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6-21 15:16:26| 人氣3,28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健康人生:糖尿病年輕化、每小時奪走一命

健康人生:糖尿病年輕化、每小時奪走一命
作者:林怡廷、天下雜誌
不良的生活形態,已讓台灣成為「糖尿病之島」,伴隨可怕的併發症,對健康和醫療費用造成沉重負擔。而從全球到台灣,還有兩大待解的難題。

 據二○一五年台灣腎病年報,新發洗腎患者有糖尿病的比率,從二○○○年的三三%增加至一三年的四五%;相當於每兩名新發洗腎患者,即有一人受糖尿病影響。這讓素有「洗腎王國」稱號的台灣,更須重視糖尿病帶來的影響。

 

「糖尿病最可怕的就是併發症,」台中榮總院長、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許惠恒說,「很多病友誤認為血糖稍微高一點還好,不痛又不癢,但等到併發症出現才控制,身體已難回到原點。」
因高濃度血糖流竄於血管中會破壞血管壁,引發大、小血管病變,一般常見「三大三小」併發症,還有牙周病等問題;傷口也不易癒合,造成反覆感染或截肢。(見表一)
台灣已成「糖尿病之島」
糖尿病不只打擊個人健康和生活,也因漸增的患病人數和醫療花費,讓糖尿病在全球颳起風暴。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首度發布的全球糖尿病報告指出,罹病人數從一九八○年至二○一四年已成長三倍,達四.二二億人。另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去年全球糖尿病的醫療花費約為二十二兆台幣,佔全球一二%的醫療支出,並預估二○四○年將達二十七兆元。
台灣也深陷糖尿病風暴中。糖尿病在二○一四年為國人第五大死因,平均每小時就奪走一人性命。
和WHO合作密切的非傳染性疾病風險協作組織(NCD-RisC),年初公布全球數據,近三十五年來,台灣男、女性糖尿病盛行率的成長速度比日本、新加坡和香港快;並預估台灣男、女性盛行率在二○二五年將成為東亞第三高,僅次於中國與韓國。
成長的原因之一是國人不良的生活型態,讓糖尿病大張旗鼓地橫行。台灣成人肥胖率已高達四三%、且近八成的十五歲以上國人身體活動不足,罹病危機四伏。
且據健保署統計,目前台灣第一、二型糖尿病確診人數近一三八萬人,較○六年增加五四%。罹病數成長,正是來自第二型糖尿病人數激增。
第二型糖尿病主要受到遺傳基因及不良生活型態(攝取高熱量或高糖分飲食、肥胖、缺乏運動等)的雙重影響,讓維持血糖穩定的胰島素無法有效作用,高濃度血糖便易在全身血管流竄,形成糖尿病。
全球到台灣,還有兩大待解難題:糖尿病年輕化,及隱形糖尿病患。
難題一:糖尿病年輕化
往往第二型糖尿病多好發於中年之後,但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前理事長游能俊表示,這幾年診間卻多了不少年輕面孔,近期還有十四歲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到診間報到。
健保署統計也顯示,台灣二十歲以下的二型糖尿病患人數較十年前增加一一%,二十至四十歲者則增加三二%。
「糖尿病年輕化衝擊很大,需要重視,」許惠恒說。當十五歲罹病,小小年紀就得和疾病長期抗戰,「對心靈的衝擊也大。」若沒控制好血糖,併發症還可能提早在二、三十歲的人生黃金階段入場,年輕病友無法好好在職場衝刺,甚至需要家人照護。
促成糖尿病年輕化的原因之一,正是兒童肥胖。在台灣,每三名國小學童就有一名過重或肥胖,罹病風險增加。「兒童肥胖已不是美觀問題,是健康問題,」彰化基督教醫院體重管理及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執行長謝明家強調。
