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與斅的教育哲學>&<神學講的是人的本質美學講的是人的特質>(中國人認識自己的為己之學鏡像階段情理意)者,係114.1.24劉同學、鍾美雲小姐、陸志雲先生和楊博士在教育部門口進行的第49屆「書生革命教育救國」學術街頭論壇直播紀實二:
顯諸仁,藏諸用。
《體用論》,知行合一。(實用主義功利主義)
品管就是志應、自道、自得的從心所欲不踰矩、源頭活水又日新、近悅遠來遠懷、傳承開創不斷。不是消耗掠奪中心,更非壟斷專利積極自由,超非《利維坦》自然狀態。因此,修正梁溯溟先生的文化觀:
歐美幼稚型文化
印佛早熟型文化
中國早熟目的型文化
目的:鮭魚逆溯產卵,人異化立體十字打開而為聖哲畫像記。位時資黝无仁,煦煜暗淡藍點,人就是資源傳承開創分享中心。乃:
認識你自己
為己之學
理念→理型→理性政治倫理實體→罪人→二律悖反的無智的直覺性癖→《精神現象學》《美學》→非理性的人→上帝死亡→人也死了→雙輸修昔底德陷阱→暗淡藍點→黝无
這個世界不是有存在而是無,存在的真相是无。這叫剛剛誕生的嬰兒,不得不哭!這叫一元復始的冰冷大地,如何破蟄?嫩芽青綠?暗淡藍點?朗朗乾坤?就此,教育哲學的深義奧底就出來了:機器,我們就從這個地方出發。教育,也就從這個地方冒出來了。既是生產生命,更是生產心智,超是生產士德。尤其是:材料與品管。這就梁溯溟先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了,由是教育滑入哲學。哲學:(西東比較哲學)
首映就是認識你自己vs為己之學
續照即積極自由自然狀態專利掠奪vs傳承開創分享
終了乃修昔底德陷阱雙輸黝无吞噬暗淡藍點vs位時資黝无仁煦煜暗淡藍點
哇,開肺,生命綻放。青青河畔草,猗猗蓁蓁,關關雎鳩。從心所欲不踰矩,宓原子建洛神賦。現在,我們就拿出書面資料<機器與斅的教育哲學>,做一個簡單的解釋。首先我們就來看題目第四個字斅,唸作斅ㄒㄧㄠˊ。斅,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它就是教育的教,就是這個字的右邊,教育的教右邊孝順的孝省略掉。左邊就叫做學校的學,合在一起。所以,把這兩個字,省略的教孝的孝跟學合在一起,那就叫做斅了。這個字斅,到底代表什麼意思呢?顧名思義的就叫做
教育的教
加上學問的學
所以,斅這個字就叫做教與學。因此,我們就很可以理解到斅就是教加學。《論語》有一句話説:教學相長。就是這個意思,所謂教學相長就是講:我們的孩子,在學校讀書。我們的孩子,在家裡接受家庭教育。就是要學和教,要同時並進。不可以:只有學,沒有教。也不可以:只有教,沒有學。這樣教育的結果,就只有一半。所以,《書經》就把這個叫做學斅半。也就是講說:我們從學下手,教育的成果只有一半。從教這個地方下手,教育的效果也是只有一半,這就叫做學斅半。我們傳統的教育,這就叫做斅了。教學兩個同時並進,不可偏廢。我現在就舉一個例子,我們在學前教育的時候。在幼稚園小小班,進入到幼稚園的時候,我們都會跟老師學習寫字。現在,就請大家:跟著我講的一起來做。
請各位小朋友,把你的右手舉起來。把你的食指指出來,其他的就把它握起來。然後,跟我做一樣的動作。從上面,往右邊撇,這個叫做一撇。再從它的中間,往右邊再一捺,這個叫做一捺。我們現在來想想看:我們剛剛寫的一撇一捺,這個是什麼字?
