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4-15 00:39:00| 人氣3,36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清明閱讀:永信四姐弟,排球裡找接班密碼

 
清明閱讀:永信四姐弟,排球裡找接班密碼
天下雜誌 519期 作者:吳挺鋒
○六年創辦人過世後,永信便進入第二代集體領導。接班的李家四姐弟,如何在爭吵、妥協的磨合中,將永信轉型為控股公司,完成分業不分家的佈局?隔著網子打的排球,提供了部份答案。
 
人口不到八萬的台中大甲,一年會有兩次全國盛事。一是鎮瀾宮的媽祖繞境;另一則是永信杯排球賽。
在大甲,無人不知永信藥品;一提起創辦人李天德,更會尊稱一聲「會長」。但說來奇怪,這個有一甲子歷史的重量級製藥廠,雖然靠靈活的行銷策略攻城掠地,但談起自己,卻很「宅」。
 
「和那些新創的生技製藥公司相比,台灣的老藥廠都很低調,因為他們的本業就是『安全第一』,習慣多做少說,」台灣工銀生技創投協理羅敏菁協理觀察。
九三年掛牌上市後,永信直到一一年才首度召開法說會,即便是面對媒體,永信也總是選擇關掉麥克風,讓外界難以一窺堂奧。
 
但外界對永信的好奇,有增無減。○六年,李天德過世,第二代全面接班。排行老大的長女李玲津說得傳神,永信已經走過軍政、訓政時期,現在進入到集體領導的「憲政」階段。
問題是,永信二代如何發揮集體智慧,讓這家老牌家族企業穩中求變?
 
家族接班密碼 藏在排球裡
終於,永信打破沈默,四名接班成員首度集體亮相,接受《天下》專訪。面對家族和睦與否的「必考題」,二代長子,也是永日化學董事長的李芳裕毫不避諱,家族成員難免會有意見不同,「但絕非重大衝突,否則早就上報了。」
至少到目前為止,李芳裕的話讓人信服。數字是最好的證明。自○九年起,永信連續三年每股獲利一直都站穩兩元,「這很不容易,健保年年砍藥價,國內藥廠去哪找這個獲利?」連競爭同業,杏輝醫藥集團總經理特助王惠弘都佩服三分。這是「兩代」協力傳承的成果。
 
尋找李家的企業傳承密碼,還是得回到四十年前,在李天德舉辦的永信杯排球賽裡,尋找答案。
「我父親也打過小白球,但為何最後選擇排球?」家中排行老四,現任永信投控董事長的李芳全曾反覆咀嚼,「因為這是一個需要團隊分工合作的運動。更重要的是,球場中間還隔著網子,不像籃球會產生肢體衝突。」
 
控股公司整合 分業不分家
領略到這一點,雖然永信的場上球員都是二代,但「合而不分」,退到「球場外」的李天德,仍扮演著場邊教練角色。
證明之一是,擺出戰鬥隊形的永信,在二○一一年轉型,成立投資控股公司。
「這個佈局就是分業不分家,」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薛明玲分析,有控股公司進行上位整合,就是希望避免家產家業愈分愈小的困境。
 
簡單講,投控像個大屋頂,事業單位是房間,整個運作模式就是,「李芳全負責拋idea,其他人帶回去cooking,看看可不可行?」李玲津說。
 
值得注意的是,永信投控的組織再造,另有戰略意涵。
「表面上,永信投控好像只是把原有的關係企業綁在一起而已,其實不然,」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王金來,掏出大聯大控股公司的架構圖解釋,「剛開始,大聯大也只有世平、品佳兩家而已,但現在已經有八個控股成員了。」
王金來研判,以穩健保守著稱的永信,很可能從過去的有機成長模式,走向購併成長模式,投控是為未來預留空間。
 
藥品統計機構IMS預估,全球藥品消費支出,在一六年將達到一.二兆美元。而過去備受壓抑的學名藥,將隨著專利藥過期,與各國政府希望減輕醫療支出負擔的雙重利多加持下,佔有三分之一的市場金額。
以色列全球第一大學名藥廠堤瓦製藥(Teva)亟欲搶佔先機,四處進行跨國購併,股價從○八年到一○年,暴漲八成。
 
