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2-19 12:28:10| 人氣4,64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迷路原為看花開 》─李偉文

推薦 4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103.2.3)如同李偉文在封面寫的那句話「這是我最想寫的一本書」
每一篇,亦是到了一定的年紀,真誠的訴說~
《迷路原為看花開》陪伴著我,在歲末忙碌無法安然入睡的夜晚!
是不是在不惑之年後,在身邊的人經歷了生死後,對生命有了不同的解讀
我總是在讀完一個章節後,停頓、讓思緒游走著,或亦起身寫下心中想要記錄的文字,哈….只是讀著讀著頭腦清晰的就更難入眠了
但又何妨呢,看著天微亮,聽著早起的鳥鳴,嘴角忍不住浮起一抺微笑~

 

(圖文摘錄網路,內文摘錄部份有共鳴的文章)

《迷路原為看花開 》─李偉文

內容簡介
  李偉文:「這是我最想寫的一本書。」

  走過半百歲月,看過月圓花落,李偉文更瞭解人生真正重要的東西,他說:「年輕時,不能體會蘇東坡為何會寫出『多情應笑我』這樣不明不白的句子,如今大概能懂得,呵──是啊,多情應笑我,笑我青春轉老,笑我歌哭無常!是以歌哭無常,在最繁盛時落淚,在最痛苦時微笑!」

  且看李偉文迷路原為看花開的哲思;行至水窮處的俠意;先天下之憂的儒心。這次不談教養、不論荒野保育,只說人不輕狂枉中年的浪漫。

  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作者經過歲月洗禮後的種種人生感懷;第二部分是透過作者的心靈之眼,用不同視角帶讀者看這美麗的大地,處處充滿關愛與深切的期盼;第三部分則為作者關懷議題的暢論,但不說理、不說教,散發出濃郁的人文氣息。並輔以作者親拍的照片,以圖佐文,更讓人神往。

作者簡介: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座右銘是「一生玩不夠」,生命中最期盼獲得的禮物是「慈悲」與「智慧」,智慧的追求透過閱讀,慈悲則靠號召朋友從事公益服務人群來實踐,因此生活的重心是「閱讀、朋友、大自然」。

  喜歡朋友與大自然,所以將近三十年前曾擔任童軍團長,並且在近二十年前與朋友們成立了荒野保護協會,初期辦公室還設在自己的牙醫診所內。喜歡閱讀,所以將診所變成了可供社區民眾借書的圖書館,並且曾經擔任金鼎獎評審、全國好書及公務員專書閱讀甄選審委等。

  相信影像對民眾的影響力,因此曾經擔任公共電視、華視電視公司的董事,並且陪著孩子從電影中進行生命教育的學習。

  透過寫作分享學習心得,在《聯合報元氣周報》、《親子天下雜誌》、《康健雜誌》、《MY LOHAS生活誌》、《有機誌》、《文訊》等刊物有專欄,著作則有《我的野人朋友》、《你每天都在改變世界》、《教養可以這麼浪漫》、《傾聽自己的鼓聲》、《溫柔革命:愛,在荒野流動》、《讓陽光灑在心上》、《電影裡的生命教育》、《閱讀是最浪漫的教養》、《教養無所不在》以及童書繪本《陪鍬形蟲回家》、《幫青蛙找新家》等書。

  李偉文粉絲團 www.facebook.com.tw/weiwenfans
  李偉文部落格 blog.chinatimes.com/sow
  荒野保護協會 www.sow.org.tw

  
在疾進中深情回首
天氣放晴,氣溫回升到相當舒服的溫度,整個心情不由得振奮、開朗起來。忽然一驚,人畢竟還是逃不開環境的影響力啊!

高中國文課讀到〈岳陽樓記〉中寫的:「不以物喜,不為己悲。」常常想到,要做到范仲淹如此境界,是多麼不容易啊!

「人塑造環境,然後環境塑造人。」或者講得具體一點,人選擇了在什麼環境生活或工作,那個環境終究會影響到人的性格與行為。因此,古往今來,各種宗教以各種戒律,或種種修練,無非就是希望塑造一個特定情境,然後來影響及改變一個人。出汙泥而不染之所以值得稱頌,就是因為這種情況是很難得一見的!
如何超越環境的影響力,往自己內心去尋找自足與安寧,大概是這些年給自己的功課吧!

