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閱讀: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書名:《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哈佛大師教我的幸福人生管理學》
Howard’s Gift:Uncommon Wisdom to Inspire Your Life’s Work
作者:
艾瑞克‧賽諾威Eric Sinoway
康乃爾大學餐旅學院畢業後,在觀光業和幾家美國公司做過幾年事,後來開創全國社區教育計劃,也擁有自己的連鎖事業。取得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碩士學位後,負責為哈佛大學至海外募款。目前是紐約Axcess Worldwide的共同創辦人與總裁,專門為許多知名品牌促進夥伴關係、激發創新構想,為業界名人搭建合作橋樑。目前與妻子和兩名幼子住在紐澤西州。
梅瑞爾‧梅多Merrill Meadow
白天是哈佛大學學術與發展規劃處處長,晚上則是劇作家、自由作家、丈夫與父親,舉家住在波士頓附近。
譯者:連育德
英國巴斯大學口筆譯所畢業,曾任東吳英文系口筆譯兼任講師、證券業內部譯者。教育部中英翻譯能力檢定通過,亦曾獲梁實秋翻譯評審獎,譯有《第一眼就看出問題》《3000元開始的自主人生》《自造者時代》(天下文化出版)等書。
內容介紹:
人世艱難,有智者為伴真好!
霍華教授是哈佛的傳奇人物,他開設了哈佛商學院最受歡迎的「經營人生企業」課程。學生眼中的他,結合了巴菲特的機智、《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中墨瑞‧史瓦茲教授的溫暖,與「星際大戰」中絕地武士尤達的幽默。他擁有超乎常人的商業敏銳度、充沛的活力、大格局的眼光,對生命的熱愛,是人們遇到生命中重大決定或挑戰時,第一個想要求教的對象。
然而,突如其來的心臟病發,使霍華到鬼門關前走了一回,作者才驚覺若不把自己從霍華身上學到的人生智慧寫下來,分享給沒有機會直接上這門課的人,將會是一大憾事。
透過霍華與作者六年間的多次真情對談與許多職場人士遇到困境的故事,這位無私的人生導師以充滿智慧與鼓勵的創業家精神,跟我們分享如何在事業、家庭、人際上獲得最大的滿足與成就,定義出自己專屬、不留遺憾的幸福人生。
傳奇的哈佛教授 知心的忘年之交 無私的人生嚮導
霍華‧史蒂文森Howard H. Stevenson
霍華教授在哈佛大學商學院任教超過四十年,獲頒榮譽教授(Sarofim-Rock Profess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Emeritus)。他曾任哈佛商學院資深副院長、資深副教務長、哈佛商學院出版社前董事長、外部關係總監。他不僅創辦哈佛的「創業」課程,他對創業精神的定義──創業精神就是追求機會,而不考慮所能掌握的資源──更成為企業管理界的金科玉律,可謂哈佛大學的「創業管理之父」。
除了教職之外,霍華曾任製造與金融服務業的高階主管,並身兼多家企業董事。他與人合作創立Baupost財富管理公司,曾任執行長一職。該公司目前操盤金額逾220億美元。他也是哈佛大學史上最成功的募款人,為學校籌得逾6億美元的資金。他2011年於教職退休,學校為表彰他的貢獻,成立霍華史帝文森企管講座教授席位。
四十年來,他在哈佛教過數千名MBA學生和企業領袖,現於世界各地和專業領域都極有影響力,他們都把霍華視為良師益友,遇到疑難時,不斷前來請教他的意見。
這位無私的人生嚮導在《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分享智慧而務實的幸福課:
「經營事業,也要經營人生」,每個人都需要打造專屬的願景。
即便不是創業家,也要發揮創業精神。
人生轉折有正有負,要懂得借力使力。
打開「預測力的探照燈」,降低生活與工作的風險。
無論做決定或行動,「要濺出水花,更要激起漣漪」。
做自己生命的主人,才能擁有專屬的幸福。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products/0010620828?utm_source=Johnsonkuo&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401
目錄:
序 屬於你自己的智慧之道 郭瑞祥
第1章 經營事業,也經營志業
人生很複雜,有時甚至是苦澀的,常常充滿困惑與變數。創業時,我們會擬定營運計畫書;想要活出精采的人生,難道不該花同樣心力來好好規劃嗎?
