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9-18 00:05:16| 人氣4,687|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0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白露閱讀:百年企業的生存法則

 
白露閱讀:百年企業的生存法則
 
書名:百年企業的生存法則:向老舖學習長壽秘訣
 
作者:藤間秋男
會計師、稅務師、中小企業顧問、行政事務師,及財務設計師。
西元一九五二年生,一九七五年畢業於日本慶應大學,一九八二年設立藤間會計師、稅務師事務所。現為擁有一百五十位專家的TOMA顧問集團的法人代表。興趣為工作、美食、好酒、卡拉OK和觀賞音樂會。
 
【TOMA顧問集團】
擁有八位會計師、二十四位稅務師、五位國稅局局外顧問、八位社會保險勞務顧問、兩位司法顧問,與十位管理顧問等,總計擁有一百五十位專家的綜合顧問集團。集團創業至今達一百二十年。依據「開朗、活力、積極」的理念,強力支援企業,架構永續經營的組織。透過「一站式」(one stop)的特殊專業部門,由企業創業開始的節稅對策,到如何對應稅務調查、做出合理的會計、能獲利的體制、經營計畫、人事勞務計畫、事業繼承、接班對策、如何活用資產……等,TOMA架構出的事業體制,可以快速對應所有的問題。
 
譯者:呂美女
西元一九五七年生,日本上智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
譯有《5∕8人生黃金律》、《即戰力》、《邏輯寫作力》、《品牌DNA》、《稻盛和夫的哲學:人為什麼活著?》、《稻盛和夫的中小企業經營塾 》、《敬天愛人》《聖經中的友情》、《一個人最好》、《感受力》、《閱讀整理學》等書。
 
內容介紹:
什麼樣的企業能夠超越困境、化危機為轉機,並且讓企業壽命活過百年、永續經營?
日本是全球擁有最多「百年企業」的國家。根據統計,日本國內超過百年的企業已超過兩萬多家。這些經歷一、兩百年時光而不衰的企業,在漫長的時間裡,必定會遭遇各種激烈的變化與危機。然而,根據調查,目前企業的平均壽命卻不超過30年。究竟為何會有這麼大的落差?現今的企業又該如何向這些百年企業、老舖學習長壽的秘訣呢?
 
在本書中,將從各個不同的面向,詳盡說明企業永久經營的秘訣,包括如何積極用人、建立營利模式、訓練經理人和接班人等;有理性的商業戰略,也有感性的人情義理。書中引用了相當多百年,甚至三、四百年的企業為例子,告訴讀者老舖企業的行動模式有何不同?又如何展現「陀螺」式的經營,在堅持理念的同時,還能與時俱進地進行改革?
 
作為百年企業法人代表,作者希望能透過本書分享企業永續長存的願景與方法,在大環境嚴酷的現今,帶給企業及個人「開朗、活力、積極」的力量。
 
本書特色
經歷時間的歷練與挑戰、學習化危機為轉機
顛覆企業壽命不過30的理論,創造企業永續經營的秘訣!
企業想要存活一百年,就需要具備能跨越困難的力量。因為在一百年當中,必定會面對無數困難的情況,像大地震、戰爭、全球經濟變遷等等。許多預期不到的事件也可能發生。企業如何跨越這些困難,也就是企業能否存活下去的分水嶺。本書所介紹的,正是從各個面向來分析與探討,企業要存活過百年的經營秘訣。
 
目錄:
推薦序 具備王道精神的經營理念,是百年企業的生存法則 施振榮
推薦序 歷史淬煉、熠熠生輝的百年企業 林信義
訪問導讀 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經營百年企業,最重要的是領導
訪問導讀 GE台灣執行長許朱勝:要成為百年企業,必須有機成長 為何看不到眼前懸崖?
訪問導讀 台大副校長湯明哲﹕專業經理人要自求多福,進行多角化經營
 
序章 日本人擅長創造百年企業
■ 日本是全球擁有最多「百年企業」的國家。
■ 日本人是擅長持續作業的民族。
■ 體貼其他企業,自己也會長命。
■ 用良好的型態交棒。
■ 四百九十歲老舖,虎屋的話令人感動。
■ TOMA集團創業一二O年。
■ 父親跨越危機,交棒給我。
 
第1章 百年企業與眾不同之處
■ 企業壽命三十年。
■ 經歷四代才能撐過百年。
■ 向老舖企業學習長壽秘訣。
■ 老舖企業的行動模式有何不同?
■ 老舖企業展現「陀螺」式經營。
■ 老舖企業極端重視家規與經營理念。
■ 老舖企業擁有的家訓與經營理念。
■ 堅持理念,同時進行改革。
■ 老舖企業每天開發先進的新產品。
■ 採取守勢,必輸無疑。
■ 徹底執著商品的品質。
■ 徹底做到顧客第一。
 
第2章 什麼企業能超越困境?
■ 震災時,老舖總經理的思考法。
■ 也有企業把責任推給地震。
■ 地震後,立刻借週轉金的企業。
■ 有些企業的員工,地震後才開始產生使命感。
■ 不少員工在地震後,提高對企業的信任。
■ 有人地震後才啟動能量,開始努力工作。
■ 危機,讓老舖企業更加茁壯。
■ 只跟一家大企業交易,風險很高。
■ 百年企業用長鏡頭探究經營。
 
第3章 一切依總經理而定
■ 業界環境再差,還是有企業賺錢。
■ 總經理一直掌控業務的企業,很難成長。
■ 試著讓員工去做,總會有成果。
■ 總經理一直怪罪員工,企業很難成長。
■ 如今的主要幹部上班,反倒是總經理比員工還早到。
■ 總經理的器量,決定企業的格局。
■ 總經理有決心,就能改善經營體質。
 
第4章 架構出能賺錢的機制
■ 賺錢的企業,一定有獲利的機制。
■ 顧客曾要求降價嗎?
■ 可以採用不同的銷售方式。
■ 勢必成功的經營方式。
■ 找到同時讓人生、工作成功的公式。
■ 何謂提升獲利的三大要素?
■ 「招式」無限多。
■ 一口氣提升三千萬日圓的利潤的企業。
■ 地震後,立即採行對策的企業。
■ 一味降低人事費用,風險很高。
■ 好企業隨時尋求好的客戶。
 
第5章 企業留得住人,就能發展
■ 後藤新平的「留得住人,才是上策」。
■ 徹底培育人才。
■ 讓他想、讓他說、讓他做、讓他反省。
■ 「打雷卡」與「微笑卡」。
■ 用「打雷卡」蒐集客戶抱怨。
■ 用「微笑卡」褒揚員工。
■ 給員工公正的評估。
■ 每天,對員工說一百次「謝謝」。
■ 調查員工的滿意度。
■ 五年後,想成為什麼樣的員工?
■ 企業內的人才應「保持年輕」。
 
第6章 如何交棒給下一代
■ 企業無法存續,會造成麻煩。
■ 九十歲的總經理,沒問題吧?
■ 老舖企業的繼承,從小開始。
■ 年輕時,到外頭的企業磨練。
■ 做好接班人養成計畫。
■ 考量接班時間表。
■ 讓接班人擔任總經理室秘書,傳授帝王學。
■ 能否當保證人,是能否當總經理的決定因素。
■ 讓繼承人儘早有所覺悟。
■ 銀行最討厭哪一種繼承人?
■ 讓繼承人及早接班,磨練總經理的感覺力。
■ 安排年輕員工跟繼承者一起學習。
■ 一起擬定經營計畫。
■ 互相容忍,避免父子爭吵。
■ 繼承者如果想「超越父親」,就完了。
■ 繼承者需秉持的鐵則為何?
 
