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7-16 10:00:00| 人氣1,87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不被概念束縛的自然人——[莊子與你]82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其出不訢,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受而喜之,忘而復之。是之謂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謂真人。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顙頯,淒然似秋,煖然似春,喜怒通四時,與物有宜而莫知其極。故聖人之用兵也,亡國而不失人心;利澤施乎萬世,不為愛人。故樂通物,非聖人也;有親,非仁也;天時,非賢也;利害不通,非君子也;行名失己,非士也;亡身不真,非役人也。若狐不偕、務光、伯夷、叔齊、箕子、胥餘、紀他、申徒狄,是役人之役,適人之適,而不自適其適者也。(〈大宗師〉第一段)

 

莊子在以無知一解何謂真人,以無欲二解何謂真人之後,再以無名三解何謂真人。無名者,凡事都只是應機作自然的反應,而不是心中先存某一項觀念,然後據此觀念為標準去引導自己的行為之謂也。其實無名也是從無知、無欲引申而來的。正因知是心靈對外物的一種執取,由此引動人對所執著對象的欲求。由此反覆,遂形成一種固定模式的觀念或概念,此即稱為名。人在社會生活的成長歷程中,總會學習到種種概念、知識,也很自然就按照這些概念系統去行為、去生活;好像生活也因此變得安穩有秩序了,卻不知活潑富有感受性與創意的生命,也因套在重重概念系統、行為模式中而僵死了!這就叫「適人之適而不自適其適。」

莊子是這麼說的:所謂真人,就是自然地活著,既沒有活比較好,死比較不好的觀念,也不會對生活中的種種際遇有迎有拒,他就只是從容地來,自在地去罷了!做每件事的時候,既不預設什麼目的(求其所終),做完也是立刻從這件事離開回到自己,而不會事後還念念不忘、沾沾自喜。當然正在做的時候,該高興他也會高興(受而喜之),但做完也就忘了,他自己還是原來的自己。這就叫做不讓心靈憑空塞進種種經驗概念、知識系統,以免損傷妨害了生命的自由完整(不以心捐道,「捐」應為「損」之誤);也叫做不用人為的多餘法則去干擾生命的自然(不以人助天)。這就是所謂真人。

  像這樣的真人會呈現出如何的樣子呢?他常是一念不起(其心志,志,止也),平靜到沒有表情,總之整個人就是一個渾沌(其顙頯,顙是額頭,頯是大的樣子)。他種種情緒行止的表現總是和環境氣候的變化相呼應而沒有一定的模式(極,法則也),所以在秋天他就自然顯得清冷,在春天他就自然流露溫暖。像這樣的真人,就算出兵亡了別人的國家,那國家的人民都不會恨他;同樣的,就算他在施政上沾溉了千萬代的後人,也只是自然而然,完全沒有存愛人之念。所以政治家只要有一絲行仁政的念頭,就不算是真正的政治家;待人存一點偏愛之心,就不算真正的仁者;要靠人為的時間表來做事,就不算真正的賢人;不能存在地感應周遭的訊息以作出合宜的反應,就不算真正的君子;只知按法定的規矩來辦事以致委屈了自我,就不算真正的士;總之,不能秉持生命的實感去為人處世,就不能真正做生活的主人。在歷史上像這種迷失自我的例子真太多了!如伯夷、叔齊等等都是。他們全都是只知按照外在社會設定的行為模式、價值標準去生活,而不知尊重自己真實的感情與感受,去活出真我的人啊!

台長: 曾老師的學生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