值得注意的是,懷孕期間飆高的血糖也會對孩子造成影響。國際糖尿病聯盟報告指出,每七名孕婦約有一名會得到妊娠型糖尿病,雖產後血糖多恢復正常,但婦女中年後,或孩子在青少年時期,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都可能提高。
妊娠型糖尿病除了和孕期的荷爾蒙改變有關,也和體重增加相關。台灣在「一人吃兩人補」的觀念下,往往將各種佳餚送進孕婦口中。但許惠恒建議,「預防不是從小孩出生才開始,懷孕時媽媽就要開始。」因此,孕期得做好體重控制,避免增重逾十到十二公斤,並須和婦產科醫師配合做檢查、控制血糖。
難題二:隱形糖尿病的漏洞
另一危機則是糖尿病悄悄找上門,但你我卻渾然不覺。國際糖尿病聯盟指出,全球仍有約一半糖尿病患未被診斷出。
許惠恒解釋,糖尿病發病初期,幾乎無明顯症狀,不易察覺。雖然台灣人醫療資源較易取得,且健檢制度較完善,比例沒全球狀況高,但未被診斷出的台灣糖尿病人,仍約佔既有病患的二成五至三成。
若依健保署資料保守推估,台灣約有三、四十萬名隱形糖尿病人。眾多的隱形病人已成糖尿病照護的漏洞,因疾病對身體的危害仍持續,但民眾往往在嚴重併發症出現才驚覺罹病。
新光醫院內科部主任徐國基說,許多病人因急性心肌梗塞送進醫院,才知道患有糖尿病,「若早點察覺、控制血糖,得心血管疾病機會將相對減少。」
如何察覺糖尿病?民眾常用「三多一少」來判斷:吃多、尿多、喝多、體重減輕,或傷口不易癒合等。但許惠恒說,當身體出現這些症狀,罹患糖尿病早已有一段時日,且血糖也逐漸升高。因此最佳良方是「高危險群要每年定期篩檢,及早發現、及早控制。」(見表二)
定期檢查外,糖尿病病友和一般民眾,都得改變生活習慣、控制血糖。
許惠恒說,「糖尿病人的生活控制,可把它定位為健康的生活方式,任何人都需要。」
改變生活習慣,任何人都需要
例如,愛吃甜、喝甜的你得注意。WHO建議,一天糖分攝取不超過建議攝取熱量的一○%,若能降至五%更佳。但生活中吃進肚裡的「糖」極易超標。國民健康署以六十公斤的上班族為例,一天總熱量攝取為一八○○卡,建議糖量則約二十三克。但七百CC的珍珠奶茶含糖量約六十克、五百CC的熱巧克力約五十克,任一皆超標。
「但糖尿病不只是糖攝取過多,」游能俊提醒,各種不良飲食習慣也須注意。少油少鹽、避免熱量攝取超標或暴飲暴食,且用未經加工的五穀、糙米等取代白米、麵包等精緻澱粉。
一週則至少實行有氧運動一五○分鐘,且間隔不超過兩天。糖尿病友還可向醫師徵詢飲食和運動建議。例如,視網膜病變的糖尿病患者,較不適合做重量訓練。
病友還要定期追蹤血糖變化,實行眼底、足部與腎功能檢查等,及早揪出併發症。但國民健康署二○一三年調查,後三項檢查的達成比率僅有四一%、三八%和六○%。
民眾若能積極改變生活形態,控制好血糖,就能減少或延緩併發症,台大醫院糖尿病病友聯誼會會長張坤來就是一例。近七十歲的他,自四十歲發病後就積極配合醫師用藥、飲食調整並運動,至今無嚴重併發症。
拜訪當天,遠遠即可聽見他以中氣十足的嗓音,向衛教室內的病友寒暄問好。他強調,「糖尿病控制還是要靠自己,有醫師、營養師指點但不做也沒用。」
環境也得一併改變。許惠恒說,「個人、家庭、學校到國家都要營造健康環境,從食物選擇、正確營養知識,到提倡理想體重、規則運動、定期篩檢等。」
台灣已立法規範垃圾食物廣告與促銷、規定糖分標示等,並宣布將於一八年停用反式脂肪。WHO並建議,透過政策增加不健康或含糖食物的價格,打造提升身體活動的環境等。從全民到政府,需要一起齊心對抗糖尿病。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6781
「糖尿病最可怕的就是併發症,」台中榮總院長、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許惠恒說,「很多病友誤認為血糖稍微高一點還好,不痛又不癢,但等到併發症出現才控制,身體已難回到原點。」

