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醫道還元
卷一脈理奧旨詳解-51【五行喜忌】
口腹之資,按脈理而敬避;調理之妙,憑心法以為宗。制治於未艾,保邦於未寧。外寇所以不興,內賊亦以不作。
【原解】
呂真人曰:何謂口腹之資?乃人于朝饔1夕餐,所食之物味也。
物味皆五行所生,然其所稟各有偏,或偏于水,或偏于火,或偏于土與木金。其稟既偏,其氣實與類相從。
如偏于火者,則助火;偏于木者,則佐木。在人之五臟,不外五行,五行要得其中。
又如肝木盛,而食佐肝之物,則為害。其餘可以類推。又如金衰,而食損氣之物,則為患。如此之類。
所以必按乎脈理。或喜或忌,不可不明。明則知敬避矣。此中妙義,皆所以調養人之五氣,以成化育之功。
欲得其調養之妙,不本此心法,妙從何得?故曰“憑心法以為宗”。心法者,即上察脈觀色,別聲參竅之法也。
法運于心,故云心法。宗者,主也,以此為主。蓋得此主腦,乃得調養之妙也。
制治于未艾,保邦于未寧者,即思患預防之意。人之一身,猶一邦也。身貴康,即治也。人身貴思患預防,所以必須調理。調養既周,則諸災不起,猶之乎邦之安定,無所侵擾。
外寇不興者,人之調養密,而五氣順;肌膚固,外之風寒暑濕不能入。內賊不作者,人之五氣平,而不生患也。此其妙用,與治國何殊焉?
【白話解】
呂真人曰:何謂口腹之資?乃人于朝饔1夕餐,所食之物味也。
呂真人曰:什麼是口腹之資?就是人一日三餐,所吃的食物性味2。
物味皆五行所生,然其所稟各有偏,或偏于水,或偏于火,或偏于土與木金。其稟既偏,其氣實與類相從。
食物的性味皆是由本身五行不同性質所決定,然而食物性質各有偏向,有的偏於水,有的偏於火,有的偏於土或是木金。食物的性質既然有五行的偏向,所屬的氣也與偏向的五行相同。
如偏于火者,則助火;偏于木者,則佐木。在人之五臟,不外五行,五行要得其中。
例如偏於火的,就幫助火;偏於木的,就輔佐木。人的五臟,全按五行所運作,要配合適當的五行需求。
又如肝木盛,而食佐肝之物,則為害。其餘可以類推。又如金衰,而食損氣之物,則為患。如此之類。
又好比肝木旺盛,再吃輔佐肝木的食物,則對身體就是損害了。其餘可以類推。又好比肺金衰弱,再吃損害肺氣的食物,則對身體就有傷害了。諸如此類。
所以必按乎脈理。或喜或忌,不可不明。明則知敬避矣。此中妙義,皆所以調養人之五氣,以成化育之功。
所以一定要按照脈理五行,或是四時五臟苦欲補瀉3,來選擇所吃的食物,不可以不了解這些道理。明白的話就懂得敬而遠之(忌口)。這其中的奧妙,都是在調養人的五氣,以成就天地化育的功績。
欲得其調養之妙,不本此心法,妙從何得?故曰“憑心法以為宗”。心法者,即上察脈觀色,別聲參竅之法也。
想要得到這其中調養的奧妙,不根據本書倡導的心法,那裡可以得到奧妙?所以說:「憑心法以為宗」(憑靠心法作為宗旨依據)。心法,就是上文所說的察脈觀色,別聲參竅的方法。
法運于心,故云心法。宗者,主也,以此為主。蓋得此主腦,乃得調養之妙也。
法的運用在於心,所以稱為「心法」。宗,就是主的意思,以這個心法為主。因為得到這個主要的心法,所以就得到調養的奧妙了。
制治于未艾,保邦于未寧者,即思患預防之意。人之一身,猶一邦也。身貴康,即治也。人身貴思患預防,所以必須調理。調養既周,則諸災不起,猶之乎邦之安定,無所侵擾。
制治於未艾,保邦於未寧,就是思患預防的意思(想到會發生禍患,事先採取預防措施)。一個人的身體,就好像一個國家。身體最重要的是健康,就像國家最重要的是長治久安。養生的重點就是居安思危提早預防,所以一定要調和治理。調養周足了,則百病不生,就猶如國家安定,沒有外敵侵害干擾。
外寇不興者,人之調養密,而五氣順;肌膚固,外之風寒暑濕不能入。內賊不作者,人之五氣平,而不生患也。此其妙用,與治國何殊焉?
外寇不興的意思,就是人的調養周到,則五臟氣血就順暢;肌肉皮膚緊實,外面的風寒暑濕燥火等六種邪氣就不能侵入。內賊不作的意思,就是人的五臟氣血平衡,而不生災病。這五氣調理平衡的妙用,與治國的道理有何不同嗎?
註1饔:讀音庸,熟食。
註2性味:性是指藥物的溫、熱、寒、涼四種不同的屬性。味是指藥物中有辛、甘、酸(澀)、苦、鹹五種不同的滋味。這裡以食物的四性五味來論述中庸的養生之道,以期防患於未然。同時也體現了藥食同源的共通理念。
註3五臟苦欲補瀉:中醫用藥法則之一,五臟各有天性,遂其性則欲,違其性則苦,本臟所苦為瀉,本臟所欲為補。 該理論對後世用藥原則影響深遠,現代臨床運用亦非常廣泛。《素問·藏氣法時論》:“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洩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 “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用鹹補之,甘瀉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鹹瀉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