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9-15 11:28:46| 人氣3,3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這堂人生課,無價!- 關於貴人‧關於人性   Cheers雜誌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03.9.7)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秋節好像必須用烤肉來過節
吃月餅和柚子什麼時候起變成了可有可無的附屬品!
雖然孩子的心也一直期待的!
嚷著,距離上一次烤肉是幼稚園裡辦的活動?
為什麼別人家都在烤肉?
喔!好香的烤肉味?
再再的暗示!絶緣的烤肉,我這個媽媽都無動於衷

節慶,對我的記憶是模糊、黑色的
配合節慶的總是紛亂、制式、心裡還會有不知所謂的疑惑
生活簡單,才是我想要的那份自由!

連假的午後,秋老虎正在外頭發威著
徐徐的冷氣,令人昏睡,空白了不到半小時
驚醒的拉回思緒,繼續拾起在一旁等待的書
Q姐說,怎麼不多睡一會!
我說,白天睡覺會有罪惡感>.<
哈哈….Q姐說,我們老師也說,以後有的是時間睡覺!
習慣午睡的J爸和靠睡覺長大的A妹,仍在夢周公呢
工作和上課,早起和忙碌,在此刻讓時間緩慢的流動~

準備了水果、茶點、咖啡,下午茶時光,幾本雜誌
Q姐做著她的圖畫書
全家人度過了寧靜的節慶!


Cheers雜誌,每次閱讀總會有不同的收穫和思考,
沒有過期的時間壓力,不同的時空不同的解讀!

隨筆註記~
*沈方正 「自我覺察的重要性」
1. 幾個真正的好朋友
2. 要多看書、多聽演講─ 這兩件書讓人沈靜,且轉換角度看事物
3. 「多聽、少講」專注傾聽,有效說服力
「覺察力」看到事物背後的意義
*康容 「獨立思考」「不斷吸收新知」「開拓視野」,(關於貴人) 我在比爾蓋茲身邊的730天
*劉墉的 「轉化」「同理心」, (關於人性)  懂得讀人,禽獸背後也能讀出超人

 

 2014年 這堂人生課,無價!
2014-01-28 Cheers雜誌 161期

 

 
我在比爾蓋茲身邊的730天
康容(台灣微軟營運暨行銷事業群總經理)

放眼世界,有幾人能和全球數一數二、最具影響力的科技巨擘,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朝夕相處?一旦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落到你頭上,你會怎麼做?
  在微軟全球近10萬名員工裡,現任台灣微軟營運暨行銷事業群總經理康容,正是那個獨一無二的「幸運兒」。
  康容曾擔任過蓋茲的執行文膽(Chairman's Executive Speechwriter),參與蓋茲開會、決策、與客戶面談的每一個細節,陪同他搭乘私人專機到世界各地出差。同時,他還負責撰寫蓋茲每場公開演說的講稿,扣除掉週末,幾乎一天一篇。
  和這樣一位舉世聞名的「巨人」一起工作,很多人求之不得;然而,即使有了這個機會,可能也會震懾於大人物的光芒,表現得唯唯諾諾或進退失據。
  不過,對康容來說,面對這樣的老闆,他不是亦步亦趨,也不全然聽命行事,而是盡可能從他身上「偷學」,讓他成為影響自己一輩子的「貴人」。
  多數人對「貴人」總有無限的遐想,認為他可以提拔自己。然而,真正的貴人其實是能引導你找到潛能、發揮所長,進而呈現出自己最佳狀態的那個人。