因高濃度血糖流竄於血管中會破壞血管壁,引發大、小血管病變,一般常見「三大三小」併發症,還有牙周病等問題;傷口也不易癒合,造成反覆感染或截肢。(見表一)

台灣已成「糖尿病之島」糖尿病不只打擊個人健康和生活,也因漸增的患病人數和醫療花費,讓糖尿病在全球颳起風暴。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首度發布的全球糖尿病報告指出,罹病人數從一九八○年至二○一四年已成長三倍,達四.二二億人。另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去年全球糖尿病的醫療花費約為二十二兆台幣,佔全球一二%的醫療支出,並預估二○四○年將達二十七兆元。

台灣也深陷糖尿病風暴中。糖尿病在二○一四年為國人第五大死因,平均每小時就奪走一人性命。和WHO合作密切的非傳染性疾病風險協作組織(NCD-RisC),年初公布全球數據,近三十五年來,台灣男、女性糖尿病盛行率的成長速度比日本、新加坡和香港快;並預估台灣男、女性盛行率在二○二五年將成為東亞第三高,僅次於中國與韓國。

成長的原因之一是國人不良的生活型態,讓糖尿病大張旗鼓地橫行。台灣成人肥胖率已高達四三%、且近八成的十五歲以上國人身體活動不足,罹病危機四伏。且據健保署統計,目前台灣第一、二型糖尿病確診人數近一三八萬人,較○六年增加五四%。罹病數成長,正是來自第二型糖尿病人數激增。第二型糖尿病主要受到遺傳基因及不良生活型態(攝取高熱量或高糖分飲食、肥胖、缺乏運動等)的雙重影響,讓維持血糖穩定的胰島素無法有效作用,高濃度血糖便易在全身血管流竄,形成糖尿病。全球到台灣,還有兩大待解難題:糖尿病年輕化,及隱形糖尿病患。

難題一:糖尿病年輕化
往往第二型糖尿病多好發於中年之後,但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前理事長游能俊表示,這幾年診間卻多了不少年輕面孔,近期還有十四歲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到診間報到。

健保署統計也顯示,台灣二十歲以下的二型糖尿病患人數較十年前增加一一%,二十至四十歲者則增加三二%。「糖尿病年輕化衝擊很大,需要重視,」許惠恒說。當十五歲罹病,小小年紀就得和疾病長期抗戰,「對心靈的衝擊也大。」若沒控制好血糖,併發症還可能提早在二、三十歲的人生黃金階段入場,年輕病友無法好好在職場衝刺,甚至需要家人照護。

促成糖尿病年輕化的原因之一,正是兒童肥胖。在台灣,每三名國小學童就有一名過重或肥胖,罹病風險增加。「兒童肥胖已不是美觀問題,是健康問題,」彰化基督教醫院體重管理及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執行長謝明家強調。

值得注意的是,懷孕期間飆高的血糖也會對孩子造成影響。國際糖尿病聯盟報告指出,每七名孕婦約有一名會得到妊娠型糖尿病,雖產後血糖多恢復正常,但婦女中年後,或孩子在青少年時期,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都可能提高。

妊娠型糖尿病除了和孕期的荷爾蒙改變有關,也和體重增加相關。台灣在「一人吃兩人補」的觀念下,往往將各種佳餚送進孕婦口中。但許惠恒建議,「預防不是從小孩出生才開始,懷孕時媽媽就要開始。」因此,孕期得做好體重控制,避免增重逾十到十二公斤,並須和婦產科醫師配合做檢查、控制血糖。