在馬祖服役的經驗,是一段頗為難得的試驗場所。老實說,當年的軍中生活不管在精神與體力上的壓力是滿大的。比如說精神上的苦悶,當年在外島服役,不能打電話(只能打電報。電報?出生於手機時代的年輕人恐怕不知道什麼是電報了),當然也沒有電腦沒有網路,來往交通靠船運,一個月只能收到一次朋友的回信,一年休假回臺灣一次,每天只有出操戰備及看海,唯一的娛樂就是看書和看錄影帶(當然,還有八三一)。對於我而言,體力上的操練是最大的難關,全副武裝跑五千公尺,在不是上坡就是下坡的戰備道不斷行進……在軍中,我學會將自己的靈魂與意識升到自己的頭頂,然後超然且有趣的看著底下肉體正在受苦的自己,如此,痛苦似乎可以忍受,甚至從中間找到某種樂趣,所謂苦中作樂吧!

從此這種用不同的角度與視野看待當下的生活,也就成為我的習慣。包括退伍進入社會工作,在金錢與名位的追逐中,讓我能有比較超然的眼光來面對。

有一則很出名的鄉野軼聞或禪宗公案這麼描述:在一條熙來攘往的江流上,上位者問道:「這江上有多少艘船?」下位者腦筋急轉彎的回答:「只有二艘,一艘為名,一艘為利。」

的確,現代人終日奔波心力交瘁,為的還不是名啊利的,人真的逃不開盲目的追求和浮泛的認定嗎?但是,仔細想想,生活裡除了這些還剩下什麼呢?

有人打坐修道,或用嚴格的戒律來迎遏自己對名利物欲的念頭,這種無欲的「追求」,是不是更大的貪念呢?

若真能做到事事如同老僧入定般古井不生波,無欲無求無生無滅,如此的人生若真的是人類生存的目的,那麼我實在看不出生命的意義何在了。
這真的是大哉問了。

或許,真理只能逼進,無法獲得,生命有限的人類是不足以言「永遠是什麼」。
我願,學著以超然寬容的心情去看待人世間的是是非非,但另一方面,我也願意盡情發光發熱,痛痛快快的在人世間大玩一番。

我想,人的一生大概就是這樣,在對立中求取協調,在競爭中找尋平和,在疾進中深情回首。
你痴也罷,你放也罷,你冷也罷,你熱也罷,上蒼總是讓你在不同的位置去觀賞世界。
生命是一場邀請,千萬不要錯過豐富多采的人生體驗。


享受孤獨

有一個幽默作家曾說過:「一個懷抱救國救民的熱血青年,常常在一個下雨的日子裡就不知該如何是好!」
人很難擺脫周圍情境對我們的影響,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為己悲」或許只是聖人的理想,凡人如我,要超越環境對我們情緒高低的左右力量,恐怕不太容易。

常常覺得,我們之所以寂寞,常常是因為我們跑到人堆裡去了!
在臺北近郊的山上眺望著擁擠不堪的都市,是不是所謂城市,就是千百萬人聚在一起,卻過著孤獨生活的地方?

在印度的哲學裡,隱士般的孤獨生活是成熟階段的人所應該選擇的生活。在《奧義書》這部經典中就明白的規定,每一個男人,在到達一定的人生階段之後,就應該拋棄家庭和財物,遁隱到森林裡去。

梭羅曾這麼說:「我從未有過像孤獨這樣好的良享受孤獨伴。」拜倫這麼寫著:「在孤獨中,激起感情萬千,在孤獨中,我們最不孤單。」康德也如此說:「我是孤獨的,我是自由的,我就是自己的帝王。」
孤獨是必要的,因為孤獨可以使生命恢復完整,可以回到自我的根源,求得身心安頓。

在近代,所謂新時代思潮中,提倡每天至少靜坐一段時間,想達到的大概就是「孤獨」的境界,從而找回與天地相接,體會萬物一體的神性吧!