第7章 利用控股公司與下一代連結
■ 義大利的企業,幾乎都是家族經營。
■ 家族內鬥爭,也會影響經營。
■ 何謂控股公司?
■ 世間不缺乏小企業總經理的人才。
■ 利用分公司確認權責範圍。
■ 控股公司的制度還有問題。
■ 有機會晉升總經理,可以讓員工充滿幹勁。
後語
推薦序:具備王道精神的經營理念,是百年企業的生存法則
追求企業的永續發展,經營企業成為「百年企業」是許多經營者努力的目標。當然,要成為百年企業,我認為,很重要的是,經營者要具備王道的精神。而王道精神的核心信念,首先就是要「創造價值」,同時追求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平衡」,如此,企業方能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對企業經營來說,「創造價值」是生存的基本條件,如果企業不能為客戶創造價值,就會被市場淘汰。而且,企業所創造的價值還要能與時俱進,隨著時間的變遷,市場的需求會改變,原本的產品或服務所能創造的價值就會發生變化,可能變得沒有價值。
 
創新與分享
另一方面,也可能因為市場上的其他競爭對手都已學會,也都已提供相同的服務,在供過於求下,原本的產品或服務也會貶值。
因此,要能成為百年企業,經得起市場改變的挑戰,企業就要不斷創新、變革,才能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滿足客戶的需求。
 
企業在成功創造價值之後,下一步要思考的則是,如何將所創造的價值,與所有的利益相關者分享,如果企業沒有創造價值,則一切都是空談,但在創造價值之後,很重要的是利益平衡,讓所有的參與者能分享利益,如此才能永續。
 
企業領導人或經營者如能有此王道的基本價值觀,加上不斷培養足夠的經營能力,更重要的是,百年企業一定要建立起機制,將企業的價值觀念深植人心,並有制度地培養接班人才,如此,才能讓企業不斷傳承下去。
 
對於作者在書中提到的觀念,我也十分認同。諸如要成為百年企業,經營者要有與產業相關者「共存共榮」的觀念,這與我所提的王道精神相符,經營企業要考量利益相關者的平衡及利他才能永續。
 
佈局的要領
我也認同,企業在平時就要讓接班人才能有所磨練,等待企業營運不錯的情況時,再讓接班接手,如此,將有助接班佈局順利成功。
以宏碁為例,宏碁都是長時間培養接班人才。例如,1992年進行的「群龍計畫」(目標在全球培養100位總經理人才)、「21 in21」(指21世紀要有21家上市公司)等等都是超過十年的人才培養計畫,才讓企業的傳承能順利進行。
 
此外,在社會不斷進步下,相較於企業如果不成長、沒有創新變革,經營很快就會面臨挑戰,反觀要成為「百年老店」則相對容易。因為,相較之下,經營較為單純,只是一家「店」,例如,提供吃的,這樣的基本需求較不會改變,規模也往往只是老闆加上幾位夥計,相對客戶也較少,經營單純得多,相對經營的挑戰較小。
 
只不過,百年老店還是會面臨現代化企業的競爭。新崛起的企業競爭對手或新的經營型態發生,都會改變老店既有的生態,如果行業的生態已轉變,老店仍不願意轉型升級,遲早還是會被淘汰。
 
王道的精神
總結來說,不論是百年企業或百年老店,關鍵的生存法則就是王道的精神。
宏碁每次進行企業再造,都是遇到所創造的價值不足的問題,因而需要透過再造來重新建置利益相關者的誘因。而能否克服企業面臨的挑戰,關鍵也在運用王道觀念,當面臨典範轉移時,企業過去讓利益平衡的機制,也要有所改變。
 
本書作者分享許多百年企業的成功之道,這些百年企業的經營理念與做法,有許多值得大家學習之處。相信經營者如果能輔以王道精神的基本觀念,定能有助於企業的永續經營,讓台灣未來出現更多的百年企業與百年老店!
 
施振榮(宏碁集團創辦人/智融集團董事長)
 
 
推薦序:歷史淬煉、熠熠生輝的百年企業
為什麼很多企業「長不大,活不久」?
日本擁有世界最悠久的皇室,明治年間由巖垣松苗所撰寫的「日本國史略」一書就曾提及「自天照皇太神創業垂統,而神武天皇初都中國一統天下,歷正天皇正統一系,恆萬世而不革」,萬世一系的天皇族系迄今已延續125世,不像其他國家因朝代更迭而有所變更,展現出日本重視永續性精神與文化的思想根源。
 
而這樣的思想精神也就造出日本成為全球擁有「百年企業」最多的國家。日語中的「老鋪」,日文漢字讀音為「□□□(shinise)」,而「老鋪」的語源是由「仕似□□」 而來。「仕似□□」原是指模仿動作、事物,衍生為仿傚著上一代從事商業交易行為,傳承為代代相傳的家業。
 
曾看過一齣名為「花嫁的□□(旅館花嫁)」的日劇,主要描述婆媳為了金澤百年老鋪旅館「神樂屋」經營生存而努力的故事。而劇中的「神樂屋」乃是借用同樣位於金澤,創立於1890年的料亭旅館「山乃尾」為舞台。
 
「山乃尾」的初代主人太田多吉相當知名,素有「北陸一等的名物男、金澤的國賓與茶會的偉材」等雅稱,目前,「山乃尾」是由第五代接手,名稱雖然從最初的「山的尾」改為「山乃尾」,但發自內心的待客之道,以及堅守創業之初以來的「一客一亭」的經營理念卻未曾改變。如此用心款待的極致精神,就是老鋪旅館得以流芳百年的原因。
 
人才是根本
本書的作者藤間秋男為日本TOMA集團第四代的經營者。TOMA集團迄今已經營一百二十年,成為日本的兩萬家「百年企業」之一。
「百年企業」所代表的是,企業能夠長久經營而不停歇。但因為環境變化快速且愈加嚴峻,企業營運過程中,也可能遭遇各種困境與衝擊,除非企業能夠擁有強的敏銳度與執行力,隨時抱持高度的危機意識,能夠在面對驟變環境時,快速的調整公司步伐來應變,否則要能夠達到「百年企業」還真不容易。
 
然而,強的敏銳度與執行力都需要『人才』,這是企業的根本。
「百年企業的生存法則」一書中,提出重視理念與人才的企業,可以持續經營達一百年、兩百年。相反地,既沒有理念、也不重視人才的企業,就算眼下的業績很好,也不會長久持續,最後一定會走向衰退。
我常提到中國文字相當有意思,「企」=「人」+「止」,表示沒有了人才,企業也就停止了。
 
