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荀子和墨子一樣很重視人的思辯,他說:「人之所以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無毛也,以其有辨也……辨莫大乎分,分莫大於禮,禮莫大於聖王」(榮辱),由此可知荀子也是將思辯工具化。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他對自然的態度上,他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傑亡」但又說「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聖人不求知天……錯人而思天,則失萬物之情」(天論)。這對比於西方將道德工具化,可知各文化的基本文格和絕對性之所在。
荀子主張性惡,善是偽。所以他批評孟子:「凡論者,貴有其辨合,有符驗……今孟子曰人之性善,無辨合符驗」(性惡)。他主張:「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性惡)。「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和感應,不事而自然謂之性」(正名)。「性者,本始材朴也:偽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性偽合,然後聖人之名一,天下之功是就也」(禮論)。
由此可知荀子並非如批評者所言只是從經驗層來論證性惡,而是類似Kant所說的「根本惡」「惡格準」,其實他的性惡論真正的問題是,如性惡那善怎來,於是產生「性偽合」的合理化(當然這也是包含孟子在內的所有二元論貫有的技倆),如其云:「聖人化性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制法度……今人之性,因無禮義,故彊學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禮義,故思慮而求知之也」(性惡)。
至於如何能化性起偽則未論證,或許他認為「虛壹而靜」的聖人自然能,如其云:「治之要在於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道?曰虛壹而靜……不以所己藏害所將受謂之虛……不以夫一害此一謂之壹……不以夢劇亂知謂之靜……虛壹而靜謂之大清明……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解蔽)。
荀子因主張性惡,故其情欲論也不同於孟子,如其云:「「性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情然而心為之擇謂之慮……欲者情之應也」(正名)。
又因性惡故禮樂論也不同於孔孟,如其云:「物不能澹(足)則必爭,爭則亂,亂則窮矣。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王制)。「人不能不樂……先王惡其亂也,故制雅頌之聲以通之……樂者,先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君子樂其道,小人樂其欲。以道制欲,則樂而不亂。以欲忘道,則惑而不樂」(樂論)。
荀子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戰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時人尊稱“荀卿”。因避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漢族,周朝戰國末期趙國猗氏(今山西安澤)人。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晚年到楚國,春申君黄歇任他爲蘭陵(今山東蒼山)令。失官後家居著書,死後葬於蘭陵。
荀子是戰國末期儒家學派中的大師,李斯、韓非都是他的學生。他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常被與孟子的性善論比較。對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當的貢獻。
他批判和總結了先秦以來的學術思想,發展了唯物主義。認爲自然運行法則是不以人們意志爲轉移的。提出人定勝天的思想。首創性惡論,重視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文章說理透辟,結構謹嚴。著作有《荀子》。
生平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年)早年曾游學於齊國,廣泛接觸各派學說。荀子是戰國後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他的宇宙觀具有唯物主義因素,反對天命和迷信,肯定“天行有常(規律),不爲堯存,不爲桀亡”,即肯定自然界的運行法則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客觀存在,並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政治上,他主張禮治法治並用。一方面仍很重視“王道”,提倡“禮義”;同時主張“法後王”,同意武力兼並天下,用法禁、刑賞治理國家。所以他的一些思想又爲法家所汲取。在人性問題上,他針對孟子“性善論”提出“性惡論”,認爲人性本來是惡的,“其善者偽也”,即經過後天改造才變善。這本身仍是唯心主義的。但他特别強調後天學習的重要性,反對“生而知之”的先驗論是具有進步意義的。他認爲人的知識、品德不是天賦的,是後天經過禮義教化、學習改造穫得的。他寫《勸學》就是爲了勉勵人們努力學習,“積善成德”,成爲有知識有修養的人。荀子的文學思想是注重實用,提倡質樸。他的文章說理透辟,結構嚴謹,氣勢渾厚,多用排比和比喻。已由語錄體發展爲標題論文,標志我國古代說理文趨向成熟。荀子是第一個使用賦的名稱和用問答體寫賦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稱爲辭賦之祖。今存《禮》、《知》、《雲》、《蠶》、《箴》五首小賦。《荀子》共十二卷,收章三十二篇,其中大多數爲荀子的著作,少數出於門人之手。内容涉及哲學思想、政治主張、治學方法、處世之道、學術論辯等。著名的注釋有唐楊倞的《荀子注》和清王先謙的《荀子集解》。
