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十一月,群聯正式誕生。那一年,我和歐陽志光剛滿二十六歲。
群聯的第一任董事長是伍漢維,他是我們五個人裡面年紀最小的,雖然是澳門僑生,但持有台灣護照,因此有資格掛名董事長,我則是總經理,直到二○○四年。
二○○四年,群聯申請掛牌上市,當時我三十歲,伍漢維二十九歲,我們的輔導券商說,我們兩人的年紀相加起來都比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董事長或總經理還年輕,太年輕了,申請掛牌一定會被認為不牢靠,於是,我們才將董事長換成年紀較長的個人股東蔡坤吉。
公司成立當下,完全沒有欣喜之情,反而是煩惱的開始。一開始,公司根本沒什麼產品,但每個月現金就是一百萬、二百萬這樣的花。群聯成立前九個月,現金就花掉了一千六百萬,一半的資本額就這樣沒了。那時候,我每個月月底要簽支票,付這個,付那個,真的腳會軟。
創業初期,說沒有壓力是騙人的,外界也沒人看好我們。他們說我們是年少輕狂,井底之蛙,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根本不可能成功。當然,安全一點的路,是我們去找工作,別想什麼創業,但就覺得可惜。後來,公司一成立,我們也只能往前衝,沒有其他的路可走了。第一,我對我的人有責任,對於那些願意到群聯,每個跟爸媽借錢,投了五萬、十萬的人,我是有責任的。這家公司至少是我們自己投點錢的事業,別人因為相信我們,也投錢進來,你怎麼可以讓它倒?我當初堅持的一句話就是:「公司不能倒。」
第二,別人愈不看好,愈要撐下去,我們要證明說,我們至少有可能是對的。簡單講,那是一種骨氣問題。既然公司不能倒,我們就要想辦法賺錢,於是先從接一些小案子開始。偶爾會有人委託我們做設計案,少則五萬,多則三十萬,但那個不叫生意,也很不穩定。後來,我們也做USB讀卡機,做mp3、錄音筆,但都算不上什麼產品。現在再回頭去看我當初寫的產品簡報,自己都覺得可笑。
做成第一筆大生意
群聯真正做成的第一筆大生意,應該是隨身碟的系統控制單晶片,這也是全球第一顆USB快閃記憶體的系統控制單晶片。
早在慧亞時期,我們就從報紙上看過國外的相關報導,那時,楊俊勇還說了一句話:「這做了要賣誰?」對啊,做了要賣誰?於是也就沒人再提起這件事。
等到群聯成立後,碰巧有位從事貿易的客人提起,說是有人要這個東西,問我們能不能做,我說很簡單啊,兩、三個月就可以了。於是,歐陽志光和研發團隊開始埋頭研究,很快就做出來了。
東西做出來後,客戶也找上門來了。既然要賣東西,就得報價,我只知道成本是三塊多美金,但到底要賣多少錢也搞不清楚,於是,我隨口跟客戶說要十二塊美金,沒想到對方竟然一口答應,哇,反而是我嚇了一跳。對方連下兩次訂單,第一筆十二塊美金,第二筆十塊,總共賣了兩千顆IC,賺了六十幾萬,那時候好高興。
其實,這個價格是我亂開的,純粹是試探性質,事後想起來,覺得自己膽子也蠻大的,但人窮啊,公司賠錢,不然怎麼辦?那時候只要讓我賺到五十萬就很高興了。不過,後來我卻發現,對方拿著我們的晶片,再去買快閃記憶體來組裝,做出來的隨身碟成品竟然可以賺到五十塊美金。這是很簡單的算式,IC賺八塊,成品賺五十塊,請問你做哪一個?當然是成品。於是,為了多賺錢,我們也開始做成品。
成品對我們來說是完全没有經驗,要去學習摸索模具跟塑料的知識及技術,但是,那時候公司裡頭沒有人會,就叫一位工程師趕快去找工廠、去問。我記得初期成品的訂單很少,都是做直銷,工研院買十支,另外那個客人買五支之類的。當時隨身碟是全新的產品,來看的人都說好,但太貴。
那時候組隨身碟的過程也很好笑,都是工程師用刀片割,用三秒膠黏,像做家庭手工一樣。因為我們都不會,只能從頭開始學。後來有一次,突然進來兩千支的訂單,兩千支不可能再用手工做,就開始到工廠去打件,但在組裝上出現很多問題,工程師只得到工廠去看,去解決。