第2章 借力使力,彈回正軌
轉折點的型態五花八門:有正面也有負面,時而簡單時而困難,或明顯或細微,你可以抓住機會、借力使力,也可以任由它擺布。轉折點本身雖然很關鍵,但你如何反應也同等重要。
第3章 以終為始
以終為始是指先花時間勾勒出未來願景,工作和生活裡所做的決定,都以這個願景為依歸。
第4章 平衡木上的雜耍人生
時程如刀劍懸在心頭。時間或早或晚:決定了每件事。正如沙漏般:時間終究流逝而過。
第5章 衡量價值
如果你真正想喝的是柳橙汁,有必要榨出一大缸葡萄柚汁嗎?
第6章 別自欺欺人
如果你的事業滿足感建立在是否完成特定的職涯目標上,請務必先確定你有沒有本事。
第7章 心裡的自己比不上眼中的別人
自信不代表自負。說自己擅長某件事,不代表就是在吹捧自己。
第8章 鏡中的馬賽克
人生的衣櫃裡,西裝不會分門別類標著「成功」、「充實」與「富有」,你拿出來套上就好。天底下沒這種事。
第9章 尋找人生催化劑
只要我有心得可分享,我就覺得有與人分享的義務。只要我有能力接受新體驗和新挑戰,我就能從前人的經驗獲益。
第10章 建立個人專屬董事會
失足掉入地洞時,最怕一群人吵著怎麼救你出來,於事無補。最好是有人跳進來,跟你說:「我也掉進來過,我們來一起想辦法脫困。」
第11章 企業文化微積分
對你沒幫助的企業文化,讓你工作賺錢;對你有幫助的企業文化,讓你修練人生志業。
第12章 打開預測力的探照燈
我認識的企業家,很少有人喜歡冒風險。他們懂得管理對冒險的恐懼感,也學會不畏風險向前行。
第13章 化敗績為動力
別人眼中的失敗,在我看起來,卻是沒有成敗之分的事件,裡頭蘊藏深意,涵蓋許多新資訊、新契機,讓人可以針對某一項做法進行評估與調整。
第14章 人生但求漣漪
把石頭丟到水池,最先激盪出的是水花,隨後有一圈圈漣漪從中心點往四面八方擴散。許多人在做事業決定時,都把注意力集中在短期效果──激起水花。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products/0010620828?utm_source=Johnsonkuo&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401
序: 屬於你自己的智慧之道 郭瑞祥 台灣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哈佛商學院的教授除了教學、研究很傑出外,這幾年似乎也流行寫「人生管理」相關的書,也就是運用管理的專業,提出在人生及職涯的建議。或許是一種巧合,或許是一種必然性,在管理的殿堂中,理論能結合實務,又能延伸至職場及人生,更能顯現管理的一般性。
之前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的《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即是運用管理創新的觀點,提出了人生三項重要的課題。而這本由創業大師霍華所分享的《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則是透過對話的方式,教大家如何追求成功而美滿的人生,書中觀點有如《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一樣豐富。
我在台大EMBA教授「 創業與創新管理」,其中創業的課程內容,使用了不少霍華教授的觀點。在他的觀念中,創業者是一個機會主義者,而不是資源擁有者;是一個風險控制者,而不是一個賭徒;是一個整合者,而不是一個單一功能的執行者;這樣的觀點也巧妙的融入在本書中。
例如「平衡木上的雜耍人生」一章即是說明要動態的平衡在多種面向,但是「以終為始」也很重要,要有清楚的願景來引導。在過程中「善用轉折點」、「化敗績為動力」才能起死而生,另開一條途徑。「衡量價值」、「鏡中的馬賽克」、「尋找人生催化劑」、「建立個人專屬董事會」更是教導我們專注及人脈整合的重要性。「打開預測力的探照燈」教導我們風險的觀念,而「人生但求漣漪」則鼓勵我們建立志業的重要性。
綜觀全書,這位無私的人生導師跟我們分享雋永而實用的幸福課。書中借由作者與霍華教授的對話,再穿插一些案例,並不像立論嚴謹的教科書直接提供確切的藍圖,讀者若能聯結到自己生活的實際體驗中,更能深刻領會。
年輕求學時代我曾住在哈佛大學所在的查爾斯河畔六年,或漫步、或慢跑。如今藉由本書的閱讀,似乎又重回當年之光景。只是年輕時,追求的是知識,現在這個年紀,則更體會智慧及幸福的重要性。也願讀者能在本書中尋找到屬於你自己的智慧之道。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products/0010620828?utm_source=Johnsonkuo&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401
選書緣起:
原文書名Howard’s Gift直譯應為《霍華的禮物》,霍華。史蒂文森(Howard Stevenson)是何許人也?
