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10-06 17:33:22| 人氣5,52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每年10分鐘讓你的薪水變活錢》 闕又上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06.8.31)
闕又上,再次閱讀他的另一本著作《每年10分鐘讓你的薪水變活錢》 
書文中除了財經,用詞譴字更看到他閱讀的張力
與其說他是理財專家,更值得讚許是在教育學子的苦口婆心
我喜歡他在〈成長篇〉寫的脫離薪貧的十封信
他推薦《人生一定要有8個朋友》給年輕人
談的不只理財,引導著人生方向,投資自己的基礎功
讀了好幾遍〈實行篇〉中「標普200(SPY)、美國道瓊指數30(DIA)」股債混搭
「阿甘投資法」,(筆記已記錄金融筆記)
「台灣ETF」,他推薦施昇輝《只買一支股,勝過18%》
「景氣對策分數法」,他推薦邱泌宜《投資,越簡單越好》
舉例,邱泌宜「景氣對策分數法」屬保守安全版
212(藍買分10次),上次最高分的2/1出現2次,代表沒有下滑惡化,代表低點出現
218(綠賣分3次),出現28(不含)以上,連2次,代表趨熱,開始獲利了結
闕又上版,有時間管理,波動承受高些,可上下各擴大一個區間
(黃藍買藍,黃紅賣) (細表已記錄金融筆記)

PS,待看,闕又上 YouTube MIT演講紀實


《每年10分鐘讓你的薪水變活錢》 闕又上  
內容簡介
擊敗巴菲特11年的投資明牌,
阿甘投資法讓你擁有均衡的人生財富!
  據非正式統計,台灣的投資者80%是虧損的,主要的原因在於錯誤的投資概念,錯誤的投資方式,和選錯了投資市場,如果你的資金無法進入一個“成長”的軌道,那麼別說是達到財務自由,就連一般的經濟生活的寬裕都是令人擔憂的。作者將藉由本身兼具財務規劃師與投資者的雙重身份修正大家錯誤的理財與投資觀,以免辛苦工作卻口袋空空。
  有了這本書的輔助,希望讀者一年只要花十分鐘(不是一天),用最簡單的方式拿到75-80分以上的理財成果,盡早達到財務自由。
  錯誤的觀念,只會讓你辛苦工作卻口袋空空!
  錯誤的方法,只會讓你永遠找不到雪球股!
  全美大型基金績效第一名的操盤手
  親自傳授讀者受用一生的投資心法與祕技!
 
作者簡介:闕又上
  闕又上先生1957年生於台灣,1985年赴美,現任美國又上成長基金操盤手和總經理,過去的投資管理生涯中,歷經了幾次重大股災和美股失落十年的挫敗,特別是2008年金融海嘯幾乎被打趴在地上,失敗後再成功的經驗彌足珍貴,他是敗部逆轉勝的見證者,除了投資管理人(Fund Manager)這個專業以外,他同時也是擁有25年實務經驗的財務規劃師(CFP)。
  1990年在美國創立又上財務規劃管理公司,10年後成立了少數華人在美國立案的共同基金,成立初衷是有感于「華爾街不缺資金,但卻東方人面孔」,他希望在異國的不同領域都有華人經過努力和奮鬥,交出一番成績,25年後路透社對他做了報導,標題是「無名小子如何擊敗華爾街」(How a little-known stock picker beat Wall Street)。
  除股市外,闕先生在人生道路上也有困頓挫敗的經歷,因而獲得人生整體財富的體悟,他的心願是藉由寫書,能夠推廣正確投資的教育,進而幫助更多的人早日達到財務自由,並瞭解除了有形的財富,家庭、健康、朋友以及心靈,追求人生這五個球的整體均衡才是真正的財富。
學歷:1.美國新澤西州羅格斯(Rutgers)州立大學企管碩士2.國立台北工專
經歷:1.財務規劃師(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簡稱CFP),1991取得執照
2.又上財務規劃管理公司(美國證管會註冊RIA)總經理,1990-至今
3.又上成長共同基金Upright Growth Fund (美國證管會註冊RIC)基金經理人 & 總經理,1999-至今
