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12-18 08:27:31| 人氣4,07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成功者的清單思考術 商周1448期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04.10.20)
書寫,把想的全寫下來 (有助減壓、不瞎
隨時記下點子 (也想想有人幫忙實現
別人成功的方法 (可行性─可,就要行動、不可,暫不行的存暫置(分類
清單可分不同規劃做,分時間、重要不重要(待辦
問自己  where 目標  what 做什麼  why  為什麼
成功者的清單思考術  
 2015-08-17  商周1448期
猜猜看: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臉書營運長桑伯格(Sharyl Sandberg )、維京集團創辦人布蘭森(Richard Branson),這些日理萬機的成功者之間,有什麼共同點?
答案是,他們都在列「清單」(To-do List),並且用清單整理好自己的職場與人生。
四年前,本刊介紹成功者如何做筆記。因為,做筆記是最好的整理沉澱工具,能幫助我們把事情做對。
為什麼列清單?
花少少十分鐘,就能減少數小時忙碌
但根據心理學家鮑麥斯特(Roy F. Baumeister)研究,現代人每天要處理的事務平均約一百五十件,因此,光是把事情做對還不夠,還要懂得分配時間。因此今日,我們要談一流工作者的 清單術:一張好的清單,可以先幫人做出抉擇。它能幫我們,一開始就做對的事情。
每天花十分鐘列清單,就能減少數小時的時間浪費,甚至是錯誤決策。這就是忙碌如桑伯格,到台灣的流通教父徐重仁、台灣奧美公關董事總經理王馥蓓等人,都將此事奉為圭臬,並執行數十年如一日的原因。
桑伯格,32歲成為Google副總裁,39歲成為臉書營運長。她管理七千多人的公司,但是可以五點半下班,原因之一是,她會在每個會議前列出會議清單,清單上只保留討論點和行動決策兩類重點,然後逐點討論。每一點產生結論後,她便劃掉一條。別人開一小時的會議,她可以十分鐘內結束。
美國史上第一位首富:石油大王洛克斐勒(John D. Rockfeller)也善用清單的力量。他曾因為公司效率無法提升,求教於一位管理顧問:「有沒有方法可以將我們公司的效率提升五%?」
這位顧問開價十萬美元,卻只賣給他一個秘訣:
「你們每人每天早上,先用十五分鐘,把一天中的事按重要性排列,然後再設個緊急性排序,把最重要最緊急的前六件事做完,就OK了。」結果,這張簡單的待辦事項清單,讓洛克斐勒的公司提高五%效率。
列清單優點多
降低焦慮、出錯率,還能治神經失調
成功者甚至可以用清單幫自己追夢。
身價超過新台幣一千五百億元、維京集團創辦人布蘭森(Richard Branson),擁有一個橫跨唱片、航空、通訊、飲料、零售等產業的王國,轄下最多超過四百家公司,甚至曾經為了一個賭注,在自家飛機上男扮女裝成空 姐,服務三百多位客人,兩年前還接受太空人訓練,打算嘗試星際旅遊。
這麼跳tone的瘋狂企業家,竟然形容自己是「靠清單而活的人」,他的清單中除了列出夢想點子外,通常還同時列出兩個重點。第一,列出能讓點子成真的合夥 人人選,第二,別人說過的、與點子相關的不同觀點。因為這種習慣,可以讓他不會太過自大,還能強迫自己專心聽人說話。
對於一般人而言,列清單的好處,確實很多。
《哈佛商業評論》直指,在某些亟需精準、容錯率低的任務中,「提醒清單」(Check List)有助減少疏漏。文中引用一份研究報告,外科手術前若使用清單提醒各項步驟,死亡率可降低47%。
又比如,在書寫清單的過程,可降低焦慮感。
當任務未完成之前,人們很容易會誘發焦慮,甚至失眠,這就是所謂的「蔡格尼效應」(Zeigarnik effect)。心理學家鮑麥斯特(Roy Baumeister)就曾為文指出,「蔡格尼效應」其實是潛意識的腦,要求自己處理未完成的任務。但其實,在計畫未執行之前,光是動筆列下清單,將注意力轉移到書寫,就能解除焦慮。
一流人士三大清單特點
待辦事項有上限,且自問是否非做不可
台大精神科醫師林奕廷也贊同這個妙方,「列清單有助克服混亂,重拾控制感,排出先後順序後,甚至可能找出壓力源,有助於均衡失調的自律神經。」
有意思的是,我們從航空、流通到公關業第一把手的清單中,看到一流工作者與多數人不同的邏輯。
第一,一般人:把待辦的事情列在清單;一流工作者:他們心中會有張「不待辦」清單。
成功者透過列清單的過程,不是忙著列做哪些事情。而是不斷自問:是否非做它不可。
「擁有更多時間的訣竅是做少一點,有兩個方法可以幫你做到」被《快公司》選為最有創新力的商業人物、普林斯頓大學客座講師費里斯(Tim Ferriss)說,「一、寫一張很短的待辦事項清單,二、寫一張不做事項清單。」
費里斯會在前一晚,在一張五公分寬、九公分長的小紙片上,寫下隔天的所有待辦事項(小紙片等於是第一層篩選,絕對比記在手機或電腦上來得少),然後一件一件問自己,「如果這是我一天唯一要完成的事情,我會對這天的表現感到滿意嗎?」劃掉答案是否定的項目,最多只能留下兩件。
而根據《哈佛商業評論》所述,一天的待辦清單,六到七件事情已經是上限。
第二,一般人:清單裡只有What,要做什麼;一流工作者:先想Why,再想What。
多數人列清單,幾天沒達成就會沮喪放棄。但成功者透過想清楚為何而戰,這列清單的習慣便得以持續數十年。
台灣奧美公關董事總經理王馥蓓列出不加班清單的背後,是想多跟孩子共處。這個初衷,讓她拋掉上班族只能被老闆決定時間的負面思考。她因此規律的每晚訂出第二天的待辦清單,早上八點半上班,透過清單先準備未來的事。清單幫她開啟了正向循環的按鈕。最後,她成功換來客戶的信任,晚上不用應酬的待遇。
三十歲前就財務自由的理財達人艾爾文,同樣是列投資清單,卻沒有陷入股市殺進殺出的陷阱。關鍵在於,他想清楚自己要追求的是財務自由而非暴利。
第三,一般人:忙著找最完美的清單範本;一流工作者:找適合自己的清單。
當多數人還在追尋,清單怎樣列的方法時,我們看到一流人士決定清單的方式是:先了解自己。
賈伯斯在開會時列出的技術挑戰清單,只有六組關鍵字,因為強調減法的他,要求的是心無旁騖。布蘭森卻會在夢想清單中,條列列出一堆幫他成事的關鍵人選。因為他看到自己的匱乏:有夢想還不夠,要有團隊才能成事。
列清單,其實也就是一套思考過程。
《斷捨離》書中定義「斷捨離」,就是「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讓人生舒適的行動技術。」若將「整理物品」置換成「整理待辦事項」,也就是清單式思考,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清單習慣,改變一生
小職員也能扭轉人生,魯蛇變老闆!
它確實並非易事,然而,習慣一旦建立,就能改變人的一生。
全聯總裁徐重仁,因為一張靈感清單,提醒自己要研究評估,引進了星巴克咖啡,開連鎖咖啡店的先河。
如果,你還在想,我只是一個小職員,工作清單都是被老闆決定,你可能正錯失了拿回人生主導權的最好時機。
看看金鐘獎主持人王介安,如何靠著一張管理老闆的地雷清單,從不敢發言的魯蛇,也能一圓老闆夢。
列清單,是一流工作者為何總能游刃有餘的秘密。最棒的是,這個投資每天只須花十分鐘,你我怎能不一試?
【延伸閱讀】
賈伯斯的極簡清單
這是1987年賈伯斯在動腦會議上寫下的清單,為了完成新產品NeXT Computer,他列舉了6個團隊必須解決的技術挑戰,包括使用介面、數據機等。
