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4)看到陳攸華教授,健全的你我,更沒有藉口退縮,特別安排全家一同去聆聽、感受,全台灣最迷你的女教授陳攸華的演說,讓孩子親眼見證她一路走來,如何克服困難,努力向上的成功故事。
《120公分的勇氣》記錄了她的故事。因出書,讓她有機會到處演說,分享了她成長的歷程,無懼她的形體,樂觀的個性、滿是自信的眼神,已遠遠超過她的高度。
而她希望,在自己有能力為「小小人兒」信念而努力,讓她選擇留在台灣。
罕見疾病先天性軟骨發育不全症,她用「刺」來形容,上天對她考驗;
她用「四個恩典」來感謝上帝對她的愛護
第一個恩典─學會「毅力」
*每一個人都有天賦、才能,但沒有毅力就不會成功
*每一個人都有黑暗、低潮期,但不要氣餒,有毅力就會成功
*打工除了獲得金錢,更獲得實務的寶貴經驗
*毅力可以抗拒外在的誘惑
第二個恩典─經歷「逆境的祝福」閱讀是興趣,尤其是偉人傳記
*「當上帝關上一扇門時,一定會為你開一扇窗」,在因身高被拒在考高普考門外,重新學習科技網路,進而在美國取得碩士、在英國取得博士。
*失去也是一種擁有,結局自在你心中
*我們一生沒有幸運,也不期待幸運,只是不屈服任何困難
第三個恩典─求學時老師對她的幫助讓她體會「被愛」
*「只會做研究不會表達、發揮是沒用的」讀博士,指導教授要求每週要寫2500字,奠定基礎。
*「無私的大愛」不管你在那裡,在乎的是大學環境會因你和我會變得更好
*應該要做對的事情,而不是做容易的事
*「遇到困難,不是逃避而是面對它」教授的話,讓她從小班人數進而教導300人的大班級
第四個恩典─「愛人」
在做指導教授,為孩子循循善誘。
當我們給孩子「安全感」,孩子就會對你說「真話」。
為自己人生努力的勇氣,不知孩子們感受多少,但她散發堅毅、自信的眼神,至今仍印象深刻。
(摘錄博客來網站)
《120公分的勇氣》 作者:陳攸華口述、張麗君執筆
120是我的身高,這個數字決定了我的身體高度,卻決定不了我的人生高度。
全台灣最迷你的女教授陳攸華,她是一位軟骨發育不全的患者,雖然她只有120公分,但她開朗樂觀的個性,卻是120分分的好多倍,陳攸華成長的過程當然也飽別人異樣的眼光,如今她不僅取得了博士學位,更是台灣最迷你的女教授。(華視點燈,郎祖筠主持)
中央大學校長蔣偉寧喻她為「中大一寶」、「中大小巨人」!
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所教授陳攸華身高只有一二○公分,是全台體型最「迷你」的大學教授。 在英國的布魯內爾大學(Brunel University)任教八年的她,因體型「特別嬌小」,成長之路飽受嘲笑;她說,慶幸沒放棄自己,「熬得過難關,就能達到目標。」 中大四年前力邀陳攸華返台任教,但過往一些不愉快的經驗讓她猶豫,多次向中大暗示、明示「我很矮」。中大網路所前所長陳德懷一句話:「我又不是找妳打籃球。」終於說服她辭去英國教職返台。
陳攸華五個月大時,母親發現她的身體軟趴趴,無法坐起,後來診斷是罕見疾病「先天性軟骨發育不全症」,為先天基因突變所造成。當父母知道陳攸華的病情後,卻沒有怨懟或是不甘心,因為她有一對開朗、務實、不怨天尤人的父母,當他們碰到任何問題時,都會非常冷靜地解決。陳攸華說,她的人生有許多負面的事情,但也有不少正面的力量,幫助她跳脫負面思考。
陳攸華說,父母最成功的一點,就是以「平常心」對待她,他們也會像對待其他孩子一樣,該教、該罵和該打的地方絕對不少,他們幫助、鼓勵和支持,但是從不溺愛。
上了小學後,她常遭受同學欺負、嘲笑,但母親鼓勵她,將反擊的力量省下來,多充實自己,「學習如何成為有毅力之人」,成為她人生的第一堂課。
原本自暴自棄讀後段班的她,每天讀書到凌晨,國三如願進入升學班,「才發現人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她以榜首考入聖心女中有獎學金;但太自滿成績猛掉,獎學金被取消,「我學會不能驕傲」。