4.美國美信(Mass Mutual)保險財務機構地區經理1988-2003
5.美國中文媒體財經專欄作家
6.2006在美國成立非盈利組織「明日要更好基金會」
7.2010年在台東成立好康餐飲,推廣預防醫學
投資管理績效:1.過去5年的年複利投資報酬15.82%,領先標普500的15.45%)
2.截至2014年12月31日,過去6年又上共同基金的年複利21.26%,領先標普的17.22%,是連續六年年複利達20%以上
3.路透社(Reuters)2014年2月報導,又上共同基金是美國大型共同基金組別1781家中一月份唯一獲利的基金
4.美國晨星雜誌(Moningstar)評鑒,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又上共同基金名列全美大型基金績效第一名
5.美國基金熱線雜誌(Mutual Fund Wire)專訪,又上共同基金在2014年前半年名列全美大型基金混合組第二名

(摘錄信3)
闕又上3〉逆向思考風險計算
如果要在職場上有收穫和被人肯定,你可能需要在你聰明之上帶點傻勁,先把自己放在老闆的位置,就會多少瞭解自己需要充實和加強哪些,把眼光放遠一點.不要太計較短期的待遇和福利,有本事和能力,市場上要虧待你都很難
學習能駕馭金錢,讓它為你幹活,這種能力,現代人或多或少都要具備。如沒有,請和我向顏回學習,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而不改其志。要不就要有一個寬廣的人生觀,在物質和心靈中取得均衡的發展,但不懂得利用資源和知識,你會在全球的競爭中,處在劣勢。
合法搶銀行,川普可以名列全世界的第一高手,要不是最近他忙於國事,這還真輪不到我上台,再說搶銀行最佳的時機點,是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那幾年,那時候你只要有一點膽識,不必多,一點點即可,除了華爾街的金蘋果掉滿地,秋蟹正肥,也正是下手的好時機。
現在教合法搶銀行,難度加大,除了要膽識以外,學識和見識也缺一不可,要不是為了平衡上期的題目(別被銀行搶了),此時不應做這種高難度的學習,不過這班豪華列車,即將出站漸行漸遠,少許乘客適合上車,多數的人在旁邊觀望學習一番,教導一下兒孫後輩也好,等哪一天機會來臨時,也合法搶一下銀行。
說個故事,希望能開啟不同的思路,進而培養駕馭金錢的能力,讓錢為你幹活,也同時訓練自己的眼光,和觀察事情的態度。
2014年我到中國大連旅遊,搭著觀光旅遊巴士,火車站是仿照日本建的,繁華的中山路廣場仿照國外建築風格,所有的銀行都集中在這個地區,導遊的順口溜:「搶銀行無需東奔西走,中山路應有盡有」,我的台東老家,就在中山路,旁邊就是台灣銀行,我這輩子注定了非得好好利用這樣的優勢。
我爸爸蓋的那個老房子,樓梯進出口的設計有問題,讓樓上的使用功能受到限制,前幾年我也還未開那養生的餐飲店,樓下的店面長期空置,只靠另外一家店面的租金很難維持整樓的開支,加上父親退休金幾乎全回了大陸的故鄉,圓夢蓋了小學、修了路,房子也抵押貸了些款,做為爸爸的生活開支,但也留下了難題。
租金收入不夠支出,三樓到五樓閒置,如果整修出租,要有人力來管理,兄弟大半年都不在,人力上有點困難,出錢整修,也要有人規畫,更重要的是使用方向不確定,所以面臨一是賣掉,但價錢不高;二是大家繼續分攤來維持;三是逆向思考,用我在書中所提的那些概念,來利用這當時效益不大的資源。
我當時建議兄弟姊妹們,把閒置的空間拿去貸款,往來多年的台灣銀行沒有同意,跑了幾家銀行,某家銀行願意全部承接,而且加高額度,所以就把全部貸款移轉,多出來的款項,我要負責產生效益,我覺得如果由我投資在全美國一流的企業,光是股利的部分已經可以負擔大部分利息,如果我們能熬過幾年,那麼就有可能突破前面的困境。
這道理,其實就像當年我老爸開養雞孵蛋場一樣,我跟銀行借老母雞,沒錢買飼料,帶著老母雞到野地吃野食(現在最受歡迎的反而是吃野食的放山雞),小心照顧老母雞,生了兩個蛋,一個還給銀行當利息,另外一個蛋,想辦法孵出小雞來。先別質疑,沒有公雞的參與,蛋怎能孵出小雞,現代人可以未婚生子,我們也用不著養公雞才能有種蛋,公雞的價值效益還是偏低。