從隨身碟的單晶片開始,群聯的業績終於好轉,二○○一年就開始獲利。雖然開始獲利,但在創業初期,內心還是很害怕,每到年底就會擔心:「明年怎麼辦?看不到耶。」
因為年輕,懷疑自己
創業前兩年,我説看好是騙人的,是公司在那裡了,人在那裡了,產品也做出來了,你不得不繼續做下去。但是,當時我真的覺得我沒那個能耐去做這件事,我覺得我們太年輕了,自己都不相信我們做得起來。
老實說,我也曾動過念頭要把群聯電子收掉,把它賣掉,或是跟人合併。曾經,我也想過找別的團隊來帶領我們,甚至真的去面試別人來當董事長。當時找到了一位業界前輩,我請他當董事長,他也願意,但後來考量到跟他不熟,怕有很多糾紛,就作罷了。
這些事情,我的同事不知道,我的夥伴們也不是全部都知道,我根本不敢講。
當時因為年輕,也受到很多人的冷眼對待。那時我就知道,我這個總經理頭銜不要也罷,我知道人家是看不起你的。在很多場合,我碰到一些大老闆,名片拿給他們後,他們都是看了一眼,(輕蔑地)一聲「喔」,然後就放進口袋,不太想理我,那種感覺很不好受。所以,那時我有兩張名片,一張有頭銜,但另一張是空白的,只有名字,沒有頭銜。基本上,我都是拿沒有頭銜的名片出來。
知道有仗要打就去打
那個時候,也發生過很多笑話。有一次,一位客人打電話過來說,他老闆要來跟我們總經理談談。那時我們在工研院的育成中心,我穿著拖鞋就過去了。一開始,我看到那位老闆的臉色很奇怪,開始聊之後,他的臉色愈來愈奇怪,最後,他終於受不了了,開口說:「我是來見你們總經理的,我要找你們老闆。」
甚至到了去年,我們去參加台北國際電腦展,大陸客戶來了幾個人,其中一位負責採購的女生跟我的業務在聊事情,看到我經過,我們業務向我招招手,說:「潘,你過來一下。」我走過去坐下,這位女生一半的身體靠在桌子上,支著頭滿不在乎地看著我,大概以為我是工程師。後來我拿名片給他,她看到名片嚇了一跳,馬上站起來說對不起。
現在碰到這種情形,會覺得很好玩,但在當年,名不見經傳,大家對你年紀輕輕就掛名總經理,都是嗤之以鼻。
還有,年輕對談生意也是一種阻礙。常常我去向客戶作簡報,自我介紹後,對方會講一句:「You are president? How come so young?」(你是總經理?這麼年輕啊?」他們語帶嘲弄,這時候我就知道了。當然,碰到這些人,我也很緊張,但是,知道有仗要打就去打,我知道該我做的事,我就會去做。
每天把每件事做好就是成功
現在,我對經營公司很有信心了,但信心是一步步建立起來的。當時,才剛畢業一年,什麼都不懂,也不知道這樣做對或不對。我經過分析、理性的討論後,決定這樣做,也覺得這麼做是可行的,但誰知道?要看到結果才知道對錯。我會怕啊,我也去拜拜,去搏杯,去算命,因為我不知道這樣好還是不好,客戶一開始也不知道你可不可靠。
年輕,給人家第一眼的印象,就是很難被信任。但是,我慢慢發現,只要你言之有物,做出來的東西是好的,對方反而會更記得你,因為反差很強烈。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想創業,但創業其實一點都不好玩,如果你只是抱著玩玩的心態,那是不可能成功的。有很多人跟我說,你創業很成功,什麼叫創業很成功?生意做得很好?成功是很難界定的。我個人認為,今天做得好是因為昨天做了很多對的事。你每天要把每件事情做好,很自然地,每一天都可以叫做很成功。
採訪後記:無愧己心
第一次採訪群聯,是在二00三年初。當時,為了撰寫《創新引擎:工研院,台灣產業成功的推手》一書,找到了從工研院育成中心出身,正要嶄露頭角的群聯電子。
代表群聯接受採訪的是當時的總經理潘健成,那時候的他,還不到三十歲,說話又快又急,除了聊工研院,聊群聯外,還連說了好幾次「真的好累」。兩個小時的採訪下來,我記得最清楚的一個畫面是,潘總經理嘆了一口氣,說道:「早知道公司做得起來,當初就不用那麼累,把自己逼成這樣了。」我則回了一句:「但如果當初沒那麼累,可能公司就做不起來了。」他則是報以苦笑。
