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4-16 12:39:45| 人氣8,122| 回應1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牛轉乾坤:品畫先神韻,論詩重性情

 
維梅爾的帽子:一幅畫作 開啟歷史之門

書名:
維梅爾的帽子:從一幅畫看十七世紀全球貿易
 
作者:卜正民
加拿大人,1951年生,比史景遷小15歲。哈佛大學文學碩士、哲學博士。
英國牛津大學邵逸夫漢學講座教授,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聖約翰學院院長,撰寫或編纂了十二部書,包括已翻譯成數種語言的得獎作品《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他還主編了一套六冊探討中國史的書籍,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二○○五年獲加拿大歷史協會頒予該會每五年評選一次的最高歷史學獎項Francois-Xavier Garneau Medal,二○○六年獲頒古根漢學術獎(Guggenheim Fellowship)。
 
是少數受到英國肯定的非英國裔漢學學者。 1973年,卜正民22歲,從多倫多到北京大學研習中國古代歷史(彼時中國大陸十大召開,軍政鬥爭激烈,離改革開放尚有五年間,國家與社會正在尋找出路);1975年到上海復旦大學跟著李慶甲教授研習中國古代文學,引導他進入「晚明」的世界。 1976年,在哈佛大學受教於孔飛力(著有《太平天國》)教授,學習歷史分析方法:歷史與人的複雜的牽連、人與人的關係、整治與社會對人行為的影響。博士論文為「明代的交通與商業」。研究中國,讓他更能體會人們是如何在不同的文化中求生存。 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源自《劍橋中國史》中的明史兩卷。
 
譯者:黃中憲
1964年生,政大外交系畢,現專職翻譯。譯作包括《劍橋插圖伊斯蘭世界史》、《大暖化》、《貿易打造的世界》、《蒙娜麗莎五百週年》、《破解古埃及》、《米開朗基羅與教宗的天花板》、《法老王朝》、《成吉思汗-現代世界的創造者》等。
 
內容介紹
在某幅畫中,一名荷蘭軍官彎身靠向一名大笑的女孩。另一幅畫中,有個女人在窗邊秤銀子的重量。又一幅畫中,水果從瓷碗中滿出,掉在土耳其地毯上。維梅爾的畫作,以其美麗和神秘叫人看後久久難忘,但那些以高明手法呈現的場景,其背後有著什麼故事?一如卜正民教授在《維梅爾的帽子》中所闡明的,這些看似溫馨小品的畫作,其實開啟了歷史之門,通過那些門,可一探過去一個快速擴張的世界。
 
那軍官頭上的時髦帽子,以海狸毛皮製成,海狸毛皮則是歐洲探險家在美洲以武器從原住民那裡所換來。海狸毛皮反過來又為那些想找出通往中國之新路線的水手,提供了航行探險經費。而在中國,歐洲人將以採自秘魯的白銀,購買數以千計在當時荷蘭繪畫裡頻頻出現的瓷器。
 
卜正民探明那個成長快速的貿易網,將海狸毛皮、土耳其地毯、或中國瓷碗帶進台夫特某個客廳的貿易網。走訪荷蘭的法國人笛卡兒,稱荷蘭的碼頭,「貨物無奇不有」。《維梅爾的帽子》正告訴我們那些貨物多麼無奇不有,以及欲取得那些貨物的強烈欲望,如何以任何人所無法想像的程度,徹底改造世界。此書讓我們對維梅爾的畫和那些畫所描繪的時代,都有了嶄新而深廣的理解。
 
目錄:
一、從台夫特看世界
二、維梅爾的帽子
三、一盤水果
四、地理課
五、抽煙學校
六、秤量白銀
七、旅程
八、結語:人非孤島
 
 
維梅爾的帽子:一幅畫作 開啟歷史之門
 
編輯手記:兩位「電話簿史學家」史景遷與卜正民
 
吳家恆(遠流出版公司副總編輯)
去年年初,出版《轉山》時,皎宏一席「編輯光榮說」,傳遍台北半個出版界,讓通路對當時還是籍籍無名的謝旺霖刮目相看,也為《轉山》的銷售鋪了路。編輯的工作雖然瑣碎、平淡、辛苦的時候居多,但是回頭一看來時路,有時居然看見幽幽的光芒。有些書在編輯的時候,就能享受極大的樂趣(苦樂相隨,當然也有極大的辛苦和壓力),以致於旁人看來是伏案工作,其實編輯的內心卻是激動跌宕,騰虛凌空。

我說的是編輯史景遷和卜正民(Timothy Brook)這兩位漢學家作品的經驗。史景遷的名字在中文世界已經是廣為人知,相較之下,卜正民的名字沒那麼響(但是,容我大膽借用馬勒的名言:His time will come)。這兩位漢學家的背景諸多類似之處:史景遷是英國人,在耶魯大學任教,卜正民是加拿大人,是牛津大學邵逸夫漢學講座教授。史、卜二人說故事的本事都極為高明,以致於編書的時候,不論書中有什麼樣的難題,也都教我「甘為孺子牛」。

史景遷文學的底子和感性深厚,治史的路數不同於一般歷史學者之細密排比史料,我就聽過有本地歷史學者提到史景遷不參加研討會提論文,都是用別人研究出來的成果,語氣頗有不以為然之意。但是心胸較為闊朗的學者如李歐梵,就對史景遷運用史料巧妙的手法頗為佩服,能在別人的研究中看出新的意義和詮釋。

像是史景遷在《追尋現代中國》裡提到沈復,並不只限於《浮生六記》〈閨房記樂〉裡頭那個「並肩夜膳,余暗於案下握其腕,暖尖滑膩,胸中不覺抨抨作跳」的清代中葉文人而已,而是把沈復放在另一個更大的脈絡中來談論:明末清初的動亂,又是十室九空,就連張岱這樣極盡生活聲色靡麗的人,也要嘆「四十年所積,亦一日盡失,」乃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

然而,清朝統治以來,歷經康雍乾三朝,社會秩序得以重建,人口倍增。但是,科考錄取名額不見增加,以致於到了乾隆、道光年間,落第文人無數,已成另一族群。這些人功名無著,無所掛搭於世,只能浮沉人生,上焉者有祖產家業可恃,下焉者則自謀生計,任其凋零。在史景遷看來,沈復就是其中的人物之一,以天地之廣,居然只能寄情於閨房。沈復不論為幕僚、或經商,都有著無可言喻的無奈,史景遷鉤出沈復或許更為深刻的生命情調,引了〈坎坷記愁〉的開頭:「人生坎坷何為乎來哉?往往皆自作孽耳,余則非也,多情重諾,爽直不羈,轉因之為累。」這語氣何其悲痛!而史景遷所能動人心弦的,就是讓人感到歷史的溫度,而這種片段在史景遷的作品中可說俯拾皆是。做編輯的除非是鐵石心腸、冥頑不化,否則都會心神激盪不已。

卜正民筆下的歷史,同樣也能讓人激動不已,較之史景遷,可說各有千秋,不遑多讓。在《維梅爾的帽子》中,卜正民以維梅爾的一幅畫作〈軍官與面帶笑容的女子〉為註腳,解讀牆上地圖的含意,男女對坐屋中的社會意涵,以及追蹤那軍官頭上的海狸帽子是從哪裡來的。

帽子是哪裡來的,這個問題並非無意義。在卜正民的筆下,這是通往十七世紀全球貿易的一道門:北美的探險者以販賣海狸毛皮所得,作為往西尋找通往中國貿易路線的資金來源。而歐洲人用以購買海狸毛皮的白銀,則是從南美洲開採出來的。南美開採的白銀,一個往東運往歐洲,一個往西越過太平洋,不管哪個方向,最後都是用來購買中國生產的瓷器、絲綢等消費品。

歐洲為了平衡對中國的貿易,而有了煙草引入中國的貿易,這為十九世紀的鴉片貿易打了底。卜正民在敘述上,非常著重技術的細節。因為,作為一個「不安分且永不失好奇心」史學家(註),他很清楚,歷史是由諸多「偶然」的因素所寫成,而這些所謂「偶然」的因素之所以在某個時間、出現在某個地方,背後都有技術因素的支撐。

譬如,海狸毛皮之所以深受歐洲人青睞,是因為海狸皮毛的內層非常緻密,防水功能佳。(不過,這還需要用混有醋酸亞銅和汞阿拉伯膠的熱水煮過,而工人吸入有毒蒸汽,容易造成精神錯亂,自古就為人所知。)以致於歐洲的海狸幾近絕跡,隨著美洲的發現與北美的探索,海狸毛皮重新成為歐洲奢華消費的一環。

海狸毛皮的取得又跟歐洲人槍砲的技術有關。卜正民敘述了當時的火槍如何裝填、需時多久、有多重、如何射擊。這些因素在歐洲人面對北美原住民的時候,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但是,北美原住民要是知道火槍裝填費時,沒被如雷槍聲嚇到,而是在歐洲人裝填彈藥的空檔予以反擊的話,這些歐洲殖民者不會那麼順利得逞的。

卜正民非常巧妙地把他年輕時在荷蘭騎腳踏車摔車的經驗,與十七世紀的全球貿易連在一起,我相信,既然給史景遷一本電話簿就能寫出精彩故事,給卜正民一本電話簿,他也有同樣的能耐,怕的是,在今天要找一本電話簿,恐怕比找史景遷和卜正民的著作還要困難。註】:這是《布魯內涅斯基的圓頂》的作者Ross King的形容,順帶一提,Ross King的新作《馬基維利》將由左岸出版。

 
書摘:從台夫特看世界
我以台夫特而非上海作為我故事的開端,有一個特殊理由:
維梅爾留下了一批描繪台夫特風土人物的出色畫作。董其昌未留下這樣一批描繪上海的畫作,一等經濟能力足以搬到縣城去住,董其昌就離開上海。維梅爾則待在老家,畫下他周遭所見。瀏覽他的油畫,我們似乎進入栩栩如生的真人世界,環繞人物的事物賦予他們家庭的氛圍。他畫中的謎樣人物,帶著我們永遠無法知曉的秘密,因為那是他們的世界,不是我們的世界。但是他呈現那些人物的手法,似乎讓觀者覺得自己進入溫馨的私密空間。但那全是「似乎」。維梅爾的繪畫手法太高明,高明到能欺騙觀者的眼睛,讓他們以為油畫只是個窗戶,透過那窗戶可以直接窺見他畫得彷若真實的地方。法國人稱這種繪畫上的欺矇手法為trompe l’ oeil(錯視畫法),意為「欺騙眼睛」。就維梅爾來說,那些地方的確是真有其地,但可能和他筆下所呈現的差距頗大。維梅爾畢竟不是攝影師,而是個錯覺畫家,運用錯覺藝術手法將觀者帶進他的世界,帶進十七世紀中葉台夫特某個資產階級人家的世界。但即使真實的台夫特與他筆下有頗大差距,他的寫真畫作還是逼真到足以讓我們進入那個世界,思索我們所發現的東西。

在本書中,我們會根據維梅爾的五幅畫作,還有與他同時代的台夫特同鄉亨德里克.范德布赫(Hendrik Van der Burch)的一幅油畫、某台夫特瓷盤上的裝飾畫,尋索台夫特人生活的蛛絲馬跡。我挑上這七幅畫,不只是因為畫中所呈現的,還因為畫中小地方隱藏了遙指更雄渾歷史力量的線索。搜尋那些小地方,我們會發現與畫中未充分表明的主題、未真正畫出的地方相關連的潛在線索。
那些小地方所透露的關連,只是間接表明的關連,但那些關連確實存在。

如果那些關連難以察覺,那是因為在那個時代之前,沒有那些關連。與其說十七世紀是第一次接觸的時代,不如說是第二次接觸的時代來得貼切,因為那時候,初次相遇的地點正漸漸轉變成一再見面的場所。那時候,人常來往異地,並且攜帶行李同行——那意味著有事物落腳在製造地以外的地方,而以新事物的姿態首次出現在那些新地方。不久之後,商業活動取而代之。移動於兩地之間者,不再是那些偶然的旅人,而是為流通、販售而生產的貨物,而荷蘭正是那些新貨物的集散地之一。在阿姆斯特丹——新貨物的匯集焦點——它們引來法國哲學家笛卡兒(René Descartes)的注意。笛卡兒因為見解不見容於當道,不得不離開信仰天主教的法國,在尼德蘭度過漫長的流亡生涯。一六三一年,在流亡期間,他稱阿姆斯特丹是「貨物無奇不有」之地。他問道,「要找到世人所可能希冀的各種貨物和珍奇物品,這世上還有哪個地方比這城市更能讓人如願?」要找到「世人所可能希冀的各種貨物和珍奇物品」,當時的阿姆斯特丹的確是絕佳地方,至於原因呢,就請讀者繼續讀下去,自會明瞭。那些東西流往台夫特的數量較少,但還是有流往該地。有一些甚至落腳在維梅爾所住的岳母瑪麗亞.蒂恩家裡,這從維梅爾的妻子卡塔莉娜.博爾涅斯(Catharina Bolnes)在維梅爾死後為申請破產所擬出的財產清單就可看出。維梅爾還沒富裕到擁有許多好東西,但從他所得到的東西,可約略看出他在當時的地位。而要在哪裡看到那些東西用於實際生活?就在他畫裡。 

 
為了讓本書所要講述的故事不致枯燥,我要請大家仔細來看畫,說得更精確些,來看看畫中的物品。這方法要有效,大家得暫時放掉某些既有的賞畫習慣,尤其是最常見的習慣——喜歡將畫作視為直接窺探另一時空的窗口。將維梅爾的畫視為十七世紀台夫特社會生活的傳形寫真,乃是迷人的錯覺。繪畫不是像照片那樣卡嚓一聲「攝下」,而是在小心而緩慢的過程中「造出」,而且它所呈現的與其說是客觀真實,不如說是想像中的特定情境來得貼切。這個習慣心態會影響人如何看待畫中的事物。把畫看成窗口,就會把畫中的東西看成二維的細部,而且那些細部若非表明過去不同於我們今日的印象,就是表明過去和我們所知的過去一模一樣——在此,又把畫當成拍下的照片一般。看到一只十七世紀的高腳杯,我們想:那是十七世高腳杯的模樣,長得可真像/真不像(兩者擇一)今日的高腳杯。我們往往不會去思索:高腳杯在那裡做什麼用?誰製造的?來自哪裡?為什麼畫家將它,而不是別的東西──比如茶杯或玻璃罐──放入畫中?

本書鎖定七幅畫來探討,我希望大家定睛細看每一幅作品時,都只思索這些問題。大家還是能享有賞畫的樂趣,但我還希望大家深入畫中,仔細觀察畫中的細部,從中找出該畫繪於何時、何地的跡象。那些跡象大部分是在不知不覺中給畫進裡頭的。我們的任務就是找出那些跡象,以便利用畫作,不只了解畫本身的故事,還了解我們的故事。藝評家詹姆斯.艾爾金斯(James Elkins)說過,繪畫是必須破解的謎,我們覺得必須破解那道謎,以化解我們對自己所置身世界的迷惑,以減輕我們對於自己為何會置身如此世界的不確定感。我使用這七幅荷蘭畫作的用意在此。

如果把那些畫中的東西視為供人開啟的門,而非窗後的道具。那麼我們會發覺自己置身在通道上,循著通道將對十七世紀的面貌有所發現,而那些發現是畫作本身並未認知,畫家自己大概也不知曉的。在那些門後面,有意想不到的走廊和忽隱忽現的偏僻小徑,而我們叫人困惑的現在——困惑程度絕非我們想像得到,困惑的地方則會叫我們驚訝——與一點也不簡單的過去,則透過那些走廊和小徑得到接合貫通。檢視這些畫中的每樣東西,從中將看到十七世紀台夫特的複雜過去,而如果有一個主題曲折貫穿那複雜過去,那就是台夫特並不孤立。它存在於一個觸角往外延伸到全球各地的世界中。

再拿前面提過的畫家董其昌來說。
出身上海的董其昌是見到歐洲版畫的第一代中國人。耶穌會傳教士帶了一些版畫到中國,欲透過視覺藝術形式傳達教義,協助皈依者揣想耶穌的生平。就董其昌的繪畫生涯來說,一五九七年代表了畫風上的一大轉變,而那轉變為近代中國藝術的誕生奠定基礎。有人主張,歐洲版畫裡的視覺藝術手法,可能促使他轉向這新風格。或者再拿我們那位台夫特出身的畫家來說。維梅爾是見到中國繪畫的第一代荷蘭畫家,而他所見的中國繪畫,絕少畫在絹或紙上,大多畫在瓷器上。有人主張,他之使用「台夫特藍」,他之偏愛以黃白色背景突顯藍色材料,他之喜愛用變形透視法和放大的前景(〈台夫特一景〉就用到這兩者),他之願意讓背景留白,再再露了來自中國的影響。今人對維梅爾所知甚少,對僅有的一點已知部分已研究透澈,不大可能再找到證據證明這項說法是真是假。這只是為了點出中國的影響,而且是若再早一個世代大概不可能出現的影響。透露這種文化間相互影響的蛛絲馬跡,細微到幾乎察覺不到,而走回十七世紀時,我們該期盼看到的,就是那些蛛絲馬跡。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所將檢視以從中找出十七世紀蛛絲馬跡的那些畫作,或許就不該只被視為讓我們能跨進過去、重新發現過去的門,而且還應視之為鏡子,讓我們能從中看到創造出過去與現在的諸多因果。佛教使用類似的意象來描述世間所有現象的相互關連,稱作因陀羅網。因陀羅創造世界時,把世界造成網狀,網子的每個打結處繫上一顆寶珠。現存或一直存在未滅的所有東西,想得出的所有想法,每個真實無誤的資料——套句佛家用語,「萬法」——都是因陀羅網上的一顆寶珠。不只每顆寶珠透過那張網而與其他所有寶珠相連,而且每顆寶珠的表面都映出網上其他所有寶珠。因陀羅網上的每樣東西,都暗暗表示了網上的其他所有東西。

維梅爾若是聽到這項隱喻,大概也會大為激賞。他喜歡把曲面放進畫中,利用曲面反映周遭所有東西。玻璃球體、銅質器皿、珍珠——就像他作畫時很可能倚賴到的透鏡——適於用來顯露眼前所見事物背後的真實。在維梅爾的畫作中,有八幅都畫了戴珍珠耳環的女人,而且維梅爾在那些珍珠上畫了隱約可見的形狀和輪廓,暗示她們所處空間的結構。其中最搶眼的珍珠,莫過於〈戴珍珠耳環的女孩〉裡那顆珍珠。那顆珍珠非常之大,大到很可能根本不是珍珠,而是上了清漆、使其呈現珍珠光澤的淚珠狀玻璃墜子。珍珠的表面映照出少女的衣領、頭巾、讓光從左邊照在她身上的窗子,隱約映出她所坐的房間。仔細觀察維梅爾筆下的一顆珍珠,他蒼白的畫室赫然浮上眼前。

這一無限交錯反映的現象,顯然呼應了十七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現:世界宛如一顆珍珠,乃是懸浮於空中的球體。新世界觀降臨,認為世界乃是連續不斷的平面,在其之上,沒有無法到達的地方,任何地方都暗含了其他地方的影子,世界是所有事物共同擁有的,現在沒有任何事不是世界的一份子,沒有什麼其他的世界了。這樣的世界觀教十七世紀的人大為苦惱。同樣叫他們苦惱的,乃是他們居住在永遠騷動不安的現實世界,在那樣的世界裡,人不斷在動,東西可能跨過半個地球,以便一處的買家能買到另一處製造者所製造的東西。這些苦惱迫使他們以全新而陌生的方式思考自己的人生。
 
維梅爾的帽子:一幅畫作 開啟歷史之門
 
書摘: 維梅爾的帽子
維梅爾想必有幾頂帽子。雖然沒有文獻提及,但是維梅爾那一代有他那種身分地位的荷蘭人出現在公開場合,絕不會光著一顆頭的。看看〈台夫特一景〉前景處的人,不管是男是女,人人都戴著帽子或包著頭巾。窮漢湊和著戴的寬邊帽名叫klapmuts,較有錢的男子為了向人炫耀,戴上〈軍官與面帶笑容的女子〉(Officer and Laughing Girl,圖二)中的那種帽子。看到那位軍官在屋裡還戴著他那頂時髦的大帽子,根本不必大驚小怪。維梅爾筆下只有正在工作的男子沒戴帽子:音樂老師或科學家。追求女性的男人,絕對戴著帽子上場。男人進屋或向女人致意時要脫帽的習俗(今日已少有人記得的習俗),在當時還沒有。只有在君王面前,溫文有禮的歐洲男子才會脫下帽子,然而荷蘭人自豪毋須向任何君王鞠躬致意,鄙視那些奉行這規矩的人,因此荷蘭人時時戴著帽子。維梅爾在兩幅畫中將自己畫進畫裡,而那兩幅畫裡,他都戴著帽子。在〈老鴇〉(The Procuress)中,他屈居樂師這個小角色,戴著幾乎垂到一邊肩膀的華麗貝雷帽(譯按:扁圓的無簷帽)。十年後,在〈畫藝〉(The Art of Painting)中,他戴了更小得多的黑色貝雷帽,而即使在那時候,那都是這位藝術家有別於他人的獨特標記。
 
維梅爾還有其他社會角色要扮演,因此需要符合那些角色身分的服裝。他在台夫特民兵組織裡當「射手」,享受這職務帶來紳士般的身分地位,但沒有證據顯示他懂得如何使用火槍。維梅爾死後,妻子卡塔莉娜.博爾涅斯擬出他身後財產清單,以作為她申請破產的依據,清單中有一柄長矛,胸鎧、頭盔各一具,但沒有槍和軍服。從當時描繪著軍服荷蘭紳士的許多肖像畫來看,他需要一頂和〈軍官與面帶笑容的女子〉中那位軍官所戴一模一樣的氣派毛氈帽。若戴貝雷帽,會被人視為輕慢,而鐵頭盔戴起來不舒服,只有作戰時穿。身為民兵,代表擁有特定的社會地位,且必須穿著得體,以免有失身分,因此,維梅爾想必擁有一頂像〈軍官與面帶笑容的女子〉中所見的那種帽子。
 
那頂帽子將會是我們在這幅畫中所要開啟的門,但我們在此先花點時間想一想這幅畫作本身。我們看到什麼?一身鮮紅外衣、打扮炫麗、身形超乎正常比例(維梅爾所愛用的視覺變形手法效果)的軍官,在向美麗的年輕女子(我猜是以卡塔莉娜為模特兒畫成)示愛。畫中場景或許看似在表現非常個別的行為,但其實不折不扣展現了他作此畫那個時代的社會風氣,因為它以當時近乎稀鬆平常的場景,呈現了一六五○年代末講究儀禮的荷蘭社會裡,年輕男女追求異性時奉行的新規則。
 
在這幅畫中的那頂帽子,有著通往更廣闊天地的通道。走到通道盡頭,我們會來到一六○九年七月三十日早上尚普蘭湖(Lake Champlain)邊,今日叫克朗波因特(Crown Point)鎮的地方。 一六四九、一六五○年之交那個挨餓的冬天,驚嘆於歷史的大網將那個不為人知的地方與十七世紀出現的全球貿易、征服網綁在一塊。
 
尚普蘭的火繩槍將是這場襲擊勝敗的關鍵,也將是打破許多原住民部族之間原就岌岌可危之均勢,讓法國得以一手重組該地區經濟的石頭。一六○九年,火繩槍還是相當新的發明。雖然歐洲人發明了火繩槍,但火器並非源自歐洲;最早製造火藥並利用火藥發射火焰、發射投擲物的乃是中國人。但歐洲的鐵匠展現高明本事,將中國人的火炮按比例縮小,造出便於攜帶而又可靠的火器。arquebus(火繩槍)一詞,意為「鉤子槍」,因槍口處鑄上一個鉤子而得名。火繩槍笨重,不容易拿穩、也射不太準。鉤子讓槍手得以將火繩槍掛在攜帶式三角架下,穩定槍身以便射擊。另一個穩住火繩槍身的辦法,乃是將槍管擱在叉架上,立起的叉架和槍手水平視線一般高。十七世紀之初,槍炮匠已開始製造更輕而可省去這些配件的火繩槍。荷蘭槍炮匠把槍減輕到四點五公斤,相當不可思議。尚普蘭所帶去的那把槍就是這種較輕型的槍,不是荷蘭所製,而是法國製,不需鉤子或支架這些累贅就能瞄準。
 
歐洲諸國之間的競爭,推動了火繩槍的發展,而火繩槍則使所有的歐洲人在面對世界上其他地區的民族時占了優勢。沒有這項武器,西班牙人不可能征服墨西哥和秘魯,至少在傳染病開始肆虐,大肆摧殘當地居民之前是如此。這項科技優勢使西班牙人得以奴役被征服者,逼迫他們在南美大陸安地斯山脈的銀礦場工作,進而從那些礦場採得大量的貴金屬,支付在印度、中國的批發市場大量進貨的開銷。南美的白銀重組了世界經濟,使歐洲、中國以前此未有的方式串連在一塊,而如此的神奇效應乃是在槍口威脅下所促成的。
 
北美原住民文化那時還不知道如何加工金屬,但很快就懂得如何使用火器,且透過貿易取得火器。尚普蘭曾試圖阻止槍枝流入原住民手中,心知那將削弱他的軍事優勢。他之所以能打贏一六○九年尚普蘭湖邊的那場仗,乃是因為還沒有槍枝落入莫霍克人手中。其他歐洲商人則沒這麼提防。英格蘭人拿槍換毛皮,但只跟與他們友好的原住民部族交換。以新阿姆斯特丹(今天的紐約市)為據點做買賣的荷蘭人,則沒那麼注重是敵是友,賣火繩槍不拘對象。原住民商人很快就知道槍的價值,於是要求歐洲人以槍交換他們的貨物。大量的槍因此流入內陸,很快就輾轉流到歐洲人所掌控不到的地方。荷蘭人最後才理解到,他們賣給盟友的火繩槍,最終落入敵人的手裡,於是宣布凡是將槍賣給原住民的歐洲人,一律處死。不幸的是,這道命令下得至少遲了十年。
 
在那場戰役中,尚普蘭的火繩槍還發揮了另一個作用。事情發生在戰事結束後的隔一天。話說戰敗的代價,就是得接受活祭。活祭不能在作戰地點舉行。阿爾貢昆人和休倫人這時深入莫霍克人地盤,深怕敵人以更大的兵力迅速反撲。第一場勝利的奇襲效果,不可能再得;他們必須離開。但他們不想放掉抓到的莫霍克戰士。年輕男子是寶貴資產,不該浪費掉。有些男俘虜會被帶回部落,如果可能的話,還會融入俘虜他們的部族之中。但至少要有一個得用來獻祭。他們割斷俘虜的腿筋,使他們行動不便,然後綁住手臂,把他們押上獨木舟,以最快速度往北划。到了那天太陽下山時,他們已划了將近四十公里,已經到了可以舉行活祭的距離。那是重大的儀式,要通宵舉行。
 
十五世紀之前,歐洲製帽匠用的是歐洲的海狸毛皮,供應製造帽子所需的毛氈材料,但因為過度捕捉,使海狸數量減少了十之八九,而北歐開墾野地又拔除牠們的天然棲地。然後毛皮貿易轉移到北方的斯堪地納維亞,但過度捕捉又使斯堪地納維亞的海狸滅絕,海狸毛皮帽的生產隨之斷絕。
 
到了十六世紀,製帽匠不得不用綿羊毛製作毛氈。羊毛氈不是理想的製帽材料,因為毛質較粗,且沒有海狸毛那種可如茅草屋頂般覆蓋的天然特性。毛氈製造者可加進兔毛,以協助促成這種覆頂效果,但成品仍不如海狸帽結實。碰到下雨,羊毛氈往往吸水而不排水,一旦變濕,馬上就會變形。羊毛也因為顏色灰撲撲而不討喜。羊毛可予以染色,但毛氈匠所用的天然染料,固著不牢,特別是碰到下雨時。羊毛氈也沒有海狸毛皮那種強度和柔韌。荷蘭窮人的標準帽子klapmuts,就是用羊毛氈製成,因此會下垂。
 
十六世紀末,出現海狸毛皮的兩個新來源。第一個是西伯利亞。俄羅斯的設陷阱捕獸者進入西伯利亞,尋找更理想的獵捕地點,但陸路運送遙遠,而荷蘭人雖試圖掌控波羅的海貿易,以確保毛皮穩定輸入歐洲,但俄羅斯貨源不穩定。另一個新闢的來源是加拿大,開闢的時間約略相同。在聖羅倫斯河注入大西洋處的北美東海岸捕漁的歐洲人,發現東部林地裡海狸眾多,且原住民的設陷阱捕獸者樂於高價賣出海狸毛皮。
 
加拿大的海狸毛皮於一五八○年代開始小量出現在歐洲市場,隨後需求暴增。海狸帽重新大為流行。這個時尚首先在商人圈流行,但又過了幾十年,就擴延到宮廷、軍方的上層人士。不久,凡是講究派頭的人,都必然有頂海狸帽。一六一○年代,海狸帽的價格漲到羊毛氈帽的十倍之高,使帽子市場一分為二,一種是買得起海狸帽的人,另一種是買不起的人(價格分割的效應之一,乃是出現活絡的二手市場,供應那些買不起新海狸帽而又不想將就klapmuts帽的顧客需求。歐洲諸國政府擔心蝨子帶原的疾病散播,嚴密規範二手帽的市場)。
 
買得起海狸帽的人競相比派頭、比身分,製作海狸帽的商人競奪市場占有率,使製帽匠競相製作出更為稀奇古怪的帽子,以領先競爭對手。海狸帽開始講究顏色和表面絨毛的細微差異,這場時尚熱潮持久不墜。帽頂抬高、壓低,變窄、變寬,拱起、下陷。帽簷於一六一○年代時開始變寬,隨時尚而翻起或垂下,但整體趨勢是愈來愈大。帽子加上彩色帽帶,以標榜真正的時髦,帽帶上則嵌入酷炫的裝飾。〈軍官與面帶笑容的女子〉中那位軍官,在帽帶上嵌入什麼裝飾,我們看不出來,但他的帽子乃是當時最時髦的男用毛帽——這種時尚也正步入尾聲,約十年內就會消失。
 
加拿大供應的海狸毛皮刺激了帽子的需求,進而推高帽子價格和毛氈販子的利潤。對當時正欲在聖羅倫斯河谷建立第一批小殖民地的法國人而言,價格、利潤的飆升是一大利多,因為這給了他們意想不到的收入來源,可藉以支應勘察、殖民的開銷。在巴黎值一里弗赫(Livre,譯按:法國舊貨幣,相當於一磅白銀)的商品,運到北美洲換海狸毛皮,再運回巴黎,價值升為兩百里弗赫。這一買賣也使原住民和歐洲人的關係更為緊密。早年,原住民的設阱捕獸者認為,他們在占貿易夥伴的便宜。「拿海狸來做什麼都很好用,」某位蒙塔涅族設阱捕獸者暗笑著對一位法國傳教士說。「它可以用來製茶壺、輕便斧、劍、小刀、麵包;簡而言之,做什麼都可以。」他認為買他毛皮的歐洲人,特別是新英格蘭地區的英格蘭人很好騙。「英格蘭人沒腦筋,拿二十把像這樣的小刀跟我們換一張海狸毛皮。」法國人付的價碼稍低於英格蘭人。在原住民經濟裡,海狸皮的價值遠沒有歐洲人所付的那麼高。雙方都認為對方吃了虧,而在某個方面來看,雙方的看法也都沒錯,這樁買賣因此得以如此興旺。
 
對尚普蘭而言,一六○九年是毛皮貿易關鍵的一年。按照規定,他的商業集團所享有的十年壟斷期在前一年就要到期,而巴黎的製帽公司極力主張結束壟斷,好讓價格下降。尚普蘭極力反對,擔心沒有壟斷權之後,他的計畫將因資金短缺而無以為繼。壟斷期滿之前,他懇請國王亨利延長期限。請求獲准,但只延長一年。因此,一六○九年時,海狸毛皮市場全面開放。競爭對手立即搶進,使海狸毛皮價格下滑了六成。尚普蘭唯一的希望,就是利用個人與原住民的友好關係,在沒有競爭對手涉足的更上游處做買賣。為不讓休倫市場落入對手之手,尚普蘭拿義子(他晚婚,膝下無子)交換奧夏斯特甘,以示雙方友好,永無異心。因此,失去國王給的壟斷權,反倒促使尚普蘭更往北美大陸深處探索。
 
尚普蘭往西推進,除了尋找毛皮,還為了找別的東西:中國。他向亨利解釋為何需要繼續擁有壟斷權時指出,他不只想造福他的生意夥伴。他買下毛皮,乃是為了支應更重要活動所需的開銷,而那個更重要的活動就是「找出不受北方冰山干擾或酷熱區熱氣折磨的通往中國的通道。目前,我們的海員前往中國時要經過那酷熱區兩次,回程又要經過兩次,艱苦、危險難以置信。」對尚普蘭而言,毛皮在巴黎得維持高價,才能從中賺取高額利潤,支付前往中國的成本。
 
牛轉乾坤:維梅爾Jan Vermeer,荷蘭黃金時代
大師
 
維梅爾
Jan Vermeer 或Johannes Vermeer,1632年10月31日1675年12月15日又譯威梅爾,十七世紀荷蘭畫家。他一生都工作生活在荷蘭瓷都戴爾福特(Delft)。他有時也被稱為戴爾福特的維梅爾(Vermeer of Delft)。倫勃朗一樣,維梅爾被稱為荷蘭黃金時代最偉大的畫家,他們的作品中都有著透明的顏色、嚴謹的構圖、以及對光影的巧妙運用。 維梅爾精細地描寫一個限定的空間,優美地表現出物體本身的光影效果、人物的真實感與質感。
 
生平
1632年維梅爾生於荷蘭戴爾福特(又稱台夫特)(Delft)一個一個比較低等的中產階級新教家庭,具體出生的日期不太清楚。他是10月31日在戴爾福特的大教堂(Nieuwe Kerk)受洗的。他的父親,Reynier Vermeer,是一個絲綢織造商和藝術商人,而母親Digna則來自比利時安特衛普(Antwerp)。父親給了維梅爾最初了藝術啟蒙。
 
1641年維梅爾的父親在市中心買下一幢大房子,名為麥哲倫(Mechelen),後來被作為一個小旅館。維梅爾的父親可能就在這裡賣畫。
 
1652年父親Reynier去世,維梅爾繼承了父親的Mechelen旅館和畫商生意。
1653年4月,維梅爾娶了一位信仰天主教的女孩,是他當時作畫的模特兒-卡特琳娜(Catherina Bolnes)。婚後,維梅爾很快改信了天主教,並躋身於上流社會。同年維梅爾加入了戴爾福特畫家行會(Saint Luke's Guilde),並於1662年、1663年、1670年及1671年四次當選為畫家行會的領導者。他最初打算專攻歷史和宗教題材,後來開始畫風景和肖像。維梅爾的作品只流傳下來35幅,而據專家考據,維梅爾一生的作品大概也就40餘幅。
 
1672年由於荷蘭陷入經濟困境,而維梅爾不善理財,成婚以後漸漸坐吃山空,不得不將父親留下的房子出租,然後搬到岳母馬瑪利亞·婷思(Maria Thins)家裡,並常常得到她的接濟。
 
1675年12月15日,維梅爾去世,年僅43歲。
用他妻子的話來說,維梅爾是由於「龐大家庭的重負,沒有謀生手段,使他陷入萎靡和沮喪,進而譫妄,好端端的人一、兩天之內就突然病死。」 維梅爾去世前,不但無法賣掉自己的作品,經銷的油畫也無人問津,結局相當淒涼。維梅爾留下他的妻子卡特琳娜和11個孩子,其中8個尚未成年。因為負債纍纍,卡特琳娜不得不申請破產。次年,戴爾福特市政廳(city council)處理維梅爾的遺產,卡特琳娜繼承了19幅作品。
 
 
風格
維梅爾稱為荷蘭黃金時代(Dutch Golden Age)最傑出的畫家,倫勃朗(Rembrandt)齊名,雖然他在世時沒有賣出過一張畫。他的作品展示了荷蘭戴爾福特市民的日常生活,他的作品和生活曾經被人遺忘了一個多世紀,直到19世紀中期,他的才華和成就才被認同。
 
維梅爾作品大多數描繪寧靜、和諧的家庭生活,他尤其喜歡畫女性的形像和活動。他流傳下來的肖像畫中,女性人物有40位,男性人物僅13位。其油畫內容通常是一、兩個人在室內勞作或休閒,光線一般從左側照來。維梅爾喜用黃色、藍色和灰色,他對色彩的把握和光線的處理非常出眾。通常佈局簡單,尺寸不大,但往往給人巨大的視覺衝擊。他使用了以微小的畫點組合(點畫法),並且善於使用光線的來源,使畫面產生一種流動、優雅的氣氛,因而被稱為光影大師。
 
沒有人瞭解維梅爾的技法,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經常使用當時罕見的暗箱技術(Camera Obscura),用以捕捉光線和色彩。當時荷蘭著名的科學家盧文霍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是維梅爾的好友,此人精通顯微鏡和光學透視,維梅爾顯然從他那裡學到了這門技術。
 
他對畫面非常講究,不論是畫面構圖、人物比例、光影變化都精緻得跟照片一樣逼真。以致有評論家認為這不是藝術,但在荷蘭的黃金時代,人們並沒有把繪畫當成一種藝術,而只是一種手工藝,一種謀生既能而已。他的畫作通常要花很長時間,基本上都需要兩三年的時間才能完成一幅作品,但每一幅都堪稱精品。
 
 

台長: 讀.冊.人
人氣(8,122) | 回應(12)| 推薦 (10)| 收藏 (0)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人生:人間書房 |
此分類下一篇:牛轉乾坤: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音
此分類上一篇:部落:一呼百應的力量

讀.冊.人
作者是任教於英國牛津大學漢學家,以荷蘭畫家維梅爾為題,寫成《維梅爾的帽子》,以維梅爾的一幅畫作〈軍官與面帶笑容的女子〉為註腳,解讀牆上地圖的含意,男女對坐屋中的社會意涵,以及追蹤那軍官頭上的海狸帽子是從哪裡來的。