意外‧機會‧智慧 快失業時以幽默躍升首富文膽

  事實上,對康容來說,遇見蓋茲完全不在他的人生規劃內,純粹是場意外。
  一開始,他是以「全球產品上市主管」的身分加入微軟團隊,但他心裡有譜,主導產品上市的那一天,也將成為他的失業日。
  此時,一位前輩告訴他,蓋茲正在招募文膽,這個職缺已長達一年半找不到繼任人選,「他鼓勵我:You have nothing to lose,我想他說的也沒錯,不如爭取看看,」康容回憶道。
  一路過關斬將,到了面試最後一關,考題居然是「幽默感」(prove you are funny)。原因是這份工作的壓力很大,得具備高度彈性、懂得適時抒發的人才能勝任。最後,康容靠著發想一支「比爾在微軟最後一天」的退休自嘲影片,打敗多位菁英,贏得了這份工作。
  回想起上任前夕,康容坦言難免緊張,「萬一他覺得我沒經驗、覺得我很笨,那怎麼辦?」他的擔憂並非沒有道理。因為,要和蓋茲這位天才老闆朝夕相處,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平均一年下來,康容得撰寫220篇以上的演講稿、超過100天隨著蓋茲四處飛行,還得扮演蓋茲與公司內外、從高階主管到基層職員的溝通橋梁。如果沒有兩把刷子,或沒有「定義」好自己的角色,雙方將很難建立信任關係。
  「我非常尊敬他,但絕不會像崇拜偉人一樣,覺得他什麼都對、什麼都不敢發問。」他強調:「碰上事實性的錯誤,也要能適時糾正或說服,他才會佩服你啊!」
  即使貴人就是你的老闆,也要做到不卑不亢;老是點頭稱是、缺乏主見,絕對無法讓人對你印象深刻。事實上,愈聰明絕頂、邏輯清晰的前輩,往往愈是欣賞能提出證據、勇於挑戰他的年輕人。
  2年下來,康容不僅慢慢揣摩出一套與蓋茲的相處心法,更不忘把握機會,從中汲取蓋茲的「做事哲學」。其中的每一項決定、任務與建議,以及潛移默化的身教,都是一堂堂再珍貴不過的人生課。

Lesson 1:think for yourself 面對權威,都要能獨立思考
  2008年,蓋茲與康容前往亞洲出差,途中有一場位於北京的公開演說在演說。開始前5分鐘,習慣上台前再瀏覽一遍演講稿的蓋茲,突然挑出康容準備的一頁數據,詢問資料的出處。
  當時,自認準備充分的康容相當有信心,他馬上表示,這些數據都是由最權威的分析師所提供,並經過部門共同討論後,才繪製出圖表。沒想到,蓋茲卻反問:「這是在美國分析出來的數據,放到中國,結果會是正確的嗎?」
  一時間,康容啞口無言,只好提議先將這一頁抽掉。當下蓋茲便搖了搖頭,告訴他千萬不要因為是知名分析師提供的資料,便輕易相信。所有事情都要自己重複驗證、自己思考、自己做決定,要think for yourself(獨立思考)。
  「當下的反應是很自責,但那句think for yourself,我永遠都不會忘記,」康容回憶。
  短短5分鐘內,蓋茲的幾句話,從此影響了他看待事情的思考模式。不僅想法更有邏輯,也因為親自驗證過資料來源,面對外人的質疑或挑錯會更具信心,無形中增強了說服力。

Lesson 2:不斷吸收新知 電梯45秒,展開「學習競賽」
  有些學習,靠的是直接點破的言教;但大多數的學習,仍是仰賴潛移默化的身教。當貴人已經忙得分身乏術,你又該如何自我引導?答案只有一個:從旁觀察。
  「扣掉睡眠,人一天大概有16個小時是清醒的。對比爾而言,善用這16小時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斷、不斷地學習新東西!」康容指出。
  他舉例,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印度某棟商業大廈的高速電梯裡。當時,距離蓋茲在頂樓會議廳的演講還有10分鐘,而搭乘電梯的時間約莫是45秒。
  康容邊看錶邊想著,演講稿都核對完了,時間還很充裕吧?沒想到,他馬上瞄到蓋茲從口袋裡掏出一本筆記本,開始翻閱。
  「是演講稿出了問題嗎?」康容緊張地詢問。只見蓋茲興致高昂地秀出筆記本:那是一本教人「如何打好橋牌」的策略書。看見康容一臉不可置信,蓋茲反問:「不然,我這45秒不是浪費掉了嗎?」
  除了自己也養成把握時間的習慣外,基於蓋茲的影響,再加上一股不服輸的熱情,任職文膽2年期間,康容悄悄進行著一個計劃:找出比爾不知道的事。工作之餘,他天天上網搜尋資料,一發現與微軟營運相關的新趨勢,馬上寄給蓋茲參考。
  「但2年下來,我只成功過一次!」康容透露,那是一篇麻省理工學院最新發表的論文,分析如何使用雷射技術製造量化電腦(quantum computing)。
  信件寄出後,他不僅收到蓋茲「這還是我第一次看到」的回覆,更聽見辦公室裡的蓋茲馬上撥電話,詢問物理專家朋友內文細節,令康容充滿成就感。

