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6-19 12:14:08| 人氣4,26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快樂、健康、理財 樂活的根基 田臨斌.王健宇.施昇輝

推薦 9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清楚學會看財報是我階段性目標後,
閱讀讀與數字有關的書籍是一連串馬拉松的過程
翻閱著田臨斌的《今年開始,人生都是自己的》
是奢侈、快樂的偷閒!
他說除了金錢,還有健康和快樂是退休後根基
自由,是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
旅行,他的視野和價值觀變得更寬廣
樸實生活,刪去了莫須有物質的負擔,減法生活
我沒看過《45歲退休,你準備好了?》
但退休生活是每一個人都要面對和經營,在第二春之即,思考著~
希望自己可以退而不休,有目標的創造自己價值
時間可以自我平衡,從容的去做每一件自己想要做的事!
跳躍式閱讀著《三大叔 樂活退休術》
田臨斌、施昇輝(理財)、王健宇〈醫生〉
看過施昇輝《只買一支股,勝過18%》,讀起來精簡易懂
快樂、理財、健康,三者缺一不可!
隨筆摘錄
遺產稅(每人有1200萬+配偶493萬+子女每人50萬(未成年還可增
安葬補助123萬)超過課10%
可到各地稅捐機關申請「全國財產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了解
《今年開始,人生都是自己的:退休十年,我很好!老黑的無憾樂活告白》
田臨斌  
序言|寫給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人們
 
時間過得真快,我在四十五歲那年離開工作二十多年的企業界,五年後出版《45歲退休,你準備好了?》(以下簡稱《45歲》),一晃又是五年,也就是說,我已經遊手好閒整整十個年頭了!十年前認識的人根本不相信我會真的頭也不回的離開職場,而多數《45歲》的讀者,大概也只把書中內容當成奇人軼事看待。
 
事實是,退就是退,不管十年來外在環境發生多大變化,我的初衷未曾動搖過,倒是當年外人眼中的怪人怪事代表,現在看來正常許多。這幾年才結識的人只當我是寫作出書的人,或旅遊達人,或街頭藝人,甚至有時連自己都因為太專注眼前生活,常忘了曾經在企業界工作過。
 
剛退下來時,別人上班,我在外面閒逛;別人放假出遊,我待在家裡躲人潮;別人聚餐唱歌罵老闆,我看書寫文章罵媒體,感覺自己很特別,但時間一長,特殊感漸漸淡去,才發現生活其實就是這麼回事,所有人的一天都是二十四個鐘頭,工作也好,退休也罷,重點是如何過得好,過得有價值。
 
不特別的另一個原因是,五十五歲的我,身邊同齡人開始慢慢加入退休行列,其中有的「壽終正寢」,有的「揮刀自宮」,有的「被迫下台」,有的興高采烈,有的沮喪徬徨。人口統計數字告訴我們,現在還只是開端,往後十幾年,每年都將有大批工作者離開職場,被冠上「銀髮族」封號,加入退休大軍。
 
對於早已過慣朝九晚五日子的人來說,睡到自然醒只會令人興奮一小段時間,接著就被生活的壓力所淹沒。是的,退休是有壓力的,我們從小到大幾乎從未有過自主過活的經驗,總是時間到了,該上學上學,該工作工作,該成家成家,一天突然發覺有大把時間可供自由揮霍,很容易慌了方寸手腳。
 
這就是我寫這本書的原因,雖然過去幾年經常收到《45歲》讀者的反饋,表示已做好退休準備,但觀察四周可以清楚發現,對於即將到臨,或甚至已經開始的退休生活,沒有做好準備的人仍佔大多數。許多人認為船到橋頭自然直,但同樣從觀察中可以看出,除非付出努力,否則船是不會直的!
說完全沒有付出努力也不公平,這幾年媒體經常以退休為題做調查研究,提出各種建議,只是內容絕大多數談的是理財,退休當然要錢,但人們經常忘了,還有兩件事的重要性一點都不小於金錢,那就是健康和快樂。生活在今天的台灣,說難聽點,再窮也餓不死人,但少了健康和快樂卻可令人生不如死!
 