與全球第一大廠搶商機
永信的雷達當然也搜索到這股趨勢,對於外界認為永信「溫吞」的刻板印象,李芳裕更不自覺拉高音量,「我們的海外佈局其實很積極。」
如果細數國內藥廠在海外佈局的深度與廣度,只有永信同時在美國、中國、東南亞、日本插旗。但更重要的是,海外是李天德早年培養下一代的戰場,也承載了二代的革命情感。
 
只要聊起海外,二代總有說不完的憶苦思甜。例如,早年為了佈局東南亞,永信一開始相中菲律賓,結果碰到軍事政變,李芳裕還差點淪為「海外人質」。
之後重心轉往政治環境較安定的馬來西亞,么兒李芳信一蹲二十七年,如今成為大馬前五大藥廠。○四年,永信東南亞控股在大馬掛牌上市,版圖更延伸到印尼、越南、柬埔寨。
 
被手足暱稱為「拿督」的李芳信,一直是他們推崇的通路專家,「沒辦法,因為有兩個哥哥讀藥學,我只好專心做通路,」為人豪爽的李芳信不吝於自嘲。
談起通路經營的祕訣,李芳信更是妙語如珠,「什麼是學名藥?就是你沒來,人家也死不了,不缺你一個;但之後你來了,賣的東西也和別人一樣,所以只能想辦法把別人嘴邊的肉搶過來。關鍵是解決問題的速度,只有速度比別人快,你才有多餘的時間,和朋友出去喝酒聊天。」
說笑之餘,只要回想起如何讓一個市場從無到有,李芳信立即正色,「打虎也要親兄弟。」
最讓李芳信印象深刻的是,為了耕耘人生地不熟的通路,他選擇幾家自認成功機率最高的對象洽談合作,卻把台商同業順天堂排除在外。但李芳全親自挽著李芳信的手投石問路,最後成功與順天堂合作,讓他喜出望外。
 
經一事、長一智,「你絕對要相信,就算意見不同,很可能是我提供的資訊不完整,他們絕不會害你、整你,」李芳信強調。
 
尚需磨合的家族共識決
永信目前雖然接班平順,但還是摸著石頭過河。「你看四兄妹一起接受採訪,是彼此尊重,也是還沒有真正的一個共主出現,是屬於集體領導,」旁觀者說。
講到集體領導,李芳全說最多次的關鍵字,就是「磨合」。
 
究竟有哪些東西需要磨合?
一是在投控董事會裡,家族成員堅持「共識決」。但誰都知道,共識決是天底下最難的決策藝術。
「尊重是大原則,」四人異口同聲地說,「吵一吵也無所謂,如果你聽完別人意見,知道大勢已去,就會識趣,沒必要堅持了,」李芳裕進一步補充,「重點是,決議之後,就不要翻案。」
聽起來,永信家族會議的運作,有一套眾人心領神會的遊戲規則。永信的「憲政秩序」,很像英國的不成文憲法,靠的是慣例與判例。
 
即便如此,共識決磨來磨去的時間成本,能否跟得上變動劇烈的產業環境?
李芳全坦承,共識決不是他們的苦惱,問題在於如何從「保守的共識決,變成積極的共識決。」
換句話說,透過共識決對內維持和諧還不夠,對外還必須快與準,才能發揮家族企業的戰力。
 
還有,如何在家族成員與海納人才之間求取平衡,也是尚待磨合的議題。
任教東海國貿系,擔任李芳全MBA指導教授的林財丁,在去年農曆年前意外接到李芳全的來電。
林財丁先前寄了幾本和前奇異總裁威爾許相關的書,李芳全主動致電分享讀後心得之餘,也大力推薦他正在讀的書《決勝人才力》。
 
這本書,講的就是接班。面對年齡紛紛上看五、六十歲的永信二代,李芳全的內心世界不難揣摩。
沒有李天德父子兩代,就沒有永信六十年的基業:但下一個六十年,永信是否還適合繼續複製所有權與經營權,都由家族成員一手抓的模式?
 
「製藥業要拚腦袋,如果外面的人才發現,招手的企業有家族天花板,那他會不會因此卻步?」林財丁提醒。
從內舉不避親,到製藥家族巨擘,如默克集團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模式,永信的集體領導班子,可能還存在著認知分歧。
 
究竟什麼是最符合永信利益的接班共識?這顆球,應該還懸在半空中。
當然,這些都不會只是李家的苦惱,後面等著接班的家族企業,都想看永信留給他們什麼教材。
 

台長: 讀.冊.人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