Lesson 3:開拓視野 跨出去,發掘潛能就無法止步
  知識與方法之外,還有一堂極其重要,卻最難用言語傳遞的課──視野。康容坦言,這也是蓋茲影響他最深的一塊,就連預定的職涯規劃,也因此180度大轉彎。
  蓋茲退休前幾年,他就將重心轉移至防治愛滋病、瘧疾、肺結核等慈善工作上,致力於「讓世界變得更公平」。康容伴隨著他走遍第三世界國家,親身接觸了不同的國族、人種與文化,與世界各地的人互動交流,更看見不少書本裡沒有的風景。
  「我從小住在美國,從沒有過到海外工作的念頭。但經過這2年的工作經驗,我發現自己好想出去工作,看看外面的世界……。」
  於是,康容決定走出舒適圈,在2010年前往日本工作,擔任日本微軟資訊工作者事業部總經理。他的原因很簡單:一旦視野打開了、認識到自己過去未曾發掘的潛能,你的腳步就無法停止下來,只會繼續往前走。派駐日本期間,康容所推動的Office與雲端服務,曾使日本微軟連獲2年「最佳表現分公司」。2013年,他又再次「移動」,接掌台灣微軟營運長。
  時隔6年,談起那段與蓋茲朝夕相處的生活,年僅39歲的康容仍不時迸出爽朗大笑。儘管收穫滿載,卻也不難想像箇中的辛苦滋味。沒有休假、工作至深夜都是家常便飯,而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康容在妻子剖腹產前夕,極難得的向蓋茲遞上假單。
  「那是週三下午的事,比爾很爽快的答應了,然後下班前告訴我:『週五見!』」
  遇見律己與律人同樣嚴謹的貴人,也許不少人會因為耐不住煎熬,選擇中途放棄。對此,康容自有一套想法:「如果你找到了很厲害的師父一起練功,卻沒有把握機會天天練,那將是你的失敗,不是師父的失敗!」
  其實,貴人和知己一樣,貴在精不在多。如果你有幸,能在生命中遇見一位令你折服、也願意與你進一步交流的貴人,不妨敞開心胸學習。無論工作或生涯,都將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康容小教室
  從2007至2008年,天天一起工作、跟著比爾.蓋茲跑遍全世界的康容,究竟如何和這位舉世聞名的「大人物」相處?

1.不需刻意迎合
  儘管有位大名鼎鼎的上司兼貴人,但康容從不曾刻意逢迎,或因此不敢表達意見。相反的,只要遇到事實性錯誤,他一定第一時間表示:「比爾,這不對!」再調出資料或數據加以說服。如果言之有理,又能提出具體建議,更能為你贏得貴人的尊重,進而傾囊相授。

2.理解他行為背後的含意
  康容會特別留心蓋茲聆聽簡報時的反應,歸納出一套「潛規則」:每當蓋茲激動地評論某企劃,通常是因為他非常欣賞這個概念,才會花時間挑錯;態度愈兇,代表對內容愈投入。反而是蓋茲一言不發的時候最慘,那代表這個企劃「沒救了」!


 

懂得讀人,禽獸背後也能讀出超人 -劉墉
2014-01-28 Cheers雜誌 161期 文/楊倩蓉

9歲時,他失去了父親,從此孤兒寡母相依為命;13歲那年的大年初二,他失去了賴以遮風避雨的家,一把大火把屋子燒得精光,母子倆只好在廢墟上搭草房暫住;16歲時,他失去了健康,因為胸痛半夜咳出半盆鮮血,最後只好休學一年。

高中時,他發現自己原來是養子,生父在他3歲時過世;20歲時,他再一次失去美麗的家,怪手拆家裡的房,他與母親被迫搬到鐵道旁的違章建築居住……。

你一定很好奇,這樣一位不到20歲就遭逢諸多變故的青年,到底會用什麼態度去去面對人生?事實上,在華人世界裡,幾乎每個人都讀過他的書,他的勵志短文受到廣大讀者喜愛,他的演講激勵許多困惑的心靈,他是華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 ──劉墉。

劉墉的作品從散文、小說橫跨到詩歌,被金石堂書店統計為15年來最暢銷的作家。不過,當他談到人性,有人會嚇得睡不著,沒想到真實世界如此殘酷;而更多人感同身受,寫信給他:「本來很憤恨進入社會後,碰到那麼多倒楣事與壞人;看了你的書之後,現在知道這些事沒什麼稀奇。」

究竟,劉墉怎麼看待人性?為什麼他一邊赤裸裸的解剖人性的黑暗面,卻又一邊縫補讀者受驚的心?