在本書中,根據維梅爾的五幅畫作,還有與他同時代的台夫特同鄉亨德里克.范德布赫(Hendrik Van der Burch)的一幅油畫、某台夫特瓷盤上的裝飾畫,尋索台夫特人生活的蛛絲馬跡。

作者卜正民精於捕捉歷史中細微的技術與經濟因素,點出事件之間的關連,每每令人驚豔。此書讓我們對維梅爾的畫和那些畫所描繪的時代,都有了嶄新而深廣的理解。

一本用心的作品,一位荷蘭黃金時代最偉大的畫家。
2009-04-16 15:22:37
9999號
請您有空下鄉一趟~
謝謝~
2009-04-16 16:57:50
版主回應
朋友您好:

歡迎您來,
老朽駑鈍,敢請朋友海涵與諒解。
朋友好興致,祝福您喬遷愉快,福地新居,一切順心。
2009-04-21 17:37:54
散步小人
午安好~
2009-04-16 16:59:12
版主回應
山光照檻水繞廊,舞雩歸詠春風香。
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
讀書之樂樂如何?綠滿窗前草不除。
2009-04-21 17:30:15
此情可待
真想去聽......^__^
2009-04-16 20:03:05
版主回應
此情可待您好:

歡迎您來,
能親臨現場聆聽,當然是快意之事,無法得空,亦請寬心以對。
2009-04-21 17:35:07
pin
書中不知歲月長
千冊不能解心禪
凡塵不過戲一場
命長歲百過千殤
短暫人世安樂足
2009-04-16 22:36:00
版主回應
燈火夜深書有味;墨花晨湛字生光;
風月一天詩酒料;文章千古性靈花。
2009-04-21 17:39:28
樵思林
非常喜歡維梅爾的畫作
尤其是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更是我的最愛之一
〈所以才會忍不住將之做為小說的插圖〉

感謝讀冊大師詳盡的解說與介紹
讓我得以了解維梅爾其人其作
2009-04-16 23:33:48
版主回應
才女您好:

歡迎您來,
拜讀朋友新作<心靈巧克力>,見用情文字,自己心中感觸良多。老朽只是興趣,何勞掛齒,喜歡就好。
喜有兩眼明, 多交益友;
恨無十年暇, 快讀奇書。
2009-04-21 17:46:21
涼涼
喜歡您下的標題
^__^
2009-04-17 10:01:57
版主回應
涼涼您好:

歡迎您來,喜歡就好。
那是自己鍾愛的前輩文人隨園老人作品,以詩名聞當世,創作講求性情個性,提倡「性靈說」,反對清初以來擬古和形式主義的流弊,使詩壇風氣為之一新,與蔣士銓、趙翼並稱「江右三大家」。為文自成一家,與紀曉嵐齊名,時稱「南袁北紀」。袁枚也是一位美食家,寫有著名的《隨園食單》,是清朝一部系統地論述烹飪技術和南北菜點的著作。
袁枚〈題畫詩〉
品畫先神韻,論詩重性情;
蛟龍生氣盡,不若鼠橫行。
2009-04-22 11:52:57
散步小人
看到您來散步了...
可是您沒發現...
應該是無發現吧?
有個愛問東問西的小人
邊散步邊等您發現了.....
2009-04-17 10:26:42
版主回應
南亭橋下水無波,獨客扁舟試一過;
撫景自慚佳句少,思親還恨別情多。
東風燕子穿花雨,落日漁郎隔岸歌;
即上高篷望西北,青山雲影共嵯峨。
2009-04-21 17:28:41
散步小人
已發現了嗎?
您哪是什麼愚昧啊...
是我自己在那講這講那講不明的
不能怪您~

晚安並祝一覺好眠~
2009-04-17 22:41:21
版主回應
兩兩歸舟晚渡關,孤雲倦鳥各飛還;
月明烏鎮橋邊夜,夢裏猶呼起看山。
2009-04-21 17:27:44
無楚
再半個多月,夏天就來到
太陽漸漸地拉長拉直線
日落愈來愈晚,蚊蟲愈來愈多

來到讀.冊.人的家
才知道自己
書愈看愈少,話愈說愈多

看書、讀書,還真是一門大學問
想瞭解一本書的真諦不容易
我是容易看到打瞌睡又昏昏欲睡
夢見周公說:讀冊是一門大功夫
還是聊天好

早安讀.冊.人
2009-04-18 08:09:40
版主回應
無楚您好:

歡迎您來,
如朋友所言,當春天最後一個節氣「穀雨」出現,夏天的腳步已經隨著氣溫慢慢接近。

朋友實在太客氣,若非腹有詩書氣自華,哪能攝影作品專業,無聲勝有聲。筆下文字更是情真意切,傳情敘事,字字動人入心。
莫唱陽關曲,淚濕當年金縷。離歌自苦最消魂,聞歌更在魂消處。
南樓楊柳多情緒,不繫行人住。人情卻似飛絮,悠悠便逐春風去。
2009-04-22 12:13:45
李南
這樣延伸擴展的讀書內容
讓我不知所以的興奮
2009-04-22 14:52:43
版主回應
李南您好:

歡迎您來,
看來朋友是愛書之人,樂在閱讀,享受黃金屋之趣。
佩服!
2009-04-27 14:25:41
緋月
他那麼多作品,只看過最末的那幅!
2009-04-24 05:54:58
版主回應
緋月您好:

歡迎您來,
那是大師最知名的代表作。人生學無止境,欣賞藝術是種享受,無關數量多寡,請朋友寬心以待。
2009-04-27 14:23:54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