我的企業經營理念中,土地、廠房或機器設備、市場與技術都是用錢買得到,唯獨只有『人才』無法買到,因而企業最終的決勝關鍵,就在於人。我過去也常對員工說:「接任職位的那一天起,就要思索,如何培養一批可能的接班人,懷著交給下一任(代)的想法。」
 
員工除了技術能力的養成之外,也必須要能夠認同企業的理念與文化,作者則是針對企業經營者加以描述,企業經營者工作任期大約是二十五年,如果要達到「百年企業」意味著經營者需要傳承四代,百年企業的總經理幾乎從就任的第一天,就開始懷著「交給下一代」的想法,並用這種心情來經營。
 
變與不變
企業經營有「變」與「不變」的要素,企業的「變」是指應用的策略與方法,要隨時代環境而改變;而企業的「不變」,則是企業存在的價值與成功的基本要素不會改變。
 
書中提到比例幾乎高過五成的老鋪,從未變更過他們的經營理念(家規、家訓等)與「暖簾」(招牌、品牌)。在本書中,所提及老鋪企業以「陀螺」式經營,相當令人玩味。所謂「陀螺」式的經營就是,把陀螺軸心視為經營理念與品牌,而陀螺的上半部是經常變化的部份,也就是事業內容(產品)與銷售方式(經營模式),必須隨時展開創新的能量來轉動。
 
陀螺的軸心轉動需要用到向心力,經營理念及招牌就是向心力,陀螺的上半部的轉動則需用到離心力,即意謂必須與時俱進的改變,也就是時時刻刻都在創新,這也是老鋪得以「老而不朽,歷久彌堅」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京瓷的創業者稻盛和夫在經營上的獨到之處,令人相當欽佩,他曾提出人生工作結果=思考方式×熱情×能力的方程式,也可以應用在企業經營上。在工作上,除了看員工的能力之外,支撐起員工的思考方式也就經營理念(家訓),能夠帶動起員工的使命感,相對地,員工的工作熱忱,也會隨之提升。
 
在擔任工研院董事長時期,我曾大力推動著鼓勵「大膽創新、允許失敗的文化」,以帶動原創性的Major Impact,進而致力於前瞻性及應用研究,將長期累積的成果商品化,進而轉化為實質且具有創新內涵的經濟效益,由技術的「追隨者」轉變為「開創者」,成為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
 
如何把商品或服務加以差異化,創造出我有,但你沒有;你辦不到,我做得到的與眾不同的「特色」,乃是企業得以百年長青的關鍵所在。
 
開創藍海
企業需要擁有其他競爭對手所沒有的競爭力,企業才能夠長久經營並持續創造利潤,但競爭對手也會模仿與改進,這表示任何的競爭優勢都有其「時間性」與「相對性」,必須仰賴企業內部優秀的人才,不斷的腦力激盪與思考,讓企業不停精進並能具多元的競爭優勢,如此,才能拉大與競爭對手的領先差距。
 
企業獲利極大化,要從「降低成本」與「提升附加價值」兩方面著手。「降低成本」僅是基本的必要條件,但也有其極限。「提升附加價值」才是真正可讓企業繼續維持獲利的思維。顧客在購買產品或服務,其實是在購買價值,企業發展當然需要以顧客的角度思考,才能提供出顧客真正所需的東西,若只是提供與競爭對手相同的產品或服務,將會陷入價格競爭的紅海之中。
 
台灣也有許多以經營糕餅、食品或小吃的百年老店,這些百年老店多數是以家族經營,目前也應該傳至第三代或第四代經營者了。
這樣一代一代所傳承下來的「古早味」,不僅僅是美食,更包含讓客戶前來消費的同時,能夠感受到當時濃厚的人情味。這樣的「古早味」,其懷舊文化讓消費者趨之若鶩,店家生意雖然興隆,但部份的百年老店卻面臨到無人繼承的窘境。
 
《百年企業的生存法則》一書中,列出了日本百年企業與一般企業界,經營上的不同之處,更描述多數日本百年企業的共通經營法則。透過藤間秋男的這本書,相信讀者可以從中學習到為何日本可以擁有全球最多的百年企業,並創造出「基業長青」的百年企業。
 
 
林信義(前經濟部長.行政院副院長,現任廣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訪問導讀: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經營百年企業,最重要的是領導
文:莊素玉
Q:看完《百年企業的生存法則》這本書,您認為,最值得學習的觀點是什麼?為什麼?
A:這本書解析了領導人的人性。領導人若不具備那種人性,根本不可能領導一個企業。
作者將領導說得很徹底,層次極深。要經營百年企業,最重要的是領導,而不是產品。試想,自古以來,產品留下多少啊?只有領導,才能產生好的決策或策略。
 
我曾寫過一篇文章。大意是:「台灣的百年企業,其實都不是什麼好企業。因為,那些繼任的後代子孫,通常沒有創意,也缺乏活力。只是守住老祖宗原來創造的產品,完全不更動,然後,稱這種叫百年企業… 。依我看,這不是百年企業,而是保守傳統的企業。」
 
我認為,能讓企業發揚光大、讓大眾看見新風貌,公司本身夠有趣,才叫百年企業。
台灣的企業,不管哪一種行業,現象都一樣。一百年前的營業額和現在一樣。這些企業只要傳給長子,傳個三代,不就百年了嗎?觀察那些企業的繼承者,都一樣。
 
有一陣子,我曾找那些百年企業的繼承者演講。台灣的百年企業大概有三十個。我發現,他們之所以守住百年企業,理由是,沒有做太大的變化。
 
但是,我的想法是,有變化,才能持續發展;有新風貌、對社會有新的意義或貢獻,才能稱為千、百年的企業。以此類推,一個家族,只要世代耕田,那麼,幾百年下來,他們也可叫做百年企業啊。
但是,如果他們能從小小的農業合作社,做出一個大型且統一的晒穀場,依此新風貌而改變了社會,才叫做百年企業。所以,依我的看法,台灣很多百年企業,根本就不符合標準。
 
日本的企業竟然有維持千年以上的?真不簡單。對日本人來說,百年,根本不算什麼。日本人較奴性,比較願意服從,也較注重傳統倫理。如果父親讓老大接班,底下的弟妹,就不會去爭。
 
以前的中國,也是如此,歷代皇帝都從嫡長子開始繼承。所以,民間的社會,也讓長孫繼承事業。
現在台灣有一些百年企業,由於有些繼承者從國外留學返國,思想開放,開始致力於改變產品。這些活力,從他們身上看得到。他們的父親,卻一點活力都沒有。
 
依我看,這些百年老店的第二代,有一半會接班,而部分接班人,會成功的只有二五%,這樣,就已經很好了。他們會將新的力量注入企業,形成新的經營與行銷手法。這是好的。
現在的這些百年企業,有些是做觀光工廠的,從事觀光的百年企業,至少有十幾家。他們去國外學習,然後,再把所學的帶回來。
 
