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醫道還元
卷七性命洞源詳解-32
究之性者命之本,性定則命可修。
呂真人曰:此以下,言性命互根,迭為循環,總結上文,而終一篇之意也。
性何以為命之本?以先天元陽一點,寂然無所作為、是性,有此元陽,而後生出個真陰來。無陽而陰不生,所以性為命本。即天地陽極生陰之義。
人的元神即元陽也。元神寂然不動,靜極而主宰精氣生生不息的氣化狀態,這裡指先天而言。一但落于後天,性命便被氣質化,氣質化的性,便是識神在主宰,識神多動少靜,與先天元神大異。
故欲修性的人,必先制伏此氣質化的性,讓識神滅亡,而後元性才能得到安定。元性安定,則外界的誘惑不能進入,內在的邪念不會產生,情思雜念,自然平息而不再發生。
情思雜念不再發生,則氣不動而精不搖,精氣不搖動,自然不會耗散真元,累積精氣盈滿,為真陽所鼓鑄,自化濁為清,不至陰盛生邪,而命斯固。
世上想要修煉固命還元的人,不先定其性,則情欲紛起,百端擾害,好比氣囊,今日消些,明日消些,則盡矣。
又如泉水,所來不敵所去,希望它不要乾涸而不可得,何況是充盈乎?不能充盈,又何望還歸本然耶?
只有性定而擾害命寶的識神先除,所以命可修而固之。那些修命而置性于不顧1,認後天氣質化的性,亂行作惡的,就好像要止住滾沸的湯,而故意把柴火加大,豈可得乎?
上哲之士,觀物皆可悟性命之微,因人身中妙理,與夫天地萬物無以異也,學者靜參之。
註1:修命而置性于不顧,這種錯誤在如今很少見,或許是因為大家都知道性是命的根本,根本不修,本末倒置的事,很少人會去做。但修性不修命的人有一堆,原來是因為佛經不講命功,現今佛教經典盛行,看的人多,懂的人少,性命之說來自道教,道教沒落、乏人問津,到最後竟然命功不見了,一堆人抱著性功修持,修到最後百病纏身,誠可悲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