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6-21 12:42:14| 人氣2,46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上流老人:不為金錢所困的75個老後生活提案》 保坂隆 譯 Uko

推薦 1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07.5.4
看過《下流老人》一書,再看《上流老人》似乎沒那麽傷懷,
而是更正向去過生活,但前提仍是能提先規劃老年生活
「不勉強」、「不浪費」、「不懶惰」
喜歡他的「三不」,凡事量力而為,凡事八分飽,凡事知足常樂,
簡單生活,讓活著的當下,健康樂活!
對金錢,肯定作者的建言,理財雖重要,但保本更重要,在理財資訊泛濫,若不深究隨便投資,很容易賠上老本,讓現金流有隱憂
在現今黑天鵝滿天,多有泡沫的環境,「現金為王」,顧老本
規劃退休後,時間變多了,除了平時自律的生活和喜愛興趣之外,
去做無畏布施,讓自己動起來也能幫助他人
臺灣已步入老年化,但社會福利的腳步,卻還未跟上,只能多靠自己
也和J聊到,若有因緣,生前就先找好墓地,自己歡喜,也不讓後輩忙亂
現在有美香姐和 J 規劃未來生活,亦是我的功課!
(隨筆摘錄)
P22,長壽、存多少錢才夠用?
要保有「知足常樂」的生活態度,物欲是深不見底的,換個想法,所滿足於當下,所有欠缺和不滿都會煙消雲散。
即使退休金比想像中來得少,懂得利用這筆錢,思考如何開心過日子才是聰明的人。
P24,在如常的生活之中。能夠吃到熱騰騰的飯菜,可以每天洗澡,以往視為理所當然的所有事物,其實就是幸福,理解、併發自內心感恩,就是生命中大家所忽略的小確幸。
P26,「讓他人幸福就是最實在的幸福」
佛教提倡的「無財七施」
1.眼施,常以友善的眼神視人
2.顏施,露出和善或開朗的表情
3.言施,常以溫和的言語待人
4.身施,捨身為人奉獻(無畏布施
5.心施,同理心對待
6.床座施,樂於把自己的場所提供給他人(無畏佈施
7.房舍施,提供自己的房子,給人遮風避雨
P38, 「不勉強」、「不浪費」、「不懶惰」
量力而為,是一種智慧,凡事八分飽,讓年老之後,仍能朝氣蓬勃的過生活
P59,趁身體健康,精神奕奕時,把現在能做的事能充實,度過每一天的事擺在第一位。
P75,每天早晨喝一杯溫開水,可以溫熱腸胃,加速推動老廢物質,同時提昇全身的代謝。用啜飲的方式慢慢喝才能提昇效果
P84,五色均衡養生法,同一餐裡攝取五種不同顏色的食材。
P97,就算醫學治療可以救命,真希望死前都能開心度過,拒絕化療,因為副作用太過強烈,到時候繼續工作,恐有困難,只願意接受緩和醫療,知道自己生命的界限後,愜意度過接下來的每一天。或旅行,或和親朋,好友相聚。安排自己所有的身後事。人生按自己的意思謝幕,幸福啊。
(P218,建議生前就選好墓地
P104,笑口常開的生活能撫慰身心
內心的不平,不滿,怒氣和牢騷,寫在紙上,也是一種發洩,然後就把它撕碎,扔了,煩躁和不安會出乎意料的逐漸消散。
P115,「我們之所以在交談中罕見理性與討人喜歡之人,是因為世人往往只重視自己想說的話,而非世界的應答他人所言」
聽到別人抱怨,無法忍受太久時,用「總有辦法的取代」不能抒壓的「別再說了」、「都是你的錯」兩句不能消除發牢騷人壓力的話。
P216,縱然是至親,也別忘了凡事表達感恩
(摘錄博客來)
《上流老人:不為金錢所困的75個老後生活提案》
精神科医が教える 一生お金に困らない老後の生活術
作者: 保坂隆  
譯者: uko
作者簡介:保坂隆
  1952年出生於日本山梨縣。現任聖路加國際醫院統合中心執行長、精神腫瘤科部長、聖路加國際大學臨床教授。
  自慶應義塾大學醫學系畢業之後,進入同一所大學附屬醫院的精神神經科任職,並於1990年前往美國加州大學留學2年,曾任東海大學醫學系教授。
 已出版中文作品有《愉快的老後》、《50歲開始,優雅過好日子》、《理想的老後》、《最無憂的老後》等。
譯者簡介:Uko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推薦的日劇是《黑金丑島君》和《家族遊戲》。