陳攸華走上資訊路是意外,大四時,輔大圖書館系師生看好她可輕鬆通過高考,沒想到簡章規定「高度畸形者不得報考」,「我整整沮喪一週」;當時電腦剛流行,決定硬著頭皮赴美讀資訊碩士,之後赴英攻讀博士。
最令她感動的是因為個頭小,常常按不到電梯,沒想到,馬里蘭大學卻因為她而改變電梯的高度,讓她強烈感受到「世界仍是充滿著愛」,也促使她最後願意將所學回台灣貢獻給更多學子,並投身小小人兒病友的相關權益爭取工作。
本書記錄陳攸華教授從放牛班一路奮鬥到拿到博士學位,在英國擔任教職、受邀回台任教的歷程,陳攸華認為「信心」與「選擇」是她人生最重要的兩件事。她願意以自身的經驗幫助跟她有類似情況的人及一般人,只要不放棄,人生充滿盼望。
※罕見疾病先天性軟骨發育不全症俗稱「小小人兒症」;患者父母通常身高正常,因基因突變長不高,但突變原因不明,會遺傳,目前尚無治療方法。患者特徵是頭大、四肢短,但智力正常,男性成人身高約一三○公分左右,女性成人身高一二○左右。
作者簡介:陳攸華
一位軟骨發育不全的患者,身高只有一百二十公分,雖然成長過程飽受別人異樣的眼光,但開朗樂觀的個性,使她不僅在美國馬里蘭大學獲得碩士學位,更在三十九歲那年於英國雪菲爾德大學取得了博士學位。
陳博士原於英國布魯內爾大學任教,2009年8月被國立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延攬回國,聘為專任教授,並獲頒新進傑出教師獎。更於2010年5月獲得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之傑出人才講座。她是當期唯一的得獎者。
陳教授約有一百篇論文,其中一半以上為期刊論文,而三分之一以上發表於頂尖期刊或有高影響力的期刊,這些期刊論文受到世界各國學者的認同,在英期間,被其國科會選為傑出女性研究學者。
除了在學術領域出類拔萃外,陳攸華也熱心於公益服務,積極幫助罕見疾病基金會與創世社會福利基金會輔導身心障礙者,更被各大學或民間機構獲邀演講,也被大眾傳播媒體訪問,其生命之經享對每個人都有正面鼓勵的作用。
張麗君
一個追求美感和諧,卻經常舉棋不定的天秤座女性,總是在矛盾中力求平衡,期待在優雅中追求效率。
自幼即有一顆敏感纖細的心,詩詞和小說成為孤寂靈魂的好友,也注定和文字結下一生不解之緣。
因為憧憬新聞事業,大學念的是大眾傳播系,輔仁大學畢業後如願做了記者,二十餘年的採訪歲月曾於《台灣新生報》、《中央日報》和《民生報》等媒體服務,在工作崗位上全力以赴,也為人生揮灑出多姿多彩的景色。
工作之餘,想圓一個夢,於是重回校園進修,在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取得碩士後,現於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攻讀博士。
離開新聞界之後,開啟了人生的新頁,現於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積極推動「心六倫」和「關懷生命」等社會公益活動,並於銘傳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授新聞傳播課程。
著有《榜首列傳》、《屋頂上的巨人─王廣亞興學記》、《真澄歲月─林澄枝傳記》和《私房料理─跟著名人學做菜》等書。
推薦序一 迷你的身高 心靈的巨人∕吳清基
推薦序二 一百二十公分的世界∕蔣偉寧
推薦序三 一百二十分的生命成績單∕陳莉茵
推薦序四 童萌養正造就傑出教授∕宋豐雄
推薦短文 巫錦輝、郎祖筠、陳長文、張淑芬
自 序 不在計畫之內的人生
一 不能拔除的刺
二 父母比我還特別
三 親人是我的靠山
四 我的啟蒙恩師──游初蘭和宋豐雄老師
五 挫折的洗禮
六 放牛班出來的教授
七 昇華的感情夢
八 我的私房寶典
九 生活大考驗
十 不要寵壞我們
十一 中大是我的家
十二 浪子實驗室
十三 臺灣的諾貝爾獎
十四 拯救草莓族
十五 把愛傳出去
十六 小人國大團結
十七 打完人生前半場
推薦序文 一百二十公分的世界 中央大學校長 蔣偉寧