後來,那本新書出版了,我也把群聯遠遠拋到了腦後(畢竟,他並不是書寫的主角)。當時的我,正準備脫離職場,回歸家庭,做起SOHO族。我想,採訪記者的生涯大概要告一段落,過去採訪過許許多多或大或小的企業,從此都跟我無關了。
但是,人生就是這麼難以預料。我完全沒想到,八年後,竟然會回頭來幫群聯寫一本書。更沒想到的是,當年在我眼中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竟然長成一個小巨人了。
去年八月,跟著《Cheers雜誌》總編輯智芳一起到竹南去拜訪潘總經理(現在的董事長),到了群聯大門外,望著那一萬坪土地,高聳的辦公大樓,我驚訝於群聯這八年來的成長,不禁對智芳脫口而出:「真是不可同日而語!」接下來,隨著訪談的進行,我對群聯的了解愈來愈深,也才慢慢體會出,原來,一家成功的公司,就是這樣子養成的啊。沒有平步青雲,也沒有戲劇化的起死回生,該有的挫折他都有,但他也總是能化險為夷。
說運氣,一定有,但誰不會走個幾年好運呢?事業長期成功,絕不可能只靠運氣,群聯真正的成功因素,讀者大可從書中細細去咀嚼。
不居功的五個人
書裡比較沒有提到的,是創辦群聯的另外四個人。除了潘董事長外,其他四人的面貌其實非常模糊,他們幾乎從不曝光,對於鎂光燈打在身上這件事,避之惟恐不及。
老實說,這本書雖然寫完了,但還有兩位創辦人我至今仍無緣得見,他們低調的程度,超乎想像。好不容易訪談到總經理歐陽志光和總工程師楊俊勇,兩人也是惜字如金,對於眼前的這些成就與財富,似乎沒有太多感覺,反而認為我們媒體太大驚小怪,甚至還勸我們打消出書的念頭,因為「我們有什麼值得人家學習的嗎?」
其實,值不值得學習,讀者自會判斷,我也相信,讀者不會失望的。倒是他們謙虛的態度,令人印象深刻,他們沒有少年得志的輕狂,也不會被媒體的推崇沖昏了頭。這些人不善言辭,對成名的欲望幾近於零,有志一同地把發言權全部交給了口才比較好的潘董事長。
潘董事長講話直接,從不遮遮掩掩,喜歡或不喜歡,他都會明白告訴你。和這樣的人共事,省掉了很多猜測的時間與麻煩,乾脆而爽快。這種性格,和一般講求圓融、人和的企業家很不相同。
不過,也因為這樣的行事風格,偶爾難免有人覺得他過於狂妄。但我認為,他只是展露了太多的真性情,勇敢說出別人不敢說的話。是好是壞,見仁見智。但我可以肯定的是,他不是搶著居功的人。這五個人都不是。
在這幾個月的採訪中,潘董事長好幾次跟我提到,當年若沒有總工程師楊俊勇頂著研發這一塊,群聯根本不可能存在。拿著這個去問總工程師,得到的也只是淡淡的一句:「有嗎?我都忘了。比較辛苦的是小工程師吧。」此外,以潘董事長的背景,來自異鄉,窮苦出身,對比現在的成就,是很可以拿來大作文章的。但他對此排斥到匪夷所思的地步,原本已寫好的一些精彩故事,都因為太涉及個人而刪掉了。
他不想把自己塑造成傳奇人物,也不來造神運動那一套,他要大家把目光只放在群聯身上。然而,人的故事終究會比硬梆梆的企業發展來得有可讀性,因此,在有取有捨的情況下,我們選擇了比較故事性的寫法,也很感謝潘董事長的諒解。 在採訪群聯的這段期間,身邊恰巧有朋友面臨了創業的陣痛期,正好可以拿來與群聯的創業經驗相對照。這才發現,創業者會面臨的問題大同小異,但機會、方法、態度與資源都不盡相同,結果自然也大相逕庭。
看過了真實案例後,我真的要說,創業成功實在太不容易了,很多人都只能在賺錢與虧損之間載沉載浮,更多人則是還來不及探出頭就滅頂了。也因此,群聯的故事更具啟發意義,成功,總是有它的道理的。
不過,不管是創業或上班,都只是人生的選項而已。我認同潘董事長的看法,最重要的還是「態度」。創業有成有敗,工作也會有起有落,但只要認真,無愧己心,都是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