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醫道還元
卷三葯法闡微詳解-3【道合君臣】
道合君臣,何須重作本草。事關人命,慎勿輕投古方。
【原解】
呂真人曰:何謂道合君臣?君者,有統率群類之責,即有恩威獨任之權,群邪見之而退避,眾正遇之而服從。
若大敵當前,宜攻則由彼發令,宜守亦自彼操持。位居首出之尊,有一不可有二者也。用藥之道,其製方亦取義于君。
因時酌宜,首以何者為君,使之統領乎眾味。其任有獨尊,亦可一而不可二,蓋二則權力不專,必至相爭而離,或互相戕賊。欲其成戰勝之功,難矣。
但藥中之君,則于無定中求其有定,皆從活潑中求之。
假如藥系補益之味,補何宮則以何宮之藥尋一君。補一宮則兼補他宮,則看何宮重,何宮輕,於其重者建立一君。
又或同是一宮而君亦有別,蓋一宮之中,同氣者每分為二,如肝與膽之類是也。亦因其孰重孰輕,而定為君,此用藥取義于君之說也。
臣者何?臣有輔佐之義,隨在扶持,君行則與之俱行,君守則與之俱守,其權不能獨任,特助君以行其權。
使之赴敵,或則趨前爭先,或則隨後輔翼,務其有勝無敗,平定疆宇而止。藥之取義于臣,其力亦佐效之力。
如關不通,則開關者有之,門不閉,則閉門者有之。總以君味,底于成功見效而止,亦居然臣職輔佐之理。
此醫之一道,其用藥所以合乎君臣也。然道雖分君臣,其中藥品實繁而莫可紀。
所以古先聖人神農氏,具金石之質,與上哲之姿,獨嘗百草,而得乎藥品之孰攻孰散,孰補孰和,如此之類,其性情亦繁極。
作為本草,獨為后世師,其後代不乏人,頗覺增飾。而本草之書,遂炳如日星矣。所以今特透用藥之機關,而本草可以不必重作也。
何謂事關人命?事者,醫中之事。蓋人惟染疾病而后求醫。然病有淺深,有常變,有彼此互異,有從外襲,有自內生,或雜出歧途,令醫者多所礙手。
千變萬怪,用法一差,輕者不愈,或積久至于重,重者不能久待而已斃。醫之一事,實係人之死生存亡。人命寄于醫者之手,故曰“事關人命”。
此事既闗人命,故古之醫士,每于一症投藥得驗,遂存此方,以為後人法式。在制方者,當日設心,未嘗非嘉惠後學之意。
但既係板方,傳之于世,有利亦有弊。所以然者?蓋因人之病,有同中異,分途錯出,又兼以人之禀質,各有不齊,若徒泥古方,其中有合用者,即有不合用者,一味依他施行,往往貽誤靡淺。
所以古方不可輕投,必細看其毫無差異,乃可 一用,否則慎之為貴。所以醫之道,在得其用藥之妙,化板為活,便可求為良醫。
此非鄙薄乎古方,實恐人泥古方貽害。今作此書,故不敢制方,非吾之靳也,特慮學者不知用心,致刻舟之誚耳。
【白話解】
何謂道合君臣?君者,有統率群類之責,即有恩威獨任之權,群邪見之而退避,眾正遇之而服從。
什麼是道合君臣?君,有統率眾人的責任,就是握有生殺獨自擔當大任的權力,各種邪氣遇見它會退避,所有的正氣遇到它會為他效力。
若大敵當前,宜攻則由彼發令,宜守亦自彼操持。位居首出之尊,有一不可有二者也。用藥之道,其製方亦取義于君。
如果大敵當前,要進攻則由它發號施令,要防守也要它主持。位居第一尊貴的地位,君主之位只能由一名擔當而不可以有二位。用藥的道理,在制定藥方時,也是效法於君主的統率權力來加以運用。
因時酌宜,首以何者為君,使之統領乎眾味。其任有獨尊,亦可一而不可二,蓋二則權力不專,必至相爭而離,或互相戕賊。欲其成戰勝之功,難矣。