別被「退休後需要好幾千萬」這種話迷惑
 
西元一九四七年,日本男性與女性的平均壽命首次超過五十歲,而如今,不論男女,日本人的平均壽命則都超過了八十歲。也就是說,人們以驚人的速度實現了長壽的願景。
 
活得久雖然是件好事,然而,這會不會也是另一種「過猶不及」?想到得因此花費更多錢,對於長壽這回事似乎就無法抱持著樂觀的態度──這樣的社會傾向愈來愈強烈了。
 
其中最大的問題在於退休後的開支。各類報章雜誌經常大談養老要花多少錢,而且無論哪一篇,提到的都是「需要好幾千萬圓」,金額可說相當龐大。
 
不過,誠如前面的章節所言,急著從現在開始增加收入是相當危險的。
 
既然如此,該怎麼做才恰當?其實答案很簡單。即使聽說「退休後需要好幾千萬圓」,也不必有所動搖或感到不安,只要老實承認「賺不了那麼多錢」就好了。
 
如果本身很有錢,照理說確實可以過著豪奢的老年生活,但能不能因此買到幸福就另當別論了。
 
這一點從聯合國公布的「幸福指數報告」也可以明顯看出來。該份報告是聯合國將全球一百五十八個國家的幸福程度量化評鑑的結果,在二○一五年度的幸福排名中,日本是第四十六名,甚至比前一年的第四十三名還要落後,在人稱八大工業國的先進國家當中敬陪末座。
 
至於名列前茅的國家則不出所料,是冰島、丹麥、挪威、芬蘭等以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聞名國際的北歐各國,但像是哥斯大黎加(第十二名)、墨西哥(第十四名)、巴西(第十六名)等,很多國民所得(GDP)遠低於日本的國家卻也榜上有名。換句話說,有錢並不一定能買到幸福。
 
這些國家的幸福度之所以高,是因為生活上雖然多少有些拮据,但他們心裡明白自己只能接受現狀。正因如此,倒也就能夠堅定意志,自然而然習慣相應的開銷與生活方式,並從中發掘幸福。
 
至於要怎麼在收入短少的限制下過日子?這時就應該斟酌損益、平衡開支,發揮長年累積的人生歷練截長補短。
 
祕訣之一就是「知足常樂」的生活態度。所謂的物欲是深不見底的,相反地,只要換個想法,滿足於當下,所有的欠缺和不滿就都會煙消雲散。
 
「貧窮卻感到滿足的人才是富豪,而且富可敵國。至於那些富有卻終日惶惶不安、擔心變窮的人,則好比凋零的冬天。」
 
這是莎士比亞的名言。
中國古代的哲學家老子也曾說過「知足者富」,意思是「知足的人即使貧困,精神上依舊充實而幸福」。
 
舉例來說,即使退休金比想像中來得少,也不為此發牢騷或感到擔憂,而是要換個想法,認清「懂得利用這筆錢思考如何開心過日子的才是聰明人」。對金錢心生不安時,不妨靜下心來好好想想這句話吧。
熟年離婚是「糟蹋金錢」
 
「大我十歲的老公退休之後,我每天都在家跟他大眼瞪小眼,渴望自由的心情因此愈來愈強烈。所幸老公也能夠理解我的感受,於是我們協議離婚,和平分手了。剛恢復自由之身那陣子我非常享受,不但去旅行,還談了戀愛,可是年過六十的我沒有什麼工作的熱忱,關心我的人也都不在了,讓我不禁開始對一個人生活感到不安。因為積蓄愈來愈少,所以現在是靠三個孩子在養。其實我很後悔,早知道會變成這樣,當初多忍耐一點就好了,何必離婚呢!」
 
這段獨白來自一位貿然選擇「熟年離婚」的六十三歲女性。順帶一提,熟年離婚並不是指「中老年夫妻離婚」,而是指「結婚超過二十年的夫妻離婚」。
 
根據日本厚生勞働省的調查顯示,熟年離婚有增加的趨勢,分析箇中的原因大致有下列兩個:
第一個原因是嬰兒潮世代的人開始一個接一個退休。過去每天出門上班的丈夫現在整天窩在家裡,不少妻子為此感到無形的壓力,這就是名為「丈夫在家壓力症候群」的心病。然而在許多案例中,丈夫都沒有發現妻子所承受的壓力,所以後者才會爆發不滿,最後以離婚收場。
 
另外一個原因是日本政府藉著改革年金制度,導入了「離婚年金分配制」,即使夫妻離婚,妻子仍然可以分配到年金。話雖如此,但並非是拿整筆年金來分配,而是在扣除基礎年金後的報酬比例部分中,以婚後所繳交金額的二分之一為上限。這筆錢畢竟不算太多,所以才會有評論家指摘:「說穿了,熟年離婚不過是共享貧窮罷了。」
 
最近,多位房客住在同一個地方的合租公寓據說很受歡迎,這類公寓的客廳和廚房是房客們一起使用的公共空間,最大的優點是租金便宜。相對而言,兩個已經同住多年的人一旦分開,則會面臨完全相反的情況。也就是說,屆時生活上的開銷不再像以前那樣可以只出一半,如果搬到租金較高的公寓,一個人生活的開銷甚至和兩個人同住差不多。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離婚後可以去投靠孩子」,不過早已離開父母親身邊、擁有自己家庭的孩子其實是無法指望的。畢竟他們這些年輕世代很可能正為了房貸和小孩的學費而省吃儉用,沒有多餘的房間供父親或母親住,老一輩說不定還會被孩子的另一半露骨地冷眼相待。

台長: jean
人氣(2,461) | 回應(0)| 推薦 (1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閱讀心得註記 |
此分類下一篇:失智母親的自尊與孤獨 王浩一 中國時報
此分類上一篇:《查令十字路84號》海蓮.漢芙 譯 陳建銘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