霍華教授在哈佛大學商學院教學及研究超過四十年,是哈佛商學院資深副院長,研究專長為創業,他對創業精神的定義──創業精神就是追求機會,而不考慮所能掌握的資源──成為企業管理界的金科玉律。他本身也是成功的創業家。
霍華教授六十六歲的某一天,他用完午餐、走過哈佛校園的草坪時突然心跳停止,幸好附近有人提供行動電擊器,距學校兩哩外又剛好有不錯的醫院,才幸運救了一命。
作者去探視時問霍華教授,這輩子是否有遺憾?才驚覺自己若沒有把從霍華身上學到的人生智慧寫下來,分享給許許多多沒有機會直接上他的課的人,將會是作者的一大憾事。
透過作者與霍華教授六年間的多次對談,呈現許多人在職場上碰到各種難題時霍華的建議,不僅能幫助我們思考最正確決定,還可在事業、家庭、人際上獲得最大的滿足與成就。
書摘:
智者的樣貌各形各色,見解大異其趣。跟美貌一樣,智慧常常是主觀判斷。而且,學到什麼智慧,常常要看你當時有什麼疑惑需要解答。對某些人來說,理想的智者是林肯或德瑞莎修女;對某些人而言,則是股神巴菲特或名嘴歐普拉。
我找到的智者融合了多種形象:他有巴菲特的商業頭腦和史瓦茲(Morrie Schwartz)教授的熱情與精神──史瓦茲教授是艾爾邦(Mitch Albom)所著《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Tuesdays with Morrie)裡的主角。還跟「星際大戰」裡的絕地大師尤達有那麼點神似,機智、武功與歷練樣樣不缺,他不拿光劍,而以犀利如刀的邏輯與精準如劍的見解服人。他是大學教授,是良師益友,是人生嚮導,陪伴我度過人生中許多艱險又叫人害怕的歷程。他是霍華‧史帝文森(Howard Stevenson)。
霍華身兼創業家、作家,和慈善家,過去四十年來在哈佛商學院舉足輕重、備受景仰。他的商業眼光獨到、懂得洞悉人性、精力充沛又懷抱長期願景,集多項優點於一身。他的人生觀叫人不愛也難,我卻是在差點沒機會再請教他時才深刻體認到。他的智慧與歷練協助成千上萬人度過人生轉折點,許多人在需要做出重大抉擇或遇到挑戰時,都希望請教他。
四十年來,霍華教過、輔導過的人就有好幾千個,有哈佛企管碩士,研究所學生,以及全球各地的企業主。其中不乏世界領袖、大企業執行長,以及具改變世界宏願的創業家。
霍華的學生與朋友不計其數,許多都是相當成功的世界級商界領導人與慈善家,例如:巴西富豪、全球最大啤酒製造商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創辦人保羅李曼(Jorge Paulo Lemann)、美國生技產業的推手鮑斯(William Bowes)、瑞士醫療設備產業的始祖與慈善家魏斯(Hansjorg Wyss)、氣象頻道(Weather Channel)創辦人拜頓(Frank Batten),以及協助創立英特爾與蘋果的傳奇投資家洛克(Arthur Rock)。
這些站上事業顛峰的風雲人物為何求教於霍華呢?理由跟我一樣,都是希望能從這位滿臉風霜的哈佛商學院教授身上挖寶,親炙他樂於分享、觸動人心的見解、智慧、溫情與務實觀點。透過本書,我想把這位良師益友介紹給各位認識。
冬日陽光和煦,我站在麻州劍橋市(Cambridge)哈佛商學院的停車場,聽同事轉述事發經過,我茫然盯著他看。雖然每個字都聽進耳裡,我卻無法消化背後的意思。「霍華教授兩個小時前心臟病發,情況危急。」
六十六歲的霍華是哈佛商學院的傳奇人物,不但是偶像級的老師,更是定義出創業學的第一人。身為成功的生意人,他的財富滾滾而來;身為慈善家與慈善事業顧問,他是第一把交椅;身為企業領導人崇敬的對象,他是良師益友。
霍華被公認為哈佛商學院的創業管理課程之父,他就像我第二個父親般。
我們第一次見面時我三十幾歲,剛離開上個工作,到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KennedySchool)讀碩士,他同意為我的獨立研究計畫提供建議。第一次跟這位臉上掛著頑童般笑容的學者交談,我就有股莫名的好感。他滿頭亂髮,眼神銳利,身體稍微駝背,和他機智、聰慧的內在形成有趣的對比。私底下的他熱情風趣,愛開玩笑,好奇心用不完。我漸漸被他那股獨特氣質深深吸引。