根據當時的狀況來斟酌考量,首先要選用那一味藥為君,讓它來統一領導其它性味的藥。擔任君主的藥有獨專統領大權的責任,也是只能有一而不可有二。若有二位則權力便不能集中,一定會到相爭而分離的地步,或互相傷害。想要他們合作對外打勝仗,實在是太難了。
但藥中之君,則于無定中求其有定,皆從活潑中求之。
但是藥方中的君藥,在於不固定的狀態中來探求它穩定的藥性,都是從靈活而變通之中探求來的。
假如藥系補益之味,補何宮則以何宮之藥尋一君。補一宮則兼補他宮,則看何宮重,何宮輕,於其重者建立一君。
假如是補益的藥味,補那一宮就用那一宮的藥味為君藥。補一個宮位又兼補其它宮位的,就要看那宮的所佔比重較重,那宮較輕,在重的那宮建立一味君藥。
又或同是一宮而君亦有別,蓋一宮之中,同氣者每分為二,如肝與膽之類是也。亦因其孰重孰輕,而定為君,此用藥取義于君之說也。
又或是同在一宮而君藥也有差別,因為一宮之中,同氣之中還分為二氣(陰陽),如肝與膽(表裡經)這一類就是。也要根據它的輕重,而制定君藥,這就是用藥效法於君的說法。
臣者何?臣有輔佐之義,隨在扶持,君行則與之俱行,君守則與之俱守,其權不能獨任,特助君以行其權。
臣是什麼意思?臣有輔佐的意思,伴隨在君主左右扶持,君主行進臣就與他同時行進,君主防守就與他同時防守,臣的權力不能單獨行使,只是幫助君主來行使他的權力。
使之赴敵,或則趨前爭先,或則隨後輔翼,務其有勝無敗,平定疆宇而止。藥之取義于臣,其力亦佐效之力。
讓臣子赴戰場衝向敵人,有的向前搶在前面,有的就跟在君主身後輔佐幫助,一定要他有勝無敗,一直到平定國家的領土才停止。效法臣子的內涵來制定藥方,它的效果也就如同臣子的角色是輔佐的效用。
如關不通,則開關者有之,門不閉,則閉門者有之。總以君味,底于成功見效而止,亦居然臣職輔佐之理。
如果是關竅不通,就有開關竅的藥,門不關,就有關門的藥。總是以君藥帶領,一直到最後成功見效為止,也顯然是臣藥輔佐君藥的職責與道理在裡面。
此醫之一道,其用藥所以合乎君臣也。然道雖分君臣,其中藥品實繁而莫可紀。
這是使用醫藥的一種方法,它用藥的法則相應君臣之間尊與輔的道理。雖然藥理分君藥與臣藥,這當中的藥品實際上是繁多而無法記載。
所以古先聖人神農氏,具金石之質,與上哲之姿,獨嘗百草,而得乎藥品之孰攻孰散,孰補孰和,如此之類,其性情亦繁極。
因此古代聖人神農氏,具備意志堅定的資質,與超凡的才智,嚐遍各種草藥,而得知藥性誰是進攻,誰是發散,誰是補養,誰是和解,就如同像是這些藥性的分類,它的性情也是繁雜到了極點。
作為本草,獨為后世師,其後代不乏人,頗覺增飾。而本草之書,遂炳如日星矣。所以今特透用藥之機關,而本草可以不必重作也。
創作《本草綱目》,特別成為後世人的師法(效法),但在本草之後的世代也不缺乏為本草一書增加藥理與注疏的人才。而《本草綱目》這本書,它的光明就好像日月星辰一般。因此現在特別透露用藥的玄機與重點,如此一來本草就可以不必再重新創作書寫了。
何謂事關人命?事者,醫中之事。蓋人惟染疾病而后求醫。然病有淺深,有常變,有彼此互異,有從外襲,有自內生,或雜出歧途,令醫者多所礙手。
什麼是事關人命?事,指的是醫療中的事。因為人只有生病之後才會找醫生看病。然而病有淺深,有常理的有突變的(有正有變),有的症狀有彼此互異,有從外而來,有自內生,有的錯綜複雜,讓從事醫療的工作者有很多挑戰與阻礙。