重點是這三者之間互為因果,說有錢的人較快樂,快樂的人較健康,健康的人較有錢,相信多數人會同意,但其實不管怎麼調整「快樂」、「有錢」、「健康」在這幾句話中的順序,都同樣言之成理。事實是,研究結果顯示三者好就一起好,差就一起差,只準備其中一項遠遠不夠,如果因此忽略另外兩項,甚至可能有害。
 
《45歲》中,我以「邁向樂活人生的十堂課」為架構,說明如何為退休做準備,本書則以退休三大支柱:金錢、快樂、健康分為三篇,涵蓋全部十堂課的主題,內容主體採用我過去幾年陸續發表在部落格的文章,呈現退休之後不同階段的生活點滴,和從中產生的學習心得。
 
雖然每個人的財務、家庭、健康狀況不一樣,但準(新)退休族『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態其實都很類似。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員,希望我過去十年的體驗感悟能向你說明,退休生活絕不止看電視和炒股票,不僅如此,只要準備得宜,它更可以是人生中最富足,最健康,最快樂,的黃金歲月!
 
▌退休需要多少錢?
 
這個問題三不五時就會被人拿出來討論,也是我過去幾年被人問到次數最多的問題,其實《45歲》中對此就有完整敘述,幾年之後,當看到昇輝書中提出的建議時,我對我們兩人想法和做法的相似程度嚇了一跳,當時頗為驕傲,因為他是理財專家,而我大概只是瞎貓碰上死耗子。
好吧,究竟需要多少錢?在講任何具體數字之前,先要回答一個問題,和符合三個前提條件。
 
一個問題是:退休後平均要花多少生活費?
 
不要以為這個問題簡單,除非有相當程度的生活規劃,並透過一段時間記帳,否則很難精確回答。我最近看到一個研究調查問準退休族退休需要多少錢,大夥回答天差地遠,但最吸引我注意的是,約有四成的人回答「不知道」,正是代表許多人根本沒有仔細想過這個問題。
 
三個前提是:
 
沒有負債
足夠的保險
擁有自住房
負債包含房貸在內的各種貸款,不要拿理財賺的錢來養貸款,之前說過,退休後錢是用來花的,除非必要,不要多費心思在金錢管理上。同樣道理,保險純粹為防意外和應付醫療需要,不要當成理財工具,而既然錢是用來花的,房子就是用來住的,有自住房才不用繳交等同負債的租金。
 
符合這三個條件其實不如許多人所想的困難,保險既不為理財,只需在現有的健保基礎上,增加一些壽險和老年醫療需要就好。至於房子,不要以為只有帝寶才能住人,更沒有人規定退休族一定要住在房價物價高昂的城市裡。
 
假設通過以上一個問題和三個前提的關卡,現在可以正式宣布答案了!我給你兩組答案,一組是我的,另一組是退休樂活理財專家施昇輝的:
 
我的答案:如果一個月花五萬,退休準備金需要一千萬。算法是假設年投資回報率六%,一年的收益就是六十萬,除以十二個月,剛好等於每月需要的五萬。
 
施昇輝的答案:如果一年花五十萬,退休準備金需要50x22=1100萬。算法是假設年投資回報率五%,一千萬可滿足需要,多一百萬是為了應付金融風暴等突發狀況。
 
看出來了嗎?我倆對退休理財的概念幾乎完全一致,唯一差別是他抓投資回報比我稍微保守一點點而已。至於誰比較準?即使過去十年發生多次大小金融風暴,相信他也會同意,六%還是比五%更接近事實一些。當然啦!所有這些前提還得回到保守穩健的原則,以及把賺來的錢花掉。
 
我知道上述財務目標對某些人來說依然很遙遠,但對於大批嬰兒潮世代,曾經經歷過台灣錢淹腳目年代的中產階級,以及退休福利完善的公務人員來說,即使不是已經達標,應該也是在一個合理可企及的範圍之內。
 
如果你還在為到底需要多少錢才能退休而煩惱,建議你先從回答一個問題,和符合三個前提著手做準備,我的經驗是,數字最大的功用其實是提供安全感,如果事先規劃不足,準退休族對數字的要求就會一變再變,越變越大,而一旦做好準備,許多人可能會發現,退休的財務門檻甚至不如原先所想的那麼高!
▌退休住哪裡?
 