台灣有一家做毛巾的企業,做了四、五十年,從父親那個年代就開始做。結果,他兒子學成歸國後,竟然把毛巾做成蛋糕的形狀,跟真的蛋糕一模一樣,看起來就好像真的可以把它拿來吃。
之後,他還把企業變成一個觀光工廠。兒子做了各式各樣的蛋糕毛巾以後,還外銷到全世界。所以,現在,新一代百年企業的年輕繼承人們,已經開始變化了。
 
Q:但是,這些僅止於觀光工廠?
A:觀光工廠只是一種表徵。
第一、他們的產品必須是新產品。
第二、他們必須改造內部的美感。
第三、他們必須開始與外界聯絡。
這是全面的改變,如此做,才能變成一個觀光工廠。
 
要與國際接軌
Q:您認為,他們將這些表徵改變以後,內部還需要再做些什麼呢?
A:我認為,如果他們能與國際接軌,就更好了。
我們先不管營業額多少,它能夠賺進三、五億台幣,就已經很不錯了。如果能因此走上國際,也算是為台灣爭光,替他們家族,也算是爭一口氣。
 
Q:要如何與國際接軌?
A:關鍵是,如果領導者有國際的經驗。例如,他有出國留學過,就會想要國際化。反之,若沒有國際經驗,今天,有外國客戶來訪,他會害怕,因為不懂英文,不知如何應對。
所以,這也是我為何一直強調:出國留學的重要。
 
Q:經營王品集團以來,是否遭遇過什麼危機?如何克服?請舉幾個例子。
A:如果是舊店比舊店,我們是每一年都在成長,我覺得這樣很好,因為是在擴大客人量。我經營王品集團十九年,企業壽命算還很短。經營之後,我只能說,步步驚魂哪…。因為,只要一個決策錯誤,公司就完蛋了;一個價值觀錯誤,公司會衰敗。
 
所以,我很認同張忠謀說的一句話:「一個企業要長久,企業文化一定要建立得很好。建立好的企業文化,就能保障企業生存二十年以上的優勢。」
所以,有的企業家,都認為自己是對的。因為他若不這樣想,是活不下去的。愈大的企業,愈是聽不進消費者的話。他們會認為,自己努力了那麼久,怎麼可能因為你的一句話,就推翻一切呢?
我們刻意不引進資深老主廚,因為人會凋零啊,這樣,我們也變成家族企業了。人會改變,也會變節啊。這樣,我們的企業文化就做不起來了。
 
比較幸運的是,因為我們做多種的品牌。以往,做多種品牌的,不管是台灣或國外,沒有一個會成功,但是,我們是史上絕無僅有的。
連麥當勞也一樣。麥當勞一直想朝多品牌的方向發展,但沒有成功。消費者會覺得:做漢堡,就專攻漢堡吧。
所以,我們很訝異,為什麼我們做牛排,也做鐵板燒、炸豬排、燒烤和火鍋,卻都一樣成功?不僅我們自己,很多學者也覺得不可思議。他們說:「一個品牌要成功,營業額至少要達五億台幣以上。」
我們所做的,是對應消費者的需求,消費者要的,我們才給。消費者若要外出用餐,一定會選擇可靠的餐廳,就是王品。這表示,我們的企業文化讓消費者認同,因為信任,消費者才會來光顧。
這也印證了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所說的「企業文化」。提供誠信給消費者,也讓同仁有安全感。
 
還有,我們成功的要素是:價位不高。
舉例來說:西提牛排,八道餐五百元,價位定到最低。看似虧本,但還是有一○%的利潤。這種策略無人能及,由於規模龐大,所以,永遠具備優勢。我們將經濟規模和企業文化,做到一種完美的境界,節省了成本,然後,全部回饋給消費者。
 
目前,我們面臨兩個危機。第一,會覺得自大。目前,沒有一個類似的餐廳,讓我們感到生存受威脅。沒有敵人,所以,我們會自大。
第二,餐廳隨時處在客滿的狀態,客人不缺。我擔心,同仁會因覺得驕傲,而不懂得珍惜客人。
談到個性小店,我認為,他們營業額不會擴大。你看福華那種大飯店,他們的房間數,是比那些小民宿多出一百倍以上啊。那些小民宿,只能當成你個人藝術修養的收藏,或是你退休後的安身立命之處,無法當作事業。並不是說他們沒有未來,而是說,他們不能將經營小民宿當成終身的事業,他們只能當作個人文創的藝術品。
 
我將王品當作員工的事業,而不是我個人的事業。我有個條款啊,就是我的小孩,以後絕不能進入我的企業,絕不可以在我的公司工作。
我一直鼓勵在外工作的兒子,我說:「所有你現在忍受的沮喪與痛苦,都會成為你未來成功的果實。」一直以來,我都是住那種月租一萬七的房子。我認為,不要忘記初衷,我們不是要變成那種高尚高貴的人;我們要做過庶民生活的人。這是我們企業文化最重要的一點。自己不過庶民生活,就永遠不懂庶民生活。
 
因此,我們餐點一定都是做平價,貼近庶民生活的。我們不會去做那種一套三千元的餐飲。
我也希望企業能夠長久。我認為,有兩個方式,能讓企業永續發展。
第一,一定要把「企業文化」塑造得很普遍,讓每個人都擁有這種價值觀。以後,萬一有人想改變,也很難。
第二,企業一定要民主化。讓每件事,都透過大家的表決,投票決定。我認為,這兩點很重要。
目前,我正朝這兩個方向努力。讓每一個人都有同樣的價值、看法與意義,如此一來,將來就不會有人想改變我們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絕對是成功的關鍵。
我受勤益科技大學創校校長的影響很深,這也是為何我將我大半財產捐出去的緣故。
 
將校產捐出的人
創辦者兩位老夫妻是外省人,七十幾歲時,他們發現,對學校、學生和教育有使命。兩人最後決定把學校捐給政府,那時,他們是零負債,那個學校大概值五十億。他們說要無條件捐給政府。然後,我聽說此事,就馬上請他們兩人來演講。後來,我跟他們變得很要好,也跟他們學到很多。
 
當時,他們要捐出的前夕,有一個財團跑到他們家,拿一張空白支票,說:「你們自己填,一百億之內,隨你們填。」原來,那個企業家,要花錢把學校買走。那個財團現在倒閉了。這是大概二十年前的事情了。
隔天,那對老夫妻很掙扎,考慮了許久,然後,很快地通知教育部說,他們馬上要捐出。後來,他們把學校捐出去了。五十億喔,沒有任何貸款的學校,就這樣捐出去了。
 
我受此事影響很大。你說「愛台灣」,但他們可是外省人哪。現在,他們兩老都過世了。我去參加那位女校長的告別式,還上台致詞。那天,我告訴媒體說:「我捐八○%的財產,也是受校長影響很大。因為,她能如此愛台灣,並沒有把任何財產留給自己和下一代。」
一個學校那麼大,三百坪,竟然連死了以後,都沒有留給自己的孩子。還成立一個獎學金,也是一樣捐給學校啦。我說:「這簡直是大愛嘛。」
 