結果很不幸,進場不久,碰到金融風暴,那麼大的股災下,不確定因素或多或少存在,不過因為我了解股市的特質,它特有(極端)的鐘擺現象,沒有讓恐懼的情緒擾亂我的方向,股災後投資回本了,而且開始獲利,以我基金過去八年接近17%的年複利,來支付貸款利率2%到3%,很明顯看到了正向的現金流,創造了每年多出3到5個店面房租的收入,現在就算把老母雞還給銀行,手邊都還多出了許多小雞,細心的照顧下,未來也有自己的母雞了。
接下來我有兩種做法
1.一有獲利優先償還貸款
每年帳戶成長的獲利部分,除了支付銀行的利息和本金以外(前兩年選擇只付利息的方案),如果還有多餘,就將這個部分降低貸款,如美國2014年史坦普500的投資約12.5%,那麼還掉銀行的利息2.5%,約剩下10%的獲利。若貸款30萬,相當於獲利3萬,可提早還貸款,總貸款變成27萬,當然也可能當年度虧損,那麼能動用的只有投資的股利部分,如果不足,就必須以工作所得來支付利息和本金,這是一個20年的計畫。
2.獲利不償還貸款,繼續投資
這方式是利滾利,把握機會擴大戰果,2013年我的績效是35%,史坦普500是32%,獲利不錯,當時也考慮償還貸款,但評估2.5%的利率還是很低,光史坦普的股利就足以支付,美國經濟持續增溫,我認為美股的漲勢還未走完,還貸款,再借這低利機會不大,簡單地說,我認為我可以繼續創造比銀行借貸成本更高的效益,2014年交出了近15%的報酬,如果2013年我把30萬給還了,那麼2014年美股的上漲就沒有機會參與,少賺了近12.5%(15%,銀行利息2.5%),也就是少了3.7萬的獲利。我是把握機會拉大戰果,但重要的是,我也有風險控管的意識,如果美股未來成長的幅度不能產生效益,那麼就是歸還貸款的最佳時間,至於是選擇何者,取決於風險承受力和當時的利率高低,以及投資績效。
方法1比較保守,但方法2操作得當效益更高,因投資管理是我的專業,所以我選擇2,每一個人選擇適合自己的做法。
要不是2008年百年罕見的金融海嘯,全球難得出現2%到3%的長期低利率,如有15年的長期計畫,成功的機會不能保證,但很高。一般人會以為搶銀行很危險,我的看法剛好相反,錢放銀行保證15年後購買力下降,鐵定賠錢,錢放在美國一流的企業再搭配優質穩定的固定收益,15年後很難不賺錢。
合法搶銀行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膽識先不論,不了解和沒有足夠的知識才是關鍵,那麼下期就來談一下台灣最大企業台積電成功的秘訣,也是該不該搶銀行的重要評估,那就是「逆向思考,風險計算」!
每個地區都有出色的人才和公司,台灣最會賺錢的公司,他的執行長張忠謀現年85,公司的治理能力,可能那位小夥子還是必須服氣的。
台積電 22年報酬漲40倍
自1994年台積電上市掛牌,持有到2015年,22年的報酬多少?答案是,40倍!不只打敗三星、英特爾等半導體同業,即使連標榜長期投資的巴菲特波克夏公司都沒有這番成就。
台積電是台灣最有競爭力公司,長線布局極有眼光,這個特色是今天本文想要借重何開啟的,十六奈米製程拉開競爭對手三星的差距,十奈米製程也領先英特爾,現在幾乎是獨攬高通、蘋果兩大客戶的訂單。
台積電2016年賺進了3342億元台幣,是台灣最會賺錢的企業,1天賺逾9億。
走筆至此,許多人會認為台積電這公司有政府撐腰,當然有如此亮麗的成績,事實不然,否則也不會進入我們如何搶銀行這樣的一個題目思維。
台積電的成立缺人也缺錢,但有兩位關鍵人物,來自於山東省蓬萊縣,畢業於哈爾濱工大的行政院長孫運璿,和出生於南京市,祖籍安徽婺源的李國鼎。兩位先生的遠見和企圖,先找到了人才張忠謀。張忠謀的一生也頗富精彩,許多人至今還在期盼他未動筆的自傳下集,日本經濟新聞評選亞洲企業前20大MVP,中華民國企業中僅有張忠謀與郭台銘兩人上榜。
半導體這當年的所謂高科技,是台灣想要發展的策略型工業,但沒有資金,做得出來嗎?沒有錢想發展,亦如我們沒有錢,想合法搶銀行一樣,那就是找方法!
