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2-03 15:06:27| 人氣3,69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趨勢文學》尋訪陶淵明 ─ 趨勢教育基金會2014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04.1.31) 趨勢文學》尋訪陶淵明 ─ 趨勢教育基金會2014

隨著林貝憶優美的聲樂詮釋陳義芝的創作〈尋淵明〉
「尋訪陶淵明」文學劇,穿越時空,情境歷歷在目
在此刻五柳先生像故友般親近
〈歸園田居〉、〈感士不遇賦〉、〈飲酒〉、〈五柳先生傳〉
陳義芝用〈形影神〉、〈自祭文〉引領大家更深入了解
向陽特別客串吟誦〈歸去來兮辭〉,穿插古箏及中阮合奏
有崑曲演出〈桃花源記〉;獨舞〈閑情賦〉及〈詠荊軻〉的武術表演

〈歸園田居〉,是我和 J 喜歡的生活
在大自然中隨遇而安
即使在一千七百多年後的現今,
我們用另一形式,反璞歸真
我一字一句手寫著〈尋淵明〉,試圖尋找著那扇,他虛掩的門
透過敍寫,感受文字生命力,再次尋訪陶淵明


PS.一年一大戲,「東坡在路上」、「杜甫夢李白」、「尋訪陶淵明」

 

  

 

 (摘錄聯合報)
為什麼要尋訪他?── 詩寫〈尋淵明〉 陳義芝

 

〈尋淵明〉陳義芝

傳說他裹了頭巾
拄了手杖,越過一片野林
不知去到哪一個鄰家
有人撥開長草跨越桑麻
聽到狗吠雞鳴,看到榆槐桃李
卻找不到他虛掩的那扇門

遇見採薪的問
從前,他是住柴桑
大火燒了屋,現已搬去南村

遇見打漁的問
他酒藏詩書裡,命藏琴弦裡
泛舟在平湖划槳在清溪

傳說他種過柳,修過籬
戴了冠冕穿了官袍
為釀酒,一心要種秫稻
巴望穀熟,卻不願為迎迓而折腰
秋來一片落葉飄下庭階
是他說不出口的那句話

服食沾了露水的菊花
一抬頭就看見時常相看的南山
近處有人語,遠處有風煙
更遠是隱隱的殺伐啊爭戰在翻騰
昏黃的天瀰漫無邊際的紅光
照映人心扭曲的溝壑

傳說他夢見一條無人知的河
沒有人跡,不知源自何處
彷彿是一處尚未呱啼的地方
或者竟是他中夜徘徊惆悵的所在
一千重山在霧裡放光
一萬棵樹開滿了桃花

我極目眺望不知名的遠處
孤鷹厲響在天空
一棵老松學他彎腰耕種
是貧士,曾乞食,終是讀書人啊
在動亂的時代我稱他安那其
一個無政府主義者

唉,在現代,不知誰能
與他談話為他斟酒
去哪裡找捕魚的武陵人
去哪裡找採藥的劉子驥
太元年間的桃源村早已消失千百年
這世上還有誰是問津的人


1970年代我讀大學,隨方祖燊老師學陶詩,用的本子是老師著的《陶潛詩箋註校證論評》。當時年輕識短,閱讀傾向視聽快感,只見陶詩之言簡色淡,未能體會其意深境迥之妙。中年以後著重思想的共鳴同歡,始逐漸貼近陶淵明的精神,了解陶淵明對人生的肯定與否定,從而領略到東坡對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的讚嘆;詩文之美,不僅在文字藝術的考究,更在個人生命經驗與價值的表現。

錢鍾書《管錐編》提示〈五柳先生傳〉中的「不」字為一篇眼目。此文共出現九處「不」字: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既是淵明自傳,豈有不自知之理。儘管後世對他的生年究竟是西元365或369,看法不一;究竟是名潛、字淵明,還是名淵明、字元亮,沒有定論。但這對認識陶淵明的影響不大。要緊的是:東晉亂世,一堆人爭名奪利,只有陶淵明忘掉自己的名字;一堆人都說自己出身於哪一名門望族,只有陶淵明說自己不知生於何處。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讀者參閱著名的〈歸去來兮辭〉,更可證陶淵明決絕不戀棧官位的意志。為釀酒而種的穀物都還來不及收穫,就脫然不受外物役使地「載欣載奔」回家去了。正因為不慕榮利而不屑折腰做官,不屑做官而家貧,家貧而「環堵蕭然,不蔽風日」,雖嗜酒而「不能常得」。

文中第六個「不」字出現在:「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陶淵明的「不求甚解」,是講究真知灼見的意會,不拘執於瑣細訓詁、穿鑿附會。〈移居〉詩:「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及〈讀山海經〉:「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進一步提供我們揣想陶淵明是如何地享受著幽居耕讀之樂。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既表明與鄰里親舊之相知相得──去來不在意、不掛心,也活現了一位不受名教束縛、忘懷得失的真人圖像。

「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當然是安貧樂道的人格境界,也正是陶淵明的人生實踐,他所表彰的生命價值。

我於今年夏初重讀陶淵明,用的本子是龔斌著的《陶淵明集校箋》。執筆寫〈尋淵明〉一詩,固為「趨勢經典文學劇場」用,亦有感於知識分子影響力日益衰微,社會的心思眼光全被財富與權勢裹脅住,眼前身邊雖無晉宋時代的篡弒爭戰,但「無血的大戮」(魯迅語)卻處處可見啊。我特別感念古代高士的風標,學陶多用了好幾個「不」字,雖不能至而心實嚮往。

《詩品》稱陶淵明為隱逸詩人之宗。生當亂世,進取既不可得,不如做一個狷者,一個夢想桃花源的無政府主義者(anarchist)。遠離是非,大約是最理想的抉擇了。我們讀〈歸園田居〉詩,發覺戰火侵逼的郊野,在陶淵明筆下竟無比地閑適寧靜,原來那不是外景的描寫而是心境的寄託,田園是他寄意的所在,一如他所創造的桃花源,只存在於任真自得的人心中。

尋訪陶淵明,不止是一個夢,也是現世批判──深沉的召喚,巨大的感嘆!


台長: jean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