準備退休金最大變數是住房,原因是生活必需的食衣住行中,最花錢的就是住。最近一個大型研究調查報告顯示,台灣民眾認為:「不含房屋資產,平均來說,要存一千零七十一萬元才夠支應退休生活所需」,這句話的重點其實不在數字,因為因人而異,而是「不含房屋資產」這個前提條件。
 
同樣是住人的房屋,價值卻天差地別。假設有兩個退休同樣需要一千萬的人,A的房產值三千萬,但沒有其他資產,B的房產值八百萬,其他資產一千萬,很明顯A的「身家」較高,卻沒有資格退休,B只要願意隨時可退,但如果A願意將現有房產換成低於兩千萬,就和B一樣,可以立刻加入財務自由的行列。
 
而且非但財務可以獲得自由,許多過去從來不敢想像的好康,只要在住房上做出調整妥協,就可能因此美夢成真。美國有對夫妻,將房產和大部分家具賣掉,租間小倉庫放置私人物品,然後開始用long stay的方式環遊世界,在每一個心儀已久的地方,少則住一兩個月,多則一年半載。
 
在他們寫的《幹嘛不旅行》(Home Sweet Anywhere)一書中,作者說:「分享我們獨特的生活方式,並非是要讓其他人覺得非得徹底改變自己的人生。我們只是想強調,只要你覺得自己辦得到,就可以享受新鮮活力的生命歷程」。說得好!我也不是建議你立刻將書放下,衝出去賣房,而是真正跳出框架,考慮生活的所有可能性。
 
不止要從財務的角度考慮,更要從生活的角度考量,退休後的生活形態和退休前大不相同,現在的居所是否仍然合適?我問過許多人這個問題,結果似乎很少有人真正認真思考過,多數人將事情想得過於理所當然,未考慮的原因大都不出熟悉、家人、朋友圈等。
 
不是說這些理由不好,愛住哪裡本來就很主觀,只是這些問題真的都無法解決嗎?稍微深入探詢後,我發現多數人沒有認真思考的真正原因其實是害怕改變,這是人之常情,我們從小到大所經歷過的生活環境重大改變大都和就學、就業有關,一旦少了這些外在因素,似乎就失去了改變的動力。
我說這些並不代表退休後,大夥就都該移居花東或外島,過閒雲野鶴的生活,而是代表只要可能,退休者應該盡量避免在生活費用高昂的城市裡人擠人,反而應該利用這一生只有一次的機會,整體考量生活型態、家庭、氣候、興趣、職志、財務等,主動出擊,挑選最適合自己的生活環境。
 
旅行是多數退休者最喜歡從事的活動,如果把旅行的概念擴大一些,時間拉長一些,其實不過是「換個地方過生活」,而這正是那對美國夫妻做的事。他們當然也得付出一些代價,例如與親人相聚時間減少,醫療保險費用較高等等,但就像之前所說,我們不必模仿他們的行為,但可以學習他們的精神。
 
有回我問一位早已退休的長輩為何住在台北,他想了一下說:「seven多,方便」,我說:「高雄也有seven耶」,他說:「真的啊?」……許多事情不嘗試不知道,在我們終將步入老年,落葉歸根之前,不要浪費由移動自由,所帶來的不同生活體驗,與實現人生夢想的大好機會。
 
▌生活就是一場大旅行
 
許多人以為我在四十五歲退休的關鍵是因為投資理財,其實,更重要的因素是透過閱讀和旅行帶來的價值觀改變。
 
從小生長在城市,不常接近也不愛接近大自然,學校組織郊遊大多不出市內公園、遊樂場,吃完野餐拍屁股走人,年紀稍長偶爾參加登山健行活動,大都只當成苦差事,對於花草樹木,鄉村野趣這類的東西,基本一竅不通。
 
進入社會後,常因工作出差,範圍從台灣各縣市漸漸擴大到亞洲各個國家,偶爾趁機休幾天假,在當地走走看看。後來第一次前往澳洲,也是因為工作外調,緊接著外調北京,前後五年生活在海外,出差和旅遊地點擴大到歐美,甚至非洲。回台三年後,二度外派北京,退休後仍繼續留下來,在中國大陸前後生活將近十年,足跡遍布大江南北。
 
總結人生上半場到過的地方不可謂不多,卻談不上喜歡旅行,主要是因為心態不對,不僅和工作相關的旅遊難以完全放鬆心情,即使純度假也只是為了下一波工作充電做準備。記得當時每次被人問到:「你剛從x地回來,那裡好不好玩?」,我的回答經常是:「我只記得旅館和機場」。換句話說,當時的我,只出差,不旅行!
離開職場後,酷愛旅行的老婆拖著我到處跑了好幾趟,有別於過去出差有助理打點,坐商務艙,住星級旅館,這幾趟被我稱為「半背包客」式的旅行,住的是普通民宿,搭的是廉價航空,行程經常視狀況臨時改變。這麼做不止為省錢,也為了嘗試曾在書中讀到的背包客經歷。
 
