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卷之一(宮集)
<篇名>人參(五臟六腑,無經不到,專入肺脾)-8
或問傷寒傳經,入于少陰,手足四逆,惡寒嘔吐,而身又倦臥,脈復不至,心不煩而發躁,是陽已外越而陰亦垂絕也。用人參于附子之中,亦能救乎?嗟乎。陰陽兩絕,本不可救,然用人參于附子之中,往往有生者。蓋真陰真陽,最易脫而最難絕也,有一線之根,則救陽而陽即回,救陰而陰即續也。以真陰真陽原自無形,非有形可比。寧用參、附以生氣于無何有之鄉,斷不可先信為無功,盡棄人參不用,使亡魂夜哭耳。
【白話解】
問:傷寒傳進人體經脈,入于少陰,手足四肢冰冷,惡寒嘔吐,而身體又倦臥,脈不再跳,心不煩卻全身躁動不安,是陽氣已外越而陰氣也將絕亡。用人參于附子之中,也能救治嗎?
答:唉呀。陰陽兩絕,本來不可救,然而用人參于附子之中,往往有救回的。這是因為真陰真陽,是最容易外脫也是最難絕亡,只要還有一點根本,則救陽而陽氣能隨即回復,救陰而陰氣即能接續。因為真陰真陽原來自於無形的能量,並非有形的物質可比擬。寧可用人參、附子在無形之中來生發陽氣,絕不可先入為主的認為這麼做沒有功效,若是完全捨棄人參不用,這樣會使得因此失救的亡魂在半夜裡哭泣啊。
或問傷寒傳經,入少陰,脈微細欲絕,汗出不煩,上吐而下又利,不治之症也,亦可用人參以救之乎?夫舍人參又何以救之哉,但須加入理中湯內,急固其腎中之陽,否則真陽擾亂,頃刻奔散,單恃人參,亦無益矣。(〔批〕更闡發得妙。)
【白話解】
問:傷寒傳經,入少陰,脈微細到快沒了,汗出而心不煩,上吐而又下瀉,是不治之症,也可用人參來救治嗎?
答:這種症狀若是捨棄人參又要用甚麼藥物來救呢,但人參必須加入理中湯之內,緊急固護腎中的陽氣,否則真陽外脫擾亂,立刻奔散,只憑人參,也是沒有幫助的。
(〔批〕更是闡揚發明得精妙。)
或問傷寒下利,每日十餘次,下多亡陰,宜脈之虛矣,今不虛而反實,亦可用人參以補其虛乎?夫下利既多,脈不現虛而反現實,非脈之正氣實,乃脈之邪氣實也。邪實似乎不可補正,殊不知正虛而益見邪盛,不亟補正,則邪盛而正必脫矣。論此症,亦死症也。于死中求生,舍人參實無別藥。雖然,徒用人參而不用分消水邪之味佐之,則人參亦不能建非常之功。宜用人參一二兩,加茯苓五六錢同服,庶正氣不脫,而水邪可止也。(〔批〕探本窮源,故能盡其變也。)
【白話解】
問:傷寒下瀉,每日十多次,下瀉多則會造成陰氣佚失,患者脈象本應該為虛,而今不見脈虛之象反見為脈實之象,如此也可用人參來補虛嗎?
答:這個下瀉既然很多,脈象不呈現虛而反呈現實,並非脈的正氣實,乃是脈的邪氣實。邪氣實似乎不可以補正氣,卻不知正氣虛而愈容易見到邪氣盛,不快補正氣,則邪氣盛而正氣必然外脫。談論此症,也是死症。于死中求生,捨棄人參實在沒有別的藥可救。雖然,只用人參而不用分化消散水邪的藥味來輔助,則人參也不能建立特殊的功效。所以應該用人參一、二兩,加茯苓五、六錢一起服用,這樣正氣不外脫,而水邪可消退。
(〔批〕探究病的本源,所以能盡可能變化用方。)
呂道人總批曰︰今天不比古人之強壯,無病之時,尚不可缺人參以補氣,況抱病之時,消爍真氣乎。是人參非惟宜用,實宜多用也。但不知人參之功用,冒昧用之,而不中肯綮,往往不得參之益,反得參之損。此陳子遠公憫之,欲辨明人參功用以告世,著人參,因著《本草》也。餘讀之而驚其奇,逐條評之,有贊嘆而無褒貶。因其所論,折衷于正,非一偏之辭也。
【白話解】
呂道人總結說︰現今的人不比古人強壯,沒病的時候,猶不可缺用人參來補氣,況且生病的時候,消耗真氣,不只人參該用,實在適宜多用。但不知道人參的功用,冒然鹵莽的使用它,尚且達不到預期的功效,也往往得不到人參的好處,反而受到人參的壞處。陳子遠公懷抱憐憫的心,想要分辨說明人參的功用來昭告世人,撰述人參,因此撰述這本《本草》。我讀了之後覺得非常驚奇,並逐條評論,只有贊嘆而沒有褒貶。因他所論述的內容,正確合理沒有太過與不及,並非是偏執一面的說辭。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