在她過世前兩個禮拜,在醫院,媒體去採訪她。他們告訴她:「你影響一個人了。就是戴勝益。」她聽了,也很感動。結果,兩個禮拜後,她過世了。
 
日後,我成立了一個基金會,給一萬個小朋友,每人每年五千塊獎學金,去年開始辦。百分之五十的財產捐給這些小朋友,另外百分之三十,就捐給公司同仁。因公因私,而不能工作的,我給他們每人每個月三萬;家裡有緊急危難的,我給他們十萬到三十萬不等,我都是一直在給。公司通常福利有限,都是給撫卹金之後,就沒再給了。但我這樣做,就能夠持續照顧他們一輩子。現在,公司就有兩位同仁,由我每個月資助他三萬元。
 
王品的「企業文化」是,「敢拚、能賺、愛玩」。我鼓勵員工利用暑假出國旅遊,培養他們的膽識。我們公司有學分制,讓員工去爬百嶽一個學分;游泳也是一個學分;出國旅遊,每去一個國家就一個學分。
 
我為何那麼鼓勵他們去爬高山,原因是,如果他們沒有膽識去做冒險的事情,那他們做事便會愈趨保守。雖危險,但要培養膽識。我們的核心能力一定要與一○%的能力掛鉤。
 
敏感覺察市場變化
Q:企業要活過三十年或活過一百年,各會面臨什麼危機?
A:我認為,危機絕對來自於,無人察覺到的市場變化。
當市場一轉變,而你卻沒有體察到… 。就像諾基亞手機沒有察覺到觸控螢幕的時代已來臨那樣。
我們真的很幸運,從以前到現在,改變並不大。我認為,市場不是按照比例在分配,是依照強弱在分配。餐飲業比較不會面臨市場改變的窘境,這也是為什麼說我們很幸運的理由。
 
Q:本書第一章提到,日本這些超過一百年壽命的老鋪企業,所展現的是「陀螺式經營」,即軸心是維持不變家訓、經營理念。但是,技術、產品研發等企業經營手法,卻必須日新月異、不斷改變,就像滾動中的陀螺一樣。否則採取守勢,必輸無疑。您如何看?
A:我的看法正好相反。當初,我的想法是,以後,一定要把王品永續經營的法則,刻成玉璽,一代傳一代。只要民主的機制與企業文化延續下去,就不需要管那麼多。
舉例說明。日本的企業,當初屬意要照顧員工一輩子。在當時,這種想法沒有錯,但現在想想,卻是不對的。因為,當公司需要整頓、改變的時候,卻沒有空間做調整,那麼,公司會倒閉的唷。
 
下一代經營者,當面臨好或壞的時候,自然會有所選擇。
「家訓」,會讓下一代經營者的發展空間變小。因為,你無法限制五十年、一百年以後,王品的董事長還會照著你現在的經營理念經營,這是很不公平的。你不能跟繼任的接班者說:「當初,王品的創辦人是如此交待的…。」這麼做,後繼的接班人將無法有所作為。
所以,我不會有「家訓」。
 
Q:本書第一章也提及,「松下幸之助說,如果確立企業的經營理念,經營就成功一半。」、「幸之助說,能創出經營理念這項絕對條件,以及創造一個讓員工發揮個性的環境,就達到八成的成功了。戰略與戰術,只不過是剩下的兩成而已」。您認為呢?若您同意,可否舉王品集團的實例說明?
A:王品現在的企業文化和經營理念,都很清楚。
我只是不希望,將來的接班人延續我現在的經營理念。但是,要是現在沒有經營理念,那麼,員工會無所適從。所以,關於松下幸之助講的話,我個人認為,只對了一半。
 
松下說:「如果經營理念清楚,那麼,事業就成功了一半。」我倒認為,「經營理念雖很清楚,但是,還要找到一群人,願意接受與徹底執行這個經營理念,這才叫成功了一半。」
很偶然地,我聽到一句話:「你的理念,如果大家都同意,那叫做『願景』;你的理念,如果大家都不同意,那就是你個人的『狂想』」。「願景」與「狂想」可是天壤之別喔。
我們的理念是,無所畏懼、有膽識,把事業做下去,就對了。
 
Q:本書提及企業的經營,要徹底做到顧客第一。您認為,若做到徹底的顧客第一,有何困難?請舉例說明,您的企業,如何徹底地做到顧客第一?
A:顧客只要有任何抱怨,我們都不會跟客人多做解釋,只是不斷地道歉,不會強辯。而且,會跟客人說:「對不起,我們會再改進。」
有一半的抱怨,是客人當下負面的情緒所造成。但是,我們還是一直說「對不起」。一個月裡,通常會接到四百通客人的抱怨電話,其中,有兩百通是因為受委屈的關係。
我都跟專門處理這些事的客服小姐們說:「忍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Q:當您面對這些抱怨的顧客時,該如何做到顧客第一呢?
A:顧客不是來跟你爭道理,他們是來發洩情緒的,就讓他們發洩吧。因為,他們來店裡消費。
有句話:「抱怨的客人,是天使的聲音。」一般人認為,抱怨的客人,根本是來找碴的,但我們卻認為,他們傳達的是天使的聲音,我也一直強調這一點。
無私的心胸,才能無私地開創
 
Q:本書第三章提到,總經理的器量,決定格局,您對此有何看法?再請問,一個企業的掌舵者,該有什麼器量?
A:有無私的心胸,底下的員工,便會無私地開創。舉例來說,若他們賺的錢,都變成我與我孩子們的財產。你認為,他們做得甘心嗎?當然不甘心啊。因此,老闆無私,底下的員工,才會無私地開創。
 
Q:那您如何做到這種無私呢?
A:無私的人,就要跟無私的人在一起。多結交一些無私的好友,因為,只有無私,可以影響無私。
 
Q:您相信真如書中所說,只要總經理或一個店面有決心,就能改善一個企業或商業的經營體質嗎?能否舉王品的實例說明?
A:以王品來說,有一半的因素是,來自於公司給予的資源。
這些資源很強,公司才得以改進。另外一半的因素,是靠決心。有決心要改變,公司的資源自然地便會靠過去。
司掌權者的企圖心,也很重要。今天,如果我是一個有氣無力的領導者,問我問題,都答不出個所以然,那麼,對王品,當然會有所擔心。
所以,我很堅定,我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企業的長久,取決於老闆的道德
Q:本書第四章提到:「找得到同時讓人生、工作成功的公式。」可否舉王品的實例說明,何謂王品的人生、工作成功的公式?
A:以一個領導者的身分,我常講的一句話是:「企業的版圖,取決於老闆的能力;企業的長久,取決於老闆的道德。」這是我的成功方程式。
 
老闆的能力高強,事業很快會成功。如果能力與道德都很強,就會造就永續的千年與百年企業了。若具備道德,但能力很差,那麼,企業不會壯大;反之,若能力很強,道德卻很差,企業也不會長久。
我們的價值觀是:「健康大於快樂,而快樂大於成功。」
 
