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5-04-03 23:45:34| 人氣265| 回應0 | 上一篇

小朱日記 20250403_從Must Have到Nice Have的轉型--ATM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上次提到公用電話的轉型,還有一樣東西是未來可能會消失,就是ATM。台灣ATM密度非常高,和銀行據點與便利商店普及有關,ATM主要的功能就是提款和轉帳,但在網路銀行與電子支付越來越普及下,使用現金的機會減少,實際需要去操作ATM的次數變少,但是設置ATM的成本與維護費不低,今天來聊聊ATM轉型的可能性?

 

我查找一下資料,台灣目前設立的ATM3萬台,最近10年裝機高峰在2018年超過1300台,之後就逐年減少,去年2024年僅新增191台,是8年來新低。ATM交易次數與金額高峰在2020年,之後就很難再突破,只能維持在高峰,但同前面所述,在非現金交易越來越方便下,實際使用ATM的機會變少,這也是銀行減少新增ATM的原因,星展銀行(DBS)在2019年開第一槍,將所有ATM裁撤,原因就是設置ATM的成本太高,銀行寧願補貼存戶轉帳和提款費用,也不願再去負擔高成本的ATM運營。

 

對一般人來說,沒有ATM會不會很不方便?目前並沒有這樣的問題,因為ATM依然到處都有,而且銀行給存戶每月提款次數優惠或是網銀操作也很方便;反而是ATM的機台一直在翻修,包括銀行跟便利商店談續約的條件成本增加,對銀行來說是更大的成本。以我自己在操作ATM機器,最想做的就是越短時間完成越好,反而是程序一大堆或是結束後還慢吞吞發鈔或是按鍵讓我很沒耐心這其實也和銀行的設計背道而馳,因為既然設置ATM成本不低,銀行更希望透過ATM跟客戶有多一些連結或是行銷機會,所以才會設計小遊戲或是廣告、折價券等,但是如果使用者無心只想趕快結束,其實兩者不但沒有交集反而變成排斥心理,所以對銀行來說,ATM的設立必須要更能達到符合使用者滿意與提升品牌的價值。

 

那到底ATM應該要如何轉型?或是繼續維持現在的功能就好?目前坊間沒有定論,我也沒有看到國外有比較好的轉型方式,只是我在想,既然ATM在台灣普及率這麼高,是否可以把ATM與社區有更深的綁定?舉例來說,我公司在中山商圈附近,如果銀行想要拉近與附近商家的合作關係,又能吸引到非本行客戶的關注,可以與附近店家談ATM設計專屬的優惠券活動,或是走聯名商業合作,將ATM當成廣大主動式的推廣平台,把ATM重新塑造成活潑的包裝,而不只是一台機器而已,可以提高合作廠商聯名的意願與廣告效益。總之,這個年代不進則退,ATM作為舊世代的商品只有走向舊瓶新裝,重新找出服務客戶的價值才能走出新頁。

台長: piggy
人氣(26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商業情報 |
此分類上一篇:小朱日記 20250209_職業運動是下一個潛力市場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