千變萬怪,用法一差,輕者不愈,或積久至于重,重者不能久待而已斃。醫之一事,實係人之死生存亡。人命寄于醫者之手,故曰“事關人命”。
病狀千變萬怪,治法一旦錯誤,病情輕微的不會痊癒,有的累積的時間長了而導致重病,重病不能久等而死亡。醫療的事,確實是關係人的生死存亡。人的生命寄託在醫生的手上,所以說「事關人命」。
此事既闗人命,故古之醫士,每于一症投藥得驗,遂存此方,以為後人法式。在制方者,當日設心,未嘗非嘉惠後學之意。
這件事既然關係人的生命,所以古時的醫生,每當藥方治好一個病症,就保存紀錄這個驗方,以做為後人效法的準則。站在製方者的角度看,當時他的想法與用意,無非是嘉惠後學的心意。
但既係板方,傳之于世,有利亦有弊。所以然者?蓋因人之病,有同中異,分途錯出,又兼以人之禀質,各有不齊,若徒泥古方,其中有合用者,即有不合用者,一味依他施行,往往貽誤靡淺。
但既然是固定樣板式的藥方,流傳於後世,有好處也有壞處。之所以會這樣說的原因是因為人的病,有症狀相同而病因不同,病情錯綜複雜,又加上人與生俱來天生的體質,各有不同,如果只是迷信古人的藥方,其中有合用的,就有不合用的,一味地依古方施用,常常因此而為害不淺。
所以古方不可輕投,必細看其毫無差異,乃可 一用,否則慎之為貴。所以醫之道,在得其用藥之妙,化板為活,便可求為良醫。
所以古方不可以輕易的使用,一定要仔細的審察到沒有一點差錯,才可以使用,否則要小心謹慎才是最重要的。所以醫療的方法,在於得到用藥的特性(用藥之妙1),化呆板為靈活,便可以成為良醫。
此非鄙薄乎古方,實恐人泥古方貽害。今作此書,故不敢制方,非吾之靳也,特慮學者不知用心,致刻舟之誚耳。
這不是要鄙視古方,實在是躭心有人迷信古方而受到傷害。現在寫這本書,所以不敢寫藥方,不是我吝惜,而是特別顧慮學習者若不知道用心,最後將導致刻舟求劍2(拘泥古方導致治療失效)的責備罷了。
註1用藥之妙:每個病症就是一個門鎖,醫生必須針對不同的鎖,配出不同的鑰匙。所以每個門鎖都會配出不同的鑰匙,這就是用藥的奧妙所在。努力用功學習診斷及用葯的原理,這件事關係到人的生命,千萬不要打混摸魚,使用前人配好的鎖匙。
註2刻舟求劍:在江中船上刻記號,找落水的劍。諷刺固執而不知變化的愚蠢可笑行為。
這個成語,出自《呂氏春秋•察今》。戰國時,楚國有一個人乘船過江。只見他衣冠楚楚,身上還佩帶著一把長劍。他站在船頭,觀看著岸上的美景,心裡非常高興。便隨口吟誦起詩歌來,接著又揮動雙臂,抒發著自己志得意滿的心情。誰知,正當他興高采烈時,身上佩帶的寶劍卻落到水裡。他胸有成竹地從口袋裡掏出小刀,在船幫上刻了一個記號。
搖船的艄公說:“刻那記號做什麼?”那人說:“我的劍是從這裡掉到水裡的。”等船靠了岸,他立即從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尋劍。本來寶劍落在江心,他卻從靠岸的船邊尋找,當然是找不到寶劍的。
他出水後,指著船上刻下的記號,很納悶地說:“明明我的劍是從這裡掉下水的,為什麼卻找不到呢?”艄公笑笑說:“你本來在江心掉劍,卻在船上刻記號。現在船由江心靠岸,那落水的劍,不能隨著船的移動而移動,你怎麼找得到呢?”
這個故事,就是“刻舟求劍”的來源。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