個人著作
有《荀子》一書,因爲荀子受曆代學者的抨擊,故爲其注釋者不多。僅唐代楊倞爲其作注。直至清代考據學興盛,注釋校訂者才有所增加。其中包括清代王先謙之《荀子集解》,民國末期梁啟雄之《荀子柬釋》,北京大學《荀子》注釋組《荀子新注》,章詩同之《荀子簡注》等。現代研究荀學者也有所增加,出現了諸如高正之《〈荀子〉版本源流考》,夏甄陶之《論荀子的哲學思想》,李德永之《荀子》等;其中比較新出者如:儲昭華之《明分之道》等。
《荀子》中的文章論題鮮明,結構嚴謹,說理透徹,有很強的邏輯性。語言豐富多采,善於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風格,對後世說理文章有一定影響。《荀子》中的五篇短賦,開創了以賦爲名的文學體裁;他采用當時民歌形式寫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運用說唱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政治、學術思想,對後世也有一定影響。苟況不愧爲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傑出的文學家、教育家。
《荀子》爲文的特點,在於“雄渾”。其學問淵博精深,所以行文氣魄宏大雄渾,有包容諸家的氣概。比如《勸學》總結了治學經驗,爲後世傳誦宗法。在《富國》《王霸》篇中,縱横於古今,引述曆代興亡鑒轍。而《天論》篇,則探微扶隱,極宇宙之玄奧,昌言“天道有常”之旨。文章氣勢雄渾,爲諸子所不及。後人稱其文“學分之足,了數大儒”(《藝概.文概》)可謂中的之論。
個人思想
禮儀
荀子的思想偏向經驗以及人事方面,是從社會脈絡方面出發,重視社會秩序,反對神祕主義的思想,重視人爲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爲“仁”,孟子中心思想爲“義”,荀子繼二人後提出“禮”,重視社會上人們行爲的規範。以孔子爲聖人,但反對孟子和子思爲首的“思孟學派”哲學思想,認爲子貢與自己才是繼承孔子思想的學者。荀子認爲人與生俱來就想滿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滿足便會發生爭執,因此主張人性本惡,須要由聖王及禮法的教化,來“化性起偽”使人格提高。
思想家
荀況是新興地主階級的思想家。他的學問淵博,在繼承前期儒家學說的基礎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長處加以綜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體系,發展了古代唯物主義傳統。現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學、邏輯、政治、道德許多方面的内容。在自然觀方面,他反對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轉移的,並提出人應顺應自然規律才能繁榮發展;在人性問題上,他提出“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性”和“偽”兩部分,性(本性)是惡的動物本能,偽(人爲)是善的禮樂教化,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在政治思想上,他堅持儒家的禮治原則,同時重視人的物質需求,主張發展經濟和禮治法治相結合。在認識論上,他承認人的思維能反映現實。但有輕視感官作用的傾向。在有名的《勸學篇》中,他集中論述了他關於學習的見解。文中強調“學”的重要性,認爲博學並時常檢查、反省自己則能“知明而行無過”,同時指出學習必須聯繫實際,學以致用,學習態度應當精誠專一,堅持不懈。他非常重視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認爲國家要興旺,就必須看重教師,同時對教師提出嚴格要求,認爲教師如果不給學生做出榜樣,學生是不能躬行實踐的。
文學家和教育家
《荀子》的文章論題鮮明,結構嚴謹,說理透徹,有很強的邏輯性。語言豐富多彩,善於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風格,素有“諸子大成”的美稱。他的文章已有語錄體發展成爲標題論文,標志着我國古代說理文趨於成熟。對後世說理文章有一定影響。《荀子》中的五篇短賦,開創了以賦爲名的文學體裁;他采用當時民歌形式寫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運用說唱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政治、學術思想,對後世也有一定影響。荀況不愧爲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傑出的文學家、教育家。此外,荀子還是陰陽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性惡論