Q:本書第五章也指出:「後藤新平先生的名言是『留下財務屬下等,留下事業屬中等,留下人才是上等行為。』您如何培育人才,能否舉實例說明?
A:我不只留下人才,還留下典範。所以,我很贊同古人說的:「立功、立德、立言」。
我把王品經營好是立功;把部分財產捐出是立德;而我寫了很多好文章,是立言。
我認為,最上等,不是留住人才,而是留住典範。培養典範,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培養人才,有兩點,很重要。第一點,賦予他們安全感,才是留住人才的方法。要有安全感,首先,一定要經過兩個程序:1.財務公開2.透過辯論以後,再經由投票表決。如此,人才才會有安全感。第二點,公司要發展,好人才才會留下來。如果一個雖穩定卻無發展的公司,好人才還是會離開。因為,儘管做得再好,這些人才仍會認為,待在這種公司,毫無未來可言。
總歸一句話,公司要發展。這就是為什麼每一年,我都要求公司要有三○%的成長。
 
Q:本書第七章提及,利用控股公司讓下一代接掌企業集團的做法,如何?也就是說,您的第二代接掌的是控股公司,而專業經理人則去擔任一家家子公司的總經理,您覺得如何?
A:我希望,我的孩子以後能發展自己的事業,把重心放在新事業,那才是對的。
因為,我不希望他們以後因透過繼承我的股權,而影響公司,那是不對的。兒孫自有兒孫福,想那麼多,沒必要。(吳雨蓁整理)
書摘:
■ 體貼其他企業,自己也會長命。
探討為何日本擁有這麼多的百年企業?我認為,理由應該不只是日本人擅長持續作業,而是因為日本企業還具有不會只求自己生存的狹隘思想。由事實可以觀察到,百年企業的交易對象也同樣是百年企業,這樣的情況在日本並不新鮮。
 
換句話說,這些老舖不只關心自己,也期待材料供應商或向自己採購的客戶,一起向前發展,大家都越過百年的波浪存活下來。我想,這就是日本的百年老企業數量,比起其他國家超出很多的最大原因。為人著想、不自私,我認為這是日本人的優點。在東北大地震發生之後,事實也顯示,許多災民自己深受痛苦,卻還是很體貼周遭的人群,進退之間力求合乎禮儀。海外媒體見到這種情況無不感到訝異,紛紛報導日本人在震災時的種種行為。
日本人是那種不會只顧私利、擅長與周遭的人取得合作、一起追求繁榮目標的民族。這種精神所做出的最好體現,則是那些被稱作老舖的日本企業。
 
老舖企業不但具有讓人想接近的魅力,也具有體貼他人的心,此外也具有能跨越多重困難的智慧。老舖的身上,一定有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吧!
期待自己所經營的企業走向繁榮,我想,最好的方法不就是向已經存活百年、累積實績的老企業學習嗎?
為達成此目的,我曾透過個人的交情登高一呼,將百年企業的多位總經理們聚集起來,由二○一○年開始舉辦兩次老舖企業的演講會,取名「為創立不倒的企業,直接向百年老舖學習」。
演講會上的論述,在在都是值得參考的資訊。請容我在隨後的章節裡逐次介紹。
此外,藉由工作的性質,我也實際見識到許多倒閉的企業。在聆聽過多位百年企業總經理的演講之後,我的腦海中,對百年企業與倒閉企業兩者之間有何不同或特點,所持的印象就更加清晰鮮明了。
 
然後心中明顯浮現「原來是這樣成了百年企業」與「原來這樣就非倒閉不可」的對比印象。 本書若能如實地將這樣的印象傳達給讀者,就是我的榮幸了。畢竟,企業能夠長久生存,一定有其獨特的理由吧!
■ 用良好的型態交棒。
有關百年企業存活的具體理由,我會在後面的章節一一細數。其中只有一點我想在此先提到,因為幾乎所有老舖企業的經營者,都會提到這項重點。
重點就是「先磨練出人才,在好的狀態下傳承給下一代」。
也就是說老舖企業的經營者,在經營企業時,腦中必須經常思考「如何跟下一代連結」這個問題。
因為無論經營者多麼長壽,也無法在自己這一代之內完成百年的經營。就算經營者二十歲就當上總經理,而且一直經營到九十歲,前後也不過是七十年。因此無論是哪位經營者,除非交棒給下一任,否則企業根本無法持續百年以上的經營。
較常見的情況是,以總經理身分從事第一線職位的工作任期,大約是二十五年到三十年之間。因此,除非創業者心中經常考慮到「傳承給下一代」,否則很難讓企業持續經營一百年以上。
但是也有不少經營者辯稱:「說得倒輕鬆,我也想傳承,但是找不到好的人選。」我想,恐怕不是找不到好人才,而是因為沒有趁早做出交棒的準備,無法順利培養出繼承人的問題吧。這些經營者當中,也有人說:「如果真的找不到,在我這一代就結束也無妨。」
然而,百年企業的總經理的作風就不一樣,他們幾乎從就任的第一天,就開始懷著「交給下一代」的想法,並用這種心情從事經營工作。說得更詳細些,由老舖的家族培養出來的人,幾乎是從小開始就習慣「繼承父業、傳承子女」的想法。
這種對「事業的持續」的認知差異,也就是決定一個企業會持續百年、或只能存活三十年就消失的分水嶺。企業的創業者即第一代總經理,對「事業的持續」所持的看法,也是可以預測企業未來的一項重要依據。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哪家老舖的總經理都強調「先磨練人才、再傳承」,卻沒有人提到「先發展事業、再傳承」。我想這也是重點所在。
企業究竟能否持續發展,事實上誰也無法預料。我們也無法預測未來一百年之內,何處或何時會發生戰爭、地震等災難。如果剛好在環境惡劣的時間點交棒,交接時的業績可能比上一代還差。但重點是,就算業績差,只要準備周全,還是能在比較好的狀態下順利傳承事業。
經營者交棒之後,業務能不斷發展是企業經營的理想狀態,但是,只要是老舖都能理解現實狀況卻沒這麼容易。為了能夠順利因應不斷變遷的社會,對企業而言,「先磨練出人才,在好的狀態下傳承給下一代」是非常重要的思考法則。
 
■ 老舖企業展現「陀螺」式經營。
如果把老舖經營的秘訣化為圖形,我想應該可以用「陀螺經營」來表現。陀螺這種童玩,在保持中心軸線的平衡下會一直轉圈圈。軸(芯棒)就是經營理念、家訓與商標。這些東西絕對不可損毀,無論時代如何改變,這些都是經營者應該代代相傳的精神寶物。
另一方面,陀螺的上半部則是應該經常變化的部分。這個區塊相當於隨時代轉變的事業內容與銷售方法等,必須動態地以展開事業的能量來轉動。
陀螺的軸心部分轉動需要向心力。家訓、理念可以提升員工的向心力。另一方面,陀螺的上半部分需要動,用到的則是離心力。最重要的做法是,隨著時代與環境的變化,必須不停地跟著改變。
陀螺的軸必須維持穩定,即使在上半部的離心力發揮到極致時,陀螺還是能維持安定與平衡,並且不停地旋轉。要讓企業不停地運轉一百年、兩百年,最重要的是,必須能夠像陀螺一般地運轉。
接著,我想介紹的是,老舖企業的具體經營方式。
 