現在的Mac OS X跟iOS可說都是NeXTSTEP的後代。有意思的是,裡面提到的難關,如第6項的使用者介面這點,至今是蘋果的強項,也是很多企業仍在精進的重點,但28年前,賈伯斯就已經把它列在清單當中了!
資料來源:WIRED
布蘭森的野心清單
維京創辦人布蘭森分享自己成功的10個秘訣,其中一個就是列很多清單,不斷為自己設定新挑戰。「我列一大堆清單,因為我認為,傑出公司跟普通公司的差異就存在這些細節當中。細節很重要,幫助你設定新的挑戰跟目標。」
他最常用的4種清單:
1. 要聯繫的對象:說服人們朝同一方向努力,必要時調整自己方向以便密切合作。
2. 點子
3. 別人說過的事:除了記住不同觀點,還能強迫自己專心聽人講話。
4. 列出能實現願景的人:跟能改變世界、驅動潮流的人站在同一邊,他認為是利用時間的最好投資之一。
資料來源:BBC、Virgin
他列清單的10個訣竅
1. 不管點子大或小,寫下你想到的任一點子
2. 隨身攜帶筆記本
3. 找到適合自己的清單列法。塗鴉、列點、圖表化……
4. 每天列一些小的、能處理的任務並完成它們
5. 完成就槓掉,每槓一次都讓你感到很滿足
6. 讓你的計畫可量化,幫助你判斷計畫是否順利進行中
7. 請列遠大、不凡的目標。2020年你想達成何種成就?2050呢?
8. 清單裡不只條列工作,也列出個人目標
9. 跟別人分享你的目標。你們可以激勵彼此
10. 達成後慶祝你的成功,然後為新目標列出新清單
愛迪生的點子清單
愛迪生終其一生都在為當下及未來的專案發明,記錄點子、待辦清單、素描及其他筆記。1888年1月3日,41歲的他在紐澤西的新實驗室剛開張一個月,就記下了這份5頁的待辦清單。
資料來源:PBS
A咖清單術,跟你不一樣
避開易犯的清單4大陷阱
1. 清單要求周延?
心理學家米勒(George Miller)發現,人類短期記憶有限,只有7個單位,所以清單最好記錄在7項之內、以6項為宜。
2. 昨天沒完成的清單,今天要繼續做?
不,你該想的是,是否它根本不重要,值不值得再刪除?
3. 清單沒做完,代表今天很失敗?
清單更大的功能其實是個Forward thinking、往前盤點的概念,別把心力拿來沮喪自己為何沒完成。而是想,是否我的時間安排可以更好,有無調整空間。
4. 清單列待辦事項即可?
高明者會再同時放入觸媒。如維京創辦人布蘭森,會放入幫他成事的人,讓清單可以成真。多數人則是放時間,因為設定期限比較容易讓人專注。
一定要有的5個列清單習慣——好清單流程圖
1. 全列
先書寫,把所有腦袋的事情列出來(what)
2. 取捨
目標是什麼(Where),這些非做不可嗎?
3. 排列
最重要的是什麼?真的沒有可再刪除的嗎?
4. 執行
開始著手,但注意不用把事項都要做完當作壓力
5. 檢視
彼得.杜拉克說處理完工作後,應重新設定工作序,而非直接處理原來清單上的第2優先工作
資料來源:台灣整理教主Phyllis
整理:單小懿
***********
徐重仁寫37年靈感清單
2015-08-17  商周1448期
你可知道,星巴克咖啡(Starbucks Coffee)能在台灣紅遍大街小巷,最早的源頭,竟來自一張清單!
一手將7-Eleven統一超商拉拔起來、成功引進星巴克,人稱「流通業教父」的全聯福利中心總裁徐重仁,最知名的工作搭檔,就是他的筆記本與便條紙。到現在累計數千張便條紙、好幾箱筆記本,密密麻麻記載著的,是他的獨門清單執行術。
很多人都有隨手記下待辦事項與靈感清單的習慣。但徐重仁辦公室的一景,卻讓我們看到了,當清單碰上好的執行習慣。可以發揮多大的力量。
心法一:用筆記,釋放腦袋壓力
採訪這天,徐重仁準備好一大落筆記本,每本都整整齊齊乾乾淨淨的,工整的標上日期。隨手翻開2011年的一本筆記,上面竟然寫著美國女星潔西卡.艾芭 (Jessica Alba)的大名,下方將艾芭創辦的誠實公司(The Honest Company),列為關注對象,這家公司,是幫助艾芭今年登上《富比世》美國白手起家女富豪榜的關鍵。
早在四年前,不關心八卦的徐重仁,竟在艾芭甫創業之際,就注意到這家網路電商。
徐重仁的靈感清單能發揮力量,第一個關鍵是:靈感一出現,他馬上寫。
「有靈感,要馬上寫下來。」徐重仁解釋,人的記憶力有限,隨時想到隨時記,可以保留住好的靈感,寫下來也等於釋放強記下來的壓力、讓腦筋繼續思考下一件事,「讓我覺得很輕鬆,壓力減輕不少。」
在寫的同時,他同時會思考下一步動作,並且要求自己馬上執行。「不能說列個(待辦)清單慢慢做。」據他觀察,大多數人列出待辦清單後,通常會拖延,「結果是都不會去做啊!」
徐重仁舉例,最近自己正研究農業,看到日本電視頻道正在介紹某家農產公司的成功故事,馬上拿出紙筆,邊看節目邊摘錄重點,並加入自己的靈感與想法,列成摘要清單。等節目一播完,他以摘要為本展開研究,上網到該公司網站了解經營模式、知道經營者的來歷後,評估需要更進一步接觸,就請秘書主動聯絡、親自拜訪該公司。徐重仁說,經過一番交流後,縱使不能合作,也可以嘗試將他們的成功方法,用在自己工作上。
心法二:馬上做,引進星巴克關鍵
第二個點是,寫下後,馬上做。
讓靈感藉由列成清單這個動作,不只停留在「想」的階段,而能「舉一反三」,並能進化到「做」。最成功的例子,就是當年他為統一集團引進星巴克咖啡。
「我有朋友跟我說:『我也覺得(星巴克)很好喝,為什麼只有你引進?』」徐重仁笑著說,他一開始並不懂什麼是星巴克,只知道在美國、日本好像滿夯的,就將對星巴克的大略了解列在清單中。接著研究後,發現引進台灣也許行得通,由此引發一連串的評估與策略。結果,就是讓星巴克成了台灣人們除了家裡、辦公室以外的第三個生活空間,「如果沒有記下來,那我可能像一般人一樣,就只覺得外國的星巴克咖啡很好喝。」他說。
由於他的清單一記下來就要「衝衝衝」執行,徐重仁三十七年來累積的清單,有個極不可思議的特色:從不塗改。既沒有錯字塗寫、也沒有刪文、補詞,或畫線調換順序,工整端正的字跡,總讓人誤以為是事後謄寫出來的。「哪有那個時間啊!」徐重仁說。因為他總在縝密思考後,才一筆一畫記下來。
他的每一張清單,就像是一個又一個的行動計畫。
為了隨時捕捉靈感,徐重仁在隨手可得的地方,都擺上回收紙裁剪而成的便條紙,辦公桌上有一大疊,在家中包括飯桌、床邊、客廳都擺上了便條紙。那廁所呢? 「現在廁所都改用手機記了。」徐重仁笑說,除了便條紙,隨身攜帶的口袋大小筆記本、智慧型手機,都是自己記錄清單的工具。
心法三:回頭想,精準累積靈感
第三點,重要的靈感,再收斂變成商機筆記。
其實,剛進到職場時,徐重仁並沒有列清單的習慣。這習慣,是被他當年的老闆──統一集團創辦人高清愿所逼出來的。「你如果沒拿筆記,他會罵你,」徐重仁回憶,高清愿認為,一個人不可能記那麼多事情。高清愿自己習慣列出待辦清單,達成時就打勾,搭配他的高自律能力,效果很好。性子比他更急的徐重仁,學到這招後,很快就演化為連打勾也不必。
「我沒必要打勾,因為馬上就要做。」
「原則就是:簡單的事不要複雜化。」能一次執行的事,就不要分段進行。
但,每當有靈感,寫下來就要執行,難道不會筋疲力盡嗎?
其實,徐重仁的清單還有分類型,有一種要當下立刻執行,有一種則是長期追蹤參考性質,先了解大概趨勢,就先放下,類如潔西卡.艾芭與誠實公司。
徐重仁認為,這部分也很有價值。「有時候我需要跟同仁討論一些主題,我也會去翻翻以前的筆記本,」他說,就算時間很緊迫,但因為以前已經準備過,很快就知 道要講些什麼,「如果平常沒有這個習慣,事到臨頭就會找不到可用的資料。」真正很重要的靈感清單,他也會在累積些資料後,重新謄寫在大筆記本上。
的確,徐重仁因為經驗累積,可以很快就列出精準的靈感清單,這對多數人而言,並非容易的事情。但別忘了,三十七年前的他,也不過是個碩士畢業的菜鳥。當他把列清單與行動,化為日常習慣後,力量,自然能發生。