《荀子.性惡》中,荀子認爲人性有兩部分:性和偽。性是人先天的動物本能,是惡;偽是人後天的禮樂教化,是善。性(動物本能)的實質是各種欲望,如果顺從性,人就會爲滿足欲望不擇手段,導致道德淪喪、天下大亂。聖人知道性是惡的,所以創制禮義道德,“化性起偽”,用偽取代性,使人變善。
達爾文進化論也能佐證“性惡”這一點,因爲生物在進化曆程中,隻有進化出生存欲、占有欲才能存活。爲了自己的生存犧牲他人,占有盡可能多的生存資源,消滅競爭者。這是性,是惡。
那麼爲什麼要偽?善有什麼用?《荀子.王制》中又說:論力氣,人不如牛;論速度,人不如馬,然而人卻馴化了牛馬爲己所用,這是爲什麼?因爲人能組成社會,團結一致,而牛馬等獸類不能。人爲什麼能組成社會?因爲人有道德(義),有了道德,就能組成牢固的社會,使人的力量大增,人類繁榮發展,幸福生活。道德的作用就是維持社會内部秩序,構建“和諧社會”。
這就是偽的作用。偽(禮義道德)能維持社會的正常秩序,保證人類的生存。
個人著作
《勸學》
荀子的散文說理透徹,氣勢渾厚,語言質樸,句法簡練綿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他一生“序列著數萬言”,後人編爲《荀子》,其中除絕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外,小部分是他門人的著作,共二十卷,收文章三十二篇,内容涉及哲學思想、政治問題、治學方法、立身處世之道、學術論辯等方面,《勸學》是其中的第一篇。
蟹說
關於“(蟹)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 (周錦華)
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荀況認爲蟹性浮躁,心不專,自己不能挖洞,沒有蛇鱔的洞穴就不能安身,這是不符合蟹的生活規律的。據老農說,蟹是會挖洞的。生物研究者說,蟹會挖洞,蛇鱔也會挖洞。但蛇鱔是利用天然的縫隙,用頭鑽進去,轉動身子,產生動力,從而挖成洞穴的。蟹偶爾存身於蛇鱔之洞穴,並非自己不會挖洞,認爲蟹不會挖洞,是觀察不全面造成的錯誤認識。
學不可以已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這里指山穀),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幹、越、夷、貉之子(泛指南方和東北方邊地部落的人),生(剛誕生)而同聲(哭聲),長而異俗(風俗習慣),教(後天教化)使之然(這樣)也。《詩》(《詩經》)曰:“嗟(jiē,歎詞)爾(你)君子,無恒(常)安息(安樂歇息)。靖(恭謹)共(同“供”,供職)爾位(職位),好(向慕、追求)是(此)正直。神之聽(察知)之(這,指代上述的美德),介(佑助,賜予)爾景(大、高)福。”
神(最高智慧)莫大於化道(與自然規律化爲一體,而能理解和運用它。“道”,自然規律),福莫長(超越)於無禍。
善假於物
吾嚐終日而思矣……善假於物也。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一名鷦jiāoliáo,是一種善築巢的小鳥)。以羽爲巢,而編之以發(泛指鳥獸毛羽及草木細纖維),系(懸掛)之(“之”後省略介詞“於”)葦苕(tiáo,蘆葦的穗),風至苕摺,卵破子死。巢非不完(堅固)也,所系者然(使它這樣)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yè)幹(一名烏扇,一種生於高地的白花長莖的草),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rèn,古代以八尺,一說七尺爲一仞)之淵(深穀)。木(指射幹)莖非能長也(不是能長得很高),所立者然也(是所生長的地方使它這樣高)。蓬(莖長一尺左右的草,一般枝杈横生,並不挺直)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niè,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的礦粉),與之俱黑(變黑)。蘭槐(香草名,莖葉叫蘭槐,它的塊根叫芷。芷是一種可作香料的植物)之根是爲芷,其漸(浸泡)之(xiǔ,臭水、尿),君子不近,庶人(平民)不服(佩帶。古人常佩帶香草)。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居處,家居)必擇鄉,游(出外,交游)必就(接近)士(指品德兼優的人),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正直的人)也。
物類之起(事物聚集成類),必有所始(開始的原因)。榮辱之來,必象(符合,依據)其德(品德行爲)。肉腐出蟲,魚枯生蠹(dù,蛀蟲)。怠慢(松懈,不謹慎)忘身(自己應守的規範),禍災乃作(起,發生)。強(太剛強)自取(自己招來)柱(通 “祝”,摺斷的意思),柔自取束(約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集結,聚集)。施(放置)薪(木柴)若一(如一,同樣的),火就(接近,向)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濕也。草木疇(同類)生,禽獸群(同類爲群)焉,物各從其類(同類)也。是故質(箭靶)的(靶心)張(張開)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伐木斧)至焉,樹成陰而眾鳥息焉,醯(xī,醋)酸而蚋(ruì,蚊類小蟲)聚焉。