難題二:隱形糖尿病的漏洞
另一危機則是糖尿病悄悄找上門,但你我卻渾然不覺。國際糖尿病聯盟指出,全球仍有約一半糖尿病患未被診斷出。
許惠恒解釋,糖尿病發病初期,幾乎無明顯症狀,不易察覺。雖然台灣人醫療資源較易取得,且健檢制度較完善,比例沒全球狀況高,但未被診斷出的台灣糖尿病人,仍約佔既有病患的二成五至三成。

若依健保署資料保守推估,台灣約有三、四十萬名隱形糖尿病人。眾多的隱形病人已成糖尿病照護的漏洞,因疾病對身體的危害仍持續,但民眾往往在嚴重併發症出現才驚覺罹病。

新光醫院內科部主任徐國基說,許多病人因急性心肌梗塞送進醫院,才知道患有糖尿病,「若早點察覺、控制血糖,得心血管疾病機會將相對減少。」

如何察覺糖尿病?民眾常用「三多一少」來判斷:吃多、尿多、喝多、體重減輕,或傷口不易癒合等。但許惠恒說,當身體出現這些症狀,罹患糖尿病早已有一段時日,且血糖也逐漸升高。因此最佳良方是「高危險群要每年定期篩檢,及早發現、及早控制。」(見表二)



定期檢查外,糖尿病病友和一般民眾,都得改變生活習慣、控制血糖。許惠恒說,「糖尿病人的生活控制,可把它定位為健康的生活方式,任何人都需要。」

改變生活習慣,任何人都需要例如,愛吃甜、喝甜的你得注意。WHO建議,一天糖分攝取不超過建議攝取熱量的一○%,若能降至五%更佳。但生活中吃進肚裡的「糖」極易超標。國民健康署以六十公斤的上班族為例,一天總熱量攝取為一八○○卡,建議糖量則約二十三克。但七百CC的珍珠奶茶含糖量約六十克、五百CC的熱巧克力約五十克,任一皆超標。

「但糖尿病不只是糖攝取過多,」游能俊提醒,各種不良飲食習慣也須注意。少油少鹽、避免熱量攝取超標或暴飲暴食,且用未經加工的五穀、糙米等取代白米、麵包等精緻澱粉。

一週則至少實行有氧運動一五○分鐘,且間隔不超過兩天。糖尿病友還可向醫師徵詢飲食和運動建議。例如,視網膜病變的糖尿病患者,較不適合做重量訓練。

病友還要定期追蹤血糖變化,實行眼底、足部與腎功能檢查等,及早揪出併發症。但國民健康署二○一三年調查,後三項檢查的達成比率僅有四一%、三八%和六○%。

民眾若能積極改變生活形態,控制好血糖,就能減少或延緩併發症,台大醫院糖尿病病友聯誼會會長張坤來就是一例。近七十歲的他,自四十歲發病後就積極配合醫師用藥、飲食調整並運動,至今無嚴重併發症。
拜訪當天,遠遠即可聽見他以中氣十足的嗓音,向衛教室內的病友寒暄問好。他強調,「糖尿病控制還是要靠自己,有醫師、營養師指點但不做也沒用。」

環境也得一併改變。許惠恒說,「個人、家庭、學校到國家都要營造健康環境,從食物選擇、正確營養知識,到提倡理想體重、規則運動、定期篩檢等。」台灣已立法規範垃圾食物廣告與促銷、規定糖分標示等,並宣布將於一八年停用反式脂肪。WHO並建議,透過政策增加不健康或含糖食物的價格,打造提升身體活動的環境等。從全民到政府,需要一起齊心對抗糖尿病。
本文內容摘自以下網頁: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6781

台長: 讀.冊.人
人氣(3,288) | 回應(0)| 推薦 (14)| 收藏 (0)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閱讀:理財健康 |
此分類下一篇:健康人生:寶寶抱著就不哭、原來是動物本能!
此分類上一篇:健康人生:四大漢方食飲、夏日防疫自己來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