟與仁的關係,這就逼出了舉一三反的下學上達意義矣。就該一意義言,這就是西方哲學的形上學意義,特為《論語》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形上學義涵,終於在《論語》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及《易經》顯諸仁、藏諸用,乃匯出了仁的第一因意義來。就此,我們再從朱熹的說法來談: ã待續ã
文章定位:
人氣(93)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