人。
答對了,這就是人類的人。這個就是我,就是各位小朋友、大家都一樣的人。好,現在各位小朋友,你們自己把手舉起來。自己練習的寫一下人字,開始!劉小朋友,你的手:不要五指伸直,要四指握起來,食指指出來。然後,一撇一捺。很好!很棒!各位小朋友,大家都很棒。這就叫做:教學。我們現在就再跟大家講一遍:所謂學,也就是老師在教、教育的教,比的一撇一捺,這對老師來講,那就叫做教。對小朋友來講,那就叫做學。當小朋友在學、自己練習寫的時候,寫錯了、姿勢不對、態度不對。老師就要指導,老師就會叫他改正。這個也叫做教,教育的教,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學相長,最重要的意義,就在更正、就在改錯。我們今天,在學校談教育的時候。基本上,只談學,不談教。尤其是:不談糾正。最有名的就是現在教育部下命令:
禁止打罵教育
即禁止指正、禁止指導
我們認為:這就是我們今天教育,完全墮落的所有根本所在。當然,我也不否認:打罵教育,不要太過頭。這一點,我們絕對同意。當初,我在木柵高工的時候。在校門口,當值周老師。拿著教鞭,督導學生進入學校來讀書。放學的時候,督導學生離開學校回家。尤其是一大早,學生來的時候,服裝儀容不整潔。我就會拿著教鞭:跟同學講,請你到旁邊來站一站。把服裝儀容整理好了以後,再進去。這個,學生大部份都很乖,他們都會到旁邊去把服裝儀容整理完了,再進入學校去讀書。但是,比較調皮的同學,就會挑戰我的做法。故意的站在那邊,就是不把服裝整理好。這個時候,我就走過去,拿著教鞭拍他的腿。如果他還不聽,我就會叫他面向牆壁,打屁股。這個時候,有很多的家長站在門口,有的人睜大了眼睛、張開了口。但是,他們沒講話。過沒多久,有一輛車子過來了。這個時候,發現那是校長進入學校,我就跟校長敬了個禮。校長,就在門口看了一下,沒講話。過沒多久,秘書就來把我請到校長室去。校長就跟我講:
你怎麼在門口拿著棍子打學生!
我說:報告校長,這個不叫做棍子。你很清楚,你是校長,你有教育的專業。這個怎麼能叫做棍子呢?這個叫做教鞭,這個叫做戒尺。在教育的領域裡,它叫做教鞭、它叫做戒尺。校長被我這樣子一堵,有點惱羞成怒,就跳起來。他一跳起來,我扭頭就走。為什麼?因為,我要到校門口去督導學生進入學校。所以,我就在校門口,繼續執行我的任務。當天10點,我被教育局,請到臺北市政府溝通。這個時候,我就跟他們報告。尤其是:那個時候的局長,跟我一樣姓楊。我就跟他報告:斅的這個字。當我跟他講斅這個字的時候,他就什麼話都不說了。跟我講:
如果是這樣,那麼請我做這件事:有一點分寸。
我就跟他講:沒有問題。這個時候,我再把教鞭交給局長看。報告局長:這個教鞭、戒尺,是我在木柵高工新生訓練的時候,七位家長聯名送給我的。他們告訴我:我們的孩子,有的是從桃園來,有的是從基隆來。這些孩子,一大早 4點起床,就要趕到木柵高工來讀書。所以,他們希望我們能夠幫他們,督促他們的孩子。也就是因為如此,我就跟他們講了:
現在教育局三令五申,禁止打罵教育。我就請問家長們:你們認為我該怎麼辦呢?家長就反問:如果是你的孩子,你會怎麼做。我就跟他們講:按照我們傳統的教育、斅這個字,該管還是要管的。否則,就是我們失職。我就把這個狀況,在局長室直接表演給他看了。我就講說:小明,你的手擡得太低了,把你的手舉高一點。因為,你的手舉高一點,我才能看到你的姿勢對。還是不對:你的一撇和一捺,是對?還是不對?你要自己檢查一下…不對了,我就要告訴你更正。對,我就會褒獎你說:很好、很棒。這就叫做:教育的教。楊局長就跟我講:好,你就這樣繼續做下去。只要沒有家長到教育局來控告你,你就按照你的説法去做,繼續做下去。因為:
教,動詞,六書是會意。從攴、從孝,孝亦聲。攴,篆象持杖或教鞭也,本義作教育、指導也。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說文》)
以教國子弟。(《周禮˙師氏》注:教之者,使識舊事也。)
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禮記˙學記》)
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左傳》)
以善先人謂之敎。(《荀子˙脩身》)
教,文之施也。(《國語·周語》)
精華,教政之本也。(《春秋繁露》)
學,動詞,從臼持爻以教膝下之子,以手助幼子自冂中覺悟為學,或從子學爻于大人膝前,本義作學習。
學,覺悟也。(《説文》)
學于古訓乃有獲。(《書經˙說命下》)
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學則三代共之。(《孟子˙滕文公上》)
學,識也。(《廣雅》)
學,效也。近而愈明者,學也。(《尚書大傳》)
學者,學其所不能也。(《莊子˙庚桑楚》)
學,學之為言覺也,以覺悟所不知也。(《白虎通˙辟雍》)
三年以後,我就從木柵高工,調到了臺北體育學院。大家應該非常的清楚:臺北體育學院的學生,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非常的單純。木柵高工的學生,早上凌晨4點起床,趕到學校來讀書。臺北體育學院的學生,4點鐘起來就是晨訓,即一大早的體能訓練。因此,臺北體育學院的學生跟木柵高工的學生,本質上都完全一樣。所以,楊局長就把我從木柵高工調到了體育學院。在體育學院跟學生互動,我就先把這樣的意義,告訴了他們。大家知道嗎?臺北體育學院的學生,怎麼說嗎?他們就講:嚴師出高徒。所以,他們在臺北體育學院接受嚴格的訓練。即使打、即使罵、即使踢,他們都不在乎。因為,他們的體能訓練,他們的基本技能養成,如果沒有刻骨銘心的記憶。他們要花費很多的時間,來加長訓練。如果有刻骨銘心的記憶,訓練很快:
就能成為他們的基模
就能成為他的思考基模、行為基模
因此,他們在運動場上,這樣的基本技能,就會比別人強一些。也因為如此,我在體育學院的6年半,校長又把我留了一年七年半。最後,我就退休,我為什麼會跟大家講這樣的意義呢?因為,這就是我們中國傳統的教育。然而,現代化、全球化到現在,中國傳統的教育。已經被教育部,丟到垃圾桶裡去了。以前,教育部一樓的玄關,還有孔子的豎像。現在,教育部的玄關,孔子的豎像不見了。我們現在請問大家:
全世界,教育最厲害的人物,到底是誰?