【延伸閱讀】
工作值得做?徐重仁幫你Check ——給上班族的工作檢查清單
□ 能否快樂工作?
□ 能否化壓力為動力?
□ 能否體會習得專業比經驗更重要?
□ 工作的方法正確嗎?
□ 能否做到見樹也見林?
□ 工作之外,OFF生活是否精彩?
資料來源:徐重仁
整理:蔡靚萱
**********
王介安兩張人際清單
2015-08-17  商周1448期
所有靠嘴吃飯的行業,除了廚師,六屆金鐘獎主持人王介安全做過了。
他是廣播、電視和活動的三棲主持人、發片歌手、街頭藝人、舞台劇演員、男高音、講師、業務主管,也是整合傳播公司老闆。
跟他講話從不無聊,一下是講閩南語的街頭混混,下一刻又變成唯唯諾諾的上班族,偶爾還示範公司上市記者會主持人給你看,他是「聲音百變天王」。
你很難想像,百變天王手裡握了三張爛牌,讓他缺乏自信、難以與人溝通。
第一是窮,王介安得靠借錢才念得起公立高中,進了三專窮到每天的錢只夠吃兩餐;二是缺乏傲人學歷,選擇三專、放棄大學可以早點出社會賺錢;第三點,也是最致命的一點:他的個性內向。
王介安從小活在自我世界裡,喜歡躲在被窩裡跟自己對話;就算三專三年為了免費晚餐和消夜到餐廳打工,也少跟客人互動。有一次他到桌邊收碗盤,一個手滑,餐盤掉在地上全碎了,他羞得喉嚨打結,眼淚在眼眶打轉,任由老闆責罵翻白眼,人生好挫折;「我要快點賺到錢,」王介安對自己說。
他用兩張溝通清單,打開了自己的人生僵局。
「我要成為適性很強的職場工作者,像打不死的小強」王介安說。
進入職場後,王介安負責業務,他發現方案和人是業務兩大重點,可是方案是公司定好的,很難變動,要突破業績,唯有從人下手。
地雷清單:老闆討厭的事不做第二次
他知道自己不可能一下子被所有老闆與客戶喜歡。但是,「每個老闆都一定不喜歡人家踩他地雷」他分析。
每天睡前,他花三十分鐘,記錄今天自己或同事被罵的原因、當時的情境、老闆說了什麼、自己或同事如何回應、事後反省該怎麼回應,然後三不五時回頭翻閱,提醒自己不要誤觸老闆地雷。
有一次開會,當時王介安是業務副總,口袋裡的手機震動,他拿起來快速瞄一眼,手機還沒放下,老闆已大罵「看什麼手機,我在講話耶!」老闆罵不夠,還踢歪王介安的座位,會議室內十幾位一級主管鴉雀無聲,王介安尷尬的說聲對不起,收起手機。會後,他立刻在「地雷清單」記上一筆:老闆討厭員工開會時看手機,以後不能再犯。
他還透過書寫,去思考為何老闆會把看手機當作地雷。「這個人希望別人尊重他,非常重要」,接下來他採取的行動就是,「下次就會記得要盯著他,然後,管他在說什麼就是做筆記,他會覺得你很認真。最後就是他對你的感覺好,信賴你。」
「我這清單對好好先生、小姐的老闆沒什麼意義,但是對難搞的老闆,意義就很大。你會知道哪些事情不該說。」建立地雷清單,對王介安而言,其實是投報率很大的行為,因為他發現,難搞的老闆若一旦信任自己,就會一直挺自己下去。
「過了(地)雷區,一片康莊大道。」這是王介安經歷過光寶、中廣、中國新浪網、媚登峰與老虎牙子等企業,到自己創業後,最深刻的感想。
會議清單:開會成效和「人」最有關
另一張影響王介安很深的,則是開會的會議清單。
他自我要求,也希望員工開會前,每張清單都要上列出「人、事、時、地、物、錢、結果」七大項目,每一項必定要列出開會對象是誰,以及注意事項。列清單前,他會檢視之前的地雷清單和先前會後紀錄,來填寫注意事項。
他的焦點多數集中在「人」身上,包括上次對方的態度如何、是怎樣的人、希望對方如何配合、怎麼說話等等。
「清單,是用一個格式讓員工去分析、思考、組織,強迫員工更細緻的了解客戶」王介安說,「有時候公司或老闆太過強調關鍵技術,忽略基本功和常識,但是如果連最基本的都忽略,技術再強都沒有用。」
曾經跟個客戶談廣告合約,跟不同人、談了近二十次都沒結論,找不出原因,一年後,王介安從會談紀錄中發現注意事項那一欄,多次記著「此人立場猶疑、無法決定」,他推測與談人背後的總經理才是決策者。他立刻請秘書直接打到公司,約對方總經理在非會議場合見面,從非業務面的話題切入,最後談到廣告,果然一談就成。
我們多數人的會議準備清單與紀錄,談的都是事情的內容。但他的清單,重點卻是人。「業務的核心叫作decision maker,所以基本是在人,」王介安說。透過清單,去思考自己跟開會對象的關係。「對工作的幫助非常非常非常大!」因為那將讓我們習慣,更敏銳看待人之間的互動。
王介安雖手握爛牌,但他列清單的習慣十年如一日。當兵時,他把人際的互動清單放在床頭,演習時放在自己的防毒面具裡。這些對人的點滴觀察,都成為他口中的「知識經濟」,可以隨時翻閱。甚至,同樣的地雷清單,他現在也拿來管理與老婆的互動,「夫妻關係越來越好,」王介安說。
原來,一張畫對重點的溝通清單,真的能改變人的一生。
【延伸閱讀】
避開職場地雷,讓老闆更愛你——王介安地雷清單
睡前,王介安總會花30分鐘記下今天3件負面體悟,警惕自己絕不再犯。
1. 提醒自己,哪種回應的說話方式,更得人心。比如回答「我知道了」而不是「我知道了啦」
2. 提醒自己,組織裡溝通有問題,有時是因制度和流程產生的
3. 提醒自己,越心煩、越麻煩。解決問題,越麻煩就越需要耐心
整理:單小懿
********************
暢銷書天后知識清單
2015-08-17 商周1448期
她是廣播節目《張大春泡新聞》最受歡迎的來賓之一、親子雜誌教養專欄作家。顏擇雅一個人校長兼撞鐘經營的雅言出版社,是全台灣暢銷書命中率最高的出版社。
她編輯出版的書:談全球化的《世界是平的》、談哲學的《正義:一場思辨之旅》,都是當年書市第二名。今年甫推出獲蔡康永、許倬雲推薦的《西方憑什麼》,則涵蓋考古、歷史、文言文典籍。每本書一出手,必上排行榜,銷售成績超越眾多數十人規格的出版社。
2002年創業至今,她,如何跨領域搞定這麼多跨領域知識?
在張大春節目裡,她談麥當勞賣出台灣股權,是從麥當勞創辦人如何從名著《推銷員之死》般人生走下坡的悲情,翻身創業的故事切入;談醫病關係,她大膽提出醫院器材公用化建議,以解放目前被大醫院綁架的醫療結構。張大春分析,顏擇雅廣受聽眾喜愛,是因為她娓娓道來總是有憑有據,不說空話。
顏擇雅首度揭露,自己其實有張「預防頭腦老化清單」,這張清單,讓她保持對各種知識的熱愛。「沒有人有無限的好奇心,年紀越大,越要找機會刺激自己,知道自己懂得太少,」顏擇雅說。
清單中的五要二不,就是她必做的頭腦體操。
第一,要讀外國期刊的深度評析。
她每週至少用一個早上閱讀外文刊物,《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是她的最愛,當中有關美國政壇的Lexington專欄、有關經濟的Schumpeter專欄,被她列為必看。她還把其他各種外國雜誌的讀法,做出分類。
大學時曾發憤背過英文字典的她,一個上午三個鐘頭內,就能讀超過三十多篇長文。閱讀的時候,她總愛拿枝筆,在書頁空白處評註她同意或不同意的論點。遇到不夠犀利的文章,她也不覺得閱讀是浪費時間,反而藉由寫下論點,點出缺了哪些元素,進行思辨練習。
第二,每年至少要看一本超過六百頁的書。
「讀厚書就是培養與作者長時間對話的能力。」顏擇雅說,這要有耐力、腦力來持續思考作者邏輯是否前後一致、故事為何要這麼發展,不只能訓練邏輯,也能培養社會議題關注的能力,「這樣訓練個十年,自然就能判斷誰在講假話。」
然而,讀厚書是需要練習的。
她舉最近自己剛重讀的厚書《左傳》為例,許多人由於讀的是選文,誤以為《左傳》故事「鄭伯克段於鄢」中,鄭莊公在鄢地打敗弟弟段的故事,是講述孝道,但如果讀完整本《左傳》,就會知道,故事重點是鄭莊公的權謀與高超公關技巧。看懂了就會發現,很多大老用《左傳》去勸勉人學孝,其實是畫錯重點。
第三,每兩、三年就要發展新興趣。