當時政府的國發基金會出資40%,不足的找上了外資飛利浦及台灣的廠商,台灣許多民間企業當時不想投資,主要是不了解半導體,但政府恩威並施,請喝咖啡並溫馨查帳,許多企業只好1%的共襄盛舉,一旦公司上市就趕快把資金撤回,不賠不賺,相較於飛利浦(從未上市之前就先進行投資,前幾年賣出時賺了200倍)和上市22年來的40倍,說明遠見的重要。
半導體產能吃緊時,美國的英特爾公司執行長葛拉夫飛抵台北,還難以置信地說台灣真的有8吋晶圓廠嗎?因當時新建一座半導器廠要數百億新台幣。
當年的半導體巨人,英特爾有自己的晶圓廠,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生產的CPU(電腦的心臟),必須靠晶圓廠來生產,但這個技術台灣都不具備,加上製造成本這麼昂貴,光這兩個因素就讓所有人幾乎都不看好,就如同告訴你要搶銀行,那所有人都要為你緊張。
逆向思考 風險計算
但不同的觀念會引領你走到不同的道路,不同的視野會讓你看到不一樣的風景。猶記得張忠謀曾說台積電之所以能夠成功,當年就在關節八個字,(逆向思考,風險計算)。
台積電的商業模式不同於英特爾和三星,就如同你想在天空中放置衛星,但你不見得有能力和這個設備來發射衛星,(中國大陸目前也己良好發展這方面的業務),許多的3C產品都要用到半導體,可不是每家廠商都有能力來蓋座數百億的工廠,只為了生產半導體元件。
張忠謀看到了半導體應用廣泛的商機,也看到了廠商的需求,所以大膽的逆向思考,設計這個動腦的創意部份交給了各家廠商,他的工廠只負責生產晶元,這個模式以往沒人做過,一定有許多未知的風險,所以接下來他必須風險計算,這兩者前後一搭起來,就是我們所謂的逆向思考,風險計算。
結果台積電成功了,沒有台積電這個產業的帶動,台灣可能沒有當年的風光。
應用在個人的理財上,搶銀行是極大的風險,但合法地搶銀行就不是風險,有了這個逆向思考還不夠,接下來要風險計算。
銀行為什麼能夠賺錢?
因為利用你的錢賺別人的錢,銀行給你百分之一的利息,然後將這個錢借給了張三和李四,賺取3%的利息,這個的差額就是銀行的極大獲利。
搶銀行的風險計算,就是從銀行的貸款,假設3%,這是借貸成本,如果中長期能找到一個投資標的,它的投資報酬仍大於向銀行借的成本,那麼就可以考慮。
房屋貸款是一種合法搶銀行的方式
這當中3%的借貸成本,信用貸款沒有辦法,信用卡的貸款都將近20%,最便宜的貸款而且可以鎖定中長期長達30年利率的,就是房屋貸款,許多人巴不得房貸完全付清沒有壓力,這是一種思維,每一個人選擇他想要過的生活方式,沒有對錯,但如果你想要讓資金為你幹活,早日達到財務自由,而你也願意承擔一些短期的波動換取長期的福利,那麼今天的本文提供你另外一個思考的方向。
逆向思考和風險管理 助投資人一臂之力
有人說做學問要在不疑處中存疑,逆向思考就是其一,台積電公司做沒有人嘗試過的生意模式,巨大金額的投資,都讓人感覺有極大的風險,但當時的逆向思考,才看到許多人沒看到的商機,而透過風險的計算,讓專業進一步發揮力量,台積電的成功不但為台灣帶來了電子高科技的成長,可以說沒有台積電的成功,台灣經濟今天的挑戰會更大。
一般投資者可以從這裏借鑑什麼呢?一樣的元素,1、知識,2、逆向思考,3、再透過風險計算,4、在可控管風險的範圍之內,膽識才可以應運而生,別人不了解所誤以為的風險,其實在明眼人中,已做了風險的控管和處理。
舉個例子吧!這會更有感覺。
老王和老張,收入相同,生活開支後能結餘的金額也相同,但兩人的理財觀念不同,觀念不同來自於理財知識的多寡。就以兩個家庭,都是15%的稅率做比較(如果是以25%的稅率,差異度會更驚人)。
老王和老張每年的結餘,假設都是1萬8000元,老王覺得房貸是壓力,結餘要優先償還貸款,哪怕公司的401K退休金,有下列三種福利,抵稅、延稅、公司的相對提撥紅利,他都覺得不如把房貸還完來的重要,因老王所有限的財務知識,引導了他的理財觀念如此。
這裡我們看到三個誤區,1、老王浪費了1萬8的抵稅額,以15%的稅率而言相當於損失了2700塊的抵稅款,2、延稅的福利下面討論,3、公司給的相對提撥福利,如3%算少了540塊錢。
老王很冤枉地說,他也很想放滿公司的退休金啊,但是收入就這麼多,想要支出的項目更多呀!他只能選擇最重要的事來做。
老王的第一個盲點是,他覺得房貸是壓力,付利息給銀行不划算,但是2017年2月的15年固定利率約3.25%,省下這一個不算高的利率,卻要付更高的15%稅款,我們常說吃燒餅免不了掉芝麻,老王剛好相反,吃芝麻掉燒餅!