梭羅也這麼說:「若是一天裡有幾個時段可待在自己的空間裡,完全忠實的面對自己,真是一大釋放,它們可以讓一天的其他時間變得活躍起來!」

看來我是很幸福的,每天有很多很長時段的獨處,事實上這已經是我非常重要的精神糧食了!
正如同華滋華斯形容的:「我們躺臥在自己體內,成為一個活的魂,我們用一雙被和諧和歡愉的力量鎮懾的眼,洞透事事物物的內在生命。」

但孤獨與寂寞不同。
孤獨是物理狀態,寂寞是心理狀態;孤獨是分離的個體,寂寞是意識的孤島。
在孤獨中,才能與自我對唔。

在許多原住民的成年禮中,都有獨自一人在森林中渡過幾天的要求,童軍運動中,在晉級訓練中(升授銜羅浮),也有守靜的儀式(一個人點著營火在森林中渡過一晚)。

以前,在每個寒暑假,總會找一段時間獨自隱居在學校旁的農舍中。
看看天空,數數雲彩,翻翻閒書,作作閒夢,洗洗衣服,人是需要空白的。
有空白的日子真好。

總覺得自己在飄泊浪蕩,許許多多的夢都駐留在心底,也就是偶而撩起或那麼驚鴻一瞥才能尋著些源頭。
離開學生生活,沒有了寒暑假,在忙碌緊湊的生活中,愈是感覺到,有個作閑夢的空白心情是多麼不容易,有段作閑夢的日子又是多麼的好。

現在只能每天在陽臺上坐一會,然後念幾首詩,讓自己的心能空曠寧靜。
年輕時不能體會蘇東坡為何會寫出「多情應笑我」這樣不明不白的句子,如今大概能懂得,呵─—是啊,多情應笑我,笑我青春轉老,笑我歌哭無常!

是以,歌哭無常,在最繁盛時落淚,在最痛苦時微笑!
赫胥黎在《美麗的世界》的話令人深思:「我要擁有不幸的權力,有匱乏的權力,有種種不可言說的痛苦折磨的權力……若我們活在一切完美、一切順遂的環境中,那毋寧是一種窒息般的繭,人世間沒有永遠的烏托邦,只有無盡的自我追尋的旅程。」

退伍後就逐漸往郊區搬家,現在已經算是住到山裡頭了。想起清末民初的畫家齊白石有一次有了一點小錢,他就買了小小一塊地,幾間瓦房,旁邊有一座山,卻不是他的,他便給自己署名「借山主人」。

我比齊白石幸運,我不只借了一座山,我有一整列山,從左到前到右,環繞臺北盆地的山我可以看到一半以上,再加上一條新店溪。

每天晚上泡杯茶或早上起床泡杯咖啡坐在陽臺上,在天地的縱容裡獨占了這整座山,整個山谷,整個天空,我,是又孤獨又豐富!


繁花將盡
接到學生時代同班同學的訃聞情緒是很複雜的,更要命的是,已經接連好幾年,每年都有這樣的訃聞。其實早該有這樣的心理準備了,因為已經很久沒有收到喜帖,偶爾出現的也是朋友的孩子的喜宴。

  就在這種惆悵氛圍裏,這些天睡前從床邊隨手「撈」到的書居然是卜落克的「每個人都死了」以及馬修史卡德系列最近的一本「繁花將盡」。

  睡前的書對我而言是很講究的,不能太嚴肅,但是也不宜太輕鬆,不能太枯燥,但是也不能一看就非得看完不可搞到無法睡覺的書,因此不斷隨手重讀卡洛克的小說以及福爾摩斯探案,往往是我入睡前一刻共伴的選擇。

  在「每個人都死了」這本書裏,看到一段話,抄錄在下:「如果能夠的話,過去的事可以被改變或重來。

  阿傑坐電腦前逢到想法改變時,他可以按某個鍵,不做前面的動作,然而,就好幾年前一個迷彈珠台的小子跟我說,人生最要命的就是少了個重來的按鈕。

  已經做了的就不可能不做,它已鐫於金石,刻於碑銘。

  奧瑪.開儼幾世紀就寫過了,而且講得如此精準通透讓我想忘都忘不掉:

  揮動的手指書寫;而且書寫完成

  仍繼續揮動;既非你的智慧抑或你的虔敬

  能令它更改半行

你所有的淚水亦不能洗去任何一字

如果能夠的話,事情就不會這樣

如果能夠…」

  另外在滄桑的落魄偵探馬修結束每個人都死去的事件之後,他又說了一段話:「我有個好一段還不賴的老日子,有些事我做了,但很後悔希望自己沒做,也有些事我沒能做,但頗懊惱希望自己做了,然而終歸來說,就算可以改變這一生,我也不要,更何況話說回來,畢竟你也真的不能,不是嗎?