雅言的每本書,主題都大異其趣,顏擇雅刻意在出版選書時,挑不同領域的作品,就是為了發展新興趣。為了出版《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她讀了四、五本康德、亞里斯多德的哲學論述,來了趟哲學之旅。「出書有如換房子住,一住就是一年以上,能看到不同的風景」她形容。
除了這些硬興趣,各種軟性的嗜好追求,她也不放過。出版《中國即將崩潰》後,她開始練鋼琴。編輯《世界是平的》時,她開始集郵,蒐羅各種有關作家或文學角 色的主題郵票。《世界是平的》出版後,她迷上看現場表演的莎士比亞戲劇。孕育四年的大作《西方憑什麼》今年上市後,她準備這個冬天要到芝加哥,欣賞當代美國劇作家Mary Zimmerman的舞台劇新作首演。
第四,旅行前要盡量多做知識準備。
就連去國外觀賞舞台劇,她也打算把劇本先拿來K一遍,到時才能好好研究導演為何用該種表現方式,闡述故事精神。
第五,交友要跨出舒適圈。
「二十歲的年輕人要結交年長二十歲以上的朋友;四十歲以上的人,則該結交比自己小二十歲的青年好友。」在顏擇雅看來,與交往對象成長背景差越多,學到的也就越多。
她舉唐吉訶德和他的鄰居兼僕人潘薩為例,兩者呈現愛讀書與不愛讀書的人對話,誠懇而犀利,對飽讀詩書的出版者想訴諸大眾市場時,幫助很大。而她自己挖掘暢銷書的秘訣,就是有好耳朵,保持對各種人物好奇。
也因此,她的第一不,也是與交友有關:不要急於反駁跟自己相左的看法。
「我才沒有說服別人的熱情。」她笑說,對話的重點不是說服,而是學習,想辦法問出對方為什麼那樣想的原因,才是最大的啟發來源。樂於交流,不表示她能忍受無異議的清談。
她的第二不就是:不參加沒有共同話題的飯局。在她眼裡,這樣的飯局既費時又無趣,尤其愛在臉書討拍與炫耀的人,更是拒絕往來戶。
對《論語》倒背如流的她,引述孔夫子「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來形容自己希望有一天,可以達到的境界:因為知識,所以更快樂。
原來,這張她口中的頭腦體操清單,也是張讓她生命豐盈的快樂清單。
【延伸閱讀】
外雜這樣讀,養出好眼光——顏擇雅知識清單
《經濟學人》
閱讀深度分析而不是新聞短訊,文章越長,越能訓練思辨能力
《紐約客》、《彭博商業周刊》、《Art in America》
視關注的主題選讀,例如顏擇雅對出版、文學消息特別留意
英國《衛報》、美國《紐約時報》等報紙網站
讀最多人轉寄的文章,並研究受歡迎原因,掌握各國的民心動向
整理:蔡靚萱
***********
艾爾文小工程師的30歲財富自由清單
各清單之上,的終極清單反覆用,檢視自己
1. where 去哪裡(目標)
2. what 做什麼
3. why 為什麼 
**************
(不登)
13年不加班清單
 2015-08-17  商周1448期
廣告公關業,一直是人力銀行調查中超時工作的前三名。
但奧美公關董事總經理王馥蓓,卻從她的兒子十三年前出生後,奉行不加班生活至今,除非意外,每天在六點半到七點離開辦公室。靠的,是一套從1996年進奧美第一天以來,學會的清單工作方法。
兩張清單,她「養出」能幹下屬免加班
王馥蓓有兩張不加班清單。第一張,給她自己。
每晚,她會靜下心列出第二天的待辦清單。當別人都是九點半開始上班時,她習慣八點半到公司工作,趁著辦公室較清閒,她從需要靜下心的事做起,回重要的E-mail,或處理費腦的專案。細碎不費腦的事情,她放在瑣碎的時間進行。
同時,她會記得提醒自己,不要想著可以在一天內把清單上的所有事情做完。
「列上去,只是提醒。是不是這些都得今天完成不可?不是。資淺的同事有時很容易犯這個錯,太害怕事情沒做完,或有些人覺得,今天這事情沒做完他很癢,可是事情永遠都做不完啊! 要想開一點,公司永遠有一百件事情要做。」
她的第二張清單:重點在於培養下屬。
關鍵點在於,養出了能幹的下屬,自然就不用加班。
去年,她升遷了一位進奧美不到兩年的同事為社群媒體總監,為了讓該名總監快速勝任主管職,每兩週她親自與該同事面談,談團隊、客戶與行政三件事。
筆記本中,王馥蓓清楚記錄上一次的面談內容,討論對方目前的帶人與團隊工作分配狀況,開發與維繫客戶的情形,甚至是公司內須注意的行政庶務,「我就專門給他一本(筆記本),每兩個禮拜,每次我都記下上次談了什麼,下次我要跟他談什麼,這也是一種coaching(培訓)的清單。」
與王馥蓓共事十多年的奧美公關副總經理鄭淑芬觀察,王馥蓓奉行不加班的這些年,在工作方法上不特別,真正調整的,是觀念。「紀律跟持久很重要。」
王馥蓓分享她能做到的關鍵是:「Forward Looking」(往前看,多想兩步)。
「你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其實取決於自己,如果你想得很清楚。」
她為了想過家庭與工作平衡的生活,每天八點半上班,讓自己一定要列出清單,徹底執行。
她勇敢讓客戶知道,週一到週五晚上,自己盡量不應酬。「這真的存乎一心,妳跟別人溝通的時候,別人知道妳有這樣的工作習慣,但妳也沒把事情做不好,(客戶)跟妳約的時候,就會盡量配合。」
「如果妳認定自己會加班,通常好像就真的滿容易加班。信念很重要,有時候是信念問題。」王馥蓓說。如果我們總覺得,自己只是小員工,總是爛客戶、爛老闆讓自己加班,根本無能為力,負面的信念會越來越深。
但她看到很多奧美優秀的員工卻是這樣做:「向上管理,跟老闆說我今天事情弄一弄,差不多七點要走。」
清單習慣,讓她「換到」家庭工作平衡
奧美辦公室裡有個小工具櫃,裡面都會放著Things To Do的清單,每個同事報到時,主管也會教,如何撰寫清單。這樣做的基本意義,除了讓員工學會判斷輕重緩急與效率外,還可以增加成就感,「我先稍微看一下, 例如今天八月十日我列的事情,我已經做完了,就可以打個勾。」
習慣寫清單的王馥蓓,還得到另一個收穫。因為列清單過程,會去想到未來要發生的事情,「都是Forward Thinking」,讓她習慣多想兩步。假設本來八月十五日要辦的記者會,她會建議下屬,能不能前兩天就把新聞稿寫好,預留時間去Review與應付突發 狀況。她的職涯自然能比同儕出色,她有更多籌碼,不讓老闆逼她加班。
清單式的思考邏輯,幫她換到了家庭與生活的正向循環。
現在,在每年農曆年前一週,以及七月上旬的其中兩週,她會為家庭規畫各一趟「夏之旅」跟「冬之旅」。每當她的飯店、機票訂好後,就開始大張旗鼓跟同事宣傳,讓大家有心理準備,這三週是她行事曆中不能動的時段。
連她的孩子,也開始學著應用清單,小學起,每次段考都是她跟先生親自複習。她會要求兒子在段考前一週,擬好週末的複習清單,什麼時段複習哪個科目,列表給她和先生,讓他們能預先排好時間。「他(兒子)的時間不亂,你(父母)的時間也才不會亂。」
明明該是很忙碌的女強人,因為清單卻顯得更自由。
「我先生說,妳兒子願意理妳的時間,(一輩子)就這麼長,妳不掌握他願意理妳的時間多陪伴,等到他大了,妳叫他陪妳他都不理,那時候要再工作也還來得及」王馥蓓說。
訪問過程的最後,她笑著提醒我們一個字:「捨」。
「一定要相信公司沒有你不會倒。公司沒有你,門還是照開,事情照運轉,可能還突然發現同事的潛能被激發出來,一定要有這個觀念。」
當你敢捨了,很多意外的獲得,也就出來了。
【延伸閱讀】
工作做不完?她這樣列,輕鬆完工——王馥蓓工作清單
1. 將重要的事情列在前,不一定列上去的事都要在同一天完成,有時只是提醒自己未來記得做,絕不把自己逼太狠。
2. 完成後,一一槓 掉,為自己增加成就感。
資料來源:王馥蓓
整理:吳中傑
***********
(104.10.20)
書寫,把想的全寫下來 (有助減壓、不瞎
隨時記下點子 (也想想有人幫忙實現
別人成功的方法 (可行性─可,就要行動、不可,暫不行的存暫置(分類

