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12-14 16:00:00| 人氣3,19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全盤接納不逃避反而可以安心——[莊子與你]59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義也。子之愛親,命也,不可解於心;臣之事君,義也,無適而非君也;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是之謂大戒。是以夫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擇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樂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於悅生而惡死?夫子其行可矣!」(〈人間世〉第二段)

 

  前文提到葉公子高為了奉派出使齊國而內心惶恐,特來向孔子求教。孔子會怎樣回應他呢?有趣的是孔子並不像一般道家式的回應法,就是叫人看淡名利,看輕世務;反而是勸勉葉公子高要「捨命陪君子」,孔子說:

  「人生於世,有兩項無法跨越的限制,其一就是自然感情,其二就是人文規範。前者如子女照顧父母,那份掛心是無法割捨的。後者如人臣事奉君主,只要你生活在國法的管轄之下,就無法不受它的約束(「適」,往也,「無適而非君」,不管到那裏都仍在國君統治之下的意思)。正因為這兩項都是人逃不掉的責任,所以稱為「大戒」。既然逃不掉,那不如就乾脆全盤接納罷!所以身為子女的人,對事奉父母的諸般事宜是全盤承擔,絲毫不起逃避之念的,這才算是克盡孝道。同樣,身為臣子的人,對長上指派的任務,也是全盤接受,全力以赴,毫不遲疑,這也才算是克盡忠道。

  「原來忠孝之道,重點不在事情是否辦得好,而在心態上(自事其心)的全盤接納,毫不逃避。當人心完全不起貪瞋痴、沒有意必固我,自然就不會有任何的情緒動盪、危疑憂懼了!也就是說:當人看清楚這是無法逃避的事,就不如認命安份地全盤接納,這正是身心修養的最高境界啊!所以你既然身為人臣,當然就難免有無法抗拒的任務。既然遇到了,就該按照任務的內容(事之情)全力以赴,那裏還有閒工夫去計較生死利害,亡想逃遇危難呢?所以別再三心兩意了!趕快去準備起程罷!」

  讀者一定會好奇:身為道家巨擘的莊子,怎麼會提出這麼儒家的意見呢?(雖然是假借孔子之口)簡直跟忠君到無怨無悔的屈原差不多了!

  這就是儒道兩家相反相成的弔詭。其間幾微之差,就在對所謂盡孝盡忠的「盡」,兩家的詮釋重心有些不同。道家的盡心(或說「自事其心」)、安心,重在藉毫不揀擇、全盤接納事實(包括命與義)的安排,以獲致情緒的安穩、不受打擊。儒家的盡心安心,則重在儘可能發揮自己的創造力,以求人性內在的道德理想的實現。

  當然,兩者其實是一體的兩面:情緒安穩不受打擊,才真能無私且有效地去實現理想;也只有朝著人性無私的理想前進,才真能獲致情緒的安穩不受打擊。所以我們才說儒道之理是可以相通的,只是著重點各有不同罷了!

台長: 曾老師的學生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