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醫道還元
卷一脈理奧旨詳解-14【究本審脈】
至若究乎命之源本,必審乎脈之根苗。土釜潤溫,息息之來不暴;金鐘鳴響,點點之報有神。
【原解】
呂真人曰:命者何?即三寶也。人無此三者,豈不立斃。然三者,皆稟於天而為人之命寶,所以謂之命。
命何以有源本?精藏下宮,為生身之本;氣藏中宮,為運行周身血脈之本;神藏上宮,為宰乎精氣流行之本,三者互為其根。
欲究其本之盈虧,何以知之?則有脈可測,所以必須審。審者,悉心靜氣以察之也。
脈何以有根苗?蓋脈之寸關尺,皆伏根與內五臟。審乎脈苗者,審脈即以知其伏根之所,或美或惡,或盈或歉,無不恍然如見。苟能審脈而知根苗,則命之立與不立可知矣。
土釜者,胃是也。人之胃如釜載物,下有真水以潤之,真火以溫之。既有真水以潤,則釜不燥烈;有真火以溫,則釜中之物可化。
好似煮物一般,故其動而見于脈也,和緩悠長,而無剛急暴戾之氣。不然,釜中之物不化矣。所以下部之水火,其關係於中宮之土釜不小也。
金鐘者肺是也。肺屬金,其形之懸于內,有如鐘,故曰金鐘。鐘實則不鳴,鐘破亦不鳴。
即如人之肺金,為火逼津,成痰蔽塞,謂之實。而人之聲音重濁,而不鳴矣。
又如人之肺金破敗,則發于聲亦不能鳴,肺主氣故也。古書所謂「金實不鳴」、「金破不響」。
鐘苟鳴響,則見脈也,點點報來,有輕清瀏亮之神,以其下有土以生之也。
【白話解】
呂真人曰:命者何?即三寶也。人無此三者,豈不立斃。然三者,皆稟於天而為人之命寶,所以謂之命。
呂真人曰:命是什麼呢?就是精、氣、神三寶。人若是沒有精、氣、神這三寶,豈不是馬上就會死亡。然而三寶都是天賦與生俱來的資質,而成為人性命寶貴的根本,所以稱之為「命」。(命字有上級對下級的指示與給予之意,而人這最珍貴的寶貝是來自於大自然天地的稟賦,所以將這三寶稱為「命」。)
命何以有源本?精藏下宮,為生身之本;氣藏中宮,為運行周身血脈之本;神藏上宮,為宰乎精氣流行之本,三者互為其根。
命的本源是怎麼來的呢?因為有精藏在下宮(腎),為生命及身體的根本;氣藏在中宮(脾胃),為運行全身血脈的根本;神藏在上宮(心),為主宰精氣流佈運行的根本,這三者互為根苗。
欲究其本之盈虧,何以知之?則有脈可測,所以必須審。審者,悉心靜氣以察之也。
若要探討精氣神的充滿與不足,要如何得知呢?可以從脈搏測知,測脈搏就必須「審」,審的意思,就是完全讓自己能平心靜氣地去審查感覺脈象的狀態。
脈何以有根苗?蓋脈之寸關尺,皆伏根與內五臟。審乎脈苗者,審脈即以知其伏根之所,或美或惡,或盈或歉,無不恍然如見。苟能審脈而知根苗,則命之立與不立可知矣。
脈的根苗是怎麼一回事呢?因為觀察脈象的部位寸關尺1,它的脈絡根源於五臟。「審乎脈苗」的意思,就是從脈象的顯現而推知五臟,是健康、是生病、是飽滿、還是不足,好像親眼所見一般。如果能夠從脈象而瞭解五臟的狀況,便可以知道這個人的生命狀態穩固或不穩固了。
土釜者,胃是也。人之胃如釜載物,下有真水以潤之,真火以溫之。既有真水以潤,則釜不燥烈;有真火以溫,則釜中之物可化。
土釜的意思,就是胃,人的胃就好像烹飪用的鍋具,下有真水2可以滋潤,真火3可以溫暖。有真水滋潤胃(鍋具)才不會燥烈,有真火溫暖胃(鍋具)中的食物才可以熟腐消化。
好似煮物一般,故其動而見于脈也,和緩悠長,而無剛急暴戾之氣。不然,釜中之物不化矣。所以下部之水火,其關係於中宮之土釜不小也。
就好像煮菜一樣,所以胃氣的脈動可以顯現在脈搏,脈動要和緩悠長,而且沒有剛強、急數、暴戾之氣。否則的話,胃中的食物就無法熟腐消化。所以下焦水火的滋潤溫暖,對中宮胃部的消化有重要的影響。
金鐘者肺是也。肺屬金,其形之懸于內,有如鐘,故曰金鐘。鐘實則不鳴,鐘破亦不鳴。
金鐘的意思,就是肺臟。肺的五行屬金,它的形狀懸吊在上焦,好像鐘,所以稱為「金鐘」。實心的鐘敲不響,破掉的鐘也敲不響。
即如人之肺金,為火逼津,成痰蔽塞,謂之實。而人之聲音重濁,而不鳴矣。
就像是人的肺臟(屬金)一樣,其中的津液被過多的火氣灼乾,會導致津液成為濃痰卡在肺部,這就稱為「實症」(實心的鐘)。肺金的實症會使得人的聲音低沈粗重,而無法好好發聲。
又如人之肺金破敗,則發于聲亦不能鳴,肺主氣故也。古書所謂「金實不鳴」、「金破不響」。
又好比人的肺金破敗,則發出的聲音也不會響亮,是因為肺的主要功能就是呼吸(主氣)。這就是古書所謂的『金實不鳴』、『金破不響』。
鐘苟鳴響,則見脈也,點點報來,有輕清瀏亮之神,以其下有土以生之也。
肺金如果響亮,則可以從脈象顯現,一波一波的脈動,有著輕盈清新,清朗明亮的神韻,這是因為下面有脾胃(土)可以生肺金(土生金)。
註1寸關尺:中醫脈診的術語,是中醫師把脈時(按診)患者兩手手腕寸口的位置。「關」為大姆指下方手腕橫紋下約一指寬之橈骨突起(橈骨莖突)的位置,「關」之前為「寸」,「關」之後則為「尺」。 這個位置的脈動分別稱為「寸脈」、「關脈」及「尺脈」。
註2真水:亦真陰即腎精。
註3真火:亦真陽即腎氣。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