清單可分不同規劃做,分時間、重要不重要(待辦
問自己  where 目標  what 做什麼  why  為什麼

 

成功者的清單思考術  
 2015-08-17  商周1448期


猜猜看: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臉書營運長桑伯格(Sharyl Sandberg )、維京集團創辦人布蘭森(Richard Branson),這些日理萬機的成功者之間,有什麼共同點?

答案是,他們都在列「清單」(To-do List),並且用清單整理好自己的職場與人生。

四年前,本刊介紹成功者如何做筆記。因為,做筆記是最好的整理沉澱工具,能幫助我們把事情做對。

為什麼列清單?
花少少十分鐘,就能減少數小時忙碌

但根據心理學家鮑麥斯特(Roy F. Baumeister)研究,現代人每天要處理的事務平均約一百五十件,因此,光是把事情做對還不夠,還要懂得分配時間。因此今日,我們要談一流工作者的 清單術:一張好的清單,可以先幫人做出抉擇。它能幫我們,一開始就做對的事情。

每天花十分鐘列清單,就能減少數小時的時間浪費,甚至是錯誤決策這就是忙碌如桑伯格,到台灣的流通教父徐重仁、台灣奧美公關董事總經理王馥蓓等人,都將此事奉為圭臬,並執行數十年如一日的原因。

桑伯格,32歲成為Google副總裁,39歲成為臉書營運長。她管理七千多人的公司,但是可以五點半下班,原因之一是,她會在每個會議前列出會議清單,清單上只保留討論點和行動決策兩類重點,然後逐點討論。每一點產生結論後,她便劃掉一條。別人開一小時的會議,她可以十分鐘內結束。

美國史上第一位首富:石油大王洛克斐勒(John D. Rockfeller)也善用清單的力量。他曾因為公司效率無法提升,求教於一位管理顧問:「有沒有方法可以將我們公司的效率提升五%?」

這位顧問開價十萬美元,卻只賣給他一個秘訣:

「你們每人每天早上,先用十五分鐘,把一天中的事按重要性排列,然後再設個緊急性排序,把最重要最緊急的前六件事做完,就OK了。」結果,這張簡單的待辦事項清單,讓洛克斐勒的公司提高五%效率。

列清單優點多
降低焦慮、出錯率,還能治神經失調

成功者甚至可以用清單幫自己追夢。

身價超過新台幣一千五百億元、維京集團創辦人布蘭森(Richard Branson),擁有一個橫跨唱片、航空、通訊、飲料、零售等產業的王國,轄下最多超過四百家公司,甚至曾經為了一個賭注,在自家飛機上男扮女裝成空 姐,服務三百多位客人,兩年前還接受太空人訓練,打算嘗試星際旅遊。

這麼跳tone的瘋狂企業家,竟然形容自己是「靠清單而活的人」,他的清單中除了列出夢想點子外,通常還同時列出兩個重點。第一,列出能讓點子成真的合夥 人人選,第二,別人說過的、與點子相關的不同觀點。因為這種習慣,可以讓他不會太過自大,還能強迫自己專心聽人說話。

對於一般人而言,列清單的好處,確實很多。

《哈佛商業評論》直指,在某些亟需精準、容錯率低的任務中,「提醒清單」(Check List)有助減少疏漏。文中引用一份研究報告,外科手術前若使用清單提醒各項步驟,死亡率可降低47%。

又比如,在書寫清單的過程,可降低焦慮感

當任務未完成之前,人們很容易會誘發焦慮,甚至失眠,這就是所謂的「蔡格尼效應」(Zeigarnik effect)。心理學家鮑麥斯特(Roy Baumeister)就曾為文指出,「蔡格尼效應」其實是潛意識的腦,要求自己處理未完成的任務。但其實,在計畫未執行之前,光是動筆列下清單,將注意力轉移到書寫,就能解除焦慮。

一流人士三大清單特點
待辦事項有上限,且自問是否非做不可

台大精神科醫師林奕廷也贊同這個妙方,「列清單有助克服混亂,重拾控制感,排出先後順序後,甚至可能找出壓力源,有助於均衡失調的自律神經。」

有意思的是,我們從航空、流通到公關業第一把手的清單中,看到一流工作者與多數人不同的邏輯。

第一,一般人:把待辦的事情列在清單;一流工作者:他們心中會有張「不待辦」清單。

成功者透過列清單的過程,不是忙著列做哪些事情。而是不斷自問:是否非做它不可。

「擁有更多時間的訣竅是做少一點,有兩個方法可以幫你做到」被《快公司》選為最有創新力的商業人物、普林斯頓大學客座講師費里斯(Tim Ferriss)說,「一、寫一張很短的待辦事項清單,二、寫一張不做事項清單。」

費里斯會在前一晚,在一張五公分寬、九公分長的小紙片上,寫下隔天的所有待辦事項(小紙片等於是第一層篩選,絕對比記在手機或電腦上來得少),然後一件一件問自己,「如果這是我一天唯一要完成的事情,我會對這天的表現感到滿意嗎?」劃掉答案是否定的項目,最多只能留下兩件。

而根據《哈佛商業評論》所述,一天的待辦清單,六到七件事情已經是上限。

第二,一般人:清單裡只有What,要做什麼;一流工作者:先想Why,再想What。

多數人列清單,幾天沒達成就會沮喪放棄。但成功者透過想清楚為何而戰,這列清單的習慣便得以持續數十年。

台灣奧美公關董事總經理王馥蓓列出不加班清單的背後,是想多跟孩子共處。這個初衷,讓她拋掉上班族只能被老闆決定時間的負面思考。她因此規律的每晚訂出第二天的待辦清單,早上八點半上班,透過清單先準備未來的事。清單幫她開啟了正向循環的按鈕。最後,她成功換來客戶的信任,晚上不用應酬的待遇。

三十歲前就財務自由的理財達人艾爾文,同樣是列投資清單,卻沒有陷入股市殺進殺出的陷阱。關鍵在於,他想清楚自己要追求的是財務自由而非暴利。

第三,一般人:忙著找最完美的清單範本;一流工作者:找適合自己的清單。

當多數人還在追尋,清單怎樣列的方法時,我們看到一流人士決定清單的方式是:先了解自己。

賈伯斯在開會時列出的技術挑戰清單,只有六組關鍵字,因為強調減法的他,要求的是心無旁騖。布蘭森卻會在夢想清單中,條列列出一堆幫他成事的關鍵人選。因為他看到自己的匱乏:有夢想還不夠,要有團隊才能成事。

列清單,其實也就是一套思考過程。

《斷捨離》書中定義「斷捨離」,就是「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讓人生舒適的行動技術。」若將「整理物品」置換成「整理待辦事項」,也就是清單式思考,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清單習慣,改變一生
小職員也能扭轉人生,魯蛇變老闆!

它確實並非易事,然而,習慣一旦建立,就能改變人的一生。

全聯總裁徐重仁,因為一張靈感清單,提醒自己要研究評估,引進了星巴克咖啡,開連鎖咖啡店的先河。

如果,你還在想,我只是一個小職員,工作清單都是被老闆決定,你可能正錯失了拿回人生主導權的最好時機。

看看金鐘獎主持人王介安,如何靠著一張管理老闆的地雷清單,從不敢發言的魯蛇,也能一圓老闆夢。

列清單,是一流工作者為何總能游刃有餘的秘密。最棒的是,這個投資每天只須花十分鐘,你我怎能不一試?

【延伸閱讀】
賈伯斯的極簡清單

這是1987年賈伯斯在動腦會議上寫下的清單,為了完成新產品NeXT Computer,他列舉了6個團隊必須解決的技術挑戰,包括使用介面、數據機等。

現在的Mac OS X跟iOS可說都是NeXTSTEP的後代。有意思的是,裡面提到的難關,如第6項的使用者介面這點,至今是蘋果的強項,也是很多企業仍在精進的重點,但28年前,賈伯斯就已經把它列在清單當中了!

資料來源:WIRED

布蘭森的野心清單

維京創辦人布蘭森分享自己成功的10個秘訣,其中一個就是列很多清單,不斷為自己設定新挑戰。「我列一大堆清單,因為我認為,傑出公司跟普通公司的差異就存在這些細節當中。細節很重要,幫助你設定新的挑戰跟目標。」

他最常用的4種清單:
1. 要聯繫的對象:說服人們朝同一方向努力,必要時調整自己方向以便密切合作。
2. 點子
3. 別人說過的事:除了記住不同觀點,還能強迫自己專心聽人講話。
4. 列出能實現願景的人:跟能改變世界、驅動潮流的人站在同一邊,他認為是利用時間的最好投資之一。

資料來源:BBC、Virgin

他列清單的10個訣竅
1. 不管點子大或小,寫下你想到的任一點子
2. 隨身攜帶筆記本
3. 找到適合自己的清單列法。塗鴉、列點、圖表化……
4. 每天列一些小的、能處理的任務並完成它們
5. 完成就槓掉,每槓一次都讓你感到很滿足
6. 讓你的計畫可量化,幫助你判斷計畫是否順利進行中
7. 請列遠大、不凡的目標。2020年你想達成何種成就?2050呢?
8. 清單裡不只條列工作,也列出個人目標
9. 跟別人分享你的目標。你們可以激勵彼此
10. 達成後慶祝你的成功,然後為新目標列出新清單

愛迪生的點子清單

愛迪生終其一生都在為當下及未來的專案發明,記錄點子、待辦清單、素描及其他筆記。1888年1月3日,41歲的他在紐澤西的新實驗室剛開張一個月,就記下了這份5頁的待辦清單。

資料來源:PBS


A咖清單術,跟你不一樣

避開易犯的清單4大陷阱
1. 清單要求周延?
心理學家米勒(George Miller)發現,人類短期記憶有限,只有7個單位,所以清單最好記錄在7項之內、以6項為宜。
2. 昨天沒完成的清單,今天要繼續做?
不,你該想的是,是否它根本不重要,值不值得再刪除?
3. 清單沒做完,代表今天很失敗?
清單更大的功能其實是個Forward thinking、往前盤點的概念,別把心力拿來沮喪自己為何沒完成。而是想,是否我的時間安排可以更好,有無調整空間。
4. 清單列待辦事項即可?
高明者會再同時放入觸媒。如維京創辦人布蘭森,會放入幫他成事的人,讓清單可以成真。多數人則是放時間,因為設定期限比較容易讓人專注。

一定要有的5個列清單習慣——好清單流程圖
1. 全列
先書寫,把所有腦袋的事情列出來(what)
2. 取捨
目標是什麼(Where),這些非做不可嗎?
3. 排列
最重要的是什麼?真的沒有可再刪除的嗎?
4. 執行
開始著手,但注意不用把事項都要做完當作壓力
5. 檢視
彼得.杜拉克說處理完工作後,應重新設定工作序,而非直接處理原來清單上的第2優先工作

資料來源:台灣整理教主Phyllis

整理:單小懿

***********

徐重仁寫37年靈感清單
2015-08-17  商周1448期

你可知道,星巴克咖啡(Starbucks Coffee)能在台灣紅遍大街小巷,最早的源頭,竟來自一張清單!

一手將7-Eleven統一超商拉拔起來、成功引進星巴克,人稱「流通業教父」的全聯福利中心總裁徐重仁,最知名的工作搭檔,就是他的筆記本與便條紙。到現在累計數千張便條紙、好幾箱筆記本,密密麻麻記載著的,是他的獨門清單執行術。

很多人都有隨手記下待辦事項與靈感清單的習慣。但徐重仁辦公室的一景,卻讓我們看到了,當清單碰上好的執行習慣。可以發揮多大的力量。

心法一:用筆記,釋放腦袋壓力

採訪這天,徐重仁準備好一大落筆記本,每本都整整齊齊乾乾淨淨的,工整的標上日期。隨手翻開2011年的一本筆記,上面竟然寫著美國女星潔西卡.艾芭 (Jessica Alba)的大名,下方將艾芭創辦的誠實公司(The Honest Company),列為關注對象,這家公司,是幫助艾芭今年登上《富比世》美國白手起家女富豪榜的關鍵。

早在四年前,不關心八卦的徐重仁,竟在艾芭甫創業之際,就注意到這家網路電商。

徐重仁的靈感清單能發揮力量,第一個關鍵是:靈感一出現,他馬上寫。

「有靈感,要馬上寫下來。」徐重仁解釋,人的記憶力有限,隨時想到隨時記,可以保留住好的靈感,寫下來也等於釋放強記下來的壓力、讓腦筋繼續思考下一件事,「讓我覺得很輕鬆,壓力減輕不少。」