苦難中學會轉化:換個角度,毀滅也能是「新生」

無論是《我不是教你詐》系列,或是《你不可不知的人性》系列,劉墉談到人性,開頭總是從揭露人生真相切入,最後卻以諒解收場;他對人性的深刻體會,全都來自他早年的親身經驗。

「13歲,房子失火時,我衝出來的時候,頭髮都燒掉了。」劉墉坐在大直的家中,高樓落地窗外是燈火通明的台北夜景,桌前是滿滿的畫作練習,他指著頭髮回憶當年的情景。

失火那一夜忽然下起傾盆大雨,躲進臨時搭建的草房中,雨水仍不斷從屋頂隙縫落下。睡覺時,母親只得拿兩件雨衣蓋在他身上,每隔一段時間,母親就掀起雨衣一角,讓滿溢的雨水流光,再重新睡下。隔天早上回到火場時,十幾個大人帶著小孩正在他滿目瘡痍的家中撿拾物品,小時候玩的彈珠剛巧滾出來
——這是他眼中看到的辛酸。

而這辛酸,才不過是個開始。附近的小孩欺負他們是孤兒寡母,經常丟石頭打破後來搭蓋的石棉瓦屋頂;洗澡得等左鄰右舍都睡了,才敢拿著臉盆,蹲在廢墟裡摸黑洗澡。夜裡,他不忍靠著母親睡,因為母親總是半夜躲在棉被裡偷偷哭泣;過年對他們來說,失去了任何意義。

不過,也就是從那一天起,他對人生有了不同的理解。

當他蹲在燒剩的廁所上抬頭仰望星空時,忽然聞到院子裡曼陀羅的花香;被火燻到剩下枯枝的曼陀羅,竟然還能繼續綻放。就連焦黑柱子旁的母雞也沒變成烤雞,繼續在窩裡下蛋。看起來已經被毀滅的世界,其實換做另一個角度,也是一種新生。

人性何嘗不是如此,儘管表現出來的一面既血淋淋又殘酷,但是用同理心去看,也會找到共通點。劉墉說:「我沒有因挫折沉淪,而是學會了轉化。」轉化成對身世的坦然,對必須休學的從容,對兩度無棲身之處的自在。

多年後,劉墉移居美國,照例碰上白人歧視亞洲人,家裡經常被對街白人小孩丟石頭。因為理解對方是基於不了解而產生敵意,所以他如常帶著兒子出去跑步、爬樹,並不逃避。有一天,丟石頭的白人孩子見劉墉在花園裡挖出一塊大石頭,向他要,他大方送給對方,開始一點一滴建立彼此的信任,後來也成為朋友。

劉墉說,「每個人都要想,這一件事換成是你會怎樣處理?客觀去想,恐怕你也會如此,這是人類天性;同理心很重要,所以我說這是你不能沒有的諒解。」

灰暗中學會共處:別因人性陰暗,放棄追求良善

或許是因為書太暢銷,很多人幾乎忘了劉墉在藝術上的造詣。他不僅是台灣山水及花鳥走獸大師黃君璧與林玉山的入室弟子,而且也是當代極少數能經常進入蘇富比國際拍賣的國畫家,並屢創百萬高價。

在劉墉家中客廳,有兩張用來畫畫的巨大桌子,上面滿滿都是素描草圖,同樣一景一物,他總是描摹不知數百遍,才開始正式作畫。

劉墉拿起一張素描畫說:「畫畫前,我會了解所有細節。真的開始畫時,我就扔掉細節,只保留我要畫的。但前提是,我不能不知道細節。」

畫畫如此,觀察人性時也當如此。他把這種窮究事物原理的「格物致知」態度,也用在這一面上。

劉墉寫人性,開頭有故事,故事中有人與人的對話細節,最後再站在制高點上,告訴讀者問題發生在哪裡,教讀者去摸清人性多變的一面,但不必被這些不堪牽著鼻子走,而是以同理心去彈性回應。