  你全部淚水也洗不去任何一個字…

  「是,」我說,「是真的不能。」

  「我很走運擁有我所有的這一切,如果這一切得告終,那就讓它告終,我看過太多人死去,不會再懼怕死去的過程,若說會痛,呃,生活裡會痛的可多了,我不怕這些。」
 
  這本書是在接到訃聞當晚看到的,隔兩天,也就是昨天,在「繁花將盡」這本書最後一段話如此寫著:「我們其中之一常會站在朝南的窗邊,凝視著遠方。我不確定伊蓮看到什麼,甚至也不確定我自己想看到什麼。或許我們是在眺望過往,或望向未來。或者,我有時想著,我們是在眺望著不確定的現在。」

  所有花都會落盡,就像所有人一定都會死去一樣,但是推理小說開山始祖艾倫坡曾經這麼寫著:「你的幸福時刻都過去了,而歡樂不會在一生中重來,唯獨玫瑰花一年可盛開兩度。」看來花似乎比人還來得好。

  是啊,一切都會過去,可是儘管一切都會過去,但是活著的人還是得繼續活下去。而且每日、每時、每分,都得去面對著生命,同時,也總要把活著當作還有意義!

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
   假如有一天,你的生命中出現了『旁白』,這個聲音一直在你耳朵旁嘮叼著,這個聲音描述著你的人生,掌握著你的一舉一動,甚至還預言你的未來….

  這時候你該怎麼辦?

  這是一部相當奇特的電影『口白人生』所設定的情節,哈洛是一個生活規律,毫無變化的國稅局查稅員,在他無聊的生活中某天早晨忽然出現了一個女生的聲音,描述他所有的動作,甚至預言了他即將死亡。在恐懼之下,他開始重新思索自己的生活,並試圖逃避這個預言的死亡,他去找心理醫生,又透過推薦找上了教文學的教授,發現主角雖然真實存在,但同時也存在另一個虛幻的空間裏,是一個女作家正在寫的故事裏的主角。

不過,對於每天上班打卡,下班打卡,回家看電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個單調乏味的上班族而言,我們的一生,哇!還真像這部電影裏可憐的哈洛呢!

  我們往往會像「等待果陀」戲劇裏那二個人,等待那個從來不曾出現的果陀,我們總期待生活中會有些不一樣,總在等待未來某個時刻幸福就會降臨,我們等著孩子長大,等著買房子,等著加薪,等著升官,等著退休,可是最後卻會發現,從來沒有人承諾會給我們「玫瑰花園,其實人生就像美國總統歐巴馬所說的:「期待他人或等待未來,改變將永難實現。我們自己,就是我們等待的人。我們自己,就是我們尋找的改變。」

  當然有人會說,沒辦法,不是我不願意,而是因時勢或環境所迫,別無選擇啊!在十多年前第一次看到一句猶太人的古老諺語:「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其實蠻震憾的,這些年仔細思索,往前回溯自己的前半生,才會慢慢體會到這一句話的意思。

  原來許多我們以前覺得別無選擇的事情,以為沒辦法,是父母親逼我們的;沒辦法,是老師一定要我們這做的;沒辦法,是老板要我這麼做的…很多當時以為別無選擇的事情,其實都還有可以改變的空間,只是因為我們的懶惰,我們的害怕,我們的怯懦,我們『選擇了不選擇』。」原來在當時我們已經選擇過了,而不是無法選擇。

  換句話說,當我們腦海裏浮現,或嘴巴說出這些話:「隨緣」、「順其自然」,「算了!」我們就在那個當下選擇了「不選擇」,我們已經用行動來呈現自己的選擇。

  當我們真的能夠了解,「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時,就不會給自己找藉口,也不會東埋怨、西埋怨,可以活得清清楚楚,接受生活中的每個境遇,進而保握生命中的每個機緣。

幸福近在眼前
記得多年前日本漫畫與日刻流行的時候,「一定要幸福喔!」,成了大家流行的道別語。但是,什麼是幸福的來源?

我們看了多少叱吒風雲的政治人物,腰纒萬貫名門巨賈,或權傾一時的單位主管,他們真的比一般人容易尋得人生的幸福和快樂嗎?