寫的同時,他同時會思考下一步動作,並且要求自己馬上執行。「不能說列個(待辦)清單慢慢做。」據他觀察,大多數人列出待辦清單後,通常會拖延,「結果是都不會去做啊!」

徐重仁舉例,最近自己正研究農業,看到日本電視頻道正在介紹某家農產公司的成功故事,馬上拿出紙筆,邊看節目邊摘錄重點,並加入自己的靈感與想法,列成摘要清單。等節目一播完,他以摘要為本展開研究,上網到該公司網站了解經營模式、知道經營者的來歷後,評估需要更進一步接觸,就請秘書主動聯絡、親自拜訪該公司。徐重仁說,經過一番交流後,縱使不能合作,也可以嘗試將他們的成功方法,用在自己工作上。

心法二:馬上做,引進星巴克關鍵
第二個點是,寫下後,馬上做

讓靈感藉由列成清單這個動作,不只停留在「想」的階段,而能「舉一反三」,並能進化到「做」。最成功的例子,就是當年他為統一集團引進星巴克咖啡。

「我有朋友跟我說:『我也覺得(星巴克)很好喝,為什麼只有你引進?』」徐重仁笑著說,他一開始並不懂什麼是星巴克,只知道在美國、日本好像滿夯的,就將對星巴克的大略了解列在清單中。接著研究後,發現引進台灣也許行得通,由此引發一連串的評估與策略。結果,就是讓星巴克成了台灣人們除了家裡、辦公室以外的第三個生活空間,「如果沒有記下來,那我可能像一般人一樣,就只覺得外國的星巴克咖啡很好喝。」他說。

由於他的清單一記下來就要「衝衝衝」執行,徐重仁三十七年來累積的清單,有個極不可思議的特色:從不塗改。既沒有錯字塗寫、也沒有刪文、補詞,或畫線調換順序,工整端正的字跡,總讓人誤以為是事後謄寫出來的。「哪有那個時間啊!」徐重仁說。因為他總在縝密思考後,才一筆一畫記下來。

他的每一張清單,就像是一個又一個的行動計畫。

為了隨時捕捉靈感,徐重仁在隨手可得的地方,都擺上回收紙裁剪而成的便條紙,辦公桌上有一大疊,在家中包括飯桌、床邊、客廳都擺上了便條紙。那廁所呢? 「現在廁所都改用手機記了。」徐重仁笑說,除了便條紙,隨身攜帶的口袋大小筆記本、智慧型手機,都是自己記錄清單的工具。

心法三:回頭想,精準累積靈感
第三點,重要的靈感,再收斂變成商機筆記。

其實,剛進到職場時,徐重仁並沒有列清單的習慣。這習慣,是被他當年的老闆──統一集團創辦人高清愿所逼出來的。「你如果沒拿筆記,他會罵你,」徐重仁回憶,高清愿認為,一個人不可能記那麼多事情。高清愿自己習慣列出待辦清單,達成時就打勾,搭配他的高自律能力,效果很好。性子比他更急的徐重仁,學到這招後,很快就演化為連打勾也不必。

「我沒必要打勾,因為馬上就要做。」

「原則就是:簡單的事不要複雜化。」能一次執行的事,就不要分段進行。

但,每當有靈感,寫下來就要執行,難道不會筋疲力盡嗎?

其實,徐重仁的清單還有分類型,有一種要當下立刻執行,有一種則是長期追蹤參考性質,先了解大概趨勢,就先放下,類如潔西卡.艾芭與誠實公司。

徐重仁認為,這部分也很有價值。「有時候我需要跟同仁討論一些主題,我也會去翻翻以前的筆記本,」他說,就算時間很緊迫,但因為以前已經準備過,很快就知 道要講些什麼,「如果平常沒有這個習慣,事到臨頭就會找不到可用的資料。」真正很重要的靈感清單,他也會在累積些資料後,重新謄寫在大筆記本上。

的確,徐重仁因為經驗累積,可以很快就列出精準的靈感清單,這對多數人而言,並非容易的事情。但別忘了,三十七年前的他,也不過是個碩士畢業的菜鳥。當他把列清單與行動,化為日常習慣後,力量,自然能發生。

【延伸閱讀】
工作值得做?徐重仁幫你Check ——給上班族的工作檢查清單
□ 能否快樂工作?
□ 能否化壓力為動力?
□ 能否體會習得專業比經驗更重要?
□ 工作的方法正確嗎?
□ 能否做到見樹也見林?
□ 工作之外,OFF生活是否精彩?

資料來源:徐重仁

整理:蔡靚萱

**********

王介安兩張人際清單
2015-08-17  商周1448期

所有靠嘴吃飯的行業,除了廚師,六屆金鐘獎主持人王介安全做過了。

他是廣播、電視和活動的三棲主持人、發片歌手、街頭藝人、舞台劇演員、男高音、講師、業務主管,也是整合傳播公司老闆。

跟他講話從不無聊,一下是講閩南語的街頭混混,下一刻又變成唯唯諾諾的上班族,偶爾還示範公司上市記者會主持人給你看,他是「聲音百變天王」。

你很難想像,百變天王手裡握了三張爛牌,讓他缺乏自信、難以與人溝通。

第一是窮,王介安得靠借錢才念得起公立高中,進了三專窮到每天的錢只夠吃兩餐;二是缺乏傲人學歷,選擇三專、放棄大學可以早點出社會賺錢;第三點,也是最致命的一點:他的個性內向。

王介安從小活在自我世界裡,喜歡躲在被窩裡跟自己對話;就算三專三年為了免費晚餐和消夜到餐廳打工,也少跟客人互動。有一次他到桌邊收碗盤,一個手滑,餐盤掉在地上全碎了,他羞得喉嚨打結,眼淚在眼眶打轉,任由老闆責罵翻白眼,人生好挫折;「我要快點賺到錢,」王介安對自己說。

他用兩張溝通清單,打開了自己的人生僵局。

「我要成為適性很強的職場工作者,像打不死的小強」王介安說。

進入職場後,王介安負責業務,他發現方案和人是業務兩大重點,可是方案是公司定好的,很難變動,要突破業績,唯有從人下手。

地雷清單:老闆討厭的事不做第二次

他知道自己不可能一下子被所有老闆與客戶喜歡。但是,「每個老闆都一定不喜歡人家踩他地雷」他分析。

每天睡前,他花三十分鐘,記錄今天自己或同事被罵的原因、當時的情境、老闆說了什麼、自己或同事如何回應、事後反省該怎麼回應,然後三不五時回頭翻閱,提醒自己不要誤觸老闆地雷。

有一次開會,當時王介安是業務副總,口袋裡的手機震動,他拿起來快速瞄一眼,手機還沒放下,老闆已大罵「看什麼手機,我在講話耶!」老闆罵不夠,還踢歪王介安的座位,會議室內十幾位一級主管鴉雀無聲,王介安尷尬的說聲對不起,收起手機。會後,他立刻在「地雷清單」記上一筆:老闆討厭員工開會時看手機,以後不能再犯。

還透過書寫,去思考為何老闆會把看手機當作地雷。「這個人希望別人尊重他,非常重要」,接下來他採取的行動就是,「下次就會記得要盯著他,然後,管他在說什麼就是做筆記,他會覺得你很認真。最後就是他對你的感覺好,信賴你。」

「我這清單對好好先生、小姐的老闆沒什麼意義,但是對難搞的老闆,意義就很大。你會知道哪些事情不該說。」建立地雷清單,對王介安而言,其實是投報率很大的行為,因為他發現,難搞的老闆若一旦信任自己,就會一直挺自己下去。

「過了(地)雷區,一片康莊大道。」這是王介安經歷過光寶、中廣、中國新浪網、媚登峰與老虎牙子等企業,到自己創業後,最深刻的感想。

會議清單:開會成效和「人」最有關

另一張影響王介安很深的,則是開會的會議清單。

他自我要求,也希望員工開會前,每張清單都要上列出「人、事、時、地、物、錢、結果」七大項目,每一項必定要列出開會對象是誰,以及注意事項。列清單前,他會檢視之前的地雷清單和先前會後紀錄,來填寫注意事項。