但現在……「嚴重到要做心肺復甦術,有可能撐不過。」幾個禮拜前醫生才說他身體狀態良好,想不到那天午餐後走在校園時突然心臟麻痺,癱瘓在地上。早上明明很正常啊。
聽到這個消息,我一陣慌張,花了幾個小時急電同事,衝到一間間辦公室,想探詢病情進展,卻沒人知道答案。直到幾天後,他的助理芭碧才帶來好消息。霍華已無大礙,他能活命完全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原來,在他昏倒地點附近的大樓剛好有手持式電擊器,有人立刻拿到現場急救,加上離附近一家好醫院只有兩哩路。
我朋友席弗曼(Josh Silverman)是名優異的外科醫生與科學家,當晚我遇到他時才知道,心臟麻痺若沒立刻急救,存活率只有一%左右。霍華若不是好運,可能在校園草坪就一命嗚呼了。
雖然知道霍華會百分之百痊癒,但一想到他仰躺在地上盯著白雲,納悶是不是會前往自己曾戲稱的「空中頂尖商學院」,我的胃就一陣糾結。我想到這麼多日子以來,我們說說笑笑、辯論分析,卻一直沒找機會跟他說,他是我的貴人,還沒謝謝他讓我培養不一樣的思考角度,挑戰我對企業、對工作、對人生的觀念,還沒謝謝他每次談話帶來的醍醐灌頂。而且……我還沒跟他說,我是多麼愛他。
沒想到,我前去醫院探病時,霍華已是一副精神百倍的模樣,連我問他恢復意識那刻在想什麼,他老兄還給我一個無厘頭的答案,害我爆笑出來。
「這個嘛……我第一個念頭是:可惡!我最愛穿的那件休閒外套在急救時一定被弄髒了!接下來看到身上貼了一堆裝備,我心想:好險去年有送大禮給這家醫院。」
聽他還能開玩笑,我放心多了,隱隱然還是希望他能正經回答,於是問:「你躺在地上、知道自己可能死在校園的時候,可想過人生有什麼遺憾嗎?」
「遺憾?你是說早知道午餐就不要吃起司蛋糕,還是說,前一晚在餐廳就該點高級葡萄酒來喝?」
「我是指真正的遺憾。比方說,如果再活一次,有六十件事我會有不同的做法;或是,如果沒死,我絕對要大刀闊斧改變一番。」我說。
他想了一會兒,回說:「他們說我跌到地上的時候已經不省人事,理論上……根本沒時間遺憾。不過你的問題我懂,答案是,我沒有遺憾。」
「復原的這段時間呢?有什麼遺憾嗎?」
「一個也沒有。」
「真的假的?」我問。
「艾瑞克啊,一個人會有遺憾,不是因為他的現實人生跟預期有落差,就是因為他沒積極實踐夢想。」霍華以一貫低沉的聲音說:「我這輩子過的就是我想要的生活,達到超乎自己預期的成就。有幸娶到好老婆,小孩也很孝順,身邊都是要好朋友。對地球上的動物跟人類也貢獻了一點心力。」
「就是說你死而無憾,是個快樂幸福的人囉?」
「翹辮子哪會快樂,但說我這輩子很幸福就沒錯。」他回說:「沒有人敢說自己從沒犯過錯或是沒有缺點。人都得接受這個事實。但我哪天真的走了,確實不會遺憾,曾經做了什麼不該做的事,或有什麼事未完成。」
離開病房時我覺得我的情況可能比他還糟,當下也搞不清楚為什麼。他樂觀、正向,有說有笑;我卻消沉、憂慮,陷入迷惘。我想不出個所以然。探病完我沒直接回家,反而開車回到哈佛,一個人在校園走著晃著,待了好幾個小時,沉澱思緒。
記得第一次跟霍華見面是幾年前的事了,他當場丟給我一個習題,要我換個角度思考過去的所作所為,問題直接而發人深省、循循善誘。漫無目的地走著走著,夜深了,我才體認到:我雖然慶幸霍華大難不死,也很高興他的人生沒有遺憾,但我內心深處卻隱隱作痛,有個念頭怎麼揮也揮不去。突然間我恍然大悟,原來霍華的意外點醒我一件事:我的人生有很大的遺憾。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products/0010620828?utm_source=Johnsonkuo&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401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