仔細想想,我們要想使日子過得幸福,與整個社會國家並沒有太大關係,誰當總統,誰當市長,其實與我們的日常生活並沒有多少影響。

我們真正的快樂,決定在家庭是不是和睦,決定在與鄰居相處是不是很和諧,決定在你與同事是否客氣、親切、互相幫忙,決定在與朋友之間是不是彼此敬重,決定在對工作是否盡心,受人肯定。

是的,瞭解到原來身邊的一切就是我們的全部之後,才恍然大悟,其實自己就是幸福的來源。

如果我們坐下來仔細地回顧前半生,也許會驚訝的發現,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都不是用錢得來的,最令人難忘的回憶,似乎也都是瑣碎又悠閒的時光。

那麼,我們急急忙忙,到底在追求什麼呢?

或許因為無這些年全球化的高度競爭,讓任何地區任何產業、任何年齡的人都愈來愈忙了!在每個人都追求更多更多的背後裏,也帶著『不贏過別人就會被淘汰』『贏者全拿、輸者一無所獲』的焦慮吧?!

在忙碌的工作中,對每一天的生活,每個時辰的消逝,我們很容易輕忽掉,但是若我們能警覺到每天的生活累積起來,事實上就是我們的生命,會不會再重新審視一下自己如何安排每一天的生活?
當然,我們不停地忙碌,也許是為了多賺點錢,讓生活過得更好。可是,我們可能根本沒有想到,如果少做一點事,少賺一點錢,可能反而會活得更好,過得更快樂。

聽音樂,看書,散步,看著蝴蝶飛舞,油桐花相思花朵的飄落,盯著黃昏的太陽掉到山的另一頭,數者明滅的螢火蟲,坐在溪邊聽流水聲…這麼多美好的享受其實是不必花錢的!

據說義大利人認為只有三件事是必須要做的,那就是:相愛、飲食、歌唱。

也據說,全世界只有法國人充分利用五官在過生活。用眼睛來看美女,穿漂亮衣服,欣賞名畫;鼻子用來聞香水,呼吸新鮮自然的空氣;嘴巴用來吃好菜,講情話;耳朵聽音樂,還有用皮膚來觸摸,做愛。

想起童話故事中的青鳥

當我們不斷地在追逐著想像中代表幸福的青鳥時,會不會最後才發現,幸福不在很遠的地方,幸福原來是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青鳥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


重新看待老樹
每當我仰望一棵巨大的老樹時,心中總會充滿莫名的感動,想到那麼悠久且堅韌的生命,以及庇蔭了多少的生物在此綿延,就會對老樹充滿感激之情。
美國著名詩人惠特曼曾經這麼寫:「老樹本身就是地球的殿堂,無須人為的修飾,老樹就是廟宇。」
也有一位作家說:「世人所遺棄的角落,常常是上帝的意旨盛行之處。」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我們為上帝保留的空間實在太有限了,因此,在社區公園或街頭巷尾保留下的老樹,就更顯得珍貴了。
很多人以為,臺灣是一座島,四面環海,所以我們是個海洋民族,其實,臺灣是一座浮在海面上的山,百分之六、七十的面積都是山林地,絕大部分的民眾住家都是與山為伴,所以我們更可以說是山的子民。
也因為地形、緯度及季風氣候的關係,臺灣溫熱多雨,非常適合樹木生長,再加上海拔高度落差極大,所以臺灣的樹木種類非常多,除了來自大陸北方的樹種,也有些來自南洋各群島;臺灣既有寒帶的樹木,也有熱帶赤道地區的樹木。住在臺灣這麼小小的島嶼,就像在逛大型「樹木博物館」一樣繽紛有趣。
樹木除了可以提供我們果實、木材使用,森林更可以穩定氣候清淨空氣,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還能防止土石流、山洪暴發,一方面使人類免於水災,一方面也使我們免於乾旱之苦。
同時,大樹自古以來就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起居密不可分,老樹也像時光機一樣,帶我們回到往日時光。許多社區或人們的老家旁邊,目前都還有著令人懷念的老樹,其實一棵樹就代表著一個小小的生態系,從高高的樹冠、樹幹到土壤裏延伸面積廣大的樹根,有成千上萬的物種依靠著樹而生存。社區裏一棵生長了百年的大樹,代表著這片土地、這個環境、這小小的生態系在百年裏都沒有任何改變,大樹是臺灣土地與生命真正的守護者。
可惜的是,現代人忙碌的為生活奔走,為了方便開車以及停車,往往把樹毫不留情地砍除,少數剩下的樹木也被水泥建築給包圍住,我們在街上來來往往,卻常對它們視而不見。
社區裏若能留下一棵老樹,就有機會讓人重新感受到人與大自然之間的互動關係,真的是非常珍貴的遺產。
一個地方會不會形成我們精神上的故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環境,是否充滿了與自然生命的互動。因此,都市裏的老樹,不僅對當下的生活品質有助益,長期來說也可以凝聚愛鄉土的情懷。
記得有一年生日時,邀請了一些朋友聚一聚。大家依照慣例,要我吹蠟燭、講願望。其實我心底真正的願望很簡單:我希望我居住的那個故鄉,那個我們每天生活的城市是一個可以散步,可以沈思,可以坐在樹下讀書或曬太陽的地方。
總覺得臺灣社會最缺乏的就是「從容」與「有情」。因為空間規畫失當,我們無法悠閒地停留,於是整天在街道上來來回回地奔走;我們為了鼓勵消費,不斷蓋大賣場、大百貨公司,一棟棟建築物將自然生命趕出了我們的視野,被慾望塞滿的心靈也就失去了柔軟的情感。
讓我們重新看待老樹,也找回屬於自己的鄉愁與人生。