剛開始很不習慣,常為旅程中不順心的事情生氣沮喪,後來漸漸發現旅行其實就像平日的生活,有起有落,有順利有困難,之前那種走馬看花,吃喝玩樂加購物的方式雖然不賴,卻無法體會旅行的全部功效。如今回想,我為從小沒有養成探索的習性感到遺憾,也為步入中年後還有機會重新出發感到慶幸。
 
自此我樂此不疲,每隔一段時間就想出去走走,足跡所至,從世界著名的風景名勝到自家附近小公園,從發達國家的先進城市,到落後地區的貧民窟,從世界遺產的名山大海,到鳥不生蛋的鄉下城鎮。我從旅行中體會到「體驗大於物質」的真諦,也理解到旅行遠不止吃喝玩樂,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或者,換個角度看,生活本身就是一場大旅行!
 
許多退休人士常旅行,但也有不少人說自己不愛旅行,那是不了解自己,因為喜歡新鮮事物本是人性的一部分,說不愛是因為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忙碌半輩子,終於有時間的人們,不要只把旅行當「消遣」,而是生活必需,重點不是去哪裡或去多久,而是滿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帶著它們,生活將充滿樂趣,也讓人生不再留白!



《三大叔樂活退休術:如何及早打造黃金人生下半場》
作者:田臨斌, 施昇輝, 王健宇
作者序    做「快樂過生活」的信徒 田臨斌(老黑)
  台灣社會老齡化列車已然啟動,即使眼前沒有明顯感受,在往後十到十五年間,你也一定會發現生活四周充滿退休一族,其中可能還包含你自己。造成這種現象的主因是台灣出生率多年來處於低谷,嬰兒潮世代出生的人群逐漸步入中年;此外,醫療科技日新月異,平均壽命逐年增長,人口結構於是大幅向高齡傾斜。
    
  即使所有事實擺在眼前,台灣社會對這個現象明顯準備不足,除了偶爾聽聞專家學者提醒兩句外,其他從政府到民間似乎總認為船到橋頭自然直。但問題是它不會直的,除非人們在生理,心裡和實際作為上有所準備,突如其來,而且時間長的超乎預期的退休生活,將和想像中有錢有閒,隨心所欲的景象大相徑庭。
    
  這就是昇輝,王醫師,和我,決定共同寫這本書的原因,我們三人各自代表了樂活人生的三個最重要元素:金錢,健康,生活,並且從各自的專業和經驗中,提出人在邁入三十五歲之後,應該做哪些準備,調整哪些想法,採取哪些行動,以迎接和度過真正精采有趣的人生黃金歲月。
    
  先說明一下,本書以退休為名是因為多數人較容易理解,但其實退休已是個過時的名詞,昇輝和我離開職場後,工作比以前更認真,王醫師以行醫為終身職志,無所謂退休,但打算逐漸減少看診人數,留出時間從事興趣嗜好。一個結合學習,工作,休閒娛樂的「人生下半場」,應更貼近我們想表達的生活方式。
    
  說起我們三個臭皮匠,背景完全不同,王醫師是家醫科醫師,對各種疾病和養生之道學有專精不在話下;昇輝曾長時間服務於金融業,離開職場後,利用多年累積經驗獨創樂活退休理財法,造福人群無數。我在外商公司當了二十二年上班族,四十五歲毅然退休,過去九年自稱專業樂活家,旅行,寫作,演講,當街頭藝人。
    
  我們也有幾個共同點,一是年齡差不多,都是嬰兒潮世代的產物,但真正將三人湊在一起的共同之處是我們都是「快樂過生活」的信徒。也就是說,和許多人一樣,我們認為健康和金錢很重要,但健康的目的不是為活得久,理財的目的也不是為累積財富,它們真正的重要性還是在於維持一個高品質的生活內容。
    
  這樣的價值取向或許聽起來沒什麼,在準備和實際經營人生下半場的過程中,卻有至關重要的效果,為什麼本書名稱不是「長命百歲退休術」或「榮華富貴退休術」,原因就在此。同樣的,本書的三大章節主題雖然各有所重,這樣的價值取向將無所例外地貫穿全書。
    
  研究社會學的專家也曾就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做過統計調查,結果發現有錢的人較健康,健康的人較快樂,快樂的人較有錢。但雖然如此,他們卻無法說明哪個是因,哪個是果,身為普羅大眾的我們就更沒必要為此傷腦筋,只需記住,通常三者好就一起好,不好就一起不好,要練,最好就一起練!
    