■ 堅持理念,同時進行改革。
對老舖企業而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傳承理念與家訓。
但是另一方面,老舖企業也經常進行改革。
就虎屋而言,據說他們總是徹底執行灌輸理念的教育;但是另一方面,黑川光博總經理也強調:「我們的傳統就是,不斷地革新。」意思是說,只要碰到應該改變的地方,就改變它。
虎屋在靜岡.御殿場(譯註:御殿場市為靜岡縣東部知名的觀光城市,市區海拔高、氣候涼爽、降水量多)擁有五千坪的土地,上面設有面積約一百五十坪的廠房。公司將年輕的員工聚集起來,告訴他們:「只要是好吃的東西就儘管去做,什麼都行。」讓他們從事新產品的開發。利用御殿場的優良水質,虎屋希望讓年輕員工盡情研發出更多美味的新產品。
虎屋的招牌產品之一為羊羹。就算不再開發新商品,公司的業績應該還是可以維持。這個創業後能夠維持超過四百九十年的老店,最熱中的工作就是,不斷地向新事物挑戰。
在老舖企業的演講會上,我特地就此問題向黑川光博請教。黑川總經理輕鬆地回答:「我們並不打算製造很特殊的東西,只想做出正確的商品。」
我想這就是一般企業與老舖不同的地方吧。放眼已經創業二、三十年的企業,當中還是有人維持產銷創業時期的商品。當然,招牌商品沒有必要撤換,但是歷經二、三十年,社會環境幾乎完全改變,如果只販售同種類商品,最後也會滯銷。這樣的企業將會應驗企業存活不過三十年的關卡,最後從社會中消失,這種可能性將會相當高吧!
 
另一方面,像虎屋這樣的老舖企業,堅持不斷進行革新。虎屋近來在東京的六本木之丘、表參道之丘、青山等地區創立「TORAYA CAFÉ」咖啡餐廳,持續推出新潮的飲食產品。內容包括用和菓子、洋菓子組合製成的新式蛋糕、甜點等。
鈴廣魚板公司總經理鈴木博晶的話也深植我心。鈴木總經理很年輕的時候,祖父(前代經營者)就用鋼筆在紙上寫出「雖屬老舖,卻不老朽」的話送給他。短短的一句話,卻充滿非常深的意境與對孫兒的愛。
 
鈴木總經理用「重視傳統、也同時革新」詮釋這句話。他非常重視祖父給他的這句箴言,並且不斷持續革新他的經營手法。鈴木也認為,老舖不是適合稱呼自己的語辭,而應該是從他人口中聽到的好評語。面對外界時,他不曾用過「老舖」形容自己的企業。
即使如此,我依舊認為「雖屬老舖,卻不老朽」這句話,真是意味深長。
■ 賺錢的企業一定有獲利的機制。
企業能獲利,是因為採用能賺錢的經營方式。
日本的服飾連鎖店UNIQLO(譯註:一九八四年於日本山口縣宇部市成立,英文店名為「UNIQUE CLOTHING WAREHOUSE」,目前為全球排名第五大的平價服飾品牌)。這個品牌的公司名稱為迅銷公司(譯註:原文為Fast Retailing),問題是,UNIQLO是否就屬於廉價商店呢?
雖然一條牛仔褲的售價只要九九○日圓,卻是設計風格水準很高的牛仔褲,無論是誰,都不會認為那是廉價商品才對。也就是說,UNIQLO用低價格銷售附加價值高的商品,成功建立出能賺錢的經營體制。
專賣百圓商品的大創產業(譯註:Daiso Sangyo Inc.一九七七年由矢野博文在廣島創立的小賣店。二○一一年在日本總共擁有二六二○家、在二十六個國家擁有五八七家「The Daiso」連鎖店鋪),又如何呢?
 
所有的東西都賣一百日圓的商店。水瓶一百日圓、化妝品一百日圓,書也只賣一百日圓,甚至連鬧鐘也賣一百日圓,讓人感到吃驚。到底大創的進貨成本是多少呢?一般而言,小賣店的毛利都希望達到七成,當然每件商品的情況也不一樣。大創的進貨成本平均約為六成,換句話說,毛利只有四成。
 
因為在日本國內就擁有兩千五百家以上的店鋪。一種貨品、一家店只要賣兩個,進貨量就達五千個,因此可以想像,一定有很多製造商願意降價跟大創做生意。大創就從商品當中,嚴格選擇優良的東西來銷售。因此世上並沒有「賣太便宜無法賺錢」的道理。最大的關鍵就在於,能夠架構出只賣一百日圓卻還能賺到錢的獲利機制。
企業能賺錢,是因為能架構獲利的營運機制。

■ 可以採用不同的銷售方式。
即使自家企業銷售的商品和其他公司一樣,還是可以設法在服務方面做出區隔。
例如所有商品的搭配,如何做配套銷售與變化組合方式等。
我們TOMA集團是擁有會計師、稅務師和社會勞工保險顧問的事務所。
事實上,當客戶委託稅務師工作時,無論任何稅務師都會做公司帳、年度結算書或申報書等類似的服務。因此在大家的印象中,或許會產生所有的稅務師提供的服務都是一樣的感覺。
就算有人認定,稅務師很難做出服務上的差別,但還是可能在配套服務上有所變化。例如我公司提供的服務可以說是全面支援(Total support)。一步到位的服務,我們把稅務、會計、人事、勞務、資訊制度的專家全部結合成一個團隊,然後對應客戶的不同需求。
雖然在其他會計事務所裡,也有強調所謂的「全面支援」,但是有不少情況是由同一個人(稅務師或會計師)負責稅務、會計、人事、勞務等所有的諮詢,甚至經營管理的諮詢。
事實上,除非擁有超人的能耐,一個人根本不可能同時擁有這麼多不同的專業知識。
我們公司的情況是,各種不同的領域都由各自相關的專家負責,這就是我們跟其他同業的差別。
負責接待客戶的人員,不需要能夠回答客戶提出的所有問題。例如經營管理專家的接待人員,如果遇到客戶「想詢問有關IT的問題」,並非先向IT部門的專家請教,然後轉告給客戶,而是直接帶領客戶到IT專家面前請教問題。
 
我認為,如果讓客戶直接向各領域的專家請教,客戶通常會比較安心。再者,TOMA的業務負責人如果登高一呼,相關的專家就可以聚集起來,做到一步到位的服務,這樣就會變得很方便。我認為這也是我們跟別人的差別之一。
TOMA還有一點不同,就是擁有自己的經營理念,並用理念來經營這家事務所。我們的經營理念就是「開朗、活力、積極」。
世界上的稅務師、會計師當中,很多人工作很努力,按部就班、孜孜不倦地工作,但是在顧客的眼中,感覺上總是有點灰暗的事務所也不在少數。還有,稅務、會計這些工作的性質都是在回顧過去、向後看,針對這一點,我的想法是,「開朗、活力、積極」,正好突顯出很大的差別。
 