在天涯的盡頭尋找夢田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畝田,

   用它來種什麼?

   種桃,種李,種春風…..」

  看著褚士瑩所寫的《在天涯的盡頭,歸零》這本書,不禁想起多年前由三毛作詞的這首「夢田」,的確,人人心中都有一畝夢田,只要到一定年紀,這個童年栽下的種子,就會不斷前來呼喚。

  知道褚士瑩是非常多年以前的事了。讀完醫學院在馬祖南竿島服役時台灣才解除戒嚴,在那段時間前後台灣才開放一般民眾以觀光旅遊的名義出國,退伍後在醫學院繁忙的工作之餘,看到褚士瑩寫的小說,也陸續看到他在二十來歲時,靠著打工攢錢,就旅行了近百個國家的神奇經歷,實在是非常羨慕也有點嫉妒這個年輕人。

  這些年來斷斷續續地看著他的書也間或看到報章媒體對於他的報導,知道他雖然曾經在跨國大企業當專業經理人,卻決定從三十歲起將全職投入非營利組織工作,利用他的企管專業,協助公益團體的發展;也知道他雖然仍然在世界各地飛來飛去,但是卻是推動公益旅行這種新的旅行模式,直到近年赫然發現他居然在對台灣而言相當陌生的國度,經營一個從公益出發的有機農場,一個最專業最有國際觀的企管人才怎麼轉變成最在地而植根於泥土的農夫?在納悶之餘,這本書在他娓娓道來中,總算解答了我的疑惑,也從他誠實地反省中,引起我心有慽慽焉的共嗚,因為他的困惑與努力,也正是我這二十多年在台灣投入公益團體的收獲與體會。

  很佩服褚士瑩在非常年輕時就很自覺的成為一位務實的理想主義者,知道在獻身於公益團體之前,要先有非常專業的學識與經營管理經驗,同時要先確保自己在財務上無後顧之憂,最重要的是,他瞭解到,在社會服務過程中,「學習放棄」,「學會歸零」,拋掉過去所學的知識、拋棄舊習慣,反而是形成有意義的改變的最重要關鍵,誠如士瑩所說的:「只有一雙願意傾聽的耳朵,願意放棄所學所知,才可以「剛剛好」給了別人最需要的東西。」

  許多從事公益活動或從事社會改革的熱血青年,總是以為自己掌握了知識與真理,因此會以強烈的態度指正別人,卻忘掉了一個人只有在自我承諾的行動與付出的過程中,才會發展出改變自己的力量,這種改變不可能來自別人的強迫或威脅,也不可能來自別人的教導或訓示,因此透過尊重與包容,溫柔的傾聽別人的內心,從別人的感受出發,留有空間來等待,才能讓他們從點點滴滴的行動中累積出改變的力量。從士瑩描述他在緬甸弄曼有機農場長達七、八年的努力,我們真實看到這種溫柔革命的力量。