之前,中國有一則新聞事件:一個年輕人把摔倒在路邊的老奶奶送去醫院,結果反而被告是他害老奶奶摔倒,因此賠了許多錢。這件事後來引起軒然大波,很多父母甚至以此告誡小孩不要做好人、不能做好人。

劉墉知道後,立刻又寫文章、又上節目呼籲:「你的善良就因為別人的小動作而不見了嗎?你的真善美原則就不見了嗎?」

他說,他不喜歡唱高調,反而覺得必須承認這個世界雖然有真善美的部份,但也有醜惡存在,才是真的真善美。只是,太多人只想強調白,不肯思索如何和黑與灰共處,這才讓他擔心。

而他寫書的目的,正是希望大家趁早了解人性陰暗面,但不要失去追求良善的動力;也不要只講真善美,對其他都避而不談,等於又抹殺該有的警惕。

這其中的拿捏有兩種:一是如何在碰到黑暗端時轉換心境;二是如何用行動將壞的一面轉成正向,去幫助自己的人生。

就像這幾年,他用版稅與演講收入在中國捐助了40多所小學的建設。他笑著說,其實他在現實生活中常常吃虧,他把這些吃虧的經歷寫下來,一方面讓別人不要像他一樣上當,一方面還可以賺取稿費幫助人,這就是劉墉碰到人性本惡時的正向管理方式。

逆境中學會反著看:你的挫折,可能是他人的鼓勵

早年的劉墉,職涯非常豐富。他曾經擔任過美術老師,也曾經是位傑出的新聞記者,職場上的人生百態,他信手拈來,都是一則則發人深省的故事。

例如,他說,在職場上特別要小心的是「閒人」,因為閒人才會生是非,而忙人想找是非也沒時間。很多摩擦都是根據當下對方的言語與反應,自己無法承受而導致,所以看人性,劉墉說:「要拉長時間軸,你就會有不同的解讀。」

換言之,為什麼對方會這麼說、這麼做?背後都是一連串原因的結果。如果你只對結果生氣,那肯定會覺得人性醜惡而感到失望。但是劉墉讀人性的方式是「從人性的醜惡中,去找到善良的部份。這樣,你反而會產生諒解。」

在很多看法上,劉墉都十分「與時俱進」,挑戰框架。

例如,他會反問:「一定要經過苦難後,從此一巴掌打過來不會唉聲叫痛,那才叫做好嗎?也許他的感官已經麻木了。」「五嶽歸來不看山,是值得喜悅的事嗎?或許他就更不敏銳了。」「為什麼要把70歲老人的人生觀,灌注到17歲的孩子身上?有時候想法『乎其中』就好,因為『中』距離我們更近,何必一定要他『乎其上』,學習所謂唯一的真理,世界上也沒有唯一。」

劉墉反覆提問,不外乎是想說明一件事:不要只站在一個固定點上,看所有的事情。每件事都有另外一面。

談到這裡,他低頭深思說:「這兩天我常在想,每個人遇到逆境,都會想辦法去順應;你可以用兩種想法去思考;第一,既然無法改變世界,只好改變自己。第二,有時一個人的挫折,卻是別人的鼓勵。例如班上總是拿第1名的學生忽然跌落了10名外,多少也鼓勵了其他同學:原來,第1名永遠不會是第1名,這樣大家的挫折感就會平復不少。」換句話說,當第1名的學生因為考不好而沮喪時,你不妨拍拍他的肩膀,提醒他:「可能同時間,你也不知不覺做了一件善事。」

若要對「解讀人性」下個結論,劉墉舉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說過的話說:「人是一根繩索,介於超人與禽獸之間。」按照他的道理,那麼,在你對人性沮喪,覺得自己看到禽獸時,別忘了,要同時往「善」裡去尋,這時候,超人就自然會出現了。

劉墉小教室

1. 要有同理心
每個人都要學會問:這件事換成是自己的話,自己會怎麼處理?所以同理心很重要,有了同理心,就會產生諒解。

2. 學習感悟
懂得從小事看大,大事看小。能從宏觀裡去面對生命,你才會有戰略;從微觀中去過車水馬龍的生活,你才會有戰術。

3. 保持彈性想法
「前事不忘」是「後事之師」,也可以讓你進步;既往不咎,則可以讓你泰然接受現實。

 

台長: jean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