3%銀行借貸成本 賺政府15%稅款
老張剛好相反,老張說他的名字天生就帶財,中國人說水就是財,他的姓加個三點水,就是漲,退休金的資產漲,心情也跟著漲,美國股市20年為一個周期,資產很少不漲的。
所以他的優先次序跟老王相反,他學台積電CEO張忠謀的逆向思考,決定合法搶銀行,以房子做抵押,保有充沛的資金,讓這資金流向有生產效益地方,這個結果表面上看起來他有貸款的負債,但其實他是3%的銀行借貸成本,去賺政府15%的稅款,外加公司3%的提撥福利,老張的錢不但沒有減少,反而紮紮實實地躲在福利極多的退休帳戶裡。(市面上有人挑戰「存滿退休帳戶,是一個差勁的做法」,這話題以後有機會再來討論) 。
以每年省下3000稅,20年省下6萬塊,這錢進入資產配置,如果5%的成長而言,這省下的稅款,福利超過10萬元。
走筆至此,許多喜歡理財的朋友,可能不以為然地說,這財經知識是最基本的,早就知道了,公司的退休金早就放滿了,看文章的標題還以為有什麼新招呢?新招倒沒有,畢竟太陽底下沒有什麼新鮮的事,但你會活用財經知識嗎?怎麼個活用法?
下面這是許多人可能知道,看起來簡單,但卻不會活用和管理的,活用巴菲特是高手,那就是(延稅)。下面這提問如你不知道, 代表理財的工具你還不會靈活運用,也說明理財你還不俱備逆向思考的基本知識。
延稅可增加投資帳戶金額
延稅的福利有多重要?有哪些工具?各有什麼優缺點?
第一項,同樣是10%的投資報酬,延稅和不延稅的投資帳戶,十年下來大約相差25%,20年下來相差近65%,30年下來相差近100%。
簡單的說,老張和老王每年的結餘都一樣,但老張的投資在延稅帳戶裡,就算和老王的投資報酬相同,30年後也差了1倍,老王不會使用,抵稅、延稅和公司的福利,退休金是老張的一半不到。
這樣的分析,聰明的讀者也應該可以發現,對退休金工具已經放滿的人,如果有15年以上的中長期投資時間,短期的波動也可以適度承受,而且收入也沒有超過羅斯(ROTH)IRA,(2017年單身收入不超過11萬8,夫妻合報不超過18萬6),都應該利用每年5500元的延稅工具,萬一資金不足調度有問題,就應該考慮這三期的主題,用房子做抵押向銀行借貸,只要在延稅的退休帳戶裡,就算借貸成本和投資報酬相同,那麼將會達到2種效果,賺不到投資報酬也可以賺到抵稅的福利,抵稅不適用的也可以有延稅的效果。
事實上,透過資產配置的投資管理模式,只要給予合理的時間,要超過銀行的借貸成本,不是一件困難的事,(甚至可以用很安全的方式超越銀行的借貸成本),話雖如此,兩歲小孩知道的道理,80歲的老人還未必做得到呢!所以合法搶銀行的事,不是每一個人都適用的;但多累積財務的知識,一旦你能夠逆向思考,而且風險計算時,你就會有膽識而且有能力創造更多的財富。

台長: jean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