  對了!我們三個還有另一個共同點:之前都出過書,換句話說,我們都喜歡和別人分享自身經歷,難怪以前相互不認識的三個人,每次見面總有說不完的話,鬥不完的嘴。
    
  不管人生下半場對你來說是現在進行式還是未來發生式,只要你對這個和自身福祉息息相關的話題有一定程度的關心和興趣,期望你能從本書中獲得某些觀念的啟發,某種行動的契機。此外,在閱讀文字之餘,也期望你能和我們三大叔在各種講座場合中,一起來鬥嘴!
作者簡介    樂活家 田臨斌
  外號老黑,1960年出生於台北,師大附中、成功大學畢業,在殼牌石油公司工作22年,曾擔任該公司在台CEO、大中華區業務總經理等職,卻在45歲事業頂峰之際,放下工作,與另一半Olivia移居南台灣,積極經營退休後的樂活人生。
  離開職場後,他除了找到對寫作的熱情,將它當成人生職志之外,出於興趣,還考上高雄街頭藝人證,每週一次在愛河邊以吉他彈唱英文老歌;也因為老婆的愛好,跟著喜歡上旅行,兩人目前親身研究體驗包括郵輪在內的各種旅行方式,矢志成為「懶人旅行達人」,並將更多旅行方式及生活體驗和讀者朋友分享。著有《從CEO到樂活家:白領打工仔,45歲退休全記錄》、《45歲退休,你準備好了?》、《懶人大旅行》。
樂活投資達人 施昇輝
  同時也是電影愛好者。台大商學系畢業後,曾任雜誌社行銷企劃,接著又任職遠東紡織/遠東百貨總經理室。1988年證券商執照開放當時,投身證券市場,歷任大順證券/群益證券/統一證券/日盛證券承銷協理,到2003年離開職場,成為專職股市投資人。
  近年只以一支股票為主,做為進出股市的標的,並樂於分享其投資理財心法,於是出版了第一本書《只買一支股,勝過18%》,旋即贏得廣大迴響,正式躍入暢銷作家之林。如今他希望繼續一一寫下自己的人生經驗,與讀者一同分享。另著有《理財不必學,就能輕鬆賺》、《一張全票,靠走道:青春歐吉桑的電影本事》。
人氣醫師 王健宇
  五年級生,台北市民生承安診所副院長,畢業於台北醫學院(現為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曾任忠孝醫院家醫科醫師、台北大學專任特約醫師、飛碟電台《生活大師》之諮詢醫師,也是東森熱門節目《57健康同學會》、超視《請你跟我這樣過》、台灣藝術電視台《健康看我》等人氣節目爭相力邀的專業來賓。
  於民國87年至今從事基層醫療多年,貫徹慢活哲學的他,工作時間只有其他醫師的一半,人生最大興趣是蒐集無敵鐵金剛玩具,有生之年希望為它們立傳出書。現育有一子一女。著有《醫生的開竅教養學》、《為什麼你的病總是看不好》,並為醫學漫畫《住院醫師PGY》、《住院醫師PGY II》擔任醫學審譯。

台長: jean

紫斑蝶
能樂活退休,那是個人的能耐,理應暗自爽即可,
如果大肆宣揚,甚至著書暢談,那就值得探討ㄧ番。

ㄧ位台大商學院畢業
ㄧ位成大會計統計系畢業
ㄧ位台北醫學大學畢業

在在說明,如果你不是從名校畢業的高材生,
註定你可能與45歲樂活退休無緣。
若無此學歷,怎可只以20年的工作所得,
就足以累積終身樂活的境界。

何況其中ㄧ位沒有兒女,不必為兒女付出沈重的教育費

若真要談樂活退休,紫斑蝶ㄧ定是你羨慕的對象

談快樂---君不見它每日翩翩起舞
談健康---君不見它從未就醫,不需健保
談理財---君不見它棄錢財為糞土
ㄧ生不為房奴,沒有高等學歷,ㄧ個大字都不識,
也不必為養育子女大費周章,世世代代不也快活過ㄧ生

如有來生,你願為人類,還是紫斑蝶?
2017-06-20 00:21:10
版主回應
一如我的主旨,<快樂、健康、理財 樂活的根基>
清楚知道,不是每一個人都是人生勝利組
閱讀成功者的經驗,並非複製其人生,而是為適合自己,找方法,提供意見,且多閱讀,就會愈知道自己想要的
台灣已進入老年社會,意謂人愈活愈老,
要快樂的活,健康的活,且生活無匱乏,就要未雨繆謨
退而不休,能吃能動才自在,真正自由樂活!
2017-06-20 15:16:0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