大家能想想這個問題嗎?大家能回答這個問題嗎?有人説:蘇格拉底。有人説:耶穌。有人説:釋迦摩尼。有人説:盧梭。我們現在告訴大家:大家所認識、理解的教育家。基本上,跟孔子比起來就相差十萬八千里了。為什麼?我想大家聽過這麼一句話:
至聖先師
大家知道什麼叫做至聖先師嗎?那就叫做:主體教育,也就是覺的意義。最厲害的人物:就是培養自我,達到最厲害的境界。也就是108課綱的教育目標:適性揚才。講主體性、講自我、講適性揚才,最厲害的人物就是孔子。因此,他才叫做至聖先師。我們不講別的,我們只把一本書拿出來看。這一本書,就叫做《論語》。《論語》很簡單,就叫做弟子三千。接受孔子教育訓練的結果,那就是三千弟子。再過來,就是七十二賢。還過來,就是四科典範。最後,就是既竭卓爾顏淵。我們為什麼會這樣的跟大家報告,道理很簡單:
耶穌教的結果叫做基督徒、叫做天主教徒
釋迦摩尼教的結果叫做佛教徒
穆罕默德教的結果叫做回教徒
基督徒、佛教徒等,那是什麼呢?那是耶穌第二、釋迦摩尼第二、穆罕默德第二。也就是:主體性,全部被耶穌、釋迦摩尼、穆罕默德沒收了。但是,孔子教出來的學生,一位位都叫做二三子、不知裁的二三子。什麼叫做二三子?什麼叫做不知裁?二三子,那就表示孔子的弟子三千。什麼叫做不知裁?不知裁就是:孔子進行作文比賽、作文測驗,出了一個題目,寫在黑板上。告訴:弟子三千,你們現在開始作文。作文完了以後,把作業交到我這邊來。我要做批改,那就叫做教。當學生把作文,交給了孔子後。孔子就從第一份測驗卷,改到最後一份作業卷。就是這三個字:
不知裁。
也就是講說:孔子批閱弟子的作文,孔子沒有辦法對學生的作文,一個字都沒有辦法更改。我們就從這個地方來想至聖先師,我們就可以理解:至聖先師的意義了,就是108課綱的適性揚才目標。也就是:現代性講的主體性,更是大家說的自我。中國傳統的教育,在孔子的時候,就立定了這樣的教育目的。到今天,這個教育目的,仍然有效。不但,有效而且意義非常的突出。故,我們今天一開始,就從這個地方跟大家報告斅這個字。當我們談斅這個字的時候,後面的教育哲學意義就出來了。因為,這就是至聖先師、這就是適性揚才、這就是主體性、這就是自我的意義了。再過來,那就叫做:
萬事師表
前面,我們把它叫做至聖先師,那就是適性揚才、主體性、自我。教育,改朝換代了這樣的教育目標仍然不變,這樣的教育宗旨依然不變。一代一代,都不會變。所以,那就叫做萬事師表。孔子,這八個字。我們現在請教大家:全世界、全人類八十二億人口,由古到今,有誰能超越孔子這八個字呢?也因此,我們在這個地方,特別的提醒大家:大家有幸生在臺灣、誕生在臺灣、成長在臺灣,認識孔子。如果,您把這一大區塊,將它拋棄了。我們現在就跟大家報告:你就是殺自己的兇手!大家知道嗎?你自己只是劊子手,你是殺自己的劊子手。那麼是誰把你變成了劊子手呢?是誰害你殺了你自己呢?我們現在就告訴大家:
那就是教育部
那就是執政黨
因此,我們在這個地方,把這樣的意義,特別的跟大家報告。尤其是教育部裡的這些政務官和事務官,你們是教育部。你們自己有兒女,你們自己有兒孫,你們到底怎麼教育:你們自己的兒女?請你們就拿這一套:督導教育、辦好教育。不要像執政黨的雙標:教育自己的兒女是一套,別人的小孩就死不完。你們把他們當作白老鼠,這就是今天的教育部,這就是今天的執政黨。故,蛇年什麼都好之前,我們就做這樣的教育批判,嚴厲的教育批判,就從這一個字斅開始。這一個斅字,更是我們中國傳統教育的核心意義。接下來,我們看下面的生產機器很重要,材料更重要,品管超重要。這就是在講:
我們生產這個釘書機,如果有了生產機器,就線上生產出來了。這個機器便非常的便利,又不容易故障。我們現在跟大家報告:這就叫做機器非常的重要。下面我們來看生產生命、生產心志、生產士德,跟生產訂書機,是不是就非常不一樣了。生產生命,絕對不能,從AI機器工廠裡生產出來。那叫做機器人Robot,Robot機器人可以這樣生產。但是,自然人,不可以這樣生產。這也就是我們今天在這個地方,進一步講教育,從機器進入,最重要的意義。蓋,生產AI機器人、生產軍工武器、生產我們的日常用品,跟生產人、自然人的生產是完全不同的。雖然,我們可以理解人工受孕、人工子宮、複製人或代理孕母。或者是:現在尖端的科技進步,從受精卵開始到完全生產,人工子宮可以理解科技的進步。但是,生產自然人,我仍然以為還是: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這樣的意義,比較重要。因為,這就叫做生產人。進一步,那就叫做生產士德了。士就是《論語》的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德就是四維八德的德,德就是自我,德就跟西方的道德的德完全不一樣了。我們可以講,那就是老子《道德經》的德。但是,那不是儒家的德。儒家的德,就是個性的性。性,它會有善惡。所以,我們要修身養性。把不好的,將它去除掉。把壞的,將它改正過來。這就叫做…拿一份資料給那位小姐。讓我們的品行,能夠把不好的部分將它剃除掉。然後,變成好的。當我們這樣一直不停的積蓄,好的部分會有很多,這就叫做道德的德了。因此,性,我們就把它叫做性有善惡。但是,道德的德,就是把性惡這個部分剔除掉了、把不好的部分修正掉了。這個時候,我們的人格,就是道德的德了。也因此,當我們講性德的時候,就是在講儒家的人格。我們把這樣的人格,放在性這個部分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理解:
性,可善可惡,亦善亦惡,善惡混。
但是,我們把性,向上提升,變成道德的德時。這個時候,我們的品行、我們的個性,大部分就是善的了。所以,這就叫做德。也因此,我們就把這個叫做士德,也就是我們第一段講的士德的意義了。再過來,就講《十五經》。《十五經》,就是非常有名的《十三經》,再加上《荀子》和《乾坤衍》。剛才,我們跟一位高二的同學討論《十五經》。《十五經》就是《十三經》加上《荀子》和《乾坤衍》,這就是《十五經》了。為什麼要跟他談《十五經》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讓我們的孩子,創造力無限。也就是講說:我們很清楚,藝術家、美術家、音樂家或舞蹈家,最重要的就是創造力。但是,創造力從哪裡來呢?我跟劉同學講:莫札特的創造力是上帝給的。所以,莫札特不煩惱,創造力的有無。但是,貝多芬就要煩惱,煩惱他的創造力,到底是怎麼來的。經過我們的研究和我們的歷史,經過中國文化,經過人類的文明迄今。我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
經典學習,就是創造力的泉源。
我們再講一遍:經典學習,就是創造力的泉源。既然如此,我們就想要進一步的追問:經典,也是非常的多。我們到底應該唸些什麼經典呢?我們現在就告訴大家,在我的學養經歷裡:
第一就叫做西方哲學或者是就叫做哲學
第二就是我們傳統的經典學習
第三就是道家佛教的經典
第四就是基督宗教的經典
很清楚,就有這四大經典。由此,我們再進一步的追問:這四大經典,我們從哪裡下手呢?我們肯定的告訴大家:就從儒家的經典開始。儒家的經典,那就叫做《詩》、《書》、《易》、《禮》、《樂》、《春秋》。那就叫做《十三經》,那就叫做《十五經》。然後,把《老子》、《莊子》納進來,再過來把《心經》、《壇經》也納進來。最後,擴充出去。這樣學習,十年寒窗苦,兩個十年寒窗苦。從學前教育,到博士班培養。基本上,就ok了。然後,再做專業發展。我們在這個地方跟大家報告:這樣的意義,到底出自於哪裡呢?它就叫做《禮經˙學記》,它講的就是這個意義:
首先是經典學習
再過來就是彥技教學
這就是《禮經˙學記》的中心思想。然而,這樣的意義,也被教育部腰斬了。被執政黨,剔除出去了。這麼好的教育,竟然從教育部執政黨去掉。所以,我們今天就在這個地方,跟大家大聲疾呼:
恢復我們的傳統教育,非常的重要。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