陳攸華教授是一個「小巨人」,只要站出來就很有說服力,她的人生故事能夠振奮人心!我跟她接觸之後,也深深為她的樂觀進取以及充滿正面能量的熱情所感動,因此特別邀請她在學校週會對學生演講,希望中大學生可以感受到「有為者亦若是」的熱情與專注,讓大家都能像陳教授一樣,不斷精進自己,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
推薦序文童萌養正造就傑出教授 前臺北市興雅國小校長 宋豐雄
天生萬物具象各有不同,參天巨樹可作棟梁,麥稭稻梗可覆屋頂以遮風雨,上帝關起一扇門定會另開一扇窗供光線射入;人類亦復如此,有人身高盈丈,有人不滿四尺,但無妨人之存在價值,更不可徒憑外表來衡量,媒體大幅報導之迷你教授陳攸華正是此一明證。
陳教授能有此成就,是童萌時期不斷正面思考自己未來的生命趨向,克服外界異樣眼光與身材帶來生活上諸多不便,戮力於開發自己潛能,接受啟蒙老師啟迪心智,勇敢面對現實,再蒙同儕友善對待,而養成平常心皆是其成功基石,俗云態度決定高度,勇敢面對事實,尋找自己的人生方向是攸華最令人佩服之事。
推薦序文 無私坦誠的分享 《一生罕見的幸福》作者 巫錦輝
身為兩個罕病孩子的老爸,非常感謝張老師文化又出版一本激勵人心的好書,更要感謝陳攸華教授真誠熱情分享罕病病友的心瀝路程。無論是罕病病友、家屬、親友、老師、或是身體健全的朋友,可藉著《一百二十公分的勇氣》這本書讓我們知道該用什麼的思維、心境、態度、行動……來認識、了解、接納、鼓勵、支持、協助,與罕病病友相處。謝謝陳教授無私坦誠的分享,讓罕病病友有學習請益的對象。
自序 不在計畫之內的人生
父親常說,我的人生有幾個關鍵的蛻變,自己回想過去五十個年頭,確實發生了許多不在計畫之內的蛻變。
第一個不在計畫之內的蛻變,是修習電腦課程。我的專業是圖書館學,而當時國內圖書館正邁向自動化階段,我卻在那個時候莫名遭受歧視,被高普考試拒之門外。如果不是喪失了報考國家考試這條門路,我可能到現在都還不知道電腦是什麼,只會成為一個守著一堆圖書的圖書管理員。
第二個不在計畫之內的蛻變,是去英國念博士。我碩士是在美國就讀,家人親戚也都在美國,所以自己理當在美國念博士。可是就在一個星期六下午,嚴鼎忠學長介紹我認識薛理桂教授。當時薛教授剛從英國回來,他和我敘述他在英國念博士的經過,我深深被英國那種做研究的方法所吸引。因此,聽他一席話後,就放棄去美國攻讀博士學位的申請,改去英國就讀。雖然我們常說,英美、英美,可是到了英國土地,我才發現英美之間有很大差距。我雖然不喜歡英國人那種慢吞吞的作風,卻被他們有條不紊的行事方式所影響。在英國待了十三年,那裡應該算是我的第二故鄉,有時還真覺得自己有一點點像是黃皮膚的英國人。
第三個不在計畫之內的蛻變,是在英國任教了八年半後回到臺灣,在中央大學任職。過去經常有人問我:「妳什麼時候回臺灣?」我總是回答:「退休之後」因為我確實在英國有段快樂的時光,想繼續留在英國。但是,中央大學的誠懇態度感動了我,因此才會令我作出讓父母也不解的決定―回到臺灣。
如果不是回到了臺灣,就不會有2009年10月13日《聯合報》在頭版頭題報導我的新聞,當然也不會有這本書的誕生。
整理本書文稿的張麗君小姐是我的對門鄰居,她是位資深的新聞工作者,但在《聯合報》報導我的新聞前,我和她並沒有接觸。因為有了這篇新聞,她主動熱情的邀請我至「教育電臺」接受她的訪問,我們才真正開始認識。她跟我提及出版這本書的構想,當時自己和父母都覺得我並非德高望重之輩,豈能談到立傳之事?可是麗君不斷與我溝通,其中最能說服我的一點是她相信這本書能夠幫助很多的人,而不僅僅是身心障礙者。所以,我才改變主意,和麗君一起完成本書。本書是麗君以採訪方式引導我敘述自己的心路歷程,再經過與「罕見疾病基金會」楊永祥副執行長的引薦,認識了張老師文化的俞壽成總編輯,也十分感謝他們對於參與本書所付出的心血。
因為這本書,我結識了許多好朋友,由衷期盼藉著我的人生故事,我能夠成為許許多多人的好朋友,為他們的心靈注入一些活水,並陪伴他們勇敢地走人生的道路,正如許多人對我一路相挺一樣。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