由開朗、有精神的員工,以向前看的態度接待顧客,顧客也因此變得開朗、有精神、向前看,這也是我的願望。
創造差異的方法有很多種。如果商品本身就很特別,不妨就利用商品來創造差異。否則就改變包裝、配套銷售方式,或加強售後服務,總之有很多方式可以考慮。
接著必須製造出公司的強項,也就是所謂的「核心競爭力」,拉開跟其他公司的距離,架構出可以賺錢的機制。若要避免捲入價格競爭,這可以說是重要方法之一。
 
■ 何謂提升獲利的三大要素?
確立經營理念,並且讓理念在員工心中生根,接著邁入思考如何架構獲利機制的階段。用稍微技術性的語言形容就是,能創造利益的要素,只有以下三項。
一 提高營業額。
二 提高毛利。
三 降低固定支出費用。
由會計層面來看,能賺錢的機制就像上述的重點般如此簡單。

問題是,單就提升企業營業額這個問題,就有很多種方法。
營業額基本上就等於,單價乘以銷售個數。因此若要提升營業額,方法不是「提高單價」,就是「提高銷售個數」(客戶數)。
至於提高單價的方法,一是提高個別商品的售價,另外也可以將商品重新組合提高價位,以套裝方式進行銷售。
所謂提高銷售個數(客戶數)是指,讓既有的客戶增加購買量、或是開發新的客戶。方法包括,如果既有的客戶屬於高齡階層,可以讓他們增加購買量;或者設法讓年輕人也加入客戶行列。
還有,如果原來只有在東京銷售,可以另闢大阪新市場,或者利用網際網路,開拓海外的新客源,以上都是提高銷售個數的方法。

■ 後藤新平的「留得住人才是上策」。
日本發生東北大地震之後,日本人經常引用一九一二年關東大地震後、擔任帝都復興院總裁的後藤新平先生(譯註:生於一八五七∼一九二九年,為日本軍國時期的政治家、醫師與童軍運動的推動者,曾任台灣總督大臣。一九二八年被天皇封為伯爵)的話。當時後藤新平先生憑著遠見,做出新的東京都市計畫,才讓東京的幹線道路擴寬路面,對往後日本經濟發展有很大的助益。
後藤新平先生的名言如下:
「留下財務屬下等,留下事業屬中等,留下人才是上等作為。」
無論留下多少財產,繼承者如果無能昏庸,財產很可能瞬間就消失。就算留下一百億日圓資產,如果繼任者做很大的投資卻告失敗,事業到此也就結束了。
 
比留下財產更好一點的是留下事業。所謂留下事業是指留下「能夠賺錢的組織架構」。既然是組織架構,除非繼任者擁有相當的能力,否則有可能讓事業持續下去嗎?
 
問題是,世界一直在改變。好不容易架構出來的「賺錢機制」,經過時代變遷,很可能就成了「無法賺錢的機制」。還有,萬一遇到像大地震一般無法預測的災害,就算留下事業,還是有倒閉的時候。
不過,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大地震般的天災突然降臨,還是能存活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培育「人」。只要能留下優良的人才,無論企業落入任何狀況,他們都能夠構想出新的對策,創出新的「賺錢的機制」。
企業要能夠存活一百年,留住人才可以說是第一要素吧!

■ 讓他想、讓他說、讓他做、讓他反省。
培育人才是一種非常耗費時間、極為困難的工作。因此這也不是看情況、偶然從事的培育動作,最重要的是要建立體制,長期不停地培訓。
培育人才的體制,包含以下的基本重點:
一、讓他想。
二、讓他說。
三、讓他做。
四、讓他反省。
不斷循環、反覆訓練。
要徹底地讓員工思考,不停地讓員工發言,並且讓他們積極地行動,最後再讓員工反省。一直反覆這樣的訓練,員工自己就會成長。

問題是,總是反其道而行的總經理,也不在少數。
這樣的總經理,即使遇到員工提案給他,也會當下回答「不行」,給予否決。總經理這樣做之後,員工通常就不會再度提出建議。員工的想法變成「凡事照總經理的吩咐去做就行了」,從此不再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包括提案制度,身為總經理為了讓員工主動思考,應該設法架構能讓員工動腦思考的機制才行。
 
根本不想聽部下發言的總經理,人數也不算少。
也有公司的會議,變成只由總經理唱獨角戲的狀況。這種公司裡一定會產生「拍馬屁幹部」,企業的經營也會開始傾斜歪扭。如果員工無法發言,這樣的公司會議就失去意義。所謂的會議,是指員工可以不停地發言,也是培養員工發揮自主精神的重要場合。
會議的主角不應該是總經理,必須是員工與幹部,這樣才正確。
「會議是無用的!」也有人這樣說。雖然總經理的獨角戲、或沒有結論的會議是無用的,但是能確實做出決策的會議,其實是非常有助益的。會議應該是讓員工儘量發言的場合,也是用來培訓人才的最佳機制。
 
在「讓員工行動、讓員工反省」的體制裡,還有接下來介紹的「打雷卡」與「微笑卡」這兩項工具。這兩項工具可以促使員工做好事,同時讓員工反省自己的過錯,這都是用來培訓員工的有效方式。

台長: 讀.冊.人
人氣(4,687) | 回應(1)| 推薦 (10)| 收藏 (1)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人生:管理春秋 |
此分類下一篇:何飛鵬專欄:常保好奇心
此分類上一篇:智慧經營:感動服務

讀.冊.人
《百年企業的生存法則:向老舖學習長壽秘訣》
作者藤間秋男為日本TOMA集團第四代的經營者。希望能透過本書分享企業永續長存的願景與方法,在大環境嚴酷的現今,帶給企業及個人「開朗、活力、積極」的力量。書中作者分享許多百年企業的成功之道,這些百年企業的經營理念與做法,有許多值得大家學習之處。

追求企業的永續發展,經營企業成為「百年企業」是許多經營者努力的目標。在本書中,將從各個不同的面向,詳盡說明企業永久經營的秘訣,包括如何積極用人、建立營利模式、訓練經理人和接班人等;有理性的商業戰略,也有感性的人情義理。書中引用了相當多百年,甚至三、四百年的企業為例子,告訴讀者老舖企業的行動模式有何不同?又如何展現「陀螺」式的經營,在堅持理念的同時,還能與時俱進地進行改革?

本書中,所提及老鋪企業以「陀螺」式經營,相當令人玩味。所謂「陀螺」式的經營就是,把陀螺軸心視為經營理念與品牌,而陀螺的上半部是經常變化的部份,也就是事業內容(產品)與銷售方式(經營模式),必須隨時展開創新的能量來轉動。

陀螺的軸心轉動需要用到向心力,經營理念及招牌就是向心力,陀螺的上半部的轉動則需用到離心力,即意謂必須與時俱進的改變,也就是時時刻刻都在創新,這也是老鋪得以「老而不朽,歷久彌堅」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書中作者列出日本百年企業與一般企業界,經營上的不同之處,更描述多數日本百年企業的共通經營法則。
2012-09-18 00:16:05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