  不過,還是頗羨慕士瑩他可以真正回應與實現童年的夢想,也想起這些年正在興起的「半農半×」的新生活觀,也就是一個人花一半的時間做農夫,種自己吃的菜,另一半時間找到自己的生命職志,貢獻社會。褚士瑩的生命之旅也讓我們相信,一定有一種生活,可以不再被時間或金錢逼迫,回歸人類本質,也一定有一種人生,在做自己的同時,也能貢獻社會。

  旅行是許多人一輩子始終縈繞心頭的嚮往,但是正如士瑩提醒的,旅行並不是美好人生的代名詞,旅行只是美好人生的第一步而已,透過旅行看到外面的世界以後,決定怎麼為自己的人生踏出第二步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旅行不只是從一個地方到一個地方的活動,更是一個人尋找自己內在心靈的過程,在旅途中,我們可以安靜的面對自己和這個世界。這也許是許多朋友參加完士瑩推動的公益旅行之後,回到台灣做出改變自己人生軌道的原因吧?

  或許,真正的發現之旅,不是尋找新世界,而是用新的野視看世界。


當蝴蝶拍動翅膀….

好萊塢曾經拍了二部取名為蝴蝶效應的電影,在片頭放上這麼一句話:

  「縱使細緻如蝴蝶之鼓翼,

   也能造成千里外的颱風。

              ──混沌理論」

  這讓許多人認識了什麼是蝴蝶效應之外,也第一次看到混沌理論這個名詞。

  有人說,二十世紀對人類最有影響的科學成果只有三種,即「相對論」、「量子力學」以及「混沌理論」。長久以來,所有科學家都在探求自然的秩序,但是對於大氣的變化,變幻莫測的海洋,野生動物數量突然的增減,甚至人類心臟跳動的規則與不規則,都無法找出數學規律性的解釋,直到出現混沌理論,它跨越了不同科學學門的界線,甚至不只是一個單一的理論,反而可以說是一種思考方式,一種全新的哲學甚至世界觀。

  它認定宇宙存在的一切其實並不存在我們想像中那種秩序,也就是我們在古典物理與科學架構下發展出的定律、定理或秩序,其實在真實的世界中,是極為少見的,因為若在更嚴苛的尺度下檢驗,都會變得不準或鬆散。簡單的講,混沌理論揭示的真理是:「凡事不可預測,但非隨機。」

  所謂非隨機的意思就是達文西在它筆記本中寫下的「萬事萬物都會關連到其他萬事萬物」,只是事物之間可以互相影響以及彼此改變,或者加乘,或者抵消,以人類之力是很難計算出的,換句話說,我們知道世間沒有真正的偶然,但是我們又很難推斷出什麼是必然。
蝴蝶效應是混沌理論的某一種說明,它是三十多年前,加拿大氣象學家在某一次研討會報告中提出的一個比喻,他在用電腦模擬大氣氣運動時發現,他在數以千筆萬筆的數據變因中,只更動了一個非常微不足道的數字,他形容說,微小到就像是在北京地區一隻原本向東飛的蝴蝶改向西飛所引起的氣流改變,在其他數據都沒有變動之下,居然原本紐約的天氣是晴天的,卻變成了大風暴。大概他用的這個比喻實在太生動了,後來蝴蝶效應就變成一個專有名詞,用來說明一個小小的行動卻造成想像不到的巨大後果的現象。

  的確,在我們人生中,總會有某個時刻某個契機,可以扭轉全局,也有可能我們費盡力氣想盡謀略,卻毫無成效的時候。瞭解了混沌理論之後,我們也比較能夠體會孔子說的:「盡人事而聽天命了!」

  不過這種「萬事萬物都會關連到其他萬事萬物」的事實,可以讓我們更加謹慎地對待我們經手過的事物,或我們所吃所用的所有東西究竟是從那裏來,會到那裏去....



 

台長: jean
人氣(4,645) | 回應(0)| 推薦 (4)| 收藏 (1)|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閱讀心得註記 |
此分類下一篇:《不讓殘酷的神支配:古又文的創作與人生》-古又文
此分類上一篇:吳寶春 不斷閱讀救自己-遠見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