他的焦點多數集中在「人」身上,包括上次對方的態度如何、是怎樣的人、希望對方如何配合、怎麼說話等等。

「清單,是用一個格式讓員工去分析、思考、組織,強迫員工更細緻的了解客戶」王介安說,「有時候公司或老闆太過強調關鍵技術,忽略基本功和常識,但是如果連最基本的都忽略,技術再強都沒有用。」

曾經跟個客戶談廣告合約,跟不同人、談了近二十次都沒結論,找不出原因,一年後,王介安從會談紀錄中發現注意事項那一欄,多次記著「此人立場猶疑、無法決定」,他推測與談人背後的總經理才是決策者。他立刻請秘書直接打到公司,約對方總經理在非會議場合見面,從非業務面的話題切入,最後談到廣告,果然一談就成。

我們多數人的會議準備清單與紀錄,談的都是事情的內容。但他的清單,重點卻是人。「業務的核心叫作decision maker,所以基本是在人,」王介安說。透過清單,去思考自己跟開會對象的關係。「對工作的幫助非常非常非常大!」因為那將讓我們習慣,更敏銳看待人之間的互動。

王介安雖手握爛牌,但他列清單的習慣十年如一日。當兵時,他把人際的互動清單放在床頭,演習時放在自己的防毒面具裡。這些對人的點滴觀察,都成為他口中的「知識經濟」,可以隨時翻閱。甚至,同樣的地雷清單,他現在也拿來管理與老婆的互動,「夫妻關係越來越好,」王介安說。

原來,一張畫對重點的溝通清單,真的能改變人的一生。

【延伸閱讀】
避開職場地雷,讓老闆更愛你——王介安地雷清單

睡前,王介安總會花30分鐘記下今天3件負面體悟,警惕自己絕不再犯。

1. 提醒自己,哪種回應的說話方式,更得人心。比如回答「我知道了」而不是「我知道了啦」
2. 提醒自己,組織裡溝通有問題,有時是因制度和流程產生的
3. 提醒自己,越心煩、越麻煩。解決問題,越麻煩就越需要耐心

整理:單小懿

********************

暢銷書天后知識清單
2015-08-17 商周1448期

她是廣播節目《張大春泡新聞》最受歡迎的來賓之一、親子雜誌教養專欄作家。顏擇雅一個人校長兼撞鐘經營的雅言出版社,是全台灣暢銷書命中率最高的出版社。

她編輯出版的書:談全球化的《世界是平的》、談哲學的《正義:一場思辨之旅》,都是當年書市第二名。今年甫推出獲蔡康永、許倬雲推薦的《西方憑什麼》,則涵蓋考古、歷史、文言文典籍。每本書一出手,必上排行榜,銷售成績超越眾多數十人規格的出版社。

2002年創業至今,她,如何跨領域搞定這麼多跨領域知識?

在張大春節目裡,她談麥當勞賣出台灣股權,是從麥當勞創辦人如何從名著《推銷員之死》般人生走下坡的悲情,翻身創業的故事切入;談醫病關係,她大膽提出醫院器材公用化建議,以解放目前被大醫院綁架的醫療結構。張大春分析,顏擇雅廣受聽眾喜愛,是因為她娓娓道來總是有憑有據,不說空話。

顏擇雅首度揭露,自己其實有張「預防頭腦老化清單」,這張清單,讓她保持對各種知識的熱愛。「沒有人有無限的好奇心,年紀越大,越要找機會刺激自己,知道自己懂得太少,」顏擇雅說。

清單中的五要二不,就是她必做的頭腦體操。

第一,要讀外國期刊的深度評析。

她每週至少用一個早上閱讀外文刊物,《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是她的最愛,當中有關美國政壇的Lexington專欄、有關經濟的Schumpeter專欄,被她列為必看。她還把其他各種外國雜誌的讀法,做出分類。

大學時曾發憤背過英文字典的她,一個上午三個鐘頭內,就能讀超過三十多篇長文。閱讀的時候,她總愛拿枝筆,在書頁空白處評註她同意或不同意的論點。遇到不夠犀利的文章,她也不覺得閱讀是浪費時間,反而藉由寫下論點,點出缺了哪些元素,進行思辨練習。

第二,每年至少要看一本超過六百頁的書。

「讀厚書就是培養與作者長時間對話的能力。」顏擇雅說,這要有耐力、腦力來持續思考作者邏輯是否前後一致、故事為何要這麼發展,不只能訓練邏輯,也能培養社會議題關注的能力,「這樣訓練個十年,自然就能判斷誰在講假話。」

然而,讀厚書是需要練習的。

她舉最近自己剛重讀的厚書《左傳》為例,許多人由於讀的是選文,誤以為《左傳》故事「鄭伯克段於鄢」中,鄭莊公在鄢地打敗弟弟段的故事,是講述孝道,但如果讀完整本《左傳》,就會知道,故事重點是鄭莊公的權謀與高超公關技巧。看懂了就會發現,很多大老用《左傳》去勸勉人學孝,其實是畫錯重點。

第三,每兩、三年就要發展新興趣。

雅言的每本書,主題都大異其趣,顏擇雅刻意在出版選書時,挑不同領域的作品,就是為了發展新興趣。為了出版《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她讀了四、五本康德、亞里斯多德的哲學論述,來了趟哲學之旅。「出書有如換房子住,一住就是一年以上,能看到不同的風景」她形容。

除了這些硬興趣,各種軟性的嗜好追求,她也不放過。出版《中國即將崩潰》後,她開始練鋼琴。編輯《世界是平的》時,她開始集郵,蒐羅各種有關作家或文學角 色的主題郵票。《世界是平的》出版後,她迷上看現場表演的莎士比亞戲劇。孕育四年的大作《西方憑什麼》今年上市後,她準備這個冬天要到芝加哥,欣賞當代美國劇作家Mary Zimmerman的舞台劇新作首演。

第四,旅行前要盡量多做知識準備。

就連去國外觀賞舞台劇,她也打算把劇本先拿來K一遍,到時才能好好研究導演為何用該種表現方式,闡述故事精神。

第五,交友要跨出舒適圈。

「二十歲的年輕人要結交年長二十歲以上的朋友;四十歲以上的人,則該結交比自己小二十歲的青年好友。」在顏擇雅看來,與交往對象成長背景差越多,學到的也就越多。

她舉唐吉訶德和他的鄰居兼僕人潘薩為例,兩者呈現愛讀書與不愛讀書的人對話,誠懇而犀利,對飽讀詩書的出版者想訴諸大眾市場時,幫助很大。而她自己挖掘暢銷書的秘訣,就是有好耳朵,保持對各種人物好奇。

也因此,她的第一不,也是與交友有關:不要急於反駁跟自己相左的看法。

「我才沒有說服別人的熱情。」她笑說,對話的重點不是說服,而是學習,想辦法問出對方為什麼那樣想的原因,才是最大的啟發來源。樂於交流,不表示她能忍受無異議的清談。

她的第二不就是:不參加沒有共同話題的飯局。在她眼裡,這樣的飯局既費時又無趣,尤其愛在臉書討拍與炫耀的人,更是拒絕往來戶。

對《論語》倒背如流的她,引述孔夫子「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來形容自己希望有一天,可以達到的境界:因為知識,所以更快樂。

原來,這張她口中的頭腦體操清單,也是張讓她生命豐盈的快樂清單。

【延伸閱讀】
外雜這樣讀,養出好眼光——顏擇雅知識清單
《經濟學人》
閱讀深度分析而不是新聞短訊,文章越長,越能訓練思辨能力
《紐約客》、《彭博商業周刊》、《Art in America》
視關注的主題選讀,例如顏擇雅對出版、文學消息特別留意
英國《衛報》、美國《紐約時報》等報紙網站
讀最多人轉寄的文章,並研究受歡迎原因,掌握各國的民心動向

整理:蔡靚萱


台長: jean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