故言(不慎的語言)有召(招致)禍也,行(不慎的行爲)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指立身行事)乎?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用心躁也。是故無冥冥(這里有精誠專一,埋頭苦幹的意思)之志者,無昭昭(明顯的樣子)之明;無昏昏(略同於“冥冥”)之事者,無赫赫(顯著盛大的樣子)之功(功績)。行衢(qú)道(交叉錯雜的路,歧路)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不被雙方所寬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聽得清楚)。(téng)蛇(傳說中一種能飛的蛇)無足而飛,梧鼠(即shí鼠)五技(技能。《說文》說“能飛不能過屋,能緣不能窮木,能游不能渡穀,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此之謂五技”)而窮(沒有辦法)。詩曰:“屍鳩(布穀鳥)在桑,其子七兮(《毛傳》說,布穀鳥養育七隻小鳥,喂小鳥時,早晨從上開始,依次往下喂,晚上從下開始,依次往上喂,平均如一,天天如此。這里取其心專一的意思)。淑(善)人君子,其儀一(行爲、擧止、儀態始終如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像打結一樣,不會散開,比喻專心致志)兮。”故君子結於一(學習時精神專注)也。
荀子名言警句
(1)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荀子•天論》)
(3)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荀子•勸學》)
(4)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爲不成。(《荀子•修身》)
(5)鍥而舍之,朽木不摺;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荀子•勸學》)
(7)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8)君子曰: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9)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冰,水爲之,而寒於水。(<<荀子•勸學>>)
(10)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荀子•哀公》)
(11)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時不言而百姓期焉。
荀子考證
一、荀子(約公元前325—約前235年)名況,字卿,又稱孫卿,趙國郇(今山西臨猗縣)人。荀子的生平活動,《風俗通義.窮通》記載:“齊威王之時,聚天下賢士於稷下……孫卿有秀才,年十五始來游學。”在公元前286年,齊滅宋,《鹽鐵論.論儒》談到齊閔王驕傲自大,“諸儒諫不從,各分散。”這時,荀卿向齊相進說:“處勝人之勢,會勝人之道”,指出:當今巨楚在我前面牽系着,大燕在我後邊威逼着,勁魏在我右邊鉤取着,……一國策謀,三國必然乘機進犯,這樣,齊國必然導致四分五裂,國家將有滅亡的危險。(《荀子。強國》,下引本書,隻注篇名)意見未被采納,孫卿去楚國。在齊襄王在位時(公元前283年—前265年),荀子第二次回到齊國,“荀卿最爲老師。”他三次被推爲祭酒(年高望重者)。(《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在範雎相秦期間(公元前266年—前255年),荀子到秦國見過秦昭王。昭王問:“儒無益於人之國?”荀子回答說:“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儒之爲人下如是矣。”(《儒效》)“應侯(範雎)問孫卿子曰:入秦何見?”荀子回答說:“形勝”“百姓樸”、“百吏肅然”、士大夫“明通而公”,朝廷“聽決百事不留”,“治之至”;然而“殆無儒”,是“秦之所短”。由於秦國實行法治,荀子以儒治國的思想就行不通了。齊人有人讒言荀子,於是荀子離開了齊,來到楚國。公元前255年被任爲蘭陵令。但有人認爲荀子對楚國來講是個危險。所以荀子又辭楚來到趙國,趙國拜其爲上卿。後來楚國有人向楚相春申君進言請荀子回楚。於是春申君派人請回荀子,複任蘭陵令。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李園殺害,荀子罷了官。不幾年就去世了。荀子的著作,在漢代流傳的有三百多篇,經過劉向的編訂,刪去重複的,定著三十二篇。
二、荀子(約前325-前238)名況,時人尊而號爲“卿”,故又稱荀卿,漢代避宣帝諱而改稱孫卿,戰國末期趙國(今山西南部)人,先秦著名思想家。荀子早年游學於齊,因學問博大,“最爲老師”,曾三次擔任當時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學宮之長)。約公元前264年,應秦昭王聘,西游入秦,稱秦國“百姓樸”、“百吏肅然”而近“治之至也”。後曾返回趙國,與臨武君義兵於趙孝成王前,以爲“用兵攻戰之本在乎壹民”,“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荀子.議兵》)。後來荀子受楚春申君之用,爲蘭陵(今山東蒼水縣蘭陵鎮)令。晚年從事教學和著述。
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zh=zh-tw&lid=84005
文章定位: